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威凱龍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閥門維修、檢修工藝目錄一、閥門的常見故障和維修31、閥門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31.1、閥門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31.2、他動閥門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71.3、自動閥門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以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102、閥門的維修152.1閥門的維修制度152.2、閥門裝拆162.3、密封件維修192.4、密封面損壞與修復243、閥門維修后的組裝293.1、明桿楔式單閘板閘閥的組裝程序293.2、截止閥的組裝程序313.3、活塞式減壓閥的組裝程序313.4、彈簧式安全閥的組裝程序33二、閥門的驗收和試壓341、閥門的驗收34
2、2、閥門試壓的原則和注意事項343、各類閥門的試壓方法354 主要閥類密封試驗的加壓方法38三、閥門操作和維護保養(yǎng)381、手動閥門的正確操作382、操作閥門的注意事項393、閥門保管維護394、閥門使用維護405、閥門填料的維護保養(yǎng)406、閥門傳動部位保養(yǎng)417、閥門注脂時的維護保養(yǎng)41四、閥門的安裝指導421、方向和位置422、施工作業(yè)433、保護措施43一、閥門的常見故障和維修1、閥門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1.1、閥門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 閥門通常由閥體、閥蓋、填料、墊片、密封面、閥桿、傳動裝置等通用件組成,這些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見表1.1
3、表1.l 閥門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 生 原 因預防、排除方法閥體和閥蓋的泄漏1鑄鐵件鑄造質量不高,閥體和閥蓋本體上有砂眼、松散組織、夾碴等缺陷;2天冷凍裂;3焊接不良,存在著夾碴、未焊透,應力裂紋等缺陷;4鑄鐵閥門被重物撞擊后損壞1提高鑄造質量,安裝前嚴格按規(guī)定進行強度試驗;2對氣溫在0和0以下的閥門,應進行保溫或拌熱,停止使用的閥門應排除積水;3由焊接組成的閥體和閥蓋的焊縫,應按有關焊接操作規(guī)程進行,焊后還應進行探傷和強度試驗;4閥門上禁止堆放重物,不允許用手錘撞擊鑄鐵和非金屬閥門,大口徑閥門的安裝應有支架填料處的泄漏(閥門的外漏。填料處占的比例為最大)1
4、填料選用不對,不耐介質的腐蝕,不耐閥門高壓或真空、高溫或低溫的使用;2填料安裝不對,存在著以小代大、螺旋盤繞接頭不良、上緊下松等缺陷;3填料超過使用期,已老化,喪失彈性;4閥桿精度不高,有彎曲、腐蝕、磨損等缺陷;5填料圈數(shù)不足,壓蓋未壓緊;6壓蓋、螺栓和其他部件損壞,使壓蓋無法壓緊;7操作不當,用力過猛等;8壓蓋歪斜,壓蓋與閥桿間隙過小或過大,致使閥桿磨損,填料損壞1應按工況條件選用填料的材料和型式;2按有關規(guī)定正確安裝填料,盤根應逐圈安放壓緊,接頭應成30或45;3使用期過長、老化、損壞的填料應及時更換;4閥桿彎曲、磨損后應進行矯直、修復,對損壞嚴重的應予更換;5填料應按規(guī)定的圈數(shù)安裝,壓蓋
5、應對稱均勻地把緊,壓套應有5mm以上的預緊間隙;6對損壞的壓蓋、螺栓及其他部件,應及時修復或更換;7應遵守操作規(guī)程,除撞擊式手輪外,以勻速正常力量操作;8應均勻對稱擰緊壓蓋螺栓,壓蓋與閥桿間隙過小,應適當增大其間隙;壓蓋與閥桿間隙過大,應予更換壓蓋續(xù)表1.l 閥門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 生 原 因預防、排除方法墊片處的泄1墊片選用不對,不耐介質的腐蝕,不耐高壓或真空、高溫或低溫的使用;2操作不平穩(wěn),引起閥門壓力、溫度上下波動、特別是溫度的波動;3墊片的壓緊力不夠或連接處無預緊間隙;4墊片裝配不當,受力不勻;5靜密封面加工質量不高,表面粗糙不平、橫向劃痕、密封副
6、互不平行等缺陷;6靜密封面和墊片不清潔,混入異物等1按工況條件正確選用墊片的材料和型式;2精心調節(jié),平穩(wěn)操作;3應均勻對稱地擰螺栓,必要時應使用扭力扳手,預緊力應符合要求,不可過大或過小。法蘭和螺紋連接處應有一定的預緊間隙;4墊片裝配應逢中對正,受力均勻,墊片不允許搭接和使用雙墊片;5靜密封面腐蝕、損壞、加工質量不高,應進行修理、研磨,進行著色檢查,使靜密封面符合有關要求;6安裝墊片時應注意清潔,密封面應用煤油清洗,墊片不應落地密封面的泄漏1密封面研磨不平,不能形成密合線;2閥桿與關閉件的連接處頂心懸空、不正或磨損;3閥桿彎曲或裝配不正,使關閉件歪斜或不逢中;4密封面材質選用不當或沒有按工況條
7、件選用閥門;密封面易產生腐蝕沖蝕、磨損;5堆焊和熱處理沒有按規(guī)程操作,因硬度過低產生磨損,因合金元素燒損產生的腐蝕,因內應力過大產生的裂紋等缺陷;6經過表面處理的密封面剝落或因研磨過1密封面研磨時,研具、研磨劑、砂布砂紙等物件應選用合理,研磨方法要正確,研磨后要進行著色檢查,密封面應無壓痕、裂紋、劃痕等缺陷;2閥桿與關閉件連接處應符合設計要求,頂心處不符合要求的應進行修整,頂心應有一定活動間隙,特別是閥桿臺肩與關閉件的軸向間隙應大于2mm;3閥桿彎曲應進行矯直,閥桿、關閉件、閥桿螺母、閥座經調整后應在一條公共軸線上;4選用閥門或更換密封面時,應符合工況條件,密封面加工后,其耐蝕、耐磨、耐擦傷等
8、性能要好;5堆焊和熱處理工藝應符合規(guī)程和規(guī)范的技術要求,密封面加工后應進行驗收,不允許有任何影響使用的缺陷存在;6密封面表面淬火、滲氮、滲硼、鍍鉻等工藝必須嚴格按其規(guī)程和規(guī)范的技術要求進行。研磨密封面滲透層不宜超過本層的13,對鍍層和滲透層損壞嚴重的應除掉鍍層和滲透層后重新表面處理。對表面高頻淬火的密封面可重復淬火修復;7閥門的關閉和開啟應有標記,對關閉不嚴的應及時修復。對高溫閥門,關閉后冷縮出現(xiàn)的細縫,應在關閉后間隔一定時間再關閉一次;8作切斷閥用的閥門,不允許作節(jié)流閥、減壓閥用,關閉件應處在全開或全閉位置,如果需要調節(jié)介質流量和壓力時,應單獨設置節(jié)流閥和減壓閥;9閥門的啟、閉應符合閥門的操
9、作規(guī)程;10密封面產生掉線后應進行調節(jié),對無法調整的密封面應進行更換 大,失去原來的性能;7密封面關閉不嚴或因關閉后冷縮出現(xiàn)的細縫,產生沖蝕現(xiàn)象;8把切斷閥當節(jié)流閥、減壓閥使用,密封面被沖蝕而破壞;9閥門已到全關閉位置,繼續(xù)施加過大的關閉力,包括不正確地使用長杠桿操作。密封面被壓壞、擠變形;10密封面磨損過大而產生掉線現(xiàn)象,即密封副不能很好地密合續(xù)表1.l 閥門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 生 原 因預防、排除方法密封圈連接處的泄漏1密封圈輾壓不嚴;2密封圈與本體焊接堆焊質量差;3密封圈連接螺紋、螺釘、壓圈松動;4密封圈連接面被腐蝕1密封圈輾壓處泄漏應注入膠粘劑或再
10、輾壓固定;2密封圈應按施焊規(guī)范重新補焊,堆焊處無法補焊時應清除原堆焊層,重新堆焊和加工;3卸下螺釘、壓圈清洗,更換損壞的部件,研磨密封與連接座密合面,重新裝配。對腐蝕損壞較大的部件,可用焊接、粘接等方法修復;4密封圈連接面被腐蝕,可用研磨、粘接、焊接方法修復,無法修復時應更換密封圈關閉件脫落產生泄漏1操作不良,使關閉件卡死或超過上死點,連接處損壞斷裂;2關閉件連接不牢固,松勁而脫落;3選用連接件材質不對,經不起介質的腐蝕和機械的磨損1正確操作,關閉閥門不能用力過大,開啟閥門不能超過上死點,閥門全開后,手輪應倒轉少許;2關閉件與閥桿連接應牢固,螺紋連接處應有止退件;3關閉件與閥桿連接用的緊固件應
11、經受住介質的腐蝕,并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耐磨性能密封面間嵌入異物的泄漏1不常啟、閉的密封面上易沾積一些臟物;2介質不干凈,含有磨粒、鐵銹、焊渣等異物;3介質本身具有硬粒物質1不常啟、閉的閥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經常啟、閉一下,關閉時留一細縫,反復幾次,讓密封面上的沉積物被高速流體沖洗掉,然后按原開閉狀態(tài)還原;2閥門前應設置排污、過濾等裝置,或定期打開閥底堵頭。對密封面間混入鐵碴等物,不要強行關閉,應用開細縫的方法把這些異物沖走,對難以用介質沖走的較大異物,應打開閥蓋取出;3對本身具有硬粒物質的介質,一般不宜選用閘閥,應盡量選用旋塞閥、球閥和密封面為軟質材料制作的閥門閥桿操作不靈活1閥桿與它相配
12、合件加工精度低,配合間隙過大,表面粗糙度差;2閥桿、閥桿螺母、支架、壓蓋、填料等件裝配不正,其軸線不在一直線上;3填料壓得過緊,抱死閥桿;4閥桿彎曲;5梯形螺紋處不清潔,積滿了臟物和磨粒,潤滑條件差;6閥桿螺母松脫,梯形螺紋滑絲;7轉動的閥桿螺母與支架滑動部位磨損、咬死或銹死;8操作不良,使閥桿和有關部件變形、磨損、損壞;9閥桿與傳動裝置連接處松脫或損壞;10閥桿被頂死或關閉件被卡死1提高閥桿與它相配合件的加工精度和修理質量,相互配合的間隙應適當,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2裝配閥桿及連接件時應裝配正確,間隙一致,保持同心,旋轉靈活,不允許支架、壓蓋等有歪斜現(xiàn)象;3填料壓得過緊后,應適當放松壓蓋,即
13、可消除填料抱死閥桿的現(xiàn)象;4閥桿彎曲應進行矯正,對難以矯正者應予更換;5閥桿、閥桿螺母的螺紋應經常清洗和加潤滑油,對高溫閥門應涂敷二硫化鉬或石墨粉作潤滑;6閥桿螺母松脫應修復或更換;7應保持閥桿螺母處油路暢通,滑動面清潔,潤滑良好,對不常操作的閥門應定期檢查、活動閥桿;8正確操作閥門,關閉力要適當;9閥桿與手輪、手柄以及其他傳動裝置連接正確,牢固,發(fā)現(xiàn)有松脫或磨損現(xiàn)象應及時修復;10正確操作閥門;對于因關閉后閥件易受熱膨脹的場合,間隔一定時間應卸載一次,即將手輪反時針方向傳倒少許,以防止閥桿頂死續(xù)表1.l 閥門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 生 原 因預防、排除方法手
14、輪、手柄、扳手的損壞1使用長杠桿、管鉗或撞擊工具啟、閉閥門;2手輪、手柄、扳手的緊固件松脫;3手輪、手柄、扳手與閥桿連接件,如方孔、鍵槽或螺紋磨損,不能傳遞扭矩1禁止使用長杠桿、管鉗及撞擊工具,正確使用手輪、手柄及扳手;2對振動較大的閥門及容易松動的緊固件,改用彈性墊圈等防松件;對丟失或損壞的緊固件應配齊;3對磨損的連接處應進行修復,對修復較困難的應采用粘接固定或進行更換齒輪、蝸輪、蝸桿傳動不靈活1裝配不正確;2傳動機構組成的零件加工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差;3軸承部位間隙小,潤滑差,被磨損或咬死;4齒輪不清潔,潤滑差,齒部被異物卡住,齒部磨滅或斷齒;5軸彎曲;6齒輪、蝸輪和蝸桿定位螺釘、緊圈松脫
15、、鍵銷損壞;7操作不良1正確裝配,間隙適當;2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及加工質量;3軸承部位間隙適當,油路暢通,對磨損部位進行修復或更換;4保持清潔,定期加油,對灰塵較多的環(huán)境里的齒輪應設置防塵罩,齒部磨損嚴重和斷齒缺陷應進行修復或更換;5軸彎曲應作矯直處理;6齒輪、蝸輪和蝸桿上的緊固件和連接件應配齊和裝緊,損壞應更換;7正確的操作,發(fā)現(xiàn)有卡阻和吃力時應及時找出原因,不要硬性操作氣動和液動裝置的動作不靈或失效1缸體和缸蓋因破損和砂眼等缺陷產生的外漏,致使缸內壓力過低;2.0形圈等密封件損壞或老化,引起內漏,使活塞產生爬行等故障;3活塞桿彎曲或磨損,增加了氣動或液動的開閉力或泄漏;4活塞桿行程過長,閘
16、板卡死在閥體內;5墊片或填料處泄漏,使缸內操作壓力下降;6缸體內混入異物,阻止了活塞的上下運動;7缸體內壁磨損,鍍層脫落,增加了內漏和對活塞運動的阻力;8活塞與活塞桿連接處磨損或松動,不但產生內漏,而且容易卡住活塞;9裝配不正,加工質量差;10缸體脹大或活塞磨損破裂,影響正常傳動;11常開或常閉式缸內彈簧松弛和失效,引起活塞桿動作不靈或使關閉件無法復位;12進入缸內氣體或液體介質的壓力波動或壓力過低;13裝置遙控信號失靈,無法進行遙控;14填料壓得過緊1使用前應按規(guī)定進行試壓,對使用中產生的破損和泄漏應進行修補或更換;2對0形圈等密封件定期檢查和更換;3活塞桿彎曲應及時矯正,活塞桿磨損應進行修
17、復或更換;4旋動缸底調節(jié)螺母,調整活塞桿工作行程;5墊片和填料處出現(xiàn)的故障按前“填料處的泄漏”和“墊片處的泄漏”方法處理;6介質未進入缸體前應有過濾機構,過濾機構應完好、運轉正常,對缸內的異物及時排除、清洗;7缸體內壁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對內壁磨損和鍍層脫落的缸體應修復或更換;8活塞與活塞桿連接處應有防松件,對磨損處進行修復,對易松動的可采用粘接或其他機械固定方法;9裝置裝配應正確,缸體、活塞、活塞桿與閥門填料函應同心,活塞與活塞桿應垂直,活塞與缸體的間隙適當一致,零件加工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10缸體脹大、活塞損壞后應進行重新鑲套和修復,無法修復的要更換;11缸內復位彈簧松弛或失效后應及時更換
18、;12引入缸內介質壓力穩(wěn)定,符合要求;13信號指示系統(tǒng)應完好,其信號指示應與實際動作狀態(tài)相符;14填料壓緊適當,如壓得太緊應適當放松續(xù)表1.l 閥門通用件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 生 原 因預防、排除方法電動裝置過轉矩故障閥門部件裝配不正,缺油磨損,填料壓得太緊,閥桿與閥桿螺母潤滑不良,閥桿螺母與支架磨損或卡死,電動裝置與閥門連接不當,閥內有異物抵住關閉件而使轉矩急劇上升裝配應符合閥門技術要求;油箱定期按規(guī)定加油,零件磨損要及時修復;填料壓緊適當;閥桿、閥桿螺母和支架連接活動部位應清潔、潤滑,損壞應及時修理;電動裝置與閥門連接牢固、正確,間隙要適當一致;閥前應設置過濾
19、裝置,閥內有異物應及時排除電動機故障連續(xù)工作太久,電源電壓過低,電動裝置的轉矩限制機構整定不當或失靈,使電動機過載,接觸不良或線頭脫落而缺相;受潮、絕緣不良而短路等電動機連續(xù)工作不宜超過1015min,電源電壓調整到正常值;轉矩限制機構整定值要正確,對該機構動作不靈應修理調整,其開關損壞應及時更換;電動機過載可采用溫度繼電器進行保護,電流增大的過載可采用熱繼電器保護;要經常檢查電動機電路和開關,防止缺相運轉,電機缺相可采用零序繼電器或相序繼電器進行保護;電動機應有防潮措施,定期檢查電動機的絕緣性能,電動機短路可用熔斷器或復式脫扣器的三相自動開關保護,復式脫扣器還可保護缺相故障電磁傳動失靈線圈過
20、載或絕緣不良而燒毀,電線脫落或接頭不良,零件松動或異物卡住、介質浸入圈內定期檢、修電磁傳動部位,電線接頭應牢固;電磁傳動內部構件應安裝正確、牢固,發(fā)現(xiàn)異響應及時找出原因,進行修理;閥門內混入異物應排除干凈;電磁傳動部分與閥門部份的密封應良好1.2、他動閥門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閘閥、截止閥、節(jié)流閥、球閥、旋塞閥、蝶閥、隔膜閥等他動閥門,由于其結構型式和特點不同,發(fā)生故障各有所異,故預防、排除故障的方法也不同。這類他動閥門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見表1.2表1.7。表1.2 閘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開不起 T型槽斷裂 T
21、型槽應有圓弧過渡,提高鑄造和熱處理質量,開啟時不要超過上死點 單閘板卡死在閥體內 關閉力適當,不要使用長杠桿 內閥桿螺母失效 內閥桿螺母不宜腐蝕性大的介質 閥桿關閉后受熱頂死 閥桿在關閉后應間隔一定時間,閥桿進行一次卸載,將手輪倒轉少許閥桿旋轉不靈活 密封面壓的過緊:緊定式螺母擰的過緊,自封式預緊彈簧壓的過緊 適當調整密封面的壓緊力;適當放松緊定式螺母和自封式預緊彈簧 密封面擦傷 定期修理,油封式應定時加油 壓蓋壓的過緊 適當放松些 潤滑條件變壞 填料裝配時,適當涂些石墨,油封式旋塞閥定時加油 扳手位磨滅 操作要正確,扳手位損壞后應進行修復續(xù)表1.2 閘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
22、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關不嚴 閥桿的頂心磨滅或懸空,使閘板密封時好時壞 閥桿頂絲磨滅后應修復,頂心應頂住關閉件并有一定的活動間隙 密封面掉線 楔式雙閘板間頂心調整墊更換厚墊、平行雙閘板加厚或更換頂錐(楔塊)、單閘板結構應更換或重新堆焊密封面 楔式雙閘板脫落 正確選用楔式雙閘板閘閥,保持架注意定期檢查和修理 閥桿與閘板脫落 正確選用閘閥,操作用力適當 導軌扭曲、偏斜 注意檢查,進行修整 閘板拆卸后裝反 拆卸時應作好標記 密封面擦傷 不宜在含磨粒介質中使用閘閥;關閉過程中,密封面間反復留有細縫,利用介質沖走磨粒和異物密封面泄漏 調整不當或調整部件松動損壞;緊定式的壓緊螺母松動;填料式調節(jié)螺釘頂死
23、了塞子;自封式彈簧頂緊力過小或彈簧損壞等 應正確調整旋塞閥調節(jié)零件,以旋轉輕便和密封不漏為準;緊定式壓緊螺母松動后適當擰緊,螺紋損壞應更換;填料式調節(jié)螺釘適當?shù)蛳潞蟛⒕o,自封式彈簧頂緊力應適當,損壞后應及時更換 自封式排泄小孔被臟物堵死,失去自緊密封性能 定期檢查和清洗,不宜用于含沉淀物多的介質表1.3 截止閥和節(jié)流閥常見故障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密封面泄漏 介質流向不對,沖蝕密封面 按流向箭頭或按結構形式安裝,即介質從閥座下引進(除個別設計介質從密封面上引進,閥座下流出外) 平面密封面易沉積臟物 關閉時留細縫沖刷幾次后再關閉 錐面密封副不同心 裝配要正確,閥桿
24、、閥瓣或節(jié)流錐、閥座三者在同一軸線上,閥桿彎曲要矯直 襯里密封面損壞、老化 定期檢查和更換襯里,關閉力要適當以免壓壞密封面失效 針形閥堵死 選用不對,不適于粘度大的介質 小口徑閥門被異物堵住 拆卸或解體清除 閥瓣、節(jié)流錐脫落 腐蝕性大的介質應避免選用輾壓,鋼絲連接關閉件的閥門,關閉件脫落后應修復,鋼絲應改為不銹鋼絲 內閥桿螺母或閥桿梯形螺紋損壞 選用不當,被介質腐蝕,應正確選用閥門結構型式;操作力要小,特別是小口徑的截止閥和節(jié)流閥;梯形螺紋損壞后應及時更換節(jié)流不準 標尺不對零位,標尺丟失 標尺應調準對零,標尺松動或丟失后應修理和補齊 節(jié)流錐沖蝕嚴重 要正確選材和熱處理,流向要對,操作要正確表1
25、.4 球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關不嚴 球體沖翻 裝配應正確,操作要平穩(wěn),不允許作節(jié)流閥使用;球體沖翻后應及時修理,更換密封座 用作節(jié)流,損壞了密封面 不允許作節(jié)流用 密封面被壓壞 擰緊閥座處螺栓應均勻、力要小,寧可多緊幾次,不可一次緊得太多太緊,損壞的密封面可進行研刮修復 密封面無預緊壓力 閥座密封面應定期檢查預緊壓力,發(fā)現(xiàn)密封面有泄漏或接觸過松時應少許壓緊閥座密封面;預壓彈簧失效應更換 扳手、閥桿和球體三者連接處間隙大,扳手已到關閉位,而球體旋轉角不足90而產生泄漏 有限位機構的扳手、閥桿和球體三者連接處松動和間隙過大時應修理,緊固要牢;調整好限位
26、塊,消除扳手提前角,使球體正確開閉 閥座與本體接觸面不光潔、磨損,0形圈損壞使閥座泄漏 提高閥座與本體接觸面光潔度,減少閥座拆卸次數(shù),O形圈定期更換表1.5 旋塞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密封面泄漏 閥體與塞子密封面加工精度和光潔度不符合要求 重新研磨閥體與塞錐密封面,直至著色檢查和試壓合格為止 密封面中混入磨粒,擦傷密封面 操作時應利用介質沖洗閥內和密封面上的磨粒等臟物,閥門應處全開或全關位置,擦傷密封面應修復 油封式油路堵塞或沒按時加油 應定期檢查和溝通油路,按時加油 調整不當或調整部件松動損壞;緊定式的壓緊螺母松動;填料式調節(jié)螺釘頂死了塞子;自封式
27、彈簧頂緊力過小或彈簧損壞等 應正確調整旋塞閥調節(jié)零件,以旋轉輕便和密封不漏為準;緊定式壓緊螺母松動后適當擰緊,螺紋損壞應更換;填料式調節(jié)螺釘適當?shù)蛳潞蟛⒕o,自封式彈簧頂緊力應適當,損壞后應及時更換 自封式排泄小孔被臟物堵死,失去自緊密封性能 定期檢查和清洗,不宜用于含沉淀物多的介質中閥桿旋轉不靈活 密封面壓的過緊:緊定式螺母擰的過緊,自封式預緊彈簧壓的過緊 適當調整密封面的壓緊力;適當放松緊定式螺母和自封式預緊彈簧 密封面擦傷 定期修理,油封式應定時加油 壓蓋壓的過緊 適當放松些 潤滑條件變壞 填料裝配時,適當涂些石墨,油封式旋塞閥定時加油 扳手位磨滅 操作要正確,扳手位損壞后應進行修復表1.
28、6 蝶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 產生原因 預防和排除方法密封面泄漏(作切斷用閥) 橡膠密封圈老化、磨損 橡膠密封面定期更換 密封面壓圈松動、破損 壓圈松動時應重新擰緊,破損和腐蝕嚴重應更換 介質流向不對 應按介質流向箭頭安裝蝶閥 閥桿與蝶板連接處松脫使閥門關不嚴 拆卸蝶閥,修理閥桿與蝶板連接處 傳動裝置和閥桿損壞,使密封面關不嚴 進行修理,損壞嚴重的應予更換表1.7 隔膜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隔膜破損橡膠、氟塑料隔膜老化定期更換操作壓力過甚,壓壞隔膜操作力要小,注意關閉標記異物嵌入隔膜與閥座問,壓破或磨損隔膜操作時不要強制關閉,應
29、上下反復開閉幾次,沖走異物后,正式關嚴閥門;隔膜損壞后及時更換開啟的高度過大,拉破隔膜操作時不宜開啟得太高操作失效隔膜與閥瓣脫落開啟時不要過高,脫落后應及時修理或更換隔膜閥桿與閥瓣連接銷脫落或因磨損折斷開啟時不允許超過上死點,脫落后應及時修理活動閥桿螺母與閥蓋和閥桿連接處磨損和卡死定期清洗,活動部位涂布潤滑用的石墨、二硫化鉬干粉;氟隔膜結構可在活動部位添加少量潤滑脂1.3、自動閥門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以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 止回閥、安全閥、減壓閥和蒸汽疏水閥等自動閥門,由于其結構型式比他動閥門要復雜,所產生的故障也具有特殊性,故預防、排除故障的方法不同于他動閥門。這類自動閥門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
30、及故障的預防、排除方法見表4.8表4.11。表1.8 止回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升降式閥瓣升降不靈活 閥瓣軸和導向套上的排泄孔堵死,產生尼阻現(xiàn)象 不宜使用粘度大和含磨粒多的介質,定期修理清洗 安裝和裝配不正,使閥瓣歪斜 閥門安裝和裝配要正確,閥蓋螺栓應均勻擰緊,零件加工質量不高,應進行修理糾正 閥瓣軸與導向套間隙過小 閥瓣軸與導向套間隙適當,應考慮溫度變化和磨粒侵入的影響 閥瓣軸與導向套磨損或卡死 裝配要正,定期修理,損壞嚴重的應更換 預緊彈簧失效,產生松弛、斷裂 預緊彈簧失效應及時更換旋啟式搖桿機構損壞 閥前閥后壓力接近平衡或渡動大,使閥瓣反復拍打
31、而損壞閥瓣和其他件 操作壓力不穩(wěn)定的場合,適于選用鑄鋼閥瓣和鋼搖桿 搖桿機構裝配不正,產生閥瓣掉上掉下缺陷 裝配和調整要正確,閥瓣關閉后應密合良好搖桿與閥瓣和芯軸連接處松動或磨損 連接處松動、磨損后要及時修理,損壞嚴重的應更換 搖桿變形或斷裂 搖桿變形要校正,斷裂應更換介質倒流 除產生閥瓣升降不靈活和搖桿機構磨損的原因外,還有密封面磨損、橡膠密封面老化 正確選用密封面材料,定期更換橡膠密封面;密封面磨損后及時研磨 密封面間夾有雜質 含雜質的介質應在閥前設置過濾器或排污管線表1.9 安全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密封面泄漏由于制造精度低、裝配不當、管道載荷
32、等原因,使零件不同心修理或更換不合格的零件,重新裝配,排除管道附加載荷,使閥門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安裝傾斜,使閥瓣與閥座產生位移,以至接觸不嚴應直立安裝,不可傾斜彈簧的兩端面不平行或裝配時歪斜;杠桿式的杠桿與支點發(fā)生偏斜或磨損,使閥瓣與閥座接觸壓力不均勻修理或更換彈簧,重新裝配;修理或更換支點磨損件,消除支點的偏移,使閥瓣與閥座接觸壓力均勻彈簧斷裂更換彈簧,更換的彈簧質量應符合要求由于制造質量,高溫或腐蝕等因素使彈簧松弛根據(jù)產生原因針對性的更換彈簧,如果是選型不當應調換安全閥閥瓣與閥座密封面損壞,密封面上夾有雜質,使密封面不能密合研磨密封面,其表面粗糙度不低于夠開啟(帶扳手)安全閥吹掃雜質或卸下安全
33、閥清洗;對含雜質多的介質,適于選用橡膠、塑料類的密封面或帶扳手的安全閥座連接螺紋損壞或密合不嚴修理或更換閥座,保持螺紋連接處嚴密不漏閥門開啟壓力與設備正常工作壓力太接近,以致密封比壓降低,當閥門振動或壓力波動時容易產生泄漏根據(jù)設備強度,對開啟壓力作適當調整閥內運動零件有卡阻現(xiàn)象查明閥內運動零件卡阻的原因后,對癥修理閥門啟閉不靈活不清脆調節(jié)圈調整不當,使閥瓣開啟時間過長或回座遲緩應重新加以調整排放管VI徑小,排放時背壓較大,使閥門開不足應更換排放管,減小排放管阻力未啟壓力時就開啟開啟壓力低于規(guī)定值;彈簧調節(jié)螺釘、螺套松動或重錘向支點串動重新調整開啟壓力至規(guī)定值;固定緊調節(jié)螺釘、螺套和重錘彈簧彈力
34、減小或產生永久變形更換彈簧調整后的開啟壓力接近、等于或低于安全閥工作壓力,使安全閥提前動作、頻繁動作重新調整安全閥開啟壓力至規(guī)定值常溫下調整的開啟壓力而用于高溫后,開啟壓力降低適當擰緊彈簧調節(jié)螺釘、螺套,使開啟壓力至規(guī)定值;如果屬于選型不當,可調換帶散熱器的安全閥彈簧腐蝕引起開啟壓力下降強腐蝕性的介質,應選用包復氟塑料的彈簧或選用波紋管隔離的安全閥到規(guī)定開啟壓力而不動作開啟壓力高于規(guī)定值重新調整開啟壓力閥瓣與閥座被臟物粘住或閥座被介質凝結物或結晶堵塞開啟安全閥吹掃或卸下清洗,對因溫度變冷容易凝結和結晶的介質,應對安全閥伴熱或在安全閥底部連接處加爆破膜隔斷寒冷季節(jié)室外安全閥凍結應進行保溫或拌熱閥
35、門運動零件有卡阻現(xiàn)象增加了開啟壓力應檢查后,排除卡阻現(xiàn)象背壓增大,使工作壓力到規(guī)定值后,安全閥不起跳消除背壓,或選用背壓平衡式波紋管安全閥安全閥的振動由于管道的振動而引起安全閥振動查明原因后,消除振動閥門排放能力過大選用閥門的額定排放量盡可能接近設備的必需排放量進口管口徑太小或阻力太大進口管內徑不小于安全閥進口通徑或減少進口管的阻力排放管阻力過大,造成排放時過大背壓,使閥瓣落向閥座后又被介質沖起,以很大頻率產生振動應降低排放管的阻力彈簧剛度太大應選用剛度較小的彈簧調整圈調整不當,使回座壓力過高重新調整調節(jié)圈位置表1.10減壓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故障預防、排除方法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
36、閥門直通 活塞環(huán)破裂、氣缸磨損、異物混入等原因使活塞卡住在最高位置以下處 定期清洗和修理,活塞機構損壞嚴重應更換 閥瓣彈簧斷裂或失去彈性 及時更換彈簧 閥瓣桿或頂桿在導向套內某一位置處卡往,使閥瓣呈開啟狀態(tài) 及時卸下修理,排除卡住現(xiàn)象,對無法修復的零件應于更換 脈沖閥泄漏或其閥瓣桿在閥座孔內某一位置卡住,使脈沖閥呈開啟狀態(tài),活塞始終受壓,閥瓣不能關閉,介質直通 定期清洗和檢查,控制通道應有過濾器;過濾器應完好閥門直通 密封面和脈沖閥密封面損壞或密封面間夾有異物 研磨密封面,無法修復的應予更換 膜片、薄膜破損或其周邊密封處泄漏而失靈 定期更換膜片、薄膜;周邊密封處泄漏時應重新裝配;膜片、薄膜破損
37、后應及時更換 閥后腔至膜片小通道堵塞不通,致使閥門不能關閉 應解體清洗小通道,閥前應設置過濾裝置和排污管 氣包式控制管線堵塞或損壞,或充氣閥泄漏 疏通控制管線,修理損壞的管線和充氣閥閥門不通 活塞因異物、銹蝕等原因卡死在最高位置,不能向下移動,閥瓣不能開啟 除定期清洗和檢查外,活塞機構的故障應解體清洗和修理 氣包式的氣包泄漏或氣包內壓過低 查出原因后進行修理 閥前腔到脈沖閥、脈沖閥到活塞的小通道堵塞不通 通道應有過濾網,過濾網破損應更換;通道出現(xiàn)堵塞應疏通清洗干凈 調節(jié)彈簧松弛或失效,不能對膜片、薄膜產生位移,致使閥瓣不能打開 更換調節(jié)彈簧,按規(guī)定調整彈簧壓緊力閥門壓力調節(jié)不準 除以上原因外,
38、閥后壓力調節(jié)不準有如下原因: 活塞密封不嚴 應研磨或更換活塞環(huán) 彈簧疲勞 應予更換 閥內活動部件磨損,閥門正常動作受阻 解體修理,更換無法修理的部件,裝配要正確 調節(jié)彈簧的剛度過大,造成閥后壓力不穩(wěn)重 選用剛度適當?shù)恼{節(jié)彈簧 膜片、薄膜疲勞 更換膜片或薄膜表1.11 蒸汽疏求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故障預防、排除方法型式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圓盤式不排凝結水 閥前蒸汽管線上的閥門損壞或未打開 閥門損壞要修理,閥門未開應注意打開 閥前蒸汽管線彎頭處堵塞 清理管道內污物,管道彎曲應符合要求 過濾器被污物堵塞 定期清理過濾器 疏水閥內充滿污物 修理過濾器,清掃閥內污物 控制室內充滿空氣和非凝結
39、性氣體,使閥片不能開啟 打開閥蓋,排除非凝結性氣體 旁通管和閥前排污管上閥門泄漏 修理或更換閥門圓盤式排出蒸汽 閥蓋不嚴,不能建立控制室內壓力,閥片無法關閉 擰緊閥蓋或更換墊片 閥座密封面與閥片磨損 重新研磨,修理不好者應更換 閥座與閥片問夾有雜質 打開閥蓋清除雜物續(xù)表1.11 蒸汽疏求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故障預防、排除方法型式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圓盤式排水 不停 蒸汽管道中排水量劇烈增加 鍋爐有時起泡而將大量水送出,應裝汽水分離器解決 選用的疏水閥排水量太小 應調換排水量大的疏水閥或用并聯(lián)形式解決脈沖式脈沖式脈沖機 構開閉 不靈活 閥座孔和控制盤上的排泄孔堵塞以及控制缸間隙中被水
40、垢、污物堵塞 解除清除閥內污物和水垢,應制訂定期修理制度 控制缸安裝位置過高或過低 應正確調整控制缸位置 控制盤因雜質等原因卡死在控制缸某位置 應解體查出原因,排除雜質及其他故障,使控制盤在控制缸內自由活動密 封 面 泄 漏 控制缸、閥瓣與閥座不同心,致使密封面密合不嚴 應重新調整三者之間的同軸度 閥瓣與閥座問夾有雜物 解體清除雜物 閥瓣與閥座密封面磨損 應研磨密封面,對修復不好的應于更換 閥座螺紋松動,產生蒸汽泄漏 重新擰緊閥座,對閥座螺紋損壞修復后固定牢;無法固定牢的,應予更換浮桶式和鐘形浮子式 不 排 凝 結 水 浮桶太輕 增加浮桶的重量 進口與出El壓差過大 調整閥前閥后的壓力 止回閥
41、閥瓣太重,或與疏水孔銹死 減輕止回閥閥瓣重量,修理疏水孔 閥桿與套管配合不當或受熱膨脹后卡住 調整閥桿與套管之間的配合,過緊時應進行修理 閥前過濾器充滿污物,阻止蒸汽和凝結水進人閥內 定期清洗過濾器 閥孔或通道堵塞 閥前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損壞應修理或更換;閥孔或通道出現(xiàn)堵塞應清洗 浮桶行程短,閥桿過長,閥尖頂住閥孔 調整浮桶的行程和閥桿的長度浮桶式和鐘形浮子式排出蒸汽 閥蓋與閥體密封不嚴 修理密封面,更換墊片 旁通閥泄漏 修理旁通閥 閥尖與閥孔密封面磨損或沾著雜質 研磨閥尖和閥孔密封面,損壞嚴重者更換;排除密封面上雜質 套管不嚴密 擰緊套管或修理套管,使其嚴密 浮桶、鐘罩破損,連接處泄漏 修
42、理破損,堵住連接處的泄漏,腐蝕和損壞嚴重的應更換 疏水閥桿過短 適當調長閥桿 浮桶行程過長 適當調小浮桶行程 浮桶和鐘罩過重 適當減輕浮桶和鐘罩的重量續(xù)表1.11 蒸汽疏求閥常見故障的產生原因及故障預防、排除方法型式常見故障產生原因預防和排除方法浮桶式和鐘形浮子式排出蒸汽 浮桶在某一位置上卡往 找出原因后排除 疏水閥疏水孔過大 適當縮小疏水孔 閥前壓力過大 調整疏水閥的工作壓力 浮桶和鐘罩體積過小,浮力不足 更換浮桶和鐘罩排出凝結水溫度過,高 浮桶浮起前,套管露出水封面,使汽水混合排出 適當減輕浮桶的重量,調整浮桶行程 套管松動不嚴 螺紋處纏繞一、二層聚四氟乙稀生帶,然后擰緊固定連續(xù)排水 排水
43、量過大,疏水孔過小 應更換疏水孔或改選大規(guī)格的疏水閥2、閥門的維修2.1閥門的維修制度 閥門的計劃維修閥門是設備和管道上的附件,它的維修應結合設備和管道的維修來進行。 原燃料化學工業(yè)部規(guī)定的煉油廠設備維修檢修規(guī)程中規(guī)定,煉油廠公稱壓力低于PNl6MPa、介質溫度低于550的油品、蒸汽、水及各類氣體的高、中、低壓閥門,其修理內容分為小修、中修、大修三大類。 各類包括的修理項目如下。 小修:清洗油嘴、油杯,更換填料,清洗閥桿及其螺紋,清除閥內雜物,緊固更換螺栓,配齊手輪等。 中修:包括小修的項目,解體清洗零部件,閥體修補,研磨密封件,矯直閥桿等。 大修:包括中修項目,更換閥桿,修理支架,更換彈簧與
44、密封件等。 在室內修理的閥門,一般中、小修較普遍,但也應解體檢查和更換墊片。 閥門的帶壓維修 帶壓維修閥門是一項復雜、危險、技術性強的工作。帶壓維修閥門除應膽大心細、慎重果斷外,還應有嚴格的科學態(tài)度。特別是從事易爆、劇毒、高溫、高壓、放射性等介質堵漏工作,更應嚴格按事先確定的方案及有關安全規(guī)定進行。 帶壓維修閥門時,應注意如下事項。 維修過程中,要嚴格遵守防火、防毒、防爆等有關安全操作規(guī)程。 在處理帶壓閥門的缺陷前,應提出處理方案,取得安全技術人員的同意并得到操作工的配合。重要部位的處理要經過共同研究,按規(guī)定辦理火票、毒票等手續(xù),方能著手處理閥門的缺陷。 處理缺陷的工作應由實踐經驗豐富的維修人
45、員擔任,現(xiàn)場人員不宜過多并有1至2名專門的監(jiān)護人。 應有周密的安全措施,以具備應付最壞情況發(fā)生的能力。維修人員及現(xiàn)場人員要按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劇毒、強腐蝕等介質的防護措施規(guī)定,穿戴好防護工作服、鞋帽、手套以及防護眼鏡。有毒、劇毒的閥門維修還應戴好防毒面具。 在處理閥門缺陷過程中應設置安全擋板,同時應謹慎、細心,邊干邊觀察,按規(guī)定方案進行。 擰緊螺紋前,應對銹死螺紋加煤油清洗滲透,檢查螺栓螺母是否完整;還應添加松銹液或一層石墨粉潤滑螺紋。擰緊螺母時,不能用力死擰,以防螺栓螺釘斷裂。 焊接閥門時,要遵守焊接操作規(guī)程。應防止金屬過熱和變形,產生新的裂紋。對捻縫過的部位出現(xiàn)新的泄漏,不宜再次捻
46、縫,以免擴大泄漏缺陷。2.2、閥門裝拆2.2.1螺紋連接裝拆(1) 螺紋連接的防松方法閥門上常用螺母、彈簧墊圈、止動墊圈、開口銷等連接件來防止螺母松動,圖4.1為螺母連接常用的五種防松方法。 圖3.1 螺母連接常用防松方法閥桿與關閉件連接結構常采用止動墊圈卡緊法和帶翅墊圈卡緊法防松,效果較好。 此外,閥門用來防松的方法有騎縫螺釘(騎馬螺釘)固定法和點鉚法,這兩種方法都用在不常拆卸的場合。點鉚法是將螺母與螺栓嚙合的螺紋處用洋沖點鉚兩點或兩點以上的位置,使螺紋處相互擠壓變形達到防松的目的。如果螺母松動用以上方法難以解決,可用粘接法。(2) 左旋螺紋和右旋螺紋的識別正確識別螺紋是左旋還是右旋,是閥門
47、裝拆的最基本的知識。那么,怎樣才能弄清螺紋是左旋還是右旋呢?可以借助該閥件上的內螺紋或外螺紋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它們成正反螺紋結構,以防止螺紋松動。如閥桿、閥桿螺母上的螺紋連接:閥桿螺母上的緊圈為左旋,手輪上的螺紋為右旋,閥桿螺母的梯形螺紋為左旋。此外,螺紋的升角是向左邊升的螺紋叫左旋;反之為右旋,如圖4.2所示。 (3) 拆裝螺栓的方法 螺栓的拆卸和裝配方法通常與連接形式、損壞和銹死程度等因素有關。下面著重介紹雙頭螺栓的拆裝;銹死螺栓螺母的拆卸;斷頭螺栓的拆卸方法。 雙頭螺栓的拆裝方法 雙螺母并緊一起的拆卸和裝配雙頭螺栓的方法如圖4.3a所示。 當要拆卸雙頭螺栓時,上扳手將上螺母擰緊 在下螺
48、母上,下扳手用力將螺母反時針方向轉動, 螺栓就會擰出。如果雙頭螺栓為反絲(左旋)的話,上扳手擰緊螺母,下扳手用力將螺母順時針方向擰出螺栓;當要把雙頭螺栓裝配到閥件上時,下扳手壓緊下螺母,上扳手順時針方向用力旋轉上螺母,就可將雙頭螺栓擰緊在閥體上。如果雙頭螺栓為反絲的話,下扳手壓緊下螺母,上扳手逆時針方向旋轉上螺母,就可擰緊雙頭螺栓。 另一種擰緊雙頭螺栓的方法見圖4.3b。是用特制的螺帽,上面有一只螺釘,起并緊雙頭螺栓的作用,螺帽內螺紋與雙頭螺栓同一規(guī)格。用時將雙頭螺栓旋入螺母中并緊螺釘,然后擰轉螺帽,就可擰轉雙頭螺栓。 銹死螺栓螺母的拆卸方法 銹死和腐蝕的螺栓和螺母拆卸前,應用煤油浸透,并弄清
49、螺旋方向,然后慢慢地擰松14左右,退回原來位置;這樣反復進退幾次,就可逐漸擰出螺栓。也可用手錘敲擊螺栓及螺母四周,將螺紋振松,然后再擰松螺栓螺母(但在敲擊的過程中,不要敲壞螺紋)。用敲擊法難以拆卸的螺母,可用噴燈或氧炔焰加熱,使螺母受熱膨脹,迅速將螺母擰出。對難以拆卸的雙頭螺栓,用煤油浸透后,可用管子鉗卡在中間光桿位置上擰出。 斷頭螺栓的拆卸方法 螺栓折斷在螺孔中,是拆卸中感到麻煩的事。圖4.4是幾種斷頭螺栓的擰出方法。銼方榫擰出法和管子鉗擰出法,適用于螺栓在螺孔外有5mm以上高度的斷頭螺栓; 點焊擰出法適用于斷頭螺栓在螺孔外或斷頭螺栓與螺孔相平的條件下,它是由鉆有比螺孔小的孔的扁鋼制成,點焊
50、填滿孔后擰出;方孔楔擰出法適用于斷在螺孔內的螺栓,方法是先將螺栓中間鉆一小孔,用方孔錐具敲人小孔中,然后擰出;鉆孔攻絲恢復法適用于無法取出螺栓的情況,它是先將螺栓斷面整平,打樣沖后,用比螺紋內徑稍小的鉆頭鉆孔,最后按原螺紋攻絲而成。 斷頭螺栓在采用以上擰出方法之前,應采取一些常規(guī)措施,如煤油浸透、清除表面油污銹跡(這點特別對點焊的擰出法更重要,否則焊不牢)。必要時,還可將螺栓周圍加熱,在熱塑的條件下將螺栓擰出。對斷頭螺栓的擰出還可以采用化學腐蝕方法,適當清洗銹死和腐蝕的螺栓、螺孔,會加快斷頭螺栓的擰出(擰出螺栓后應用水沖洗螺孔,以免殘存化學藥劑腐蝕閥件)。 (4) 擰緊螺栓的次序 閥門裝配時,
51、螺栓的擰緊程度和次序對其裝配質量有著直接地影響。對于一般螺栓的擰緊比較好辦,連接件不松動就可以了。但對墊片、填料結構的螺栓擰緊,則應有先有后、對稱均勻、輪流擰緊。當每根螺栓都擰緊得力后,應檢查法蘭是否歪斜,測量法蘭之間的間隙是否一致,以便糾正。然后對稱輪流擰緊螺栓,擰緊量要小,每次為1412圈左右,一直擰到所需要的預緊力為止。要特別注意不要擰得過緊,以免壓壞墊片,一般以擰到不漏為準。最后檢查法蘭間隙,其間隙應一致并保持在2mm以上。螺栓擰緊的次序見圖4.5所示。2.2.2 鍵聯(lián)結的裝配和拆卸方法 鍵聯(lián)結的形式有平鍵、滑鍵(導鍵)、斜鍵(楔鍵)、半圓鍵(月牙鍵)和花鍵,圖4.6為鍵聯(lián)結的裝配形式。 (1) 平鍵 平鍵在閥門上應用的較普遍,它的截面形狀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平鍵裝配前應清洗鍵槽,修整鍵的棱邊,修配鍵的配合尺寸、精度,銼削鍵兩端圓頭。裝配時鍵的兩側應略有過盈,鍵的頂面與輪轂問應有間隙,鍵的底面與軸鍵槽底相接觸。裝配可用手錘輕敲或用虎鉗將平鍵慢慢夾緊,裝入軸的鍵槽內。在裝配時銅片作墊,以免損壞軸和鍵。 平鍵拆卸時應先卸下輪類,可用起子等工具在平鍵兩端撥起,也可用薄銅皮包好平鍵兩側,用鋼絲鉗或虎鉗夾持拉出。 (2) 滑鍵 滑鍵實際上是平鍵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僅能帶動輪轂轉動,而且能使軸和輪轂作相對運動,它用在傳動裝置和研磨機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拉薩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保障性合同范本
- 區(qū)域總經理合同范本
- 醫(yī)療就業(yè)合同范本
- 包食堂合同范本
- 促銷活動場地出租合同范本
- 農村電商合同范本
- 利用合同范本
- 前廳接待勞務合同范本
- 5人合作合同范本
- 工程項目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 制藥工程 專業(yè)英語 Unit 1(課堂PPT)
- 2022春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單元課件全套
- 小學期末班級頒獎典禮動態(tài)PPT模板
- 液堿生產工序及生產流程敘述
- 圖解調音臺使用說明(共14頁)
- 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課件教案
- 心理抗壓能力測試例題
- 操作系統(tǒng)試題
- 電子秤校驗記錄表
- (完整word)外研版八年級下冊英語課文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