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直線運動!第二章 直線運動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題薈萃2009年高考新題一、選擇題1.(09·全國卷·15)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4s時間內的v-t圖象如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物體甲與乙的質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 ( b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解析:本題考查圖象問題.根據速度圖象的特點可知甲做勻加速,乙做勻減 速.根據得,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得,由,得t=0.3s,b正確。2.(09·江蘇物理·7)如圖所示,以勻速行駛的汽車即將通過路口,綠燈還有2 s將熄滅,此時汽車距離
2、停車線18m。該車加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減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此路段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c ) a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可能通過停車線 b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通過停車線汽車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一定不能通過停車線 d如果距停車線處減速,汽車能停在停車線處解析:熟練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是處理問題的關鍵,對汽車運動的問題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問題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如果立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1=2s內的位移=20m>18m,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2m/s<12.5m/s,汽車沒有超速,a項正確;如
3、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需要時間s,此過程通過的位移為6.4m,c項正確、d項錯誤。3.(09·江蘇物理·9)如圖所示,兩質量相等的物塊a、b通過一輕質彈簧連接,b足夠長、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觸面均光滑。彈簧開始時處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水平恒力,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bcd )a當a、b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的機械能最大b當a、b加速度相等時,a、b的速度差最大c當a、b的速度相等時,a的速度達到最大d當a、b的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解析:處理本題的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
4、過程分析,使用圖象處理則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化。對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圖,f1為彈簧的拉力;當加速度大小相同為a時,對有,對有,得,在整個過程中的合力(加速度)一直減小而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達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的合力(加速度)。兩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tl時刻,兩物體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2時刻兩物體的速度相等,速度達到最大值,兩實線之間圍成的面積有最大值即兩物體的相對位移最大,彈簧被拉到最長;除重力和彈簧彈力外其它力對系統(tǒng)正功,系統(tǒng)機械能增加,tl時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機
5、械能并非最大值。4.(09·廣東物理·3)某物體運動的速度圖像如圖,根據圖像可知 ( ac )a.0-2s內的加速度為1m/s2b.0-5s內的位移為10mc.第1s末與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與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v-t 圖像反映的是速度v隨時t 的變化規(guī)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a正確;圖中圖像與坐標軸所圍成的梯形面積表示的是0-5s內的位移為7m,在前5s內物體的速度都大于零,即運動方向相同,c正確;0-2s加速度為正,4-5s加速度為負,方向不同。5.(09·海南物理·7)一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合外力方向
6、不變,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設該物體在和時刻相對于出發(fā)點的位移分別是和,速度分別是和,合外力從開始至時刻做的功是,從至時刻做的功是,則 ( ac )a bc d6.(09·海南物理·8)甲乙兩車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運動,其圖像如圖所示,圖中和的面積分別為和.初始時,甲車在乙車前方處。 ( abc )a若,兩車不會相遇b若,兩車相遇2次c若,兩車相遇1次d若,兩車相遇1次7.(09·廣東理科基礎·3)圖1是甲、乙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一t圖象。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 a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0一ls內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
7、加速度比乙的小解析:甲乙兩物體在速度圖象里的圖形都是傾斜的直線表明兩物體都是勻變速直線,乙是勻加速,甲是勻減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對c錯;根據在速度圖象里面積表示位移的方法可知在0一ls內甲通過的位移大于乙通過的位移.b錯;根據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錯。8.(09·廣東理科基礎·9)物體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線運動的v一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a在01s內,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s內,合外力總是做負功 c在12s內,合外力不做功d在03s內,合外力總是做正功解析:根據物體的速度圖象可知,物體0-1s內做勻加速合外力做正功,a正確;1-3
8、s內做勻減速合外力做負功。根據動能定理0到3s內,12s內合外力做功為零。9.(09·山東·17)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甲所示,據此判斷圖乙(f表示物體所受合力,x表示物體的位移)四個選項中正確的是 ( b )解析:由圖甲可知前兩秒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前兩秒受力恒定,2s-4s做正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負,且恒定,4s-6s做負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負,恒定,6s-8s做負方向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正,恒定,綜上分析b正確??键c:v-t圖象、牛頓第二定律提示:在v-t圖象中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恒定,受力恒
9、定。速度時間圖象特點: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時間圖象上只能表示物體運動的兩個方向,t軸上方代表的“正方向”,t軸下方代表的是“負方向”,所以“速度時間”圖象只能描述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如果做曲線運動,則畫不出物體的“位移時間”圖象;“速度時間”圖象沒有時間t的“負軸”,因時間沒有負值,畫圖要注意這一點;“速度時間”圖象上圖線上每一點的斜率代表的該點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速度時間”圖象上表示速度的圖線與時間軸所夾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10.(09·廣東文科基礎·56)下列運動圖象中表示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 ( c )二
10、、非選擇題11.(09年福建卷)21.如圖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傾角為的光滑絕緣斜面,斜面處于電場強度大小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勻強電場中。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絕緣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q>0)的滑塊從距離彈簧上端為s0處靜止釋放,滑塊在運動過程中電量保持不變,設滑塊與彈簧接觸過程沒有機械能損失,彈簧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求滑塊從靜止釋放到與彈簧上端接觸瞬間所經歷的時間t1(2)若滑塊在沿斜面向下運動的整個過程中最大速度大小為vm,求滑塊從靜止釋 放到速度大小為vm過程中彈簧的彈力所做的功w;(3)從滑塊靜止釋放瞬
11、間開始計時,請在乙圖中畫出滑塊在沿斜面向下運動的整 個過程中速度與時間關系v-t圖象。圖中橫坐標軸上的t1、t2及t3分別表示滑塊第一次與彈簧上端接觸、第一次速度達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減為零的時刻,縱坐標軸上的v1為滑塊在t1時刻的速度大小,vm是題中所指的物理量。(本小題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 (2); (3)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電場中斜面上的彈簧類問題。涉及到勻變速直線運動、運用動能定理處理變力功問題、最大速度問題和運動過程分析。(1)滑塊從靜止釋放到與彈簧剛接觸的過程中作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大小為a,則有 qe+mgsin=ma 聯(lián)立可得 (2)滑塊速度最大時
12、受力平衡,設此時彈簧壓縮量為,則有 從靜止釋放到速度達到最大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聯(lián)立可得 s(3)如圖 12.(09·江蘇·13)(15分)航模興趣小組設計出一架遙控飛行器,其質量m =2,動力系統(tǒng)提供的恒定升力f =28 n。試飛時,飛行器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上升。設飛行器飛行時所受的阻力大小不變,g取10m/s2。(1)第一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1 = 8 s 時到達高度h = 64 m。求飛行器所阻力f的大??;(2)第二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2 = 6 s 時遙控器出現(xiàn)故障,飛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飛行器能達到的最大高度h;(3)為了使飛行器不致墜落到地面,求飛行器從開
13、始下落到恢復升力的最長時間t3 。解析:(1)第一次飛行中,設加速度為勻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解得(2)第二次飛行中,設失去升力時的速度為,上升的高度為勻加速運動設失去升力后的速度為,上升的高度為由牛頓第二定律解得(3)設失去升力下降階段加速度為;恢復升力后加速度為,恢復升力時速度為由牛頓第二定律 f+f-mg=ma4且v3=a3t3解得t3=(s)(或2.1s)13.(09·海南物理·15)(9分)一卡車拖掛一相同質量的車廂,在水平直道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其所受阻力可視為與車重成正比,與速度無關。某時刻,車廂脫落,并以大小為的加速度減速滑行。在車廂脫落后,司機才發(fā)覺并緊急
14、剎車,剎車時阻力為正常行駛時的3倍。假設剎車前牽引力不變,求卡車和車廂都停下后兩者之間的距離。解析:設卡車的質量為m,車所受阻力與車重之比為;剎車前卡車牽引力的大小為,卡車剎車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和。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由牛頓第二定律有設車廂脫落后,內卡車行駛的路程為,末速度為,根據運動學公式有 式中,是卡車在剎車后減速行駛的路程。設車廂脫落后滑行的路程為,有 卡車和車廂都停下來后相距 由至式得 帶入題給數(shù)據得 評分參考:本題9分。至式各1分,式1分14.(09·上海物理·24)(14分)如圖,光滑的平行金屬導軌水平放置,電阻不計,導軌間距為l,左側接一阻值為r的電阻。區(qū)
15、域cdef內存在垂直軌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勻強磁場,磁場寬度為s。一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棒mn置于導軌上,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受到f0.5v0.4(n)(v為金屬棒運動速度)的水平力作用,從磁場的左邊界由靜止開始運動,測得電阻兩端電壓隨時間均勻增大。(已知l1m,m1kg,r0.3w,r0.2w,s1m)(1)分析并說明該金屬棒在磁場中做何種運動;(2)求磁感應強度b的大??;(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隨位移x的變化規(guī)律滿足vv0x,且棒在運動到ef處時恰好靜止,則外力f作用的時間為多少?(4)若在棒未出磁場區(qū)域時撤去外力,畫出棒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速度隨位移的變化所對應的各種可能的圖線。解析:
16、(1)金屬棒做勻加速運動,r兩端電壓uµiµeµv,u隨時間均勻增大,即v隨時間均勻增大,加速度為恒量;(2)fma,以f0.5v0.4代入得(0.5)v0.4aa與v無關,所以a0.4m/s2,(0.5)0得b0.5t (3)x1at2,v0x2at,x1x2s,所以at2ats得:0.2t20.8t10,t1s,(4)可能圖線如下:2008年高考題一、選擇題1.(08寧夏理綜17)甲、乙兩車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 v-t圖象如圖所示.兩圖象在t=t1時相交于p點,p在橫軸上的投影為q,opq的面積為s.在t=0時刻,乙車在甲車前面,相距為d.已知
17、此后兩車相遇兩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時刻為t,則下面四組t和d的組合可能的是 ( )a.b.c.d.答案d解析 假設t=t1,由v-t圖象可知在t1時刻v甲=v乙,由于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若在t1時刻第一次相遇,也就不會存在第二次相遇的問題,與已知條件兩次相遇相矛盾.當t=t1時,v乙<v甲,發(fā)生兩次相遇是可能的.對于乙:對于甲:x甲=v·所以:,因為,所以.2.(08廣東10)某人騎自行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進,圖中的實線記錄了自行車開始一段時間內的v-t圖象,某同學為了簡化計算,用虛線作近似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1
18、時刻,虛線反映的加速度比實際的大b.在0t1時間內,由虛線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實際的大c.在t1 t2時間內,由虛線計算出的位移比實際的大d.在t3t4時間內,虛線反映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答案 bd解析 如右圖所示,t1時刻,實線上a點的切線為ab,實際加速度為ab的斜率,由圖可知虛線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實際加速度,故選項a錯誤;在v-t圖象中,位移等于所對應圖線與坐標軸所包圍的面積,0t1時間內,虛線所對應的位移大于實線所對應的位移,由知,由虛線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實際的大,故選項b正確;在t1t2時間內,虛線計算出的位移比實際小,故選項c錯誤;t3t4時間內虛線為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此線反映的運動為勻
19、速直線運動, 故選項d正確.3.(08山東理綜17)質量為1 500 kg的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運動,v-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求 ( ) a.前25 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 b.前l(fā)0 s內汽車的加速度c.前l(fā)0 s內汽車所受的阻力 d.1525 s內合外力對汽車所做的功答案 abd解析 由v-t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這樣由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出合力,由v-t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大小,位移除以相應時間就求出平均速度大小,由力和位移可求出合外力的功.4.(08全國15)如圖,一輛有動力驅動的小車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彈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車上,右端與一小球相連.設在某一段時間內小球與小車相對靜止且彈
20、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若忽略小球與小車間的摩擦力,則在此段時間內小車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運動 b.向右做減速運動 c.向左做加速運動 d.向左做減速運動答案 ad解析 研究對象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彈簧對小球的彈力,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頓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可知,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小球的速度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則小球及小車的運動性質為:向右的加速運動或向左的減速運動.5.(08廣東理科基礎10)如圖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由圖象可得到的正確結果是 ( )a.t=1 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0 m/s2b. t=5 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0.75 m/s2c.第3 s內物體的
21、位移為1.5 md.物體在加速過程的位移比減速過程的位移大答案b解析 t =1 s時物體加速度大小為1.5 m/s2;t=5 s時物體加速度大小為0.75 m/s2;第3 s內的位移為3 m;物體加速過程的位移比減速過程的位移小.二、非選擇題6.(08四川理綜23)a、b兩輛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駛,當b車在a車前84 m 處時,b車速度為4 m/s,且以2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b車加速度突然變?yōu)榱?a車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經過12 s后兩車相遇.問b車加速行駛的時間是多少?答案 6 s解析 設a車的速度為va,b車加速行駛時間為t,兩車在t0時相遇
22、.則有 式中,t0 =12 s,sa、sb分別為 a、b兩車相遇前行駛的路程.依題意有 式中 s84 m,由式得 代入題給數(shù)據得va=20 m/s,vb=4 m/s,a=2 m/s2有t2-24t+108=0 式中t的單位為s.解得t1=6 s,t2=18 s t218 s不合題意,舍去.因此,b車加速行駛的時間為6 s7.(08全國23)已知o、a、b、c為同一直線上的四點.ab間的距離為l1,bc間的距離為l2,一物體自o點由靜止出發(fā),沿此直線做勻加速運動,依次經過a、b、c三點,已知物體通過ab段與bc段所用的時間相等.求o與a的距離.答案 解析 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到達a點的速度為v0
23、,通過ab段和bc段所用的時間為t,則有 聯(lián)立式得 設o與a的距離為l ,則有 聯(lián)立式得8(08山東理綜38)一個物體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質量為m的盒子,如圖1所示.現(xiàn)給盒子一初速度v0,此后,盒子運動的v-t圖象呈周期性變化,如圖2所示.請據此求盒內物體的質量.答案 m解析 設物體的質量為m,t0時刻受盒子碰撞獲得速度v,根據動量守恒定律mv0=mv3t0時刻物體與盒子右壁碰撞使盒子速度又變?yōu)関0,說明碰撞是彈性碰撞聯(lián)立解得m=m(也可通過圖象分析得出v0=v,結合動量守恒,得出正確結果)2004-2007年高考題一、選擇題1.(07北京理綜18)圖示為高速攝影機拍攝到的子彈穿透蘋果
24、瞬間的照片.該照片經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時間內,子彈影像前后錯開的距離約為子彈長度的1%2%.已知子彈飛行速度約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這幅照片的曝光時間最接近(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答案 b解析 子彈的長度約為5 cm,則曝光時間內子彈移動的距離為s =5×1% cm=0.05 cm=5×10-4m,曝光時間t=2.(07廣東理科基礎1)下列物理量為標量的是 ( ) a.平均速度 b.加速度 c.位移 d.功 答案 d解析 平均速度、加速度、位移是矢量,功是標量,選項d正確.3.(07廣東理科基礎2)關于自由落體
25、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豎直向下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c.在自由落體運動過程中,不同質量的物體運動規(guī)律相同d.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位移與時間成反比答案 c解析 由靜止開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由于加速a=g,所以其運動規(guī)律與質量無關,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s與t2成正比.4.(06四川理綜14)2006年我國自行研制的“梟龍”戰(zhàn)機04架在四川某地試飛成功.假設該戰(zhàn)機起飛前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達到起飛速度v所需時間為t,則起飛前的運動距離為 ( )a.vt b.c.2vt d.不能確定答案 b解析 戰(zhàn)機
26、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則其運動距離.5.(06廣東2)a、b兩物體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b加速時,物體a的加速度大于物體b的加速度b.20秒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c.60秒時,物體a在物體b的前方 d.40秒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相距200 m答案 c解析 從v-t圖象可以看出,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20 s時,a的速度為40 m/s,而b的速度為零,故在繼續(xù)運動過程中,兩者距離仍增大;v-t圖線下包含的面積是位移,從圖線與t軸的面積看,60秒時,a運動的位移比b大,故a在b的前方;t=40秒
27、時,sa=1300 m,sb=400 m,兩者相距s=900 m.6.(07廣東理科基礎3)如圖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下列有關物體運動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前兩秒加速度為5 m/s2b.4 s末物體回到出發(fā)點c.6 s末物體距出發(fā)點最遠d.8 s末物體距出發(fā)點最遠答案 a解析 從v-t圖象可以看出,前2 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在v-t圖像中,圖線下面包含的面積是位移,4 s末位移;末位移;8 s末的位移為零,物體回到出發(fā)點.7.(07寧夏理綜16)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線運動,t =0時刻同時經過公路旁的同一個路標.在描述兩車運動的v-t圖中(如圖),直線a、b分
28、別描述了甲乙兩車在020秒的運動情況.關于兩車之間的位置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010秒內兩車逐漸靠近b.在1020秒內兩車逐漸遠離c.在515秒內兩車的位移相等d.在t=10秒時兩車在公路上相遇答案c解析 從v-t圖象可以看出,010秒內兩物體距離越來越大,逐漸遠離;1020秒內兩車距離越來越小,逐漸靠近;515秒內a、b的v-t圖線下所包圍面積相等,故位移相等;t=10秒時,兩車速度相同,相距最遠,故只有c項正確.8.(06上海理綜7)如圖是一娛樂場的噴水滑梯.若忽略摩擦力,人從滑梯頂端滑下直到入水前,速度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最接近圖 ( )答案b解析 從滑梯圖可以看出,人從滑
29、梯頂端滑下到入水前,可分為四個物理過程,即:斜面、水平面、斜面、水平面,在斜面上物體做加速運動,在水平面上物體做勻速運動,故b選項正確.9.(05北京理綜19)一人看到閃電12.3 s 后又聽到雷聲.已知空氣中的聲速約為330340 m/s,光速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閃電發(fā)生位置到他的距離為4.1 km.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可以判斷 ( ) a.這種估算方法是錯誤的,不可采用b.這種估算方法可以比較準確地估算出閃電發(fā)生位置與觀察者的距離c.這種估算方法沒有考慮光的傳播時間,結果誤差很大d.即使聲速增大2倍以上,本題的估算結果依然正確答案 b 解析 在研究問
30、題時,為了抓住主要矛盾,同時使問題得到簡化,總是要忽略次要矛盾.光速和聲速相差很大,在傳播4.1 km的距離時,光運動的時間非常小,對于估算來說完全可以忽略,其運算方法是:聲速v=340 m/s=0.34 km/ss=vt=0.34tkm,顯然聲速加倍后不再成立.10.(06上海13)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固定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7°,物體a以初速度v1從斜面頂端水平拋出,物體b在斜面上距頂端l=15 m處同時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勻速運動,經歷時間t物體a和b在斜面上相遇,則下列各組速度和時間中滿足條件的是(sin 37°=0.6,cos 37°=0.8,g=10
31、 m/s2)( ) a.v1=16 m/s,v2=15 m/s,t=3 s b.v1=16 m/s,v2=16 m/s,t=2 sc.v1=20 m/s,v2=20 m/s,t=3 s d.v1=20 m/s,v2=16 m/s,t=2 s答案c解析 設平拋物體落到斜面上的時間為t,則tan37°=,t=,時間t內平拋物體的水平位移:,豎直位移.時間t內b物體的位移a、b兩物體相碰時,滿足整理得:.把各選項值代入得:v1=20 m/s,v2=20 m/s,t=3 s符合上式,故c選項正確.11.(04廣東9)一雜技演員,用一只手拋球、接球.他每隔0.40 s拋出一個球,接到球便立即把
32、球拋出.已知除拋、接球的時刻外,空中總有4個球,將球的運動近似看作是豎直方向的運動,球到達的最大高度是(高度從拋球點算起,取g=10 m/s2) ( )a.1.6 m b.2.4 m c.3.2 m d.4.0 m答案c解析 假設某時刻剛好有一球a拋出手,由題意知空中有4個球,過0.4 s就有一個球落在手中,那么a球過1.6 s落入手中,a球上升到最高點只需0.8 s,.12.(04全國卷15)如圖所示, ad、bd、cd是豎直面內三根固定的光滑細桿,a、b、c、d位于同一圓周上,a點為圓周的最高點,d點為最低點.每根桿上都套著一個小滑環(huán)(圓中未畫出),三個滑環(huán)分別從a、b、c處釋放(初速為0
33、),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環(huán)到達d所用的時間,則 ( ) a.t1t2t3 b. t1t2t3 c.t3t1t2 d.t1=t2=t3答案d解析 設圓環(huán)直徑為d,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則桿長可表示為d sin ,下滑加速度a=g sin .據s=at2知d sin =gsin·t2由于t與無關,故下滑時間相同.二、非選擇題13.(06全國卷23)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濃云層.為了測量云層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 d =3.0 km處進行一次爆炸,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爆炸聲和由云層反射來的爆炸聲時間上相差t =6.0 s.試估算云層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
34、60;= km/s.答案 2.0×103 m解析 如右圖所示, a表示爆炸處,o表示觀測者所在處,h表示地面與云層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聲直接傳到o處所經時間,則有d=vt1 用t2表示爆炸聲經云層反射到達o處所經時間,因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已知 t2-t1=t 聯(lián)立、式,可得h=代入數(shù)據得h=2.0×103 m14.(06上海20)要求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駛入一段半圓形的彎道,但在彎道上行駛時車速不能太快,以免因離心作用而偏出車道.求摩托車在直道上行駛所用的最短時間.有關數(shù)據見表格.啟動加速度a14 m/s2制動加速度a28 m/
35、s2直道最大速度v140 m/s彎道最大速度v220 m/s直道長度 s218 m某同學是這樣解的:要使摩托車所用時間最短,應先由靜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 m/s,然后再減速到v2=20 m/s,t1=;t2=;t=t1+t2你認為這位同學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請完成計算;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確結果.答案 不合理 11 s解析 上述解法不合理,因為加速時間t1=,減速時間t2=,所以加速距離s1=,減速距離s2=,又因s1+s2>s,故解法不合理.摩托車先以a1=4 m/s2加速到最大速度vm,又以加速度a2=8 m/s2減速到v 2=20 m/s,恰完成直
36、道s=218 m的距離,這樣用時最短.則:加速距離s1=,減速距離s2=所以:代入數(shù)據得:vm =36 m/s加速時間t1=減速時間t2=故最短時間t=t1+t2=9 s+2 s=11 s15.(04廣西14)一路燈距地面的高度為h,身高為l的人以速度v勻速行走,如圖所示.(1)試證明人的頭頂?shù)挠白幼鰟蛩龠\動.(2)求人影的長度隨時間的變化率.答案 (1)見解析 (2) 解析 (1)設t=0時刻,人位于路燈的正下方o處,在時刻t,人走到s處,根據題意有os=vt 過路燈p和人頭頂?shù)闹本€與地面的交點m為t時刻人頭頂影子的位置,如圖所示,om為人頭頂影子到o點的距離,由幾何關系,有 聯(lián)立
37、得om= 因om與時間t成正比,故人頭頂?shù)挠白幼鰟蛩龠\動.(2)由圖可知,在時刻t,人影的長度為sm,由幾何關系,有sm=om-os 由式得sm=可見影長sm與時間t成正比,所以影長隨時間的變化率為k=16(07全國卷23)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交接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甲經短距離加速后能保持9 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從起跑后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的.為了確定乙起跑的時機,需在接力區(qū)前適當?shù)奈恢迷O置標記.在某次練習中,甲在接力區(qū)前s0=13.5 m 處作了標記,并以v=9 m/s 的速度跑到此標記時向乙發(fā)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區(qū)的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并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
38、接力區(qū)的長度為l=20 m.求:(1)此次練習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時乙離接力區(qū)末端的距離.答案 (1)3 m/s2 (2)6.5 m解析 (1)在甲發(fā)出口令后,甲、乙達到共同速度所用時間為 設在這段時間內甲、乙的位移分別為s1和s2,則 s1=vt s1=s2+s0 聯(lián)立、式解得:(2)在這段時間內,乙在接力區(qū)的位移為完成交接棒時,乙與接力區(qū)末端的距離為l-s2=20 m-13.5 m=6.5 m17.(05全國卷23)原地起跳時,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從開始蹬地到離地是加速過程(視為勻加速),加速過程中重心上升的距離稱為“加速距離”.離地后重心繼續(xù)上升,在此過程中重
39、心上升的最大距離稱為“豎直高度”.現(xiàn)有下列數(shù)據: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離”d1=0.50 m,“豎直高度”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離”d2=0.000 80 m,“豎直高度”h2=0.10 m.假想人具有與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離”仍為0.50 m,則人跳的“豎直高度”是多少?答案 62.5 m解析 用a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表示離地時的速度,則對加速過程和離地后上升過程分別有v2=2ad2 v2=2gh2 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令v1表示在這種假想下人離地時的速度,h表示與此相應的豎直高度,則對加速過程和離地后上升過程分別有v 由以上各式可得代入數(shù)值,得
40、h=62.5 m第二部分 三年聯(lián)考題匯編2009直線運動一、 選擇題1(2009屆山東實驗中學高三模擬) 在2008北京奧運會中,牙買加選手博爾特是一公認的世界飛人,在男子100m決賽和男子200m決賽中分別以9.69s和19.30s的成績破兩項世界紀錄,獲得兩枚金牌。關于他在這兩次決賽中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200m決賽中的位移是100m決賽的兩倍b2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6m/sc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2m/sd100m決賽中的最大速度約為20.64m/s2.(2009廣東肇慶市一模)下列運動情況可能出現(xiàn)的是(abd )a.物體的加速度增大時,速
41、度反而減小b. 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反而不為零c.物理的加速度不為零且始終不變,速度也始終不變-2 t / s3v/(m·s1)1 24210-1d.物體的加速度逐漸減小,速度逐漸增大3.2009年畫川高中高三月考)如圖所示為某質點作直線運動的v-t圖象,關于這個質點在4s內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a.質點始終向同一方向運動 b.4s內通過的路程為4m,而位移為零c.4s末物體離出發(fā)點最遠 d.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4.(2009年山東聊城一模)在水平面上有兩點,相距,一質點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向做直線運動,經過的時間先后通過兩點,則該質點通過
42、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c ) a若力的方向由向,則大于,若力的方向由向,則小于 b若力的方向由向,則小于,若力的方向由向,則大于c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d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5.(安徽蚌埠二中2009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試卷)一個物體做變加速直線運動,依次經過a、b、c三點,b為ac的中點,物體在ab段的加速度恒為a1,在bc段的加速度恒為a2,己知a、b、c三點的速度分別為a、b、c,且a<c, b=(a+c)/2,則加速度a1和a2的大小為 (a) a、a1< a2 b、a1= a2c、a1> a2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6.(安徽蕪湖一中200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甲
43、、乙兩物體在同一水平軌道上,一前一后相距s,乙在前,甲在后,某時刻兩者同時開始運動,甲做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1的勻加速運動,乙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a2的勻加速運動,假設甲能從乙旁邊通過,下述情況可能發(fā)生的是 (abd) aa1=a2,可能相遇一次ba1<a2,可能相遇二次ca1>a2,可能相遇二次da1<a2,可能相遇一次或不相遇7.(2009江蘇太湖二中月考)甲、乙、丙三輛汽車以相同的速度經過某一路標,從此時開始,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先加速后減速,丙車先減速后加速,它們經過下一個路標時的速度相同,則: ( b )a、甲車先通過下一路標 b、乙車先通過下一路標c、丙
44、車先通過下一路標 d、三輛車同時通過下一路標8.(2009屆廣東湛師附中模擬) 質量為2kg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兩個水平共點力的作用,以8m/s2的加速度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其中f1與加速度方向的夾角為30°,某時刻撤去f1,此后該物體:(c )a加速度可能為5 m/s2 b加速度可能為4 m/s201234306030甲乙v/(km·h1)t/hc加速度可能為3 m/s2 d加速度可能為2 m/s29.(鳳陽榮達學校2009屆高三物理第三次月考測試卷) 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 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
45、描述正確的是( bc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 kmc在前4小時內,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t/sv/ms-10121234510. (2009屆高士中學第二次月考高三物理試題)一質點沿直線運動時的速度時間圖線如圖所示,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dc )a第1s末質點的位移和速度都改變方向。b第2s末質點的位移改變方向。c第4s末質點的位移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質點的位置相同。11. (揚州中學)22一物體自空中的a點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1s后物體的速率變?yōu)?0ms,則物體此時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計
46、空氣阻力,g=10ms2)( .c )a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點下方,速度方向向下c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d在a點下方,速度方向向上12.(2009山東聊城一模) ab是一條平直公路上的兩塊路牌,一輛汽車由右向左經過b路牌時,一只小鳥恰自a路牌向b飛去,小鳥飛到汽車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飛回a,過一段時間后,汽車也行駛到a。它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t0=2t1,由圖可知( .b )a小鳥的速率是汽車的兩倍b相遇時小鳥與汽車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c小鳥飛行的總路程是汽車的3倍d小鳥和汽車在0-t0時間內位移相等二、填空題13.(2009屆深圳高中高三下學期模擬)某同學
47、做了一次較為精確的測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實驗所得到的紙帶如圖6所示。設0點是計數(shù)的起始點,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則第一個計數(shù)點與0點的距離s1應為 cm,物體的加速度a = m/s2。答案:s1應為 4 cm, a = 1 m/s2。14(209江蘇江浦中學高三上學期月考)一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運動位移為4m時立即改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靜止若物體運動的總位移為10 m,全過程所用的時間為10 s,求:(1)物體在加速階段加速度的大小_(2)物體在減速階段加速度的大小_(3)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_答案: (1) (2) (3)偏小15.(安徽蚌埠二中2009屆高
48、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試卷)從一定高度的氣球上自由落下兩個物體,第一個物體下落1s后,第二物體開始下落,兩物體用長93.1m的繩連接在一起,第二個物體下落 s繩被拉緊(g=10m/s2)答案:8.81三、 計算題16(2009屆廣東湛師附中模擬)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之間應保持必要的距離。我國公安部門規(guī)定:高速公路上行駛汽車的安全距離為200m,汽車行駛的最高速度為120kmh請你根據下面提供的資料,通過計算來說明安全距離為200m的理論依據。(取g=10 m/s2。) 資料一:駕駛員的反應時間:0.3s0.6s之間。資料二:各種路面與輪胎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路面動摩擦因數(shù)干瀝青與混凝土路面0.70.8干碎石路面0.60.7濕瀝青與混凝土路面0.320.4(1)在計算中駕駛員的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儲貨架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醫(yī)療
- 會計臨聘用合同范本
- 展廳工程合同范本
- 出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義賣贊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勞務用工勞務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養(yǎng)老房合同范例
- 書畫拍賣合同范本
- AQ 1064-2008 煤礦用防爆柴油機無軌膠輪車安全使用規(guī)范(正式版)
- 電子商務數(shù)據分析基礎(第二版) 課件 模塊1、2 電子商務數(shù)據分析概述、基礎數(shù)據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機編鋼絲網及組合體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 比亞迪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高考真題】2024年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委托辦理報廢汽車協(xié)議書
- 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 義烏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條(2022版本)
- 蘇教版(SJ)《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補充習題
- 體育足球籃球排球體操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