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農法全文福岡正信_第1頁
自然農法全文福岡正信_第2頁
自然農法全文福岡正信_第3頁
自然農法全文福岡正信_第4頁
自然農法全文福岡正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農法 全文福岡正信福岡正信簡歷1913 年 2 月出身于日本愛媛縣伊予市大平。 1933 年畢業(yè)于 岐阜高等家林學農學科。畢業(yè)后曾在岡上縣立農事試驗場, 橫濱海關植物檢驗科,高知縣立農事試驗場等地工作。這期 間,研究了自然的本質,設想自然農法。 1947 年以來歸農, 專心致志于自然農法之研究。粘土丸子”推廣綠化。 1988 福岡正信 2008 年 8 歲。自然農法綠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福岡正信著(譯自第十三 1983 年版)哲人福岡正信先生(日本廣播協(xié)會董事長 秋澤潤一)不耕地,不施肥,不用農藥,而且產量遠遠高于一般田塊, 這種想法,說法和做法,往往會被人們視為空想和吹牛。然而,親眼見到過

2、以福岡先生農法實踐的人,都為其取得的 成就感到震驚,大開眼界,破除了常規(guī)認識和一成不變的觀念。如果一切事情都不費事, 單純依賴不耕地,不施肥,不除草, 不用農藥,即依靠一個“無”字就可收到理想的稻谷,就可 收到香甜可口的柑桔,似乎福岡先生的自然農法則非常簡 單,持這種看法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福岡先生的農法是 在自己長期實踐中系統(tǒng)觀察,體驗,研究后產生的。他調查 了害蟲的發(fā)生期,雜草生長狀況,由此決定水漿管理方法, 他根據(jù)當年氣候狀況,采用針對性的一套管理技術,體力勞 動工作量少。自然農法特別強調腦力農業(yè), 知識集約型農業(yè), 密切觀察自然現(xiàn)象,要求以準確的判斷力來指導稻作等農業(yè) 技術。福岡式農

3、法看起來象是否定科學,但實際上卻是立足于科學 的偉大農法?,F(xiàn)今的農業(yè)技術要求除草,施藥,施肥,是保 護性,說教性的農業(yè)技術。福岡則反其道而行之,是主張徹 底地放任性,野生性,雜草化的農業(yè)技術。福岡先生認為: 對于稻苗的培育,要象路旁雜草那樣任其生長, 反而很健壯。 福岡先生培育的稻穗很大,每穗粒數(shù)可達二三百粒,與鄰近 農戶田內的小穗形成鮮明的對照。當今水稻反復改良,而福 岡先生認為不經(jīng)改良的水稻,更接近于水稻的祖先。這些都是人們思維上的一個轉變 有句諺語叫做“農民的來年” 。面向未來,艱苦奮戰(zhàn)了三十 多年創(chuàng)立的福岡式自然農法,現(xiàn)已形成完整的體系。隨著歷 史時代的變化,各種農業(yè)書籍先后問世,新農

4、法,新技術也 不斷涌現(xiàn),在今日日本農業(yè)大改革之時,各地都在試行不同 的農法。 但愿福岡先生的自然農法, 得到廣泛的普及和發(fā)展, 但愿福岡先生的想法和做法能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和接受。近十多年來,日本經(jīng)濟處在高度發(fā)展,石油危機,景氣不佳 之中。物質,金錢,地位,名譽等令人困惑。若仔細推敲一 下福岡先生的思想方法, 必定會受到大多數(shù)人的贊同。 秋天, 必將是屬于哲人福岡正信先生的。1976,10目錄革命農法之實踐著眼于大地,批判現(xiàn)代文明不主張農作的人什么叫自然農法第一章 病態(tài)的現(xiàn)代1 人不了解自然2 病態(tài)的農業(yè)3 近代農業(yè)的弊病第二章 自然科學的幻想1 人類智慧的失誤(1)不要肢解自然(2)相對論的迷途

5、(3)統(tǒng)一觀的智慧2 科學認識的錯誤(1)科學分析的局限性(2) 自然界不存在因果關系 (無因論 )3 農學諸法則之批判迄今農學諸法則 (2)“萬法皆空”論(3) 李比希最小律批判(4) 分門別類研究之失誤(5) 歸綱法和演繹法之批判(6) 高產理論的缺陷 第三章 自然農法的理論1 自然農法與科學農法的對比(1) 兩種自然農法(2) 背離自然的科學農法(3) 自然農法和科學農法的聯(lián)系2 自然農法的”四大法則”(1) 不耕地 (免耕 )論(2) 不施肥論(3) 不除草論(4) 不用農藥論3 怎樣把握自然(1) 將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2) 不以相對觀看問題(3) 站在超時空的立場(4) 不要被

6、暫時局部的現(xiàn)象所迷惑(5) 站在無私無欲的立場(6) 無策之上策4 新時代的自然農法(1) 處于近代農業(yè)的最先進水平(2) 自然畜產 (3)追求自然的自然農法(4) 未來農業(yè)必將走自然農法之路 第四章 自然農法的實踐1 稻麥作(1) 日本的稻作(2) 稻作高產技術的進展(3) 我探索的稻作之路(4) 關于遲栽的反省(5) 自然農法的提起(6) 稻麥連續(xù)免耕直播試驗(7) 麥作免耕直播的問題(8) 按自然農法實施的稻麥作(9) 稻麥高產栽培2 果樹(1) 從科學果園走向自然果園的道路(2) 果樹的自然形(3) 按自然農法開創(chuàng)的果園3 蔬菜(1) 蔬菜的野草化栽培(2) 蔬菜的病蟲害 第五章 自然

7、的姿態(tài)與人間之道1 自然界的生物圈2 自然食物與自然農法(1) “食物”指的是什么(2) 所謂優(yōu)質米是什么呢(3) 自然食物的來源(4) 食物的本質(5) 自然食物歸納3 任其自然的務農之道 ( 國民皆農論 )(1)開創(chuàng)真正的人間(2)歸農之道(3) 沒有土地嗎(4)經(jīng)營農業(yè)(5)結語什么叫自然農法 簡單明了的農法這里是能鳥瞰日本瀨戶內海的一座柑桔山 ,山上有幾間小屋, 從城市來的青年人 ,以這里為基地, 領略原始狀態(tài)的生活, 也 常??吹酵鈬嗄瓿鋈氪说亍_@里沒有電,沒有自來水,糧 食蔬菜自給自足,基本上不花生活費。來自城市的,各國的 及一流大學哲學系的青年,都以學生的姿態(tài)在田間實習,探 求

8、人生幸福之道。這就是日本愛媛縣伊予的一角,是自然農 法的發(fā)源地。實施自然農法的柑桔山上,放養(yǎng)著雞。在三葉草叢中,繁茂 地生長著野草化的蔬菜。從山上俯視一片原野,已看不到過去那種綠油油的麥子和黃 花似錦的油菜,也看不到開放的蓮花等?;膹U的休耕田,零 亂的草梗,這種情景清清楚楚地反映出農業(yè)技術的混亂,農 民心靈的挫傷。在這當中,唯有自然農法的田內生長著蔥綠的麥子。這種田 已二十多年未耕翻過,也從未施過化學肥料和堆肥,未撒過 消毒劑,采用的是什么也不干的自然農法,但是稻麥畝產卻 超過八百斤。自然農法的實施非常簡單。秋天的水稻收獲前,從稻浪上撒 播三葉種和麥種,當麥苗長高幾厘米后,邊踏踩麥子邊割稻,

9、待稻子曬三天左右脫粒。如果有雞糞,則每畝撒施五百斤左 右。在正月之前,將稻種搞成土團子,撒播到田間秸草上。 至此,麥作和稻子播種全部結束了, 到麥收前無需田間作業(yè), 每畝僅僅花費半個至一個半生產用工。五月二十日前后割麥時,腳下的三葉草生長茂盛,由土團子 出來的稻芽也伸長了幾厘米。麥收后待地面稍干一下脫粒, 將全部麥草鋪在田面上,然后田畦上灌四至五天水,促使三 葉草和受損的稻苗生長。六至七月則不灌水任其生長。到了 八月之后,每隔十天或一周向排水溝內灌一次跑馬水即可。以上概要說明的是稻麥與三葉草共生,稻麥混播,連續(xù)不耕 翻的自然農法?!耙磺忻庥谩钡霓r法用三葉草與稻麥共生的方法生產稻麥,農民的辛苦程

10、度將大為減輕。事實正是這樣,其產量高于其它田塊的平均產量。這種省工節(jié)本的方法,無論在哪兒也會被人們看作是不可能 實現(xiàn)的空話。一般科學工作者是沿著“這樣干好,那樣干也行”的方向推 進研究,農業(yè)也不例外。其結果必然引進新技術(花費新費 用和勞力的技術),肥料和農藥。我的觀點是從“一切免用”的立場出發(fā), “這點不用也可, 那點不用也行”,要拋開那種浪費性的技術減少費用和勞力。 積三十年之經(jīng)驗,最后的結論是只播種,鋪秸草就行了。所謂“一切免用”,是指浪費性的工本要免用。為何什么也 不干,稻麥產量仍很高呢?這是因為即使人類不操勞,自然 界也會為我們操勞著。田內灌水后,用耕耘機會使土壤搞成泥糊狀。土壤變死

11、變硬 后,又要每年耕翻熟化。 然而,自然農法采用不耕翻的辦法, 是靠微生物及小動物的作用,實際上是靠自然耕耘。耕耘機和化肥破壞和毒害了有生命的土壤,想獲得健全的稻 作根本不要施用農藥等。至于堆肥,如果能提前半年直接撒 入田內,那么不必要花費勞力搞積造堆肥。不要人類操作的 山林土壤也連年肥沃,而用農藥后,土地荒蕪,公害發(fā)生。自然界本來是沒有生死,沒有大小,盛衰,強弱之分,害蟲 與天敵在自然界是弱肉強食關系。自然界原來也沒有正邪,善惡之分,只不過是人為區(qū)分的。 要保持自然界生物的協(xié)調性,應在任其自由情況下,使草木 生長結實。自然界是一個有生命的統(tǒng)一體,不容許分解,解體,分解則 消亡。依賴分解后的“

12、自然”而拼揍局限性的知識,進而認 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等等,是毫無意義的。這是因 為對自然的本質認識錯了,之后,無論怎樣合理地研究,也 都會犯有原則性錯誤。必須認識到:人類智慧和行為,是不 可能使自然界生,自然界滅的。順乎自然的行為現(xiàn)在的糧食生產,并不是生產人類生命所需的食物。從無到 有,靠的是自然界,人類只不過是幫助自然的行為。而近代 農業(yè)已淪為加工業(yè),肥料,農藥,機械被稱為石油能源,近 代農業(yè)生產出近似自然食物的無生命的合成食品。作為工業(yè) 化社會轉包工的農民,雖然象千手觀音那樣,能夠用合成化 學的農法取得利潤,但是卻忙得不亦樂乎。保持農業(yè)本來面貌的自然農法,是任其自然不花費大量勞 動

13、的有益的農法。表面看來似乎破綻百出,但家質上自然農 法是嚴謹?shù)模?獨特的方法。 以土改土, 以草壓草, 以蟲治蟲, 這種農法具有廣泛的適應性。1975 年秋天, 日本著名評論家柳大藏先生來到我的自然農園 內觀摩,看到田間有蜘蛛和青蛙活動,看到大蝗蟲一個接看 一個飛來飛去,看到農田上空紅蜻蜓成群飛舞的景象,他興 奮地說:“這個時候能看到如此壯觀的自然風景,是絕無僅 有的?!备钸@位先生驚奇的是:他測算到農田內平均每平 方米有三百多個稻穗,每穗平均有二百多粒稻谷,理論畝產 可達 1800 斤,并且看到稻穗象谷子那樣剛勁有力地屹立在 田內的情景,先生感嘆地說: “這稻穗簡直象狗尾草啊” ,一 語道出

14、了自然農法的真實面貌。害蟲雖然存在,但只要害蟲的天敵存在,是能取得平衡的。 日本愛媛縣農業(yè)試驗場進行調查時,我的農田與相鄰經(jīng)過十 次治蟲處理的田塊相比,害蟲數(shù)大體相同,唯有蜘蛛數(shù)是對 照田的十倍。水稻直播的元老,日本龍谷大學的吉岡先生高興地稱贊自然農法為“在快人心的實例”。京都大學的坂本,長谷川兩位教授,近畿大學的杉守教授等一起進行了實地調 查,都驚奇地說:“自然農法比迄今為止的科學農法更具有 科學性”。自然農法的本質是遵循基礎自然觀的哲理,因此,無論什么 時代都可通用,是既舊又新的農法。當然,這種自然農法必 須經(jīng)受得住科學農法的批判。問題是這種被稱為“綠色哲學” 的農法,是否能有力地對科學農

15、法進行批判。近幾年來,人們對于自然農法的理解也有了加深。以日本瀨 戶各縣為首的很多地方,仿照我在十幾年前提倡的“稻麥混 播,免耕直播”的做法,現(xiàn)在已連續(xù)發(fā)表了許多研究報告。在日本四國有新的說法,稱為:“理想的稻作”,在九州稱之為“稻麥相伴栽培”,“相接栽培”,作為最有希望的未來稻 作方向,受到了獎勵。如果同時進行三葉草共生等試驗的話, 則該地的農法骨架與我的自然農法就完全相同了。近代科學農法的失誤近代科學農法與自然農法雖有部份骨架相同,但走的并不是 一條路。近代科學農法并未減少化肥和農藥,而且機械也越來越向大型化 什么也不要干的自然農法每畝收到 800 斤以上,按理說,再加上科學的智慧,一定會

16、更加完善,更能奪取高產。但是實 際上這樣一來,避免不了科學農法的根本性矛盾。自然農法 的真正目標“什么也不要干” ,對于人類來說具有怎樣深遠 的意義呢?在被充分認識之前, “科學萬能”的信仰是不會 停止的。自然農法和科學農法對比,以圖示(圖略)可一目了然。自 然農法具有任其自然歸結于自然的明確目標,可以稱之為 “向心性收斂”的農法??茖W農法是根據(jù)人們意志而脫離自 然,即所謂“離心性擴散”的農法,是無止境的,因而是最 終向消亡的農法。這種農法加上幾個技術之后,不僅更加復 雜多樣化,而且越發(fā)增多費用和勞力。反之,自然農法是簡 單,節(jié)約和省力的農法。既然兩種農法優(yōu)劣如此鮮明,為什么人們偏偏離不開科學

17、農 法呢?大概是認為自然農法立足于“什么也不干” ,其產量 一定很低,效率一定很差。表面看來似乎如此,其實,從生 產所需要的能源效率來計算,卻充分顯示了該農法的高效 率。自然農法不使用任何生產資料,一個人平均每天可生產出稻 米 60 公斤,折二十萬卡能量。一個農民的每天食物能量為 兩千卡左右,即一人所產的稻米能量達到需要量的十倍。小 型機械化農法需投下兩倍的能量。大型機械化農法仍然需要 投入兩倍的能量,屬于能量浪費型農法。即使提高機械作業(yè)效率,縮短勞動時間,機械化作業(yè)費用仍 相當于手工勞動的費用。靠近代農業(yè)高效率化而獲得高產的想法,也是一種糊涂認 識??茖W農法所收到的產量,往往不及真正發(fā)揮了潛

18、力的自 然農法產量。 所謂高產技術,說穿了只不過是人為創(chuàng)造惡 劣的生產環(huán)境,又通過人的努力來克服(即浪費性的努力) 從而沾沾自喜。高產技術的實質是防止減收的一種策略。不談量的問題,就看質的方面,科學農法也不及自然經(jīng)營。 科學農法分割了自然統(tǒng)一體,生產出的糧食價高質差,并且 這種食品很有害,現(xiàn)在人們已開始預感到自己背離了自然, 處于危機之中??茖W工作者使東京上空覆蓋了一層無形的聚氯乙烯酸幕。人們又設想住進恒溫房屋(有通風裝置),或者寄希望于未來的地下城市和海底城市。但是,人們忘卻了自然界中存在的 明亮和陽光,綠色的原野,動植物的生物圈及微風拂面的快 感。人類社會真正充滿生機,莫過于與自然界共存。

19、自然農法是基于“無為”的哲學觀點,主張還原于任其自由 的自然。自然農法的實踐將解決科學農法所暴露的一切弊 端。自然農法和科學農法所謂“自然農法”,是指不加入人類智慧和人類行為,處于 自然狀態(tài)之中,與自然共生的農法。無論何處也是以自然為 主體,生產出自然物質產品。所謂“科學農法”,是根據(jù)人類主觀所認識的自然,加入人 類智慧和人類行為而經(jīng)營的農法。無論何處都是以人為主 體。人類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產出物質產品。也可以這樣說:自然農法即任其自然,創(chuàng)造生氣勃勃的真正 人類世界,保護自然環(huán)境,最終目標是還自然的本來面目, 它是向心性的農法??茖W農法追求人類的無限欲望,越來越 背離自然規(guī)律,屬離心性的農法

20、??茖W越發(fā)達,科學農法所要求干的事則越多,目標和手段越多樣化,從而無限地增加工作量,即成為“千手觀音”式的農法。自然農法是自然之道, 無主觀的省力之道。“什么也不要干” 這是自然農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手段,也是通向幸福之路 的富民之道?!笆裁匆膊灰伞笔欠€(wěn)操勝券的不敗農法。不 耕地,不施肥,不用農藥,不除草,是自然農法的四大法則。第一章病態(tài)的現(xiàn)代1 人不了解自然 人類是什么呢?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有思維能力的動物。因 此,人類能夠認識自己,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自信智慧就 是力量,似乎人類用自己的雙手,便能獲得所要的一切。人類的發(fā)展,向著科學發(fā)達,物質文明的離心性方向擴散。 人類雖然由自然出發(fā),但逐

21、漸背離了自然。歸根到底,人類 獨自的文明,是建筑在背離自然這一基礎之上的。人們期待建設在城市,期待文化,經(jīng)濟飛躍發(fā)展,實際上是 一場空歡喜。 隨著自然資源的開發(fā), 破壞了人類生活的環(huán)境。背離自然,掠奪自然的報應是自然資源枯竭,糧食危機這一惡果的產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未來現(xiàn)在不少人已了解到這種嚴重性,開始認真地考慮對策。然而,不從根本上反省, 還是不可能回到正確軌道上來的。從自然界孤立出來的人類生活,是非??仗摰?,其生命和靈 魂發(fā)展的源泉干涸了。人類僅僅爭個片刻的時間和空間而 已,在反常的文明之中,人類疲憊不堪。不要插手于自然所謂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的想法,其實 是錯誤的。人類“

22、認識”到的自然,并不是清楚地認識到自 然的全部及自然的本質。作為生物統(tǒng)一體的自然界,是不容 許人們靠自己的主觀臆想來任意分割,解釋的,解體分析的 自然,早已失去了自然界的本來面目了。人類“分解認識” 的自然,只不過是死的,虛假的自然,只不過使人們迷入歧 途。根據(jù)那種所謂科學性的思維, 不僅不能真正地認識自然, 而且也不可能創(chuàng)造自然。人類就連一片綠葉,一把土也永遠 不可能認識清楚。隨著知識的豐富,僅僅是根據(jù)人類智慧來 進一步解釋綠葉和土壤而已。因此可以說,人類認識的自然,利用的自然,無論何處也只 不過是接觸到自然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僵死了的一個片面, 它與生氣勃勃的大自然毫無關系。人們靠自信無視自

23、然的規(guī) 律和秩序,放肆地利用自然,破壞自然?,F(xiàn)代社會的不幸, 正是能這種自信行為尚未感到不安和進行反省所引起的。地球是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有機相聯(lián)的聯(lián)合體,人們肉 眼也可看到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共存共榮,弱肉強食關系。它 們之間既有食物鏈,也有物質循環(huán),處于反復不斷的,不生不滅的運動之中。這種物質運動和生物圈除生命的直感之外 是沒有的。如果將它們分割開來認識利用,不僅破壞了它們 的一統(tǒng)天下,而且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模糊,這說是所謂的 科學萬能主義。植物,例如,給蘋果樹和溫室草莓噴撒劇毒農藥,將傳花粉的昆蟲 蜜蜂和虻全部消滅了,取代蜜蜂的是人類自己采集花粉,給 一朵一朵的花授粉,這種人工授粉辦法,難

24、道不是一件啼笑 皆非的事嗎?人類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取代無數(shù)動物,微生物本身所起的作用,把生物界的自身作用封鎖起來,偏 偏人為地加以逐個研究,這不是徒勞又是什么呢?又如,科學工作者研究老鼠的生態(tài),開發(fā)了滅鼠劑。但是, 無論如何也沒有抓住老鼠開始繁殖的第一個原因。老鼠的繁 殖,是由于自然界失去平衡而造成的,只有適應于自然界的 平衡才能解決問題。動植物在地球上發(fā)揮的全部作用,是不 可能靠科學的分析和人們的智慧來補充的。不把握自然界這 個生物圈,偏偏胡亂地捕殺,培育等等,只不過是加快造成 自然界的混亂。再如,山林植樹對大自然的破壞也是如此。由于砍伐了山林 雜木,大量栽種據(jù)說對人們有價值的杉樹,松樹,認

25、為這樣 一來可以保持一個綠色空間。然而這是輕率的,鼠目寸光的 看法。隨著山林樹種質地的轉變,山林土壤質地也在變,引 起了山林地帶的動植物的變化,也影響到溫度,空氣,小氣 候條件改變了,勢必影響到微生物界的變化。仔細觀察自然界的運動, 可以看到,自然界的運動是無限的, 它們的作用是綜合性的,整體循環(huán)的,上述的造林情況正是 如此。砍伐雜木之后栽杉木,使小鳥的餌料減少了。小鳥減 少后,天牛大量繁殖。天牛是線蟲的傳毒媒介,線蟲能使松 樹枯萎。產生的細菌使松樹生長不良,有害細菌多的原因在 于有益細菌受大氣污染和放射能的影響而消亡了,至U底什么 是因果關系?。松樹枯萎后,山白竹增生。矮竹茂盛 之后,老鼠便

26、大量繁殖了,老鼠咬食杉木畝。人類使用滅鼠 劑滅鼠,也使黃鼠狼和蛇減少?,F(xiàn)在為了保護黃鼠狼,又開 始飼養(yǎng)老鼠。這很象一個精神混亂的瘋子干的蠢事?,F(xiàn)在日本水田里每年施用劇毒農藥達八次以上,盡管如此, 與一次農藥都不施的田塊相比,病蟲數(shù)量大體相似,對于這 種現(xiàn)狀,農業(yè)技術人員幾乎不去追究。其實這當中很有奧妙 第一次施藥,大量浮塵死亡,每平方米幾千頭,幾萬頭的蜘 蛛也只剩下幾頭,平日從草叢中飛出來的螢火蟲突然消失 了。第二次施藥,殺死了害蟲天敵小蜂虻,蜻蜓的幼蟲及蝌蚪,泥鍬等??梢娙鲛r藥多么愚笨。人不能支配自然,只能為自然服務,按自然規(guī)律行事?!笆裁匆膊挥酶伞钡倪\動“什么也不用干”的時代正在到來。如果

27、不迅速確立與自然 融合在一起的新型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那么,人們只能 在繁忙,徒勞,混亂之中奔波。人類想要了解自然的一草一木本質,根本不需要以主觀認識 來解釋自然,而應采取無意,無為,無策的態(tài)度,與自然生 活在一起就行了。要從主觀虛構的自然界擺脫出來,除了一 心一意地歸結于真正的自然界之外,別無他法。不要懇求, 也不要祈禱。但求一心一意地經(jīng)營大地。“什么也不用干”,可以創(chuàng)造出理想人間;“什么也不用干”可以創(chuàng)造出清凈的社會。回顧目前人類所干過的事,將那些主觀臆想的東西一個一個 地消滅掉。這就是“什么也不用干”運動。自然農法,可以視之為這個運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將無限膨 大,擴展, 復雜, 徒勞化

28、的主觀認識及人為行動轉移到集中,收斂,單純,省力化的軌道上,使之服從于自然的哲理。自 然農法,不單是單純的農業(yè)技術革命,而且牽涉到人類生活 方式的變革,并且將成為精神運動之現(xiàn)實性的基礎。2 病態(tài)的農業(yè)無論什么時代,農民總是處于自然界的服從和服務的地位, 而不是處于支配的地位,歷史條件發(fā)生了變化,但是,這種 情景未曾改變,農民已習慣于忍耐貧困和愚笨的生活,這在 世界范圍內都大致相似。本來的農業(yè)概念就是生產出人類維 持生命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作物。作物既不作為奢侈品,也 不作為儲備用的產業(yè)商品和戰(zhàn)略物資。自然為主體的農業(yè)時代瓦解后,進入人類自身思維的務農階 段,轉為支配者和領導者的農業(yè)。 即農民忘卻

29、了農業(yè)的源泉, 陷入發(fā)達的社會體系內,卷進世界范圍的經(jīng)濟活動之中。在 這種情況下, 農民階層走向劇烈分解, 多極化, 膨脹,擴張, 消亡之路,農民陷入了混亂之中?,F(xiàn)代農業(yè)現(xiàn)在,在近代農業(yè)的美名之下,科學農法和商業(yè)農業(yè)加速發(fā) 展,埋葬了過去那種被認為并非科學的原始農業(yè)耕作方法。作為經(jīng)濟性,企業(yè)性基礎很脆弱的日本農業(yè),在世界范圍的 經(jīng)濟活動和商法之下,不會逃脫潰敗的命運。本來農作物不是作為買賣對象,不是作為企業(yè)而發(fā)展的。作 物是維持生命的糧食,農耕是為自然服務。在自然之中,把生產農作物作為經(jīng)商,作為一種產業(yè),這樣 的農業(yè)已經(jīng)背離了農業(yè)的本來使命。農業(yè)既不是為了勞動, 也不能作為職業(yè)的一個對象。自己

30、吃的糧食,由自己來生產,這必須是人們的基本生活態(tài) 度。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不僅能最安全地保證豐富的糧食, 而且使人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在廣闊的土地上,使用機械進行栽培的企業(yè)農業(yè),僅僅是人 類看不到的糧食生產工廠。所謂生產生命之糧,不是生產僅 僅滿足于吃飽肚子的食品。人類的人生價值,并不是如何獲 得過剩的糧食。人類的價值在于尋找生命的源泉,由生命之 泉自然而然地獲得皆大歡喜的人間。譬如,商行進口的糧食,雖然可維持日本人及生物的生命, 但是,這種糧食不是商行自己生產的,也不是他們親身體驗 的農事操作。他們不知道種莊稼的歡樂,也不了解到處奔波 生產出佳肴的歡樂。城市人靠塑料袋內的食品生活,倒與籠 養(yǎng)雞很

31、相似。食用外國的食品,使自己的肉體肥胖,這種人 生價值同送屠宰場的豬差不多。不,可以說,為了生存而勞 動的人,不如不做事的豬和雞幸福。高度發(fā)達的近代農業(yè),使人們已看不到什么是真正的糧食; 看不到農民種田的目標和使命是什么;在廣闊大自然中已找 不到人間歡樂了。農業(yè)發(fā)達促使農民消亡在山上鋸木頭的伐木的歌聲,在田間插秧的歌聲,秋收季節(jié) 的豐收鼓聲,這在農村并非是太遙遠的過去。用牛馬馱運農 產品的時代,距今也并非太久。近十多年間,那種情景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山上取代人工鋸 木的是自動伐木機的轟鳴聲;在田間奔馳著耕耘機和插秧 機;象工廠化林立的塑料大棚中生長著蔬菜。田間自動撒播 化肥農藥,農業(yè)操作走向機械

32、化和規(guī)范化。現(xiàn)在的農村中, 已聽不到歌聲。從電視里播放的懷念故鄉(xiāng)之歌,不時地灌入 人們耳中,這只不過是浮想過去而已,象征著由真正的生活轉向了無聊的生活 人類沿著縮短時間和擴大空間的目標狂奔,反而失去了真正的時間和空間。自動伐木機的開發(fā),加快了伐木的進度,使人們忙得趕不上機械的要求。機械化插秧,并沒有給農民驅逐出廣闊田園,到其它部門去從事更加費頭腦,費體力的勞 動。消費者不分四季,都想吃到可口的東西。城市人買不到自然 狀態(tài)的糧食, 而是購買高價的人工食品, 這對健康是不利的食品作為商品交易,靠遠地運輸,一旦市場和生產單位發(fā)生大的變動,則人類生活勢必紊亂。此外,由電子計算機和系統(tǒng)科學產生的機器人,

33、不用多久也將操縱人類,會造成進一 步的混亂。病態(tài)的農業(yè),也是病態(tài)現(xiàn)代的一個縮影。2 近代農業(yè)的弊病虛構的食品生產基于現(xiàn)代自然科學研究的農法,是以自然為基礎,加上人 類才智,人類行為的農法,然而,隨著人類才智的發(fā)展,這 種農法逐步離開自然。純粹依賴科學力量的那種合成食品制 造廠式的農法,其前途險惡。在此我們試回顧一下園藝作物 實施的經(jīng)歷吧。開始人們將甜瓜和西經(jīng)柿的種子播到溫床中進行培育。后來 發(fā)展為用含細菌少的清潔砂礫,搞砂礫栽培,供給富含養(yǎng)分 的培養(yǎng)液,砂礫僅僅起到一個保護植物體的作用。不久,又 探索了更簡單的培養(yǎng)材料,即在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的網(wǎng)和 容器中播種,育苗,作物的根在塑料網(wǎng)中縱橫伸展

34、,莖葉生 長還是靠人工培植,溫度和溫度完全靠自動裝置進行調節(jié)。 在密閉的室內進行徹底的滅菌處理,因此不擔心病蟲危害。培育作物的養(yǎng)分在水中溶解之后被根吸收,基肥較差。因此,采用噴施培養(yǎng)液的方式,對莖葉,植株全株定期噴霧。養(yǎng)分 從根部,葉面吸收后,生長發(fā)育速率提高,采用較高溫度, 加強人工太陽光的照射強度, 噴施二氧化碳,供給氧氣等等, 使生長發(fā)育快于野外好幾倍。然而,這一切栽培環(huán)境建立在人工控制之下,生產出來的東 西與自然條件下的產品形態(tài),質量有很大差異。生產出來的 甜瓜,也許具有新鮮的顏色及純凈,香甜味,適合于人們嗜 好。西紅柿既大又紅,黃瓜脆而嫩綠,非常適口。但是,實 際上這種農產品在形與質

35、兩方面都不及正常生產的東西,背 離自然生產出來的產品,總是在人們所不注重的某些地方, 存在著不足之處,這方面已有不少實例。與自然條件不同的人工設施栽培,雖然有利之處不少,比如 行產率和經(jīng)濟效益增加了,然而,反過來看,卻是增加了人 類的負擔,勞力,生產資料等方面也變復雜了。在大城市中心搞大型建筑農法,立體地利用大樓生產稻米和 蔬菜,備有溫房設施,人工光線,氣體,營養(yǎng)液等自動噴霧 裝置,這被稱為體系化農法。用自動化機器監(jiān)控,人們也許 可以吃到新鮮,營養(yǎng)高的蔬菜。其實這樣的蔬菜生產工廠, 它的資本,生產資料并不便宜,也難以生產出高產蔬菜。即 使在最新最高效率的自動化工廠生產的農產品也遠不及自 然界太

36、陽光下,播種在土壤中的農作物價廉物美。自然界不用生產資料,不要報酬,為我們人類生產出農作物 產品。依賴機械化,機械化設備越先進,對人類要求越高, 而且令人歡欣的時間不長,又有更新的機械總世了,相形之 下,過去的機械,馬上轉為低效率了,雖努力降低生產成本, 但不知不覺成本又變高了。人工栽培的結果,是人工合成糧食?,F(xiàn)在出現(xiàn)了那種不經(jīng)田 地,而在純化學合成的工廠中生產糧食,不需要什么植物種 子,這樣下去,農業(yè)將與自然完全沒有緣分了。尿素合成之后,人們期望不再積造有機肥料。對于蛋白質的 研究,仿照動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構成,研究出來自各種材 料的人造肉。用石油制造奶油和干酪。隨著對植物光合作用 過程研究

37、進展,遲早也能合成淀粉,木材和石油的糖化,也 許會使淀粉合成實用化。人類智慧,正在著手改造細胞蛋白,細胞核,核酸當中的基 因組成,相信不久的將來能看到其改革的曙光。細菌噬菌體 及病毒的合成,生物的合成都正在走向正軌,人類自信自己 是造物主。人類依靠科學而了解,實踐,生產出的東西,雖 然全都是自然仿造品,但必須清楚地知道,這只不過是不完 全的,虛構的食品罷了??啃∏蛟搴徒湍改菢拥奈⑸飦碓黾蛹Z食這也是一種錯覺。 科學并不能使無變?yōu)橛校徊贿^是防止減產而已。不食用自然糧食而取食人造肉和人造脂肪,淀粉,結果如何 呢?對于生物合成成功的人類即將生產出改良后的水果和 蔬菜,染色體特大的葡萄,蘋果出現(xiàn),正

38、是這種先兆。取食不正常的糧食而生長發(fā)育的人, 體弱多病, 身體素質差大自然養(yǎng)育的人,才是正常生長發(fā)育的人。離開自然,從取 食人工食物開始,人類并不能是自然界中的哺乳動物了。無益的近代農業(y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高產栽培技術,仔細核算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其純收益并沒有增加。這主要在于高產策略主要是靠多用化肥,多用農藥,亂用機械作業(yè)等等。這些手段實際上并非是積極的增 產技術,而只是消極的預防減產的辦法。其原因有:(1)化肥只有在土壤趨向消亡時才有效。(2)農藥只有在作物不正常發(fā)育時才有效。(3)農機具只有大面積急用情況下才能發(fā)揮其作用。因此,當土壤肥沃,作物生長正常,土地狹小時,那些手段 是無效的,使用那些手段反而減少

39、收益?;实慕?jīng)濟效益,在土地較瘦弱的情況下,每畝不超過三,四百斤。多用化肥,增加產量只有 80 斤(多年研究的平均 數(shù))。即便肥料費用下降可以增加實際收益,也彌補不了這 種農法的根本缺陷,即掠奪性的,糟塌土地的弊病。在五,六百斤產量水平的田塊上施用化肥, 其增效作用很大。 在畝產 800 斤左右的田塊上增施化肥,雖然有的也能增加一 點產量,但大多數(shù)田塊產量反而下降,得不償失,化肥在預 防減產的范圍內是有效的。 不用化肥, 利用自然肥料如綠肥, 家畜糞尿等,既便宜,又安全可靠,利于增加農民的收益。一年撒施 7, 8 次到 10 次劇毒農藥,這也完全是白費勁。在 研究農藥消滅害蟲,防止減產,破壞自

40、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機理之 前,必須研究清楚,作物為什么抗性弱?為什么自然界的協(xié) 調被破壞?為什么發(fā)生病蟲害?作為防治病蟲害的對策,是 否非用農藥不可?田間漬水耕耘,會使土壤惡化成砌墻土那樣的糊爛。那種認 為不每年耕翻土地,作物就生長不良,似乎耕耘作業(yè)很有效 果,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只看到使用肥料,農藥,機械的暫 時效果,忽視了長期使用所帶來的惡果,即使破壞土壤結構 和危害農作物生長,破壞自然力,必將導致減產減收??茖W是有功過的,其功過不在于別的方面,僅在于同時發(fā)生 的東西,在同一物的兩面,有惡有善。當自然遭到破壞時, 科學起到一定的補償損失作用。因此,人類肆意破壞自然后 再回頭來恢復自然本來面目時,可

41、看到科學作用的顯著性。事實上,農業(yè)技術之所以能提高自然的生產率,是因為在自 然生產率衰退之時作用才顯著。高產栽培技術,只不過是作 為一種預防減產因素和策略而已??咳祟愔腔圻M行修復自然 的作業(yè),這總是不完善的,其浪費驚人。從根本上來看,科 學技術是能源浪費的一種手段。自然界全靠自身形成,自然循環(huán)是經(jīng)久不息的,自然界絲毫 不存在浪費。背離自然的人為行為,必將全部以徒勞而告終。為科學的進步賀喜之前,必須考慮扶持,科學的必要條件之 價值。農業(yè)技術發(fā)展之后,農民辛苦和生產衰退的禍根就在 這里。畜產業(yè)的根本缺陷人們認為,大量飼養(yǎng)家禽,家畜,將豐富自己的食物生活。然而,從能量生產與消費量來看,人們生產雞蛋和

42、牛奶,比 起糧食和蔬菜,辛苦程度高了一倍,生產牛肉的辛苦程度高 四倍?,F(xiàn)代畜產實質上屬于能源浪費型畜產。改良后的大型優(yōu)良品種,原想以此提高生產率,其結果適得其反,生產效 率反而趨向惡化,人類更加辛苦。例如:在原野中飼養(yǎng)的短腿長尾地雞,產的蛋小,而且平均 兩天才一只蛋,看起來似乎生產率是低的,然而實際上生產 能力卻是很高的。最初飼養(yǎng)的地雞,經(jīng)常臥巢不出,在那里 孵雛,使產蛋中止。一年多次孵雛,一只雞可增加到 10 只, 20 只。這樣計算一天產蛋總數(shù)也相當于優(yōu)良雞種, 白色萊克 亨雞的幾倍,而且這種雞自己尋食,自給自足,還為我們產 蛋,確是屬于能量生產率高的雞種?;\養(yǎng)白色萊克亨良種雞,每天產大蛋

43、一只,產量似乎是很高 的,如飼養(yǎng)若干只雞,人們自然會認為有大量的雞蛋供我們 食用。但是為要產這許多蛋,必須投入相當于回收雞蛋兩倍 的能量(谷物飼料) 。豬,牛也同樣如此。從回收的能量占投進的能量比例來看, 烤雞用的嫩雞為 50%,豬肉 20%,牛奶 15%,牛肉 8%。吃 肉的人比吃米的人浪費能源達十倍之多。特意用船把美國產 的玉米運來作飼料,籠養(yǎng)加圈養(yǎng),人們每天從早到晚吃盡辛 苦地喂料,清掃糞尿,這種畜產可想而知是多么不經(jīng)濟。人 們偏偏還想飼養(yǎng)產蛋率高的雞,圈養(yǎng)良種豬和牛,認為多頭 集中飼養(yǎng),是大量生產的唯一方法,好象是經(jīng)濟有效的。然 而飼料轉變成蛋,牛奶,肉的人工畜產業(yè),是能源浪費型, 其

44、結果是大型而優(yōu)良品種越發(fā)展,人類的辛苦程度也越高。家禽家畜真正對人類造福,只有在自然條件下放養(yǎng)。自給自 足獨立生活的家畜,處于廣闊的自然界中,飼料來源豐富。那么,在什么地方,飼養(yǎng)什么家禽家畜呢?第一,必須選好 適宜在山中放養(yǎng)的家禽家畜種類。改良的荷蘭乳牛和肉牛, 飼料利用率高,用精飼料在狹小的地盤內飼養(yǎng)多頭,能源也 同樣損失很大。生產率低的奶牛,其飼養(yǎng)效益是高的。一般 來說,飼養(yǎng)小型的山羊為好。在自然環(huán)境下飼養(yǎng)鹿,野豬, 小兔,雞,野鴨,肉用老鼠等,是實用經(jīng)濟的動物。在日本 這樣的小國,飼養(yǎng)山羊比奶牛更為經(jīng)濟實惠。飼養(yǎng)黑色的巴 克夏豬也比白色良種豬約克復經(jīng)濟。我覺得要獲得理想的畜產是在果實累累

45、的果園樹下播種三 葉草,蔬菜,麥子,飼養(yǎng)地雞和兔子。在水田內任憑家野和 野鴨游玩。在山腳下和山谷間有豬取食蚯蚓和刺蛄蝦,可以 養(yǎng)得很肥胖。取食密林中的草木而為我們提供奶的山羊,任 其在巖石上露宿。在雜木林中可以飼養(yǎng)牛。這樣的畜產,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看起來似乎是一個荒村的 景象,然而,問題在于:這種景象,不花費經(jīng)濟開支,人畜 與自然是一個統(tǒng)一體,是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共同體。從人類正常生活所必須的面積來計算,取食糧食,需要耕地 面積二百平方米;取食大豆,需要六百平方米;取食牛奶需 一千五百平方米;取食豬肉需四千平方米。只食用肉類作為 人類熱量來源的話,必須達到一萬平方米。這對于地球上人 口猛增的現(xiàn)實是

46、不相稱的。如果全部食用豬肉,世界上的人 口只能增加到三倍;食用牛奶,可增加到八倍;食用土豆, 可增加到二十倍;食用稻米的話,即使世界上的人口增加六 十倍,也能滿足需要。不僅畜產是如此,近代漁業(yè)也同樣如此?,F(xiàn)在,海水被嚴重 污染,使原來盛產魚類的漁場,變成一片死海。人工養(yǎng)殖高 級魚類,是以數(shù)倍的小魚作為餌料,這是否合算呢?很值得 研究。從長遠來看,世界上的捕魚量將大為減少。開發(fā)新式 捕魚法,不利于保護海洋環(huán)境,研究蝦,高級魚,鰻魚養(yǎng)殖 技術,并不能豐富魚資源,并且人工養(yǎng)殖,是依賴于人類的 辛勤勞動。這是現(xiàn)代漁業(yè)的弊端所在。與逆自然而動的近代畜產飼養(yǎng)法同樣,那種破壞自然繁殖的 漁法現(xiàn)在更加發(fā)展了。

47、近代漁業(yè)致力于人工養(yǎng)殖漁法,這些 都是非常荒謬的。培養(yǎng)一公斤的魚,反而需要飼喂 10KG 的 沙丁魚。由于餌料不足,沙丁魚由過去的大眾化魚類變?yōu)楝F(xiàn) 今的高級魚類,這也不算是笑話了。破壞自然那是非常容易的,然而,保護自然,這不是嘴上說 說就能辦法的。要想恢復被破壞了的自然,那是很困難,這 難道不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嗎?人類食物構成豐富辦法,并不是靠大量生產而獲得,必須排 斥主觀想象,必須排斥人類辛苦勞動,聽任自然的力量,以 此達到豐富的食物構成。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能源浪費型的近代家法 按科學方法和技術發(fā)展起來的農業(yè),一般人都認為其生產率 是高的。然而,進行生產的能源效率,比如機械化作業(yè)反而 使農事作

48、業(yè)效率下降。對于直接投入到稻作中的人為能量, 試比較一下花費少量人力的自然農法,借助于家畜幫助的有 畜農業(yè)和以機械為主的機械農業(yè)(表略) ,結果說明:以每 畝花費 6個半人工產 800斤稻米計算,每產米 120 斤可回收 20 萬卡能量。 自然農法一個農民勞動一天便可以了, 其能源 投入量等于一天飯食的兩千卡能量,同樣換算成稻米能量, 牛馬耕種的需 10 倍,機械化農業(yè)為 20-50 倍,生產效率投入 量與產出量呈逆比關系。與自然農法相比,科學農法浪費的 能源達幾十倍之多,科學農法屬于浪費型農法。在自然農園的小屋里過著近似原始生活的青年們,從實踐中 作出判斷認為:人類是低必要能量,取食糙米細鹽

49、的話,需 能量一千卡左右;取食糙米蔬菜等自然食物為一千五百卡左 右,這樣攝入的能量可以保證有充分精力從事農事操作 ( 1/10 馬力)。過去靠牛馬種田的農法,似乎較為省力,但反過來看,依賴 牛馬是有代價的。為要耕耘,中耕,利用豬,山羊的蹄,效 率卻是很高的。任憑小動物雞,兔,老鼠,鼴鼠,螻蛄,蚯 蚓等活躍在土地上也是好的。 只有急的農活, 可以利用牛馬。 實際上,為了飼養(yǎng)一頭牛馬,需要一公頃地的牧草。而在這 一公頃的土地上充分發(fā)揮自然作用,可以生產出50 人, 100人所需的糧食。因此,將這類動物作為家畜飼養(yǎng),對于人類 是個很大的負擔。印度農民之所以非常貧困,就是因為飼養(yǎng) 了許多牛和象,飼草緊

50、缺,牛糞也曬干作為燃料燒了,土地 變瘦,生產力衰退。人工養(yǎng)殖一條師魚,需要十倍數(shù)的沙丁魚,與此同樣,現(xiàn)代畜產也是十分愚笨的。 為了飼養(yǎng)食肉動物銀狐, 需要提供 10 倍的兔子作餌料。為了飼喂兔子需要10 倍的草作為兔子飼料。得到一張銀狐皮,所浪費的能源驚人。取食牛肉,人類 的辛苦程度比取食谷物要高 10 倍。想吃牛奶,雞蛋,花費 在這些方面的勞動相當于種糧食的 5 倍以上。所謂有畜農業(yè),根本上來說,也是加倍的辛苦,對人類發(fā)揮 作用的有畜農業(yè),實際上卻是人類為家畜服務。把一頭牛, 一頭象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來飼養(yǎng)的日本農民和印度農民,因 能源方面的欠缺,其貧困也是必然的。機械化農法比有畜農業(yè)更糟,其

51、結果并不使人們得到歡樂, 人被機械所驅使。機械對于農家來說,實際上也是最大的家 畜,浪費的是石油能源。 乍一看, 似乎實現(xiàn)農業(yè)機械化之后, 平均每人的生產率增加,人們可以從中得到好處。但是從土 地利用效率,消費能源的效率來看并非如此。一臺十馬力的耕耘機,比飼養(yǎng)十匹馬是便宜且使用方便。加 強機械化這在現(xiàn)今貨幣經(jīng)濟體系之下,可以說是合理的。隨 著農田無機物化,生產率低下,投入大量的人工能源,這樣 的經(jīng)濟弊端就會充分暴露出來。表面看來農業(yè)發(fā)達了,但是 實際上卻是加速背離了農業(yè)的本來面目。現(xiàn)代化機械發(fā)展之后,生產率是否提高了,人們是否舒服了 一些呢?請仔細回顧一下耕耘作業(yè)的變化吧。日本耕地面積無法擴大

52、,購入三十馬力拖拉機的農家,原來 經(jīng)營公頃地的,不可能下子變成經(jīng)營三十公頃的農家。耕地 有限的情況下,機械化減少了勞動就業(yè)人員,使勞力剩余。 這種多余勞力用到其它部門去,收益也許要增加。但是,問 題在于這種增加的收益并不是來自田園。在一定面積上,產 量減少,加上需要的能源變得很大,農民被機械趕走,失去 了農田這一就業(yè)場所,也許工作時間節(jié)省了,但收益也同樣 減少了。由科學農法帶來的省力化,只不過是脫離農業(yè)化罷了。從政 治家和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似乎少數(shù)人干農業(yè),就標志著家業(yè) 發(fā)達了。但是,站在農民的立場來看, 一個人成為拖拉機手, 而幾十個人離開了農業(yè),必須到生產農機具或生產化肥的公 司去勞動(對于

53、自然農法是不需要這些農機具和化肥的),這既是一出悲劇,也是非常愚蠢的。機械,化肥,農藥使農民遠離了自然。這些人造產品不僅不 能增加產量,而且更不可能達到增收增益的目的。以這些作為種田的手段,使自然界遭到明顯的損害,自然的作用衰弱 了。這樣一來,人類越來越需要耕種廣闊的田野,在這種情 況下,不得不借助大型機械,高效化肥,劇毒農藥等。這樣 的惡性循環(huán),不知到什么時候才能中止。機械使經(jīng)營規(guī)模擴大,農家收益往往是不穩(wěn)定的,機械化實 際上是有害無益的,要想脫離這種苦境,唯一的辦法是反其 道而行之。首要一條,就是實行不要機械,化肥,農藥的農 法,并能取得高產。實行免耕直播,減少勞動和費用,這種 稱之為自然

54、農法的方法,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在歐美國家廣闊的農場內,農民對機械化農法開始產生了疑 問,他們已看到東方的有機農的出路。然而,在單純原始農 法中是沒有解決矛盾的辦法的。近年來,歐美等國正開始迅速轉向自然農法的研究和探索。第二章自然科學的幻想人類智慧的失誤科學農法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最早起始于西歐,作為反映物質形態(tài)的學問得到發(fā)展。自信科學以分割認識自然的方法,使人類與自然相對立,自然這樣可以從客觀的立場把握 住自然。自然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獨立的客觀實在。人類觀 察,分析, 并且試圖改造自然, 由此而破壞了大自然的面目 這也可以說是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過程。自然科學的飛躍發(fā)展,現(xiàn)已進入了宇宙

55、時代,預示著人類可以認識到宇宙的面目,這些更使用人們深信不移:即便那些未知的東西遲早也會被人類認識清楚。然而,人類的所謂認 識,到底具有什么意義呢?人們都知道嘲笑井中之蛙的愚 笨,而從不認為處于宇宙一角的人類的愚笨罷了。居住在宇 宙一角的人類,不能夠成為宇宙的全知者,那種認為人類將 把握宇宙的想法,實際上是一種幻想。不要肢解自然科學農法的發(fā)展認為,通過觀察作物生長發(fā)育過程,可以了 解作物,進而確信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作物。然而,人類是否能真正地認識自然,創(chuàng)造作物,人工合成出 糧食來呢?值得懷疑??吹揭恢犒溩樱驼f了解了麥子,其 實能說是真正了解嗎?試分析一下人類認為認識到的某個 事物的過程吧。正如人類

56、為要認識宇宙,必須置身于宇宙之中,為要認識月 亮,必須進入月球探索一樣,為要了解麥子,首先要親手取 回麥子進行分解,分析,再將分解認識到的東西進行綜合。 為要認識自然,將自然解體從中確實可以認識到若干事物, 然而,這些都絕不是自然的本來面目。風和雨為什么產生?如何產生?關于海潮漲落現(xiàn)象,雷電閃 光的真正原因,對原野中和山上旺盛生長的植物,群集的禽 獸等的詳細調查,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世界和礦物等,研究 探索到原子和電子,基本粒子等微觀領域,探究的手段正在 擴展延伸。對一棵花草,一株麥子,科學研究也正在發(fā)展到 形態(tài),生理,生態(tài)等各個領域。在一張葉片中也有無限的研究材料。細胞密集的葉片,每個 細胞中孕育生命奧秘的核物質研究,把握遺傳關鍵的染色體 研究,細胞中葉綠素如何以太陽光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制造淀 粉等等,這些研究領域非常廣闊。肉眼看不到的植物根系, 它們是怎樣活動的?某些植物根為什么能夠穿透堅固的巖 石?根又是怎樣將各種營養(yǎng)送到植物體內?怎樣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