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講力學實驗(一)第十四章實驗與探究考試標準知識內容必考要求加試要求說明1.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1.會正確使用的儀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標卡尺、天平、秒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彈簧測力計、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2.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4.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5.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6.研究平拋運動2.認識誤差問題在實驗中的重要性,了解誤差的概念,知道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知道在多次測量的基礎上,通過作圖或求平均值的方法可減小偶然誤差;能在某些實驗中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不要求計算誤差.7.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8.驗證
2、機械能守恒定律9.測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10.探究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包括材料)的關系11.練習使用多用電表12.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13.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3.知道有效數(shù)字的概念,會用有效數(shù)字表達直接測量的結果,間接測量的有效數(shù)字運算不作要求.14.探究感應電流方向的規(guī)律15.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shù)的關系16.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17.測定玻璃的折射率18.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同時練習使用測量頭)19.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內容索引實驗1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課時作業(yè)限時訓練 練規(guī)范 練速度實驗2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4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
3、關系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實驗1一、實驗原理一、實驗原理1.打點計時器:計時儀器.(1)當電源頻率為50hz時,每隔0.02s打一次點;(2)電磁打點計時器需要46v交流電源,電火花計時器需要220v交流電源.2.測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平均速度:,當t0時,認為是t時刻的瞬時速度.二、實驗器材二、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刻度尺、紙帶、導線、坐標紙三、實驗步驟三、實驗步驟1.把電磁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水平桌子上,并穿好紙帶;2.把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兩個接線柱用導線分別與電源接線柱相連接;3.打開電源開關,用手水平地拉動紙帶,紙帶上就打出一行小點;4.關閉電源,取下紙帶,從能看清的某個點數(shù)起,往后數(shù)出
4、n個點,紙帶的運動時間t0.02(n1)s;5.用刻度尺測量出從開始計數(shù)的一點到最后一點間的距離x;6.利用公式計算出紙帶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四、數(shù)據(jù)處理四、數(shù)據(jù)處理1.計算瞬時速度把計算所得的各點的速度填入下表中位置abcdef(xnxn1)/mv/(ms1)2.vt圖象的畫法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五、注意事項五、注意事項1.使用打點計時器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wěn)定時再拉動紙帶;2.拉紙帶時,速度應快一些,以防點跡太密集;3.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應注意把紙帶正確穿好,墨粉紙盤位于紙帶上方;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應讓紙帶穿過限位孔,壓在復寫
5、紙下面;4.對紙帶測量時,要用刻度尺一次性將各段長度測量完畢.例例1某同學在做“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實驗時,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1,在紙帶上依次選出7個計數(shù)點,分別標以o、a、b、c、d、e和f,每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是50hz.答案圖1(1)如果測得c、d兩點間距x42.70cm,d、e兩點間距x52.90cm,則據(jù)此數(shù)據(jù)用速度公式vd計算在打d點時的速度值vd_m/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0.280解析(2)該同學分別算出其他速度:va0.220m/s,vb0.241m/s,vc0.258m/s,ve0.300m/s,請在圖2的坐標系中作出小車
6、運動的vt圖象,設o點為計時起點.答案圖1圖2答案答案見解析圖解析解析解析根據(jù)已知數(shù)據(jù)在坐標軸上取合適的標度,再將數(shù)據(jù)點描繪在坐標系中,最后用平滑的曲線“擬合”數(shù)據(jù)點.如圖所示.解析解析圖甲是電火花計時器,需要使用220v的交流電源,a處是墨粉紙,選項a、c正確,d錯誤;圖乙是電磁打點計時器,需要使用46v的交流電源,選項b錯誤.變式變式1(2017杭州期末教學質檢)打點計時器是高中階段常用的實驗器材之一.如圖3所示是兩種常見的打點計時器.(1)關于兩種計時器說法正確的是_(填字母).a.圖甲中的打點計時器用的是交流220v的電源b.圖乙中的打點計時器用的是直流46v的學生電源c.圖甲中的打點
7、計時器的a處應為“墨粉紙”d.圖甲中的打點計時器的a處應為“復寫紙”圖3解析答案(2)某實驗小組為研究小車的運動規(guī)律,選擇了圖甲中的打點計時器來實驗(如圖4),該圖為釋放小車前的情景,其中操作最合理的是圖_(填字母).圖4解析解析解析小車應該靠近打點計時器,紙帶應該與限位孔平行,選項a正確.答案(3)關于紙帶中相應點間距的測量過程,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_(填字母).a.用刻度尺上邊緣緊貼紙帶打出的點,一次性記錄好所有點對應的讀數(shù)b.用刻度尺分段測量出所有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以備不時之需和方便計算c.用刻度尺分段測量出需要的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以方便計算解析解析解析一次性記錄所有的點,誤差較小,選
8、項a正確.答案變式變式2某同學在做“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實驗時,從打下的若干紙帶中選取了點跡清晰的一條,如圖5所示.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圖5解析答案1.50由這些已知數(shù)據(jù)計算:(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1)物體經過bd過程的平均速度_m/s;(2)紙帶上c點相對應的瞬時速度v_m/s.圖5解析解析解析紙帶上的c點相對應的瞬時速度可以用bd過程的平均速度替代,即v1.50 m/s.答案1.50變式變式3(1)為完成“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實驗,在圖6甲的四種器材中,_(選填“a”“b”“c”或“d”)為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為交流_(選填“46v”或“220v”),當電源的頻率為5
9、0hz時,打點周期為_s.解析解析解析帶線圈的c圖是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為交流46v,當電源的頻率為50hz時,打點周期是0.02s.答案圖6c46v0.02(2)某同學拉著紙帶運動,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他確定好起點之后,作出了位移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則在02.0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_m/s.(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解析答案0.80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2一、實驗原理一、實驗原理利用紙帶記錄的數(shù)據(jù),計算各時刻的速度,再作出速度時間圖象.1.某點的瞬時速度vn;2.若v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則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二、實驗裝置圖及器材二、實驗裝置圖及器材
10、如圖7所示,打點計時器、學生電源、復寫紙、紙帶、導線、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細繩、鉤碼、刻度尺、坐標紙.圖7三、實驗步驟三、實驗步驟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連接好電路.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使細繩跨過滑輪,下邊掛上鉤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把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3.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小點.4.換上新的紙帶,重復實驗兩次.5.增減所掛鉤碼,按以上步驟再做兩次實驗.四、數(shù)據(jù)處理四、數(shù)據(jù)處理1.利用紙帶測量并計算(1)從紙帶中
11、選取便于測量的點作為計數(shù)始點,以后依次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并標明0、1、2、3、4測量各計數(shù)點到0點的距離x,并記錄在表中.位置編號012345t/sx/mv/(ms1)(2)分別計算出相鄰的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x1、x2、x3(3)利用vn求得計數(shù)點1、2、3、4的瞬時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2.作出小車運動的vt圖象(1)定標度、描點:坐標軸的標度選取要合理,并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此坐標系中描點.(2)連線:畫一條直線,讓這條直線通過盡可能多的點,不在直線上的點大致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五、注意事項五、注意事項1.細繩、紙帶要與長木板平行;2.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3.開始釋放
12、小車時,應使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4.無須平衡摩擦力;5.懸掛的鉤碼要適當,避免紙帶打出的點太少或過于密集;6.作vt圖象時,注意坐標軸單位長度的選取,應使圖象盡量分布在坐標平面的大部分面積.例例2(2016浙江10月選考17)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或不必要的是_(填字母).a.長木板的一端必須墊高,使小車在不掛鉤碼時能在木板上做勻速運動b.連接鉤碼和小車的細線應與長木板保持平行c.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d.選擇計數(shù)點時,必須從紙帶上第一個點開始答案答案答案見解析解析解析解析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要求長木板平放,即選項a是不必
13、要的.在處理紙帶時,由于第一點并不確定,因此常常將前面的點去掉,從清晰可辨的點開始取點,所以d選項也是不必要的.連接鉤碼和小車的細線需要與長木板平行,否則就要涉及到線的拉力分解問題,選項b是必要的.操作時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所以c選項是必要的.(2)圖8甲是實驗中打下的一段紙帶,算出計數(shù)點2的速度大小為_m/s,并在圖乙中標出,其余計數(shù)點1、3、4、5對應的小車瞬時速度大小在圖乙中已標出.答案答案答案見解析解析甲乙圖8(3)作圖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m/s2.答案答案答案見解析解析答案答案 復寫紙應放在紙帶上;應使用交流電源;小車應該緊靠打點計時器;打點計時器安放錯誤(選擇其中兩條即可
14、)變式變式4(2017嘉興市高二上期末)如圖9甲所示是“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原理圖.(1)圖乙是某同學安裝的實驗器材,請指出其中錯誤或不當之處(至少指出兩條)_;_.答案圖9(2)有關本實驗的安裝要求及操作細節(jié),正確的是_.a.此實驗必須把沒有滑輪的一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b.在釋放小車前,小車應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位置處c.實驗時應先釋放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d.實驗中必須使懸掛鉤碼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答案變式變式5某同學利用圖10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物塊放在桌面上,細繩的一端與物塊相連,另一端跨過滑輪掛上鉤碼.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電
15、源頻率為50hz.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接在物塊上.啟動打點計時器,釋放物塊,物塊在鉤碼的拉力作用下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如圖乙所示(圖中相鄰兩點間有4個計時點未畫出).圖10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該同學認為物塊的運動為勻加速運動.回答下列問題:(1)在打點計時器打出b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_m/s;在打出d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_ m/s.(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解析答案0.560.96解析解析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過程中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過程的平均速度得,(2)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解析解析解析根據(jù)題意,物塊的運動為勻加速運動,則根據(jù)速度公式vdvba2t,代入
16、數(shù)據(jù)整理可以得到a2.0m/s2.答案2.0變式變式6(2017嘉興市期末)一位同學在探究木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時,在質地均勻的水平桌面上將木塊、電火花計時器、紙帶連接成如圖11甲所示的裝置,先接通周期為0.02s的交流電源,再給木塊一向右的初速度v0,木塊向右運動一小段距離后將紙帶拉緊,最后得到如圖乙所示點跡的紙帶,a、b、c、d、e是連續(xù)的五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一個計時點未畫出,其中ab、de間距離已標出,單位是cm.圖11(1)圖乙中c點的讀數(shù)為_cm,打點計時器打下b點時木塊的速度為_m/s,木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解析答案3.90(
17、3.883.92均可)0.36(0.350.37均可)2.5(2.42.6均可)解析解析c點的讀數(shù)為3.90cm,紙帶上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一個計時點未畫出,所以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t0.022s0.04s.(2)由圖乙紙帶上數(shù)據(jù)判斷,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可以認為木塊做的是_(選填“勻加速”或“勻減速”)運動.解析解析解析因為xab1.25cm,xbc(3.902.25)cm1.65cm,xcd2.05cm,xde2.43cm,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近似相等,所以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可以認為木塊做勻減速運動.答案勻減速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3一、實驗原理一、實驗原理1.合力f的確定:一個力f的作
18、用效果和兩個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條伸長到同一點,則f就是f1、f2的合力.2.合力理論值f的確定: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f2的合力f的圖示.3.平行四邊形定則的驗證: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二、實驗裝置圖及器材二、實驗裝置圖及器材如圖12所示,圖12方木板、白紙、彈簧測力計(兩只)、橡皮條、細繩套、刻度尺(或三角板)、圖釘(若干).三、實驗步驟三、實驗步驟1.釘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2.拴繩套: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a點,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個細繩套.圖133.兩力拉: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分別勾住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到某一
19、位置o,如圖13所示.記錄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用鉛筆描下o點的位置及此時兩細繩套的方向.4.一力拉: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同樣的位置o,記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和細繩套的方向.5.改變兩個力f1和f2的大小和夾角,再重復實驗兩次.四四、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處理1.用鉛筆和刻度尺從結點o沿兩條細繩方向畫直線,按選定的標度作出這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以f1和f2為鄰邊用刻度尺作平行四邊形,過o點畫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此對角線即為合力f的圖示.2.用刻度尺從o點按同樣的標度沿記錄的方向作出實驗步驟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的圖示.3.比較f與f是否完全重合或幾乎完全重合,從
20、而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五、注意事項五、注意事項1.同一實驗中的兩只彈簧測力計的選取方法是:將兩只彈簧測力計調零后互鉤對拉,若兩只彈簧測力計在對拉過程中,讀數(shù)相同,則可選;若讀數(shù)不同,應另換,直至相同為止.2.在同一次實驗中,使橡皮條拉長時,結點o位置一定要相同.3.用兩只彈簧測力計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時,夾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100之間為宜.4.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應與木板平行,彈簧軸線與繩子共線,讀數(shù)時眼睛要正視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在合力不超過彈簧測力計量程及橡皮條彈性限度的前提下,拉力的數(shù)值盡量大些.5.細繩套應適當長一些,便于確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細繩套的方向畫直線,應在細繩套
21、末端用鉛筆畫一個點,去掉細繩套后,再將所標點與o點連接,即可確定力的方向.6.在同一次實驗中,畫力的圖示所選定的標度要相同,并且要恰當選取標度,使所作力的圖示稍大一些.例例3(2015浙江10月選考17)(1)如圖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下列器材中必須要用的是_.答案解析解析解析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合力與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需要用刻度尺進行作圖分析,所以需要的器材選b、d;(2)下列兩個學生實驗中,必須要測量質量、時間和位移的是_.a.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b.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解析解析解析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是利用v計算速度的,所以不需要測
22、質量;而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加速度要用a計算,還要研究在力f一定的情況下a與m的關系,所以需要測質量、時間和位移,故選b.答案解析解析本實驗需要畫出力的圖示,故需要刻度尺或者三角板.變式變式7(2017麗水市普通高中質量監(jiān)控)東東同學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時:(1)實驗室提供了如圖14甲所示的實驗器材,還需要的器材是_;圖14解析答案三角板或刻度尺(2)如圖乙,實驗中需要兩次拉伸橡皮筋:第一次是通過細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第二次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筋.關于這兩次拉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a.兩次拉伸只需要記下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b.兩次拉伸必須將橡
23、皮筋和細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拉時,兩細繩套所在直線的方向要互相垂直且讀數(shù)要相同d.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拉時,彈簧及鉤子不與彈簧測力計的外殼及紙面接觸以避免摩擦解析答案解析解析兩次拉伸必須將橡皮筋和細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保證作用效果相同,選項b正確;每一次拉伸都需要記下拉力的大小及方向,選項a錯誤;兩細繩的拉力以及方向只要作用效果明顯就行,沒有具體要求方向,選項c錯誤;彈簧的拉力應盡可能與紙面平行,但不能有摩擦力存在,因為若有摩擦力存在,細繩的拉力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有偏差,選項d正確.變式變式8(2017嘉興市高二期末)某小組同學進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1)下
24、列要求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是_.a.兩細繩必須等長b.拉橡皮筋的兩條細繩夾角越大越好c.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筋都應與木板平行d.兩彈簧測力計同時拉細繩時,都要拉到彈力最大值圖15答案(2)如圖15所示,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為_n.2.00(3)如圖16所示,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發(fā)現(xiàn)細繩與橡皮筋的結點還沒拉到o點時(o點是用兩只彈簧測力計拉時的結點位置),彈簧測力計已經達到最大刻度,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行辦法是_.a.兩彈簧測力計同時拉時,拉力小一點b.兩彈簧測力計同時拉時,夾角大一點c.兩彈簧測力計同時拉時,取特殊夾角d.兩彈簧測力計同時拉時,拉力大小取值相同圖16答案變式變式9(201
25、7金華十校聯(lián)考)根據(jù)要求,完成“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1)如圖17甲所示,把白紙固定在木板上后,再把木板豎立在桌面上,用圖釘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b連有兩條輕繩,跨過定滑輪后各拴一細繩套,分別掛上3個鉤碼和4個鉤碼(每個鉤碼重1n),調整滑輪的位置,穩(wěn)定后結點位于o處,記下_和兩條細繩的方向及拉力大小,取下滑輪及鉤碼.圖17答案結點的位置o點(2)如圖乙所示,取某單位長度表示1n,用力的圖示作出兩條細繩的拉力f1和f2;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把結點也拉至o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_n和拉力方向,取下彈簧測力計.答案5.0(3)在圖丙中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圖示.答案答案答案如圖所
26、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4一、實驗原理一、實驗原理1.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1)保持小車質量不變,分析加速度與力的關系.(2)保持小車所受的力不變,改變小車的質量,分析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2.要測量的物理量(1)小車與其上砝碼的總質量;(2)小車受到的拉力;(3)小車的加速度.二、實驗裝置圖及器材二、實驗裝置圖及器材如圖18所示,打點計時器、紙帶、復寫紙、小車、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盤、重物、薄木片、細繩、交流電源、導線、天平、刻度尺、砝碼.圖18三、實驗步驟三、實驗步驟1.用天平測出小車和重物(包括小盤)的質量分別為m0、m0,并把數(shù)值記錄下來.2.按實驗裝置圖將實驗器材安裝好(小
27、車上不系細繩).3.平衡摩擦力,把木板無滑輪的一端下面墊一薄木片,反復移動其位置,直到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后不掛重物(包括小盤)的小車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為止(紙帶上相鄰點間距相等).4.將重物(包括小盤)通過細繩系在小車上,接通電源放開小車,打點完畢后取下紙帶并在紙帶上標上序號,此時所掛重物(包括小盤)的重力m0g,即為小車所受的合力f.5.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所掛重物(包括小盤)的重力,重復步驟4,多做幾次實驗,并記錄好重物(包括小盤)的重力m1g、m2g以及加速度,填入表格中.6.保持小盤中所放重物的質量不變,在小車上加放砝碼,并測出小車與所放砝碼的總質量m,接通電源,放開小車用紙帶
28、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取下紙帶并在紙帶上標上序號.7.繼續(xù)在小車上加砝碼,重復步驟6,多做幾次實驗,并將對應的質量和加速度填入表格中.四、數(shù)據(jù)處理四、數(shù)據(jù)處理1.計算保持小車質量不變時,各次小盤和重物的重力(作為小車的合力)及對應紙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2.計算保持小盤中重物的質量不變時,各次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及對應紙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3.需要記錄各組對應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f,然后建立直角坐標系,用縱坐標表示加速度a,橫坐標表示拉力f,描點畫af圖象,如果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便證明加速度與作用力成正比.再記錄各組對應的加速度a與小車和砝碼總質量m,然后建立直角坐標系,用縱坐標表示加
29、速度a,橫坐標表示小車和砝碼總質量的倒數(shù),描點畫a圖象,如果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就證明了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五、注意事項五、注意事項1.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調出一個合適的斜面,使小車的重力沿著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車所受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時,不要把懸掛重物(包括小盤)的細繩系在小車上,即不要給小車加任何牽引力,并要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2.整個實驗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變重物(包括小盤)質量,還是改變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3.每條紙帶必須在滿足小車與車上所加砝碼的總質量遠大于重物(包括小盤)質量的條件下打出.只有如此,重物(包括小盤)重力才可
30、視為小車受到的拉力.4.改變拉力和小車質量后,每次開始時小車應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并應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且應在小車到達滑輪前按住小車.5.作圖象時,要使盡可能多的點在所作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應盡可能均勻分布在所作直線兩側.6.作圖時兩軸標度比例要適當,各量須采用國際單位,這樣作圖線時,坐標點間距不至于過密,誤差會小些.例例4(2017浙江名校協(xié)作體聯(lián)考)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將實驗器材組裝好,如圖19甲所示為釋放小車前瞬間的情景.(1)在接通電源進行實驗之前,請你指出圖中的錯誤或不妥之處(寫出兩處即可):_.答案圖19a.用了直流電源b.開始實驗時,小車離打點計
31、時器太遠c.沒平解析衡摩擦力解析解析電源使用了直流電源、小車未靠近打點計時器、沒有平衡摩擦力.(2)在使用打點計時器時,該同學發(fā)現(xiàn)紙帶有圖乙中的兩種穿法,感到有點猶豫.你認為_(選填“a”或“b”)的穿法正確.答案b解析解析解析紙帶應在復寫紙的下面,故b的穿法正確.(3)該同學通過圖20甲所示裝置打出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根據(jù)紙帶的點跡可判斷出實驗尚未平衡好摩擦力,為進一步平衡摩擦力,圖甲中墊塊應該向_(選填“左”或“右”)移一些.答案左解析解析解析由題圖知,在相同時間內兩點間的距離越來越小,說明小車做減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知,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小于滑動摩擦力,即沒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故應將
32、墊塊向左移以增加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圖20(4)調整好實驗裝置后,該同學順利地完成了實驗.如圖21是他在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圖中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由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算得小車的加速度a_m/s2,當打點計時器打下c點時,小車的速度vc_m/s.(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0.38(0.340.42均可)解析圖210.20(0.190.21均可)由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上的平均速度,得小車在c點的速度解析解析研究三個物理量之間定量關系的思想方法是控制變量法.變式變式10(2016臺州市模擬)(1)我們已經知道,物體的加速度a同時跟合外力f和質量m兩個因素有關.研究這三個物
33、理量之間定量關系的思想方法是_.解析答案控制變量法解析解析用小木塊將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墊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f,為了減小這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應使砂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目的是使拉小車的力近似等于砂桶的重力.a.用小木塊將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墊高,目的是_.b.使砂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目的是使拉小車的力近似等于_.(2)某同學的實驗方案如圖22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f,為了減小這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她先做了兩方面的調整措施:圖22解析答案平衡摩擦力砂桶的重力(3)該同學利用實驗中打出的紙帶求加速度時,處理方案有兩種:a.利用公
34、式a計算b.根據(jù)a利用逐差法計算兩種方案中,你認為選擇方案_比較合理.解析解析解析利用實驗中打出的紙帶求加速度時,需要根據(jù)a利用逐差法計算,方案b比較合理.答案b解析解析平衡摩擦力后,細線拉力等于合力,而加速度與合力成正比,其關系圖線應該為直線,故選a;變式變式11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實驗時先正確平衡摩擦力,并利用鉤碼和小車之間連接的力傳感器測出細線上的拉力,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確定加速度與細線上拉力f的關系.(1)下列圖象中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果的是_.解析答案(2)某次實驗中打出如圖23所示的紙帶(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這個加速度值a_m/s2.(計算
35、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解析答案0.80圖23變式變式12(2017金華市期末)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外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如圖24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打點計時器,c為裝有砂的砂桶(總質量為m),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圖24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為直觀反映f不變時a與m的關系,請在如圖25所示的方格坐標紙中選擇恰當?shù)奈锢砹拷⒆鴺讼?,并作出圖線.(1)若保持砂和砂桶質量m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及對應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次數(shù)12345小車加速度a/(ms2)0.990.740.500.340.25小車質量m/kg0.250.330.500.7
36、51.00小車質量倒數(shù)/kg14.003.002.001.331.00解析答案答案答案見解析圖解析解析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通過描點,作出圖線,如圖所示.(2)從圖線中得到f不變時,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之間存在的關系是_.解析解析解析從圖線中得到f不變時,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之間存在的關系是成反比.答案成反比解析解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f不為零時,加速度仍為零,知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3)某位同學在探究a與f的關系時,把砂和砂桶的總重力當作小車的合外力f,作出af圖線如圖26所示,試分析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_.答案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圖26解析課時作業(yè)1.(2017湖
37、州市期末)圖1甲中的器材被稱為電火花計時器的是_(選填“a”或“b”),其裝置使用的電源是圖乙中的_(選填“a”“b”“c”或“d”).12345678圖1答案bd2.(2017浙江11月選考17)在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1)下列儀器需要用到的是_(多選).答案12345678(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多選).a.先釋放紙帶再接通電源b.拉小車的細線應盡可能與長木板平行c.紙帶與小車相連端的點跡較疏d.輕推小車,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勻速下滑,說明摩擦力已被平衡答案12345678(3)如圖2所示是實驗時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為每隔4個點取的計數(shù)點,據(jù)此紙帶可知小車在d
38、點的速度大小為_m/s(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圖2答案0.210.0112345678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_;3.(2017溫州十校高三期末)(1)在實驗室做力學實驗時會經常用到“重物”,請為下列實驗從圖3中選擇最合適的“重物”(填編號):圖3答案b解析解析解析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是要通過增減鉤碼的個數(shù)來改變彈力大小的,所以選擇b;12345678驗證機械能守恒_.答案a解析解析解析驗證機械能守恒時,只需要一個重物即可,所以選擇a;12345678(2)某同學利用如圖4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
39、在桌面上(尚未到達滑輪處),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5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5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圖4圖512345678通過分析紙帶數(shù)據(jù),可判斷物塊開始減速的時刻位于a.計數(shù)點5和6之間某時刻b.計數(shù)點6和7之間某時刻c.計數(shù)點7和8之間某時刻答案解析解析解析從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分析得知:在計數(shù)點6之前,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漸增大,是加速運動,在計數(shù)點7之后,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漸減小,是減速運動,所以物塊在相鄰計數(shù)點6和7之間某時刻開始減速.12345678計數(shù)點6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m/s,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1.202.0
40、0解析12345678123456784.實驗中,如圖6所示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圖6(1)根據(jù)紙帶可判定小車做_運動.解析解析解析根據(jù)紙帶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知xbcxabxcdxbcxdexcd12.60cm,故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答案勻加速直線12345678(2)根據(jù)紙帶計算各點瞬時速度:vd_m/s,vc_m/s,vb_m/s.以a點為零時刻,在如圖7所示坐標系中作出小車的vt圖線,并根據(jù)圖線求出a_.圖7解析答案3.902.641.38答案答案見解析圖12.60m/s212345678描點連線得如圖所示vt圖
41、線,根據(jù)圖線斜率知a12.60m/s2.123456782tv(3)將圖線延長與縱軸相交,交點速度的物理意義是_.解析解析解析圖線與縱軸交點速度的物理意義是零時刻小車經過a點的速度.答案零時刻小車經過a點的速度123456785.如圖8所示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實驗中,需要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末端都有繩套),實驗中需用兩個_分別鉤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a.兩根細繩盡可能等長b.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c.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注意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確的是_(填入相應的字母).圖
42、8答案彈簧測力計c12345678兩位同學在實驗時得到的實驗結果如圖9所示,其中有一位同學操作有誤.則圖中_(選填“a”或“b”)的實驗結果與事實不符.圖9答案b解析12345678解析解析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為方便實驗操作、減小實驗誤差,細線應適當長些,兩根細繩不需要等長,選項a錯誤;為減小實驗誤差,兩繩間夾角應適當大些,橡皮筋并不一定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選項b錯誤;為減小實驗誤差,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注意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選項c正確.由于實驗中存在誤差,兩彈簧測力計的合力方向與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的拉力方向不可能完全相同,且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拉力與橡皮筋在一條直線上,故b圖實驗結果與事實不相符.123456786.如圖10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三個細繩套l1、l2、l3共系于一個結點,另一端分別系于輕質彈簧測力計a、b和重物m上,a掛于固定點p.手持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質生產力政策
-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靜電場及其應用第一節(jié)電荷教學設計教案2份
-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數(shù)學七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肌纖維瘤的臨床護理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反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
- 服裝銷售總結模版
- 醫(yī)院護士面試試題及答案
- 一級消防試題及答案案例
- 2025年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期末檢測題及答案(一)
- 美妝品牌購物中心美妝專區(qū)綜合委托經營合作協(xié)議
- 工程造價咨詢的協(xié)調配合及服務措施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二(下)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急診科護士崗位說明書
- 農村廢棄學校租賃合同
- 2024年杭州良渚文化城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脊柱側彎手術配合
- 汽車4s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范文(20篇)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鋼制壓力容器材料選用規(guī)范
- MOOC 航空航天材料概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JTS165-7-2014 游艇碼頭設計規(guī)范
- 慕思廣告策略與實施報告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