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李小冬李小冬2015.11.11指導老師:李菲指導老師:李菲2各種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各種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 血常規(guī) 凝血六項 血沉 免疫十項 常見腫瘤指標 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 肝腎功能電解質 腹水、胸水常規(guī)及生化3血常規(guī)主要內容: 紅細胞的計數(shù) 白細胞的計數(shù) 血紅蛋白 紅細胞壓積 血小板的計數(shù) 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嗜堿性細胞,單核細胞)4各細胞的細小分類:嗜酸性細胞嗜堿性細胞單核細胞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紅細胞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壓積平均血紅蛋白體積平均血紅蛋白量平均血紅蛋白濃度血小板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比積平均血小板寬度平均血小板體積5讓我們看看
2、他們有什么作用讓我們看看他們有什么作用? 紅細胞系統(tǒng): 紅細胞在身體里主要是攜帶氧,如紅細胞,血紅蛋白低提示有貧血 ,缺血。 白細胞系統(tǒng): 在人體內主要是殺菌的作用,白細胞總數(shù)過高疑有感染且多為細菌性,過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藥物作用。 血小板: 主要負責人體的凝血功能,過低可能有出血傾向,過高有血栓或梗塞傾向。 6紅細胞RBC的計數(shù)參考值: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兒(6.0-7.0)1012/LRBC,相對增多多因血漿容量減少,見于嚴重嘔吐,腹瀉等; 絕對增多見于真性經(jīng)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燒傷、休克、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一氧化
3、碳中毒、劇烈運動、高血壓、高原居住等。 RBC,各種貧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續(xù)小出血,重癥寄生蟲病,妊娠等7血紅蛋白Hb參考值:參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兒 (170-200)g/L增高: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減少:減少:各原因引起的貧血,出血。 血紅蛋白含量輕度 110g/L 90g/L 中度 90g/L 60g/L 重度 60g/L 30g/L極度 30g/Lw貧血的分級貧血的分級8白細胞的計數(shù)WBC參考值:(4-10)109/L 白細胞又稱白血球,是血液里的免疫性細胞,在人體內主要是殺菌的作用,對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對疾病的免
4、疫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增多增多:常見于細菌性感染、嚴重組織損傷、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減少減少:感冒、麻疹、傷寒、瘧疾、粟粒性結核、嚴重感染、敗血癥、惡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fā)性夜間血紅蛋白尿癥、脾功能亢進、急性粒細胞減少癥、腫瘤化療等9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正常值正常值占白細胞50-70% 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tǒng)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增多 1)急性感染或炎癥 2)廣泛組織損傷或壞死3)急性溶血 4)急性失血5)急性中毒6)惡性腫瘤中性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 1)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3)再生障礙性貧血
5、(再障)等血液病 10輕度感染輕度感染,WBC可正常,但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增高;中度感染中度感染,WBC可達(1020)10 9/L,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嚴重感染(如菌血癥、敗血癥、膿毒血癥),WBC明顯增高可達(2030)10 9/L,中性粒細胞百分率明顯增高,并伴明顯核左移和中毒改變;上述情況說明機體反應良好。感染過重感染過重,WBC不高,但核左移明顯,患者可能處于中毒性休克狀態(tài) 11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正常值正常值(20-30)% 由淋巴器官產(chǎn)生,機體免疫應答功能的重要細胞成分 增高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性白血??; 降
6、低降低: 免疫缺陷、放射病 12嗜酸細胞嗜酸細胞正常值正常值(0.5%-5%)1.限制嗜堿性粒細胞在速發(fā)性過敏反應中的作用2.參與對蠕蟲的免疫反應 嗜酸細胞增多嗜酸細胞增多1)過敏性疾?。褐夤芟?、藥物過敏、蕁麻疹、食物過敏 2)寄生蟲?。貉x病、3)皮膚病 4)血液病 5)某些惡性腫瘤 嗜酸細胞減少嗜酸細胞減少常見于傷寒、副傷寒初期,大手術、燒傷等應激狀態(tài) 13嗜堿細胞嗜堿細胞正常值正常值(0.0%-1%) 嗜堿粒細胞的作用不詳,當受一定刺激時引起哮喘、蕁麻疹、食物過敏等各種過敏反應的癥狀。 嗜堿性粒細胞比例偏高,這可有多種原因引起,比如過敏性疾病如藥物,食物等超敏反應;已經(jīng)其他的血液病
7、,腫瘤,糖尿病,傳染病如流感等均可見嗜堿性粒細胞增多 。14單核細胞單核細胞正常值正常值(0.5%-5%) 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的一種白細胞 增加 見于骨髓單核細胞綜合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和單核細胞增減少 見于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全骨髓功能不全。 減少 見于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全骨髓功能不全。15血小板計數(shù)PLT參考值:(參考值:( 100-300) 109/L 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術后(2月內)、急性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潰瘍性結腸炎、惡性腫瘤、大手術后(2W內)等。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遺傳性疾病,獲得
8、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各種貧血。16凝血六項包括凝血六項包括: 凝血酶原時間(PT) 凝血酶時間(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凝血酶原時間活動度 纖維蛋白原(FIB) 國際化標準值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FDP) D-二聚體17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值正常值9.9-12.8sPT是DIC及肝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作為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過篩試驗,也是臨床口服抗凝治療劑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延長見于 : a、廣泛而嚴重的肝臟實質性損傷,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關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礙。 b、VitK不足,合成、因子均需VitK。 c、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因廣泛微血管
9、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兒自然出血癥、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療。 縮短見于: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時、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早期、心梗、腦血栓形成 18凝血酶時間(TT)正常值正常值11-17s TT主要反映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的時間。 延長見于 ; DIC先容亢進期,低纖維蛋白原血癥,異常血紅蛋白血癥,血中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增高, 降低無臨床意義1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正常值正常值25.1-36.5s反映內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常用APTT對肝素抗凝治療進行監(jiān)控。 延長見于: a、凝血因子、缺乏 b、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原減少 c、有肝素等抗凝物質存在 d、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增多
10、 e、DIC 20縮短見于 a)于高凝狀態(tài)如促凝物質進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 b)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腦血管病變 c)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腎病綜合征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21國際化標準值正常值0.8-1.1 INR可有效監(jiān)測使用抗凝(“血液稀釋”)藥物的效果,例如華法林。通常使用抗凝治療預防有心房纖維性顫動的患者的中風;也用來預防靜脈血栓的復發(fā)。但是,一旦使用華法林,就應規(guī)律性的監(jiān)測INR。如同患者應該知道他們的血壓值一樣,他們也應該知道自己的華法林用量及INR值。靜脈血栓及房顫者當INR值高于4.0時,提示血液凝固需要很長時間,這可能引起無法控制的出血,
11、甚至死亡。而INR低于2.0不能提供有效的抗凝。 22D-二聚體正常值正常值0-500ug/l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特異性降解產(chǎn)物,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會在血漿中增高,所以它是診斷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標志物。 增高見于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繼發(fā)性纖溶亢進等疾病。 23血漿纖維蛋白原(Fib) 正常值正常值2.0-4.0g/l增高: 燒傷、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結核、癌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妊娠、肺炎、膽囊炎、心包炎、敗血癥、腎病綜合癥、尿毒癥、急性心肌梗塞后減少: 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異常、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嚴重肝臟疾病 24血沉正常值正常值0-15mm/h血沉是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測
12、量指標 血沉增快血沉增快 各種炎癥 組織損傷及壞死 惡性腫瘤 各種原因導致的高球蛋白血癥 貧血:輕度貧血對血沉尚無影響,若血紅蛋白低于90g/L時,血沉可因而增快,貧血越嚴重,血沉增快越明顯 高膽固醇積壓癥:特別是動脈粥樣硬化血膽固醇明顯增高者,血沉每見增快。 血沉減慢血沉減慢意義較小,可因紅細胞數(shù)量明顯增多及纖維蛋白原含量嚴重減低所致見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脫水血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 25免疫十項 表面抗原 表面抗體 乙肝抗體 乙肝抗原 乙肝核心抗體26 甲肝抗體 丙肝抗體 乙肝前S1抗原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測定 梅毒27常見腫瘤指標 1. 甲胎蛋白(AFP):是診斷原發(fā)性
13、肝癌的最佳標志物。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濃度也可有不同程度升高;生殖胚胎性腫瘤(睪丸癌,畸胎瘤),也可見(AFP)含量升高,妊娠期婦女也可引起(AFP)升高。 2. 癌胚抗原(CEA):屬于廣譜性腫瘤標志物,是多種腫瘤轉移復發(fā)的重要標志。結腸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均可見(CEA)升高。部分良性疾病,如:直腸息肉,結腸炎,肝硬化,肺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28 3. 糖類抗原(CA125):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標記物,對卵巢上皮癌也很敏感。對宮頸癌、宮體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陽性率。良性婦科?。ㄅ枨谎?/p>
14、、卵巢囊腫等)和早期妊娠也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4. 糖類抗原(CA153):主要可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對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 5. 糖類抗原(CA199):是一種與胃腸道癌相關的糖類抗原,可作為胰腺癌、膽囊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癥,(CA199)也會有不同程度升高。29 6.糖類抗原(CA50):是最常用的糖類抗原腫瘤標志物,因其廣泛存在于胰腺、膽囊、肝、胃、結直腸、膀胱、子宮內,它的腫瘤識別譜比(CA199)廣,而不是特指某個器官的腫瘤標志物。(
15、CA50)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均可檢出不同的陽性率,對胰腺癌和膽囊癌的陽性檢出率居首位,其他為肝癌、卵巢與子宮癌和惡性胸水等。對胃癌、結直腸癌及卵巢腫瘤診斷亦有較高價值。 7. 糖類抗原(CA242):用于胰腺癌、大腸癌的輔助診斷,有較好的敏感性。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也可見升高。 8. 鐵蛋白(SF):鐵蛋白升高可見于下列腫瘤: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結腸癌、肝癌和前列腺癌。30 9. 胃癌相關抗原(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對胃癌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若與(CA199)及(CEA)聯(lián)合檢測,檢出率更高。 10.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游離
16、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組織中,女性體內不存在。結合FPSA/PSA比值,是鑒別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指標。 11. 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是小細胞肺癌(SCLC)的腫瘤標志物,有助于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鑒別診斷。31 13. 細胞角蛋白19 (Cy211):是非小細胞肺癌,特別是肺鱗癌的首選標志物。與(癌胚抗原CEA)和(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鑒別和病情監(jiān)測有重要價值。 (Cy211)對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也是很好的輔助診斷和治療監(jiān)測指標。32尿白細胞尿紅細胞尿細菌尿常規(guī)33 尿蛋白 定性陰性 定量0-80
17、 mg/24小時 定性陽性 定量超過150 mg/24小時 腎小球性蛋白尿 腎小管性蛋白尿 尿糖 血糖增高 腎糖閾降低 酮體 脂肪代謝產(chǎn)物34大便常規(guī) 鮮血便:直腸息肉、直腸癌、肛裂、痔瘡 柏油樣便:上消化道出血 膿性及膿血便:菌痢、潰結 稀糊狀或水樣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35 白細胞:正常糞便中不見或少見 紅細胞:下消化道出血、菌痢、潰結、結腸直腸癌 食物殘渣:腹瀉、消化不良、胰腺疾病36肝功能血清總膽紅素(STB)和結合膽紅素(CB)參考值:血清總膽紅素5.117.1mol.L(0.31.1mg/dl)血清結合膽紅素1.76.8mol/L(0.10.4mg/dl)37 臨床意義: 1.)
18、血清總膽紅素(STB)在17.134.2mol/L之間為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溶血性黃疸通常85.5mol/L,肝細胞黃疸通常171mol/L; 2.)結合膽紅素(CB)及血清總膽紅素(STB)小于20%提示溶血性黃疸,20%50%之間為肝細胞性黃疸,大于50%為阻塞性黃疸。38血清氨基轉移酶即轉氨酶,包括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參考值:ALT:525卡門單位(比色法),540U/L(連續(xù)監(jiān)測法)AST:828卡門單位(比色法),840U/L(連續(xù)監(jiān)測法)2、臨床意義:ALT和AST增高具有臨床意義,見于: 肝膽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變活動期、肝癌、脂肪肝、膽囊炎和
19、膽管炎;心肌損傷: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骨骼肌損傷:多發(fā)性肌炎;藥物及中毒性肝臟損害:藥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顯)。39 蛋白升高蛋白升高 主要由于血清水分減少血液濃縮引起 (脫水、休克、飲水不足) 蛋白降低蛋白降低 肝病 營養(yǎng)不良 蛋白丟過多 消耗增加 血液稀釋40腎功能 血清肌酐(Cr)測定 1、參考值: 男性44133mol.L(0.51.5mg/dl) 女性70106mol/L(0.81.2mg/dl) 2、臨床意義:不是腎功能損害的早期指標。升高具有臨床意義,見于任何導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降至正常1.3及以下)的疾病,如急慢性腎衰。41 尿素氮(尿素氮(BUN)測定)測定 1、參考值:2.98.2mmol/L(823mg/dl)。 2、臨床意義:特異性不如血清Cr。 升高具有臨床意義: 蛋白質代謝增加,大量高蛋白飲食、發(fā)熱、大面積燒傷、甲亢、大手術后等; 腎前性血流量下降,如脫水,休克和心衰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除草劑市場運營狀況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鋯英砂行業(yè)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連接器制造市場發(fā)展動態(tài)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輪滑鞋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血漿增容劑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與發(fā)展風險評估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葵花油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盈利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藝術玻璃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管道檢測行業(yè)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空冷器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種衣劑市場運營狀況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2025年合伙型公司新合伙人加入?yún)f(xié)議
-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策略
- 中水回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城市商鋪買賣合同書
- 基于主題式教學法的初級漢語綜合課《我的低碳生活》教學設計
- 微信公眾號運營及推廣合同
- 2025年浙江長興文旅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醫(yī)院臨床科研大數(shù)據(jù)平臺方案
- 2024年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3年涼山州西昌市人民醫(yī)院招聘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考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