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石家莊市復興中學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地理試題9 / 7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單項選擇題(共35題,每題2分.共70分,將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題卡上)1 .不包括地球的天體系統(tǒng)是A.河外星系B. 太陽系C.銀河系D.總星系2 .太陽系中,距太陽最近的行星是A.月球B.金星水星D. 地球3 .下列太陽活動出現(xiàn)在色球層的是.日珥A.太陽黑子4.在同一觀察地點,某人今晚9點觀察到的星空圖,于明晚什么時刻可以再次看到A .晚上21點B.晚上20點56分4秒C .晚上21點3分56秒D .晚上21點56分4秒5.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只,12月30日12時(區(qū)時),經(jīng)過5
2、分鐘越過了 180°經(jīng)線,這時其所在地點的區(qū)時不可能是()A . 12月29日12時5分.12月30日11時55分C . 12月30日12時5分.12月31日12時5分6.與地球公轉遠日點最接近的節(jié)氣(北半球)是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7.某地水平運動物體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陽直射,該地位于A.北回歸線B. 南回歸線C.北極圈D.南極圈8 .下列日期中,湖南白晝最長的是A.6月1日 B.7 月1日C.8 月D.12 月22日讀圖,回答9題。9 .圖中所示地區(qū),此時的太陽高度約為A. 0°90°1 0 .東側是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北側是.寒帶,南側是溫
3、帶,該點地理坐標是A.南緯66.5,西經(jīng)20°B .北緯 66.5 °,西經(jīng)20°C.南緯23.5,東經(jīng)160°D,北緯23.5 ° ,東經(jīng)160°11.若黃赤交角由現(xiàn)在的23 26'增大到3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熱帶范圍變大 B.寒帶范圍變大C.溫帶范圍變大D.太陽直射點移動范圍變大12.下列四幅圖中(空白部分表示r白晝,斜線部分表示黑夜,小圓圈表示極圈),太陽直射點緯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A. B. C. 13.10月1日這一天,太陽直射點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動B.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動D.14.下列巖石中,屬于變質
4、巖的是A.花崗巖 B. 頁.巖 C. D.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動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動大理巖 D. 石灰?guī)r15.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發(fā)地震波是進行石油勘探的一種主要方式。我國塔里木、勝利等油田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下列四幅地震波模擬示意圖中,顯示地底儲有石油肥的是()橫波 袁波16 .有關地殼和巖石圈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巖石圈就是地殼B .巖石圈是地殼的一個組成部分C.地殼和上地幔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巖石圈D .巖石圈的厚度大于地殼17 .下列地質作用中,屬于內(nèi)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的是A.侵蝕作用 B.巖漿活動C. 風化作用 D.沉積作用18 .兩條斷層中間的巖塊下降,兩邊巖塊相對上升。下降的巖
5、塊從地質構造上屬于A.地塹 B. 地壘 C. 背斜 D. 向斜19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是由以下哪種作用形成的A.風力侵蝕B.風化作用C. 流水侵蝕 r D.冰川侵蝕20 .下列各圖反映的地理現(xiàn)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21 .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22 .白天多云時,氣溫比晴天低是因為A.云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C.云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2 3 .花崗巖、砂巖和石英巖分別屬于A.變質巖、巖漿巖和沉積巖BC.巖漿巖、變質巖和沉積巖D下圖為大氣熱力作用示意簡圖,據(jù)圖完成,是由于大氣對太陽輻射的C. 折射作用 D. 散射作用B.云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D.云對太陽輻射的折射
6、作用().沉積巖、巖漿巖和變質巖.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2526題。宇市空間1大大氣粗時b-氣24 .圖中所示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AS B.C.D.25 .白天多云時,氣溫比晴天低是因為()AS B.C.D.777777777777777777- r7777777777777777777A.B.晝 夜IIII2 6 .下圖中四地晝夜溫差最小的是27.下面的等壓面分布圖中,正確的是()冷熱冷冷熱冷熱冷熱熱冷熱 .D .是()(hPn)I 000氣運動氣運動C.北半球近地面大氣運動D.南半球近地面大氣運動29.2006年7月10日凌晨2: 00 (北京時間)1 0021 0041 0061
7、 00S1 010A. B .28.下圖表示的A.北半球高空大B.南半球高空大,杭州球迷準時收看了英國世界杯冠亞軍決賽的.電視直播。則倫敦(0時區(qū))的球迷應該在當?shù)貛c鐘準時收看這場球賽A.7 月 9 日 18: 00 B.7 月 10 日 10: 00 C.7 月 9 日 20: 00 D.7 月 10 日 18: 00卜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間,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30-31題: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晝時間4小時30分8小時09分12小時13小時56分30 .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 B. 乙地 . C. 丙地 D. 丁地31 .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A
8、.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32 .下圖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33 .我國沿海某省一個課外小組某日測得當?shù)厝粘觥⑷章鋾r間分別為北京時間7:0 0、19: 0 0。則該地的經(jīng)度約為()A. 120° EB. 125° EC. 115° ED, 110° E用實驗模擬沿地表作水平運動物體的地轉偏向現(xiàn)象;甲同學打開傘,抬頭面視傘面內(nèi)側,順時針轉傘;乙同學向轉動的傘面頂部滴紅墨水,并觀察紅墨水流動過程。回答 3435題。34 .紅墨水在傘面上流動的軌跡為()A.先偏右后偏左 B .向右偏轉C.先偏左后偏右 D .向左偏轉35 .該實驗存
9、在的主要不足是()未模擬出越過赤道后的地轉偏向現(xiàn)象沒能模擬出緯向運動的地轉偏向現(xiàn)象未模擬出高緯向低緯運動的地轉偏向現(xiàn)象傘面轉動與地球自轉的實際差別很大A. B .C. D .高一地理試卷答題卡、選擇題二、綜合題(本大題共 5小題,滿分3。分)36 .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寫出圖中部分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稱:C.旦 星 圖中最高級別的天體系統(tǒng)的中心天體是。(3) 小行星帶位于 和星軌道之間。37.讀“全球板塊示意圖”,回答問題。(5分)全球的巖石圈分為 大板塊,其中幾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塊是 (名稱)板塊。喜馬拉雅山位于 (數(shù)字)板塊和 (數(shù)字)板塊的 (生長、消亡)邊界上。A3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圖中的地質構造是,其中A為 斜,B為 斜。(2)甲、乙兩處的山地都是在 (流水、風力)的(侵蝕、沉積)作用下形成的。(3)A、B兩處中有一處為自流井,它是 處;A B兩處中有一處為良好的儲油構造,它是 處。39、讀地球光照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此圖中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圖中AB是速!、昏)線。(2)這一天北半球為 節(jié)氣。(3)這一天,北半球的晝夜長短狀況是(4)圖中EM的晝長為 小時,地方時 點日出。4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示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大學化學課程標準試題及答案
- 航空警示球為什么用玻璃鋼材質
- 2025年歷史文化與社會發(fā)展試卷及答案
- 2023年全國生物聯(lián)賽試題及答案
- 商品加工購銷合同協(xié)議
- 戀愛贈予協(xié)議合同書模板
- 模板代理協(xié)議合同協(xié)議
- 員工追償協(xié)議書范本
- 和律師簽合同協(xié)議
- 商業(yè)美陳設計合同協(xié)議
- 第二部分-CPO-10中央機房優(yōu)化控制系統(tǒng)
- (完整版)交管12123學法減分題庫及答案
- 2020新版?zhèn)€人征信報告模板
- 貨車轉向橋設計終
- 油橄欖種植基地項目商業(yè)計劃書范文參考
- 品質管控整改方案
- DB4406∕T 10-2021 住宅物業(yè)服務品質分級規(guī)范
- 道教教職人員認定申請表常用
- “挑戰(zhàn)杯”作品申報書
- 5#鋼材質量證明書
- SYN Flood攻擊的基本原理及防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