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臨床醫(yī)學、醫(yī)學檢驗、護理學、藥學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1頁
2019年臨床醫(yī)學、醫(yī)學檢驗、護理學、藥學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2頁
2019年臨床醫(yī)學、醫(yī)學檢驗、護理學、藥學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3頁
2019年臨床醫(yī)學、醫(yī)學檢驗、護理學、藥學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4頁
2019年臨床醫(yī)學、醫(yī)學檢驗、護理學、藥學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9 年臨床醫(yī)學、醫(yī)學檢驗、護理學、藥學(專升本)考試大綱人體解剖學考試大綱,i=rr 八一、骨學1. 掌握全身骨的分部、骨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2. 了解椎骨一般形態(tài),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態(tài)特征3. 掌握胸骨角的概念和意義4. 掌握顱的組成和功能;翼點的概念及其臨床意義;顱底主要孔裂的名稱及其 穿經(jīng)結構5. 了解新生兒顱的形態(tài)特征及其出生后的變化6. 了解上肢骨的組成和分部7. 了解下肢骨的組成和分部二、關節(jié)學1. 掌握關節(jié)的基本結構及輔助裝置2. 掌握椎間盤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及其臨床意義3. 掌握脊柱整體的形態(tài)、生理性彎曲及其運動4. 了解胸廓的組成及其功能5. 掌握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的構成、結構特

2、點及其運動6. 掌握骨盆的構成、形態(tài)及其分部,了解男、女性骨盆的區(qū)別7. 掌握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的構成、結構特點和運動三、肌學1. 骨骼肌的形態(tài)、構造2. 了解背肌淺、深層各肌的名稱、位置及其主要功能3. 了解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名稱、位置和功能4. 掌握膈的形態(tài)、分部、裂孔的名稱及其穿經(jīng)結構5. 了解腹前外側壁各肌的名稱、位置、排列關系和作用,掌握腹直肌鞘、腹股 溝管的組成和內(nèi)容6. 了解胸鎖乳突肌的形態(tài)、起止和功能,掌握斜角肌間隙構成及其穿經(jīng)的內(nèi)容7. 了解上肢肌的配布、名稱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8. 了解下肢肌的配布、名稱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四、神經(jīng)系統(tǒng)1. 了解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組成、神經(jīng)元的分類,掌握

3、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主要常用術語(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1. 掌握脊髓的位置、形態(tài)和脊髓節(jié)段的概念;了解脊髓內(nèi)部結構概況2. 掌握腦干的分部,了解外形和腦干的內(nèi)部結構概況3. 掌握小腦的位置、分葉和功能4. 了解間腦的分部、各部的外形及間腦的內(nèi)部結構概況5. 了解大腦半球的分葉、重要溝回及其功能;掌握腦基底核的組成及其功能,掌握內(nèi)囊的位置和分部;掌握大腦皮質的主要功能區(qū)6. 了解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覺傳導路和錐體系7. 掌握腦和脊髓的被膜及硬膜外隙、蛛網(wǎng)膜下隙、硬腦膜竇和珠網(wǎng)膜粒的概念8. 掌握腦室系統(tǒng)的組成、位置,腦脊液的產(chǎn)生及其循環(huán)途徑9. 了解腦動脈的來源和它們主要的分支和分布;掌握大腦動脈環(huán)的構成及其功 能

4、意義(二)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1. 了解周圍神經(jīng)系的組成2. 掌握脊神經(jīng)各叢的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的名稱和分布概況3. 了解胸神經(jīng)的分布特點4. 掌握腦神經(jīng)的名稱、連腦位置和進出顱的位置,腦神經(jīng)的主要分支名稱及分布概況5. 掌握內(nèi)臟運動神經(jīng)的組成及其低級中樞的位置;了解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的區(qū)別五、感覺器官1. 掌握角膜、鞏膜、睫狀體及視網(wǎng)膜視部的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2. 掌握眼球折光裝置的組成及其功能3. 掌握房水的產(chǎn)生及其循環(huán)途徑4. 了解淚器的組成及淚液的排出途徑5. 掌握運動眼球的肌肉的名稱和作用6. 了解鼓室六壁的構成及其臨床意義7. 掌握咽鼓管的形態(tài)及嬰幼兒咽鼓管的特點8. 了解內(nèi)耳的組成,掌握

5、骨、膜迷路的構成六、脈管系統(tǒng)1. 了解脈管系的組成、心血管系的組成和功能2. 掌握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組成和功能3.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心各腔的形態(tài)結構;掌握心傳導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掌握心的血供;了解心包、心包腔的構成及其臨床意義4. 掌握動脈導管的概念及其演變5. 了解主動脈的起止、行程和分部;6. 掌握主動脈弓的三大分支名稱及其分布,頸外動脈的主要分支的名稱,鎖骨 下動脈的主要分支的名稱,上肢動脈主干的名稱,掌淺弓和掌深弓的組成和 位置,腹主動脈的分支名稱(腹腔干、腸系膜上和下動脈)、分支及分布, 子宮動脈的行程,下肢動脈主干的名稱7. 了解上腔靜脈系的組成、屬支及收集范圍8. 掌握頭靜脈、

6、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的起始、行徑、注入部位及臨床意義9. 了解下腔靜脈的組成、屬支及收集范圍10. 掌握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的起始、行徑、注入部位及其臨床意義11. 掌握肝門靜脈的組成、屬支及其特點,肝門靜脈與上、下腔靜脈的主要側支 循環(huán)途徑及其臨床意義12. 了解淋巴系的構成及配布特點13. 掌握胸導管的行徑及收納范圍14. 了解右淋巴導管的組成和收納范圍15. 了解頭頸部主要淋巴結群的分布部位、收納范圍,腋淋巴結分群、收納范圍及其臨床意義,腹股溝淋巴結的分布及收納范圍七、呼吸系統(tǒng)1. 了解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態(tài)2. 掌握鼻旁竇的名稱、位置和開口部位3. 掌握喉的構成、喉腔的分部4. 掌握左、

7、右支氣管的形態(tài)特征及其臨床意義5. 掌握肺的形態(tài)、構造和分葉6. 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胸膜隱窩及其臨床意義7. 了解肺和胸膜下界的體表投影8. 了解縱膈的概念及其分區(qū)八、消化系統(tǒng)1. 了解舌的形態(tài)和構造,掌握舌乳頭的形態(tài)分類及其功能2. 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名稱、牙式和出牙時間,掌握牙的形態(tài)和構造3. 掌握三大唾液腺的名稱、位置和腺導管的開口部位4.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態(tài)特點5. 掌握食管的形態(tài)、分部、食管的狹窄部位及其臨床意義6. 掌握胃的形態(tài)、位置和分部7. 掌握十二指腸的形態(tài)、分部及各部的主要構造8. 了解空、回腸的結構特點9. 掌握大腸的分部及其形態(tài)特點10.

8、掌握闌尾的形態(tài)、位置及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11. 了解結腸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12. 了解直腸的位置、形態(tài)和構造13. 了解肝的形態(tài)、位置及其功能14. 掌握肝外膽道的組成,膽汁的產(chǎn)生及其排出途徑15. 了解胰的形態(tài)和位置九、泌尿系統(tǒng)1. 了解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2. 掌握腎形態(tài)、位置和構造,腎的被膜及腎的固定裝置3. 掌握輸尿管的分部、狹窄部位及其臨床意義4. 了解膀胱的形態(tài)、位置和分部;掌握膀胱三角的構成及其臨床意義 十、生殖系統(tǒng)1. 了解男、女性生殖系統(tǒng)組成2. 掌握睪丸的形態(tài)、位置及其功能3. 掌握輸精管的行程和分部,精索的構成4.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三個狹窄和兩個彎曲及其臨床意義5. 掌握精

9、子的產(chǎn)生及其排出途徑6. 掌握卵巢的形態(tài)、位置及其功能7. 掌握輸卵管的分部及其意義8. 掌握子宮的形態(tài)、位置和固定裝置十一、腹膜1. 了解腹膜、腹膜壁層和臟層配布,掌握腹膜腔的概念2. 了解小網(wǎng)膜的位置和分部,大網(wǎng)膜和網(wǎng)膜囊的位置3. 掌握各系膜的名稱、位置4. 掌握直腸膀胱陷凹或直腸子宮陷凹的位置及臨床意義十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1. 了解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概念及其功能2. 掌握甲狀腺、甲狀旁腺、垂體、腎上腺、胸腺、松果體的形態(tài)及位置及其功 能生理學考試大綱一、緒論1. 興奮性(1) 興奮性的概念; (2) 閾值的概念2. 人體與環(huán)境(1) 外環(huán)境的概念; (2) 內(nèi)環(huán)境的概念; (3) 穩(wěn)態(tài)的概念3.

10、 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1) 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方式; (2) 反射的概念及結構基礎; (3) 反饋的概念二、細胞的基本功能1. 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和信號轉導功能(1) 單純擴散; (2) 易化擴散; (3) 主動轉運; (4) 入胞和出胞; (5) 細胞膜進行 跨膜信號轉導的方式2. 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1) 靜息電位的概念及產(chǎn)生的機制; (2) 動作電位的概念及產(chǎn)生的機制; (3) 動 作電位的傳導與局部電流3. 肌細胞的收縮功能(1) 神經(jīng)肌肉接頭處興奮的傳遞過程和特點; (2) 骨骼肌細胞的興奮 - 收縮耦 聯(lián); (3) 骨骼肌的收縮形式; (4) 影響骨骼肌收縮的主要因素三、血液1. 血液的組成

11、和理化特性(1) 血液的組成; (2) 血液的理化特性;2. 血細胞(1) 紅細胞的生理特性; (2) 白細胞的功能; (3)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3. 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1) 血液凝固的概念和過程4. 血量和血型(1)血型的概念;(2)AB0血型系統(tǒng);(3)輸血原則四、循環(huán)1. 心臟生理(1) 心室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形成機制; (2) 心肌的生理特性 (3) 心動周期的概 念(4) 心室收縮與射血過程; (5) 心室舒張與充盈過程; (6) 評價心功能的指標; (7) 影響心泵血功能的因素;2. 血管生理(1) 血壓的概念; (2) 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及形成; (3) 影響動脈血壓的因

12、素; (4) 中心靜脈壓和外周靜脈壓的概念; (5) 微循環(huán)的概念; (6) 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 機制; (7) 影響組織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3.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1) 心臟和血管的神經(jīng)支配; (2) 心血管反射:降壓反射的概念,頸動脈竇和 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反射; (3) 體液調節(jié):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腎素 - 血 管緊張素系統(tǒng)、血管升壓素4. 器官循環(huán)(1) 冠脈循環(huán)的血流特點; (2) 冠脈循環(huán)血流量的調節(jié)五、呼吸1. 肺通氣(1) 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 (2) 肺通氣功能的評價2. 呼吸氣體的交換(1) 氣體交換的原理; (2) 氣體交換的過程; (3) 影響肺換氣的因素3. 氣體

13、在血液中的運輸(1) 氧和二氧化碳的結合運輸; (2) 血氧飽和度的概念; (3) 氧解離曲線的概念 及影響因素4. 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1) 肺牽張反射; (2) 呼吸的化學感受器反射六、消化與吸收1. 概述(1)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消化的方式; (3)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4) 消化液的功能2. 口腔內(nèi)消化(1) 唾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3. 胃內(nèi)消化(1) 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 (2) 胃的運動形式; (3) 胃排空的概念4. 小腸內(nèi)消化(1) 胰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 (2) 膽汁的性質、成分和作用; (3) 小腸的運動 形式5. 大腸的功能(1) 排便反射6. 吸收(

14、1) 糖、蛋白質、脂肪的吸收7. 消化器官活動的調節(jié)(1) 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的作用; (2) 胃腸激素的概念; (3) 消化期胃液分泌 的調節(jié)機制七、能量代謝和體溫1. 能量代謝(1) 能量代謝的概念; (2) 食物的熱價、氧熱價和呼吸商的概念; (3) 影響能量 代謝的因素; (4) 基礎代謝的概念2. 體溫及其調節(jié)(1) 體溫的生理變動; (2) 人體的產(chǎn)熱器官和散熱部位; (3) 人體的散熱方式; (4) 體溫調節(jié)的概念八、排泄1. 腎的結構和血液循環(huán)特點(1) 腎血液循環(huán)的特點; (2) 腎血流量的自身調節(jié)2.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1) 腎小球濾過作用的概念; (2) 影響腎小球濾過

15、的因素3. 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作用(1) 各種物質的重吸收; (2) 腎糖閾的概念; (3) 影響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 因素;(4)H+、NH和K+的分泌4. 尿的濃縮和稀釋作用(1) 腎髓質滲透壓梯度的形成和保持5. 尿生成的調節(jié)(1) 血管升壓素的來源、作用機制及分泌的調節(jié); (2) 醛固酮的來源、作用機 制及調節(jié)6. 血漿清除率(1) 血漿清除率的概念; (2) 測定血漿清除率的意義7. 尿液及其排放(1) 排尿反射九、感覺器官1. 概述(1) 感覺器官的概念; (2)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 視覺器官(1) 眼的調節(jié); (2) 眼的折光異常; (3) 眼的感光功能; (

16、4) 暗適應與明適應的 概念; (5) 視敏度的概念; (6) 視野的概念3. 聽覺器官(1) 聲波傳入內(nèi)耳的途徑; (2) 內(nèi)耳的感音功能; (3) 聽閾和聽域的概念4. 前庭器官(1) 前庭器官的功能5. 其他感覺器官十、神經(jīng)系統(tǒng)1. 神經(jīng)元及反射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1) 神經(jīng)纖維傳導沖動的特征; (2) 突觸的概念; (3) 突觸傳遞的過程; (4) 神 經(jīng)遞質的分類; (5) 中樞興奮傳布的特征 (6) 中樞抑制2. 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感覺功能(1) 感覺投射系統(tǒng); (2) 痛覺的概念; (3) 牽涉痛的概念3. 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1) 脊髓的軀體運動反射; (2) 腦干對肌緊張的調節(jié);

17、(3) 小腦調節(jié)運動的功 能; (4) 基底核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5)大腦皮層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錐體系 及其功能4. 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內(nèi)臟活動的調節(jié)(1) 自主神經(jīng)的主要功能; (2) 膽堿受體、腎上腺素受體的分布及作用; (3) 下 丘腦對內(nèi)臟活動的調節(jié)5. 腦的高級功能與電活動(1) 人類條件反射的兩種信號系統(tǒng); (2) 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 (3) 正常腦電圖 的波形; (4) 睡眠的時相十一、內(nèi)分泌1. 激素的概況(1) 激素的概念; (2) 激素的分類; (3)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2. 下丘腦與垂體(1) 下丘腦與垂體功能聯(lián)系; (2) 腺垂體激素及生理作用3. 甲狀腺(1) 甲狀腺激素

18、的生理作用; (2) 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4. 腎上腺(1) 糖皮質激素的生理作用; (2) 糖皮質激素的分泌調節(jié); (3) 應急反應的概念5. 胰島(1) 胰島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調節(jié); (2)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調節(jié)6. 甲狀旁腺和甲狀腺C細胞(1) 甲狀旁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調節(jié)十二、生殖1. 男性生殖(1) 睪丸的功能2. 女性生殖(1)卵巢的功能; (2) 月經(jīng)周期的概念; (3) 月經(jīng)周期中卵巢和子宮內(nèi)膜的變化外科學考試大綱一、外科學基礎1、無菌術(1)無菌術概念( 2)無菌法與抗菌法的方法2、外科病人液體平衡(1)等滲性、低滲性和高滲性缺水的病因、診斷和治療(2)低鉀血癥和

19、高鉀血癥的診斷和治療原則(3)酸堿失衡的概念和類型(4)代謝性酸中毒和呼吸性堿中毒的病因、診斷和治療措施3、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礙(1)失血性休克的病因和治療原則(2)感染性休克的定義、類型和治療(3)中心靜脈壓測定的意義和方法(4)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MOD)S 的定義,發(fā)病機制、診斷指標與監(jiān)測(5)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病因、診斷和治療原則4、麻醉與心肺復蘇( 1)麻醉的基本概念( 2)椎管內(nèi)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阻滯麻醉)的種類、適應癥和并發(fā)癥( 3)常用吸入麻醉方法、藥物( 4)靜脈麻醉的方法、藥物( 5)疼痛的治療:疼痛評估、診斷和治療方法( 6)心肺復蘇的概念:人工呼吸

20、和心臟按摩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腦復蘇的意義 和方法5、外科營養(yǎng)支持的方法和適應癥,腸外營養(yǎng)(TPN的補充方法計算6、外科感染(1)外科感染的概念、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原則??咕幬锏暮侠磉x擇以及注意事 項(2) 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的共同特點、處理原則(3) 全身炎癥的反應綜合征(SIRS)的概念、診斷和防治膿毒癥綜合征的病 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7、燒傷的傷性判斷,創(chuàng)面處理方法,燒傷休克的防治包括補液計算以及燒傷感 染的防治8、器官移植的概念,腎移植和肝移植的適應癥二、神經(jīng)外科1、顱內(nèi)壓增高癥定義、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2、腦疝病因和臨床表現(xiàn)3、腦血管意外(腦卒中)的診斷和治療原則三、心胸外科1、開放性氣

21、胸和張力性氣胸的病理生理變化和處理原則2、急性膿胸的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原則3、肺癌的病理類型、轉移特點、診斷方法、鑒別診斷和綜合治療原則4、肺結核和支氣管擴張癥的手術治療適應癥5、食管癌的病理分型、早期癥狀、診斷方法,治療原則以及手術治療的適應癥6、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和室間隔缺損手術治療適應癥7、風濕性心臟病的手術治療適應癥8、冠心病的外科手術治療適應癥四、普通外科1、甲狀腺和乳腺外科疾病( 1)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的手術治療適應癥、禁忌癥、術前準備和術后并發(fā)癥( 2)甲狀腺癌的病理類型、臨床特點、檢查方法,手術治療和輔助治療原則( 3)急性乳腺炎的病因,臨床特點、檢查方法和治療原則( 4)乳腺囊性

22、增生病的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措施( 5)乳腺癌的病因、病理類型、臨床表現(xiàn)、鑒別診斷和綜合治療原則2、腹外疝和腹部創(chuàng)傷( 1)腹外疝定義、病理和臨床類型( 2)腹股溝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手術方法( 3)嵌頓疝和絞窄性疝的特點與治療(4)腹部閉合性創(chuàng)傷的診斷要點以及剖腹探查術的指征(5)外傷性肝破裂、脾破裂和小腸破裂的診斷與鑒別診斷3、急性腹膜炎(1)急性腹痛的鑒別診斷(2)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變化、診斷要治療原則和手術處理原則( 3)各型腹腔膿腫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 4、胃十二指腸疾?。?)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并急性穿孔、大出血和幽門狹窄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 療原則以

23、及胃十二指腸手術的主要術式(2)胃大部切除術和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的并發(fā)癥(3)胃癌的病理分型、轉移方式和主要診斷手段,胃癌綜合治療原則和手術治 療方式的選擇5、小腸疾?。?)腸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變化、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2)粘連性腸梗阻的診斷和防治措施(3)腸扭轉和腸套疊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要點和治療原則(4)小腸腫瘤、腸息肉的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方法和治療(5)急性壞死性小腸炎的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原則(6)腸瘺的分類、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與治療措施6、闌尾疾?。?)急性闌尾炎的病理類型、臨床表現(xiàn)、鑒別診斷手術和非手術治療的原則(2)小兒、妊娠和老年人闌尾炎的特點和處理原則7、結腸、直腸和肛門疾?。?1)

24、結腸癌的病理類型, Dukes 分期,臨床表現(xiàn),早期診斷要點,主要的輔助 檢查方法和綜合治療原則(2)直腸息肉的病理和治療原則(3)直腸癌的病理分型、轉移方式、分期、診斷方法、直腸指診的意義、綜合 治療的原則和主要術式(4)肛門周圍膿腫、痔、肛瘺和肛裂的診斷與治療(5)下消化道出血的特點與輔助檢查8、肝臟疾病和門靜脈高壓癥(1)肝膿腫的病因,診斷和治療原則(2)原發(fā)性肝癌的定性診斷和定位診斷,鑒別診斷和綜合治療(3)門靜脈高壓癥的病理生理變化、并發(fā)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鑒別診 斷與處理原則9、膽道疾?。?)膽道各種特殊檢查方法的意義(2)急性膽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臨床主要表現(xiàn),診

25、斷和治療原則(3)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nèi)膽管結石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4)膽道蛔蟲病、慢性膽囊炎和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診斷和治療原則(5)膽囊癌和膽管癌的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10、胰腺疾?。?)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變化、分級和分期、非手術治療措施和手術治療 的時機與方法(2)胰腺癌和壺腹部癌的臨床表現(xiàn)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11、周圍血管和淋巴管疾?。?)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2)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式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五、泌尿、男生殖系外科疾病1、泌尿、男生殖系外科疾病主要癥狀及其意義:排尿異常,尿液異常,尿道分 泌物,疼痛,腫

26、塊2、血尿的病因和鑒別診斷3、腎和尿道損傷的診斷和治療原則4、前列腺炎,急性睪丸炎,副睪炎的癥狀,診斷和治療5、泌尿系結核和男性生殖系結核的臨床癥狀、診斷方法和全身治療以及手術治 療原則6、腎及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的診斷和治療原則7、前列腺增生癥和急性尿潴留的診斷和治療原則8、腎癌和膀胱癌的診斷和治療原則9、隱睪、鞘膜積液、精索靜脈曲張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 10、輸精管結扎適應癥和禁忌癥六、骨科疾病1、骨折概論(1)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2)骨折的并發(fā)癥以及影響骨折愈合過程的因素(3)骨折的治療原則2、上肢骨折和關節(jié)損傷(1)肱骨干、肱骨外科頸骨折,前臂雙骨折,橈骨下段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

27、和治療(2)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和小兒橈骨頭半脫位的診斷和復位方法3、下肢骨折和關節(jié)損傷 (1)股骨頸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脛腓骨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 (2)膝關節(jié)半月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原則(3)髖關節(jié)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原則4、脊柱和骨盆骨折(1)胸腰椎骨折的分類、臨床表現(xiàn)、診斷、急救處理和治療原則 (2)骨盆骨折的分類和并發(fā)癥5、骨關節(jié)化膿性感染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及化膿性關節(jié)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原則 (2)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病因、診斷及治療原則6、骨關節(jié)結核、脊柱結核和髖關節(jié)結核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7、骨腫瘤(1)骨腫瘤分類,良性與惡性骨腫瘤的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2)骨軟骨瘤

28、、巨細胞瘤和骨肉瘤的特點和治療8、頸肩痛和腰腿痛(1)頸肩痛病因、診斷要點和處理(2)腰腿痛的常見病因、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9、運動系統(tǒng)畸形 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和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的診斷和治療10、運動系統(tǒng)慢性損傷 狹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腫,肱骨外髁炎和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內(nèi)科學考試大綱一、呼吸系統(tǒng)1. 總論掌握: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 抗感染(常用藥物、應用原則 )、氧氣 治療、祛痰鎮(zhèn)咳、解除支氣管痙攣2. 慢性支氣管炎掌握: (1) 概念; (2) 主要臨床表現(xiàn)、分型和分期; (3) 診斷標準3.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掌握: (1) 概念; (2) 臨床癥狀和體征; (3) 常見并發(fā)

29、癥4.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掌握: (1) 病因; (2) 肺動脈高壓形成的發(fā)生機制; (3) 臨床表現(xiàn); (4) 心肺 功能失代償期的治療5. 支氣管哮喘掌握: (1) 概念; (2) 哮喘嚴重發(fā)作的誘發(fā)因素、重度發(fā)作和危重狀態(tài)的臨 床表現(xiàn); (3) 哮喘的治療目標和常用藥物分類; (4) 哮喘嚴重發(fā)作的搶救6. 呼吸衰竭掌握: (1) 呼吸衰竭的概念和分類 ( 按病程分類、按動脈血氣分類 ) ; (2) 慢 性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 (3) 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療7. 肺炎掌握: (1)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和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概念; (2) 肺炎球菌性肺炎 的常見并發(fā)癥; (3) 休克型肺炎的治療; (4

30、) 肺炎 ( 肺炎球菌性肺炎、軍團菌 肺炎、支原體肺炎、葡萄球菌肺炎 ) 的抗菌素選擇8. 肺結核掌握: (1) 感染途徑; (2) 肺結核病理的基本病變和播散途徑; (3) 結核菌 感染和肺結核的發(fā)生發(fā)展 ( 即臨床分型 ) ; (4) 臨床表現(xiàn); (5) 診斷方法; (6) 化療原則和常用藥物 ( 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對 氨基水楊酸 )二、循環(huán)系統(tǒng)1. 總論 掌握:心血管疾病診斷要求,包括:病因診斷、病理解剖診斷、病理生理診斷、心功能診斷 ( 心功能分級 ) 、并發(fā)癥診斷2. 心力衰竭掌握: (1) 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誘因; (2) 左心衰和右心衰的主要臨 床

31、表現(xiàn); (3)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原則及治療措施; (4) 急性心力衰竭的搶 救措施3. 心律失常掌握: (1) 心律失常的分類 (發(fā)病機制分類、治療學分類 ) ;(2) 心律失常的 治療手段 ( 病因治療、藥物治療、電學治療、手術治療);(3) 心房顫動 ( 病因、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特征、治療要點 )4. 原發(fā)性高血壓掌握: (1) 概念; (2) 臨床表現(xiàn)和特殊類型高血壓; (3) 鑒別診斷; (4) 治療 要點 ( 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危重癥處理 )和用藥原則5. 冠心病掌握: (1) 主要危險因素; (2) 冠心病分型; (3) 心絞痛 ( 臨床表現(xiàn)、發(fā)作時 心電圖表現(xiàn)、分型診斷、治療

32、) ;(4) 急性心肌梗塞 ( 主要病因、臨床表現(xiàn)、 血清心肌酶學和心電圖改變、診斷標準和診斷步驟、鑒別診斷要點、常見 并發(fā)癥、治療措施 )三、消化系統(tǒng)1. 胃食管反流病掌握: (1) 胃食管反流病和 Barrett 食管的概念; (2) 臨床表現(xiàn); (3) 治療 原則2. 慢性胃炎掌握 :(1) 常見病因 (幽門螺桿菌感染等 ) ;(2) 臨床分類和病理分型3. 消化性潰瘍掌握: (1) 發(fā)病機制; (2) 臨床特點和特殊類型的潰瘍; (3) 鑒別診斷; (4) 常見并發(fā)癥; (5) 治療4. 肝硬化掌握: (1) 病因; (2) 失代償期的臨床表現(xiàn); (3) 常見并發(fā)癥; (4) 治療(

33、腹 水的治療和繼發(fā)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原則 )5. 原發(fā)性肝癌掌握: (1) 分類 ( 按大體形態(tài)分類、按細胞分型) ; (2) 常見轉移途徑; (3)臨床表現(xiàn); (4) 甲胎蛋白檢測、超聲顯像和 CT 的診斷價值; (5) 主要的鑒 別診斷; (6) 主要治療手段6. 肝性腦病掌握: (1) 常見 誘因 ;(2) 發(fā)病機制 的幾個主要學說; (3) 臨床表現(xiàn)及分 期; (4) 治療7. 急性胰腺炎掌握: (1) 常見病因; (2) 臨床表現(xiàn) (特別是重癥胰腺炎的表現(xiàn) ) 和常見并發(fā) 癥;(3)淀粉酶、脂肪酶、B超和CT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價值; 治療8. 潰瘍性結腸炎掌握: (1) 概念; (2

34、) 主要病理學特點; (3) 臨床表現(xiàn)和常見并發(fā)癥; (4) 治 療原則和常用藥物9. 上消化道出血掌握: (1) 概念; (2) 常見原因; (3) 臨床表現(xiàn); (4) 診斷思路 ( 診斷與鑒別 診斷 ) ; (5) 治療要點四、泌尿系統(tǒng)1、腎小球疾病掌握: (1) 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分型; (2) 腎病綜合征 ( 病因分類、病理生 理、常見并發(fā)癥、治療目的 )2. 尿路感染掌握: (1) 概念; (2) 常見的致病菌、細菌入侵途徑、機體易感因素;(3)臨床表現(xiàn); (4) 尿常規(guī)檢查和尿細菌檢查的意義;(5) 主要的鑒別診斷要點; (6) 急性腎盂腎炎的抗菌治療方法及療程3. 慢性腎功能衰竭

35、掌握: (1) 概念和臨床分期; (2) 發(fā)病機制的主要學說; (3) 主要的臨床表 現(xiàn); (4) 治療要點、血液凈化的類型、高鉀血癥的處理措施五、造血系統(tǒng)1. 貧血掌握: (1) 概念和分類; (2) 臨床表現(xiàn); (3) 缺鐵性貧血 ( 病因、常用的實驗 室指標、治療要點和鐵劑補充的注意事項 )2. 白血病掌握: (1) 白血病的概念和臨床分類; (2) 急性白血病 ( 分型、臨床表現(xiàn)、血 象和骨髓象特點、支持治療、化療原則和常用方案 )3. 出血性疾病掌握: (1) 出血性疾病分類; (2) 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 ( 概念、常見病因、病理 和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標準、治療 )六、內(nèi)分泌和代

36、謝性系統(tǒng)1. 總論掌握:內(nèi)分泌疾病的診斷原則 ( 病因診斷、病理診斷即定性和定位診斷、功 能診斷 )2. 彌漫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掌握 :(1) 臨床表現(xiàn); (2)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適應證、禁忌證、治療方法、 不良反應、停藥指征; (3) 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4) 甲亢危象的治 療3. 糖尿病掌握: (1)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發(fā)病機制的主要區(qū)別點; (2) 糖尿病的 臨床表現(xiàn)和常見并發(fā)癥; (3) 診斷標準 (1997 年)和診斷要點; (4) 治療; (5)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 誘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 )七、風濕性疾病1.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掌握: (1) 臨床表現(xiàn); (2)

37、自身抗體八、神經(jīng)系統(tǒng)1腦出血掌握: (1) 常見病因; (2) 臨床表現(xiàn); (3) 診斷要點; (4) 急性期治療內(nèi)科護理學考試大綱第二章 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1. 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人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1) 咳嗽與咳痰的性質、護理。(2) 肺源性呼吸困難的概念、臨床類型、護理。(3) 咯血的常見原因、咯血量分度,護理。2. 支氣管哮喘:概念、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健康指導。3. 支氣管擴張癥:臨床表現(xiàn)、護理。4. 慢性阻塞性肺疾?。焊拍?、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健康指 導。5.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概念、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6. 肺炎:分類、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7. 肺

38、結核: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分類、化療原則、常用的 藥物及不良反應、消毒、結核病的預防控制。8.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臨床表現(xiàn)、治療原則、護理。9. 自發(fā)性氣胸:概念、臨床類型、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10. 呼吸衰竭:概念、分類、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第三章 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1. 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1)心源性呼吸困難的概念、表現(xiàn)、護理。(2)心源性水腫的概念、特點及護理。(3)心源性暈厥、阿斯綜合征的概念。2. 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的概念(2)慢性心力衰竭:病因、誘因、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3)急性心力衰竭:臨床表現(xiàn)、搶救配合與護理。3. 心律失

39、常:分類,常見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處理要點、護理。4. 高血壓?。悍诸惡投x、病因、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健康指導。5.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概述:冠心病的概念、主要危險因素、臨床分型。(2)心絞痛:概念、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 3)急性心肌梗塞:概念、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健康指 導。6. 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關閉 不全的臨床表現(xiàn)、護理。第四章 消化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1. 慢性胃炎:病因、臨床表現(xiàn)、護理。2. 消化性潰瘍:病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4. 肝硬化:概念、病因、臨床表現(xiàn)、輔助

40、檢查、處理要點、護理。5. 原發(fā)性肝癌: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肝動脈栓塞化療病人的護理。6. 肝性腦病:概念、誘發(fā)因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7. 急性胰腺炎:概念、病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8.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概念、常見病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 理。第五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1. 泌尿系統(tǒng)疾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1)腎性水腫:概念、機制、護理。(2)尿路刺激征:概念、護理。(3)尿量異常:多尿、少尿、無尿(4)血尿:特點2. 腎小球疾?。?)概述:概念、分類。(2)腎小球腎炎:急性、急進性、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概念、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 點、護理。(

41、3)腎病綜合癥:概念、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3. 尿路感染:病因和發(fā)機制、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4. 急性腎衰竭:概念、病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5. 慢性腎衰竭:概念、分期、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第六章 血液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1. 血液系統(tǒng)疾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1)出血傾向:概念及護理( 2)發(fā)熱:護理2. 貧血(1)概述:概念、實驗室診斷標準、貧血嚴重度的劃分標準、貧血的細胞形態(tài) 分類、臨床表現(xiàn)。(2)缺鐵性貧血:概念、鐵的代謝、病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 護理。(3)再生障礙性貧血:概念、相關因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

42、護 理。3.ITP :概念、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4. 白血病:概念、急慢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概念、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4)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第七章 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病人的護理1. Graves ?。焊拍?、臨床表現(xiàn)、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及類型、輔助檢查、處理要 點、護理。2. 糖尿?。焊拍睢⒎中?、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診斷要點、處理要點、護理。 第八章風 濕性疾病病人的護理1. 風濕性疾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1)關節(jié)疼痛與腫脹:護理(2)晨僵:概念、護理2.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概念、相關因素

43、、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 理。3. 類風濕關節(jié)炎:概念、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理。第九章 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1. 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常見癥狀體征護理(1)意識障礙:概念、程度(2)言語障礙:分類(3)感覺障礙:概念、分類(4)癱瘓:概念、肌力的分級、分類及鑒別、護理(有廢用綜合征的危險)2. 腦血管疾?。?)概述:腦卒中的概念、腦血管疾病分類、腦卒中的危險因素。(2)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概念、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3)腦梗死:概念,腦血栓形成及腦栓塞的概念、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 理。4)腦出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5)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概念、病因、

44、臨床表現(xiàn)、處理要點、護理。3 帕金森?。号R床表現(xiàn)。6. 癲癇:癲癇及癇性發(fā)作的概念、影響癲癇發(fā)作的因素、臨床表現(xiàn)、癲癇持續(xù) 狀態(tài)的治療與護理。7. 重癥肌無力:概念、臨床表現(xiàn)、危象的防治。第十章 傳染病病人的護理1. 概述:感染與免疫、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和臨 床特點、傳染病的預防、隔離和消毒。3. 病毒感染:(1)病毒性肝炎: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要點、護 理。(2)艾滋病的病原學:概念、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理 要點、護理、健康指導。(3)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概念、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處 理要點、隔離措施。4.

45、細菌感染(1)傷寒: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隔離。 (2)細菌性痢疾: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隔離。(3)霍亂: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隔離。藥劑學考試大綱第一章 緒論1. 藥劑學、劑型與制劑的定義2. 藥劑學分支學科的研究內(nèi)容3. 藥物劑型的分類方法,按分散系統(tǒng)分類的類別4. 藥典的定義和歷史演化5. 處方的定義和類型6. GMPGS的含義第二章 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1. 介電常數(shù)與極性的關系及代表溶劑2. 溶解度的定義與表示方法3. 影響溶解度的因素與增加溶解度方法4. 藥物溶解速度的定義, Noyes-Whitney 方程的概念5. 粒徑的表示方法與粒度分布圖6. 粉體密度的概念7. 粉體流動性的表示

46、方法及影響因素8. 表面張力和表面活性劑的概念9. 表面活性劑的分類(常見的表面活性劑品種)10. HLB的計算,不同HLB表面活性劑的用途1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義、性質和用途12. 制劑穩(wěn)定性的研究范圍13. 影響穩(wěn)定性的處方因素和外界因素,增加穩(wěn)定性的方法14. 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試驗方法(各方法的實驗條件)第三章 液體制劑1. 液體制劑的分類和特點2. 液體制劑常用溶劑的類型3. 液體制劑常用輔劑(防腐劑、矯味劑和著色劑)4. 芳香水劑、糖漿劑的定義與制備5. 高分子溶液劑的性質6. 高分子溶液劑的制備過程7. 溶膠劑的雙電層結構和性質8. 混懸劑的物理穩(wěn)定性( Stokes 方程)9.

47、 增加混懸劑穩(wěn)定性的方法及原理10. 乳劑的定義和特點11. 乳化劑的種類、選擇對乳劑類型的影響12. 乳劑的不穩(wěn)定性的表現(xiàn)和原因第四章 注射劑與滴眼劑1. 注射劑的分類、特點和質量要求2. 熱原的定義、組分、性質及去除方法3. 注射用油的質量要求4. 注射劑常用附加劑5. 等滲、等張的概念及調節(jié)方法(冰點降低數(shù)據(jù)法和氯化鈉等滲當量法)6. 注射劑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特點和要求7. 注射劑容器的種類和處理方法8. 制備注射劑的工藝流程9. Vc 處方分析及實驗步驟10. 輸液的臨床應用、分類和質量要求11. 輸液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12. 冷凍干燥的定義、流程圖及存在問題13. 滴眼液的質量要求及影響吸收的因

48、素第五章 散劑、顆粒劑、膠囊劑、滴丸劑與丸劑1. 散劑的定義、分類和制備工藝流程2. 粉碎的機理和混合的方法3. 顆粒劑的定義與特點4. 顆粒劑濕法制粒的主要步驟5. 膠囊劑的概念和特點,制成膠囊劑的限制6. 空膠囊殼的成分與規(guī)格7. 硬膠囊劑的制備過程8. 軟膠囊劑的定義、特點與制備過程9. 滴丸劑的概念、特點和工藝流程10. 中藥丸劑的定義與制備方法第五章 片劑1. 片劑的特點和分類2. 片劑的常用輔料的選用原則、分類、作用機理、主要輔料舉例3. 干濕法制粒流程圖4. 片劑壓片前處理5. 單沖壓片機的工作原理,如何調節(jié)6. 包衣的目的、包衣種類和要求7. 主要的包衣材料8. 壓片過程中常見

49、的問題及解決方法9. 片劑質量檢測的主要項目(實驗:顆粒劑的制備、片劑的制備、溶出度測定)第七章 栓劑1. 栓劑的定義和質量要求2. 栓劑常用基質(舉例)3. 栓劑的制備方法和置換價的定義4. 栓劑的質量評價第八章 軟膏劑和凝膠劑1. 軟膏劑的定義、分類和質量要求2. 常用軟膏油脂性基質(凡士林、石蠟、羊毛脂、硅油)3. 常用乳劑型基質的組成、種類和特點4. 乳膏劑(乳劑型基質)的處方分析5. 水溶性基質的種類6. 軟膏劑的制備過程和方法7. 眼膏劑的基質要求和制備8. 軟膏劑的質量評價項目9. 凝膠劑的定義、特點和常用基質卡波姆的性質第九章 膜劑、涂膜劑1. 膜劑的定義、特點和質量要求2.

50、常用膜劑成膜材料、膜劑的制備方法3. 涂膜劑的定義、組成和制備方法第十章氣霧劑、噴霧劑與粉霧劑1. 氣霧劑的定義、組成和特點2. 氣霧劑的處方類型和舉例3. 氣霧劑的質量評價4. 噴霧劑、粉霧劑的定義第十一章 中藥制劑1. 浸出制劑的定義與特點2. 常見浸出制劑的種類(重點是湯劑和酒劑的定義、制備方法)3. 中藥合劑的定義和制備第十二章 緩釋、控釋制劑1. 緩釋、控釋制劑的定義、特點(臨床意義)2. 緩控釋制劑的設計限制3. 五種釋藥原理,重點是溶出原理、擴散原理和滲透壓原理4. 緩控釋制劑的設計要求,常用輔料類型5. 骨架型緩控釋制劑的類型和主要骨架材料6. 胃滯留片、生物粘附片、膜控釋片、

51、滲透泵片的定義和特點7. 影響滲透泵片釋藥的因素8. 植入型給藥系統(tǒng)的類型和特點9. 緩控釋制劑的體外釋放度實驗和體內(nèi)生物利用度研究步驟 第十三章 經(jīng)皮吸收制劑1. TDDS的定義、特點和分類2. 影響藥物經(jīng)皮吸收的生理因素3. 藥物的理化性質對經(jīng)皮吸收的影響4. 常用吸收促進劑(舉例)5. 膜控釋型經(jīng)皮吸收制劑的生產(chǎn)流程6. 經(jīng)皮吸收制劑的質量檢測項目第十四章 靶向制劑1. 靶向制劑的定義與分類2. 脂質體的定義組成與結構3. 相變溫度的定義與意義4. 脂質體的特點和臨床作用機制5. 脂質體的制備材料和制備方法6. 微乳、亞微乳與普通乳的區(qū)別7. 微乳的特點和制備步驟,影響微乳成乳的因素8.

52、 復乳的定義、特點、類型,復乳的制備過程9. 微球的定義及特性10. 納米囊和納米球的定語及特點11. 主動靶向制劑和物理化學靶向制劑的主要種類第十五章 生物技術藥物制劑1. 生物技術與生物技術藥物的概念2. 生物技術藥物的主要給藥系統(tǒng)3. 蛋白質的結構特點和理化性質4. 蛋白質的變性表現(xiàn)和原因5. 蛋白質類藥物的穩(wěn)定化方法第十六章 生物藥劑學1. 生物藥劑學的定義和研究內(nèi)容2. 藥物體內(nèi)吸收的概念和類型(胃腸道吸收和非胃腸道吸收)3. 藥物的轉運方式及各方式的特點4. 影響藥物胃腸道吸收的生理因素5. 影響藥物胃腸道吸收的藥物理化性質6. 非胃腸道吸收(注射、口腔、肺部、三種黏膜吸收的定義和

53、特點)7. 藥物體內(nèi)分布的定義,表觀分布容積的定義與意義8. 影響藥物分布的因素9. 藥物代謝的定義與代謝過程10. 影響藥物代謝的因素11. 排泄的定義與方式12. 腎排泄的機理,影響腎排泄的因素第十七章 藥物動力學1. 藥物動力學的定義,動力學模型的種類2. 隔室模型的定義和特點3. 主要參數(shù) K,t 1/2,V,Cl 的定義與計算4. 單室靜脈注射給藥的血藥法計算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例題 1)5. 單室靜脈注射給藥的尿藥排泄速度法計算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例題 2)6. 單室靜脈滴注給藥血藥濃度時間關系式,滴注停止后血藥濃度計算(例題3)7. 單室口服給藥模式圖和血藥濃度時間關系式8. 殘數(shù)法求口

54、服給藥藥動學參數(shù)的步驟9. 二室模型的特點10. 多劑量給藥的定義,多劑量函數(shù)的表達式11. 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和平均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的定義及計算12.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定義與意義13. 緩控釋制劑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實驗注意事項 第十八章 藥物制劑的配伍變化1. 藥物制劑配伍的定義與目的2. 藥物配伍變化的類型3. 固體藥物物理化學配伍變化的現(xiàn)象4. 液體制劑配伍工藝和配伍環(huán)境的影響5. 藥物制劑配伍變化的處理原則與方法 第十九章 藥物調劑與藥學服務1. 醫(yī)院藥學部的工作性質與具體任務2. 藥庫與調劑室的建筑與設備要求3. 門診調劑業(yè)務的特點、要求及操作程序4. 預防門診調劑差錯的措施5. 處方管理與處方書寫要求6. 住院藥品調劑業(yè)務的供藥方式與質量管理7. 國家基本藥物和醫(yī)療保險基本藥物的定義及篩選原則8. 藥品分類方法和特殊藥品保管9. 社會藥房的的定義、特點、類型與任務10. 藥品銷售的準備與銷售程序11. 藥學服務的含義與目標12. 開展藥學服務的步驟生物化學檢驗考試大綱第一章 生物化學檢驗的標本1、血液標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項。2、尿液標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項。3、特殊標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項。4、抗凝劑和防腐劑的應用。5、標本的分離儲存和轉運。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