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財政:n 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其公共權力直接參與社會總產品分配的一種活動。2財政學:n 研究政府收支活動及其對經(jīng)濟運行所產生的影響的經(jīng)濟學分支。n 財政學主要是研究政府進行資源配置、提供公共商品以及進行社會經(jīng)濟管理等經(jīng)濟行為的學科。 n 財政學是經(jīng)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濟學則是財政學的理論基礎。更為廣泛的意義上,財政學就是研究政府經(jīng)濟活動及其對經(jīng)濟運行所產生的影響的經(jīng)濟學分支,也稱公共部門經(jīng)濟學或公共經(jīng)濟學3古典財政理論 亞當·斯密在1776年發(fā)表了自己關于國民財富的本質和成因的著作,從而創(chuàng)立了財政學?,F(xiàn)代西方財政理論20世紀30年代以后,由凱恩斯等人創(chuàng)建的現(xiàn)代財政理論取代了古典
2、財政理論,成為財政學的主流理論。4市場失靈是政府經(jīng)濟活動的起因市場失靈的表現(xiàn)形式 一、公共產品(public goods)(1)含義n 指具有一類共同消費性質的物品,如國防、路燈等。n 從廣義上來看,公共產品可以定義為具有共同消費性質的各種服務。它既包括物質方面的公共產品,又包括精神方面的公共產品。(2)特征n 按產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可將產品分為: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n (一)私人產品的特征n 競爭性(rivalry) :一種產品讓更多的人消費會發(fā)生額外成本,新增消費會影響別人的消費(即當增加一個消費者時,如果商品供給既定,則必然降低原有消費者的消費水平);n 排他性(excludab
3、ility) :存在將沒有支付價格者排除在消費之外的現(xiàn)實手段。n (二)公共產品的特征n 公共產品是私人產品的對稱,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n 非競爭性:n 指當一個人消費某些產品和服務時,并不對其他人同時消費這種產品和服務構成影響。n 例如國防保護了所有公民,其費用以及每一公民從中獲得的好處不會因為多生一個小孩或出國一個人而發(fā)生變化。 n 非競爭性具有的經(jīng)濟含義:邊際成本為零,n 即增加一個單位的消費并不會帶來成本的增加。n 非排他性:n 指無法阻止人們對于某一項產品或服務的消費。n 例如,消除空氣中的污染是一項能為人們帶來好處的服務,它使所有人能夠生活在新鮮的
4、空氣中,要讓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鮮空氣的好處是不可能(3)公共產品的類型n (一)純粹的公共產品n 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如國防、路燈等n (二)混合公共產品n 介于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之間,具有公共產品部分特征n 常見的有兩類:自然壟斷和公共資源n 自然壟斷n 指具有非競爭性但又有排他性的產品n 如學校、設有收費站的不擁擠公路、有線電視n 公共資源n 指具有競爭性但又有非排他性的產品n 如深海中的魚、過度放牧的草場n 形成公共地的悲哀(4)公共產品與市場失靈n 由于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n 非排他性免費搭車無法確定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量;n 非競爭性:意味著公共產品提供者無法獲得成本補
5、償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在成本與收益上發(fā)生不對稱問題,無法有效提供。n 如果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其結果必然會導致社會所需要的各種公共產品在供應量上的不足,形成效率低下,產生市場失靈。二、外部性n 外部性指經(jīng)濟主體的行為以市場價格以外的方式影響了他人福利的情形。具體來說,指某一個體在從事經(jīng)濟活動時,給其他個體造成了消極或積極的影響,卻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或者沒有取得應有的報酬的情形。n 可以分為負外部性與正外部性n 負外部性將造成市場主體過度地從事對他人產生消極影響的經(jīng)濟活動。n 正外部性導致市場主體盡可能地減少從事對他人產生積極影響的經(jīng)濟活動。n 外部性將導致資源無效配置三、不完全信息n 指交易中
6、的一方擁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的情形n 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相應發(fā)生的信息成本會影響到市場機制運行的結果,影響到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可能導致人們所需要的一些市場難以 存在n 逆向選擇、道德風險n 保險市場5政府的職責(1)提供法治制度(2)保持和保護競爭(3)克服市場無效(4)促進社會公平(5)保持經(jīng)濟穩(wěn)定在促進社會公平的職能中,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基尼系數(shù)基尼系數(shù)是在洛倫茲曲線的基礎上計算出來的,如圖:n 上圖中,橫軸表示人口百分比,縱軸表示收入百分比 n 圖中的曲線L為洛倫茲曲線。該曲線越彎曲,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n 設曲線L與對角線OC所圍成的陰影面積為A,三角形OCD的面積為B,則基
7、尼系數(shù)G=A/Bn 當L與OC重合時,G=0,收入分配絕對公平,每個人都得到等額收入。n 當L與折線ODC重合時,G=1,收入分配絕對不公平,全部收入都歸一個人所有。 n 一般情況下,0<G<1。數(shù)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則越不平等。n 國際上確定的反映個人收入差距的大致標準為:基尼系數(shù)在0.2以下表示絕對平均;0.2-0.3之間表示比較平均;0.3-0.4之間較為合理;0.4-0.6之間差距較大,警戒狀態(tài);0.6以上說明收入差距相當懸殊,危險狀態(tài)。6在市場與政府之間選擇n 同市場失靈一樣,政府失靈也會產生低效率。n 公共決策過程復雜性,使得任何把政府視為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的
8、完美化身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n 因此,我們要破除政府萬能的神話,在不完美的市場與不完美的政府之間進行決策,讓公共決策更有效運行。7國家分配論的特點n 強調歷史分析方法: 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和發(fā)展的n 強調集體分析方法:代表了不同階級的利益8國家分配論的基本內容構成n 關于財政的產生與發(fā)展問題n 對財政概念的界定和對財政本質的理解n 關于財政的公共性和利益集團性并存的觀點9財政本質n 表現(xiàn)為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n 財政關系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基本分配關系:n 在經(jīng)濟系統(tǒng)中,主要是個人與國家之間、企業(yè)與國家之間的分配關系;n 在國家機構系統(tǒng)內部,主要是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分配關
9、系。10財政的雙重屬性財政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團性n 一、公共性n 指財政具有滿足社會成員公共需要的屬性。n 具體來說是在一定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的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的公共需要,依據(jù)其權力而進行的一種社會產品的分配活動;其所反映的財政分配關系是各自社會總的社會產品分配關系的一個組成部分。n 公共性是不同社會形態(tài)下財政的共性n 財政的公共性又具有歷史性n 公共產品的構成隨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變遷而變化n 公共產品的構成可能因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別n 二、利益集團性(階級性)n 指財政反映著參與財政分配活動的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互動關系。n 即不同社會制度下的財政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反映著不同性質的
10、社會產品分配關系。n 這一屬性是財政的個性n 在不同社會形態(tài)下,財政體現(xiàn)出不同的利益集團性n 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中,財政均體現(xiàn)著階級性,但隨社會形態(tài)的演進而減弱。n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公共性較快發(fā)展,利益集團性仍然顯著。11財政支出n 一、財政支出n 也稱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是指政府為履行職能而消耗的一切費用的總和。n 財政支出是政府行為的成本n 二、財政支出的類別n (一)按費用類別分(也即按照國家職能的不同劃分):n 經(jīng)濟建設費n 社會文教費n 國防費n 行政管理費n 其他支出n (二)按經(jīng)濟性質分(是否直接形成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是否與商品和勞務相交換):n 購買性支出
11、n 轉移性支出n 購買性支出:n 指政府的支出將直接形成對產品和勞務需求的這類財政支出。n 主要包括各種經(jīng)濟建設支出、科教文衛(wèi)支出及行政國防支出等。n 轉移性支出:n 指政府的支出不直接形成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而僅僅是對企業(yè)或個人單方面的貨幣或實物的授予的這類財政需求。n 主要包括社會保險支出、撫恤金和社會福利救濟支出等。12國防支出、教育支出屬于購買性支出13政府介入教育領域的理由n 其一,教育具有正外部性n 教育不僅使受教育的人可以從中得到很大的收益,而且整個社會也會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收益。n 教育是高素質勞動力的來源;n 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n 教育具有的諸多正外部性特
12、征,如果全部由私人投資,會使得教育市場的投資不足,這時需要政府介入。n 由政府部門辦教育事業(yè),有助于使教育產生更多的外在效益,更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n 其二,教育有助于縮小貧富差距n 從收入分配方面看,如果教育完全由私人部門提供,則市場收入分配不均等會密切關聯(lián)到教育投資的不均,而不均等的教育則會延續(xù)不均等的收入,而較為均等的教育投入則有助于降低收入的不均。n 因此,政府提供教育能夠為社會成員提供均等的受教育的機會,有助于實現(xiàn)社會公平。n 其三,教育資本市場具有不完全性n 主要指教育資本市場具有未來的不確定性。n 教育收益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xiàn);n 而且教育投入和收益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教育
13、投資究竟能獲得多少回報,回報率是多高),可能會導致教育投資的不足。14教育支出方式n 政府教育投入的方式:對學生本人提供補助、收入補助、對學校的經(jīng)費補助等方式。15財政支出增長理論n 一、瓦格納法則n 又稱政府活動擴張論n 19世紀后期,由德國經(jīng)濟學家瓦格納 ( Wagner,A. )提出n 含義:當國民收入增長時,財政支出會以更大的比例增長。n 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將會提高,形成財政支出的相對增長n 瓦格納指出,工業(yè)化經(jīng)濟的發(fā)展必然伴隨著政府活動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原因主要有政治因素和經(jīng)濟因素兩方面:n 政治因素:n 維持性支出的增加,具體表現(xiàn)為:n 工業(yè)化市場擴張,社
14、會進步,國家職能擴展政府維持社會秩序、市場管理等活動的支出增加財政支出擴大n 經(jīng)濟因素:n 收入提高和社會進步對分配問題的關心加強對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服務的需求增加要求政府以更大的比例提高這些方面的支出。n 工業(yè)化公共產品、外部性等市場失靈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增多必須政府解決財政支出增加n 二、時間形態(tài)論n 又稱偶然事件論、梯度漸進增長理論n 由英國經(jīng)濟學家皮科克和懷斯曼(Peacock and Wiseman, 1967)提出n 含義:財政支出增長不是按同一速度向前發(fā)展的,而是在不斷穩(wěn)定增長過程中不時出現(xiàn)的一種跳躍式的發(fā)展過程。n 三、非均衡增長論(相對價格效應)n 代表人物 :鮑莫爾(美國)n
15、 四、收入再分配論16預算監(jiān)管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一、預算監(jiān)管制度n 財政預算是由政府編制,經(jīng)立法機關審批,反映年度內財政收支狀況的計劃。n 預算原則:完整性、可靠性、公開性、年度性二、政府采購制度n 政府采購指政府以公開招投標方式,從國內外市場上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行為。n 政府采購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17社會保障主要包括:社會救濟(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18社會救助支出(屬于轉移性支出)n 1、目的:保障被救助者的最低生活需要;n 2、對象:失業(yè)者、遭到不幸者(如對殘疾公民的生活資助,對災區(qū)和生活困難的居民的資助);n 3、基本特征:扶貧 n 4、資金來源:國家及社會群體 n 社會救
16、助計劃的途徑n 最低生活保障缺陷:救助制度對工作產生負激勵n 負所得稅n 實物轉移缺陷:與現(xiàn)金補助相比,實物轉移可能會限制受補助者的自由選擇權,從而相應降低其福利水平19社會保險的項目和特征n 一、我國城鎮(zhèn)社會保險項目: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n 二、社會保險的特征:n 參加的強制性;n 受益資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取決于職工以往的繳款(權利和義務的對稱性);n 只有在某些可確認的事件發(fā)生時才能給付;n 領福利是無須接受收入狀況調查。n 三、政府介入社會保險的依據(jù):n 保險具有私人產品的特征:n 可分性,面向個人提供的;n 排他性,人們須先盡交費義務,并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基
17、礎上才能享受該服務;n 競爭性,增加一個人的保險會帶來額外的成本。n 根據(jù)相關理論,私人產品應由市場來提供,但在實踐中,這些保險需要有政府的介入和參與,原因在于:n 政府介入可以彌補保險市場存在的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市場不存在問題;n 政府介入可以彌補收入分配上的市場缺陷;n 社會保險是優(yōu)值品;n 相對商業(yè)保險而言,政府介入社會保險還具有其他優(yōu)勢,如可以節(jié)約交易成本,更有利于分散風險,保險支出實行指數(shù)化等等。20養(yǎng)老保險的籌資模式: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完全積累制、部分積累制21我國現(xiàn)行的養(yǎng)老保險制度 我國的城鎮(zhèn)養(yǎng)老保險體系正在規(guī)范和完善之中,它由三個層次構成:一是國家強制實施的基金養(yǎng)老保險,實行部分積
18、累制;二是企業(yè)年金,是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扶持下,由用人單位自行決定實施的養(yǎng)老金計劃;三是自愿性的個人儲蓄養(yǎng)老保險,國家予以稅收政策方面的優(yōu)惠。22醫(yī)療保險的道德風險的表現(xiàn) 一旦人們得知他們已經(jīng)加入醫(yī)療保險制度,會傾向于過多地消費醫(yī)療服務,原因是醫(yī)療保險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的醫(yī)療支出。這是醫(yī)療保險制度中存在的道德風險問題。道德風險問題的存在,導致了人們對醫(yī)療服務的需求過量增加,從而產生效率損失。23失業(yè)保險的道德風險的表現(xiàn)道德風險問題:使失業(yè)者比在沒有保險時花更多的時間找工作;使部分失業(yè)者傾向于在失業(yè)概率很大的行業(yè)中就業(yè)24成本收益分析法n 一種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n 分析財政支出怎樣在各個項目之間進行
19、安排才能使社會效益達到最大n 即對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提出若干可選擇的項目和方案,根據(jù)一定方法分別計算每種可選擇方案的成本和收益,然后對各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進行比較,確定最佳項目。n 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步驟n 列舉備選項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n 以現(xiàn)金形式評估全部成本和收益。n 折現(xiàn)未來凈收益,并對項目進行排序。25評估成本和收益n (一) 幾種不同的測度方法n 市場價格n 影子價格 n 消費者剩余 n 無形成本和收益的量化n (1)市場價格n 對私人部門而言,在完全競爭市場和非完全競爭市場中,都可以通過市場價格來衡量;n 對公共而言,如果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狀態(tài),市場價格可以反映出真實的市場價值,可以
20、使用市場價格對項目進行評估,但是如果不是處于完全競爭狀態(tài),不能夠按市場價格計算市場價值,而應當通過影子價格來核算。 n (2)影子價格n 對可在市場上交易,但市場價格并不反映真實社會價值的產品和投入品,即在非完全競爭市場上,設計出一種新的能反映產品實際價值的價格,即影子價格(shadow price)。n 不少公共項目的產出品或投入品有價不實或無價可循的原因n 項目的產品或服務在壟斷市場上交易n 存在因管制、稅收或補貼而導致的價格扭曲n 產品或服務具有外溢性n 需要對價格進行調整,以反映真實的邊際社會成本或邊際社會收益n (3)消費者剩余n 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為獲得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支付的貨
21、幣總額與實際支付的貨幣總額之差,它由需求曲線以下與經(jīng)過市場價格的那條橫線之間的面積來衡量。n (4)無形成本和收益的量化n 時間價值估計法 n 評價時間到底值多少錢n 生命價值估計法n 一種是將未來收入的現(xiàn)值作為生命的價值。n 另一種認為生命的價值可以通過人們所要求的風險補償來估計。假如公共項目有助于減少發(fā)生傷亡事故的概率,由此減少的經(jīng)濟損失就屬于該項目的收益。26財政收入n 財政收入:政府為滿足支出的需要,依據(jù)一定的權力原則,通過國家財政集中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或實物資財收入。n 財政收入分類(一) 按照財政收入來源分類A以所有制結構為標準分為:國有經(jīng)濟收入、集體經(jīng)濟收入、個體經(jīng)濟收、私營經(jīng)濟收入
22、、中外合營經(jīng)濟收入、外商獨資經(jīng)濟收入等B以產業(yè)、部門結構為標準分為:第一產業(yè)部門、第二產業(yè)部門、第三產業(yè)部門收入,農、工、商、交通運輸?shù)炔块T收入 (二)按照財政收入形式分類 A稅收:所得稅、增值稅、關稅等 B其他收入:國有資產收入、債務收入、規(guī)費收入、專項收入、罰沒收入等等 (三)按照財政收入征收的政府級別分類 A中央本級財政收入 B地方本級財政收入 (四)按照財政資金管理方式分類 A預算收入:稅收收入(主體)、國有資產收入、債務收入、其他收入等 B預算外收入:包括行政事業(yè)性收費、主管部門集中收入、其他預算外收入27財政收入的取得形式n 稅收n 社會保險基金收入n 國有資產收入n 債務收入n
23、非稅收入n 轉移性收入28財政收入規(guī)模n (一)財政收入的規(guī)模必須適當n 如果財政收入規(guī)模過大,意味著政府集中的社會財力過多,會影響企業(yè)擴大再生產,壓縮社會消費水平,影響經(jīng)濟效率;n 如果規(guī)模過小,則不能滿足公共產品的需要,影響經(jīng)濟效率。n (二)影響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因素:n 1、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n 是影響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基本因素和重要因素n 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就多,該國的財政收入總額較大,占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比重也較高。n 衡量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生產技術水平,生產技術水平同財政收入之間存在著正比例關系。n 2、價格水平:n 價格變動對財政收入的影響主要看財政收入
24、增長率與物價上升率的比較n 如果增長率與物價上升率大體一致,即財政收入只有名義增長,實際上是不增不減;n 如果增長率大于物價上升率,即財政收入實際增長大于名義增長;n 如果小于物價上升率,即財政收入實際上為負增長n 3、收入分配政策對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制約n 一般說來,實行計劃經(jīng)濟體制的國家,政府在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導作用,并會采取相應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國民收入中掌握和支配較大的份額,從而有較大的財政收入規(guī)模。n 而實行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國家,政府活動定位于滿足公共需要,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及收入決定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選擇和實施以彌補市場缺陷為主,財政收入規(guī)模就相對較小29
25、稅收n 稅收的概念稅收: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強制、無償?shù)厝〉秘斦杖氲囊环N手段。n 稅收的基本特征n 強制性n 即指國家征稅憑借國家政治權力,通過法律、法令進行的一種強制的課征。n 同時,對納稅主體而言,納稅是一種義務,必須服從國家的這種強制性的分配關系。n 無償性n 征稅不具有等價交換的性質n 國家征稅不構成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n 固定性n 指稅法的確定性n 稅收原則n (一)財政收入原則n 一國稅收政策的確定及稅收制度的構建變革,應保證國家財政支出的基本需要。n 如何實現(xiàn)財政收入原則:充分、彈性、適度n 1、充分,n 即稅收收入必須充分、穩(wěn)定地滿
26、足國家財政支出的需要;n 應當合理選擇主體稅種n 2、彈性,n 稅制設計應具有較好的彈性;n 稅收彈性:稅收收入增長與經(jīng)濟增長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PPT41)n 3、適度n 即稅收收入必須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界限內n 稅率水平的確定:拉弗曲線由美國經(jīng)濟學家(Laffer, 1979 )提出,反映了稅率與政府稅收收入之間的關系n 基本觀點:n 稅率水平是有限的,在一定限度內(稅收適宜區(qū)域),稅率提高,稅收收入將增加,因為稅源不會因稅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減少;n 但當稅率提高超過一定限度后(禁區(qū)內),就會影響人們工作、投資或儲蓄的積極性,導致稅基減少的幅度大于稅率提高的幅度,稅收收入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下降
27、。如下圖(9-1)所示:稅收OB(100%)稅率AECDn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n 當稅率為零時,政府的稅收收入也為零;n 當稅率升高到100%時,意味著人們要把全部收入用來納稅,也會導致無人愿意工作;n 稅率可產生最大限度生產量和稅收收入的點是A點(不可認為是50%),超過A點,生產和政府收入都會下降。n A線以上是稅收的“禁區(qū)”,政府稅率不應高于此線。n A線以下是稅收的適宜區(qū)域,政府稅率應限定在此范圍內。n (二)效率原則n 即以盡量小的稅收成本取得盡量大的稅收收益,它通過稅收成本與稅收收益的比較得以衡量。n (三)公平原則n 稅收負擔的公平,包括:n 稅收的橫向公平具有相同納稅能力的人繳納
28、相同的稅n 稅收的縱向公平不同納稅能力的人繳納不同稅;n 稅收的經(jīng)濟公平,即通過稅收機制建立機會平等的外部經(jīng)濟環(huán)境,實現(xiàn)起點的公平;n 稅收的社會公平,即通過稅收機制對社會成員個人的收入進行調節(jié),以征稅或補貼方式實現(xiàn)社會成員間利益上的相對平等。30稅負轉嫁n (一)稅負轉嫁:n 納稅人不實際負擔國家課于他們的稅收,而是通過購入或賣出商品價格的變動,將全部或部分稅收轉移給他人負擔的過程。n (二)稅負轉嫁的形式:n 前轉(順轉),納稅人在進行交易時,按課征商品的流轉方向,用提高價格的辦法,把所納稅款向前轉嫁給商品的購買者或消費者。這是稅負轉嫁的最基本形式。n 后轉(逆轉),納稅人用壓低價格的辦法
29、把稅款向后轉嫁給貨物或勞務的供應者。n 混轉(散轉),納稅人將稅款的一部分向前轉嫁給商品購買者,另一部分向后轉嫁給商品供應者。n 輾轉轉嫁,即轉嫁行為發(fā)生多次;n 稅收資本化,即應稅物品交易時,買主將物品可預見的未來應納稅款從所購物品價格中做一次性扣除,此后名義上雖由買主按期納稅,實際上稅款由賣主負擔,這是稅負轉嫁的一種特殊形式。n 消轉,又稱轉化,指納稅人用降低課稅品成本的辦法使稅負從新增利潤中得到抵補。n (三)稅負轉嫁與供求彈性的關系n 稅負轉嫁的程度取決于征稅后的價格變動n 而由征稅引起的價格變動的程度,取決于商品的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n 需求彈性:n 需求彈性越大,通過提高賣價把稅負
30、向前轉嫁給購買者或消費者越困難,而需求彈性越小,稅負越容易轉嫁由購買者或消費者負擔,n 供給彈性:n 供給彈性高,易于把稅負轉嫁出去,相反,供給彈性低,則不容易轉嫁n 總的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就供給和需求的相對彈性來說,哪方彈性小,稅負就向哪方轉嫁,供給彈性等于需求彈性時,稅負就由買賣雙方平均負擔。31稅制結構n 含義:指由若干個不同性質和作用的稅種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稅收體系。n 分類:n 單一稅制結構,即只有一個稅種的稅收體系;n 復合稅制結構,即指由多個稅種構成的且主次有序,相輔相成的稅收體系n 在復合稅制結構中,各個稅種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主體稅種是稅制結構的靈魂,也是區(qū)別于
31、不同稅制結構的重要標志,輔助稅種處于次要或輔助地位。n 主體稅種:n 指在一國稅制中經(jīng)濟影響最大,收入比重最高的稅種,它是稅制類型和稅制結構的關鍵所在。n 一般以商品課稅或所得課稅為主體稅種。n 在復合稅制中,按主體稅種的不同進行分類:n 以全值流轉稅為主體稅種的稅制結構n 其主要特點是:在稅制體系中,流轉稅居主要地位,發(fā)揮主導作用,其他稅種居次要地位,起輔助作用。n 以增值稅為主體稅種的稅制結構n 其主要特點是:在稅制體系中,增值稅占主體地位,發(fā)揮主導作用。n 以所得稅為主體稅種的稅制結構n 其主要特點是:在稅制體系中,所得稅居主體地位,發(fā)揮主導作用,能夠很好體現(xiàn)稅收的公平原則,對收入分配起
32、到較好的調節(jié)作用。n 以流轉稅和所得稅為雙主體稅種的稅制結構n 其主要特點是:在稅制體系中,流轉稅和所得稅并重,均居主體地位,并且作用相當,相互協(xié)調配合。n 以財產稅為主體稅種的稅制結構n 其主要特點是:在稅制體系中,財產稅充當籌建國家稅收收入和調節(jié)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主要手段,而流轉稅和所得稅只起輔助作用。n 當前世界稅制結構的兩大基本模式:n 主張實行以流轉稅為主體稅種,以所得稅等為輔助稅種的稅制結構(發(fā)展中國家居多)n 主張實行以所得稅為主體稅種,以流轉稅等為輔助稅種的稅制結構(發(fā)達國家居多)n 在我國,目前采用的是以流轉稅為主體,以所得稅為輔助的復稅制特征。32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n 稅收制度
33、要素是稅收制度實體部分,即各個稅種的基本法規(guī)必須規(guī)定的內容。包括:n 征稅對象n 納稅人n 稅率n 起征點和免征額n 違章處理33中國現(xiàn)行稅收制度的主要稅種介紹n (一)增值稅:指以商品或勞務價值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jù)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n 增值稅納稅人按規(guī)模大小和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n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管理方法:n (二)消費稅:指對某些特定消費品的流轉額(銷售額或銷售數(shù)量)課征得一種稅。n 征稅對象:n 在中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的應稅消費品,主要包括:n 一些過度消費會對人類健康、社會秩序、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
34、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費品,如煙、酒、鞭炮、火焰;n 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貴重首飾、珠寶玉器、化妝品;n 高能耗及高檔消費品,如摩托車、小汽車、游艇;n 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稀缺資源消費品,如石油;n 具有一定財政意義的產品,如汽車輪胎等。n (三)營業(yè)稅:指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營業(yè)額征收的一種稅。n 征稅對象范圍:n 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經(jīng)營行為。n 注意:n 這里的應稅勞務指屬于交通運輸業(yè)、建筑業(yè)、金融保險業(yè)、郵電通信業(yè)、文化體育業(yè)、娛樂業(yè)、服務業(yè)稅目征收范圍的勞務;n 是一種有償提供應稅勞務、有償
35、轉讓無形資產或者是有償轉讓不動產所有權的行為。n (四)企業(yè)所得稅: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tǒng)稱企業(yè))就其生產、經(jīng)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n (五)個人所得稅:指對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34資產與財產的區(qū)別:n 資產: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到生產經(jīng)營活動中的財產,具有增值的特性;n 財產: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既可以是經(jīng)營性的,也可以是非經(jīng)營性的。n 區(qū)分財政是否是資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是否用于生產經(jīng)營活動。35國有資產分類n 1、按國有資產的經(jīng)濟用途分:n 經(jīng)營性國有資產n 指各類企業(yè)經(jīng)營使用的和按企業(yè)要求經(jīng)營使用的國有資產 n 具有運動性和增值性n 能
36、直接為國家創(chuàng)造新的財富;n 非經(jīng)營性國有資產n 指用于行政事業(yè)單位、提供公共服務而不直接參與生產、流通的國有資產 n 不直接參與生產經(jīng)營和創(chuàng)造財富過程,但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n 2、按國有資產存在的形態(tài):n 國有有形資產,n 指具有價值形態(tài)和實物形態(tài)的資產n 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資源性資產;n 國有無形資產,n 指不具備實物形態(tài),卻能在一定時期里提供收益的資產n 包括國有可確指無形資產、國有不可確指無形資產、國有非實物形態(tài)的權利。n 3、按國有資產行政隸屬關系的不同:n 國有中央政府管理的資產n 國有地方政府管理的資產36政府債務n 公共風險視角下的政府債務分類:n (一)按是否得到合同和
37、法律的確認分為:n 顯性債務:明顯的債務,為法律或合同所確認的、在賬面上反映出來政府債務n 隱性債務:不能在賬面上充分反映出來,政府出于公共利益或利益集團壓力而承擔的道義債務n (二)按照政府所承擔的義務的現(xiàn)實性與否分為:n 直接債務:政府承擔的現(xiàn)實義務體現(xiàn)為直接債務,即政府債務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n 間接債務(或有債務):政府承擔的未來義務體現(xiàn)為間接債務,即政府承擔的債務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如果發(fā)生了就需要政府承擔,如果沒有發(fā)生就不需要政府承擔。n 會計學視角下的政府債務分類n 會計學意義上的政府債務,實際上對應于政府顯性直接債務n (一)按發(fā)行地域分,可以分為內債和外債n 內債:政府在
38、本國的借款和發(fā)行的債券n 外債:是政府向其他國家的政府、銀行或國際金融組織的借款,及在國外發(fā)行的債券等。n (二)按舉債形式劃分,可分為契約性借債和發(fā)行債券n 政府契約性借款,指政府和債權人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共同協(xié)商,簽訂協(xié)議或合同,形成債權債務關系。n 發(fā)行債券,指向社會各單位、企業(yè)、個人的借債采用發(fā)行債券的形式。這種方式具有普遍性,應用范圍較廣。n (三)按發(fā)行期限劃分,可分為短期公債、中期公債和長期公債n 短期公債指發(fā)行期限在一年之內的公債,又稱為流動公債n 中期公債指發(fā)行期限在1-10年之內的公債n 長期公債指發(fā)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公債,其中還包括永久公債或無期公債n (四)按債務是
39、否可以自由流通劃分,可以分為可轉讓公債(上市公債)和不可轉讓公債(不可上市公債)n 可轉讓公債:可以在債券市場上自由流通買賣的公債。n 不可轉讓公債:由于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特定原因,有些公債不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自由買賣,只能由政府到期還本付息。37公債n 一、公債的基本概念n 公債,n 即公共債務,是政府以債務人身份,采取政府信用的形式取得的一種收入;n 是政府為解決正常的財政收入不足,或實施特定的經(jīng)濟調控政策,以信用形式籌集資金而形成的債務。n 公債的內涵:n 公債是各級政府借債的統(tǒng)稱n 包括中央債(國債)和地方債n 公債是政府收入的一種特殊形式n 具有自愿性、償還性和靈活性,是政府用還本付息的
40、信用方式取得的一種財政收入 ;n 公債是政府信用或財政信用的主要形式n 以國家經(jīng)常性財政收入為保證,信用程度高,風險??;n 公債是政府可以運用的一種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n 公債的積極作用n 1、彌補財政赤字公債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n 2、調控國民經(jīng)濟運行n 3、籌集建設資金n 4、提供方便的投資工具n 公債負擔n 從形式上看,公債負擔分為三個方面:n 認購者的負擔:公債投資者認購公債等于犧牲了現(xiàn)期消費;n 政府的負擔:公債還本付息給政府帶來的負擔;n 納稅人的負擔:稅收是公債償還的資金來源,公債的償還等于形成了納稅的負擔。n 從實質上看,公債的負擔是納稅人的負擔。n 首先,認購者的負擔最終能從
41、政府的還本付息中獲得補償;n 其次,政府的負擔會最終轉嫁到納稅人的身上;n 因此,公債的負擔最終表現(xiàn)為納稅人的負擔n 除此以外,公債的負擔還會帶來代際間的轉移問題。n 即政府通過“借新債還舊債”和舉借長期債務的方式把償債時間向后推移,讓下一代人來承擔還債的責任。n 公債負擔在代際間轉移的合理性取決于公債資金運用項目的性質(一般來說,長期公債融資適用于公共投資項目,而不適于公共消費項目)。38財政體制n (一)內涵n 財政體制指規(guī)定著中央與地方,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在財政收支劃分和財政管理權限劃分上的一項根本制度。n 實質是正確處理國家在財政資金分配上的集權與分權問題n (二)財政體制的內容n
42、確立財政管理機構體系 n 劃分財政管理權責 n 劃分財政收支范圍 n 建立規(guī)范的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n (三)財政體制的實質n 財政體制的實質是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地方各級政府之間以及國家與各部門、企事業(yè)單位之間在財政資金分配上的集權和分權關系。39政府間轉移支付l (1)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內涵 指在各級政府或同級政府間通過財政資金的無償撥付來調節(jié)各預算主體收支水平的方式。l (2)政府間轉移支付的目的 解決地方公共商品的收益外溢性問題 保證下級政府的支出需要 有助于地方財力均等化 有助于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控制40 1994年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l 1994年開始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是我國建國
43、以來涉及范圍最大、調整力度最強、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財政體制改革。l 它是以劃分稅種和稅權為主要方式來確定各級政府的財權財力范圍和管理權限,處理中央與地方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分配關系的分級財政管理體制。l 從此,中國財稅改革踏上了制度創(chuàng)新之路l 分稅制的內涵l 指按事權劃分各級政府間的財政支出,l 依據(jù)事權和財權相結合的原則,主要按稅種來劃分各級政府的預算收入,各級預算相對獨立,l 各級次間和地區(qū)間的差別主要通過轉移支付制度進行調解的財政管理體制。41經(jīng)濟危機的實質在經(jīng)濟運行過程中,一國產出會圍繞長期增長趨勢,呈現(xiàn)出時上時下、高低起伏的波動現(xiàn)象經(jīng)濟波動。l 經(jīng)濟波動是一國經(jīng)濟繁榮與衰退相互
44、交替的反映。 經(jīng)濟繁榮時期,表現(xiàn)為需求高漲,產銷活躍,物價攀升,失業(yè)減少。 經(jīng)濟衰退時期,表現(xiàn)為需求低落,庫存增多,物價低落,失業(yè)上升。 當經(jīng)濟波動中出現(xiàn)過低的經(jīng)濟增長率,過高的失業(yè)率時,即形成經(jīng)濟危機。 經(jīng)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的危機42宏觀調控l 一、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l 經(jīng)濟手段, 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 以經(jīng)濟利益為動力機制和約束機制的調控措施的總和, 具體表現(xiàn)為稅收、信貸、利率、匯率、價格等具有分配職能的經(jīng)濟范疇。l 經(jīng)濟法規(guī), 宏觀調控的必要手段, 政府以法律形式把各種經(jīng)濟聯(lián)系和經(jīng)濟活動的行為準則固定下來, 宏觀調控成功的重要保證。l 行政管理, 重要的補充手段, 政府憑借政權力量,采取指示、命令、決議、規(guī)定等形式直接干預經(jīng)濟生活的調節(jié)方法。l 二、財政宏觀調控目標l 財政宏觀調控目標是財政對市場經(jīng)濟運行進行宏觀調節(jié)和控制所達到的狀態(tài)。 經(jīng)濟穩(wěn)定增長 充分就業(yè) 物價穩(wěn)定 國際收支平衡 社會公平分配43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概念l (一)財政政策 指以特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冰天雪地間的青春之旅冰雪運動與青少年發(fā)展的多維分析
- 2025年濰坊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
- 2025年云南考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目
- 2025年臺州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a2
- 個人衛(wèi)生與幽門螺旋桿菌的防控
- 創(chuàng)新型學校環(huán)境教育的實施與效果評估
- 建筑業(yè)新技術推廣應用
- 以學生為本的運動場館安全管理措施優(yōu)化與實踐效果分析
- 創(chuàng)業(yè)者的決策能力提升與實踐應用
- 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fā)展模式
- GB/T 5534-2024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幼兒園手足口病教師培訓
- 超市安保人員工作管理制度
- 2024時事政治考試100題及參考答案
- 2024屆消防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80題)
- 2024年職業(yè)健康素養(yǎng)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地理試題卷(含答案及解析)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本科《納稅籌劃》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一至五)試題及答案
- 《技術規(guī)程》范本
- 重點語法清單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紅色簡約中國英雄人物李大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