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預防資料_第1頁
糖尿病的預防資料_第2頁
糖尿病的預防資料_第3頁
糖尿病的預防資料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食品營養(yǎng)中心資源庫健康專題慢性病預防糖尿病的預防糖尿病是由于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不足(缺乏)或相對不足(胰島素受體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以糖、 蛋白質(zhì)及脂肪代謝紊亂為主的一種綜合癥。 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和糖尿,典型的糖尿病癥狀是“三多一少” :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少(消瘦乏力)。糖尿病臨床上分為胰島素依賴型(1 型)和非胰島素依賴型(2 型)兩種類型,前者多發(fā)生于青少年,血糖波動大,需依賴注射胰島素;后者多發(fā)生于 40 歲以后的成年人,占糖尿病總?cè)藬?shù)的 80%90%,發(fā)病前多肥胖,一般不需外源型胰島素。1)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人由于脂肪代謝紊亂、 合成減少、分解增加,導致酮癥,引起酸中毒,并因膽固醇

2、合成旺盛,形成高膽固醇血癥。由于病人的葡萄糖利用減少,迫使部分蛋白質(zhì)氧化供熱,加上蛋白質(zhì)合成減弱、分解增加,從而引起負氮平衡,致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傷口不易愈合,容易引起皮膚感染、泌尿道感染、膽囊炎、肺結核、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白內(nèi)障及視網(wǎng)膜病變等。2)糖尿病的飲食調(diào)控目標接近或達到血糖正常水平; 保護胰島 -細胞,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使體內(nèi)血糖、胰島素水平處于一個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維持或達到理想體重; 接近或達到血脂正常水平;預防和治療慢性并發(fā)癥:如血糖過低、血糖過高、高脂血癥、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等; 全面提高體內(nèi)營養(yǎng)水平, 增強機體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維持正常活動,提高生活

3、質(zhì)量。3)糖尿病的飲食調(diào)控原則(1)合理控制能量的攝入糖尿病的基礎治療體重是評價總能量攝入是否合理的簡便有效的指標,建議每周稱一次體重,并根據(jù)體重不斷調(diào)整食物攝入量和運動量,肥胖者應逐漸減少能量攝入并注意增加運動,使體重逐漸下降至正常標準的±5%左右,孕婦、乳母、營養(yǎng)不良及消瘦者、伴消瘦性疾病而體重明顯低于標準體重者,能量攝入可增加 10%20%,使病人適應生理需要和達到理想體重。(2)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糖尿病治療的關鍵碳水化合物供能應占總能量的50% 60%左右,根據(jù)病人的病情、總能量及空腹血糖的高低來選擇比例。每日碳水化合物進食量宜控制在 210300g,約折合主食 300

4、400g。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 150180g,約折合主食 200 500g,對米、面等谷類按規(guī)定量食用。蔬菜類可適量多用,喜歡甜食者可選用甜葉菊、木糖醇、阿斯巴甜或甜蜜素;最好選用吸收較慢的多糖,如玉米、蕎麥、燕麥、莜麥、紅薯等。(3)蛋白質(zhì)的適量攝入。糖尿病人的蛋白質(zhì)供應量為 1g/( kg·d),蛋白質(zhì)所供能量占總能量的 12%15%。兒童、孕婦、乳母、營養(yǎng)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者,可酌情增加 20%。多選用大豆及豆制品、兔、魚、禽、瘦肉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至少占 1/3。(4)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每天脂肪供能應占總能量的20% 30%,如高脂血癥伴肥胖、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者,脂肪攝入

5、量宜控制在總能量的25%以下;同時,要嚴格控制飽和脂肪酸攝入,使其不超過總能量10%,一般建議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為 111,每天植物油用量宜 20g 左右; 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在 300mg 以下。富含飽和脂肪酸的牛油、羊油、豬油、奶油等應控制攝入。(5)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建議每日膳食纖維供給量約為 3540g;含可溶性纖維較多的食物有南瓜、糙米、玉米面、魔芋、整粒豆、燕麥麩等。(6)保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 提倡食用富含維生素B1 和維生素 B2 的食物,如蘆筍、牛肝、牛奶、羔羊腿等,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有花椰菜、甘藍、棗類、木瓜、草莓等;注意補充鋅、鉻、鎂、鋰等微量元素。(7)食物多樣化。糖尿病人每天都應吃到谷薯、蔬菜、水果、大豆、奶、瘦肉(含魚、蝦)、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