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針的表現(xiàn)和處理方法-6頁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1.gif)
![暈針的表現(xiàn)和處理方法-6頁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2.gif)
![暈針的表現(xiàn)和處理方法-6頁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3.gif)
![暈針的表現(xiàn)和處理方法-6頁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4.gif)
![暈針的表現(xiàn)和處理方法-6頁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23771b79-4296-4310-8388-033f91cdae9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武 威 風 濕 骨 病 專 科 醫(yī) 院暈針的表現(xiàn)和處理方法 暈針,見于針灸時表現(xiàn)為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欲吐,心慌、渾身無力的癥狀,血壓也隨之降低,和休克有區(qū)別,屬于血管減壓性暈厥,因為針灸刺激,通過迷走神經(jīng)反射引起血管床擴張,心臟回血減少,引起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一系列癥狀導致昏厥。一、 暈針的原因(一) 體質原因:體虛、饑餓、醉酒、過敏體質、疲勞者易發(fā)生暈針。(二) 心理原因:因為害怕、緊張心理因素產(chǎn)生的暈針。(三) 病理原因:有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者,特別是有直立性低血壓史或神經(jīng)官能癥史者多易發(fā)生暈針。(四) 穴位刺激過強:所謂過強,因各人情況不一,很難度量比較。一般在敏感點施針,或采用特殊
2、手法,如氣至病所手法等都能誘發(fā)。在刺激的種類上,除毫針、拔罐、艾灸外,穴位注射和耳針亦可引起暈針。(五) 體位原因:以立位及正坐位發(fā)生暈針者多見,但也有臥位暈針的。臥位暈針約占28%。臨床上觀察到臥位暈針的癥狀多較重,持續(xù)時間也較長。(六) 環(huán)境原因:氣壓低之悶熱季節(jié),屋子里空氣混濁,聲浪喧雜等。二、 暈針的表現(xiàn)(一) 暈針先兆期: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視力模糊,耳鳴,心悸,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打呵欠等。這一時期十分短暫,有些患者可無先兆期。(二) 發(fā)作期:輕者頭暈胸悶,惡心欲嘔,肢體發(fā)軟涼,搖晃不穩(wěn),或伴瞬間意識喪失。重者突然意識喪失,昏撲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
3、雙眼上翻,二便失禁。血壓迅速下降,脈搏變緩,每分鐘減緩至4050次。少數(shù)可伴驚厥發(fā)作。(三) 后期:經(jīng)及時處理恢復后,患者可有顯著疲乏,面色蒼白,嗜唾及汗出。輕癥則僅有輕度不適。上述為典型發(fā)作過程,但輕癥者可僅出現(xiàn)先兆期即直接進入后期,而無發(fā)作期。暈針大多發(fā)生于針灸過程中,但也有少數(shù)病人在取針后數(shù)分鐘用至更長時間始出現(xiàn)癥狀。被稱為延遲暈針,值得注意。暈針只要處理及時,一般可很快恢復知覺,常無嚴重后果。三、 暈針的預防方法(一) 心理預防:主要針對有猜疑、恐懼心理者,或針刺時哭笑、驚叫、戰(zhàn)抖、躲避、肌肉痙攣,伴有瞳孔、血壓、呼吸、心跳、皮溫、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功能改變者。均可作預先
4、心理預防,以避免出現(xiàn)暈針等不良反應。共分三法:1. 語言誘導:進針前,先耐心給患者講解針刺的具體方法,說明可能出現(xiàn)的針刺的感覺、程度和傳導途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2. 松弛訓練:對好靜、壓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內(nèi)向的患者,令其凝視某物體,待其完全進入自我冥想(入靜)狀態(tài)后,始行進針。3. 轉移注意力:對急躁、好動、注意力渙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簡單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問題,利用其視、聽覺功能和思維活動等,轉移其注意力,促進局部組織放松。有人以此法對420例患者進行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對預防暈針及其它不良反應有較好的作用。(二) 生理預防:饑餓病人,針前宜適當進食;過度疲勞
5、者,應令其休息至體力基本恢復。特別對有暈針史者和初次針灸者,最好采取側臥位,簡化穴位,減輕刺激量。(三) 其它預防法1. 壓眼預防法:國外應用一種壓眼防暈法,經(jīng)國內(nèi)在有關單位試用,確有一定效果。方法是:讓患者雙眼向下看,閉眼,術者將雙手拇 指指尖分別軒于患者雙眼上瞼,其余四指分別放在患者耳前作支撐,然后用拇 指輕壓眼球,注意用力方向由上斜向內(nèi)下方,拇指尖應放在眼球的角膜 上方用力,避免指尖直接壓迫角膜,按壓大約5s后抬起手指約5s,然后再按上法按壓抬起,持續(xù)約30s,再行針刺。注意:青光眼、高度近視眼者慎用。2. 浸熱水預防法:對于特殊過敏體質暈針病人,有人主張,先囑病人將兩手浸入熱水中,約5
6、10min后,再以毫針輕輕刺入兩內(nèi)關穴,約1min左右,開始針刺其它病中需要刺的穴位??晒┳x者臨床參考。在針灸過程中,一旦病人有先兆暈針癥狀,應立即處理。針灸拔罐后,令患者在診室休息510分鐘后始可離開,以防延遲暈針。四、 暈針的處理方法(一) 輕度暈針:應迅速拔去所有的針或罐,或停止施灸,將患者扶至空氣流通處躺下。抬高雙腿,頭部放低(不用枕頭),靜臥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適,給予溫熱開水或熱茶飲服。(二) 重度暈針:立即去針后平臥,如情況緊急,直接臥于地板上,于百會穴艾灸有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藥艾條,點燃后在百會上作雀啄式溫灸,不宜離頭皮太近,以免燙傷,直至知覺恢復,癥狀消退。重者在上
7、述處理基礎上,可針刺人中、素髎、內(nèi)關、足三里,艾灸百會、關元、氣海等穴,即可恢復。如必要時,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注射強心劑及針刺水溝、涌泉等措施。滯針的表現(xiàn)及處理方法一、 什么是滯針?針刺入肉后,受刺肌群強烈收縮,夾持針體固定于肌群之間,醫(y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而病人則感覺痛劇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針在體內(nèi)捻轉不動,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若勉強捻轉,病人常痛不可忍。二、 如何預防滯針對精神緊張者,應先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顧慮。注意行針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單向捻轉,若用搓法時,應注意與提插法的配合,則可避免肌纖維纏繞針身而防止滯針的發(fā)生。三、 滯針情況的處理若病人精神緊張
8、,局部肌肉過度收縮時,可稍延長留針時間,或于滯針腧穴附近進行循按或叩彈針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以宣散氣血,而緩解肌肉的緊張。若行針不當,或單向捻針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將針捻回,并用刮柄、彈柄法,使纏繞的肌纖維回釋,即可消除滯針。斷針的表現(xiàn)及處理方法一、 斷針原因針具質量欠佳,針身或針根有剝蝕損壞;針刺時,針身全部刺入;行針時,強力捻轉提插,肌肉強烈收縮或患者改變體位;滯針和彎針現(xiàn)象未及時正確處理。二、 斷針處理囑患者不要緊張,不要亂動,以防斷端向肌肉深層陷入。如斷端還在體外,可用于指或鑷子取出;如斷端與皮膚相平,可擠壓針孔兩旁,使斷端露暴體外,用鑷子取出;如針身完全陷入肌肉,應以X線下定位,用外科手術取出。三、 斷針預防應認真檢查針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chǎn)品加工的委托合同
- 二手車轉讓合同模板
- 交通設施采購及養(yǎng)護合同范本
- 親屬間房屋無償贈與合同
- 個人農(nóng)村小產(chǎn)權房抵押融資合同
- 個體合作經(jīng)營收益分配合同
- 產(chǎn)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合同范本
- 個人合伙創(chuàng)業(yè)合同書范本
- 養(yǎng)殖場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樁基礎施工合同范本
-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溫無線采集系統(tǒng)技術要求
- 《復旦大學》課件
- 針灸與按摩綜合療法
- 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tǒng)建設完善基本規(guī)范
- Photoshop 2022從入門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廣東省健康醫(yī)療數(shù)據(jù)安全分類分級管理技術規(guī)范
- 校本課程生活中的化學
- DB43-T 2775-2023 花櫚木播種育苗技術規(guī)程
- 《我的家族史》課件
- 高空作業(yè)安全方案及應急預案
- 蘇教版科學2023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及反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