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FpgFpg第二章綜合檢測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20 分,時間 90 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 50 分)一、選擇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四個選項中,有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有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 5 分,選不全得 2 分,有選錯或不答得 0 分)a= (v vo)/t,下列對物體運動性質(zhì)判斷正確是A .沿直線向一個方向運動B .沿直線做往復運動C.加速度大小不變D .全過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答案:AC3.列車長為 L,鐵路橋長也是 L,列車沿平直軌道勻加速過橋,車頭過橋頭速度是 V1,車頭過橋尾速度
2、是 V2,則車尾通過橋尾時速度為B . 2v2 viD. 2v2 v2解析:車頭、車尾具有相同速度,當車尾通過橋尾時,車頭發(fā)生位移 v0= 2ax,得 V2 v2= 2aL,又 v2 v?= 2a (2L),由此可得 v = _:2v2 vi.4.右圖是在同一直線上做直線運動甲、乙兩物體x t 圖線,下列說法中正確是(1.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A .當B .當C.當D .當答案:解析:V0 0,V0V0,V0V0,V0 0,Bav0 時,av0 時,av0 時,a= 0 時,物體做加速運動 物體做加速運動 物體做減速運動 物體做勻加速運動當初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即A 錯誤.當
3、初速度方B 正確,C 錯誤.當初速度不變,加速度為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即 零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即 D 錯誤.2.某物體沿直線運動 v t 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以看出物體+ V22x= 2L,由v2C.A . V2答案:DFpgFpgA .甲啟動時刻比乙早tiB .當 t= t2時,兩物體相遇C.當 t= t2時,兩物體相距最遠D .當 t=t3時,兩物體相距 X1FpgFpg答案:ABD解析:甲由 xi處從 t = 0 開始沿負方向勻速運動,乙由原點從t=ti開始沿正方向勻速運動,在 t = t2時甲、乙兩物體相遇,到t= t3時,甲到達原點,乙運動到距原點X1處,所
4、以ABD 選項正確.5.某人利用手表估測火車加速度,先觀測30s,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 540m ;隔 30s 后又觀測 10s,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 360m.若火車在這 70s 內(nèi)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火車加速度為( )A . 0.3m/s2B . 0.36m/s2C. 0.5m/s2D . 0.56m/s2答案:Bvv1一 v 36 _ 18速度,此時刻與前 30s中間時刻相隔 50s.由 a=m/s2= 0.36m/s2.即選 t At50項 B 正確.6.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停了下來,在汽車剎車過程中,汽車前半程平均速度與后半程平均速度之比是( )A .(2+ 1) : 1B . 2 :
5、1C. 1 : (;2 + 1)D . 1 : 2答案:A解析:汽車運動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為零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前半程與后半程所用時間之比為(.2- 1) : 1 ;則平均速度之比為時間反比:1 : (2- 1) = (.;2 + 1) : 1.7.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物體速度一時間圖線如圖所示,若初速度大小為V0,末速度大小為 v,則在時間 t1內(nèi)物體平均速度是解析:設(shè)通過斜面一半所用時間為 t1,通過斜面全長所用時間為解析:前 30s 內(nèi)火車平均速度540v = 30m/s= 18m/s,它等于火車在這30s 內(nèi)中間時刻速度,后 10s 內(nèi)火車平均速度 V13600m/s= 36m/s.它
6、等于10s 內(nèi)中間時刻FpgFpgA .等于(V0+ v)/2B. 小于(V0+ v)/2C. 大于(V0+ v)/2D .條件不足,無法比較答案:C解析:利用面積求解.& 一物體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勻加速下滑,它通過斜面一半所用時間是它通過整個斜面 所用時間n倍,貝 U n 等于A. 2- 1C 寧( )B. 22Dy答案:D1t2,由 x=at2,得FpgFpg9做自由落體運動小球,先后經(jīng)過 A 和 B 兩點速度分別為 v 和 7v,經(jīng)歷時間為 t,則該段時間內(nèi),后 2 內(nèi)通過位移比前*內(nèi)通過位移大( ) 3A 4vtB.*vtC. 3vtD 3 ,2vt答案:B解析:該段時間 t 內(nèi)
7、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速度,vt/2= 4v,前 2 內(nèi)位移t v + 4v t 5 tt 4v+ 7v t 11,3S1= vi = -2= 4vt,后 2 內(nèi)位移 S2= v2=-2=vt,故AsS2- si= *vt, B 正確.10.初速度為 vo物體以加速度 a 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n倍,則物體發(fā)生位移是答案:A第n卷(非選擇題 共 70 分)、填空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18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橫線上)11 如圖所示是 A、B 兩物體運動位移 一時間圖象,A、B 兩物體均做 _ 運動,它們運動方向 _ , 0 時刻它們相距 _m,它們在 _s 時刻
8、相遇,相遇時_ .答案:勻速直線 相反 10 2.5 距參考點 5m 處12.利用打點計時器等儀器測定勻變速運動加速度是打出一條紙帶如圖所示.A、B、C、D、E 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時間間隔為0.1s.已測得 B、C、D、E 各點到 A 點距離分別為XAB=24.0mm,XAC=52.2mm ,XAD=84.6mm ,XAE= 121.3mm , 則打點計時器打下 B、D 點時物體瞬時速度分別為VB=_ m/s ,VD=_m/s;物體運動加速度 a =_ m/s2.(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v e*A tiCDECE入ACa=0sr0.423m/s.13.現(xiàn)給定以下器材:A .
9、閃光照相機 B .秒表 C .打點計時器 D .交流電源 46V E.導線若干 F.紙 帶 G.復寫紙 H.A.(n2- 1)vjj2aB.n vo2aC.(n 1)S2D.(n 1)2v22a解析:1、由 vt= nv0= v0+ at 與 s= v0t + at2聯(lián)立得(n2 1)v62a解析:XAC0.0522vB= 0.2s=0.2m/s= .261m/sXCEvD=五=0.06910.2m/s0.346m/s答案:0.2610.3460.423XCE=XAEXAC=0.0691m ,FpgFpg鐵架臺 I 游標卡尺丄重物 K.刻度尺 L.直徑 1cm鋼球 M .1m 長細線 N .照
10、相底片設(shè)計一個測當?shù)刂亓铀俣?g實驗方案.FpgFpg(1) 從給定器材中選(填器材前面字母)_作為實驗器材;(2) 需要測量物理量是_ ;用你測量出物理量寫出重力加速度g表達式: _ ./x答案:(I)CDEFGHJK (2)連續(xù)相等時間(to)段位移差從(3)g=-j2解析:重物連上紙帶后讓重物自由下落,利用打點計時器打下一系列點,測出相鄰相x等時間(to)段位移差x則 g =帝三、論述 計算題(本題共 4 小題,共 52 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 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4一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0m/s,
11、加速度為 2m/s2.試求該質(zhì)點:(1) 第 5s 末速度;(2) 前 5s 內(nèi)平均速度;第 5s 內(nèi)平均速度.答案:(1)20m/s(2)15m/s(3)19m/s解析:(1)第 5s 末速度 V5= V0+ at = (10 + 2X5)m/s= 20m/sV0+ V510+ 20(2) 刖 5s 平均速度 V1 = =2m/s = 15m/s(3) 第 4s 末速度 V4= 10m/s+ 2X4m/s= 18m/sv4+ V518 + 20第 5s 內(nèi)平均速度 V2= 2 =2 m/s= 19m/s15.如下圖所示,是某質(zhì)點速度圖象,由此確定:(1) 質(zhì)點在 OA、AB、BC、CD 段做
12、何種運動?(2) 質(zhì)點在幾種運動中位移分別是多少?(3) 質(zhì)點在 OA 段,AC 段和全程中平均速度分別是多少?(4) 質(zhì)點在 OA 段、AB 段、BC 段加速度分別為多少?方向與規(guī)定正方向關(guān)系如何? 解析:(1)質(zhì)點在 OA 段、AB 段、BC 段和 CD 段分別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勻減速直線運動和反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質(zhì)點位移分別為:1OA 段:x1= 2X3X8m = 12m.AB 段:x2= 2X8m = 16m.1BC 段:X3= 2X2x8m = 8m.1CD 段:x4= x(-4)x1m = 2m.(3)質(zhì)點在 OA、AC 段及全程平均速度,按平均速度定義式12Fp
13、gFpg全程平均速度VOA=X1t1123 m/s = 4m/s.X2+ X3AC=t2+ t316+ 82+ 2 m/s= 6m/s.FpgFpg(X1+ X2+ X3+ X4)12 + 16+ 8+ (-2), c ,v =m/s= 4.25m/s.t8在 v t 圖象上,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質(zhì)點在 OA 段、AB 段和 BC 段加速度分別為:aoA=石t|m/s2,方向與規(guī)定正方向相同.aBc= = _lm/s2= 4m/s2,負號表示方向與規(guī)定正方向相反.16.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先做自由落體運動,下降 落傘,以14.3m/s2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地面時速度為5m/s
14、.(1)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離地面高度是多少?離開飛機后,經(jīng)過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地面?答案:(1)305m(2)9.85s解析:(1)由 v1 = 2gh1可得運動員打開傘時速度V1= 6m/s運動員打開傘后做勻減速運動,由v2 v1= 2ah2可得運動員打開傘時位移v2v15262_h2=2X(14.3)m=125m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咼度h= h1+ h2= 180m + 125m = 35m(2)自由落體運動時間為t1= - = 6s打開傘后運動時間為 t2=匹一v1 3.85sa離開飛機后運動時間為t = t1+12= 9.85s17.客車以 20m/s速度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同軌前方120m
15、 處有一列車正以 6m/s速度勻速前進于是客車緊急剎車,以0.8m/s2加速度勻減速運動,試判斷兩車是否相撞.答案:相撞解析:一個物體能否追趕上另一個物體問題,可以假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 能追趕上,根據(jù)運動規(guī)律列出關(guān)于時間 t方程,如果這個方程有解就說明能追趕上,如果這個方程無解就說 明趕不上以列車前進方向作為正方向假設(shè)客車經(jīng)過時間t 追上列車客車在這段時間1 1內(nèi)前進距離為 X1= V0t+ 2at2= 20t + ?X( 0.8)Xt2= 20t 0.4t2列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前進距離X2= vt = 6t當客車追趕上列車時:X1 X2= 120,即 20t 0.4t2 6t= 120,整理得 t2
16、35t+ 300 = 0;解得 t1= 15s, t2= 20s(舍去).由此可見,15s 后客車追趕上列車.第二章綜合檢測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20 分,時間 90 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 50 分)一、選擇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四個選項中,有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有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 5 分,選不全得 2 分,有選錯或不答得 0 分)1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一靜止小球,以下說法中正確是( )A 小球?qū)椈蓽y力計拉力就是小球所受重力B .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等于小球?qū)椈蓽y力計拉力C.小球所受重力施
17、力物體是彈簧測力計D .小球所受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答案:BD2.關(guān)于靜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是AvaAB=Tt=,18m 后打開降(g 取 1m/s2)FpgFpgA .兩個相對靜止物體之間一定有靜摩擦力作用FpgFpgB 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受靜摩擦力作用物體一定是靜止D 在正壓力一定情況下,靜摩擦力大小是可以變化,但有一定限度答案:D3. 一勻質(zhì)木棒,擱置于臺階上保持靜止,下圖關(guān)于木棒所受彈力示意圖中正確 是( )答案:D解析:木棒受到彈力(支持力)方向應(yīng)垂直于它與臺階接觸處公切面,所以正確選 項是 D.4.如下圖所示, 一根彈性桿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0。斜面上,桿另一端固定一個重力是 2N
18、小球,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彈性桿對小球彈力( )A .大小為 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為 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為 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 .大小為 2N,方向豎直向上答案:D解析:繩只能產(chǎn)生拉伸形變,所以繩上彈力方向只能沿繩并且指向繩子收縮方向.輕桿和繩不同,它既可以產(chǎn)生拉伸形變,也可以產(chǎn)生壓縮形變、彎曲形變和扭轉(zhuǎn)形變,因此桿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5.如甲圖所示,質(zhì)量為 m木塊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木塊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 為 0.5,水平推力 F 作用于木塊上,但未把木塊推動,則在圖乙中反映木塊受到靜摩擦力f 隨水平推力 F 變化關(guān)系圖線是答案:A解析:推而未動,故摩擦力
19、 f= F,所以 A 正確.6. A、B、C 三物塊質(zhì)量分別為 M、m 和 mo,作如右圖所示連接,繩子不可伸長,且 繩子和滑輪質(zhì)量、繩子和滑輪摩擦均可不計,若B 隨 A 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勻速運動, 則可以判斷團DFpgFpgA .物塊 A 與桌面之間有摩擦力,大小為mogB .物塊 A 與 B 之間有摩擦力,大小為 mogC.桌面對 A、B 對 A,都有摩擦力,兩者方向相同,合力為mogD .桌面對 A、B 對 A,都有摩擦力,兩者方向相反,合力為mog答案:A解析:可把 A、B 當做一個物體,由二力平衡知,A 受桌面向左滑動摩擦力,大小為mog,對物體 B,運動狀態(tài)不變,沒有相對 A 運動
20、趨勢,故 B 不受摩擦力,A 正確.7.兩個共點力大小都是 60N,若使兩個力合力也是 60N,則兩個力之間夾角( )A. 30 B. 45 C. 9O 答案:D解析:本題求兩分力夾角,利用三角形法則解決最簡捷, 成一個三角形,如圖所示,三條邊相等,故組成等邊三角形,所以D 正確.&如右圖所示,用繩索將重球掛在墻上, 不考慮墻摩擦.如果把繩長度增加一些, 則球?qū)K拉力 Fi和球?qū)毫?F2變化情況是( )A . Fi增大,F(xiàn)2減小B.Fi減小,F(xiàn)2增大C.Fi和 F2都減小D . Fi和 F2都增大答案:C解析:采用圖解法.Fi和 F2合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當繩長增加時,繩與
21、 墻夾角變小,力變化如圖所示,由分析可得,F(xiàn)i和 F2都減小.9.某物體受到大小分別為 Fi、F2、F3三個共點力作用,表示這三個力矢量恰好圍 成一個D . i2O兩分力與合力矢量可以組Fi與 F2夾角為 i2O ,僅FpgFpg封閉三角形.下列四個圖中不能使該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是FpgFpg答案:ABD解析:A 圖中 Fi、F3合力為F2,所以三力合力為 2F2; B 圖中合力為 2Fi; C 圖 中合力為零;D 圖中合力為 2F3.10.如圖甲、 乙所示,兩個完全相同小球在擋板作用下靜止在傾角為光滑斜面上,下列關(guān)于小球受力說法中正確是A .小球重力在兩種情況下產(chǎn)生效果完全相同B 小球均受重力
22、、壓緊斜面力、壓緊擋板力和斜面彈力、擋板彈力C.小球受到擋板作用力和斜面彈力合力大小、方向均相等D 撤去擋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均將沿斜面向下答案:CD解析:斜面上小球均受重力、斜面彈力和擋板彈力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根據(jù)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力特點可知, 小球受到斜面彈力和擋板彈力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豎直向上,故 C 正確重力按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為壓緊斜面力和壓緊擋板力,撤去擋 板后,小球受力大小和方向隨之發(fā)生變化,重力產(chǎn)生效果變?yōu)閴壕o斜面力和使小球下滑力,壓緊斜面力與斜面對小球支持力平衡,故甲、乙兩種情況下小球所受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分力mgsin 方向沿斜面向下,D 正確.第n卷(非選擇題 共
23、 70 分)二、填空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18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橫線上)11._ 用兩根鋼絲繩 AB、BC 將一根電線桿 0B 垂直固定在地面上,且它們在同一個平面 內(nèi),如下圖所示,設(shè) A0= 5m, OC = 9m, OB = 12m,為使電線桿不發(fā)生傾斜,兩根繩上 張力之比為_ .答案:39 : 25解析:為使電線桿不發(fā)生傾斜,兩根繩上張力沿水平方向分力大小相等.由幾何知識可得 AB = 13m, BC = 15m.設(shè) AB 與豎直方向夾角為a,BC 與豎直方向夾角為則有FABSina砝碼質(zhì)量 m/x103kg0306090120150彈簧總長度 l/x102m6.07.
24、28.39.510.611.812.某同學在豎直懸掛彈簧下加掛鉤碼, 學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時彈簧始終未超過彈性限度.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關(guān)系.(g 取 10N/kg)(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下圖所示坐標系中作出彈力F 跟彈簧伸長量 x 關(guān)系圖象.(2)根據(jù)圖象得到彈簧勁度系數(shù)是 _ N/m.=FBCSin 3,所以FABFBC衆(zhòng),代入數(shù)據(jù)得FABFBC3925.FpgFpgn-1.5L20,90.3iL*1.BJ.O1 2 3 4 5 6 7 j/X1 5 0解析:由圖象知,彈簧勁度系數(shù)k= N/m26N/m.0.058 013.某同學在做“探究力合成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條結(jié)
25、點位置 O 以及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力大小和方向,如圖所示.(1)試在圖中作出無實驗誤差情況下橡皮條拉力圖示,并用F3表示該力.有關(guān)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有 _ .A 兩彈簧測力計拉力可以同時比橡皮條拉力大 B 橡皮條拉力是合力,兩彈簧測力計拉力是分力C.兩次拉橡皮條時, 需將橡皮條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這樣做O目O是保證兩次彈簧 測力計拉力效果相同D. 若只增大某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大小而要保證橡皮條結(jié)點位置不變,只需調(diào)整 另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大小即可答案:作圖略 AC解析:作圖略(2)合力與分力并不同時存在,故 B 錯誤;由矢量三角形可知,當只增大某一只測力計 拉力大小時,為使橡皮條結(jié)點位置不變,必
26、須改變另一只測力計拉力方向,故D 錯誤.三、論述 計算題(本題共 4 小題,共 52 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 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4.在一段平直河面上,一條船受到兩邊岸上大小相等纖夫拉力前行,每個拉力答案:(1)如圖所示(2)26FpgFpg都是 2000N,夾角是 60如下圖所示,求這兩個拉力合力.答案:3460N解析: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本題作出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可用幾何知識求合力 F,如圖所示,直角三角形 OAD 中,OD 表示合力 F一半,/ AOD = 30所以| =FJCOS30;F=2F1COS30
27、=2X2000XN=3460N.FpgFpg15. 個重為 200N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與水平面動摩擦因數(shù)卩=0.1,試計算該物體在下列幾種情況下受到摩擦力:物體開始時靜止,用 F = 5N水平向右力拉物體;(2)物體開始時靜止,用 F = 30N水平向右力拉物體;物體開始以 v = 15m/s初速度向左運動,用F= 15N水平向右力拉物體.解析:一般情況下可以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在同樣正壓力條件下滑動摩擦力(注意:嚴格來說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因為 F滑=yF=0.1X200N = 20N,可以認為最大 靜摩擦力Fmax= 20N,所以靜摩擦力取值范圍是 OvF靜w20N.由于
28、F = 5NvFmax,物體仍靜止,所受靜摩擦力F靜=5N,方向水平向左.(2) 由于 F= 30N Fmax, 所以物體相對水平面向右運動, 這時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 為 F滑=uF=20N,方向水平向左.(3) 由于物體向左運動,所受滑動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仍等于20N.16.如圖所示,不計滑輪摩擦,將彈簧 C右端由 a 點沿水平方向拉到 b 點時,彈 簧 B 剛好沒有形變求 a、b 兩點間距離己知彈簧 B、C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 k1、k2,鉤 碼質(zhì)量為 m,彈簧 C右端在 a 點時它剛好沒有形變.解析:開始時 C 無形變設(shè) B壓縮量為 X1,由胡克定律得 k1X1= mg, X1=罟,
29、后來k1mg 十,、,11B 無形變,設(shè) C 以申長量為 X2,則 k2X2= mg, X2=,所以 ab= X1+ x2= mg( +17.如圖所示,位于桌邊豎直側(cè)面物體 A質(zhì)量 mA= 0.2kg,放在水平面上物體 B 質(zhì)量mB= 1.0kg,繩和滑輪間摩擦均不計,且繩 OB 部分水平,OA 部分豎直,A 和 B 恰好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取 g= 10m/s2 3.2 求物體 B 與桌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3 如果用水平力 F 向左拉物體 B,使物體 A 和 B 做勻速直線運動需多大拉力?FpgFpg解析:(1)因為物體 A 和 B 恰好一起勻速運動, 所以物體 B 受到水平繩拉力FT與滑動 摩
30、擦力F1大小相等,且等于物體 A重力 mAg.物體 B 對桌面壓力FN等于物體 B重 力mBg.有:F1=(IFN,FN= mBg,FT= F1= mAg.解得 卩=0.2.(2)如果用水平力 F 向左拉物體 B,使物體 A 和 B 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B 所受水平繩拉力FT與滑動摩擦力 F1大小均不變,根據(jù)物體B 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有:FFpgFpg=FT+ Fi= 2mAg= 4N.第四章綜合檢測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20 分,時間 90 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 50 分)一、選擇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四個選項
31、中,有小 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有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 5 分,選不全得 2 分,有選錯或不答得 0 分)1.以下說法中正確是( )A .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加作用力,乙物體受到作用后,才產(chǎn)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 力,再有反作用力B .甲、乙兩隊拔河,甲隊取勝,說明甲隊拉力大于乙隊拉力C.重力和支持力組成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地球吸引物體、物體吸引地球,這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解析:由牛頓第三定律知,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其大小相等,故 A、B 錯;作用力施力物體同時是反作用力受力物體,反之亦然,故C 錯,D 對.2.兩個完全相同力分別作用在質(zhì)量
32、為mi、m2兩個物體上,使它們由靜止開始運動,各經(jīng) tl、t2時間后,兩物體速度相同,則兩物體通過位移比是( )A . mi: m2B . m2: miC. ti: t2D. ti: t2答案:AC解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及運動學公式知,速度相同時,物體加速度為:ai= , a2= F.mim2ii物體位移為:Si= ait2, S2=尹2傳.故答案為 A、C.i3.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如a-圖象是通過原點一條直線,則說明A .物體加速度 a 與質(zhì)量 m 成正比 B .物體加速度 a 與質(zhì)量 m 成反比C. 物體質(zhì)量 m 與加速度 a 成正比D. 物體質(zhì)量 m 與加速度 a 成反比 答案:
33、B解析:圖象是過原點一條直線,說明a 與1成正比,即 a 與 m 成反比,故 A 錯,Bm對;質(zhì)量只決定于物體本身,與加速度無關(guān),故C、D 均錯.4.(2010 高考江蘇卷)如圖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三腳架上固定著一質(zhì)量為m照相機,三腳架三根輕質(zhì)支架等長,與豎直方向均成30角,則每根支架中承受壓力大小為aiti=a2t2.整理得,S2t2m2FpgFpg答案:D解析:3Fcos30= mg5.某物體同時受到 Fi、F2兩個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力而做直線運動,其位移與F2關(guān)系圖線如圖所示若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當其具有最大速度時,位移是-lOOr-2DoA . 1mB. 2mC. 3mD. 4m答案:B解
34、析:根據(jù)圖象可知,在 02m 內(nèi)合力方向為正, 所以加速度為正,一直在加速.在 x2m 后,合力為負,物體做減速運動,故x= 2m 處物體速度最大.6.(2010 高考山東卷)如圖甲所示,物體沿斜面由靜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 停止,物體與斜面和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圖乙中v、a、f和 s 分別表示物體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圖乙中正確是( )圖乙答案:C解析:在斜面上,f=卩 mgcos 0,在水平面上 f=卩 mg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可知 C 正確,A、B 錯誤,s t 圖象應(yīng)是開口向上曲線,可知D 錯誤.1A.qmgD.2.3Vmg2 .3mg,
35、選 D.Fi、( )mgBpmgFpgFpg7.如圖所示,m = 2kg物體,在 F1= 40N , F2= 30N兩個相反水平拉力及豎直向FpgFpg下力 F3作用下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撤去水平外力F2,則物體加速度可能是Fin*用B. 5m/s2D. 20m/s2A. 0C. 15m/s2答案:ABC解析:由靜止狀態(tài)時受力可知,故 amax= 30/2 = 15(m/s2).F 10N,撤去 F2后,刀 F = Fi-40 - 10= 30(N),& (2009 全國卷II)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 00.4s 時間內(nèi)v t 圖象如右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
36、物體甲與乙質(zhì)量之比和圖中時間分別為B . 3 和 0.30st1( )1A1和 0.30s31C和 0.28s3答案:BD . 3 和 0.28s解析:設(shè)甲、乙質(zhì)量分別是m甲和 m乙,甲、乙加速度大小分別是a甲、a乙,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力大小為F.由題圖知,乙加速度大小為V0422a乙=廠=m/s2= 10m/s2t10.40t1時刻甲、乙速度相同,均為v= 1m/s,由 v = V0 a甲t1得v0 v 4 1_ _t1=s= 0.3sa乙10所以甲加速度大小va甲=t1=0.3m/s2= 3m/s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甲a甲a乙103m乙Fa甲10a乙3因此,選項 B 正確.9.如圖所示,
37、物體 m 在傳送帶上向右運動,兩者保持相對靜止.則下列關(guān)于m 所受摩擦力說法中正確是( )dr G)A .皮帶傳送速度越大,m 受到摩擦力越大B 皮帶傳送加速度越大,m 受到摩擦力越大C. 皮帶速度恒定,m 質(zhì)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D.m 可能不受摩擦力答案:BD解析:物塊若加速運動,其合外力由傳送帶給它摩擦力來提供,故加速度大,摩擦力FpgFpgFpgFpg大,B 正確;當物塊勻速運動時,物塊不受摩擦力,故D 正確.10. 某同學從 6 樓乘電梯到 1 樓,電梯剛剛起動時( )A .他受重力增大B .他受重力減小C.他對電梯地板壓力增大D .他對電梯地板電力減小答案:D解析:電梯從 6 樓到
38、 1 樓運動時為加速度運動,即人對底板壓力變小,但重力不變.第n卷(非選擇題 共 70 分)二、填空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18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橫線上)1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 m小球用水平彈簧系住,并用傾角為30 光滑木板斜托住,小球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木板AB 突然向下撤離瞬間,小球加速度大小為_,方向_.答案:23g 垂直于木板斜向下解析: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得木板對球彈力FN= 竽 mg,彈簧35拉力 F = 3mg.撤離擋板瞬間,擋板彈力立即消失,而彈簧彈力保持不變,故小球所受 合力大小為 mg,方向垂直于木板斜向下.12.一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斜面上某處
39、,一小車拖著穿過打點計時器紙帶從斜面上滑下,如圖甲所示,圖乙是打出紙帶一段.(單位:cm)乙(1) 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利用圖乙給出數(shù)據(jù)可求出小車下滑力口速度 a =_;(2) 為了求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所受阻力,還需測量物理量有_ ;(3) 用測得量及加速度 a 表示阻力計算式為F =_ .FpgFpg答案:(1)3.98m/s2(2)小車質(zhì)量 m,斜面上任意兩點間距離L 及這兩點間高度 hh(3)mg ma解析:(1)由紙帶可知 X1= 5.22cm , X2= 5.75cm, X3= 6.41cm, X4= 7.05cm, X5= 7.68cm,x6= 8.33cm,
40、x7= 8.95cm, x8= 9.61cm, x9= 10.26cm,任意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時間T = 0.04s,FpgFpg由 aF 圖象得到結(jié)論是_1由 a M圖象得到結(jié)論是 _答案:(1)在 a F 坐標平面和 a 1/M 坐標平面內(nèi),根據(jù)表一和表二提供數(shù)據(jù),分別描出五個對應(yīng)點,根據(jù)這些點跡作一條直線,使盡量多點落在直線上,即得到aF 圖象和 a 1/M 圖象分別如下圖所示.(2)物體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成正比物體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成反比三、論述 計算題(本題共 4 小題,共 52 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 要演算步故小車加速度(X6X1)+(X7X2)+(X8X3)+(X9X
41、4)a=4X5T2(X6+ X7+ X8+ X9)(X1土 X2+ X3+X4)20T2(8.33+8.95+9.61+10.26)(5.22+5.75+6.41+7.05)20X0.042X102m/s2 3.98m/s2.(2)還需測量物理量有:小車質(zhì)量m,斜面上任意兩點間距離度 h.L 及這兩點間高(3)小車受重力和阻力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mgs in0F = ma,而 sin0=*,故 F = mgh ma.13.在探究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物體質(zhì)量不變時,加速度 a 與物體所受合力 F對應(yīng)數(shù)據(jù)如表一;物體所受合力不變時, 加速度 a 和物體質(zhì)量倒數(shù)M 咖應(yīng)數(shù)據(jù)如表二.a/(m s2)1.02.04.06.08.1F/N0.51.02.03.04.0表二a/(m s2)11二/kg1M 3FpgFpg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FpgFpg單位)14.一個質(zhì)量是 2.5kg物體以 11m/s2加速度豎直下落,那么這個物體除了受到重力 作用以外,還受到一個多大力作用?這個力方向如何?解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2.5X10+ F = 2.5X11,解得:F = 2.5N,方向豎直向下.15.(2010 高考湖北卷)汽車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泳漆超濾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浴缸墊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吊點電動葫蘆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竹骨太極扇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鏡架鍍層修補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結(jié)合ABM和演化博弈的建筑廢棄物回收處置系統(tǒng)仿真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殘障人士就業(yè)促進與職業(yè)培訓合同3篇
- 2025年汽車零部件進出口貿(mào)易合同8篇
- 2025年度個人銷售傭金合同(含培訓與晉升機會)4篇
- 2025年度園林苗木種植與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合同4篇
- 2025貴州貴陽市屬事業(yè)單位招聘筆試和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師資培訓理論考試試題
- 期末綜合測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招標采購基礎(chǔ)知識培訓
- 2024年廣東省公務(wù)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五年級口算題卡每天100題帶答案
- 結(jié)構(gòu)力學本構(gòu)模型:斷裂力學模型:斷裂力學實驗技術(shù)教程
- 2024年貴州省中考理科綜合試卷(含答案)
- 無人機技術(shù)與遙感
- PDCA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zhí)行率
- 黑色素的合成與美白產(chǎn)品的研究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