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的女人與茶葉價格——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對性別失衡的影響》_第1頁
《丟失的女人與茶葉價格——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對性別失衡的影響》_第2頁
《丟失的女人與茶葉價格——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對性別失衡的影響》_第3頁
《丟失的女人與茶葉價格——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對性別失衡的影響》_第4頁
《丟失的女人與茶葉價格——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對性別失衡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對性別失衡的影響中國勞動經濟學 2006年02期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在討論,發(fā)展中國家存在的嚴重性別失衡現(xiàn)象是由其根本的經濟條件導致的。本文將改革導致的與特定性別有關的農業(yè)收入增長作為可信的外生變量,來評估總收入、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各自對存活孩子性別比的影響。結果顯示,單純的收入增長對性別比沒有影響。形成對比的是,在男性收入不變的前提下,女性收入增長提高了女孩的存活率;在女性收入不變的前提下,男性收入增長則降低了女孩的存活率。而且,母親的收入增加能夠提高所有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而父親收入的增長則降低了女孩的受教育水平,但對男孩卻沒有影響。引言背景數(shù)據(jù)經驗分析方法解釋結論很

2、多亞洲國家都存在著較高的性別比失衡。(阿爾巴尼亞、很多亞洲國家都存在著較高的性別比失衡。(阿爾巴尼亞、印度和中國的女性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只有印度和中國的女性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只有48.4%48.4%,而西歐國家,而西歐國家為為50.1%50.1%)阿瑪?shù)賮啺數(shù)賮? .森(森(1990,19921990,1992)在比較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在比較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性別比差異后,杜撰了一個詞語性別比差異后,杜撰了一個詞語“丟失的女人丟失的女人”來來表示那些觀察到的女性表示那些觀察到的女性“赤字赤字”。據(jù)估計,僅僅是印度和中國兩個國家就有據(jù)估計,僅僅是印度和中國兩個國家就有3 3千萬千萬7

3、7千萬女性千萬女性“丟失丟失”雖然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其性別失衡卻在迅猛上升雖然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其性別失衡卻在迅猛上升而不是下降。在而不是下降。在長期長期內,男性偏好的性別比會影響婚姻市場內,男性偏好的性別比會影響婚姻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果。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果。(Angrist,2002;Samuelson,1985Angrist,2002;Samuelson,1985)性別失衡是由于收入導致的(Becker,1981)。不過,Burgess and Zhuang(2001);Edlund (1999)等文獻證明了關于該假說的經驗證據(jù)是混亂的。一個競爭性假說:女孩的存活率及女孩

4、相對于男孩的其他結果,取決于成年女性在家庭中的相對地位(如教育或收入),該假說被一系列經驗研究的結論所支持(Ben Porath,1967,1973,1976;Burgess and Zhuang,2002;等等)性別失衡完全可以用生理原因來解釋,與經濟因素無關。(Norberg,2004;Oster,2005)前期文獻的經驗分析所使用的解釋變量或許與諸如“文化”這樣的被忽略變量相關。例如,人們觀察到的性別比與成年女性社會經濟地位之間的相關性,或許反映了某個社會對女性的態(tài)度,而未必是女性的相對社會經濟地位與性別比之間有因果關系?;诖耍疚耐ㄟ^探討中國地區(qū)收入及特定性別的收入的跨時變化,研究并

5、試圖明確經濟條件對性別比產生的因果效應。第一,研究不同性別勞動者分別在農作物上的勞動投入密度及變化;第二,研究改革給農業(yè)收入帶來的外生變化(19781980年);PS:在中國農村,女性在采茶勞動中具有比較優(yōu)勢,而男性在果園勞動中具有比較優(yōu)勢。因而,茶葉的相對價值提高既增加了茶農家庭的總收入,也增加了女性的相對收入。與此相反,果園的相對價值提高增加了果農家庭的總收入,但卻使家庭內女性的相對收入下降。I.通過估計茶葉相對價值提高對性別比的影響:估計在男性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成年女性收入提高對性別比的影響;II.通過估計果園相對價值提高對性別比的影響:估計在女性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成年男性收入提高對性別

6、比的影響;III.在不改變家庭內男女成員相對收入比例的條件下,通過估計一些性別中性的經濟作物相對價值提高對性別比的影響;IV.通過采用相同的方法來估計受教育狀況,能夠將總收入增加和相對收入增加分別對男孩與女孩接受教育的影響估計出來。農業(yè)改革(*)1978年以前,中國農業(yè)的基本特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分配缺乏效率,農民缺少激勵,農村收入水平低下(Sicular,1998a等)1953年出臺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三年國內困難時期(1959-1961年)1978年的改革茶葉與水果的生產(*)討論在茶葉和水果生產中男女勞動力的投入密度以及他們對改革做出了什么樣的反應計劃生育政策本文將1989年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

7、數(shù)據(jù)和1990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匹配起來,直接研究人口控制政策在產茶區(qū)與其他地區(qū)是否有所不同,發(fā)現(xiàn)兩類地區(qū)的政策并沒有系統(tǒng)性差異。1953年出臺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中央中央計劃將各種農作物分為三個種類:計劃將各種農作物分為三個種類:第一類農作物關系國計民生,包括谷物、油料作物和棉花等;第二類農作物共39種產品,包括中草藥和茶葉等(Sicular,1988b);第三類農作物包括所有其他農業(yè)項目(主要是地方特產,這些產品不再收購指標或收購價格的管制范圍內)。政策效果政策效果:農民只能留下非常少的剩余產品,從而使原來并不生產谷物的地方也不得不生產谷物和糧食作為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農民幾乎沒有積極性將產量提高到公

8、糧配額以上。經過“三年國內困難時期”,政府通過提高谷物(相對于其他作物)的收購價格,設定了糧食自給的目標,以及強制擴大種植面積來提高谷物產量。政策效果政策效果:與谷物競爭占用土地的農作物產量下降了,那些適合種植經濟作物的地區(qū),農民的生活水平出現(xiàn)了顯著地下降。 三年國內困難時期(1959-1961年)第一套政策第一套政策:逐漸減少農產品訂購指標,訂購指標與訂購價格在過去一直是控制農產品生產的主要政策手段(Sicular,1988a)調價的重點是第二類經濟作物。第二套第二套政策政策:“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將生產經營的職責從昔日的生產集體下放到農戶家庭(Johnson,1996)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允許

9、農民充分利用提高收購價格這個機會,調整部分種植結構,從種植谷物轉向更加有利可圖的經濟作物。政策效果政策效果:與第一類作物相比,第二類作物的產量和相對價值都有著更大幅度的提高。在中國(也包括其他亞洲國家),茶葉主要由女性采摘。Luke等(2004)發(fā)現(xiàn),在印度南部地區(qū),茶園里的勞動者95%是女性。成年女性在采茶過程中之所以比成年男性和兒童具有絕對優(yōu)勢,是因為采茶這項工作需要小巧且靈活的手指。通常,茶芽越嫩價值越高,成年女性比兒童擁有特殊的優(yōu)勢,兒童被認為是粗心的,在采摘過程中如果損傷了嫩芽,就會使茶葉變得不值錢。另外,茶樹平均只有2.5英尺(0.762米)高,這對身材更高的男性來說,采摘起來較為

10、不便。分性別和農作物的勞動投入數(shù)據(jù)無法獲得,難以直接檢驗性別分工程度,然而,使用農業(yè)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RCRE)家戶抽樣調查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本文分析性別比使用的數(shù)據(jù)包括:1997年中國農業(yè)普查的1%抽樣數(shù)據(j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1%抽樣數(shù)據(jù),密歇根大學中國數(shù)據(jù)中心提供的GIS地理數(shù)據(jù)。由于城鎮(zhèn)地區(qū)和農村地區(qū)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力度和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不同,本文僅分析農村家庭。表2為各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第一,估計在產茶區(qū)農業(yè)改革對女孩存活率的影響。估計方法采用成年女性收入的增加以地區(qū)、出生年份而改變這個事實。這個方法類似于差異中的差分估計方法,但他只估計茶葉種植對每個出生年份性別比的影響。與

11、單純的差異中的差分方法相比,這種方法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它能夠檢查出當茶葉相對價格變化引起種植面積變化時的影響。因而這種估計方法不容易將后來的改革效應也混雜進來。產茶區(qū)都在接近改革和改革之初這個時期出生隊列的人口中,存活女孩數(shù)量會出現(xiàn)上升,種茶會多的地區(qū),女孩存活率的幅度越大。第二,本文用果園的水果相對于其他經濟作物的價值增加來探究男性相對收入增長對性別比的影響;第三,研究茶葉價值的增加是否通過提高女性的相對收入而不是通過提高家庭總收入影響了女孩的相對存活率。本文估計了改革對任何地區(qū)女孩存活率的影響,這些地區(qū)種植所有的經濟作物(包括茶和水果),都經歷了與產茶區(qū)相等甚至更高的價值增長。識別方法:基于

12、第二類農作物相對于第一類農作物和第三類農作物的價值增長,因為第一類作物的價格長期被壓低,而第三類作物則從未受到控制。因而,第一、三類農作物對性別比的影響在改革后并不會改變。1、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計結果第一,遷移。如果產茶區(qū)與非產茶區(qū)之間、產水果區(qū)和非產水果區(qū)之間的遷移模式不同,那么,OLS估計可能捕獲了遷移效應而不是收入效應。第二,隊列趨勢。隊列固定效應控制了依出生隊列而變化,但不隨縣的不同而變化的因素,他們不能控制隨縣變化的隊列趨勢,這個趨勢可能發(fā)生在本研究的29年間。通過在縣級水平包含線性隊列趨勢解決這個問題。3、兩階段最小二乘估計結果第一,用1997年農業(yè)數(shù)據(jù)作為早年該地區(qū)農業(yè)條件的代理變

13、量帶來了測量誤差,這可能導致估計值出現(xiàn)向下的偏差;第二,如果那些偏好女孩的農戶在改革后轉向茶葉種植,OLS估計可能會遭遇忽略變量導致的偏差。利用工具變量法解決上述偏差問題,本文用每個縣的平均坡度作為茶葉種植的工具變量。如果山地對不同的投資決策沒有任何直接的影響,并且與式(9)中任何其他共變量都不相關,那么,山地就是茶葉種植的一個有效的工具變量。從成年人的相對收入對性別比影響的主要結果中,可以拒絕“家庭(內部偏好)是一元的而父母將孩子僅僅視為消費品”這個假說。假定種植茶葉和種植果園的教育回報率是相同的,可以通過估計女性相對收入和男性相對收入對(孩子)教育水平的影響來檢驗這個假說:家庭是一元的,父

14、母將孩子視為一種投資品。存活率結果顯示:種植茶葉使女孩的存活率提高了1.3%在解釋此結論時,須防止誤解而必須考慮的因素是嚴厲的人口控制政策。我們需要關注這個政策的執(zhí)行在產茶區(qū)與非產茶區(qū)之間是否存在系統(tǒng)性差異。解決方法:解決方法:通過重復研究那些僅包括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樣本來檢驗在人口控制政策下研究結果是否穩(wěn)健。這個次級樣本的結果與總體樣本的結果是一致的。人口控制政策可能從另一個方面影響對本文研究結論的解釋。人口控制政策對性別比的任何影響,將會改變觀察到的總性別比失衡中可歸因于經濟因素的部分,這又會依次影響到對女孩潛在需求單行的解釋本文的一個研究結果是,在假定男性收入不變的條件下,估計了女性收入每增加1美元對性別失衡和教育投資的邊際效應;另一個研究結果是,本文估計了所有的性別失衡可以歸因于經濟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