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戲劇的差異_第1頁
中西方戲劇的差異_第2頁
中西方戲劇的差異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運用形象學所學知識,選取20世紀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形象分析。2、簡述中西方戲劇文類的異同3、談談你對比較文學可比性的理解(以具體作品為例,如何確定其可比性)4、運用比較文學所學知識,選取兩部你比較熟悉的作品進行比較。5、魯迅和果戈理的諷刺藝術比較。6、中國、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比較7、簡述中西古典小說的異同8、試舉一位曾受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外國作家,并對其創(chuàng)作中的外來影響加以分析。任選兩題,要求在論述過程中緊密聯(lián)系作品,層次清楚,語言流暢,言之有理。首先,西方自亞里士多德起就將戲劇作為最主要的文體受到重視、得到推崇,并涌現(xiàn)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劇作家和評論家。而中國傳統(tǒng)文學、文論一直是以“有韻

2、之文”和“無韻之筆”來劃分文體,所以詩與文一直被視為文學正宗,而戲劇與 小說均被視為“小道”,受到壓抑。直到清末民初,戲劇才在王國維等人的倡導下成為正宗。其次,從歷史上看,西方有著很強大的敘事傳統(tǒng),而中國有著很強的抒情詩歌傳統(tǒng),因此,中西傳統(tǒng)戲劇在形式上 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中國傳統(tǒng)戲曲以歌詩為主,而西方傳統(tǒng)戲劇則以對白為主。在結構上,西方逐漸形成戲劇的“三一律” 理論,而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時空結構是開放的,在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它的地點是可以流動的,而時間的長短也是依照故事 的需要,是沒有限度的。第三,中國與西方的戲劇發(fā)展軌跡不同。大略來說,西方戲劇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末,越來越向寫實的對話戲劇 發(fā)展。同

3、時,歌劇、芭蕾劇、啞劇等都成為獨立的形式,而不被認為是戲劇正統(tǒng)了。相反,在中國,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自 宋元、經明清以來,一直保存著它的特色,依然以歌舞、象征、風格化的演出藝術為主。到了二十世紀,中西方戲劇都 發(fā)生巨大的轉向,開始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出現(xiàn)了文化交匯的局面。一、表現(xiàn)形態(tài)上不同。相對而言,西方戲劇在表演元素上比較單純,而東方戲劇在表演元 素上呈現(xiàn)多元化。因為戲劇藝術最早的形態(tài)是歌舞結合,戲劇原本是從祭祀性的舞蹈中產生出來的,但西方戲劇在發(fā)展過程中已不再擁有歌舞結合的形態(tài):或者是依靠臺詞的“話劇”;或者是只歌不舞的“歌劇”; 還有專舞不歌的“芭蕾”。 歌舞分家成為西方戲劇的某種特征。相比起來

4、,東方戲劇則保留著古老的歌舞結合的傳統(tǒng)。東方戲劇的典型代表類型一一中國戲曲的各劇種,幾乎無一例外包含有唱、念、做、打各要素。如果看過京劇打漁殺家、評劇花為媒等劇目,閉上眼睛回味一下,就很容易體會到這一特征。 其實,從“戲曲”這一名稱也可以看出,“戲”指舞蹈與動作,“曲”指歌唱部分。“載歌載舞”成為中國戲劇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同屬東方的日本歌舞伎、印度梵劇等也是如此。二、對于現(xiàn)實的審美把握不同。東方戲劇側重“寫意”,西方戲劇側重“寫實”?!皩憣崱笔侵冈谖枧_上從表演到布景,都要使看戲的人感覺到如同生活的真實形態(tài),象雷雨等經典話劇的布景與音響都逼近生活形態(tài)?!皩懸狻笔菛|方文化的特征,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

5、性,而重在表現(xiàn)意境,這是戲曲的絕妙之處,在戲曲舞臺上,拿一根馬鞭舞動就意味著騎馬奔馳;而跑一個圈就算走過了十里八里甚至千里萬里;四個龍?zhí)拙痛砬к娙f馬等。似乎有點像人們幼小時騎著竹竿就仿佛在高頭大馬上一樣,是極富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這種不求生活再現(xiàn),而用高度提煉、夸張、美化來達到神似的方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擴展了表現(xiàn)生活的領域,把觀眾帶到五光十色的生 活聯(lián)想之中,讓人獲得高度的藝術享受。另外一個獨特性是戲曲的程式性。所謂程式是指規(guī)程法式,就是無論唱、念、做、打都有程式。如何起身、怎樣走路,對打有套路,甩袖子有講究,而 旦角的哭、小生的笑、花臉的怒打“哇呀呀”、丑角的念白等待都有講究。演員正是在程式

6、的規(guī) 則中發(fā)揮各自的功底和才能。其實本人對戲曲是外行,有些說法可能牛頭不對馬嘴。只是希望大家在討論的時候能有多 一些的了解,討論時也能更理性一些。戲曲:1、程式。固定的動作有它的應用范圍。如京劇的“起霸”2、寫意。西方的布景是實的,中國戲曲最多放一個桌子兩把椅子,當然現(xiàn)在條件好了,也有突破。3、虛擬。比如時空虛擬,一個圓場百十里,一句慢板五更天。戲劇最早從古希臘開始的,當時的中國正是詩歌盛行的時候,大家對于詩的崇拜 影響了對于戲劇的興趣,直至元朝,可那時已經比人家晚了一千七八百年了。 無 疑,古希臘就成為西方的經典,也成為中國戲劇的一個經典,對中西方戲劇的發(fā) 展產生了極大的、極深刻的影響。當戲

7、劇在不同國度產生后,也必然受到這個國 度宗教、思想、文化的影響,不同國度的戲劇具有不同的特點。詩歌對中國戲劇的影響是重大的。密西根大學的一個教授,他就談到這個問 題,他說中國人寫的戲曲。實際上常常是為詩做借口的。匆匆忙忙跑到一個境界 一停,抒發(fā),詩,兩個人唱來唱去,唱來唱去。確實如此,在西廂記里,崔 鶯鶯送張生大概唱了四十幾段,雖然外國詩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中間那段樓臺 會,也有詩歌的吟唱, “ The more ive , he more hav forse oh re infinite ” 意思是“我給的越多,我就得的越多,因為雙方的愛都是無限的”。這里面有詩 意,但絕對不可能唱四十幾段。又

8、比如說,張生跟崔鶯鶯見了好幾次面,每次就 抒發(fā)一段詩,一段詩就是抒發(fā)一段情,一段情就是一個小故事。戲劇應以故事情 節(jié)為主,而中國的戲劇由于撇不開詩歌的存在,故事里有詩,詩里有故事。這讓 我想起中國的詩和畫也有此一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由此可見,中國人 寫的戲曲,逃脫不了詩歌這種飛躍的東西。 詩就是飛的東西,所以中國人可以臺 上轉一圈,三千里就過去了,再轉一圈,三十年也過去了。這對中國人來說非常 容易理解,幾乎不需要理解,因為在元雜劇產生的時代就是詩的時代, 他們就是 在詩的這個環(huán)境里長大的,他們懂詩。中國戲劇喜歡大團圓結局,這與西方戲劇有很大不同。西方社會的戲劇里暗 喻對社會的抨擊和批判

9、,所以故事和人物大都是悲劇結局。就看莎士比亞的悲劇 和他的悲劇人物吧,結局都是死。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情人終難成眷屬。 而中國人 的戲劇大多是用來娛樂的,所以不很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些戲劇甚至沒有什 么情節(jié),唱了幾天,都是同一個人,唱一段講一個故事,只要他(她)唱得好聽, 觀眾愿意聽愿意看,再唱幾天也無妨。盡管也有悲劇人物,或分離或死亡,但最 后一段大都是個大團圓,這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關。如竇娥死了算是悲劇,可作 者編排她托夢告訴她的父親,要把陷害她的壞蛋除掉,最終壞蛋就除掉了;梁山 伯與祝英臺兩人怎么看都是悲劇,作者就安排他們變成蝴蝶大團圓;張生和崔鶯 鶯幾經磨難,有情人最終還能成眷屬。中國人

10、編戲可謂用盡心思去構建大團圓結 局。這是西方戲劇少有的,而中國戲劇則每每皆是。中國人是繼承傳統(tǒng)的優(yōu)秀人種,第一個寫戲劇的人他的創(chuàng)作手法大都能世代 相傳,所以,后人借鑒前人的經驗,走前人的路,他編寫的大團圓結局觀眾愛看,那我也編一個。如此下去,具有中國特色的戲劇模式就產生了, 中國戲劇的特點 也就明顯了。與西方戲劇不同的地方還表現(xiàn)在舞臺的布置。 我們看戲看多了,不 難發(fā)現(xiàn)這么一個問題,幕一拉開,人物一出場,好人壞人都出現(xiàn)了,為什么,黑 臉白臉都畫在臉上呢,根本不用自己根據(jù)劇情分析。以前只有簡單的布景,因為 中國戲劇以唱為主,以演員的表演和唱自為核心,主要通過演員的表演吸引觀眾, 特別是那些出名的

11、演員,所以舞臺的布置簡單些也無妨。后來隨著西方戲劇理論“戲劇與表演上應該注重更加肖似真實人生相應對,舞臺上的空間布置與道具應 更符合戲劇所提供的歷史與現(xiàn)實背景的原生狀態(tài)的要求”的傳入,演臺的設置豐富了許多,布景里有些山水庭院什么的,也有下雨下雪刮風打雷等等,實物和道 具被擺上了舞臺,這些布景與道具用以襯托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塑造, 好人好事都 是好景致,壞人壞事的,不論燈光還是布景,都差多了。這種現(xiàn)象十分明顯,西 廂記里最后一幕就是張生和崔鶯鶯才子佳人后花園相會,有情人終成眷屬,花園就是個好景致。而中國戲劇的壞人大都面相猙獰丑陋, 身居山洞賊窩,出場時 也大多昏天暗地。雖然這是中西方戲劇發(fā)展的必然

12、,但西方戲劇與中國戲劇相比, 就不那么明顯。因為西方戲劇要求,”從大幕拉開的一刻開始,布景與道具己經 放置在觀眾眼前,而戲劇劇本在設計人物出場時而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讓觀眾盡可能快地明白上場人物的身份性格,而是如何讓人物盡可能快地 融入這個現(xiàn)成的舞臺環(huán)境,讓人物在這個給定的背景下展開他的性格, 以及發(fā)展 與其它人物的關系?!倍袊鴳騽‰m然做到了理論要求,但至于黑臉白臉,好人 壞人,以及由此襯托的景物,還是一看就知道,用不了對人物展開性格的分析。在西方,戲劇是一種貴族式的享受節(jié)目,是高消費,戲劇的表演地點被安排 在劇院,而劇院的裝飾布置之堂皇是有口皆碑的, 一般的衣冠不整的平民百姓是 無法入內的;而在中國,隨街就可以搭一個戲臺子唱起來,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