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論德八則2016_第1頁
先秦諸子論德八則2016_第2頁
先秦諸子論德八則2016_第3頁
先秦諸子論德八則2016_第4頁
先秦諸子論德八則201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先秦諸子論先秦諸子論德德八則八則 君子有九思:視君子有九思:視思思明,聽思明,聽思聰聰,色色思溫,思溫,貌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思恭,言思忠,事思敬敬,疑思問,疑思問,忿思忿思難難,見,見得得思義。(思義。(論語論語季氏季氏)危害后果危害后果得到,這里指得到的物質得到,這里指得到的物質利益利益指做事嚴肅認真指做事嚴肅認真思慮,想思慮,想聽清楚聽清楚臉色神色臉色神色態(tài)度態(tài)度 品德高尚的人有九個方面的問題要經常品德高尚的人有九個方面的問題要經常思考:觀察事物,要想著盡量看明白;聽別人思考:觀察事物,要想著盡量看明白;聽別人談話,要想著盡量聽清楚;與別人相處,要想談話,要想著盡量聽清楚;與別人相處,

2、要想著臉色盡量溫和;神情態(tài)度要恭敬;說話,要著臉色盡量溫和;神情態(tài)度要恭敬;說話,要想著一定忠誠老實;做事,要想著一定認真敬想著一定忠誠老實;做事,要想著一定認真敬業(yè);有了疑惑,要想著一定虛心向別人請教;業(yè);有了疑惑,要想著一定虛心向別人請教;在氣憤時,要想到患難和后果;見到可得的利在氣憤時,要想到患難和后果;見到可得的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乎道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乎道義。譯文:譯文:本則論述了如何提高道德修養(yǎng) 富與貴,富與貴,是是人之所欲也,不人之所欲也,不以以其道其道得之,不得之,不處處也;貧與也;貧與賤賤,是人之所,是人之所惡惡也,也,不以其不以其道道得之,不得之,不去去也。也。(論語論

3、語里仁里仁)這這居處,這里是居處,這里是“享有享有”憎惡,不滿意憎惡,不滿意憑借,依靠憑借,依靠擺脫擺脫卑賤,指地位低下卑賤,指地位低下道義道義 富與貴,這是人們想要得到的,如富與貴,這是人們想要得到的,如果不是憑道義得到的富貴,品德高尚的果不是憑道義得到的富貴,品德高尚的人是不會享有它的;貧與賤,這是人們人是不會享有它的;貧與賤,這是人們所憎惡的,但如果不是憑道義得到富貴,所憎惡的,但如果不是憑道義得到富貴,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借以擺脫貧賤的。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借以擺脫貧賤的。譯文譯文 :本則強調道義的重要本則強調道義的重要 魚我所魚我所欲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4、得得 兼兼,舍魚而,舍魚而取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能,能夠能,能夠同時占有同時占有想要想要選擇選擇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這兩樣不可能同時得到,就舍棄魚,到的,如果這兩樣不可能同時得到,就舍棄魚,選擇熊掌。生命,是我想要得到的,道義,也選擇熊掌。生命,是我想要得到的,道義,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這兩樣不可能同時得到,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這兩樣不可能同時得到,就舍棄生命,選擇道義。就舍棄生命,選

5、擇道義。譯文:譯文:本則強調了道義是最重要的 孔子曾提出孔子曾提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成仁” 惻隱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之心,人皆有之;羞惡羞惡 之之心,人皆有心,人皆有之;之;恭敬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之心,人皆有之;是非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同情處在困苦、患難中的人同情處在困苦、患難中的人指對人尊敬指對人尊敬判斷對錯判斷對錯的的厭惡邪惡事物厭惡邪惡事物 同情苦難者的心思,人人都有

6、;憎惡邪惡同情苦難者的心思,人人都有;憎惡邪惡事物的心思,人人都有;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事物的心思,人人都有;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思,人人都有。同情苦難者都有;明辨是非的心思,人人都有。同情苦難者的心思,就是的心思,就是“仁仁”;憎惡邪惡事物的心思,就;憎惡邪惡事物的心思,就是是“義義”;恭敬待人的心思,就是;恭敬待人的心思,就是“禮禮”;明辨;明辨是非的心思,就是是非的心思,就是“智智”。譯文:譯文: 本則闡述了仁、義、禮、智的內涵?!叭省笔侨蕫?,是同情心?!傲x”是正義,是憎惡一切可恥的行徑與邪惡的事物?!岸Y”是恭敬,是對他人的尊重?!爸恰笔悄軌蛎鞅媸欠?。這些是基本道德。

7、君子君子養(yǎng)心養(yǎng)心 莫莫 善于善于 誠。誠。致致誠則誠則無它事矣,無它事矣,唯唯仁仁之之為守,唯義為守,唯義之之為行。為行。(荀子荀子不茍不茍)陶冶自己的思想性情陶冶自己的思想性情沒有什么沒有什么比比更好、更好、更重要更重要達到達到只,只要只,只要助詞,賓語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前置的標志 君子要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君子要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沒有什么比誠心誠意更重要道德修養(yǎng),沒有什么比誠心誠意更重要的了。要達到誠心誠意,無須做別的事的了。要達到誠心誠意,無須做別的事情,只要恪守仁愛,奉行道義,就可以情,只要恪守仁愛,奉行道義,就可以了。了。譯文:譯文: 本則強調了誠信的重要。 志

8、志不強者不強者智智不達,言不不達,言不信信者行不者行不果果。(。(墨子墨子修身修身)成果成果 智能不會通達,即不會智能不會通達,即不會充分發(fā)揮人的聰明才智充分發(fā)揮人的聰明才智實現諾言實現諾言意志意志智慧才能智慧才能 意志不堅強的人,不能充分發(fā)揮他的意志不堅強的人,不能充分發(fā)揮他的聰明才智;說話不守信用的人,他所做的聰明才智;說話不守信用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就不會取得成功。事情就不會取得成功。譯文:譯文: 本則也強調了誠信的重要。誠信是保證行為獲得成功的條件。意志堅強也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優(yōu)秀品質。 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任重而,任重而道道遠。遠。仁仁以以 為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任,不

9、亦重乎?死而后已已,不亦遠乎?(不亦遠乎?(論語論語泰伯泰伯)寬廣、堅毅寬廣、堅毅把把停止停止道路道路把把作為作為 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心胸寬廣,意志堅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心胸寬廣,意志堅強,因為他們肩負的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強,因為他們肩負的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遙遠。很遙遠。把實行仁愛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把實行仁愛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是很重大嗎?畢生為之努力,要走的路不畢生為之努力,要走的路不是還很遠嗎?是還很遠嗎?譯文:譯文: 本則講“士”必須具有心胸寬廣、意志堅強的美德。這里指的“士”是那些有濟世之才和遠大抱負的人 天下莫柔弱天下莫柔弱于于水,而攻堅水,而攻堅強者莫強者莫之之能勝,能勝,以

10、以其無其無以以 易易 之之。(老子老子) 比比因為因為代替代替它,代指它,代指水水來來它,代指它,代指水水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沖擊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沖擊堅強的東西沒有什么能夠勝過它,因為沒堅強的東西沒有什么能夠勝過它,因為沒有什么能代替它。有什么能代替它。譯文:譯文: 本則老子用比喻生動地說明了持之以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恒的堅強意志,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1)則中的)則中的“九思九思”,從獲取信息的角度講,從獲取信息的角度講的句子是(的句子是( )、()、( );講);講待人接物的言行態(tài)度的有(待人接物的言行態(tài)度的有( )( ) ( )()( );論述人);論述人的內在修養(yǎng)的是的內在修養(yǎng)的是 ( )()( ) ( )。)。 2、八則八則中論述誠信的兩則是?中論述誠信的兩則是?視思明視思明聽思聰聽思聰色思溫色思溫貌思恭貌思恭言思忠言思忠事思敬事思敬疑思問疑思問忿思難忿思難見得思義見得思義 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3、“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的原因是( )。)。任重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