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研究樣本_第1頁
王績研究樣本_第2頁
王績研究樣本_第3頁
王績研究樣本_第4頁
王績研究樣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王績是唐初重要的作家,從唐代以來一直受到文學研究者的關注. 本世紀的王績 研究,無論是在生平思想還是在文集的整理、 詩歌作品的系年、藝術分析等方 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別是七十年代后期,?王無功文集?五卷本的重 現(xiàn),使得人們對王績的研究上了一個新的 臺階,取得了更大的突破.一、王績生平考證和文集整理王績的生卒年本世紀最早對王績的生卒年進行考證的是鄭振鐸,她在?中 國文學者生卒考?一文和后來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中都認為王績的生卒年是 590?644,也即約隋開皇十年至唐貞觀十八年.胡適的?白話文學史?認為 王績生于584年,卒于644年.蘇雪林的?唐詩概論?認為王績約生于590年,卒 于6

2、50年.聞一多的?唐詩大系?認為王績生于公元585年,卒于公元644年.陸侃如、 馮沅君的?中國詩史?的看法與聞一多先生同.此后出版的諸多著作如劉大杰?中 國文學開展史?、王士菁的?唐代詩歌?、周祖的?隋唐五代文學史?、游國 恩等編著的?中國文學史?、社科院文學所編著的?中國文學史?以及王國安注 的?王績詩注?等均認為王績生于公元 585年,卒于公元644年.傅璇琮?唐代 詩人考略?那么認為王績的生年雖不可確考,但不能早于開皇五年585, 當在 這以后的數(shù)年問,卒年在貞觀十八年644, 時為三十四歲.然而韓理洲、 張錫厚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五卷本王無功文集?皆考證出王績應 生于隋文帝開皇十年590;

3、 張錫厚?王績生平辨析及其思想新證?,刊?學 術月刊?,1984年,第5期.羅宗強、郝世峰主編的?隋唐五代文學史?、周 祖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等都采用韓理洲之說.夏連保的?王績年譜?那么認為王績應生于開皇九年 589年,謂聞一多之 說非.社科院文學所編的?唐代文學史?也認為王績生于589年.王績生平研究傅璇琮的?唐代詩人考略?是較早對王績生平進行考證的文 章,該文首先對王績的籍貫進行了考辨,認為確切地說,王績應為絳州龍門人.對于王績的生平事跡,該文也作了一些考證工作.文章認為,王績應制及第當在 大業(yè)十年,入長安當在武德四年之秋,待詔門下省即在此后數(shù)年間,王績之隱 居當在貞觀七年以后

4、.文章還認為,王福嗣的?東皋子答陳尚書書?是王福嗣偽 造的.對王績生平進行比擬詳細考證開始于韓理洲的 ?王績生平求是?,該文首 先認為王績的籍貫當以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為是,又據(jù)?文中子世家?、 ?文中子補傳?、?王氏世系?,補敘了王氏世系,還對王績青少年時期的情況進行了補考,接著考證了王績的三仕三隱的經過. 同年發(fā)表的?王績研究的問題 及我見?中也論及王績一生忽仕忽隱的原因和實質,文章對?集序?、?新唐書本 傳?所云君歷職皆以好灑廢的說法、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所云寄慨隋室將亡等原因皆持異議,認為王績忽仕忽隱有其特殊原因:一、門庭開始衰 落的貴族子弟的矛盾心理,使王績在風云變幻的隋末唐初,必然

5、重復于仕隱之 問.二、王績忽仕忽隱與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斗爭有關指與楊玄感之亂、 玄武門 之變、其兄王凝觸怒貞觀重臣有關.三、王績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也是她 忽仕忽隱的一個重要原因.四、貴族世家優(yōu)厚的產業(yè)和特權,也為王績進那么可仕,退那么可隱,提供了條件.張錫厚的?王績生平辨析及其思想辯證? 也敘及王 績的生平,唯所論與韓文近似,故不再贅述.在此之后,張大新、張百昂的?王績三仕三隱補辨?那么對王績的三仕三隱 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首先認為,王績應孝悌廉潔舉登第的時間,不是如韓理 洲所說在大業(yè)中6左右,由于“大業(yè)九年王績尚在河汾家鄉(xiāng),未曾出仕.?求 是?所斷,缺乏為信.在尚未發(fā)現(xiàn)確鑿新證之前,還是將王績

6、第一次仕歷系于大 業(yè)十年為是.對于王績的第二次入仕的時間,作者同意韓理洲的意見,只是略 作補充,認為必在武德五年四月以后“,而且與友人的造訪可能有直接關 系.對于王績這位“斗酒學士罷歸的原因,文章認為,韓理洲認為的是王 績之兄王凝先后觸怒長孫無忌、高士廉等朝廷重臣,遭到挾嫌報復的說法是不正確,文章認為,事實上,王績的退隱與武德末年的“玄武門之變有直接 關系,因而"王績第二次退出官場應在玄武門兵變后未久的貞觀初始.關于王績第三次出仕的時間和原因,本文認為,王績歸隱河汾應在貞觀七年前后 , 而其第三次出仕,似不晚于貞觀五年.正象前兩次以疾罷歸純系托辭一 樣,王績第三次出仕的原因也并非因家

7、貧",而是處此有道之世, 急欲走出茅廬,乘時立功,彰明祖德;但礙于逸士之高名,進退失據(jù),作出種 種忸怩之態(tài),直至按捺不住,非出來不可時,只好仿效陶潛,托以家貧赴 選.這就是她第三次出仕的思想背景.另外,文章還認為,?求是?將王績 第三次仕歷定在貞觀十一十五年間,似有背于實,具“棄官歸隱必在貞 觀七年前后,絕無遲至貞觀十四年以后的道理.考證細致,較有說服力.夏連保的?王績年譜?撰于1984年,出版于1992年,由于她未看到五卷本 ?王績文集?,難免在資料依據(jù)方面有所欠缺.?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卷一“王績條和第五冊卷一“王績條均對王績 的生平進行了考辨,亦可參閱.王績文集的整理 本世紀特

8、別是七十年代以后,王績文集的整理工作取得 了相當大的成就,王國安注的?王績詩注?,首先對王績作品進行系統(tǒng)整理、 加 以注解,此書以?全唐詩?作為底本,校以明抄本和孫刻本,以及上海圖書館藏 的明萬歷刻?東皋子集?和光緒丙午羅振玉唐風樓刻?王無功集?,擇要作出了校記,而且給予簡明扼要的注解,是一本科研與普及結合得較好的著作.不久以 后韓理洲發(fā)表了?王績詩文系年考?,此文第一次對王績詩文的作年進行了考訂, 共為王績的五十三篇作品作了編年. 接著,張錫厚和韓理洲同時對新發(fā)現(xiàn)的 ?五 卷本王無功集?進行了整理和介紹,韓發(fā)表了?新發(fā)現(xiàn)的王無功文集兩種五 卷本?,文章指出,新發(fā)現(xiàn)的關于王績詩文的兩種五卷本即

9、清同治乙丑重陽陳氏 晚晴軒抄本與東武李氏研錄山房抄本,比通行的四庫本多出近一倍篇幅,比明 刊本多詩六十余首,文賦二十五篇.此文發(fā)表后,立即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 張幾乎在同時也發(fā)表了?關于王績集的流傳與五卷本的發(fā)現(xiàn)?,她對五卷抄本的抄成情況上有不同的推斷,但她和韓理洲都一致認為,一次就為距今約有 十四個世紀的大詩人增補幾十首佚詩,本身就是一件不容無視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一年 后,張錫厚又發(fā)表了?敦煌寫本王績集殘卷校補?,以新發(fā)現(xiàn)的?王無功文 集?五卷手抄本,對王重民先生三十年代在法國巴黎圖書館拍攝的伯2819?東皋子集?殘卷作了校補.又一年后,韓理洲出版了?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 此書以經過精心較儺

10、過的東武李氏研錄山房抄本作底本.底本抄較時,參校了陸 淳的刪節(jié)本、黃汝亨、曹荃、孫星衍分別刊刻的三卷本和?全唐文?.另外, 又參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三卷本、總集、詩話,所用校本凡十五種,集后附有序跋著錄、傳記、同時代人之酬答詩文、集評,為學人省去了不少翻檢之勞. 這本著作是迄今為止最新、最精之王績集整理成果,為重新深入探討王績詩文、 評價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準備了必要的材料.此后,康金聲、 夏連保編著的?王績集編年校注?也出版了 ,由于此書成稿于1984年左右,作者又未得見五 卷本,故其所收詩文反不及韓理洲整理本,但此書之編年和年譜,以及詩文之 注解亦不無參考價值.二、王績思想研究七十年代末以前

11、 在五卷本重現(xiàn)之前,人們對王績思想的熟悉根本上和唐 代以來的研究者一樣,認為王績是一個消極避世、高標獨立的高人隱士.如陸侃如、 馮沅君著的?中國詩史?就認為“她有時率奴婢種黍釀酒 ,養(yǎng) 鳧蔚花,有時乘牛經酒肆,留數(shù)日不反,有時讀讀?老?莊?周易?,有時 住在北山東皋著書.王士菁?唐代詩歌?也認為“明哲保身,知足常樂,便是 她的人生觀,她的處世哲學.但又認為王績年青時還是一個非常熱衷于政治 的人",而那種浮生假設夢的思想那么是在后來形成的;至于歸隱和安于隱居生活更是后來的事了.周祖的?隋唐五代文學史?亦云“性本好酒“、 受道家思想很深,王績是一個個人主義者,她的人生觀從一方面說是逃避

12、現(xiàn)實,但另一方面說,卻表現(xiàn)了她與統(tǒng)治者不合作精神.應該指出,王績這種人 生觀是由于隋末社會的黑暗,政局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以及人才的被壓制等原因而 產生的.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那么認為“她早年有過一些抱負,可是 仕途一失意,就心灰意冷了,在群雄逐鹿的隋唐之際,她并沒有什么作 為“,“另外,她還從莊子學來一套既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學.相對來說,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著的 ?中國文學史?對王績思想的研究 要深刻一些:王績是站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立場來對新的封建王朝表示不滿的,因此她的思想表現(xiàn)得很復雜也很矛盾. 她受了她的哥哥王通文中子的影響, 有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曾在?北山賦?自注中把她哥哥比為孔子,又

13、曾在答友人書 中大談家禮喪服,要以周、孔為楷模.可是由于她看透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同 時又接受了老、 莊清靜無為的思想,一心要皈依自然,深以禮樂囚姬旦,詩 書縛孔丘?贈程處士?為苦,從禮教中解放出來,縱灑如狂,常常以嵇 康、阮籍、劉伶特別是陶潛自比,這當然和她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有關. 她晚年還喜聽北山僧所講的真如的禪理. 因此,她的詩文中含有儒、佛、道 三家的思想.她對于可詛咒的封建社會表示憤慨,有進步的一面;但她對于人生 的態(tài)度一味閑適頹放,消極的成分較多,在作品中反映現(xiàn)實較少,也是嚴重的 缺點.當然,現(xiàn)在看來,其中階級分析的成分較多一些,但對王績思想復雜性 的熟悉無疑是比擬準確的.八十年代以后

14、 七十年代末五卷本重現(xiàn)之后,人們對王績思想的熟悉才較 為深入.如韓理洲的?王績研究的問題及我見?就對人們認為王績是一個隱士的 傳統(tǒng)看法提出了異議:“王績一生有為多于無為,并非大局部時間 是在隱逸中度過的.從思想開展的概況來看,她仕隋仕唐,直至貞觀初待詔不 得重用的整個青年、 中年時期,積極用世,渴望施展抱負的思想占主導地位的 時間比例方面來考察,還是從其思想開展變化的狀況來分析 ,王績確實是不應 列入?隱逸傳?的.張錫厚的?王績生平辨析及其思想新證?一文也根據(jù)新發(fā) 現(xiàn)的五卷本認為王績主要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道家思想雖然有時也很突出,但往往又表現(xiàn)出復雜、 矛盾的現(xiàn)象.韓理洲在其?王無功文集?五卷

15、本會校?前 言?中也認為,王績的思想是及其復雜的,儒、道、釋、陰陽歷數(shù)諸家的 學說,都對她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儒、道兩家入世與出世兩種不同的人生觀,隨著隋、唐之際風云激蕩的社會變革及個人仕途的順逆 ,在她 一生中消長起伏,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當天下承平,有機遇的可能時,她便牢記 著當世孔子 三兄王通的教誨,不墜儒業(yè),思待詔、 覓封侯,欲為風鵬云龍;當時局昏昧或仕途跋礙時,她又對儒家產生了疑心和不滿,轉 而從老、莊哲學思想中,尋找精神慰藉,清高自持,縱情山水,佯狂傲世,排 遣懷才不遇、 落魄失意的苦悶.因此,王績絕非超凡脫俗的隱土,所謂言不 冤時、行不忤物的樂天君子云云,并不能概括其人.賈晉華

16、的?王 績與魏晉風度?一文,那么著重論述了王績思想與阮籍、 嵇康、陶潛等人的相通 之處,文章認為,王績是在唐初逮承云雷后,欣逢天地初?薛記室收 過莊見尋?的清明時代定下退隱長策的,這個時代給她的印象是美好的,她曾 一再在詩文中加以贊賞.因此,她的自然放曠較少對抗現(xiàn)實的悲劇因素,較多追 求個性自由,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積極因素.她缺乏阮籍的深刻、陶潛的真淳.卻有著一種阮、 陶所缺乏的樂觀明朗.文章還認為,當然,王績也并未徹底 忘懷社會事功,她的內心深處,偶然也閃過失敗的悲哀、 孤獨的憂愁",她 的退隱和扮演魏晉名士角色,畢竟是不得已的下策.這樣的熟悉無疑是比擬客 觀、辯證的.葛曉音的?山水田

17、園詩派研究?第三章論及王績的思想,文章認為,王績的 簡傲放達的風度在北朝至唐初極其尊崇儒學,特別是講究禮度的社會風氣中仍顯得不合時宜,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書中認為,王績的簡傲 首先來自她在文化上的優(yōu)越感,王績有庾信之才 ,而又出自北朝六代冠 冕,這種站在北朝文化頂峰上的優(yōu)越感,自然就養(yǎng)成了她獨步當時的'高情勝氣.其簡傲放達還出自她才高志大而疏懶迂闊的天性,也與王通門人集團復雜思想的影響有關.在與陶潛進行比擬時,作者認為,王績看破世事 和人生,似乎比陶、 阮更接近老莊的本意.但由于缺乏深刻的思考和追求 ,在 實際生活中卻表現(xiàn)得相當世俗,與她對社會人事的徹底否認自相矛盾. 盡管 她在詩

18、中也表白過憂世之情和濟物之想 ,但她對現(xiàn)實的批判多半是因自己的虛 浮縱誕,不適于時而反激出來的牢騷.“她的歸隱缺乏陶淵明那種對人生理想 的積極追求.喬象鐘、陳鐵民主編的?唐代文學史?上冊那么認為,王績雖然崇奉老莊 思想,并不陷于虛妄的神仙迷信",王績從人生短暫,縱心而長往的主旨 出發(fā),有時對釋、老、儒的教言感到都是多余的“,王績有時從三教的教義 中尋找符合自己思想的理論,使三教統(tǒng)一于她的隨分而適的觀點之中“,在 歷史觀上,王績認為自三王五帝以來,咄咄建城市,倏忽觀丘墟.明治假設缺乏, 昏暴常有余.王績對人生及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逃避的.杜曉勤的?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第六章王績詩歌與河汾文化精神中 也論及王績的思想,該書首先探討了王績思想的地域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