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綜合提能練(一)(二)_第1頁
“文言文閱讀”綜合提能練(一)(二)_第2頁
“文言文閱讀”綜合提能練(一)(二)_第3頁
“文言文閱讀”綜合提能練(一)(二)_第4頁
“文言文閱讀”綜合提能練(一)(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言文閱讀”綜合提能練(一)(時間:40分鐘滿分:4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20分)答周汜荇龔未齋注接手書,雒誦回環(huán),恍同晤對。承示公門頗堪造福,此中亦大有樂趣,在足下則然,在 仆則萬不能然。即足下亦明知其未必能然,而以幕言幕,不得不姑以為然也。夫諫行言聽,膏澤下于民,誠可為造福者矣。或文采風(fēng)流,著令聞于當(dāng)世,亦至足樂也。博雅宏通之彥,將焉取試問今之從政者何如?今之入幕者何如也?即有一二明體達用之才, 之而焉用哉!曳裾之客,半屬負(fù)腹之將軍, 初不知政事文章為何物, 不過熟胥吏之腔套, 竭刀筆之能 事而已!仆嘗謂愚民迫于饑寒, 則流為盜賊;讀書無成,迫于饑寒,則流為幕賓。語雖過

2、激, 實為確論。倘使家有負(fù)郭之田,則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此中自有真樂,必不出而造福也明 矣。所云素位而行,則 有道之言也。蓋素貧賤行乎貧賤也!即古之抱關(guān)擊柝者, 亦為貧而仕 也。吾輩囊無一錢,家有八口,既不能為陳仲子之身織屨,妻辟纟盧;又不能為蚯蚓之上食 槁壤,下飲黃泉,則驅(qū)而之幕固宜。雖然,言幕于今日,亦甚難矣!昌黎公云莫為之前,雖美弗彰;莫為之后,雖盛弗傳?!笆廊私Y(jié)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賢如昌黎,尚藉為之前后,矧其為碌碌者哉?唐人詩云: 深?!痹囁假t士手中,安得阿堵物耶?是以燕士不乏吹簫之客而柯亭竟無聽竹之人炊煙不舉僵臥雪中曾無過而問者是貧賤而且患難矣人而貧尚有分貝之存人而窮則躬無出穴之日

3、,勇如子路,亦且憤然而 起也。即或嗜痂有癖,而鶴料無多,枯硯甫安,而閑居又賦。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畜妻子,因貧而 幕,因幕愈貧,鐘鳴漏盡,尚為拽磨之牛;燈盡油干,永作羈魂之鬼,人孰無情,能不悲哉!(選自雪鴻軒尺牘,有刪改)注龔未齋(1738 1811):清代紹興師爺。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膏澤下于民澤:恩澤B.博雅宏通之彥彥:才德出眾的人C .因幕愈貧愈:越過D .永作羈.魂之鬼羈:客居在外解析:選C愈:更加?;貧w教材文言實詞的掌握,重在積累。柳宗元捕蛇者說"聞而愈悲” 一句和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入之愈深” 一句中的“愈”都是“更加”之意。

4、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J將焉取之而焉用哉A.始速禍焉J則有道之言也 叫立卑則足羞嚴(yán)且憤然而起也C. k嘗跂而望矣- .尚為拽磨之牛佯狂不知所之者解析:選C A項,疑問代詞,怎么/句末語氣詞。B項,副詞,/連詞,就。C項,均為連詞,表修飾。 D項,助詞,的/動詞,往、到去。(3 分)(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文章開頭即交代了作者對在衙門做幕賓的人的看法,認(rèn)為擔(dān)任幕賓,并不能造福百 姓并從中獲得樂趣。B. 作者身為幕賓,站在幕賓的角度對當(dāng)時的從政者進行了批判,認(rèn)為當(dāng)時的從政者沒能很好地選拔人才。C .這篇書信多處引用名言,

5、如第五段引用韓愈、“唐人”的名言警句,寫出了做幕賓不易的現(xiàn)實。D .本文一改古人寫信好用駢文的習(xí)慣,通篇用散句,將因貧窮而做幕賓的無奈之情生 動地展現(xiàn)了出來。解析:選D 這篇文章駢散結(jié)合,并非“通篇用散句”。4.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3分)是以燕士不乏吹簫之客而柯亭竟無聽竹之人炊煙不舉僵臥雪中曾無過而問者是貧賤而 且患難矣人而貧尚有分貝之存人而窮則躬無出穴之日解析:通讀語句可知,“吹簫之客”“聽竹之人”在句中當(dāng)作賓語,其后均應(yīng)斷開。“炊煙不舉” “僵臥雪中”是兩件不同的事,中間應(yīng)斷開。“曾無過而問者”是世人對“炊煙不舉,僵臥雪中”之人的態(tài)度,句意完整,其后應(yīng)斷開?!耙印痹诰渲凶骶?/p>

6、末語氣詞,其后應(yīng)斷開。“人而貧尚有分貝之存”與“人而窮則躬無出穴之日”是并列的兩種情況,其間應(yīng)斷開。參考答案:是以燕士不乏吹簫之客/而柯亭竟無聽竹之人/炊煙不舉/僵臥雪中/曾無過而問者/是貧賤而且患難矣/人而貧/尚有分貝之存/人而窮則躬無出穴之日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又不能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飲黃泉,則驅(qū)而之幕固宜。(4分)譯文:(2)燈盡油干,永作羈魂之鬼,人孰無情,能不悲哉! 譯文:(4分)參考答案:(1)也不能像蚯蚓一樣,向上吃干土,向下飲黃泉水,那么被驅(qū)趕到幕府中來,是原本就應(yīng)該的啊?。ǖ梅贮c:“上” “下” “宜”各1分,句意1分)(2) 旦氣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

7、魂留他鄉(xiāng)的鬼,人誰沒有感情,怎么能不傷心呢?分點:“燈盡油干” “羈” “孰”各1分,句意1分)參考譯文:接到你親手寫的書信, 反復(fù)誦讀,恍如與你會面交談。 承蒙教導(dǎo)說在衙門頗可以做些好事,其中也是很有樂趣的,你也許是這樣的,我卻萬不能如此。即使你也明明知道未必能如此,然而你以幕賓的身份談?wù)撗瞄T里的事,不得不姑且認(rèn)為如此吧。有勸諫能夠接受并照著做, 有建議能夠聽從,恩惠普及百姓,真可以叫作“造福者”了。或者才華橫溢,風(fēng)度瀟灑,美好的聲譽揚于當(dāng)世,也是最充足的樂趣了。試問:如今的從政者怎么樣?如今的幕賓又怎么樣?即使有一兩個明于事理、通達致用的人才,博學(xué)高尚、心胸豁達的才德出眾的人,打算怎么選拔

8、又怎么任用呢?奔走于王侯權(quán)貴之門的人,一半都是無學(xué)問的人,從一開始就不知道“政事”和“文章”竭盡刀筆做自己擅長的事罷了!我是什么東西,只不過是熟悉官府中文書小吏的辦公程式, 曾說過,無知的百姓迫于饑寒,才成為盜賊;士人讀書沒有成就,迫于饑寒,才成為幕賓。這些話雖然過于偏激, 但實在是精辟正確的言論。倘使家中有靠近城郭的田地,那么隱居于 簡陋的房屋之中,也可以游玩休憩,這里邊自然有真正的樂趣, 必然不會出來做什么好事了, 這道理是非常清楚的。你所說的“安于其素常所處的地位,做好應(yīng)做之事 ”,乃是有道之言。大概是素常處于 貧賤的地位,就應(yīng)該做貧賤之事吧!即使古代守關(guān)巡夜的小官,也是因為貧窮才出來做

9、官的。我們這些人口袋中沒有一文錢, 而家中有八口人,既不能學(xué)陳仲子辭官編草鞋, 妻子織麻布;也不能像蚯蚓一樣, 向上吃干土,向下飲黃泉水,那么被驅(qū)趕到幕府中來, 是原本就應(yīng)該的 啊!雖是如此,說起現(xiàn)在做幕賓的,也很不容易??!韓愈曾說過沒有位高望重的人在前面提攜引薦,再有才能學(xué)問也不會顯達;沒有年輕有聲望的人在后面擁戴宣揚,再有偉大的功業(yè)也不會傳之后世。像韓愈這樣的大賢人,尚且依靠別人在前面提攜引薦,在后面擁戴宣揚,何況我們這樣的平庸無能之輩呢?唐人有詩句說:“世人結(jié)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想賢德之人的手中,哪里有金錢呢?僵硬“分”因此燕國士人中有不少乞食街頭者,而柯亭之中終究再無聽竹笛之人!

10、炊煙不起, 地躺在雪中,竟沒有經(jīng)過而上前詢問的人,這算得上是貧賤又艱難了。人若貧,還有“貝”二字在;人若窮,那么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像子路那樣英勇的人,也因君子受窮憤然 而起。即使我們有乖僻的嗜好,但俸祿菲薄,枯燥的筆墨生活剛剛安定下來,很快又賦閑。上不足以侍奉父母, 下不足以養(yǎng)活妻子兒女,因為貧窮才成為幕賓, 因為成為幕賓而更加貧 窮,到了暮年,還像個拉磨的牛;一旦氣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魂留他鄉(xiāng)的鬼,人誰沒有感 情,怎么能不傷心呢?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20分)程易田詩序清劉大櫆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時,常思以澤及斯民為任。凡世所謂巧取而捷得者, 余皆不知其徑術(shù),以故與

11、 捅紳之士相背而趨,終無遇合。退而 強學(xué),棲遲山隴之間,雖非有 苦,而亦未嘗有樂也。年已晚暮,始為博士于黟。博士之官,卑貧無勢,最為人所賤簡。而黟歙鄰近,歙尤多英賢,敦.行誼,重交游,一時之名雋多依余以相為劘切,或抗論今時之務(wù),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對而歌,蓋余生平之樂,無以加于此矣。程子易田,尤所稱著材宿彥,亦旦夕相從。其所為詩歌,攄詞樸直,而寄興深至,嘗謂其有陶潛之風(fēng)。易田固 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雖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將歸休于樅陽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 猶困于諸生,家又貧,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將糊其口于汝陰。念欲長與諸君子游處,不可得矣。居稽也,弦誦也,欣欣而忘其倦也, 歡

12、聚未幾離散隨之余于此其猶能獨樂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嘗有樂之人徒以與諸君子游處而樂今復(fù)以聚之不常而不樂生焉。回憶獨居時,雖無所樂,而亦非有不樂也;則是今日之不樂,由前日之樂而來也。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長樂哉!因取易田之詩所謂“濠上吟”者,反復(fù)咀吟,益嘆其文章之古,與其人之心貌相稱。屬板刻之,以與四方之知言者共讀焉,而余為序之如此。(有刪改)注博士:學(xué)官名,掌經(jīng)學(xué)傳授之職。諸生:生員,俗稱秀才。濠上吟:語出莊子秋水中莊子與惠子的“濠梁之辯”。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賤簡:輕視,怠慢A .最為人所賤簡B.歙尤多英賢,敦 行誼敦:厚道,誠懇C 夫造物之于人彼于致福者,

1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固:堅決,執(zhí)意C. 易田固信余D .屬其板刻之屬:通“囑”,叮囑解析:選B 敦:重視,推崇。此處可參考原文“敦行誼,重交游”,這兩句為上下對句,“敦”的解釋,可參考“重”。此處“重”應(yīng)為“重視,看重”的意思,因此“敦”的詞性也應(yīng)為動詞,意為 “重視,推崇”。(3 分)()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退而強學(xué)順風(fēng)而呼不知東方之既白B .注念生人之欣戚D .以與四方之知言者共讀焉激于義而死焉者也解析:選C A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B項,結(jié)構(gòu)助詞,的;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C項,均為介詞,對于。D項,句末語氣詞;兼詞,于

14、之。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曾隱居修身,A 作者稟性和志趣與世俗不同,不認(rèn)同世人所謂的投機取巧的成功之道, 游息山野,生活平淡。B.作者直到年老時,才擔(dān)任卑微的博士之職,黟、歙兩地的許多英才賢士跟從作者學(xué) 習(xí),談?wù)摃r事,慮及民生,此乃作者平生之一大樂事。C .作者既贊賞程易田所寫的詩歌語言樸實,寓意深遠;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過四十, 仍不得志,且家庭貧困,為了謀生,只能離鄉(xiāng)的境遇。D .本文語淡情深,構(gòu)思巧妙,圍繞“樂”字展開,由“無樂”到“有樂”再到“不樂”, 即寫不遇之嘆、得友之樂、離別之傷,自然流露出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思想。解析:選D D項“人生無常

15、、及時行樂”無中生有,作者并沒有流露出這種情感。易錯分析本題易錯選A項。有考生易較真于 A項中的“生活平淡”,雖然在原文中找不到關(guān)于“生活平淡”的表述,但結(jié)合原文 “雖非有苦,而亦未嘗有樂也 ”,可知作者的生活沒什么痛苦,也沒什么歡樂,不存在大喜大悲,稱之為“平淡”自然可行。歡聚未幾離散隨之余于此其猶能獨樂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嘗有樂之人徒以與諸君子游處而樂今復(fù)以聚之不常而不樂生焉“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用(限6處)(3分)解析:斷句時,要先結(jié)合上下文通讀語句,了解大體意思,然后抓住關(guān)鍵詞語、句式等進行斷句。如“歡聚”“離散”作為一組意思相反的詞,其后分別介紹兩種情況,所以中間應(yīng)斷開;“

16、夫”為發(fā)語詞,一般用于句首,其前一般應(yīng)斷開。參考答案:歡聚未幾/離散隨之/余于此其猶能獨樂焉否邪 /夫以生平未嘗有樂之人/徒以與諸君子游處而樂/今復(fù)以聚之不常/而不樂生焉把紳之士相背而趨,終無遇合。(4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凡世所謂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徑術(shù),以故與譯文:(2)因取易田之詩所謂“濠上吟”者,反復(fù)咀吟,益嘆其文章之古,與其人之心貌相稱。(4分)譯文:參考答案:(1)凡是世人所謂投機取巧、走捷徑而取得成功的,我都不知道他們的路徑和方法,因此我與達官貴人相背而行,最終沒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得分點:“徑術(shù)” “抬紳 之士”“遇合”各1分,句意1分)于是拿

17、來易田的名為“濠上吟”的詩集,反復(fù)咀嚼吟誦,更加贊嘆他文章的古樸, 與他的心靈、容貌相符合。(得分點:“因”“咀吟” “益”各1分,句意1分)參考譯文:我生性愚昧無知,知道篤信古道,卻不知道迎合時俗,時常惦記著把恩澤百姓作為自己的責(zé)任。凡是世人所謂投機取巧、走捷徑而取得成功的,我都不知道他們的路徑和方法,因(我)隱退努力學(xué)習(xí),在山野之間游此我與達官貴人相背而行,最終沒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玩休憩,雖然沒有痛苦,但也不曾有快樂。我已進入暮年,才開始在黟縣擔(dān)任博士。 博士的官位,卑微貧窮而沒有權(quán)勢,最被人輕 視、怠慢。而黟、歙兩縣鄰近,歙縣尤其多有英才賢士,重視品行和道義,重視結(jié)交朋友,一時的俊杰大

18、多依傍我而相互切磋,有時高談當(dāng)今的事務(wù),掛念生民的憂樂,不禁感慨嘆息, 面對面歌詠,大概我平生的快樂,沒有什么可以超過這個了。也早晚跟隨著我。 他所寫程君易田,尤其被人稱贊為突出的人才和以品德著稱的賢士, 的詩歌,措辭樸實,并且寄寓深遠,我曾說他有陶潛的遺風(fēng)。易田執(zhí)意信任我,我也非常器 重易田。即使這樣,我畢竟老了,今年已七十三歲了,將在樅陽江邊歸鄉(xiāng)隱居。然而易田年 齡已過四十,卻仍然被困在生員 (秀才)之列,且家里又貧困,在家鄉(xiāng)不足以養(yǎng)活自己,也將 到汝陰謀生。想要長期與諸位君子相處,是實現(xiàn)不了的。居今懷古,一邊弦歌一邊誦讀,欣欣然而忘記了疲倦,歡聚不久,離散隨之而來,我在此還能不能獨自快樂

19、呢?由于 (我)平生未曾有過相處快樂的人,只是因為與諸君子交往而快樂,如今卻又因為相聚不能恒久,而心生不快樂?;貞洠ㄎ遥┆氉陨畹臅r候,雖然沒有什么快樂,但也沒有什么不快樂; 然而今日的不快樂,是由昔日的快樂而招來的。那造物主對于人,又怎么能使他長期快樂呢?于是拿來易田的名為“濠上吟”的詩集,反復(fù)咀嚼吟誦,更加贊嘆他文章的古樸,與他的心靈、容貌相符合。我叮囑他將其詩作板刻成集,用來讓四方的知音一起誦讀,而我為他的詩集作這樣的序。“文言文閱讀”綜合提能練(二)(時間:40分鐘滿分:4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20分)凌室記葉祐之凌室,所以 藏冰。古者日行北陸 而藏冰,故豳風(fēng)之詩有曰

20、:“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而藏冰、啟冰,亦燮理陰陽之一事。周禮凌人掌冰,于 凝陰冱寒而藏之,陽氣畢達而啟之。食祿之家,與夫冰食喪祭,無不與焉。其藏之也時,其用之也周,是以冬無愆 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fēng),秋無苦雨,雷出不震,無災(zāi)霜雹,厲疾不作,民不夭札。故藏冰、啟冰,乃圣人燮調(diào)輔相之職也。上而宰相,下而州郡,皆所以任燮調(diào)之責(zé),必使陰陽無愆伏之過,為能盡其職。淮之地,無冰雪者幾年,歲亦薦饑。光之判官張公士政,于至正壬午冬,言于監(jiān)郡卜顏不花曰:“予見京師與所在州郡有司,于仲冬必藏冰待用,以濟酷熱。而光獨不然。吾為凌室,候有冰而藏之,可乎?”監(jiān)郡曰:“可?!彼熘矣诔?/p>

21、之北門,命掾吏萬文寶董 其役。工未畢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層冰如阜人以為瑞公命斬之納諸室。及竣,河冰以泮。蓋一念之誠,有以感召之。時壬午冬十有二月也?;蛘咭詾橐勖裼趪?yán)冬之際,人有不堪,不知周禮凌人斬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吾聞張公之為政,平物價,恤民隱,抑豪強,扶良善,去積弊,理冤滯,無非燮理之事。況為凌室,藏冰、啟冰,觀陰陽寒暑之變,以察消息盈虛之理,是亦為政之大者。夫子作春秋,無冰必書,紀(jì)異事,為經(jīng)邦大訓(xùn)。此殆非或人之所知也。予故書于凌室,以見公之為 政,他日居于廟堂,而輔成化者,蓋基于此。故不可以不記。(選自全元文,有刪改)注日行北陸:太陽運行到虛宿時,即冬天。光:光州。今河南潢川縣。(3 分

22、)()所以:用來的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凌室,所以藏冰B.食祿 之家,與夫冰食喪祭C是以冬無愆陽祿:俸祿愆:過分,引申為失調(diào)D .命掾吏萬文寶董其役董:通“懂”,懂得解析:選D “董”在文中的意思是“督察”。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古者日行北陸而藏冰A1.且秦強而趙弱J于凝陰冱寒而藏之B. 卜其身也,則恥師焉F濟酷熱C.謹(jǐn)拜表以聞吾為凌室D. I公為我獻之解析:選C A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并列。B項,介詞,在/介詞,對于。C項,均為連詞,表目的,來。D項,動詞,建造/介詞,替。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

23、項是(3 分)(A 據(jù)史料記載,早在周代,我國古人就已經(jīng)學(xué)會利用冰塊和冰窖做成簡易的制冷系統(tǒng),并有專人負(fù)責(zé)管理,這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B.藏冰、啟冰長期用于祀禱巫祝等古老的儀式,祈求消災(zāi)彌疫、風(fēng)調(diào)雨順和國泰民安。藏冰、啟冰之禮在古人心目中十分重要。C 張公看到京城因無藏冰措施而遭受危害,反躬自省,向光州監(jiān)郡請求藏冰。他的這一做法給當(dāng)?shù)貛砭薮蠛锰?。D 本文多處引用詩經(jīng) 周禮等文獻來說明藏冰、啟冰的重要性,贊揚張公為政能關(guān)注陰陽變化、盛衰消長。解析:選C C項,“京城因無藏冰措施而遭受危害 ”錯,原文是“予見京師與所在州郡有司,于仲冬必藏冰待用”,可見京城有藏冰措施。“給當(dāng)?shù)貛砭薮蠛锰帯?/p>

24、在文中沒有體現(xiàn)。4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分)工未畢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層冰如阜人以為瑞公命斬之納諸室解析:做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理解關(guān)鍵詞語,判斷詞與詞之間的關(guān)系; 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識;掌握文中對話、轉(zhuǎn)述、引用的規(guī)律;根據(jù)句首和句尾的慣用語以及句中的詞語進行判斷。具體到本題,首先要關(guān)注主語的轉(zhuǎn)換,如“以為瑞”的主語是“人”,“命斬之納諸室”的主語是“公”,故“人” “公”前均應(yīng)斷開。其次要關(guān)注虛詞,如“而”在句中明顯 表轉(zhuǎn)折,其前可斷開。參考答案:工未畢/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層冰如阜/人以為瑞/公命斬之/納諸室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淮之地,無冰雪者幾

25、年,歲亦薦饑。(4分)譯文:(2)或者以為役民于嚴(yán)冬之際,人有不堪,不知周禮凌人斬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4分)譯文:(得分點:“歲”“薦饑”各參考答案:(1)淮水一帶好幾年沒有冰雪,年景也連年歉收。1分,狀語后置句“無冰雪者幾年” 1分,語句通順1分)(2)有的人認(rèn)為在嚴(yán)冬季節(jié)勞役百姓,百姓難以忍受,這是不懂得周禮中掌管藏冰之事的長官采冰的用意、圣人所言調(diào)和陰陽的事。(得分點:“或者” “堪” “燮”各1分,語句通順1分)參考譯文:(即冬天)人們就儲存冰塊,凌室,是用來儲存冰的地方。古時候每當(dāng)太陽運行到虛宿時 所以豳風(fēng)有詩說:“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為周歷二

26、月鑿冰發(fā)出 “沖沖”的聲音,周歷三月把冰放進冰窖,周歷四月的早晨取出,用羔羊和韭菜獻祭祖先。)而藏冰、取冰,也是調(diào)和陰陽的一件事情。周禮記載凌人掌管藏冰 之事,在凝結(jié)陰氣的嚴(yán)寒時節(jié)儲存冰,在陽氣極盛的時節(jié)取冰。享有俸祿的家庭,被給予冰 用于喪祭之事,沒有遺漏不給的。于固定時節(jié)儲存,使用周到,因此冬季沒有酷熱干旱,夏 季沒有反常的寒氣, 春季沒有寒風(fēng),秋季沒有久下成災(zāi)的雨, 雷電出現(xiàn)卻沒有雷擊之災(zāi),霜 凍、冰雹沒有造成災(zāi)禍,嚴(yán)重的災(zāi)疫沒有興起,百姓沒有因疫病而早死。所以藏冰、取冰, 是圣人所言輔助調(diào)和陰陽的職責(zé)。上至宰相,下至州郡(官吏),都是用來擔(dān)負(fù)調(diào)和陰陽的職責(zé)的,定要讓陰陽沒有出現(xiàn)冬熱夏寒

27、那樣的反常情況,才算盡到了他們的職責(zé)。淮水一帶好幾年沒有冰雪,年景也連年歉收。光州的判官張士政,在至正壬午年冬天, 對監(jiān)郡卜顏不花說:“我看京師和州郡所在的地方的官吏,在仲冬時節(jié)必儲冰待用,來周濟 酷熱的時候。但是只有光州不是這樣。 我建造凌室,等有冰了就儲存冰,可以嗎? ”監(jiān)郡說:“可以?!庇谑窃诔堑谋遍T建造凌室, 命令掾吏萬文寶督察建造凌室的勞役。工程還未完成, 黃昏時分下了大雪, 平地雪有一尺厚,層層的冰像山一樣,百姓認(rèn)為是祥瑞之兆。張公命人砍下冰并儲存在凌室里。等到(凌室)完工之后,河里的冰也融化了。大概是愿望很真誠,憑此感動召喚來了雪。當(dāng)時是壬午年冬天十二月。 有的人認(rèn)為在嚴(yán)冬季節(jié)勞

28、役百姓,百姓難以 忍受,這是不懂得周禮中掌管藏冰之事的長官采冰的用意、圣人所言調(diào)和陰陽的事。我聽說張公執(zhí)政,調(diào)整物價,體恤百姓之苦,壓制豪強,扶持善良的人,除去沿襲已久 的弊病,理清積聚的冤情,沒有不是調(diào)和的事。況且建造凌室,藏冰、取冰,觀察陰陽寒暑,若無冰則的變化,來考察事物盛衰變化的道理,這也是從政中的大事??追蜃幼鞔呵?必定記下,記錄奇異的事件,是治理國家的先賢教言。 這大概不是有的人所知道的。我之所(皇帝)成就德化,以在凌室里寫東西,是因為知道了張公從政的事跡,他日入朝為官,輔佐 大概會以此為基礎(chǔ)。所以不可以不記下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20分)戚元魯墓志銘戚氏宋人,

29、為宋之世家。當(dāng)五代之際,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鄉(xiāng)里、遠近學(xué)者皆歸之 者,曰同文,號正素先生,贈尚書兵部侍郎。有子當(dāng)太宗、真宗時為名臣、以論事激切至今傳之者,曰綸,為樞密直學(xué)士,贈太尉。有子恭謹(jǐn)恂恂、不妄言動、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 原、余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為尚書虞部郎中。元魯其子也,名師道,字元魯,為人孝友 忠信,質(zhì)厚而氣和,好學(xué)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蓋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傳緒 浸遠,雖其位不大,而行應(yīng)禮義,世世不絕如此,故余以謂宋之世家也。元魯自少有大志,聰明敏達,好論當(dāng)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惡有異于流俗,故一時與之游者,多天下聞人,皆以謂元魯之于 學(xué)行,進而未止,意其且 壽,必

30、能成其材,不有見于 當(dāng)世,必有見于后。孰謂不幸而今死矣! 故其死也,無遠近親疏,凡知其為人者,皆為之悲, 而至今言者尚為之慨然也。元魯初以父任為建州崇安縣尉,不至。以進士中其科,為亳州永城縣主簿, 又為楚州山 陽縣主簿。嘉 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陳氏,內(nèi)殿承制習(xí)之女。再娶王氏,參知政事文憲公堯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魯死,而元魯蓋無兄弟。嗚呼!天 之報施于斯人如此, 何也?元魯且死時, 屬其僚趙師陟乞銘于余, 師陟以書來告。余悲元魯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見于后,故不得辭也。以熙寧元年某月某甲子, 葬元魯于其父之 墓側(cè),以其配陳氏、王氏 祔。將葬,其從兄遵道以狀來速 銘

31、,銘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魯未見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無以傳其緒 曷以告哀納銘于墓。(有刪改)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抗志不仕B .有子恭謹(jǐn)恂恂.C.故一時與之游者(3 分)()抗:崇高恂恂: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游:交往D .其從兄遵道以狀來速銘速:快速解析:選D速:請求?;貧w教材文言文中對常見文言實詞的掌握,可以由課內(nèi)遷移到課外,把課本文言文的基礎(chǔ)掌握扎實。如本題 B項可參考柳宗元捕蛇者說中的“吾恂恂而起,視其缶” 句,句中“恂恂”即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3 分)()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近學(xué)者皆歸之者.A.求人可使報秦者,

32、未得皆以謂元魯之于.學(xué)行,進而未止 B. b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嚴(yán)其且壽,必能成其材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J以進士中其科D.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解析:選B A項,代詞,的人/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的。B項,均為介詞,對,對于。C項,副詞,將/連詞,尚且。D項,介詞,憑/介詞,用,拿。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作者說戚家是宋之世家,是因為從曾祖戚同文至祖父戚綸至父親戚舜臣直至戚元魯, 都世代為官,雖然官職不高,可是一直禮義傳家。B.作者筆下的戚元魯孝友忠信,好學(xué)不倦,好惡與眾不同。跟他交往的名人都認(rèn)為他 品學(xué)兼優(yōu),將來必成有用之材,只可惜他英年

33、早逝,令人扼腕。C .靠著父親在朝為官,戚元魯也進入了仕途,歷任崇安縣尉、永城主簿,最后死在山 陽主簿任上,年僅 35歲,而他的兩任妻子和一個兒子都先于他去世。D .受戚元魯生前所托,其同僚趙師陟寫信來求墓志銘,后來其堂兄戚遵道也有請,作 者就寫下了這篇敘議抒結(jié)合的墓志銘,文中贊美、同情、懷念、哀悼之情兼而有之。他是靠解析:選C 一錯,“靠著父親在朝為官,戚元魯也進入了仕途”,由文意可知,自己努力,科舉及第后進入仕途的。二錯,“崇安縣尉” 一職,他并未赴任。9.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分)解析:根據(jù)以象其既不得“行足以”先人材“材足以”足以施于世死又無以傳其緒丿、 1=1確定前兩

34、句為上下對句,故首句在“象其先人”后斷開,意為“品行足夠效法他的先輩”語意完整。結(jié)合對句規(guī)則,第二句應(yīng)在“施于世用”“死又無以”又互后斷開?!耙病?一般用于句尾,因而可在 “也”后斷開。后句“生既不得”為對句,上下相對,故“死”前應(yīng)斷開。而“曷”表示疑問或反問,常用于句首,故“曷” 前應(yīng)斷開。“曷以告哀”意為“拿什么來訴說痛苦哀傷呢”,其后“納銘于墓”為回答,應(yīng)單 獨成句。參考答案: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魯未見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 死又無以傳其緒/曷以告哀/納銘于墓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4分)(1)為人孝友忠信,質(zhì)厚而氣和,好學(xué)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譯文:(2)余悲元魯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見于后,故不得辭也。 譯文:(4分)參考答案:(1)(元魯)是一個為人孝順友愛忠誠守信,心地質(zhì)樸忠厚并且脾氣隨和,喜歡學(xué)習(xí)不知倦怠,才干就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