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學重點_第1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重點_第2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重點_第3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重點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口腔解剖生理學重點1 .牙的演化特點:牙形:同形牙f異形牙牙數(shù)目:多-少 牙列:多牙列f雙牙列牙根:無-有 分布:廣泛-集中附著方式:端生-側生-槽生2 . 牙冠 :解剖牙冠:指被牙釉質覆蓋的部分。臨床牙冠:指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體組織。3 .牙萌出特點:按先后順序萌出左右對稱同期萌出下頜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頜同名牙女性萌出的平均年齡稍早于男性4 .牙萌出順序:乳牙依次為I、n、IV、出、V;恒牙:上頜 6、1、2、4、(3, 5)、7、8 下頜(1、 6) 2、 3、 4、 ( 5、 7) 、 85 . 中線 :平分顱面部為左右兩等分的一條假想線。6 . 牙體長軸:沿冠根方向,通過牙體中心的一條假

2、想線。7 . 線角、 軸面及點角: 牙冠上面兩相交于一條的角稱線角。兩軸面相交于一線的角稱軸面角。三面相交于一點形成的角稱點角。8 .切牙類:上頜中切牙為切牙類中提及最大者。下頜中切牙為切牙類中乃至全口牙中體積最小者,牙冠寬度為上中切牙的2/3【區(qū)分下頜中切牙方法】遠中根面上的凹陷筆近中面根的略深9 .尖牙類:上頜尖牙牙冠唇面的近、遠中斜緣在牙尖頂處相交近似90。冠根之比為1:2下頜尖牙近中斜緣:遠中斜緣=1:210 .前磨牙類: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頰面,牙冠外形為五邊形,頰側僅見一個頰尖(略偏向遠中)11.磨牙類:下頜第 無固定性態(tài)。上下頜磨牙的鑒別上頜磨牙牙冠斜方形、直立頰舌徑近遠中徑第一

3、磨牙頰面=舌面有一個頰溝有 34牙尖有卡氏尖舌尖大小不一有斜嵴四個窩(遠中窩大)三根(頰2、舌1 )、第二、第三磨牙的頜面發(fā)育溝形態(tài)依次為:下頜磨牙牙冠長方形、右傾頰舌徑近遠中徑第一磨牙頰面舌面第一磨牙有兩個頰溝有 45牙尖無卡氏尖舌尖大小相近無斜嵴三個窩(中央窩大)兩根(近中、遠中)Y ”型、“+”型、12 .乳前牙:上頜乳尖牙,唇面:牙尖明顯向遠中(于恒牙尖牙區(qū)別的主要標志)13 .乳磨牙:下頜第一乳磨牙,不同于任何恒牙,有其獨特的解剖特征,有三個面近似為三角形。14 .根管分型:單管型(上頜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的舌根和第二磨牙的舌根及遠中頰 根)雙管型(上頜第一前磨牙、上頜第一磨牙的近

4、中頰根和下頜第一磨牙的近中根)單雙混合型(上、下頜第一、二前磨牙和上頜第二磨牙的近中頰根和下頜第一、二磨牙的近、遠中根)三管型(罕見于上頜第一磨牙的近中頰根和下頜第一磨牙的近、遠中根)【 1. 管間側枝(多見于雙管型)2.根管側枝(為發(fā)自根管的細小分支)3.根尖分歧與根尖分叉(根尖分歧多見于前磨牙和磨牙)】根尖孔50不在根尖15 .頜面部的骨性支架系由14塊骨,單一的有:下頜骨、梨骨;成對的有:上頜骨、鼻骨、淚骨、顴骨、顎骨及下鼻甲。16 .上頜骨:眶下孔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粝律窠?jīng)阻滯麻醉:眶下孔向后、上、外。眶下管長約1.5cm上頜竇與牙根關系密切,其下壁由前向后蓋過8-5 I 5-8四

5、突上頜骨的四突分別稱為額突、額突、腭突和牙槽突。三大支柱:尖牙支柱、額突支柱、翼突支柱。17 .下頜骨:從須結節(jié)向后上延伸至下頜支前緣相連的骨崎,稱外斜線或外斜崎。頦孔的位置可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上移和后移。下頜支牌突(又稱關節(jié)突)關節(jié)面上有橫崎將其分為前斜面和后斜面。下頜神經(jīng)溝約相當于下頜磨牙頜平面上方1cm下頜骨薄弱部位:正中聯(lián)合、須孔區(qū)、下頜角和牌突頸部。下頜骨牌突:側面觀(前斜面為功能面,后斜面為負重區(qū),中間為橫崎) 后面觀 (內測斜面與側方運動的非工作側有關,外側斜面與側方運動的工作側有關,也是關節(jié)壓力的集中處)顆骨關節(jié)面:關節(jié)窩(形式三角形)、關節(jié)結節(jié)關節(jié)盤從前到后可分為:前帶、 中

6、間帶、后帶、 雙板區(qū) 【好發(fā)部位:雙板區(qū) 中間帶(最?。┯醒芎蜕窠?jīng):前帶、雙板區(qū)】顆下頜關節(jié)有三條韌帶:包括顆下頜韌帶、蝶下頜韌帶和莖突下頜韌帶。顆下頜關節(jié)的功能區(qū)包括:關節(jié)結節(jié)的后斜面與牌狀突的前斜面。18 .咀嚼?。喊ㄒЪ?、顳肌、翼內肌、翼外肌。廣義的咀嚼肌還包括舌骨上肌群。起點止點翼內肌淺頭:腭骨錐突和上頜結節(jié)下頜支及下頜角內側面深頭:翼外板的內面和腭骨錐突翼外肌上頭:蝶骨大翼的顳下面和顳下嵴上頭:關節(jié)盤前緣及部分關節(jié)囊下頭:翼外板的外側面下頭:髁突頸19 .頸總動脈:頸動脈竇(含有特殊壓力感受器,反射性的調節(jié)心率和血壓)頸動脈體又稱頸動脈小球;屬化學感受器,可反射性的使呼吸運動加快

7、加深)20 .頸外動脈:面動脈(屬支腦膜中動脈、下牙槽動脈、翼肌段、上牙槽后動脈、眶下動脈、腭降動脈、蝶腭動脈)21 .腦膜中動脈:穿棘孔進入顱中窩,行于硬腦膜內分為前后兩支,供應硬腦膜。22 .危險三角區(qū):鼻根部和兩側口角連成的三角區(qū)。23 .翼靜脈叢:簡稱翼叢,位于顳下窩內顳肌與翼內肌,翼外肌之間上頜動脈的周圍,并圍繞部分翼外肌,小部分尚伸到翼內肌上方的深側,為稠密的靜脈叢。面后靜脈-上頜靜脈- 翼叢-面深靜脈面前靜脈24 . 三叉神經(jīng):系腦神經(jīng)中之最大者,有粗大的感覺神經(jīng)纖維束和較細小的運動神經(jīng)纖維束所組成。眼神經(jīng)為感覺神經(jīng),系三叉神經(jīng)中之最細者。鼻腭神經(jīng)321|123腭側黏骨膜及牙齦上

8、頜神經(jīng)腭前神經(jīng)876543|345678腭側骨黏膜及牙齦下頜神經(jīng)上牙槽后神經(jīng)上牙槽中神經(jīng)上牙槽前神經(jīng)頰神經(jīng)舌神經(jīng)下牙槽神經(jīng)頦神經(jīng)87|78及 6|6 的腭根基遠中頰根、牙周膜、牙槽骨、頰側牙齦54|45及 6|6的近中頰根、牙周膜、牙槽骨、頰側牙齦321|123 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側牙齦8-5|5-8頰側牙齦、頰部的皮膚和黏膜8-1|1-8舌側牙齦、口底及舌前2/3的黏膜和下頜下腺、舌下腺8-1|1-8 及其牙周膜、牙槽骨4-1|1-4 唇側牙齦、下唇黏膜及頦部皮膚(上頜神經(jīng)經(jīng)圓孔出顱,下頜神經(jīng)經(jīng)卵圓孔出顱)25 .面神經(jīng):以莖乳孔為界,可將面神經(jīng)分為面神經(jīng)管段和顱外段。面神經(jīng)顱外段,從莖

9、乳孔出顱底,位于莖突與乳突之間,一般是在乳突前緣相當于乳突尖端上方約1cm,距皮膚表面深約23cm處。損傷后表現(xiàn)額紋消失眼瞼不能閉合鼻唇溝變淺或消失,頰部積存食物,不能鼓氣口角下垂、流口水等無明顯癥狀分支(顱外段)起源顳支顳面支顴支顳面支頰支顳面支 /頸面支下頜緣支頸面支頸支頸面支26 .舌咽神經(jīng):為混合性神經(jīng),含四種纖維:運動纖維支配莖突咽肌副交感纖維管理腮 腺的分泌味覺纖維管理舌后1/3味覺感覺纖維分布于舌后1/3、咽、咽鼓管、鼓室等處的黏膜和頸動脈竇以及頸動脈體。(腮腺導管開口于上頜第二磨牙所對的頰側黏膜上)27 .舌下神經(jīng)為舌的運動神經(jīng)。28 .頜面部局部解剖:鼻唇溝:鼻面溝合稱為鼻唇

10、溝??粝驴祝何挥诳粝戮壷悬c下0.51.0cm處。相當于鼻尖至外眼角連線的中點。是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進針部位。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為耳垂至鼻翼與口角間中點連線的中1/3段。29 .腮腺鞘具有下列特點:淺層特別致密,深層薄淺,在莖突和翼內肌之間有一裂隙,腮腺深葉經(jīng)此與咽旁間隙和翼頜間隙想通。腮腺鞘與其腺體緊密結合,并發(fā)出許多間隔,深入腺體。腮腺鞘上部與外耳道緊密相連,并發(fā)出索狀纖維束,伸入外耳道前下壁軟骨部的裂隙中?!居猩鲜鼋馄侍攸c,可知,化膿性感染可在腮腺與外耳道之間互通】30 .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標志: 口腔前庭溝:口腔阻滯麻醉穿刺及手術切口的床用部位。翼下頜皺襞:為伸延于上頜結節(jié)后內方與磨

11、牙后墊后方之間的黏膜皺襞,該皺襞是下牙槽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重要標志,也是翼下頜間隙口內切口的有關標志。31 .腭【 切牙乳頭:又稱腭乳頭,是鼻腭神經(jīng)局部麻醉的重要標志】(為一黏膜隆起,位于腭中縫前端,左右上頜中切牙之間的腭側)32 .舌黏膜,按形態(tài)可分下列四種:絲狀乳頭:數(shù)目最多,無味蕾,管理一般感覺。菌狀乳頭:數(shù)目較少,內有味蕾,管理味覺(甜、咸味)輪廓乳頭:79個,體積最大,內有味蕾,管理味覺 (苦味)葉狀乳頭:58條,含味蕾,管理味覺(酸味)33 .切緣及頜面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行使咀嚼功能和引導下頜運動在萌出的早期,尖、窩、溝、崎都是由具有一定曲度的曲線或曲面構成。34 .軸面凸度的生理意義:

12、唇(頰)舌面的凸度咀嚼時從頰溝、舌溝等處拍溢的食物順著牙冠的正常凸度滑至口腔,對牙齦起到生理性按摩作用,促進牙齦組織的正常血液循環(huán),保證牙齦組織的健康;同時正常的凸度對牙頸部有自潔作用,防止齦炎及齲齒的發(fā)生,牙冠頸1/3的凸度,可起到擴展齦緣使其保持緊張有力的作用。鄰面的凸度接觸區(qū)接觸良好,可防止食物嵌塞,運動中有利于保持鄰牙的緊密接觸,保證鄰牙能夠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便于分散(牙合)力,有利于牙齒的穩(wěn)固。35 .楔狀隙:因鄰牙間的接觸區(qū)為圓突形,在兩牙接觸區(qū)的四周有向外展開的空隙,稱為楔狀隙。在接觸區(qū)齦方者稱為齦楔狀隙,又稱鄰間隙。36 . 牙列(牙弓): 天然牙的牙根生長在牙槽窩內,其牙冠

13、按照一定順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鄰接,排列成弓形。37 .牙列形態(tài)分型:方圓型、尖圓型、橢圓型。牙列指數(shù)二牙寬列/牙長列X 100%38 .下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spee曲線):連接下頜切牙的切緣、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頰尖以及磨牙的近遠中頰尖的連線。39 .上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為連接上頜切牙的切緣、尖牙、前磨牙的頰尖以及磨牙的遠近中頰尖的連線。(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頰尖段較平直,從第一磨牙的近頰尖至最后磨牙的遠頰尖段則逐漸向上彎曲,此段曲線亦稱為【補償曲線】)40 .(牙合)平面:從上頜中切牙的近中鄰接點到雙側第一磨牙的近中頰尖所構成的假想平面。【解剖牙合平面:從下頜中切牙的近中鄰接點到雙

14、側最后一個磨牙遠中頰尖頂所構成的假想平面】41 . 牙尖交錯牙合(ICO ) :指上、下頜牙牙尖交錯,達到最廣泛、最緊密接觸時的一種咬合關系。42 .覆牙合、覆蓋(牙間交錯牙合接觸的垂直及唇(頰)舌向關系)43 .上下頜第一磨牙的對位關系:中性牙合(1理想磨牙關系)遠中牙合近中牙合44 .鄰長間隙:在上頜乳尖牙的近中、下頜乳尖牙的遠中出現(xiàn)的間隙。45 .平齊末端: 4歲以前,上、下頜第二乳磨牙的遠中面彼此相齊,呈一垂直平面。46 .牙尖交錯位(ICP ) :指牙間交錯牙合時下頜骨相對于上頜骨或顱骨的位置。47 .正中關系與后退接觸位:錢鏈運動可以使切牙處降牙合1825mm,此運動范圍內下頜相對

15、于上頜的位置成正中關系。48 .后退接觸牙合:指后退接觸位時上、下牙的解除關系。49 .長正中 :通常將這兩個頜位(后退接觸位、牙尖交錯位)之間的這種無偏斜的以前后為主的位置關系,稱為“長正中”。50 . 牙合間隙(息止牙合間隙):下頜姿勢位時,上下牙均無接觸,上下頜牙之間自前向后有個楔形間隙,前端大而后端小。51 .搗碎和磨細及其生物力學杠桿作用:后牙的(牙合)循環(huán):下頜磨牙頰尖的舌斜面從中央窩沿上頜磨牙舌尖的頰斜面滑行,約至其一半處而分離,再重復上述運動,周而復始,稱為后牙的牙合運循環(huán)。生物力學杠桿的構成:a.支點(非工作側牌突。翼外肌、顆肌、舌骨上下肌群)b.力點(工作側的提下頜肌群以嚼肌與翼內肌收縮為力點)c.重點(研磨食物處)構成第II 類杠桿。52 . 磨耗 :在咀嚼過程中,由于牙面與食物或牙面與牙面之間的摩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