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海上的船文化_第1頁
漂在海上的船文化_第2頁
漂在海上的船文化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漂在海上的船文化2005 年 3 月 7 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發(fā)的一則報道,“仿古木帆船綠眉毛舉行起航儀式”。這天,剛好是鄭和下西洋 600 周年的日子。沈家門漁港千船鳴笛,萬人歡騰。在紀念鄭和下西洋600 周年之際,“綠眉毛 ?朱家尖”號仿古木帆船揚帆中華,顯示了舟山悠久的造船工藝和航海實力,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古老的船文化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新石品時代,就有“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的描述。當出現船舶之后,有關船的文化也隨之應運而生。千百年來,隨著造船術、船海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海洋漁業(yè)的全面發(fā)展,人們出自征服海洋和祈求平安豐收的愿望,用自己聰明的才智,展開藝術飛

2、翔的翅膀,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船文化。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海上的船飾文化。聽老一輩的漁民講:他們稱漁船為“木龍” 。喻示龍為水族之首,可以治服海中的蝦兵蟹將,可以確保年年有余(魚),歲歲豐收。還有就是借海中蛟龍之意,寄托漁民駕龍闖海,乘風破浪,保親人四海平安的美好愿望。我在螞蟻島船碼頭采訪一位船老大,他告訴我說:對漁家而言打魚就離不開船,而造船則是漁家生活中一件大事件。那年他家就新造了一條“木龍”。船墊在墊木上,顯得是那么的高大,站在船頭看下面的人顯得很小。船老大說得很興奮,從他的臉上我能察覺他的自豪。他接著跟我說:每一條船都有它的靈魂。漁民在造一條新船時,當船的骨架(稱“龍骨” )搭成后,即取一小

3、塊硬木,在硬木上挖一小小的孔。取一古時的銅板,用一枚銅釘,釘在小硬木的孔中,然后安置于漁船船頭的隔倉間。這就是給漁船安上了“靈魂” ,“木龍”從此就活了。新船下水那天, 船要沐浴, 船頭要披紅掛彩, 要請船神,還要祭海,新船要由村里選出的十八位年輕后生用抬扛把船抬入大海,船主則站立船頭, 向四面八方拋饅頭。 船老大說:那天是他父親站在船頭拋饅頭,只記得很開心,人很多,場面很隆重。 他在下面也跟著眾人搶饅頭。那年他只有12 歲。后來聽老輩人講:拋饅頭意思是“幸福滿意”。我在這次海島之旅的采訪中還了解到, 除了船的 “靈魂”之外,還有船的眼睛,即“龍眼” ,船的神龕,船的旗等等。船眼:是用硬木制作

4、而成,由中間向外凸出成圓形,中間為黑色,外圓為白色,似一對圓目睜著的龍眼,釘在漁船的船頭。當新船建成時,要安裝船眼,船眼裝好后,船主要用紅布或紅紙,罩住船眼,稱“封眼” 。待新船下海時,再由船主揭去紅布或紅紙,意為木龍“啟眼” 。船神龕:在漫長和原始落后的海上生活中,一代又一代漁民,面對驚人魂魄的惡浪急流,以及海洋中的自然災害,無法理解大自然所帶來的現象和成因,便盲目地把自然力當作主宰人類的神來敬畏,并把心目中的這些神作為船神加以供奉。由于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所供奉的船神也不一樣,有以三國時期忠勇剛烈為原型的關云長,有大慈大悲救人出苦難的觀世音菩薩,有天妃林默為原型的媽祖像,也有以宋代淑女寇承

5、女為原型的塑像等等。無論是供奉船神還是菩薩,都是漁民祈求出海打魚能讓漁船平風浪、消災禍、滿艙魚蝦豐收而歸的愿望。船旗的歷史非常久遠,每一時代的船旗也有不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船旗的旗女名目繁多。舟山一帶的漁船一般以掛三角形彩旗居多,旗幟上有繡龍的,有寫字的。如:寫有“一帆風順” 、“順風順利” 、“年年有魚”、“四海平安”等字。也有從普陀求來的佛祖令旗,佛旗為杏黃色底上繡黑字,一般升掛在其它船旗的上方,表達漁民祈求佛祖保佑的心愿。各個不同的時期,船旗的式樣大同小異。但船旗上文字的內容卻緊隨時代而不斷的變化。 50-60 年代漁民喜歡掛 “人民公社好”、“小小螞蟻賽蘇聯(lián)”等字句的船旗。 70 年代一些船上以自己單位漁船能掛上“超萬擔高產優(yōu)勝單位”的大紅船旗而感到自豪。80 年代漁區(qū)開始實行了改革開放,以掛一些表述自己的心聲語言的船旗,如“科技興漁”、“致富不忘黨領導”等等。 90 年代,漁區(qū)開展文明生產,遵紀守法等活動,漁民以能掛上“文明船”的船旗而感到榮耀。如今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下,漁民所掛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