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有害因素及其辨識標準_第1頁
危險、有害因素及其辨識標準_第2頁
危險、有害因素及其辨識標準_第3頁
危險、有害因素及其辨識標準_第4頁
危險、有害因素及其辨識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危險、有害因素及其辨識標準一、危險有害、因素的定義(1)危險因素:是指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fā)性損害的因素??荚嚧笕珖畲蠼逃惥W(wǎng)站(wwwE)(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對于危險、有害因素的定義,已經非常明確、清楚。危險因素在時間上比有害因素來的快、來的突然;造成的危害性比后者嚴重。這里的因素應該理解為事故、作業(yè)過程、行為和環(huán)境,因為在不同的行業(yè)主要的危險有害因素差別較大。火災、瓦斯爆炸、中毒、觸電等屬于事故;設備的檢修、爆破作業(yè)、運輸?shù)葘儆谧鳂I(yè)過程;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等屬于行為;高溫、雷電、雨雪等屬于自然環(huán)境。二、危險、

2、有害因素產生的原因考試大論壇安全評價第三版中將危險、有害因素產生的原因劃分為兩個方面。(1)存在危險有害本身具有的物質、能量;(2)危險有害物質、能量失去控制,危險有害物質、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體現(xiàn):人的不安全行為(13大類);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4大類);管理缺陷(6類)。任何物質都具有相應的能量,物質和能量是客觀存在的,只有當物質、能量在外力條件或自身變化且失去控制造成一定的危險或傷害時才可以稱為危險有害物質和能量。導致危險有害物質、能量失去控制的三個方面多數(shù)說法比較籠統(tǒng),例如: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冒進信號;作業(yè)場所狹窄;作業(yè)場所雜亂;來自相關方風險管理的缺陷等。相對與物質和能量來說,人的不安全

3、行為是外在條件;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既有可能是外部條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自身的變化引起的;管理的主角是我們人類自身,所以也應歸結為外部條件。外在條件很多,除了上面說的人的不安全行為之外,惡劣的自然條件是最重要的外在條件之一,地震、臺風、洪水、雷擊、溫度、濕度、霧、冰雹、滑坡、泥石流、火山噴發(fā)等。企業(yè)在建設初期一般都會對本地的自然條件作一定的調查和了解,但是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的快節(jié)奏導致部分地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加大,最終引發(fā)臺風、洪水等導致事故的發(fā)生,2007年月份我國因洪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旱災和風雹等自然災害死亡人數(shù)117人,失蹤18人,直接經濟損失86億元人民幣。所以,人類不應該對自然災害掉以輕心。所以

4、說,危險、有害因素產生的原因應該是物質、能量在外部條件或自身變化的情況下,失去控制造成傷害或事故的綜合作用。三、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目前,在我國安全評價工作中,對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主要有3個標準,每個標準的具體分類情況詳見表1。分類標準類別具體分類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GB/T13861-92)6類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設備、設施缺陷防護缺陷電危害噪聲危害振動危害電磁輻射運動物危害明火能夠造成灼傷的高溫物體能夠造成凍傷的高溫物體粉塵與氣溶膠作業(yè)環(huán)境不良信號缺陷標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險有害因素化學性危險、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質自燃性物質有毒物質腐蝕性物質其他化學性危險和有害生物性危險、有

5、害因素致病微生物傳雜病媒介物致害動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險、有害因素負荷超限 指易引起疲勞、勞損、傷害等的負荷超限健康狀況異常 指傷、病期從事禁忌作業(yè)心理異常辨識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險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指揮錯誤操作錯誤監(jiān)護失誤其他錯誤其他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險、有害因素作業(yè)空間工具不合適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20類物體打擊 灼燙 瓦斯爆炸車輛傷害 火災 火藥爆炸機械傷害 高處墜落 鍋爐爆炸起重傷害 坍塌 容器爆炸觸電 冒頂片幫 其他爆炸淹溺 透水 中毒和窒息職業(yè)病范圍和職業(yè)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guī)定7類生產性粉塵 毒物 噪聲與振動 高溫

6、 低溫 輻射 其他。這些標準的劃分依據(jù)和劃分類別差別較大,目前最常采用的標準是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GB/T13861-92)和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通常的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是綜合這兩個標準確定的。表1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統(tǒng)計表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各行各業(yè)的差別較大,主要的危險、有害因素各不同,為了便于準確的辨識危險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隱患,提出經濟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應制定一個統(tǒng)一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標準,根據(jù)各行業(yè)本身特點,劃分危險、有害因素的類別。本人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初步劃分情況見表2。表2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標準類別分類別主要的危險有害因

7、素危險有害因素分類標準礦山煤礦瓦斯爆炸、煤塵爆炸、冒頂片幫、中毒、窒息、電氣設備、設施傷害、火災、機械傷害、水災、提升、車輛運輸、高處作業(yè)、掘進作業(yè)、采煤作業(yè)、頂?shù)装鍨暮?、爆破作業(yè)等非煤礦山地壓、粉塵、爆破作業(yè)、中毒、窒息、觸電、設施傷害、火災、機械傷害、水災、提升、運輸、墜落、噪聲與振動危害、放射性危害、起重傷害、沉陷、裂縫、坍塌、位移、管涌、流土等、滑坡、物體打擊、車輛運輸、高溫、凍傷等石油化工火災、化學爆炸、中毒、化學腐蝕、物理爆炸、窒息、高溫灼燙、低溫凍傷、輻射、粉塵爆炸、高處墜落、開停車、檢修、危險品運輸?shù)葻熁ū袼巹┑臒岣卸?、火焰感度、機械感度、電能的敏感度、化學能的敏感度等;明火

8、引燃、引爆成品和半成品; 靜電引起爆炸; 雷電引發(fā)事故;撞擊或磨擦引發(fā)事故;溫度、濕度引起的事故。民用爆破器材高溫、撞擊摩擦、靜電火花建筑倒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和擠壓、電擊、起重機械傷害、火災爆炸、交通事故等交通運輸公路惡劣天氣、運輸?shù)奈kU貨物、道路狀況、車輛、人員、道路交通安全標志等水路惡劣天氣、航道(寬度、彎曲度、深度、航路標志的設置)、海上礁石、淺灘及水中障礙物、機器故障、淹溺等航空惡劣天氣、機械故障等鐵路惡劣天氣、軌道故障、電氣火災等電力觸電、電氣火災、靜電危害、雷擊、停電、短路、過載、灼燙、中毒、高處墜落、車輛傷害、電磁輻射、噪聲、振動、高溫、粉塵等機械行業(yè)靜止的危險切削刀具的刀刃

9、。機械加工設備突出較長的機械部分。毛坯、工具、設備邊緣鋒利飛邊和粗糙表面。引起滑跌、墜落的工作平臺。運動的危險卷統(tǒng)和絞纏;卷入和碾壓;擠壓、剪切和沖撞;飛出物打擊;物體墜落打擊;切割和擦傷;碰撞和刮蹭電離輻射危害放射性物質;x射線裝置;r射線裝置等的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危害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激光和射頻輻射等共性危險有害因素噪聲機械噪聲、電磁性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本身失效、承壓元件的失效、安全保護裝置失效等其它特種設備擠壓、墜落、物體打擊、超載、碰撞、基礎損壞、夾鉗、擦傷、卷入等人員違反操作規(guī)程、人員失誤、違章指揮、監(jiān)護不利、生理缺陷、心理缺陷等管理缺陷 安全責任

10、制、安全管理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不健全,不能夠有效貫徹落實,不能夠持續(xù)改進等; 事故應急預案不健全、不使用、不能夠持續(xù)改進、不舉行演練、演練未達到效果等防護缺陷 無防護設施、設備 防護設施、設備不符合要求等備注 石油化工企業(yè)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的特性,建議從按照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為了能夠全面有序的識別危險有害因素,對于規(guī)定的項目、企業(yè)易按照 廠址;總平面布置;道路及運輸;建構筑物;主要設備裝置;作業(yè)環(huán)境;公用工程物料、安全管理措施。 職業(yè)危害分析:各行業(yè)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按照職業(yè)衛(wèi)生相關規(guī)定進行辨識分析。 安全評價或其它過程涉及到的危險物質應參考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內容和

11、數(shù)據(jù)進行辨識和分析。四、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原則(1)科學性、(2)系統(tǒng)性、(3)全面性、(4)預測性。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借用科學的儀器設備和科學的態(tài)度進行;各行各業(yè)的危險有害因素各有不同,必須熟練掌握運用系統(tǒng)工程原理,從物質、能量及其外力條件或自身變化全面的分析辨識;同時運用科學的技術方法對未知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五、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方法(1)直觀經驗法:適用于有可供參考先例、有以往經驗可以借鑒的系統(tǒng)。a、對照、經驗法:是對照有關標準、法規(guī)、檢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員的觀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經驗判斷能力對評價對象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的方法。b、類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或

12、作業(yè)條件的經驗和勞動安全衛(wèi)生的統(tǒng)計資料來類推、分析評價對象的危險、有害因素。C、案例法:收集整理國內外相同或相似工程發(fā)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相類似的工藝條件、設備發(fā)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對評價對象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的方法。(2)系統(tǒng)安全分析法:常用于復雜、沒有事故經驗的新開發(fā)系統(tǒng)。常有事件樹、事故樹等。六、危險與有害因素辨識時應注意的問題采集者退散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應主要以下4個方面:(1)科學、準確、清楚: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是分辨、識別、分析確定系統(tǒng)內存在的危險而并非研究防止事故發(fā)生或控制事故發(fā)生的實際措施它是預測安全狀況和事故發(fā)生途徑的一種手段,這就要求進行危險有害辨識必須要有科學的安全理

13、論做指導,使之能真正揭示系統(tǒng)安全狀況、危險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發(fā)生的途徑等,對其變化的規(guī)律予以準確描述并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表示出來,用嚴密的合乎邏輯的理論予以解釋清楚。(2)分清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和相關危險:不同行業(y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不同,同一行業(y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中要根據(jù)企業(yè)的實際情況,辨識企業(y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體現(xiàn)項目的特點,對于其它共性的危險、有害因素可以簡單分析(3)防止遺漏:辨識危險有害因素時不要發(fā)生遺漏,以免留下隱患;辯識時,不僅要分析正常生產運轉,操作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還要分析、辨識開車、停車、檢修,裝置受到破

14、壞及操作失誤情況下的危險有害后果。(4)避免慣性思維: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同一危險、有害因素由于物理量不同,作用的時間和空間不同,導致的后果也不相同。所以,在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時應避免慣性思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七、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辨識是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在安全評價過程中進行重大危險辨識主要的依據(jù)是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jiān)管協(xié)調字200456號),但是這兩個標準內容存在較大的差別,詳細情況見表3。目前大多數(shù)安全評價機構在開展評價時依然依據(jù)以上兩個標準。在涉及到物質的辨識時,如重大危險源辨識

15、內明確有該物質,則參照該標準進行;其它則依據(jù)的是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2007年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了:關于征求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分級標準重大危險源(儲罐區(qū)、庫區(qū)和生產場所)安全監(jiān)控通用技術規(guī)范和重大危險源(罐區(qū))現(xiàn)場安全監(jiān)控裝備設置規(guī)范意見的函。該征求函對重大危險源的定義、范圍、辨識的標準和依據(jù)重新進行了規(guī)定,由于該標準暫時只是征求意見函,所以工作過程中可暫不考慮。表3重大危險源辨識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不同點統(tǒng)計表不同點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jiān)管協(xié)調字200456號)

16、備注定義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shù)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shù)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知道意見將加工歸為生產范圍內;知道意見包括場所和設施。適用范圍危險物質的生產、使用、貯存和經營等各企業(yè)或組織,不適用于:核設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質的工廠,但這些設施和工廠中處理非放射性物質的部門除外;軍事設施;采掘業(yè);危險物質的運輸。貯罐區(qū)(貯罐);庫區(qū)(庫);生產場所;壓力管道;鍋爐;壓力容器;煤礦(井工開采);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尾礦庫。重大危險源辨識中強調的重大危險源主要是“危險物質”;指導意

17、見中規(guī)定了重大危險源不僅是物質也包含場所和設備。其中最大的變化是重大危險源辨識不適用于采掘業(yè),而指導意見明確的包含煤礦(井工開采)、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和尾礦庫。辨識依據(jù)重大危險源辨識中規(guī)定辨識依據(jù)是物質的危險特性及其數(shù)量。標準中把重大危險源分為四類:爆炸性物質易燃物質(包括液體和氣體)活性化學物質有毒物質,列表給出了142中物質。指導意見中對重大危險源劃分為9個類別,給出了每個類別的具體辨識依據(jù)。(詳細的數(shù)據(jù)這里不列舉)重大危險源辨識中爆炸性物質易燃物質(包括液體和氣體)活性化學物質的儲存場所和生產場所的臨界量之比為10:1,有毒物質的儲存場所和生產場所的臨界量之比為2.5:1;庫區(qū)(庫)與生產場所物質的臨界量之比均為101。氨的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辨識中將其劃分為有毒物質之列,其臨界量分別是:40t(生產場所), 100 t(貯存區(qū))。指導意見則將其劃分為可燃氣體類(爆炸下限10),其臨界量分別是:2t(生產場所), 20 t貯罐區(qū)(貯罐)、庫區(qū)(庫)。氨,中文名稱氨氣、液氨,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氣體。易燃,有毒,具刺激性,爆炸極限:15.727.4,LD50:350 mg/kg(大鼠經口),LC50:1390mg/m3,4小時(大鼠吸入),危險貨物編號23003 。有毒物質的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辨識中對有毒物質的辨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