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鳥喙與取食(共6頁)_第1頁
六年級-鳥喙與取食(共6頁)_第2頁
六年級-鳥喙與取食(共6頁)_第3頁
六年級-鳥喙與取食(共6頁)_第4頁
六年級-鳥喙與取食(共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鳥喙與取食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能根據鳥喙的外形判定其與我們生活中的哪種工具的形狀和功能相近;根據實驗結果推出各種形狀的鳥喙吃哪些食物占優(yōu)勢;能說出各種不同形狀的鳥喙對鳥類生活有什么好處。2、 了解科學家對鳥類起源的不同看法。3、積累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據、處理數據的能力。過程與方法: 1、通過模擬實驗,體會不同的喙取食的不同特點。推斷長有不同形狀的喙的鳥的取食范圍。能對鳥喙與環(huán)境的關系進行大膽猜想、推測并與其他同學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通過實踐活動體會科學探究實驗以及實驗數據在分析說明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的科學態(tài)度、

2、科學精神。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以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結果推出各種形狀的鳥喙吃哪些食物占優(yōu)勢。實驗準備材料:放在秸稈洞中的米粒,嗑開的葵花子,碎紙屑、皮筋、塑料泡沫顆粒,橡皮泥捏成的兔子,;鑷子,尖嘴鉗子,湯匙,起釘器;水槽,適量的水。教學過程設計: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鳥喙。1、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人類的好朋友,想知道是誰嗎?看,它們來了。師用課件出示四種鳥。(麻雀、鸕鶿、啄木鳥、老鷹)師:它們是誰?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2、師:仔細觀察這些小鳥,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體表都有羽毛。生:它們都用孵蛋的方式繁殖后代。生:他們都善于飛行。生:它們的頭

3、上頭長著尖嘴。3、師:它們又有哪些顯著的不同? 生:爪子不太一樣。生:它們的嘴的樣子不同。師:觀察的真仔細。鳥的嘴,在科學上我們簡稱為“喙”。 師: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喙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 生:麻雀的喙又短又尖。生:老鷹的喙尖尖的,很鋒利,還帶一個鉤。生:鸕鶿的喙長,并且下面帶斗。生:啄木鳥的會又細又長。4、師:觀察的真仔細。(師出示鑷子、湯匙、起釘器、尖嘴鉗子幾種器具請學生觀察)請同學們將這些器具與鳥的喙相比較,看看每種器具與哪種鳥的喙相像。生:麻雀的喙像尖嘴鑷子。師:我們給這種短而尖的喙起個形象的名字,叫錐形喙怎么樣?生:鸕鶿的喙像湯匙。師:我們也給這種又寬又扁的喙起個形

4、象的名字扁平喙。生:老鷹的喙像起釘器。師:也給他起個形象的名字!生:鉤狀喙。生:啄木鳥的喙又細又長像把鑷子,就叫細長喙吧!5、看著這些形狀各異的鳥喙,你想到了哪些相關的問題?生:長有不同喙的鳥怎樣取食?生:它們吃什么?生:它們的喙為什么不一樣呢?6、 師:是呀,不同種類的鳥喙各有什么功能呢?這與它們的取食方式和食物種類有什么關系呢?快猜一猜吧!【設計意圖:由學生較為熟悉的鳥類入手,概括鳥類的特征,進行歸納思維訓練,同時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尋找它們的不同,進行發(fā)散思維的訓練。選用學生熟悉的鳥類意在暗示學生,科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激發(fā)他們探究的熱情?!?、 學生大膽猜想,并把猜想在小組

5、內交流。學生在班內交流猜想。生:扁平喙更適合捉漂在水面的食物,或者水中的小魚。生:錐形喙擅長吃谷物的種子。生:細長喙能吃到洞里的蟲子。生:鉤狀喙更適合吃肉,它很鋒利,可以把肉撕碎。師:是不是這樣呢?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想正確與否?生:做實驗?!驹O計意圖:一切偉大的發(fā)現都開始于猜想,而科學的實驗是檢驗猜想正確與否的重要途徑。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際也希望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的科學態(tài)度?!咳?、模擬鳥喙取食實驗1、師: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做模擬實驗,檢驗我們的猜想。實驗中的食物有:秸稈洞中的米粒;磕開的葵花籽;碎紙屑中的皮筋(代替橡皮蟲);漂在水中的塑料泡沫顆粒;橡皮泥做的兔子。2、討論試驗方法及注意的問

6、題。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需要的實驗材料都具備了。如果我們想驗證一下哪種喙取葵花籽子比較占優(yōu)勢,我們應該怎樣設計實驗呢? 生:每人拿一樣工具試一試? 師:試多久? 師:就以一分鐘為限吧。五種食物一共需要試幾次?一共需要多長時間? 生:試五次。最少也得7分鐘。 師: 如果我們知道了哪種喙取葵花籽多,是否就可知道哪種喙取葵花籽比較占優(yōu)勢? 師:誰來計時?誰來記錄?幾個人一組?怎樣分工? 生:六個人一組,四名同學實驗,一名同學計時,一名同學做記錄。 師:就有老師來計時吧,請組內負責計時的同學觀察,監(jiān)督四名同學實驗?請同學們六人一組分好工,選好實驗用具。 師:取葵花籽時,需要什么不同?需要什么基本相同

7、呢? 生:試驗時間相同。 生:實驗工具不同。 師:扮演四種鳥的同學,一位身體非常弱,一位身體非常強,公平嗎? 那需要怎樣呢? 生:四位同學的身體強弱要基本相同。 師:在做實驗的時候,除了喙不同外,用時、食物規(guī)格、手握器具的位置、實驗人員的身體強弱等都要基本相同。3、總結實驗要求:概括起來,試驗時要做到: (1)、六人一組,四名同學每人從尖嘴鉗子、鑷子、湯匙、起釘器中選擇一樣實驗。 (2)、四人用自己選擇的工具在一分鐘內按要求拾取準備好的同一種“食物”。一人觀察監(jiān)督,一人記錄。 (3)、以此類推,然后再同時取另外一種食物。 (4)、將每人用不同工具分別拾取的各種食物數量記錄在下表中。不同形狀的喙

8、1分鐘內拾取食物數量記錄表姓名不同形狀的喙1分鐘內拾取“食物”的數量米粒葵花籽皮筋塑料顆?!巴米印?號鉗子 2號鑷子 3號湯匙 4號起釘器 4、師:老師還要再給大家一點提示。(出示溫馨提示) (1)、取葵花籽時,夾破一個算吃一個,沒夾破的不能計數; (2)、取橡皮泥時,撕掉一塊算吃到一塊,小碎屑不能計數,不能擰。 (3)、在紙屑中找蟲子時,夾起一根皮筋,算吃到一條蟲子。不能把紙屑夾出來。 (4)、由于魚是活動的,我們可以做三次,記總數,這樣我們所獲得的數據才比較準確。 (5)、在實驗中記錄員還要認真監(jiān)督,計準數據;注意:取食物時,另一只手不能去幫忙。5、 學生分組實驗,填好實驗報告單,教師負責

9、計時。6、 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7、 實驗結論交流 生:交流實驗結論。 鑷子最適合拾取米粒和橡皮蟲,尖嘴鉗子最適合拾取果仁,湯匙最適合拾取水面上的浮游生物,起釘器最適合拾取兔子肉。 師:其他組的同學同意他們的結論嗎? 師:收集學生實驗數據,整理成統(tǒng)計表,用電腦合成統(tǒng)計圖。 不同形狀的喙1分鐘內拾取食物數量記錄表湯匙組別1分鐘內拾取“食物”的數量米??ㄗ哑そ钏芰项w?!巴米印? 2 3 4 56平均值師:試驗中所取食的物品相當于實際環(huán)境中鳥的哪些食物? 生:皮筋代表小蟲子。橡皮泥“兔子”代表小獸類。泡沫塑料顆粒相當于小魚和水中的浮游生物。 師:引導學生看實驗統(tǒng)計圖,從統(tǒng)計圖中,還能得到什

10、么信息? 生:長有細長喙的鳥還能拾取米粒,浮游生物。 生:長有扁平喙和鉤狀喙的鳥類吃的食物種類少些。8、 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結論:鑷子最適合拾取樹洞中的橡皮蟲,也就說明長而細的喙適合拾取空間狹小地方的食物;尖嘴鉗子最適合拾取米粒和葵花籽,也說明短而尖的喙適合吃地面上細小的食物及堅果;湯匙最適合拾取水面上的浮游生物,說明寬而大的喙適合吃淺水中的食物也能吃體積大的食物,比如水中的大魚;起釘器最適合拾取兔子肉,同樣說明鋒利而帶鉤的喙適合捕食弱小的動物。(邊總結邊板書)四、課堂拓展1、師:干旱時期,許多水塘河流會干涸,一些開花結果的植物會死亡,這對于具有那種類型喙的鳥的生活會產生影響?假設在干旱時期,一種鳥具有較短的喙,能嗑開具有堅硬外殼的種子,這種喙有什么優(yōu)點?學生討論、交流2、師:既然具有錐形喙的鳥更能適應環(huán)境,為什么鳥的喙又有不同呢?假如鳥的喙都相同又會怎樣呢?生討論交流。師:鳥喙的多樣性使得鳥類能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鳥類之間更能和諧生存。3、 (課件出示幾幅鳥兒圖片)播放視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