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中學信息技術運用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方案_第1頁
太白中學信息技術運用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方案_第2頁
太白中學信息技術運用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方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咀頭中學信息技術運用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研究實驗方案 一、課程實驗的背景及目的意義:1、自2002年來我校初中段全部實施課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走進了師生內心。新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場關于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深刻革命,對教育工作者、對廣大教師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洗禮。六年來,廣大教師對課程改革經歷了一個從困惑、到接受、到自覺的過程。課改之初,大家對新課程不以為然,在實踐中采取應付甚至抵觸的態(tài)度。經過反復培訓、深入實踐,新課程的主要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廣大教師能夠自覺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進行教育教學,初步改善了以往的傳統(tǒng)觀念和傳統(tǒng)方法。受惠于新課程的廣大

2、學生,改變了對學校的看法、對教師的看法、對書本的看法、對學習的態(tài)度。2、自從我校被確定為陜西省遠程教育試點學校,學校信息技術的設施,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熱情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學生使用網絡學習有了堅實的基礎。這些為我們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打破對學生獲取信息、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善于合作能力全面提高約束的瓶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我們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如何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形成新的教學模式。重點是通過個別學科的部分章節(jié)的個案研究。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預測可能會遇到的難點是,學生對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適應。 3、目前國內外都在對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及信息

3、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目前在這個領域研究最深的是何克抗教授,他正在研究與課程深層次信息技術整合的理論與方法。但對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對學科教學模式研究還不夠深入,沒有形成一定的教學模式。我們認為形成教學模式后,可以為各個學科、廣大教師所借鑒,有力的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二、學校發(fā)展主要優(yōu)勢: 我校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的基礎上,網絡信息時代的中學教學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實現(xiàn)教師角色、學生地位、媒體功能、教學進程、考試方式等結構的轉變,即教師由"教"(傳道、授業(yè)、解惑)轉變?yōu)?quot;導"(指導、教導、引導);學生由"被動"變?yōu)?quo

4、t;主動";媒體由"教具"(知識的播放工具)轉變?yōu)?quot;學具"(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提供學習資源,既是感知的對象,又是認知手段),教學進程由"描述"轉變?yōu)?quot;流程";考試方式由卷面考試轉變?yōu)榫W絡在線測試,實時給出答案,以便于當場解決問題。    突破口: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行協(xié)商會話、協(xié)作學習),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這有利于情境創(chuàng)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與保持),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

5、各種教學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建構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并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探索,還有利于發(fā)展聯(lián)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fā)展,即促進學生關于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學媒體或其他學習環(huán)境無法比擬的。而"情境創(chuàng)設"、"協(xié)商會話"和"信息資源提供"正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要求的學習環(huán)境必須具備的基本屬性或基本要素,可見,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實際上為實現(xiàn)建構主義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條件。這種教學模式由于強調學生

6、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而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有利于創(chuàng)造型人材的培養(yǎng),這是其突出的優(yōu)點。        三、實驗目的:通過實驗使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宰"和知識灌輸者;要求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發(fā)現(xiàn)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yōu)橹鲃拥奶剿髡吆蛡€性化的獨立學習者,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幫助下學習和研究各種知識和技能時,學習的興趣、能力和效率越來越高。四、實驗題目:信息技術運用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研究五、實驗

7、對象:06級1、2班 對比班:06級7、8班六、實驗研究的變量要素(1)刺激變量(自變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素材和背景,積極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合作,采用啟發(fā)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挖掘教材中創(chuàng)新因素。在教學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實驗、實踐環(huán)節(jié),做到信息技術和學科深層次整合,實現(xiàn)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呈現(xiàn)方式的協(xié)調發(fā)展。(2)反映變量(因變量)在實驗樣本的對比中,實驗班級與對比班學生通過實驗在創(chuàng)新人格特征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相比要有明顯差距,學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文精神發(fā)生了積極變化,學生無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

8、習負擔,各個學科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教師教學觀念得到徹底轉變,教研意識和能力、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高。(3)控制變量(中間變量)在實驗樣本的確定上,實驗班級與對比班學生、教師相對穩(wěn)定;學生來源、知識基礎、性格、興趣相對穩(wěn)定;教師的教學水平、教研水平、和班主任管理水平無較大差異;實驗班級與對比班使用的教材、教輔用書、教具相同;實驗班級與對比班都不增加課時和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不造成人為的不公平競爭氣氛和人為干擾因素。七、階段安排:(一)試驗準備階段(2006年9月2007年3月)1、確定實驗方案;    2、參加課程改革啟動會議;    3、組織相

9、關人員(管理、教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的文件、資料;   (二)課改實驗第一實施階段(2007年4月-2007年7月)1、確定課題   2、成立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3、全面啟動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三)課改實驗第二實施階段(2007年9月-2008年12月)1、研究個案形成教學模式        2、定期進行階段性總結、交流,總結經驗教訓,進行課改觀摩交流,研究改進實驗工作;    3、定期組織校本培訓(實驗年級教

10、師培訓和全員培訓相結合;“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集中培訓和自學相結合);  4、定期對實驗年級學生的學習成就和綜合素質進行測評,積累數(shù)據(jù),對照分析,比較研究;    5、定期組織錄像課、研討課。   6、每學期寫出階段性總結。     (四)第三實施階段(2009年2月2009年5月)    1、邊推進實驗工作,邊總結、推廣經驗;    2、進行材料匯總工作;    3、規(guī)劃結題事項;    4、總結材料;    5、召開結題會;    6、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