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百度文庫-讓每個人平等地提升自我FK4E39(I)M鍋爐給水泵操作和維修說明書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2008-5-6技術規(guī)格1 .規(guī)格汽動給水泵FK4E39 (I) M2 .說明給水泵FK4E39 (I) M給水泵為4級離心整體芯包式結(jié)構(gòu),可在不干涉進出水管道和原 動機對中的情況下把芯包抽出。一臺汽輪發(fā)電機組有三臺泵。一臺為電動泵,另外兩臺為汽動泵。每臺泵有自由端和傳動端的兩套滑動軸瓦和一套雙作用推力軸承。軸承都由壓力 潤滑油潤滑。電泵的潤滑油來自液力耦合器,汽泵的潤滑油來自小汽輪機潤滑油系統(tǒng), 3.技術數(shù)據(jù)電/汽動給水泵制造商SPEM Ltd.型號FK4E39(I)M形式水平筒體離心泵用戶
2、所在地HAYANA ,INDIA級數(shù)4介質(zhì)鍋爐給水21操作說明1簡要說明建議建立常規(guī)檢查與維修制度,對各設備進行檢查并加以記錄,以便與以后記錄作 比較,抓住最早的時機修理任何缺陷或更換新的零件。有些檢查必須在停機時才能進行,其他均可以在運行過程中進行。保持所有的起吊設備均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tài),并在任何時候均符合安全條例和規(guī)程。保持設備及其周圍場所的高度清潔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微小的泄漏和缺陷,以避免導致更為嚴重的事故。2定期維修和預防性的維護以下是檢查和更換磨損零件的主要標準,建議每班檢查。泵的性能降低,例如:揚程和流量的減少。(2) 振動過大。密封泄漏。2.1 日常檢查按運行說明書第二章第四節(jié)所列要
3、求檢查,這里重復一些給水泵方面的檢查項目以便 于檢修工程師閱讀。2.1.1 每班檢查2.2 .1.1建議按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完成以下的檢查工作。(1)檢查給水泵進口、出口的壓力。(2)檢查給水泵軸承潤滑油壓力和溫度。檢查密封是否泄漏。(4)檢查所有管道及其連接是否泄漏。 檢查是否出現(xiàn)異常的噪音和振動。2.1.2 每月檢查。檢查潤滑油系統(tǒng)狀況。2.1.3 半年檢查檢查所有緊固件是否松動,特別是地腳螺栓。(2)檢查聯(lián)軸器螺栓的磨損狀況,檢查傳遞扭矩的螺栓。目視檢查聯(lián)軸器疊片的疲勞情檢查給水泵的徑向軸承和推力軸承。(4) 檢查密封。2.1.4 每年檢查建議更換潤滑油,但可根據(jù)用戶運行經(jīng)驗和油質(zhì)的狀況來確
4、定是否更換潤滑油。2.1.5 三年檢查2.1.5.1 給水泵的大修間隔時間取決于性能的降低和過度的噪音、振動,建議該檢查的周期不要超過三年。3維修細則3.1 專用工具3.1.1 以下的工具是修理給水泵專用工具,不使用時請妥善保管。必須保證工具良好的使用性,否則將影響到給水泵的維修工具圖號用途芯包拆裝工具HISAR-J1-6A-00泵芯包拆裝芯包運輸工具HISAR -J2-6B-00泵芯包保存和運輸推力盤拆裝工具HISAR- FK4E39-ZCGJ3推力平衡鼓拆裝工具HISAR -J4-6B平衡鼓雙頭螺栓液壓張緊裝置HISAR -ZCGJ8C拆卸大端蓋3.2 估計重量項目重量(kg)芯包3400
5、大端蓋1460自由端軸承座上蓋155自由端軸承坐卜部155自由端軸承座端蓋51傳動端軸承座上蓋100傳動端軸承坐卜部100進口端蓋320項目重量(kg)基殼(每個)246進口隔板185泵軸280中間級葉輪(每個)30導葉(每個)813.3 連接情況注:Metaflex密封件的內(nèi)徑、外徑和未被壓縮時的厚度見下表。連接點材料外徑內(nèi)徑厚度筒體和大端蓋1Cr18Ni9Ti+ 石墨7056587.3筒體和進口端蓋1Cr18Ni9Ti+ 石墨5665386.4抽頭和抽頭管1Cr18Ni9Ti+ 石墨1191014.5筒體和進口隔板1Cr18Ni9Ti630.0580.53.0自由端軸承座和軸承端蓋氟橡膠F
6、275-3195.7抽頭官和內(nèi)宗冗氟橡膠F275-69.53.03.4 螺紋緊固件的推薦扭矩值裝配給水泵時必須采用下述扭矩值,所有螺紋和螺紋頭部必須加以潤滑。(參見給水泵剖面圖 HISAR-FK4E39 (I) M-00 (1/2)螺紋緊固推薦扭矩值(Nm)大端蓋螺母(M72)參見液壓張緊裝置說明拉緊環(huán)和筒體、進口端蓋間螺釘(M24)345自由端軸承端蓋螺釘(M20)195軸承座和進口端蓋間螺釘(M24)345軸承座上下半部間螺釘(M24)345軸承座和大端蓋間螺釘(M24)345基殼和基殼1可螺釘(M10)24末級導葉和泵殼間螺釘(M10)24抽頭管和筒體(M24)345導向鍵和筒體(M10
7、)24冷卻腔和大端蓋(M20)1953.5 推薦潤滑油給水泵徑向軸承和推力軸承用的潤滑油來自偶合器的潤滑油系統(tǒng)或汽輪機油系統(tǒng),應該符合I.S.O.32號或同等。4常規(guī)維修警告:維修時必須自始至終遵守設備的安全規(guī)程和管理條例。注:在零件上編號有助于方便檢修。給水泵是整個泵組的一部分,因此,下列說明應和前置泵及其他有關設備的說明一起來考慮。4.1 維修的準備工作按如下步驟隔斷給水泵。(1 )對電動給水泵切斷電動給水泵組電動機電源。對汽動給水泵停小汽輪機,參照汽輪機說明書關閉汽輪機潤滑油系統(tǒng)電源。(2)切斷各個控制儀表的電源。注:切斷儀表電源的時候,參照系統(tǒng)儀表和電氣設備說明。(3)參見制造廠說明書
8、,檢查并確認泵組進口、出口電動閥及最小流量閥組處于關斷 狀態(tài)。(4)關閉冷卻水進口閥門。(5)關閉抽頭隔離閥。(6)切斷泵潤滑油供油。(7)對電動給水泵,開筒體防水閥,把泵內(nèi)的水放干凈。對汽動給水泵開筒體放汽閥。警告:進行任何檢修之前,必須保證泵殼內(nèi)已無壓力。4.2 檢查軸承(請參見隨機圖 HISAR-FK4E39(I)M-00(1/2)第一張和第二張)在不拆出芯包的情況下,現(xiàn)場檢查或更換軸承而拆卸軸承時, 采用以下說明的步 驟。建議同時檢查傳動端和自由端的軸承。4.2.1 傳動端軸承 依據(jù)4.1節(jié)的要求進行維修準備。(2)拆下所有影響拆卸工作的小口徑管道。斷開并移開所有影響拆卸工作的儀表,在
9、電 線接頭上做好標記并包扎好,以便裝復。拆下與給水泵連接的聯(lián)軸器護罩,并斷開聯(lián)軸器。(4)拆去外側(cè)擋油環(huán)和軸承座連接六角螺栓,并且將擋油環(huán)從軸承座里抽出。 拆下緊固傳動端軸承蓋與進口端蓋的螺栓。(6)拆下軸承座蓋與軸承座間螺栓和定位銷。小心的吊起軸承蓋。注:在拆卸軸承座蓋和軸承壓蓋的時候,注意不要損壞軸瓦,擋油環(huán)。(8)拆下上軸瓦和擋油環(huán)。拆卸防轉(zhuǎn)銷,并將其保存起來。注意:在抬軸的時候注意,僅將軸抬起至不使軸瓦承擔重量即可。(9)頂起軸,將下半部軸承和擋油圈轉(zhuǎn)上來并拆下。注意:軸承和擋油圈的上、下兩部分都不能互換。因此,為了組裝時易于辨別, 應將上半部和下半部明顯地作上記號。(10)檢查軸承、
10、軸徑部位和擋油圈的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新。注意:在最終組裝前,應給軸和軸承表面稍微涂上一點潤滑油。測量軸承間隙 間隙表5.4.8做對比。如果測量的間歇超過或可能在下次檢查時超出更新間隙,此 時就要更換軸承。(11)繞軸轉(zhuǎn)下下半部分的軸承和擋油圈到位,然后放下軸。(12)裝上上半部分的軸承和擋油圈,確認防轉(zhuǎn)銷安裝就位。(13)將軸承座蓋吊裝到軸承座上并就位,確保徑向軸承和的擋油圈防轉(zhuǎn)銷正確就位。(14)裝上軸承蓋與軸承座之間的定位銷,并擰緊螺釘。(15)裝上并擰緊緊固軸承蓋和進口端蓋之間的螺栓。(16)裝擋油環(huán)至軸承座上,并擰上螺栓。(17)接通斷開地所有小口徑管道。(18)裝上并接好儀表,聯(lián)上聯(lián)
11、軸器并裝上聯(lián)軸器護罩。4.2.2自由端徑向推力軸承 如4.1所述,對泵進行維護。(2)拆卸所有影響拆卸工作的小口徑管道。斷開并移開所有儀表,在電線接頭上做好標 記并包扎好,以便裝復。 拆下傳動端聯(lián)軸器護罩,并斷開聯(lián)軸器中間段。(4)拆下軸承座端蓋與自由端軸承座間的緊固螺釘,拆下端蓋,卸下 O形圈。 拆下出口大端蓋與自由端軸承座蓋之間的緊固螺釘。(6)拆下軸承座蓋與軸承座間的緊固螺釘,并卸下定位銷。吊走軸承座蓋。注:在拆卸軸承座蓋時注意不要損壞軸承和擋油環(huán)。(8)拆下上半部的徑向軸承和擋油圈,拆除定位銷后將其妥善保存。注:推力瓦塊中有測溫元件RTD。RTD的電纜穿過軸承座并接到本體接線盒。 在拆
12、卸 推力瓦塊前必須將RTD電纜從推力瓦塊上拆除。(9)按下述方法依次拆下整個推力軸承撐板。繞著軸轉(zhuǎn)動整個推力軸承撐板,直至帶有止動銷的半個撐板能拆下來,然后轉(zhuǎn) 動另半部分撐板直至取下。按同樣方法拆下推力盤另一側(cè)的推力軸承撐板。(10)頂起軸,繞軸轉(zhuǎn)動下半部分的徑向軸承和擋油圈,并取出。注:頂起軸,使重量由起頂工具承擔即可,此時就可翻出下軸瓦。(11)檢查徑向軸承、軸徑部分、推力瓦塊、推力盤和擋油圈是否損壞或磨損。必要時更 新。在正常操作情況下,推力瓦塊上除了巴氏合金純暗表面以外,不應有其它可觀察 得到磨損。建議當巴氏合金純暗面超過合金面積的一半以上時,更換新的瓦塊。測量 軸承間隙,并且與5.4
13、.8間隙值比較,若測量間隙大于最大間隙或估計下次檢查前的 間隙大于最大間隙的時候就要更換軸承。注:在最后組裝之前,應給軸頸推力盤和軸承、推力瓦塊表面稍微涂上一層潤 滑油。(12)將下半部分的軸瓦和擋油環(huán)放置在軸上,并將其轉(zhuǎn)入軸承座,并到位。然后放下軸。(13)將軸承座端蓋安裝在軸承座上,先不要裝 O形圈。注:如果要安裝新的RTD,在推力塊孔上清理。(14)依次按下述方法安裝推力軸承。將不帶止動銷的半推力保持環(huán)放置在軸上,直到推力塊接觸到推力盤,并將其轉(zhuǎn)入軸 承座內(nèi)。將另一半推力軸承撐板安裝上止動銷,轉(zhuǎn)動整個推力軸承撐板直到止動銷和 軸承座底部配合為止。按上述辦法安裝推力盤另一側(cè)的推力軸承撐板。
14、注意:切勿將塞規(guī)塞入推力盤和推力塊之間來測量軸向間隙,這樣測量不準且可能損壞軸瓦的巴氏合金表面。(15)如下方法測量推力軸承軸向間隙:(a)在傳動端軸承座上安裝一個百分表,并將百分表尖端頂在推力盤上。(b)向泵傳動端移動泵軸,推力盤緊緊貼在內(nèi)側(cè)推力瓦塊上時,將百分表刻度 設置為零。(c)再將軸向自由端靠足,推力盤緊緊貼在外側(cè)推力瓦塊上,百分表上的讀數(shù) 即為推力軸承軸向間隙值。(d)參考5.4.8間隙表上的原始間隙,對任何測到的間隙變動值都應找出原因。(e)從軸承座上移去端蓋。(16)確保RTD已經(jīng)插入推力瓦塊的孔內(nèi)。(17)裝上上半部分徑向軸承和擋油圈,確認防轉(zhuǎn)銷安裝就位。(18)裝上軸承座蓋
15、,保證徑向軸承和擋油圈的防轉(zhuǎn)銷正確就位,裝上定位銷和螺拴。(19)在軸承座端蓋上裝上新的 。形圈和墊,在軸承座上裝上端蓋,用螺釘擰緊。(20)裝上和接好儀表和小口徑管道。(21)裝上聯(lián)軸器和中間連接體,并裝上聯(lián)軸器護罩。4.3 檢查機械密封下列說明可使用在拆卸機械密封或進行維護或更新時,不影響泵的水力轉(zhuǎn)子部分。自由端 和傳動端機械密封同時檢查。4.3.1 傳動端機械密封參考總裝圖紙HISAR-FK4E39(I)M-00(1/2) 第一張和第二張 按照4.2.1所述取下傳動端徑向軸承。(2)拆下緊固聯(lián)軸器螺母的螺釘,用專用扳手拆下聯(lián)軸器螺母。 拆下泵軸上的半聯(lián)軸器,取下聯(lián)軸器鍵和其上的固定螺釘,
16、并妥善保存。(4)支撐好軸承座,拆下軸承座與進口端蓋之間的緊固螺栓和定位銷,拆下傳動端軸承 座。 在軸上標好拋油環(huán)的位置,松開螺釘,從軸上拆下拋油環(huán)。(6)將組裝片轉(zhuǎn)入機械密封軸套槽內(nèi),擰緊螺釘。 擰松鎖緊螺母上的緊釘螺釘,然后拆下鎖緊螺母,并拆下定位銷。(8)參考機械密封制造商的說明,拆除機械密封。將機械密封軸套鍵從軸上取下。(9)參見機械密封說明書,按下述步驟繼續(xù)進行:(a)解體機械密封芯子;(b)檢查機械密封各元件,如有必要更換新的;(c)組裝好機械密封芯子以備安裝;(10)給機械密封換上新的O形圈。(11)擰上機械密封與進口端蓋的聯(lián)結(jié)螺栓。(12)在軸的槽內(nèi)裝上定位環(huán),然后將縮緊螺母擰
17、到機械密封軸套上,并擰緊至機械密封 軸套貼住定位環(huán)。擰緊縮緊螺母上的緊釘螺釘。(13)參照機械密封廠家的說明,安裝軸套鍵,機械密封。(14)在軸上套上拋油環(huán),將其滑在拆開時所標的位置,擰緊緊釘螺釘。(15)裝上機械密封的密封水管、密封排氣管接頭和呼吸器。(16)裝上軸承座,用定位銷定位,并擰緊與進口端蓋的連接螺栓。(17)按照4.2.1所述裝上傳動端徑向軸承。(18)裝上聯(lián)軸器鍵,然后裝上半聯(lián)軸器。(19)用專用扳手裝上聯(lián)軸器螺母定位擰緊,用鎖緊螺釘鎖緊聯(lián)軸器螺母。(20)裝上聯(lián)軸器,并裝上聯(lián)軸器護罩。(21)裝上給水泵放水或放氣閥門和管道,安裝所有小口徑管道和本體儀表。4.3.2 自由端機械
18、密封 支撐好軸承座,按照4.2.2所述取下自由端徑向軸承和推力軸承。(2)拆下軸承座與大端蓋間的緊固螺栓和定位銷,拆下軸承座。弄平推力盤鎖緊墊圈,擰下推力盤螺母和鎖緊墊圈。(4)加熱推力盤輪轂,用推力盤拆卸工具將推力盤從軸上拆下,拆下調(diào)整圈。 將組裝片轉(zhuǎn)入機械密封軸套槽內(nèi),擰緊螺釘。(6)擰松縮緊螺母上的緊釘螺釘,然后拆下鎖緊螺母,并拆下定位銷。 加熱推力盤輪轂,用推力盤拆卸工具將推力盤從軸上拆下,拆下推力盤鍵和調(diào)整圈(8)在軸上標好拋油環(huán)的位置,松開螺釘,從軸上拆下拋油環(huán)。(9)拆下機械密封壓蓋與機械密封腔室的緊固螺釘。按機械密封說明拆下機械密封并取 下鍵。(10)參見機械密封說明書,按下述
19、步驟繼續(xù)進行:(a)解體機械密封組件;(b)檢查機械密封各元件,如有必要更換新的;(c)組裝好機械密封組件以備安裝;(11)給機械密封換好新的O型圈。(12)參照機械密封廠家的說明,安裝軸套鍵,將推力盤加熱,將其滑入軸,并到位。(13)擰上機械密封與大端蓋的聯(lián)結(jié)螺栓。(14)在軸的槽內(nèi)裝上定位環(huán),然后將縮緊螺母擰到機械密封軸套上,并擰緊至機械密封 軸套貼住定位環(huán)。擰緊縮緊螺母上的緊釘螺釘。(15)參照機械密封廠家的說明,安裝軸套鍵,機械密封和軸套螺母。(16)在軸上套上拋油環(huán),將其滑在拆開時所標的位置,擰緊緊釘螺釘。(17)裝上推力盤調(diào)整圈。(18)在軸上安裝推力盤鍵,將推力盤加熱,并將其滑入
20、軸,并且到位。馬上擰緊推力盤螺母。(19)當組件冷卻后,拆下推力盤螺母,安裝一個新的鎖緊墊圈,并且再擰上鎖緊螺母, 用鎖緊墊片鎖住。注:(20)用合適的起吊裝置將軸承座裝到大端蓋上,并用螺栓和定位銷擰緊固定。(21)按照4.2.2所述裝上自由端徑向軸承和推力軸承。(22)裝上前面拆卸掉的所有小口徑管道和儀表。4.3.3 檢查徑向?qū)χ?、軸向運轉(zhuǎn)位置和推力軸承間隙注:以下的檢查應必須在泵芯包安裝在筒體中, 并且傳動端和自由端軸承及機械密封 拆下后進行,進行時聯(lián)軸器和聯(lián)軸器護罩也應拆下來。注意:并自始自終將芯包轉(zhuǎn)子部分在泵的兩端適當?shù)刂魏?。泵的傳動端需安裝下列部件:(a)軸承座。(b)徑向軸承下半
21、部。(2)泵的自由端需安裝下列部件:(a)在自由端必須安裝軸承座、徑向軸承下半部和端蓋。(b)推力盤、鍵、推力盤螺母、鎖緊墊圈和端蓋。 按下述方法檢查軸向運轉(zhuǎn)的位置。a) 將轉(zhuǎn)子盡可能的向泵的傳動端靠足, 以推力盤的外側(cè)面為基準,在自由端軸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劃一道線。b) 將轉(zhuǎn)子盡可能的向泵的自由端靠足,用相同的基準,在自由端軸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再劃一道線。測量兩線之間的距離,該值應該約等于8mm。c) 在軸承座內(nèi)放上內(nèi)側(cè)的推力軸承組件,將轉(zhuǎn)子再向傳動端盡可能的靠足。以相同的基準,在自由端軸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劃第三道線,該線到內(nèi)側(cè)那條線之間的距離應該約等于前兩條線距離的一半。(4)按下述方法檢
22、查推力軸承軸向間隙。a) 在軸承座上裝上外側(cè)的推力軸承組件注意:不能將塞尺塞進推力盤與推力瓦塊之間來檢查軸向間隙,這樣測量不準,而且會損壞推力瓦塊的巴士合金表面。b) 在傳動端泵軸端上安裝一個百分表,當軸向傳動端靠足,推力盤緊緊貼在內(nèi)側(cè)推力瓦塊上時,將百分表刻度設置為零,再將軸向自由端靠足,推力盤緊緊貼在外 側(cè)推力瓦塊上,百分表上的讀數(shù)即為軸向間隙值,原始的軸向間隙參見圖紙HISAR-FK4E39 (I) M-00 (1/2)。對任何測到的間隙變動值都應找出原因。1.2 如果換上備用的推力軸承組件時,按下列步驟進行檢查。a) 將轉(zhuǎn)子置于其軸向運轉(zhuǎn)位置,在軸承座的推力室上精確測量其內(nèi)壁到推力盤內(nèi)
23、 側(cè)面的距離并記錄下來。用同樣的方法精確測量外側(cè)推力室內(nèi)壁到推力盤外側(cè)面的 距離并記錄下來。b) 重復上述步驟(5) o5大修(建議芯包返廠)注:大修作業(yè)中必須自始自終遵守設備安全規(guī)程和管理條例。下列說明適合于泵大修、拆卸并解體芯包時用。若有備用芯包,在進行芯包解體和修理磨損芯包之前,應該按照節(jié) 5.2和5.6安裝 芯包所述的方法準備和安裝上備用芯包。5.1 大修的準備按節(jié)4.1維修的準備工作所述作泵的維修準備工作。(2)從傳動端和自由端的軸承座和軸封上拆下所有影響拆卸工作的儀表和小口徑管道。從筒體上拆去抽頭、抽頭管、拆去。型圈及纏繞墊。(4)斷開并拆下兩根平衡室回水管道。斷開并拆下軸承的潤滑
24、油進油和回油管道。(6)檢查所有起吊設備和專用工具是否良好。注意:傳動端的泵軸螺母是左旋螺母,而自由端的泵軸螺母為右旋螺母,為了便于 組裝,必要時在部件上重新標上參考號。5.2 抽出芯包參見附圖HISAR-J1-6A-00 給水泵芯包拆卸程序圖(電泵進出口向上,汽泵進出口 向下)。 按5.1所述進行大修準備。(2)拆下緊固聯(lián)軸器螺母的螺釘,用專用扳手拆下聯(lián)軸器螺母。 拆下泵軸上的半聯(lián)軸器,取下聯(lián)軸器鍵和其上的固定螺釘,并妥善保存。(4)拆除泵拉緊環(huán)和筒體及進口端蓋上的螺栓,拆下拉緊環(huán)。參照圖紙 HISAR-J1-6A-00 和 HISAR-J8-3B-00松開大螺栓保護帽,根據(jù)圖紙 HISAR
25、-J8-3B-00的步驟拆除大螺栓螺母。(6)根據(jù)圖紙HISAR-J1-6A-00中的后續(xù)步驟,將芯包從筒體中抽出。 拆除出口大端蓋和進口端蓋處的密封墊圈。(8)在芯包移動至工作場地前(a)在末級導葉和大端蓋之間插入 8根2.5mm隔片,然后用8個螺釘把末級導葉 緊釘?shù)酱蠖松w上。(b)在進口隔板和進口端蓋之間插入 8根2mm隔片,然后用8個螺釘把進口隔板 和進口端蓋固定位。5.3 芯包解體參見圖紙 HISAR-FK4E39(I)M-00(1/2) 第一張及第二張和 HISAR-J3-6A-00 和 HISAR-J4-3C-005.3.1 解體的準備工作。注意:在解體芯包的過程中,芯包必須要有可
26、靠的支撐。最開始的解體是從水平位置開始的,最終芯包是垂直拆卸的。任何時候都不允許讓軸來承擔芯包的重量。 如5.2所述的方法將泵芯包從筒體中抽出。(2)將芯包水平放置到拆卸場地后,拆除進口端蓋處的起重吊耳和出口大端蓋處的起吊 螺栓。5.3.2 拆卸傳動端軸承和機械密封 按5.3.1所述步驟準備對芯包進行解體。(2)按4.3.1 (1)(21)拆下傳動端徑向軸承和機械密封。5.3.3 拆卸自由端軸承和機械密封按4.3.2節(jié)和4.3.3節(jié)拆下自由端的軸承和機械密封。5.3.4 內(nèi)泵殼解體參照圖紙 HISAR-FK4E39(I)M-00(1/2) 按4.3.2節(jié)和4.3.3節(jié)拆下傳動端和自由端的軸承和
27、機械密封。(2)吊起芯包至垂直位置放到支撐架上。注意:起吊時任何時候都不能讓泵軸支承芯包重量。拆去芯包壓緊螺柱和夾片。(4)吊起大端蓋,將其小心地吊離泵軸并吊開。注意:當?shù)蹰_大端蓋的時候,注意必須垂直吊,以免損壞平衡鼓和節(jié)流襯套。 從大端蓋上拆下聯(lián)結(jié)在冷卻水套上的螺柱和定位銷,并拆下冷卻水套。(6)弄平平衡鼓螺母鎖緊墊圈,用專用扳手拆下平衡鼓螺母。 加熱平衡鼓直到產(chǎn)生足夠的膨脹,用平衡鼓拆卸工具拆下平衡鼓及平衡鼓鍵,并保 存好。注:拆卸平衡鼓時必須用力,若平衡鼓不能完全拆下,待冷卻后重復第5步。(8)從末級導葉上拆下碟形彈簧。(9)將末級導葉與第3級泵殼的螺釘拆除,拆下末級導葉和定位銷,并妥善
28、保存。(10)在末級葉輪輪轂上均勻加熱,將葉輪從軸上拉出。取下軸上的葉輪鍵并將其妥善保存。取下葉輪的定位卡環(huán),并將其保存。注:拆卸葉輪時必須用力,若葉輪不能完全拆下,允許冷卻后重復第10步。(11)拆除末級泵殼和中間級泵殼之間的聯(lián)接螺栓。(12)重復以上步驟(10)和(11)直到軸上僅留下首級葉輪。(13)將吊環(huán)擰到軸端上,謹慎小心地通過進口端蓋將軸提升而脫開芯包組件。(14)置軸于水平位置,加熱首級葉輪輪轂直至產(chǎn)生足夠膨脹拆下首級葉輪為止,拆下葉 輪及葉輪鍵,標記并保存好。(15)從進口端蓋上拆下進口端蓋隔板。(16)用合適的起吊裝置將進口端蓋從支撐架上吊離。5.4 檢查、更換和修理工藝規(guī)程
29、:所有部件都應全部清洗和檢查,看看有無磨損或損壞的痕跡。應用內(nèi)、外千分尺測量所有部件的徑向間隙, 并對照5.4.8節(jié)所列進行檢查,若間隙已 達最大允許間隙或下次大修前可能達到該值,則應更換這個部件。主要的是考慮泵的工作性能,即如果出口壓力下降到不允許的程度,電機耗電或汽機耗氣量很多或泵振動上升到不允許的程度時,泵應進行大修。5.4.1 葉輪和磨損環(huán) 檢測葉輪有無磨蝕痕跡,特別是葉片頂部;檢查葉輪內(nèi)徑處有無因拆卸所產(chǎn)生的損 傷,去除任何毛刺,應確保葉輪內(nèi)孔光滑而無變形。(2)檢測葉輪磨損環(huán),并測量其徑向間隙,若間隙超出5.4.8節(jié)所列表中的更換間隙值時,或在下次檢查前可能超過,磨損環(huán)必須更換,按
30、下列步驟:以葉輪內(nèi)孔為基準,修正頸部外圓至完整并取出所有痕跡。(2)車去進口端蓋泵殼、導葉的磨損環(huán)。 徹底清洗環(huán)座,將經(jīng)過液氮冷凍后的新襯套安裝就位。注意:從液氮中取出襯套后,不能直接用手接觸襯套,需要有適當?shù)娜梭w防護措施。(4)當襯套的溫度升高到常溫后,點焊鎖住磨損環(huán)。按5.4.8的新的間隙加工新的磨損環(huán)內(nèi)孔。5.4.2 出口大端蓋、泵殼、導葉、進口端蓋 檢查大端蓋、泵殼、導葉、進口端蓋磨損和腐蝕的痕跡,特別是流道。(2)檢查進口端蓋、泵殼和導葉的磨損環(huán)、平衡鼓襯套的磨損和橢圓度,必要時更新。檢查磨損環(huán)和襯套的安裝就位。5.4.3 軸 檢查軸有無損壞及變形,并檢查其同心度,同心度要求在0.0
31、5mm以內(nèi)。(2)檢查軸上所有的螺紋、鍵槽完整。5.4.4 機械密封 檢查機械密封是否磨損或損壞。若有要及時更換新的,見機械密封說明;5.4.5 徑向和推力軸承 徹底清理徑向軸承,并檢查有無受損刻痕或磨損。測量間隙值并與節(jié)5.4.8比較,必要時更新。(2)徹底清理并檢查推力塊。注:在正常操作情況下,不希望推力塊上有明顯的磨損而僅有鈍化表面產(chǎn)生,建議此鈍化表面積超過一半以上時應予以更換。當更換推力瓦塊的時候,確保適配RTD的瓦塊就位。檢查推力盤有無磨損或受損,必要時予以更換。(4)檢查潤滑油封圈有無磨損或變形必要時予以更換。5.4.6 聯(lián)軸器 檢查聯(lián)軸器組件和聯(lián)軸界內(nèi)孔有無損壞,必要時更新。5.
32、4.7總則 在裝配時所有連接部“北圈,密封擋圈、接頭墊片均應更換。所有 O形圈安裝前 必須用硅膠潤滑。(2)螺栓張緊裝置必須保持清潔。外觀無異常,無鈍邊。如果螺紋有損壞,必須立即更 換。所有銷子必須無損和清潔。已經(jīng)磨損和損壞的銷子必須更換。(4)所有的鍵必須是無損和清潔的。已經(jīng)磨損和損壞的鍵必須更換 組裝前,清理所有部件干凈。所有的孔和油槽必須是清潔的。5.4.8 間隙卜表給出運行間隙第1組為新間隙第2組為零件應予以更換的間隙,單位為毫米,除另有說明,均為直徑間隙。間隙位置第1組第2組徑向軸承(傳動端)與泉軸0.20/0.260.3徑向軸承(自由端)與泉軸0.16/0.220.24葉輪與導葉襯
33、套0.56/0.660.8葉輪匕泵殼磨損環(huán)0.56/0.660.8平衡鼓與節(jié)流襯套0.43/0.530.6總軸向間隙(在推力軸承上)0.500.55-總軸向間隙(推力塊去除)8-5.4.9 動平衡若葉輪推力盤平衡鼓或泵半聯(lián)軸器已更換,應注意雖在制造生產(chǎn)中新零件單獨均已作 靜平衡,但可能會影響整個組件的動平衡,因此應按要求進行動平衡檢查。如芯包轉(zhuǎn)子沒有經(jīng)過動平衡測試就投運的話,請立即咨詢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若車間設施適用,可按ISO1940 G6.3級作葉輪靜平衡測試,按ISO1940 G2.5級作 轉(zhuǎn)動部件的動平衡測試。注:葉輪前后蓋板的任一點厚度不能少于 6.5mm。注:去重金屬的質(zhì)量
34、按扇形計算,其弧長不能超過葉輪周長的十分之一。注:若去重超過上述兩點的話,必須征得制造廠同意。5.5 芯包組裝在組裝前,所有的部件必須全面的清洗,所有的內(nèi)孔和油路也必須清洗干凈。注:在組裝時,建議給軸、葉輪內(nèi)徑、軸套和平衡鼓內(nèi)徑涂上膠體石墨或類似的東西, 待其干后在擦光。5.5.1 內(nèi)泵殼、葉輪組裝(參照 HISAR-FK4E39 (I) M-00 (1/2) 將進口端蓋放在合適的支撐面上,然后放入隔板,確保安裝到位。將間隔墊片安裝 在隔板和進口端蓋之間。(2)間隔墊片必須等間距放置,確保裝配的垂直度。 裝上第一級葉輪鍵后將第一級葉輪安裝到軸上,通過吊耳將軸吊裝進進口端蓋中。吊裝完成后,必須確
35、保在稍后進行的裝配中支撐有效。(4)裝上第二級葉輪卡環(huán)、葉輪鍵,然后裝上第二級葉輪,就位在鍵和卡環(huán)上。 確認防轉(zhuǎn)銷安裝在第二級導葉上,并將第二級導葉安裝在第二級泵殼中。(6)將已經(jīng)裝配好的導葉、泵殼安裝在第二級葉輪上。確認防轉(zhuǎn)銷正確就位,螺栓牢固。 在進一步組裝前,按下述方法檢查總的軸向竄動:a)在隔板級泵殼上平面放一把角尺,在軸上輕輕的標注一條直線。b)將軸吊起,在隔板級泵殼無干擾的情況下,用同樣的基準,在軸上標注第二條直線 放下軸。c)測量兩條直線間的距離,約為 8mm。若數(shù)值有誤,必須查明原因確認以前的進程 是否正確。(8)重復以上步驟,將剩余的葉輪、導葉、泵殼安裝完畢。注:檢查總的竄動
36、量應無變化。(9)安裝碟形彈簧。(10)安裝平衡鼓鍵。(11)安裝平衡鼓,以鍵和葉輪定位。(12)使用專用工具緊固平衡鼓螺母,并確認緊定螺釘牢固。注:平衡鼓螺母為右旋。(13)安裝大端蓋就位,確認在末級導葉和大端蓋間安裝了間隔墊片。(14)鎖緊泵殼緊固件,鎖緊緊固件上的緊定螺釘。(15)充分吊起大端蓋,包括間隔墊片及以下的葉輪等。注:間隔墊片安裝失敗將導致芯包的尺寸有誤,使葉輪、軸承、軸封等軸向位置產(chǎn)生偏差,碟形彈簧過分受壓。(16)設置墊片(F)時,必須均勻且確保裝配部件的垂直度。(17)檢查芯包尺寸前,確保兩套的墊片(B&F)就位且芯包裝配為剛性。(18)檢查芯包尺寸時,需要利用隔
37、板級泵殼與大端蓋平面。如果不同必須查找原因,確 保正確。(19)檢查芯包尺寸時,至少4處墊片間的距離相等,以確保芯包安裝的垂直度。(20)在大端蓋上擰入吊耳(E),用何時的起吊工具將芯包水平放置后,驗證步驟(19) 測的數(shù)值。(21)安裝并緊固夾緊螺母。5.5.2 安裝機械密封注:安裝傳動端和自由端機械密封按照下列步驟:注:組裝時芯包必須支撐在支架上,并墊以軟墊層,防止損傷。 將新的O形圈放入冷卻水套的槽內(nèi),將冷卻腔和冷卻水套裝入進口端蓋和出口大端 蓋內(nèi)。(2)將新的O形圈放入密封腔的槽內(nèi),將密封腔裝入冷卻水套內(nèi)。 擰緊密封腔和冷卻水套和進口端蓋、大端蓋之間的連接螺栓。(4)參照機械密封廠家的
38、說明書,安裝機械密封和軸套鍵。5.5.3 安裝傳動端軸承在拋油環(huán)上裝上新的O形圈,裝上拋油環(huán),應使拋油嘴對著軸承,然后用緊定螺釘將拋油環(huán)固定在軸上;(2)用定位銷將傳動端軸承座定位在進口端蓋上,用螺栓、螺母把它們緊固; 抬起軸,給下半部徑向軸承涂上點油,繞軸轉(zhuǎn)下使其到位。繞軸轉(zhuǎn)下下半部擋油圈使其安裝到位,然后放下軸;(4)將上上半部徑向軸承和擋油環(huán)安裝在下半部分上,保證防轉(zhuǎn)銷準確定位;裝上傳動端軸承座蓋,用定位銷、螺栓、螺母將其定位在軸承座上,并緊固在軸承 座和進口端蓋上。(6)將連軸器鍵安放在軸上的鍵槽中,然后套上泵側(cè)半聯(lián)軸器。在軸端擰上聯(lián)軸器鎖緊螺母,并用專用扳手擰緊。用螺栓鎖住聯(lián)軸器螺母
39、。5.5.4 安裝自由端軸承 在拋油環(huán)的槽內(nèi)裝上新的 O形圈,將拋油環(huán)裝到軸上,安裝時應使其拋油嘴對著軸 承,然后用緊定螺釘將其固定在軸上;(2)在軸上裝上推力盤鍵; 加熱推力盤輪轂,然后將推力盤裝到軸上,確保鍵槽對準且推力盤與軸肩相抵,馬上擰上推力盤螺母,并將其緊緊地頂在推力盤上;(4)當推力盤和軸冷卻至室溫時,擰下推力盤螺母,放上新的鎖緊墊圈,擰上推力盤螺母并用專用扳手擰緊,然后用鎖緊墊圈鎖?。?用定位銷將自由端軸承座定位在大端蓋上,并用螺栓螺母緊固;注:在組裝前給軸和徑向軸承表面略微涂點潤滑油。(6)抬起軸、將下半部徑向軸承和擋油圈繞軸轉(zhuǎn)到規(guī)定位置,在軸上裝上潤滑油密封圈和彈簧,放下軸;注意:電阻測溫探頭是插入推力瓦塊并固定在推力軸承撐板上的。在安裝推力軸 承撐板時,固定密封之前就應該將探頭正確就位,其余的導線部分穿過軸承座和密封 圈送回端子。注:推力軸承撐板的并合線與軸承座的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店鋪租賃合同(含客戶關系管理系統(tǒng))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場租賃與停車場智能停車系統(tǒng)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鏟車銷售及配件供應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滬教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新版選擇性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新版選修3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掛名權轉(zhuǎn)讓及維修責任免除合同4篇
- 2025年湘師大新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選修一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岳麓版高三化學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冷庫制冷負荷計算表
- 肩袖損傷護理查房
- 設備運維管理安全規(guī)范標準
- 辦文辦會辦事實務課件
- 大學宿舍人際關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語文)試卷
- GB/T 14600-2009電子工業(yè)用氣體氧化亞氮
- GB/T 13234-2018用能單位節(jié)能量計算方法
- 申請使用物業(yè)專項維修資金征求業(yè)主意見表
- 房屋買賣合同簡單范本 房屋買賣合同簡易范本
-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