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19 學年上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九單元第二節(jié)?溶解度?難度偏大尖子生題一選擇題共 20 小題1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不含結晶水,分別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 1,加熱到 50時現象如圖 2,甲、乙兩種物 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 3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選項是 A圖 1 中甲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圖 2 中甲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圖 3 中 N 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線D圖 2 中兩溶液降溫至 30都會析出晶體2硝酸鉀在不同的溶解度數據如表,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溫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A硝酸鉀的
2、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B60時,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與溶液質量之比為 11:21C20時,10g 水中加入 5g 硝酸鉀充分溶解后再加入 5g 水,前后溶質的質量 分數不變D將溶質質量分數為 28%的硝酸鉀溶液從 60降溫至 20,沒有晶體析出3以下有關量的變化圖象與其對應表達相符的是:第 40 頁A 常溫下,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參加氧化鈣Bt時,向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中分別加水配成飽 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最小的是丙C向一定質量的過氧化氫的水溶液中參加二氧化錳D向等質量的鐵和鎂中分別參加足量的稀鹽酸4t時,將一定質量的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別加熱蒸發(fā)溶劑然 后,把溫度降至
3、t從三份溶液中蒸發(fā)的溶劑分別為 10g、20g、30g,析 出晶體不含結晶水分別為 a g、b g、c g,那么 a、b、c 三者的關系是 Ac=2ba Bc=a+b Cc=a+2b Dc=2a+b5如圖為甲、乙兩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20時,100g 甲溶液中含甲物質的質量小于 25gB20時,等質量甲、乙飽和溶液中含溶質的質量相等C3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D50時,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 20,析出晶體的質量甲 大于乙6t時,將一定量 KNO3 的不飽和溶液平均分為三份,分別恒溫蒸發(fā)出水的質 量為 5g、10g、15g,析出 KNO
4、3 晶體的質量依次為 a g、b g、c g,那么 a、b、c 三 者的關系為 Aca+b Bc2baCca+2b Dc2ab7如圖是甲、乙兩種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線示意圖,據此得到的結論不正確的是A分別將 t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降溫至 t1,甲可能有晶體析出,乙一 定沒有晶體析出Bt1時,甲、乙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相等 C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從甲中別離乙可以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8以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 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參加硝酸鉀B在一定質量的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參加鐵粉C兩份質量和濃度都一樣的 H2O2 溶液在有無 Mn
5、O2 的情況下,產生 O2 的質量與時 間 t 的關系D向相等質量的鎂、鋁、鋅、鐵四種金屬中,參加足量的稀鹽酸9如圖為某固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該固體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 M、N 兩點分別表示該固體形成的兩份溶液在不同溫度時的濃度。當條件改變時, 溶液新的狀態(tài)在圖中對應的點的位置可能也隨之變化,其中判斷不正確的是A都升溫 10后,M、N 點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釋假設溫度都不變時,M、N 點均不動。 C都降溫 10后,M 點沿曲線向左下移,N 點向左平移。D蒸發(fā)溶劑假設溫度都不變時,先是 M 點不動,N 點向上移至曲線;繼續(xù) 蒸發(fā)溶劑,M、N 點都不動。10要使某固體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6、變?yōu)轱柡腿芤?,一定可行的方法是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C增加溶質D增加壓強11通常情況下,欲將一杯不飽和的食鹽水變成飽和溶液,最適宜的方法是A往食鹽水中加食鹽B往食鹽水中加水C往食鹽水中參加飽和食鹽水 D把食鹽水放入冰箱中12以下圖象反映的變化規(guī)律與其對應操作不相符的是A向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參加氯化鉀B向灼熱的赤鐵礦中通入 COC向等質量的 Al 和 Mg 中參加足量的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D將飽和的氯化鈉溶液恒溫蒸發(fā)水13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現分別將 100g 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至t1,對于降溫后的甲乙溶液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甲乙都是飽和溶液B所含溶劑質量:甲乙C溶液
7、質量:甲乙D甲、乙溶液質量均減小14M、N 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往 100g 水中加入質量都是 ag 的 M 和 N 兩種物質假設兩種物質的溶解性互不影響,制成 t2時的混合物將該 混合物的溫度降低到 tl,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t2溫度下,得到的溶液中 M,N 均飽和B溫度降低到 t1時,溶液中兩種物質均飽和C溫度降低到 t1時,M 和 N 兩種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溶液中兩種物質 均不飽和D溫度降到 t1時,溶液中 N 的質量分數大于 M 的質量分數15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A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任何物質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但凡均
8、勻透明的液體就是溶液 D配制溶液時,一般用水作溶劑16下表是 NaCl、KNO3 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102030405060溶解度Na35.836.036.336.637.037.3/gClKNO320.931.645.863.985.5110據此數據判斷,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ANaCl 和 KNO3 的溶解度曲線在 2030溫度范圍內會相交B在 40時,100g NaCl 飽和溶液中的溶劑質量大于 100gKNO3 飽和溶液中的溶 劑質量C在 50時,NaCl 和 KNO3 各 30g 分別參加兩只各盛有 50g 水的燒杯中,均不 能形成飽和溶液D在 60時,向 52.5gKNO
9、3 飽和溶液中加入 47.5g 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為 27.5%17某溫度下,Na2SO3 的溶解度是 Sg/100g 水此溫度下一定量的 Na2SO3 溶液 中加入 ag Na2SO3 恰好到達飽和假設用 Na2SO37H2O 代替 Na2SO3,使原溶液達到 飽和,那么需參加的 Na2SO37H2O 質量為 A2ag B C D18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以下圖所示。以下說法正 確的是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均為 40g C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D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19甲、乙
10、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以下表達錯誤的選項是A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時,參加甲物質,可使不飽和的甲溶液變成飽和 Ct2時,甲或乙兩種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比是 W:100D將甲、乙飽和溶液的溫度從 t3降到 t2時,乙先析出晶體20測定 T時某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將不同質量的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 溶液的質量繪制成圖中的斜線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圖中 N 點表示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C圖中 M 點表示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D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 50g二填空題共 10 小題21如下圖為 M、N 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兩種物質中, 的溶
11、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t1時兩種物質飽和溶液升溫到 t2時,仍為飽和溶液的是 22如圖所示,同一物體浸在甲氯化鈉不飽和溶液中懸浮圖 a,浸在乙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漂浮圖 b比較物體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 F 甲和 F乙的大小,及兩種液體的密度甲和乙的大小,可以確定的是 AF 甲F 乙;甲乙BF 甲F 乙;甲乙CF 甲F 乙;甲乙DF 甲F 乙;甲乙1選擇理由: 2假設要圖 a中的木塊漂浮你采取的方法是 23苯甲酸是一種食品防腐劑,它是一種片狀晶體,不同溫度下在 100g 水中溶 解的質量如表:溫度/255095溶解的質量/g0.170.956.8某同學為提純某一苯甲酸樣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難溶于水的
12、雜質,進行了如下 實驗:1取樣品約 2g 放入燒杯中,參加 25、100g 的蒸餾水充分攪拌,發(fā)現樣品 幾乎沒有溶解,原因是 ,所得溶液為苯甲酸的 填“飽和或“不 飽和溶液2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待樣品充分溶解后趁熱過濾,趁熱過濾的目的 是 3 將所得濾液緩慢冷卻至室溫就可使苯甲酸以晶體形式析出其原因 是 24如圖是氯化鉀和硝酸鉀兩種固體溶解度曲線圖120時,KNO3 的溶解度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 的溶 解度240時,KCl 的溶解度是 g,向 100g 水中加入 40gKCl,所得溶液中 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 3 比較這兩種物質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從中你可以獲得哪些信息:任寫
13、一條4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KNO3 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B飽和 KCl 溶液析出晶體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C30時,分別將 10g KCl 和 10g KNO3 配制成飽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質量較 多D分別將 40時的 KCl 和 KNO3 的飽和溶液降溫到 20時,后者析出的晶體較 多25下表是 3 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格信息答題溫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313.331.663.9110169246CaOH20.180.160.140.120.090.071某飽和溶液隨溫度升高有固
14、體析出,那么該飽和溶液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220時的 NaCl 的溶解度為 要配制 20時的 NaCl 的飽和溶液 68g, 需要 NaCl 的質量為 g3某 KNO3 晶體中有少量 NaCl 雜質,要得到純凈 KNO3 的方法是:先加熱溶解, 然后 ,過濾、洗滌、枯燥后得到 KNO3 晶體4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如圖坐標圖中描點、繪制符合硝酸鉀溶解度變化規(guī) 律的曲線26向裝有等量水的 A、B、C 燒杯中分別參加 10g、25g、25gNaNO3 固體,充分溶解后,現象如圖 1 所示1燒杯中的溶液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填序號;2圖 2 能表示 NaNO3 溶解度曲線的是 填“甲或“乙;要使 B 中
15、固 體完全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或 3由圖 2 分析,假設分別將 100g 甲、乙的飽和溶液從 t2降溫到 t1,對所得 溶液的表達正確的 A甲、乙都是飽和溶液B所含溶劑質量:甲乙C溶液質量:甲乙D溶 質質量分數:甲乙27固體甲、乙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1t2時用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配制甲、乙的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量甲 乙填“或“=:2t2時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 t1,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較,發(fā)生變化的是填序號;A溶液的濃度B溶質的質量C溶劑的質量D溶解度3t2時質量分數為 10%的甲溶液降溫至 t1, 填“有或“無晶 體析出28如圖為 KNO3、NaNO2亞硝酸鈉、NaCl 的溶解度曲線,請分析圖
16、象答復下 列問題:1KNO3、NaNO2、NaCl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最大的是 2KNO3 與 NaNO2 的溶解度相等時的溫度是 3NaNO2 有咸味,外觀與 NaCl 相似,誤食 NaNO2 會引起中毒可用如下的方 法區(qū)分它們:60時,取這兩種固體各 50g,分別參加到 100g 水中,充分攪拌, 固體沒有溶解完的是 ,固體完全溶解的是 4假設要使上述3中沒有溶解完的固體完全溶解,應該采取的方法是 5如圖為 A 物質的溶解度曲線M、N 兩點分別表示 A 物質的兩種溶液下 列做法能實現 M 、N 間的互相轉化的是A 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A從 NM:先向 N 中參加適量固體 A
17、再降溫 B從 NM:先將 N 降溫再參加適量固體 A C從 MN:先將 M 降溫再將其升溫D從 MN:先將 M 升溫再將其蒸發(fā)掉部分水29如圖為 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答復:1將 t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到 0時,析出溶質最多的是 , 無溶質析出的是 2為使 B 的飽和溶液中的溶質全部析出,可采用 結晶方法填“蒸發(fā)“或“冷卻30以下數據是硝酸鉀固體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1由上表可得到的信息是 填一條220時,向 100g 水中參加 31.6g 硝酸鉀,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飽 和或“不飽和溶液320時,向 1
18、00g 水中參加 40g 硝酸鉀,假設使硝酸鉀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 方法是 填一種方法2019-2019 學年上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九單元第二節(jié)?溶解度?難度偏大尖子生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 20 小題1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不含結晶水,分別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 1,加熱到 50時現象如圖 2,甲、乙兩種物 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 3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選項是 A圖 1 中甲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圖 2 中甲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圖 3 中 N 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線D圖 2 中兩溶液降溫至 30都會析出晶體【解答】解:A、圖 1 中甲溶液中有固體剩
19、余,所以甲是飽和溶液,故 A 正確; B、根據圖 3 可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因此 50時,甲、 乙的溶解度都比 20時大,并且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依據圖 1 中信息 可以知道 20時乙中沒有晶體,在 50時,那么甲溶液不飽和,故 B 正確; C、圖 1 中 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參加到盛有 100g 水 的燒杯中,甲有固體剩余,說明在 20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從圖 3 中的溶 解度曲線可以看出,M 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線,故 C 正確;D、根據圖 3 可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因此 30時,甲、 乙的溶解度都比 20時大,且 30時兩
20、物質的溶解度相等,依據圖 1 中信息可 以知道 20時乙中沒有晶體,在 30時,乙中也不會有晶體析出溶解度相同,那么甲也不會有晶體析出,故 D 錯誤。應選:D。2硝酸鉀在不同的溶解度數據如表,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溫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A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B60時,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與溶液質量之比為 11:21C20時,10g 水中加入 5g 硝酸鉀充分溶解后再加入 5g 水,前后溶質的質量 分數不變D將溶質質量分數為 28%的硝酸鉀溶液從 60降溫至 20,沒有晶體析出【解答】解:A、從表格可以看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
21、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說 法正確;B、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 110g,因此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為 110g,對應 的溶劑就是 100g,那么溶液為 210g,因此溶質和溶液的質量比為 110g:210g=11:21,故說法正確;C、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 31.6g,因此 10g 水中參加 5g 硝酸鉀充分溶解只 能溶解 3.16g,再參加 5g 水,可以繼續(xù)溶解 1.58g 的硝酸鉀,形成的溶液仍然是 此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因此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說法正確;D、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 ×100%,因此 20時飽和的硝 酸鉀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100%=24%2
22、8%,因此會有晶體的 析出,應選項錯誤;應選:D。3以下有關量的變化圖象與其對應表達相符的是 A常溫下,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參加氧化鈣Bt時,向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中分別加水配成飽 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最小的是丙C向一定質量的過氧化氫的水溶液中參加二氧化錳D向等質量的鐵和鎂中分別參加足量的稀鹽酸【解答】解:A、由于氧化鈣能與水發(fā)生反響生成氫氧化鈣,氧化鈣反響消耗了 飽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飽和溶液因減少溶劑水而析出固體,飽和溶液的溶質、溶 劑質量同時減少,所以溶液的質量減少,故錯誤; B、t時甲的溶解度乙丙,那么將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物質加水溶解配成飽 和溶液,丙需要水的質量多,故丙所得溶
23、液的質量最大,故錯誤; C、過氧化氫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開場水的質量不為 0,過氧化氫溶液和二 氧化錳混合生成水和氧氣,所以隨著反響的進展,水的質量不斷增加,當反響完 畢后水的質量不再增加,為一定值,故正確; D、分別向等質量的鎂和鐵中滴入溶質質量分數一樣的稀鹽酸,當鹽酸少量時, 生成的氣體由鹽酸的量決定,所以開場二者放出氣體一直相等,但由于鹽酸過量, 等質量的鎂放出的氣體大于鐵放出的氣體,所以圖象錯誤。應選:C。4t時,將一定質量的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別加熱蒸發(fā)溶劑然后,把溫度降至 t從三份溶液中蒸發(fā)的溶劑分別為 10g、20g、30g,析 出晶體不含結晶水分別為 a g、b
24、g、c g,那么 a、b、c 三者的關系是 Ac=2ba Bc=a+b Cc=a+2b Dc=2a+b【解答】解:根據溶液的均一性、穩(wěn)定性,以及不飽和溶液蒸發(fā)掉多余的水后, 就會變成飽和溶液;假如繼續(xù)蒸發(fā)水,就會有晶體析出的原理,并結合題意可得: 將其中的任意一份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蒸發(fā)掉 10g 水就會析出 ag 晶體,并且, 將其中的另兩份分別繼續(xù)蒸發(fā)掉 10g 和 20g 溶劑即題干中所說的蒸發(fā) 20g 和30g 溶劑,那么它們又析出的bag 和 2bag 晶體;致使它們析出晶體總質量分別是 bg即 ag+bag和 cg即 ag+2bag因此,可以得 出 c=a+2ba=2ba。應選:A。
25、5如圖為甲、乙兩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20時,100g 甲溶液中含甲物質的質量小于 25g B20時,等質量甲、乙飽和溶液中含溶質的質量相等 C3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D50時,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 20,析出晶體的質量甲 大于乙【解答】解:A、2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 25g,100g 水中最多溶解 25g,125g 飽和溶液中溶解 25g,100g 甲的飽和溶液中含甲物質的質量小于 25g,故對; B、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是 25g在兩種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 數都等于×100%,溶解度相等,溶質質量分數分數就
26、相等,所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含溶質一樣多,故對;C、3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對; D、50時,不知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是否相等,無法確定析出溶質的多 少,故錯。應選:D。6t時,將一定量 KNO3 的不飽和溶液平均分為三份,分別恒溫蒸發(fā)出水的質 量為 5g、10g、15g,析出 KNO3 晶體的質量依次為 a g、b g、c g,那么 a、b、c 三 者的關系為 Aca+b Bc2baCca+2b Dc2ab【解答】解:第一份溶液蒸發(fā)溶劑 5g,析出 a g 晶體后,得到飽和溶液,設為 A。 第二份溶液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分解為第一步:先蒸發(fā)溶劑 5g,析出 a
27、g 晶體, 得到 A同于甲的析晶過程;第二步:對飽和溶液 A 繼續(xù)處理,再蒸發(fā)溶劑 5g,再析出晶體bag,仍得 到飽和溶液,設為 B由此可知此溫度下該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比為第三份溶液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分解為第一步:先蒸發(fā)溶劑 10g,析出 bg 晶體, 得到 B同于乙的析晶過程;第二步:對飽和溶液 B 繼續(xù)處理,再蒸發(fā)溶劑 5g, 再析出晶體cbg,仍得到飽和溶液; 由此可知此溫度下該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比為 。 因為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比為一定值,那么有 那么 c=2ba,或利用 10g 水中所含溶質的量作為相等關系得:ca=2ba,整理可得 c=2ba 應選:B
28、。7如圖是甲、乙兩種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線示意圖,據此得到的結論不正確的是A分別將 t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降溫至 t1,甲可能有晶體析出,乙一 定沒有晶體析出Bt1時,甲、乙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相等 C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從甲中別離乙可以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解答】解:A、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 的減小而增大,所以分別將 t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降溫至 t1,甲可能有 晶體析出,乙一定沒有晶體析出,故 A 正確; B、沒有指明溶液質量的多少,所以無法比較所含溶質的質量多少,故 B 錯誤; C、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 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
29、度,故 C 正確; D、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較大,所以從甲中別離乙可以采取降溫結 晶的方法,故 D 正確。應選:B。8以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 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參加硝酸鉀B在一定質量的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參加鐵粉C兩份質量和濃度都一樣的 H2O2 溶液在有無 MnO2 的情況下,產生 O2 的質量與時 間 t 的關系D向相等質量的鎂、鋁、鋅、鐵四種金屬中,參加足量的稀鹽酸【解答】解:A、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參加硝酸鉀,當達到飽和 狀態(tài)后硝酸鉀不再溶解,圖象應該是先上升后成一條程度直線,但不飽和硝酸鉀 溶液的質量不可能為
30、0,故縱坐標不能從原點開場,故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 化關系。 B、由于所參加的鐵粉首先與硝酸銀反響,因此開場參加鐵粉時得到銅的質量為0;待硝酸銀完全反應后才開始有銅出現,所得銅的質量不斷增加,直到硝酸銅 完全反響銅的質量不再改變;故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 C、該反響中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只能改變反響速率,不能改變產生氧氣的質量; H2O2 溶液放出氧氣的質量與有無催化劑無關,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相等,故圖象不 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 D、相等質量的鎂、鋁、鋅、鐵四種金屬中,參加足量的稀鹽酸,放出氫氣質量 大小為:AlMgFeZn,故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應選:B。9如圖為某固體溶解
31、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該固體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 M、N 兩點分別表示該固體形成的兩份溶液在不同溫度時的濃度。當條件改變時, 溶液新的狀態(tài)在圖中對應的點的位置可能也隨之變化,其中判斷不正確的是A都升溫 10后,M、N 點均向右平移。B加水稀釋假設溫度都不變時,M、N 點均不動。 C都降溫 10后,M 點沿曲線向左下移,N 點向左平移。 D蒸發(fā)溶劑假設溫度都不變時,先是 M 點不動,N 點向上移至曲線;繼續(xù) 蒸發(fā)溶劑,M、N 點都不動?!窘獯稹拷猓篈、由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溫時,M 代 表的飽和溶液就會變成不飽和溶液,而 N 點代表的不飽和溶液就會變得更不飽 和,但升溫
32、后兩溶液中的各個量沒有發(fā)生變化,即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并沒有 發(fā)生變化,故 A 正確; B、由于加水稀釋并不影響物質的溶解度,但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小了,因 此兩點應是向下挪動了,故 B 錯誤;C、降溫時,M 點代表的飽和溶液中就會有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就 會減小,但溶液仍舊是飽和溶液,因此 M 點會沿曲線向左下移;而 N 點代表的 不飽和溶液那么會逐漸的變成飽和溶液,直至有晶體析出,因此 N 點先是向左平 移,然后沿曲線向左下移;故 C 正確; D、由于是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蒸發(fā)溶劑,因此 M 點代表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 量分數不會發(fā)生變化,因此 M 點不動;而 N 點代表的不飽和
33、溶液隨著水分的蒸 發(fā),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越來越大,直至溶液到達飽和不再發(fā)生變化,因此 N 點是先向上位移到達曲線后不再發(fā)生變化,故 D 正確。應選:B。10要使某固體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一定可行的方法是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C增加溶質D增加壓強【解答】解:A、對于溶解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升高溫度,會使不飽和溶液仍不飽和;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升高溫度可使不飽和溶液變 成飽和溶液;故 A 不一定可行; B、對于溶解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降低溫度,會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 液;對于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質,降低溫度不飽和溶液仍不飽和;故 B 不一定可行; C、向不
34、飽和溶液中增加溶質,不飽和溶液繼續(xù)溶解溶質而變成飽和溶液;故 C 一定可行; D、增加壓強,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不受壓強影響,增大壓強時不飽和溶液仍為不 飽和溶液;故 D 一定不行;應選:C。11通常情況下,欲將一杯不飽和的食鹽水變成飽和溶液,最適宜的方法是A往食鹽水中加食鹽B往食鹽水中加水C往食鹽水中參加飽和食鹽水 D把食鹽水放入冰箱中【解答】解:A、往食鹽水中加食鹽,即增加溶質食鹽的量,可使不飽和食鹽水 變成飽和溶液;故 A 正確; B、往食鹽水中加水,溶劑的量增加只能使不飽和溶液變得更加不飽和;故 B 不 正確; C、往食鹽水中加入飽和食鹽水,由于溶質、溶劑的量按一定的比例同時增加, 不飽和
35、溶液仍不能變成飽和溶液;故 C 不正確; D、把食鹽水放入冰箱中,溶液溫度降低,但由于食鹽溶解受溫度影響不大,因 此,降溫可能能使不飽和食鹽水變成飽和溶液,但也有可能降溫后仍無法到達飽 和的情況;故 D 不是最適宜的方法。應選:A。12以下圖象反映的變化規(guī)律與其對應操作不相符的是A向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參加氯化鉀B向灼熱的赤鐵礦中通入 COC向等質量的 Al 和 Mg 中參加足量的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D將飽和的氯化鈉溶液恒溫蒸發(fā)水【解答】解:A、某溫度下,向一定量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參加氯化鉀,氯化鉀繼 續(xù)溶解直至形成飽和溶液,氯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減小,因為氯化鈉的質量 不變,而溶液的質
36、量增加,形成飽和溶液時不再改變,圖象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B、向灼熱的赤鐵礦中通入 CO,一氧化碳可奪取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使固體的質 量減小,當氧化鐵反響完畢,那么剩余固體的質量不再減小,圖象正確,故不符合 題意; C、注意縱坐標是產生的氣體的質量,分別向等質量的鋁和鎂中滴入溶質質量分數一樣的稀鹽酸,反響開場鹽酸少量,生成的氣體由鹽酸的量決定,所以開場二者放出氣體一直相等,兩條線重合。由于等質量的鋁放出的氣體大于鎂放出的氣 體,因此隨著反響的進行,鎂先被消耗完,鋁后被消耗完,鋁的圖象在鎂的上方, 所以圖象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D、將飽和的氯化鈉溶液恒溫蒸發(fā)水,溫度不變,那么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
37、數也 不變,圖象錯誤,符合題意;應選:D。13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現分別將 100g 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至t1,對于降溫后的甲乙溶液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甲乙都是飽和溶液B所含溶劑質量:甲乙C溶液質量:甲乙D甲、乙溶液質量均減小【解答】解:A、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從 t2°C 降溫到 t1°C, 乙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叔e誤; B、降低溫度,溶劑的質量不變,所以溶液中溶劑的質量與降溫前相等;從圖中 可看出:t2°C 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含有溶質 的質量是甲乙,那么所含溶劑的質量是甲乙,正確; C、從圖中
38、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降低溫度,甲要析出 溶質,那么溶液的質量減??;而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從 t2°C 降溫到 t1°C,乙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液的質量不變,故溶液的質量關系是:甲 乙,錯誤; D、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降低溫度,甲要析出溶質;乙的溶解 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從 t2°C 降溫到 t1°C,乙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質的 質量不變;故錯誤;應選:B。14M、N 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往 100g 水中加入質量都是 ag 的 M 和 N 兩種物質假設兩種物質的溶解性互不影響,制成 t2時
39、的混合物將該 混合物的溫度降低到 tl,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t2溫度下,得到的溶液中 M,N 均飽和B溫度降低到 t1時,溶液中兩種物質均飽和C溫度降低到 t1時,M 和 N 兩種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溶液中兩種物質 均不飽和D溫度降到 t1時,溶液中 N 的質量分數大于 M 的質量分數【解答】解:A、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看出,在 t2 溫度下 M 的溶解度大于 ag,N 的溶解度是 ag所以,往 100g 水中參加質量都是 ag 的 M 和 N 兩種物質,所得 溶液為 M 不飽和溶液,N 為飽和溶液,故 A 錯誤;B、由 M、N 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 t1時,M 的溶解度小于 ag
40、,N 的 溶解度大于 ag所以,溫度降低到 t1時,M 飽和溶液,N 為不飽和溶液,故 B 錯誤;C、由 M、N 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 t1時,M 的溶解度小于 ag,N 的 溶解度大于 ag溫度降到 t1時,M 的溶液有晶體析出,是飽和溶液,N 的溶 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液的質量分數不變。故 C 錯誤;D、由 M、N 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 t1時,M 的溶解度小于 ag,N 的 溶解度大于 ag溫度降到 t1時,M 的溶液有晶體析出,N 的溶液的質量分數 不變。所以,溶液中 N 的質量分數大于 M 的質量分數。故 D 正確。應選:D。15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濃溶液一定是
41、飽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任何物質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但凡均勻透明的液體就是溶液 D配制溶液時,一般用水作溶劑【解答】解:A、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包含溶液,溶液 的稀濃與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沒有關系。故 A 錯誤; B、并不是所有的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 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 B 錯誤; C、均勻透明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酒精等都是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它 們都是純潔物,不屬于溶液。故 C 錯誤; D、配制溶液時,最常用的溶劑是水。故 D 正確。應選:D。16下表是 NaCl、KNO3 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
42、/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KNO320.931.645.863.985.5110據此數據判斷,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ANaCl 和 KNO3 的溶解度曲線在 2030溫度范圍內會相交B在 40時,100g NaCl 飽和溶液中的溶劑質量大于 100gKNO3 飽和溶液中的溶 劑質量C在 50時,NaCl 和 KNO3 各 30g 分別參加兩只各盛有 50g 水的燒杯中,均不 能形成飽和溶液D在 60時,向 52.5gKNO3 飽和溶液中加入 47.5g 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為 27.5%【解答】解:A、分析圖表,KNO3
4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線在 2030溫度范圍內有一樣的時候,所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在此范圍內相交,故正確;B、在 40時,NaCl 的溶解度是 36.6g,KNO3 的溶解度是 63.9g,所以相等的溶 劑硝酸鉀形成的飽和溶液的質量大;那么 100g NaCl 飽和溶液中的溶劑質量大于100gKNO3 飽和溶液中的溶劑,故正確;C、在 50時,NaCl 的溶解度是 37.0g,KNO3 的溶解度是 85.5g;所以分別將兩 種物質 30g 加入兩只各盛有 50g 水的燒杯中,氯化鈉最多溶解 18.5g,硝酸鉀最 多溶解 42.75g,因此可形成氯化鈉的飽和溶液,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故錯誤;
44、 D、60時 KNO3 的溶解度是 110g,100g 水形成 210g 的飽和溶液;那么 52.5g 飽和 溶液最多溶解硝酸鉀 27.5g;向 52.5g 飽和溶液中參加 47.5g 水后,溶質的質量保 持不變,所以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27.5%,故正確;應選:C。17某溫度下,Na2SO3 的溶解度是 Sg/100g 水此溫度下一定量的 Na2SO3 溶液 中加入 ag Na2SO3 恰好到達飽和假設用 Na2SO37H2O 代替 Na2SO3,使原溶液達到 飽和,那么需參加的 Na2SO37H2O 質量為 A2ag B C D【解答】解:設需 Na2SO37H2
45、O 的質量為 x,Na2SO3 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3×2+32+16×3=126,7H2O 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7×1×2+16=126,那么 Na2SO37H2O 中含Na2SO3 和 H2O 質量相等均為 0.5x,據題意可得:=那么 x=; 應選:B。18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以下圖所示。以下說法正 確的是 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均為 40g C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D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解答】解:A、根據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0t1時,乙
46、物質的溶解度大于甲; t1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而 t1以上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故 A 不 正確; B、t1時,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說明此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都 等于 40g;故 B 正確; C、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此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 大于乙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但該說法中沒有明確兩物質的溶液是飽 和溶液,因此,不能判斷甲物質的溶液的質量分數就一定大于乙物質的溶液的質 量分數;故 C 不正確;D、由于 A 物質溶解度曲線坡度明顯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因此,可以說甲 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乙物質大;故 D 不正確;應選:B。19甲、乙兩種物質
47、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以下表達錯誤的選項是A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1時,參加甲物質,可使不飽和的甲溶液變成飽和Ct2時,甲或乙兩種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比是 W:100D將甲、乙飽和溶液的溫度從 t3降到 t2時,乙先析出晶體【解答】解:A從圖看,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 A 說法正確。 B大多數物質可以采用加溶質、蒸發(fā)溶劑、降低溫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飽和溶 液變?yōu)轱柡腿芤海渲性黾尤苜|、蒸發(fā)溶劑一定能使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骸?故 B 的說法正確。C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100 克溶劑里到達飽和溶液時所能溶解的質 量,就是該種物質的溶解度。t2時,甲或乙兩種
48、物質的溶解度都是 w,即 t2 時,在 100 克溶劑里最多溶解 wg 甲或乙,所以,t2時,甲或乙兩種物質飽和 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比是 W:100故 C 的說法正確。 D從圖看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只 要一降溫都立即析出晶體,沒有先后之分。故 D 的說法錯誤。應選:D。20測定 T時某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將不同質量的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 溶液的質量繪制成圖中的斜線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圖中 N 點表示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C圖中 M 點表示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D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 50g【解答】解:A、該題中的圖示是 T
49、時該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固體的溶 解度是指某溫度下,在 100g 溶劑水中所溶解的這種溶質的質量,由圖知 T時 該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為 50g,但不能確定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如何改 變,故 A 不正確。B、N 點表示該溫度下,100g 溶劑水中溶解了 20g 該物質,溶解 50g 才飽和,故B 不正確。C、圖中 M 點表示的溶液是 80g 溶劑水中溶解了 40g 溶質,=,所以溶 液飽和,C 不正確。D、固體的溶解度是指某溫度下,在 100g 溶劑水中所溶解的這種溶質的質量,由 圖知 T時該固體物質在 100 水中到達飽和狀態(tài)溶解的固體的質量為 50g,所以 T時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為
50、50g,故 D 說法正確。應選:D。二填空題共 10 小題21如下圖為 M、N 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兩種物質中, M 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t1時兩種物質飽和溶液升溫到 t2時,仍為飽和溶液的是 N 【解答】解:1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M 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M 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N 的溶解度隨溫 度的升高而減??;t1時兩種物質飽和溶液升溫到 t2時,M 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液,N 溶液中有固體 N 析出,因此仍為飽和溶液的是 N 故填:1M;2N22如圖所示,同一物體浸在甲氯化鈉不飽和溶液中懸浮圖 a,浸在乙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漂浮圖 b比較物體
51、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 F 甲和 F乙的大小,及兩種液體的密度甲和乙的大小,可以確定的是 B AF 甲F 乙;甲乙BF 甲F 乙;甲乙CF 甲F 乙;甲乙DF 甲F 乙;甲乙1選擇理由: 同一物體懸浮和漂浮在液體中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那么有 F 甲G,F 乙G,即 F 甲F 乙,又根據 F=液 gV 排,V 甲V 乙,所以甲乙2假設要圖 a中的木塊漂浮你采取的方法是 加氯化鈉固體等 【解答】解:根據圖示,同一物質在兩溶液中,由于浸入液體體積的不同,而木 塊的所受浮力相等,那么可得知溶液的密度不同,浸入液體體積越大,說明溶液密 度越小;應選 B;同一物體懸浮和漂浮在液體中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那么有 F 甲G,
52、F 乙G, 即 F 甲F 乙,又根據 F=液 gV 排,V 甲V 乙,所以甲乙;2要使圖 a 中木塊漂浮,必須使溶液密度增大,繼續(xù)加入溶質,就可以使溶 液密度變大;故答案為:加氯化鈉固體等23苯甲酸是一種食品防腐劑,它是一種片狀晶體,不同溫度下在 100g 水中溶 解的質量如表:溫度/255095溶解的質量/g0.170.956.8某同學為提純某一苯甲酸樣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難溶于水的雜質,進行了如下 實驗:1取樣品約 2g 放入燒杯中,參加 25、100g 的蒸餾水充分攪拌,發(fā)現樣品 幾乎沒有溶解,原因是 常溫下,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質量很小 ,所得溶液為 苯甲酸的 飽和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2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待樣品充分溶解后趁熱過濾,趁熱過濾的目的 是 減少過濾時苯甲酸的損失 3將所得濾液緩慢冷卻至室溫就可使苯甲酸以晶體形式析出其原因是 苯 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質量隨溫度降低而減小 【解答】解:1苯甲酸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5時其溶解度只有 0.17g,室溫時會更小,故不會有溶解現象發(fā)生,故發(fā)現樣品幾乎沒有溶解,由于有沒溶解的苯甲 酸,故溶液屬于飽和溶液故答案為:室溫時,苯甲酸的溶解度較小2溫度低時苯甲酸溶解度很低,易析出過濾會使其與泥沙混合濾出導致其損 失,故答案為:減少過濾時苯甲酸的損失3濾液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生核桃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福建省某工程檢測與加固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學前教育的家庭外語教育考核試卷
- 家具維修技術創(chuàng)新前景及其挑戰(zhàn)考核試卷
- 2025年地鐵列車部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可吸收縫合線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河南建筑用木料及木材組件加工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 小型滾剪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干細胞醫(yī)療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與投資分析研究報告(2024-2029版)
- 科技發(fā)展與網絡安全培訓的同步升級
- 2024-2025年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研究報告
- 軟件系統(tǒng)項目實施方案(共3篇)
- 2025年山東藥品食品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恩施市福牛物業(yè)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滾動軸承-》課件
- 2025年中國CAR-T免疫細胞治療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妊娠期用藥安全課件
- 月子會所護理人員禮儀
- GB/T 44958-2024化工設備安全管理規(guī)范
- 《化妝品包裝材料相容性試驗評估指南》
- 2025年軋鋼原料工技能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