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談談托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_第1頁
劉談談托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_第2頁
劉談談托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_第3頁
劉談談托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_第4頁
劉談談托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談托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的社會。所以,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現(xiàn)在社會對人的要求。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這種學習可能是今天教育中的重大問題之一。因此,培養(yǎng)幼兒學會交往是其融入社會的前提,需要幼兒具備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新綱要中提出培養(yǎng)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及“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的觀點。 小班幼兒由于從家庭的氛圍轉(zhuǎn)入新的集體,接觸到更多的人,他們的活動范圍擴大了,有了更為復雜的人際關系,社會交往活動更加廣泛深入,所以他們似乎還缺乏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想交朋友但又不知從何做起,從而導致有些幼兒出現(xiàn)不適應新環(huán)境、或存

2、在交往障礙的現(xiàn)象。 (一):在游戲中爭扮重要角色,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 (二):不會交往,時常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拿人家的東西,以至于出現(xiàn)爭搶現(xiàn)象; (三):想與他人一起玩,卻不能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出現(xiàn)打、抓別人的現(xiàn)象,從而造成他人的反感,缺少同伴; (四):還有的則顯得有些孤僻,不合群,經(jīng)常默默地坐在一旁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或很少與同伴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 所以,培養(yǎng)小班幼兒掌握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幼兒的成長、對他們今后融入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把握幼兒對交往的需要 幼兒對交往的需要往往經(jīng)由以下的過程:接近同伴的需要一起活動及相互合作的需要掌握初步交往技能的需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

3、教師就要采取一些措施穩(wěn)定情緒讓每個幼兒都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并逐步地喜歡幼兒園生活。然后再設計系列教學或游戲活動、一日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活動中滿足對交往的需要。如:為了盡快地讓幼兒熟悉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并與同伴相識,可以設計系列的活動。如:晨間活動一起玩玩具、教學及游戲活動“這是什么?”、“你認識我嗎”、“我喜歡你”、“誰躲起來了”、“打電話”等,消除幼兒剛開始的恐懼感和緊張感,讓他們在游戲中相互認識,知道同伴的名字,使個體之間有了接觸,從而邁出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新入園的幼兒中大部分都是從家庭直接過渡到幼兒園,再加上各個家庭的兒童觀、家教觀有所不同,每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也大不相同:適應

4、幼兒園生活的快慢;有的性格外向,有的性格內(nèi)向,有的合群,有的不合群等等。如一事例:一名孩子在玩玩具時把別人咬傷了,而他倆平時是一對非常好的小伙伴,經(jīng)過詢問、了解,原來是這個孩子想把自己的玩具給好朋友玩,卻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而他的好朋友不要玩,結(jié)果就發(fā)生了事件。他的動機是好的,但他在交往中卻沒有掌握交往的技能與策略,因此就產(chǎn)生了爭端。因此,教師就要及時地捕捉幼兒的表現(xiàn),分析原因,避免誤診,了解了幼兒交往中真正存在的問題,才能更有目的地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二、通過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等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教學和游戲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徑。通過區(qū)域游戲、合作性的戶外體育游戲以及

5、一些生活游戲等,能讓幼兒懂得為什么要交往,怎樣交往,讓幼兒將學到的交往技能在實際中得到運用加以鞏固。也使交往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我們可以在一系列活動中通過個別談話、情境表演、參與游戲等形式,讓幼兒更形象直觀地了解并掌握與別人交往的技能,增加幼兒之間的交往機會和時間,多途徑、多方法地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交往意識和交往技能。孩子在游戲時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各種情景,因此它為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特別是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在諸多游戲中區(qū)域游戲更是其中的有效手段。 如:幼兒在“娃娃家”中自由扮演角色,達到了一起玩、一起交談,同時由于投放的活動材料相對充足,減少了爭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幼兒從中體驗到了與同伴交往、

6、合作的快樂。隨著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增多以及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兒學會了跨組游戲,大大增強了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同時語言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另外,一些運動性游戲也能很好地促進同伴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學習遵守簡單的規(guī)則,讓幼兒感受到交往所帶來的樂趣。幼兒的交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逐步發(fā)展的。這就需要我們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并教給他們一些必要的交往性語言, 通過教學的形式循序漸進,培養(yǎng)幼兒初步交往能力。如:有培養(yǎng)幼兒在交往中的合作、分享能力的活動;有教育幼兒要與同伴友好相處、相互交往的活動等等。在活動中我們采取讓幼兒自由結(jié)伴或小組討論的方式增加幼兒相互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通過談話

7、活動讓幼兒掌握交往的技巧,同時采用情境表演讓幼兒的理解更加直觀、明確,讓幼兒自己來進行表演,加深認識。因此,利用教學活動有機地滲透交往的技能和交往策略的培養(yǎng),能很好地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三、重視發(fā)揮教師的作用 幼兒的學習過程有著很強的模仿性,教師在幼兒的心中是“權威”。在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活動中,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就要借助這一特殊的地位率先做出榜樣。比如在剛開學的一個階段中,教師通過“我喜歡你”的活動,主動與幼兒親一親、抱一抱說“我喜歡你”,不僅拉近了幼兒與教師的距離,同時也為幼兒之間的交往作出了示范,幼兒同伴之間也通過相互的親一親、抱一抱親近了許多。又如

8、在“打電話”中,教師為幼兒怎樣打電話作出了示范,為幼兒如何有禮貌地問答、怎樣在交往中使用禮貌語言做出提示,同時也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加對活動感興趣,在打電話的過程中,幼兒之間有了交往的機會,幼兒的交往語言得到了發(fā)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應該先做到。有時候幼兒幫你做事,哪怕只是幫你把書撿起來、把你手中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你隨口說上一句“謝謝”,你不小心撞到了孩子說聲“對不起”,這些事情雖小但幼兒卻看在了眼里,遇到相同的事,他們也會照著你的樣子做,教師的這種言傳身教能讓幼兒很快地了解并學習到許多交往的基本策略。 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要讓幼兒在體驗和感知的過程中來

9、進行學習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充當旁觀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幼兒自己處理交往中的矛盾和爭執(zhí),有時教師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引導幼兒正確對待事件,適時地用自己的言行進行提示,促使幼兒學會更好地與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技巧。 四、提供便利場所,擴大交往范圍 我們通過節(jié)日和每月的年級組活動為幼兒增加交往機會。因為節(jié)日活動就是為幼兒創(chuàng)設愉快的交往機會,提高交往合作能力的有益活動。如三八親子活動中,孩子與父母,孩子與孩子間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增加了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交流,同伴間游戲中的的合作交往;“六一”老小同樂活動,增加了孩子與爺爺奶奶的情感與交往;再如每月開展平行班活動,提供同齡孩子的交往合

10、作,“慶六一”、“剝蛋”和“自助餐”活動,都能讓幼兒體驗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發(fā)展了交往合作能力。 為了擴大相互活動的范圍,我們組織幼兒進行“大帶小”活動,促進幼兒和不同年齡同伴交往。我們每月組織“快樂串串串”混齡活動:讓大中班孩子一帶一地去公園觀賞春意秋景、撿垃圾;去敬老院慰問爺爺奶奶;看哥哥、姐姐畫畫、唱歌、跳舞等,與哥哥、姐姐一起做游戲;自帶水果與中大班哥哥姐姐合作“水果拼盤”,一起品嘗分享;從而獲得群體意識與合作精神,在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大家庭中,孩子們完全處于平等、和諧的氣氛之中,學會交往、合作、分享。 五、家園合作,發(fā)揮家長資源的重要作用 蘇霍林斯基說過:“沒有

11、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社會行為的學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時間是連續(xù)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yǎng),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為了協(xié)調(diào)家、園教育,我們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講座、每月寫好幼兒成長冊、家長園地、家訪、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家長民意調(diào)查、親子活動等做好家長工作,幫助家長了解一些幼兒的心理常識,在平時與家長的交談中經(jīng)常提醒家長要多讓幼兒與同齡伙伴交往,從中學會禮貌待人、互相謙讓,并鼓勵家長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例如:與鄰居搞好關系,去朋友家做客,家庭成員之間要有互相交流、合作精神,為自己或朋友過生日,好東西共同分享。通過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孩子與孩子、孩子與家長、鄰居之間的交往合作等方面的互動作用。 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操之過急,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根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