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五重教育法_第1頁
于永正五重教育法_第2頁
于永正五重教育法_第3頁
于永正五重教育法_第4頁
于永正五重教育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于永正“五重”教學法                                       一、重情趣我尊重每個學生,不僅僅讓他們感到我和藹可親,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盡力滿足他們的內(nèi)在需要,無論是學習上的,

2、心理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在教學中,不想學生之所想,不急學生之所急,不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即使我表面上"和藹可親",學生也不會有較深刻的感受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最需要老師的理解、同情。我從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學生。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學生,量出來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憤怒。我尊重學生的個性,新生差異,從不企圖把全班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人"。在我的語匯里,沒有"差生"這個詞。上課要有情。這里面也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關(guān)注教材,二是關(guān)注學生。課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學。課堂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對話。課前,老師要和教材&quo

3、t;對話",把教材讀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感情體會出來,并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這一環(huán)是關(guān)鍵。不把課文朗讀得聲情并茂,我是決不罷休的。每一篇課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調(diào),課文的感情基調(diào)決定了老師上課時的感情基調(diào)。這是課前的功夫。進入課堂,則是三者對話,更多的是在教師組織、引導下,讓學生和教材對話。這時,這關(guān)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學生。我年輕的時候,過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學設(shè)計,上課時,竭力使設(shè)計成為"藝術(shù)",可是一些頑皮的孩子,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不珍視我精心設(shè)計的這份"藝術(shù)",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創(chuàng)造這份&q

4、uot;藝術(shù)"!藝術(shù)在哪里?我惘然了?,F(xiàn)在明白了,教學藝術(shù)首先是善待學生的藝術(shù),是在師生之間的情中。因此,課堂上,我的任務(wù)是組織教學,是引導,是點撥,是鼓舞,是激勵。有人說,老師走進課堂之前,要準備一百頂高帽子,上課的時候,隨時戴在學生的頭上。這個說法我贊成。我對學生的情是通過"戴高帽子"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解惑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耐心與激勵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期待、鼓勵的眼神傳遞給學生的,是通過撫摸與微笑傳遞給學生的總之,我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內(nèi)需。我喜歡把芝麻說成西瓜:"這個問題很難,你居然思考出來了,了不起!""這段課文讀好不容易,

5、你只念了兩三遍就這樣出色,不簡單!"我常常反話正說:"剛才我說過,萬一第四遍沒讀好,還有第五遍。第五遍果然讀好了!請你介紹一下怎樣才能讀好課文的經(jīng)驗。"我清楚地知道,在兒童的世界里,偉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們的眼里,老師的一份寬容和善待,一聲同情和慰勸便是偉大。它是老師心中藏著的愛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這種流露便是一種非常簡潔的教學風格和令學生感動的教學藝術(shù)。這樣說是不是就不要批評了呢?不是的,對于嚴重影響別人學習的行為,對于那些視學習為兒戲、經(jīng)常拖拉作業(yè)的人,還要嚴肅批評。但有一道界線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每逢這種情況,我便會

6、提醒自己:"記住,你是老師。"過了不惑之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成熟了。成熟是不斷汲取各種營養(yǎng)的結(jié)果,是不斷反思的結(jié)果,是不斷修正自己錯誤的結(jié)果。做到對學生有情,還得有好的師德,有較好的個人修養(yǎng),說淺顯一點,要善良,要有豐富的情感。無情無義當不好老師,心腸硬,動輒訓斥學生,當不好老師,更教不好語文。因為語文的人文性最強,最富有情趣。清代學者袁枚說:"文以情生,未有無情而有文者。"一篇篇優(yōu)美的課文都是作者感情的產(chǎn)物。試想,一個情感不豐富的人,怎么給體會出其中的味道來呢?又怎么能在課堂上實現(xiàn)與教材、與學生三者的對話呢?沒有感情的對話是蒼白的,沒有感情的教學技巧同

7、樣是蒼白的。所謂"趣"就是課要上的有趣味性,讓學生愿意學,樂此不疲。不要以為熱熱鬧鬧才算有趣,戴上頭飾表演表演、做個"課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這樣理解就淺了。首先要鉆研好教材。古人說,讀書有三味。讀經(jīng)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即豐盛的飯菜),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即用魚肉等制成的醬)。意思是說,讀書既是生活的需要,又富有各種情趣。我每次備課都是先埋頭讀課文,讀呀,想呀,讀呀,什么時候讀出門道來了,什么時候興奮起來了,什么時候才肯罷休。只要我讀得有一種興奮的感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有一

8、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那就意味著教學的成功。讀到這種程度,即使不寫都教案,也能把課上得有滋有味。這法那法,讀不懂教材就沒有法。讀懂、讀出文章的妙處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要讀出感情來。老師繪聲繪色的朗讀也會使語文教學富有趣味性。范讀是我的"絕活"。有的課文我能讀得學生眉飛色舞,有的課文我能讀得學生潸然淚下。實踐證明,聲情并茂的朗讀會使學生借助聽覺形象進入文章的意境,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從而使他們產(chǎn)生學習、探究的需要和興趣。此外,要精心設(shè)計教學程序,使其有新異性。一節(jié)課哪怕只有一點、兩點,哪怕是一個精當有意思的提問。只要出其不意,就會使學生感到有趣味。

9、"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課也是如此。 二、重感悟什么是重感悟?說白了,就是把學習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讀書,自己去領(lǐng)會。它是對繁瑣分析、先生講學生聽、一問到底的教學狀況的否定。它的指導思想是尊重學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悟什么?首先悟其義,課文內(nèi)容要讀懂,至少要粗知大意。(事實上,只要讀,課文內(nèi)容是不難理解的。)還要悟其情,悟其法,即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悟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這是基本要求。怎樣悟?一個字:讀,一邊讀一邊想。朗讀法是教語文的根本這法,也是學語文的根本之法。既然語文教學說到底是一個"讀"

10、字,那么在教學中我是怎樣做的呢?1.備課先備"讀"。反復讀,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讀出語感,讀出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妙處。讀到"其方皆在吾口""其意皆出吾心"為止。備課不等于寫教案,我是把工夫花在鉆研教材上的。備課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寫教案,因課而異,對熟悉的,特別是教了多遍的課文,往往只寫個提綱,記下新的體會,新的方法;新接觸的課文,便寫得具體一些。寫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體會、新方法和自己滿意的作業(yè)設(shè)計等。雖說多數(shù)詞語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對學生講解,但我還是一個個查詞典,一個個記在書上;凡是拿不準的字,全都查字典,把握

11、準讀音。雖然,我給學生只有一碗水,但我總是把自己這一桶水盛滿。我使用過的教本,總留下我讀過的密密訂麻的痕跡。不動筆墨不讀書(只要是自己的書)。我這樣做,也要求學生這樣做?,F(xiàn)在我常常只兩三遍就能把課文讀得較好,大概與我的生活閱歷的豐富,愛好廣泛,情感的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豐富分不開的。但真正把課文把握好,讀出妙處,不是三遍兩遍的事。我深深感到,朗讀是語文老師(也是其它學科的老師)的一項基本功。2.課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暢。這是"保底工程",切不可認為這很容易,全班學生都要做到這一點是要下一番苦功的。對個別學生,到了高年級,有時我還一句一句地領(lǐng)著讀。著名特級教師

12、高萬同老師說:"朗讀是符號言語化的過程。這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能做到正確、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說讀得有感情、讀出語感來了。"每篇課文,我一般都要花費一節(jié)課的時間指導讀。做到每個人都讀通順,一部分人讀出感情。在這個過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導、疏通。指導讀好,疏通閱讀中的障礙,如幫助理解某些詞義,某些句子的意思。接下來做的第二件事是品味賞讀,在微觀上探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或抓住在文章的結(jié)構(gòu)中起關(guān)鍵作用的詞語,表現(xiàn)力特別強的詞語;或抓住特別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現(xiàn)手法上的精彩處,等等。這一環(huán)節(jié)最見老師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師把握教材的水平、駕馭課堂的能力和老師本人的素養(yǎng)。課上得精彩不精彩

13、,往往就看這里;學生的語文能力常常在這時得到發(fā)揮和提高。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與教本、學生與老師、老師與教本之間的對話,首先是朗讀的交流,其次是見解的交流和評價的交流,但是后兩者適可而止。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是為了在讀中學會閱讀,為了發(fā)展語言,為了提高人文素養(yǎng)而讀的,而不單單是為了理解、領(lǐng)會內(nèi)容而讀的。把時間過多地用在"小組合作"上,用在討論評價上,有悖于語文學習的根本宗旨。我的責任是指點迷津和激勵。當然,不能否定必要的講解。賞讀后,接下來我做的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處熟讀成誦(但不一定課課背誦)。"微觀探窿",最重要的要抓住"要害",

14、切不可面面俱到。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經(jīng)意中的,因人而異的。感悟到的東西,有時是說不出來的,也不一定要求學生說出來,意會就行了。我們應(yīng)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感覺,不應(yīng)該也不可能只有一個答案,一個結(jié)論;不應(yīng)該也不可能把全班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人";語文教學不宜太強調(diào)"合作學習";輔助手段的使用要恰當適度,因為閱讀教學的根本手段是讀感悟。還是我常說的一句話:"告訴",只能使學生得到"兔了"。最后,有必要再說一說思想教育的問題。語文學科的思想教育首先是課本編者的事。他們選的課文有什么"思想性",學生讀了就

15、會受到那個"思想"的教育。張?zhí)锶粝壬缇驼f過:"課文讀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師的責任是指導學生讀好課文。學生把一把油布傘讀得眼含淚花,能說他沒受到感染?這難道不比讓他們記住"偉大的母愛"這個標簽好?思想教育不能"穿靴戴帽",更不宜"聯(lián)系實際","影射"學生。"影射"常常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有位教育家說:"當孩子意識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時候,這樣的教育往往是失敗的。"語文學科的思想教育,也是"自得"的好,是"

16、;細無聲"的好。 三、重積累說到"重積累",我們還要從學習語文的目的談起。學習語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掌握語言這個工具,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言哪里來?走進校門以前,是聽來的,是在"聽說"的實踐中"習得"的。進了校門則主要是從書本中讀來的,在讀、寫的實踐中"學得"的。語言靠積累,能力靠實踐。小學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是記憶的最佳期。我曾看過一份報告,報告中說:"兒童在三歲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語言的發(fā)音和基本的語法結(jié)構(gòu),兒童習得語言的能力是驚人的","在

17、語言發(fā)育的關(guān)鍵期,腦結(jié)構(gòu)的可塑性特別強,因此兒童有極強的語言能力"。我們過去對兒童學習語言(特別是母語)的潛能明顯地估計不足。我們的語文教學,重課內(nèi),輕課外;重結(jié)論,輕過程;重理性,輕情感;重理解,輕積累的情況特別嚴重。其中,該記住的沒記住,該積累的沒積累是最大的失誤之一。在孩子們記憶的高峰期不讓他們讀、背,我們是有愧的,而且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無法挽回的。我說的積累,不僅是語言的積累,還有生活的積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積累。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點,都學不好語文。語文教學就是要強調(diào)記憶、積累,而理解是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大腦自動調(diào)出、匹配與拿來過程。特別在在孩子的年齡尚小,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漢

18、語言文字又具有很強模糊性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直覺感悟往往比理性的邏輯思維更加重要和管用。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絕不能就課論課搞平面搬移運動,也不能將課文任意肢解搞"散裝零售"式的分塊教學,更不能關(guān)起門來教學,而是要強調(diào)整體感悟和科學有效的積累。做到三個積累呢?語言的積累。第一,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讀和背,要按照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教學。對那些"不必解"的東西,我堅決做到"不饒舌";對那些小學生目前還"不可解"的,我常常強調(diào)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芻";對那些對

19、學生一生都用得著的東西,不但要求熟記,而且要想辦法讓他們記得快、記得牢。這樣做,目的只有一上,那就是在學生應(yīng)該積累的時候,盡可能多地、愉快地記下他們應(yīng)該記住的"精品",為他們打好"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的底子。第二,重視課外閱讀。實驗已經(jīng)證明:只有當學生的閱讀量達到課本的4.5倍時,才有可能形成語文的自學能力。重視什么,抓什么,學生便會什么。我?guī)嶒灠鄷r,學生人均背古詩文100多首(篇),還有能背300首(篇)的。至于閱讀的其它書報根本無法統(tǒng)計。他們中的不少人到了中學、大學都是佼佼者,不能不說與小學打下的語文功底有關(guān)。做讀書筆記也是一

20、種重要的積累手段,我這樣做,嘗到了甜頭,于是也要求我的學生這樣做。叫他們記?。汉糜洃洸蝗鐮€筆頭;一定叫他們嘗到"甜頭",嘗不到甜頭,日子久了就不愿意做了?,F(xiàn)在有了電腦,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把好的東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等),隨時儲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時候再調(diào)出來。著名小學語文教育家張慶先生說:"學理如筑塔,學文如聚沙。學語文是'無序'的,就是今天讀一篇,明天讀一篇,今天記住一個字,明天學會一個詞,日久天長,積累多了,這個工具就擁有了,說話、寫文章,就越來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了。"他又說:"學語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

21、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攢錢,錢攢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生活和感受的積累?,F(xiàn)在的孩子對大自然、社會接觸得太少,活動也太少。據(jù)我所知,如今農(nóng)村的孩子,會爬樹的很少,城市的孩子會游泳、劃船的敢不多,更少徒步遠行的。城市的孩子真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了。他們到了農(nóng)村,還真有把麥子當成韭菜的!再者由于獨生子女多,人們都住進了高樓,彼此不相往來,所以人與人之間少了一份接觸,少了一份情。學生生活單調(diào),感受不多,情感不豐富,再加上書讀得少,因此他們的"心理詞典"所儲存的"詞條"就少得很。這勢必影響他們的理解,影響他們良好情感

22、的形成。我經(jīng)常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帶到博物館去帶到軍營去,帶到工廠去,經(jīng)常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學生的生活豐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我?guī)н^兩輪實驗班,每個班都和一所農(nóng)村小學的對等班結(jié)為友誼班,性別相同的學生一一結(jié)為"對子",成為朋友。指導他們定期通信,每年還到對方學校、家庭做客一次,搞一次活動,或看飛機,或鉆坦克,或看解放軍操練、射擊,或共同爬山、垂釣,讓城里的孩子了解農(nóng)村,讓農(nóng)村的孩子了解城市我的目的是給每個學生一個金色的童年,給每個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是為了把孩子教出靈性來,讓他們玩出靈性來。"靈性"是什么?是豐富的語言、豐富的經(jīng)驗、豐富的積累和善于

23、用腦子所產(chǎn)生的智慧。語文老師要有積累意識,語文教學要重積累,而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如古人所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四、重遷移遷移就是舉一反三,就是運用。語文是人類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當然掌握了就是運用。在教學中,要邊學邊用。美國著名的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了一個口號叫"為遷移而教";孔子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學而時習之"和"舉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論,強調(diào)的也是一個"用"字。學了不用,或者不會用,知識就成了死的了。語文教學中的遷移主要是指的是讀的遷移和寫和遷移。我的做法是:對學生號召,示范,檢查,鼓勵;對家長,兩

24、個字動員。動員他們?yōu)楹⒆幼觯ɑ蛸I)書柜,刻藏書印章,買課外書,訂報刊。對學生的號召、示范、檢查、鼓勵缺一不可,要"四管齊下"。一旦學生得到期益處,被書"迷"倒了,到了手不釋卷的程度,那就意味著養(yǎng)成習慣了。至于家長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對家長談外,我還常常借學生的嘴去說服自己的父母。假如我得知某一位學生的家長買了書,某一位同學的家長為買書花了很多錢,馬上便在班里鄭重其事地講。講過之后,保準多數(shù)學生會向父母說,并且會取得好效果-不用多久,其他學生的家長也會效法。孩子提出的要求-而且這是別的家長已經(jīng)做過的,已經(jīng)有了"先例"-家長往往會不聲不響

25、地解囊,予以滿足。但讀課外書要引導。對一些不愛讀書的學生,我便請家長多買童話和故事情節(jié)緊張、有趣的書讀,以便吸引孩子;對粗心的學生,我則??此麄兊淖x書筆記,常常和他們討論書中的人物和故事,請學生談?wù)勛约旱母惺?。我要求人人做讀書筆記,主要是摘抄。不動筆墨不讀書,還要求每位學生讀書做記號。記號實際上是思維的痕跡。凡是讀過的書一定要留下讀過的痕跡(只要是自己的)。凡是不認識的字要查字典,為其加上拼音,寫上注釋。凡不理解的詞語做個問號,凡認為寫得精彩處、重要處,劃上波浪線,等等。養(yǎng)成做記號的習慣十分重要,它可以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抓要點的能力。什么叫"會讀書的人書越讀越薄"

26、?即會抓要點,能提綱挈領(lǐng)。我們應(yīng)當培養(yǎng)學生裝這個本事。我的這個本領(lǐng)是跟我小學校教歷史的白老師學的。他每教一課,便把重點劃下來,他說一句,大家劃一句,把劃下來的句子一念,竟很通順!一篇課文經(jīng)白老師一劃,變成了幾句、十幾句話。我讀中學、師范時,便自己劃。每教一課,我便用藍筆劃出我認為重要的地方。期末復習,我先把課文(包括各門功課)通讀一遍,邊讀邊用紅筆劃既省時又省力。我36歲那年到徐州市委黨校學習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等理論時,由于我善于抓要點、重點,所以我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許多比我學歷高的人都考不過我。問題是老師必須愛讀書,會讀書。怎樣進行由讀到寫的遷移呢?從大的方面來說,小學生的作文練習,都是

27、由讀到寫的遷移,所以我十分重視作文訓練。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我從不先考慮什么"創(chuàng)造",但也不要求學生刻意去模仿,更不要去抄襲,一切都有在不經(jīng)意中,一切都要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哪些學生可以不指導,哪些學生要做些提示,哪些學生要手把手教,都要心中有數(shù),做到因材施教。從小的方面來說,根據(jù)學習的課文,進行片斷仿寫,如寫一段對話,寫人物的外貌,寫一段場景,寫與課文中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段話,用幾句話把課文的意思概括一下,回答課后的某個問答題等等的"小練筆"也是寫的遷移,是看得見的最直接的由讀到寫的遷移。在教學中,我是大、小都抓。每次小練筆都晝讓學生學得有

28、意思,愿意寫。雖說要"大量讀寫,讀寫結(jié)合"(朱作仁教授語),但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量要適度,要求很低??傊?,語文教學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題,多讀書。要讓孩子讀出靈性來,讀出司性(?)來,寫出童真來。 五、重習慣我談的習慣,包括兩點:一是學習習慣,二是運用語言的習慣。    學習習慣主要指愛讀書報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圈圈點點,作批注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遇到生字查字典的習慣等。關(guān)于運用語言的習慣,呂叔湘先生有過論述,他說:"在語文教學上,主要的任務(wù)應(yīng)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不能過分依

29、賴老師的分析和講解。因為運用語言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成要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實踐。"在這里,呂叔湘先生還把怎樣培養(yǎng)運用語言的習慣說了。的確,運用語言是一種習慣。如我們迷了路,就自然地要去打聽:"請問,到九里山怎么走?"等人回答完了之后,還會自然而然地道聲"謝謝"。這就是習慣,幾乎不用考慮,更不去想什么語法。為什么有人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就是習慣好,習慣成自然。運用語言的習慣怎樣養(yǎng)成?"要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實踐",而"不能過分依賴老師的分析和講解"??鬃诱f:"學而時習之"。"習"什么意思?就是練習和實踐。"學"就要"習",只有"習"才能"慣"。我為什么強調(diào)"感悟"、"積累&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