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灑講臺譜新曲_第1頁
情灑講臺譜新曲_第2頁
情灑講臺譜新曲_第3頁
情灑講臺譜新曲_第4頁
情灑講臺譜新曲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情灑講臺譜新曲 心系教育獻青春薊縣第一中學 韓愛萍我是薊縣一中語文教師韓愛萍,中學一級教師,高二(4)組年級組長。1986年7月參加工作,中文本科畢業(yè) ,研究生結業(yè)?,F(xiàn)任天津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薊縣第十四屆人大代表,薊縣人大常委。薊縣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薊縣骨干教師。薊縣教育精英巾幗楷模。天津市普通話測試員。 教師是傳播文明的使者,教師是培養(yǎng)時代精英的先鋒,作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我始終把與時俱進、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發(fā)展觀,善待每一位學子的教育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職業(yè)觀,淡泊名利,拿自己的生命與孩子的未來相交換的奉獻觀作為我的人生信條。為了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yè),我用忠心,用實際行動譜

2、寫時代青年的新篇章。一、厚德自強,立志建功成才 作為一名漁陽兒女,我深為薊縣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百業(yè)俱興的大發(fā)展局面而自豪。薊縣美好的未來已深深地植根在我的心中,我的思想與未來發(fā)展息息相關,我的精神上滿創(chuàng)新求索的發(fā)條,我的智慧得以發(fā)掘和展示,我的生命充滿激情和活力。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以對祖國忠誠,對教育事業(yè)熱愛之心,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勇敢地承負歷史與時代賦予的重任。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兩次薊縣婦聯(lián)組織的“三八”節(jié)縣領導與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及各界婦女干部座談會。作為婦女界的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責任重大,我在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積極維護婦女權益,切實發(fā)揮人大

3、代表的作用,積極參與提寫有利于薊縣發(fā)展的議案,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認真履行職責。我關心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關注希望工程,熱心公益事業(yè),不斷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捐款捐物。2003年10月去甘肅文縣三中支教學訪時,拿出300元資助一名貧困生,并與該生互留通信地址,合影留念,確立了長久的資助關系。我熱愛學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1999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班一名河北遷西的學生肚子痛的厲害,我和學生把他送到薊縣醫(yī)院,診斷得知,情況非常緊急,他得了闌尾炎,要馬上手術,與家長聯(lián)系,家長去海南旅游了,我就交了500元押金,并且在手術單上簽了字,手術很順利。后來與其叔叔聯(lián)系上,他叔叔來到醫(yī)院時,已經(jīng)深夜11點半了,這

4、時,我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我感覺我做了我應該做的。我深知科教興國的偉大戰(zhàn)略需要我們播種文化知識,不僅要將五千年積淀的文明傳承給祖國的未來,還要帶領學生走進快速發(fā)展的文化信息時代。我在秉承“春蠶到死思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古訓時,勇敢直面現(xiàn)代的挑戰(zhàn),在勤勉的工作中更新教育觀念,探討教育創(chuàng)新手段,用智慧為薊縣的人才鋪就自強和成材之路,用辛勤為薊縣的發(fā)展造就引領時代的精英,用奮斗為薊縣的富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我也因此獲得了很高的榮譽。 2005年2月2日,我作為具有突出貢獻的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而受到縣委副書記龐曉光和副縣長王慶利的親切慰問,教育局書記胡忠和局長張懷軍的關懷鼓勵。2005年3月,

5、我被評為薊縣教育精英,巾幗楷模,天津日報·新薊州上做了專門報道。這一切將激勵我銳意進取,詮釋奉獻的格言。二、敬業(yè)奉獻 ,心系學生未來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奧秘就是教師熱愛學生?!?教師有了愛,才肯于付出,才樂于奉獻。所以在我眼里,每一個學生都是國家的希望,把培養(yǎng)成建設棟梁,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懷著一顆摯愛學生的誠心,投入到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yè)中。我認真踐行學校的“三個一”活動,即“給學生一個溫馨的微笑,送學生一句鼓勵的話語,資助一個困難學生”。我始終做到跨越學生心靈的門檻與學生交朋友。當學生空虛自卑時,我?guī)退麄冋一刈孕?;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伸出援助之手;當學生心靈受到創(chuàng)

6、傷時,我給與最真誠的撫慰;當學生迷茫失措時,我點燃他們胸中的希望;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我教他們最切實可行的方法;當學生有病時,我表達關愛之情。當學生取得成績時,我表達由衷的稱贊;當學生不斷發(fā)展時,我給予充分的肯定;當學生有待于提高時,我適時送去耐心的幫助;當學生暫時落后時,我及時送上熱心的指導。我認為學生是我的服務對象,也是我勞動成果的體現(xiàn)者,我的知識在學生身上得到延伸,我的生命在學生身上得到延續(xù)。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凝聚著愛的交流,每一個舉措都拉近了我與學生 心與心的距離,我欣喜地感到我在鋪就綠色的教育生命之路。92年至今,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我始終堅持把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應用

7、到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為學生一生發(fā)展做準備。我注重將學生個人奮斗目標與集體的前進方向融為一體,幫助學生樹立國家民族的高度責任感,形成積極進取的堅定信仰,提高求真務實的理性思維,磨練不懼失敗的意志品質。讓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中健康成長,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和諧發(fā)展。顆顆汗珠育桃李,滴滴心血鑄輝煌,辛勤耕耘,我也在不斷收獲著喜悅,享受著幸福,。92年我被評為薊縣教書育人先進個人,1999年至今連年被評為學校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班主任,2003年榮獲學校優(yōu)秀輔導員稱號并獲校長獎勵基金。我?guī)У?001班被評為天津市五四紅旗先進團支部,天津市三好班集體,

8、我?guī)У钠渌嗉壎啻伪辉u為縣級優(yōu)秀團支部, 縣級三好班集體,學校文明班集體和優(yōu)秀班集體 。三、 治學嚴謹,追尋名師風采我的天職是教書育人, 現(xiàn)代教育是素質教育 ,是一種旨在開發(fā)人的身心潛質,培養(yǎng)人的身心素質,養(yǎng)成人的健全個性的教育活動。我注重運用現(xiàn)代教學理論和先進教學經(jīng)驗開發(fā)學生潛能,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科教興縣和人才興縣,為薊縣的發(fā)展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 ,以積極探索的勇者之志探索教改新路,在“創(chuàng)建文化一中,學府一中”的過程中真心付出。在教學實踐中,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探索創(chuàng)造的熱情,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導學導思,為每一位學生架起一座通向成功學習的橋梁。深化

9、探究性學習,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倡導“野鴨子學習精神”。教學中,我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單元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思路教學法,提高了學生探究能力;雙導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質疑解難教學法,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懷疑、敢于創(chuàng)造的能力。每天一句名言,一篇文章,一個話題,一篇日記的“四個一”活動,讓學生感受了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更提高了其鑒賞能力。正是這種不懈的追求,大膽的探索,我的教學藝術精彩紛呈,教學效果顯著。1998年2月天津市教研室主任、教學專家張建昌我校聽示范課課,點名高度評價了我的課。1998年5月13日國家教委“兩省一市”在我校舉辦新課改研討會,我在會上做觀摩研討課,我的課

10、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再次引起轟動。2000年12月在天津市普教系統(tǒng)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競賽中獲市級二等獎。2001年10月天津市第四屆“雙優(yōu)課”評比活動中獲市級二等獎。六次“雙優(yōu)課”評選活動中獲縣、校級一等獎。近幾年來我先后為來自全國六個省市的二十幾所學校近四百名教師及教研員做公開課、觀摩課和示范課20余節(jié),我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出色的教學藝術展一中教師、薊縣青年教師的風采。 四、科研立身,挑戰(zhàn)嶄新時代高爾基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因此,我注重將個人的發(fā)展目標融入到社會、民族的總體目標中,將學習研究的個人意義融入到社會意義中。我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不斷豐富自

11、己,提高自己。1998年山西考察之行,我學習了山西省優(yōu)秀教師楊義民的教學藝術,2002年2月全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來津講學,他成功的育人經(jīng)驗和主動發(fā)展教學法讓我開闊了教育教學的眼界,2002年2月我參加了天津市第五屆普通話測試員培訓學習,提升了我的普通話水平,并且讓我深感作為普通話測試員和語文教師在推廣普通話中的圣職責。在實踐中,我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jīng)驗,承擔科研課題,積極撰寫科研論文,收獲顯著。1998年5月,我被定為全國教育教學“九五”規(guī)劃教委重點課題-誘思探究教學深化探索骨干實驗教師。1998年被定為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學校勞動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課題組成員,該課題成果市級鑒定

12、為A級。我參加的當代中學生思想品德現(xiàn)狀分析與德育實效性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學學校活動課教育研究、雙導教學研究等市級規(guī)劃課題均已結題。1998年承擔二十世紀名人大辭典中關于文學家的部分撰寫任務,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2000年8月、2001年1月、2001年9月分別完成古文詳注與譯講(第一、二、三冊)的部分撰寫任務。論文把握意象,揣摩意境在全國第四屆誘思探究教學研討會上獲論文評比國家級一等獎。論文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在1999年10月中學語文教學雜志社作文導報論文評比中獲國家級二等獎。論文充分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質疑解難能力發(fā)表在1999年天津教研第6期上,并被編入天津市中學語文教學論文集中,論文“質疑解難”教學法發(fā)表在1999年12月20日的中學語文報上。1999年論文教師巧設無知,對學生主動求知大有裨益發(fā)表在2000年3月31日的天津教育報上。2003年3月論文探究性學習之實踐獲第三屆新世紀杯教育科研論文評比市級二等獎,并收錄在天津教育論壇教育教學優(yōu)秀論文集中。2003年10月甘肅之行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