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微球蛋白臨床意義_第1頁
β微球蛋白臨床意義_第2頁
β微球蛋白臨床意義_第3頁
β微球蛋白臨床意義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微球蛋白(2-MG)臨床意義臨床上檢測血或尿中的 2-MG 濃度為臨床腎功能測定、腎移植成活、糖尿病腎病、重金屬鎘、汞中毒以及某些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提供較早、可靠和靈敏的指標。腦脊液中 2-MG 的檢測對腦膜白血病的診斷有特別的意義。血 2-MG檢測的臨床意義1 、腎功能是影響血 2-MG 濃度的最主要因素,用血 2-MG 估測腎功能。( 1 )血 2-MG 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靈敏指標,各種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腎小球病變?nèi)缋奂澳I小球濾過功能,均可致血 2-MG 升高。( 2 )血 2-MG 是反映高血壓病和糖尿病腎功能受損的敏感指標。( 3 )長期血液透析病人血 2-MG 升高與淀粉樣變、淀粉

2、骨關(guān)節(jié)病及腕綜合征的發(fā)生相關(guān)。( 4)血 2-MG有助于動態(tài)觀察、診斷早期腎移植排斥反應(yīng)。2、惡性腫瘤時的血 2-MG 。( 1)血 2-MG是以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的主要標志物,如多發(fā)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 2-MG濃度明顯增加。( 2)可用于評價骨髓瘤的預(yù)后及治療效果。3、病毒感染,如人巨細胞病毒、EB 病毒、乙肝或丙肝病毒及HIV 感染時,血 -2MG可增高。4、自身免疫性疾病時血 2-MG 增高,尤其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 )活動期。 50%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患者血 2-MG 升高,并且和關(guān)節(jié)受累數(shù)目呈正相關(guān)。目前認為測定血 2-MG 可用于評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動程度,并可作為觀

3、察藥物療效的指標。尿 2-MG檢測的臨床意義尿 2-MG 濃度主要與腎小管功能有關(guān)。1 、檢測尿 2-MG 是診斷近曲小管損害敏感而特異的方法。當近曲小管輕度受損時,尿 -2MG 明顯增加,且與腎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關(guān)。2 、尿蛋白 / 尿 -2MG 比值有助于鑒別腎小球或腎小管病變。單純腎小球病變時,尿蛋白/ 尿 2-MG 比值大于300 ;單純腎小管病變時,比值小于10 ;混合性病變時,其比值介于兩者之間。3、用于鑒別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時,尿液 2-MG 濃度明顯增加;而下尿路感染時,則基本正常。4、用于判斷腎移植的排斥反應(yīng)。腎移植無排斥反應(yīng)者,尿 -2MG濃度常無明顯增高;當出現(xiàn)急

4、性排斥反應(yīng),在排斥前數(shù)天即見尿 2-MG 明顯增加,在排斥高危期,連續(xù)測定有一定預(yù)示價值。5、糖尿病、高血壓病人早期尿 2-MG 與其腎功能損害程度顯著相關(guān)。6、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腎損害時,尿中 2-MG 明顯增高。7、重金屬中毒腎損害的流行病調(diào)查,尿 -2MG 可用為篩選試驗。B2 微球蛋白的基本信息說明B2 微球蛋白 是一種內(nèi)源性低分子量血清蛋白質(zhì),由淋巴細胞和其它大多數(shù)的有核細胞分泌。它存在于尿、血漿、腦脊液及淋巴細胞、多核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的表面,量極微。血清B2 微球蛋白極易通過腎小球濾過膜,濾過的B2 微球蛋白99.9%被近曲小管細胞重吸收和降解,不再返流入血。正常人B2 微

5、球蛋白的合成速度和細胞膜釋放的量是非常恒定的,從而使 B2 微球蛋白含量保持穩(wěn)定水平。而許多疾病,肝炎、腎炎、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以及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等,均可使血B2 微球蛋白升高。血和尿 B2 微球蛋白的意義如下:1、血 2微球蛋白升高而尿2微球蛋白正常,主要由于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常見于急、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2、血 2微球蛋白正常而尿2微球蛋白升高主要由于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明顯受損,見于先天性近曲小管功能缺陷,范科尼綜合征,慢性鎘中毒,Wilson病,腎移植排斥反應(yīng)等。3、血、尿 2微球蛋白 均升高主要由于體內(nèi)某些部位產(chǎn)生過多或腎小球和腎小管都受到損傷,常見于惡性腫瘤( 如原發(fā)性肝癌、肺

6、癌、骨髓瘤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溶血性貧血) ,慢性肝炎,糖尿病腎病等。老年人也可見血、尿2微球蛋白升高。此外,使用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多粘菌素等藥也可增高。B2 微球蛋白的臨床作用:多種血液系統(tǒng)及實體性腫瘤均可見血 2微球蛋白濃度升高, 以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淋巴瘤和多發(fā)性骨髓瘤增高較多。增高的原因可能是腫瘤細胞合成 2微球蛋白的速度加快。因此,測定血 2微球蛋白可用于估價這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動程度, 并可作為觀察藥物療效的指標。血清 -羥丁酸脫氫酶(-HBDH )介紹 :- 羥丁酸脫氫酶不是一個獨立的特異酶,而是含有 H 亞基的 LD-1 和 LD-2 的總稱。

7、測定 - 羥丁酸脫氫酶,其實際反映的是乳酸脫氫酶同工酶 LDH1和 LDH2 的活性,對診斷心肌疾病和肝病有一定意義。血清 -羥丁酸脫氫酶(-HBDH )正常值:酶速率法 (37 ) : 90220U/L。血清 -羥丁酸脫氫酶(-HBDH )臨床意義:異常結(jié)果:(1) 升高:1、急性心肌梗死、惡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畸胎瘤 (LDH/ -HBDH比例增加 ) 。2、白血病、性淋巴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LDH/-HBDH比例不增加 ) 。(2) 降低:免疫抑制劑、抗癌劑 (LDA 也降低 ) ,遺傳性變異的LDH-H亞型欠缺癥(LDH/ -HBDH比值下降 ) 。需要檢測的人群:腹脹,腹痛,

8、心肌梗死 ,貧血, 白血病,肝硬化腺苷脫氨酶臨床意義腺苷脫氨酶( ADA )檢測的臨床意義腺苷脫氨酶 是一種與機體細胞免疫活性有重要關(guān)系的 核酸代謝酶 。測定血液、體液中的 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對某些疾病的診斷、 鑒別診斷、 治療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趨受到臨床重視。肝臟疾?。?ADA 活性是反映肝損傷的敏感指標,可作為肝功能常規(guī)檢查項目之一,與 ALT或 GGT等組成肝酶譜能較全面地反映肝臟病的酶學(xué)改變。1)用于判斷急性肝損傷及殘留病變 急性肝炎 (AH) 時 ALT幾乎明顯升高, ADA僅輕、中度升高,且陽性率明顯低于 AST和 ALT。因此 ADA在診斷急性肝損傷時有一定價值,但并不優(yōu)于 A

9、LT。重癥肝炎發(fā)生酶膽分離時,盡管 ALT不高,而 ADA 明顯升高。 AH后期, ADA長高率高于 ALT,其恢復(fù)正常時間也較后者為遲,并與組織學(xué)恢復(fù)一致。因此,ADA較 ALT、GGT更能反映急性肝損傷,并有助于探測AH的殘留病變和肝臟病進展。 ALT 恢復(fù)正常而 ADA持續(xù)升高者,常易復(fù)發(fā)或易遷延為慢性肝炎。2)協(xié)助診斷慢性肝病在反映慢性肝損傷時 ADA較 ALT為優(yōu)。慢性肝炎 (CH)、肝硬化和肝細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顯著升高。 其陽性率達 85%90%,而肝硬化時 ALT多正?;蜉p度升高,故 ADA活性測定可作為慢性肝病的篩選指標。 失代償期肝硬化 ADA活性明顯高于代償期肝硬化,

10、 因而可判斷慢性肝病的程度。另外,慢性活動性肝炎(CAH)ADA活性明顯高于慢性遷延性肝炎 (CPH),故可用于二者的鑒別診斷。3)有助于肝纖維的診斷肝硬化患者血清 ADA活性明顯高于急性黃疸型肝炎、 CPH、 CAH、 PHC、阻塞性黃疸及對照組,CAH者也明顯高于 CPH者及對照組,表明 ADA活性差異關(guān)鍵在于肝纖維化程度,而與肝細胞損害關(guān)系不大。 蔡衛(wèi)民等用肝硬化的肝組織切片標本,作肝纖維化程度的分級評分觀察, 發(fā)現(xiàn)積分均值 1.5者 ADA陽性率 (38.46%) 顯著低于1.5 者(86.96%) ,證實 ADA活性與肝纖維化程度有關(guān)。 隨肝纖維化程度增加, ADA活性逐漸增加,即肝

11、硬化 CAHCPH。4)有助于黃疸的鑒別:有人對 28例肝細胞性黃疸和19 例阻塞性黃疸患者 ADA和 GGT活性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 ADA鑒別意義最大,而其他酶在兩種黃疸之間無明顯差異(P 0.05) 。另有文獻報道,阻塞性黃疸血清 ADA活性及陽性率 (16.7%) ,均明顯低于肝細胞性黃疸 (57.3%)及肝硬化伴黃疸者 (80.9%) ,且重疊較小, 尤其與 GGT、ALP和 5 -NT 同時測定,如三項指標均增高,而ADA正常則更支持阻塞性黃疸的診斷。糖化血白蛋白(果糖胺)測定的臨床意義果糖胺水平與空腹血糖、 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正相關(guān), 并且不受 高脂血癥 、血紅蛋白病和年齡的影響

12、。由于它能反映最近 2 一 3 周血糖控制的情況,對于急性代謝失常的糖尿病患者如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非酮癥高滲狀態(tài), 及糖尿病合并妊娠、胰島素強化治療等尤為適用。果糖胺測定也適用于鐮狀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病、尿毒癥患者,但若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濃度低于30 g/L ,檢測血清果糖胺結(jié)果偏低,不能很好反映血糖實際濃度。而果糖胺比白蛋白指數(shù)(FAI )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FAI 二果糖胺( mm0ol/L ) 100 白蛋白( g/L )。果糖胺不能作為篩查糖尿病的依據(jù) -L- 巖藻糖苷酶 (AFU) 的臨床意義 -L-巖藻糖苷酶 (AFU) 是肝細胞癌診斷的一個新標記物,在 AFP 陰性的原發(fā)性肝

13、癌 (PHC)病例中,大約 70% 85 %出現(xiàn) AFU 陽性結(jié)果,而且小細胞肝癌病人血清 AFU 的陽性率高于 AFP。臨床資料表明, PHC 患者血清 AFU 活性不僅明顯升高,而且也明顯高于轉(zhuǎn)移性肝癌、膽管細胞癌、惡性間皮瘤、惡性血管內(nèi)皮細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腫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變。對 PHC 診斷的陽性率為 64%84 %,特異性達 90%左右。血清 AFU 活性與 AFP 水平無相關(guān)性,肝組織活檢證實為 PHC 者,血清 AFU 的陽性率為 67%而 AFP 陽性率為 20%。在 HCC(肝細胞癌)早期診斷在有價值。血清 AFU 明顯增加的肝硬化患 AFU者應(yīng)及時檢測其它肝癌標

14、志以明確診斷。研究表明,隨妊娠周數(shù)增加血清 AFU 遞增,在自然分娩或人工終止妊娠后,迅速下降, 5 天后降至正常。惡性卵巢瘤患者血清 AFU 活性明顯低于其它惡性腫瘤、女性生殖道良性腫瘤。 注意事項:血清、尿液、唾液、淚液等標本均可。采血后及時分離血清, 4 6 °C 可保存48 小時, -20°C 可保存一個月。溶血、黃疸、高血脂、污染標本嚴重影響結(jié)果。D- 二聚體( D-Dimer )測定的臨床意義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特異性降解產(chǎn)物, 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會在血漿中增高,所以它是診斷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標志物。D-二聚體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 在原發(fā)性纖溶時正常, 繼發(fā)性纖溶亢進則顯著增高,是二者鑒別的重要指標。增高見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 DIC 、繼發(fā)性纖溶亢進等疾病。如高凝狀態(tài)、腎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yīng)、溶栓治療 (尿激酶治療時顯著升高,尤其治療后 6H 達峰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