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姜蒜生產管理技術與發(fā)展對策精品_第1頁
蔥姜蒜生產管理技術與發(fā)展對策精品_第2頁
蔥姜蒜生產管理技術與發(fā)展對策精品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蔥姜蒜生產管理技術與發(fā)展對策蔥、姜、蒜是我國優(yōu)勢出口蔬菜,栽培面積分別占世界大蔥、生姜、 大蒜栽培面積的 90%、48%和 65%,出口量分別占世界出口貿易量的 90%、70%和 80%左右。我省是蔥姜蒜傳統(tǒng)栽培優(yōu)勢產區(qū), 栽培面積、 總產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據測算, 20XX 年我省蔥姜蒜栽培面 積分別達 9 萬 hm2、8 萬 hm2 和 40 萬 hm2 左右,分別約占全國栽培 面積的 18%、35%和 65%,總產量分別占全國的 20%、50%和 70%左 右。可見山東蔥姜蒜生產、供應在國內外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近一個時期以來, 我省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 加之今冬較為寒 冷,

2、對越冬大蒜、大蔥幼苗造成了嚴重影響,大蒜、大蔥減產幾成定 局,若近期仍沒有有效降水,緩解旱情,生姜的播種也必將受到較大 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為實現我省蔥姜蒜產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山東 省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蔬菜創(chuàng)新團隊在調研、 試驗研究和生產經驗 總結的基礎上,根據蔥姜蒜各自生產特點,提出如下技術指導意見。一、大蔥1. 根據越冬大蔥幼苗長勢進行分類管理一是播種較早、越冬前幼苗較大、澆透凍水、目前墑情尚可、蔥苗長 勢較好的苗床,可于 3 月初澆返青水,并追施返青肥(磷酸二銨、尿 素各 10 千克 /畝)。二是播種量較大,越冬前幼苗雖小,但目前死苗率較低的苗床,應根 據氣溫變化盡早澆保苗水,只要有

3、2-3 天的溫度回升,澆水后能夠即 時下滲,沒有明水過夜即可,以提墑保苗,至 3 月上旬再澆返青水, 追返青肥。三是播種較晚、越冬前幼苗較弱、墑情較差、死苗率較高的苗床,應 重新播種育苗,為趕農時,可采用設施育苗。2. 大蔥早春設施育苗技術設施育苗時, 為保證溫度應采用濕播法播種, 播后苗前設施內氣溫最 好保持在 25-28,地溫 15左右,齊苗后白天 20-25、夜間 12-15 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至 4 月下旬可撤出覆蓋物,進入正常管理。3. 合理安排大蔥栽培茬口通過合理安排栽培茬口, 實現大蔥周年生產均衡供應, 以降低單一茬 口致使產品集中上市帶來的市場風險, 同時,也可減輕因近期干旱

4、可 能導致的總產下降。 根據近年試驗研究與生產經驗, 可考慮安排以下 茬口。栽培茬口播種育苗期 定植期栽培設施收獲期秋茬(露地育苗)9 下 -10 上6 上中露地10 下-11 下(設施育苗)2下-3下6下露地11 上-12上春茬(設施育苗)9 下 -10 上2月拱棚4 下 -5 下夏茬(設施育苗)1月-2月4 月 -5 月地膜/遮陽網7 月 -9 月冬茬(露地育苗)4 月 -5 月7 月 -8 月大拱棚12月-3 月二、大蒜山東大蒜主要集中在 9 月底至 10 月上旬播種,地膜覆蓋露地越冬, 翌年 5 月底至 6 月上旬收獲。因此,近期的干旱對其幼苗生長影響較 大,若管理措施不當,極易引起減

5、產,降低生產效益。據此,應根據 越冬大蒜幼苗長勢進行分類管理。1. 盡早澆灌返青水當前,越冬大蒜幼苗遭受干旱影響較大,苗情普遍不及往年,表現為 葉片干枯嚴重,有效葉片數較少。為促進幼苗及早恢復生長,應提早 澆灌保苗水。只要有 2-3 天的溫度回升,澆水后能夠即時下滲,沒有 明水過夜即可,以提墑保苗,至 3 月上中旬再澆返青水,追返青肥, 進入正常管理。2. 加強田間管理3 月上中旬,隨著氣溫的回升,大蒜幼苗恢復生長,并因母瓣貯存養(yǎng) 分逐漸消耗殆盡進入退母期, 但其根系正大量發(fā)生, 因而應結合澆返 青水增施肥料, 因而應結合澆返青水增施肥料, 一般每畝地用磷酸二 銨、尿素各 15 千克。大蒜退母

6、后,應加強水肥管理,促秧催薹,一 般 57 天一水,兩水施一次肥,每次畝追施復合肥 15 千克左右。蒜 薹長成后,要及時采收。一般采薹后追施促頭肥,每畝地施復合肥 20千克左右,并立即澆水,以后 5 天澆一次水,直至收獲前 1周停 止供水,讓蒜頭組織老熟。但為方便收蒜頭,可在收獲前 12 天澆 透水,以疏松土壤。3. 適時收獲(1)蒜薹收獲:采收蒜薹掌握的標準有三:第一,蒜薹彎曲呈大稱 鉤形,苞上下應有 45 厘米長,呈水平狀態(tài)(稱甩薹);第二,苞 明顯膨大,顏色由綠轉黃,進而變白 (稱白苞 );第三,蒜薹近葉鞘上 有 4 5 厘米長變?yōu)榈S色 (稱甩黃 )。采薹時必須注意保護大蒜葉片, 維持

7、后期的光合能力,進而提高蒜頭產量。(2)蒜頭收獲:采薹后 20 天左右,大蒜的葉片變?yōu)榛揖G色,底葉枯 黃脫落,假莖松軟充分膨大后,就應及時收獲。收獲時應輕拔輕放, 不磕不碰,以免蒜頭受傷,降低商品價值及貯藏性。三、生姜目前生姜剛剛進入催芽期而尚未播種, 因而干旱尚未對生姜生產造成 影響,但姜田墑情較差,若繼續(xù)干旱,必將影響生姜正常下地播種。 據此,對生姜生產提出如下管理意見。1. 盡早造墑整地由于當前姜田過于干旱, 無法進行整地, 特別是計劃采用棉隆進行土 壤消毒處理的地塊, 會因土壤濕度較低而影響消毒效果。 因此當前應 選擇溫度回升的天氣對姜田進行噴水或灌溉, 土壤不粘時開溝埋施棉 隆,并覆

8、蓋薄膜, 20 天左右待棉隆完全溶解氣化后,撤除薄膜進行 土壤耕翻,散盡毒氣后進行耙地,后整平開溝備播。2. 適時播種 生姜常規(guī)地膜覆蓋栽培應在 4 月上旬播種,行距 65厘米左右,株距 20-22 厘米。播種完成后,覆土 3-4 厘米。澆透水,噴除草劑,之后 蓋地膜。3. 加強田間管理生姜幼芽臨出土前及時使用遮陽網或作物秸稈遮光,出苗率達 70% 左右時澆第一次水,之后小水勤澆,保持田間濕潤,直至培土。培土 后及時澆水, 濕透壟頂,直至收獲。其間分別在 6月上旬、 6 月下旬、 7 月中旬結合澆水,追沖施肥( 18-0-12),每次每畝用 25 公斤左右。 7 月下旬至 8 月初大培土時,畝施復合肥( 14-7-21)150-200 公斤, 9 月上中旬再隨水追沖施肥( 12-0-18)25 公斤/畝。結合生姜長勢,適 時撤除遮蔭物,并進行培土,第一次培土約在 7 月上旬, 7 月下旬結 合大追肥進行第二次培土,之后依長勢酌情進行第三次培土。 10 月 下旬收獲,姜塊保留基部莖稈 23 厘米,隨即入窖貯藏。4. 搞好生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