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1頁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2頁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3頁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南轅北轍,完成習題。南轅北轍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奚為北面?”曰:“吾馬良?!痹唬骸榜R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背荚唬骸坝秒m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贝藬?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此所謂南其轅而北其轍也。(選自戰(zhàn)國策)導讀:成語“南轅北轍”可謂人人皆知,如果行動和目的相反的話,所得結(jié)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馳。注釋: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之:動詞,往,到。用:資用,即路費。御者:駕車的仆夫。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實詞。(1)馬雖良,此非楚之路

2、也。(_)(2)吾用多。(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1)君之楚,奚為北面?_(2)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_3成語“南轅北轍”現(xiàn)在用來比喻_2.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許仲平義不茍取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nèi)人也。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比嗽唬骸笆纴y,此無主?!痹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1解釋下面句中劃線的詞。嘗暑中過河陽_;渴甚_眾爭取啖之_;或問之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衡獨危坐樹下自若。_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_3結(jié)合本文說說許衡的做法對你有什么啟示。_3.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鐘

3、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辩娮悠谒?,伯牙破琴絕弦,_,_。1伯牙鼓琴選自( )A.山海經(jīng)B.呂氏春秋本味C.論語D.史記2請補充橫線上的內(nèi)容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它的大意。_3解釋下面字詞的意思。志(_)少選(_)善哉(_)若(_)4. 文言文閱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之?!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矛與盾)注釋鬻(y):賣。陷:刺,刺破。1成語_出自這個寓言故事。2用自己的話寫寫文中加橫線這句話的意思。_

4、3在小學階段,我們還學習了很多寓言故事,如:_、_。寓言,往往假托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矛與盾這個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4“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也都是我國的燦爛文化。請你分別寫出一個成語。神話故事:_歷史故事:_5.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卑鲆嘣唬骸敖袢詹怀?,明日不出,即有死鷸?!眱烧卟豢舷嗌幔瑵O者得而并禽之。注釋鷸(y):鳥名,羽毛茶褐色,嘴、腿都很長,趾間無璞,常在水邊或田野中捕食小魚、昆蟲和貝類。鉗(qin):用東西夾住。1文中的“不雨”應解釋為_;“雨”本為名詞,但在本文中它作_用

5、。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中是指_“不出”。這個字的讀音是_。3文中最后一句話中的“禽”的意思是_。4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相舍:_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蚌方出曝。_(2)漁者得而并禽之。_6這個寓言故事后來被縮寫成了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_,_”。6. 課文精品回放。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辩娮悠谒?,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請寫出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志_若_2請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_3你對

6、伯牙“破琴絕弦”的做法是如何看待的呢?答:_7. 閱讀理解。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 ,吾為子 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注:逆:違抗 不信:不誠實,不可靠。1解釋字的意思。(1)“天帝使我長百獸”中的“長”:_(2)“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中的“以”:_(3)“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中的“然”:_(4)“獸見之皆走”中的“走”:_2翻譯句子。(1)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_(2)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_3解釋下列句子

7、中加點詞“之”的不同含義。(1)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_(2)故遂與之行:_(3)其不善者而改之:_(4)送孟浩然之廣陵:_(5)學而時習之:_(6)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4從這則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語是_。5你是如何評價文中的這只狐貍的?請談談你的看法。_8. 文言文閱讀。趙母訓子趙武孟初以馳騁田獵為事,嘗獲肥鮮以遺母,母泣曰:汝不讀書而田獵,如是吾無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學,遂博通經(jīng)史,舉進士,官至右臺侍御史。(續(xù)世說)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1)如是吾無望矣(_)(2)竟不食其膳(_)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嘗獲肥鮮以遺母._3趙母的希望是什么?_4這則故事,給你的啟發(fā)是什么?_9. 閱讀

8、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問題。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輒執(zhí)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注釋謫: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并調(diào)到邊遠地方做官,這里指被貶官。昧爽:拂曉,破曉。輒:總是。就:靠近。洎(j):到。趺(f):腳。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1)寓城西寶界寺_(2)如是者十四年_(3)至今猶存_2說說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_3這個故事對你有哪些啟示呢?_10. 文言文閱讀。擊皮得實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萸矤幷叱?,顧州紀綱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

9、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選自北史李惠傳(注釋)負:背。薪:柴。釋:放下。藉:墊襯。背:藉是坐臥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經(jīng)常使用之物惠:李惠,今河北定縣滿城一帶人,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遣:使,讓,令。顧:回頭看。州紀綱:州府的主簿???拷打。群下:部下,屬員。鹽屑:鹽末。用,碎末。實:事實,真相。伏:通“服”。就罪:承認罪過。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二人將行 將_(2)群下咸無答者 咸:_(3)惠令人置羊皮席上置:_(4)以杖擊之 以:_(5)使爭者視之 使: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同釋重擔息樹陰。_(2)各言藉肯之物。_(3)惠

10、令人置羊皮席上。_3讀完本文,請你評價下李惠這個人。_11. 閱讀理解。文徵明習字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選自書林記事)注釋:率:標準茍且:馬虎簡札:書信少:通“稍”,稍微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書遂大進(_)(2)平生于書(_)(3)未嘗茍且(_)(4)或答人簡札(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_3文徵明是明朝著名書畫家,其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四絕”。從文中可以看出,他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他求學時具有_和_的精神。12. 閱讀短文。鷸蚌

11、相爭漁翁得利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蚌方出曝(_)蚌合而箝其喙(_)2翻譯下面的句子。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_3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悟?_1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一)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蓯壅呱蹀╛)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_)2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3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zhì)的一句話是:_,_。14. 課外閱讀??涓钢鹑湛涓概c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注釋)逐日:追逐太陽。逐走:競跑,賽跑。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欲得飲:想要喝水解渴。河、渭:即黃河、渭水。大澤:大湖。未至:沒有趕到。道渴而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