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正交試驗法詳解_第1頁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正交試驗法詳解_第2頁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正交試驗法詳解_第3頁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正交試驗法詳解_第4頁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正交試驗法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正交試驗法詳解正交試驗法介紹正交試驗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種試驗法,它是利用正交表來對試驗進行設計,通過少數(shù)的試驗替代全面試驗,根據(jù)正交表的正交性從全面試驗中挑選適量的、有代表性的點進行試驗,這些有代表性的點具備了“均勻分散,整齊可比”的特點。正交表是一種特制的表格,一般用Ln(mk)表示,L代表是正交表,n代表試驗次數(shù)或正交表的行數(shù),k代表最多可安排影響指標因素的個數(shù)或正交表的列數(shù),m表示每個因素水平數(shù),且有n=k*(m-1)+1。正交表的特點正交表具有以下兩個特點。正交表必須滿足這兩個特點,有一條不滿足,就不是正交表。每列中不同數(shù)字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相等。這一特點表明每個因素

2、的每個水平與其它因素的每個水平參與試驗的幾率是完全相同的,從而保證了在各個水平中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其它因素水平的干擾,能有效地比較試驗結(jié)果并找出最優(yōu)的試驗條件。在任意2列其橫向組成的數(shù)字對中,每種數(shù)字對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相等。這個特點保證了試驗點均勻地分散在因素與水平的完全組合之中,因此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使用正交試驗法的原因?qū)τ趩我蛩鼗騼梢蛩卦囼灒蚱湟蛩厣?,試驗的設計、實施與分析都比較簡單。但在實際工作中,常常需要同時考察3個或3個以上的試驗因素,若進行全面試驗,試驗的規(guī)模很大,由于時間和成本的限制我們不可能進行全面試驗,但是具體挑其中的哪些測試用例進行測試我們心里拿不準,總擔心不做不挑選的那些測試用

3、例會遺漏一些嚴重缺陷。為了有效的、合理地減少測試的工時與費用,我們利用正交試驗法來設計測試用例。正交試驗法就是安排多因素試驗、尋求最優(yōu)水平組合的一種高效率的試驗設計方法。我們用測試實例來進行說明使用正交試驗法設計測試用例的好處。測試需求:某所大學通信系共2個班級,剛考完某一門課程,想通過“性別”、“班級”和“成績”這三個查詢條件對通信系這門課程的成績分布,男女比例或班級比例進行人員查詢:根據(jù)“性別”=“男,女”進行查詢根據(jù)“班級”=“1班,2班”查詢根據(jù)“成績”=“及格,不及格”查詢按照傳統(tǒng)設計全部測試分析上述測試需求,有3個被測元素,被測元素我們稱為因素,每個因素有兩個取值,我們稱之為水平值

4、,所以全部測試用例個數(shù)是2*2*2=8,參見下表序號性別班級成績1女1班及格2女1班不及格3女2班及格4女2班不及格5男1班及格6男1班不及格7男2班及格8男2班不及格利用正交表設計測試用例,我們得到的測試用例個數(shù)是n=3*(2-1)+1=4,對于三因素兩水平的剛好有L4(23)的正交表可以套用,于是用正交表試驗法得出4個測試用例如下:序號性別班級成績1女1班及格2女2班不及格3男1班不及格4男2班及格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以在用正交試驗法設計用例的基礎上補充一些測試用例。4個測試用例與8個測試用例相比測試用例個數(shù)是減少了。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越大越能體現(xiàn)用正交表的好處。例如:對于一個四因素且每個因素均為三

5、水平的試驗,如果按照全面試驗需要進行3*3*3*3=81次。但是如果用正交試驗法選擇L9(34)正交表,n=4*(3-1)+1=9次試驗就可以覆蓋。從這點可以說明用正交試驗法能有效地、合理地減少測試用例和工時,節(jié)約測試成本。正交表的類別及如何查找正交表1.1. 正交表的類別1. 單一水平正交表各列水平數(shù)相同的正交表稱為等水平正交表。如L4(23)、L8(27)、L12(211)等各列中的水平為2,稱為2水平正交表;L9(34)、L27(313)等各列水平為3,稱為3水平正交表。表示為:Ln(mk)。2. 混合水平正交表各列水平數(shù)不完全相同的正交表稱為混合水平正交表。如L8(4124)表中有一列

6、的水平為4,有4列水平數(shù)為2。也就是說該表可以安排一個4水平因素和4個2水平因素。再如L16(4423),L16(41212)等都是混合水平正交表。表示為:Ln(m1k1m2k2)。2.2. 如何查找正交表查Dr. Genichi Taguchi 設計的正交表Technical Support ( ) com正交表的一個實例:L4(23)2-水平數(shù)3-因素數(shù)n=4-最少試驗次數(shù)確定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因素數(shù):確定測試中有多少個相互獨立的考察變量。水平數(shù):確定任何一個因素在試驗中能夠取得的最多個值根據(jù)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確定n值對于單一水平正交表Ln(mk),用n=k*(m-1)+1公式計算對于混合水平正交

7、表Ln(m1k1m2k2.mxkx),用n=k1*(m1-1)+k2*(m2-1)+kx*(mx-1)+1公式計算選擇合適的正交表單一水平正交表:如果存在試驗次數(shù)等于n,并且水平數(shù)大于等于m、因素數(shù)大于等于k的正交表,我們把這個正交表拿過來套用。如果不存在試驗次數(shù)等于n的正交表,我們就得找出滿足試驗次數(shù)大于n的正交表并且水平數(shù)大于等于m、因素數(shù)大于等于k?;旌纤秸槐恚喝绻嬖谠囼灤螖?shù)等于n,并且水平數(shù)大于等于max(m1,m2,m3,)、因素數(shù)大于等于(k1+k2+k3+)的正交表,我們把這個正交表拿過來套用。如果不存在試驗次數(shù)等于n的正交表,我們就得找出滿足試驗次數(shù)大于n的正交表并且水平

8、數(shù)大于等于max(m1,m2,m3,)、因素數(shù)大于等于(k1+k2+k3+)。當有2個或2個以上正交表可以被選擇時,選取原則是選試驗次數(shù)最少的那個正交表。根據(jù)正交表把變量的值映射到表中,設計測試用例把變量的值映射到正交表中,每一行的各因素的取值組合作為一個測試用例。用正交表設計測試用例的兩種情況:存在試驗次數(shù)等于n(n=k*(m-1)+1)的正交表案例1:假設一個網(wǎng)頁有3個不同的部分(Top、Middle、Bottom),并且每個部分都可以單獨顯示及隱藏。要測試這三個不同部分的交互。按照前面給出的正交表測試用例設計步驟,用正交試驗法設計測試用例。確定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確定有3個獨立變量且每個變量2

9、個取值:Top(Hidden, Visible), Middle(Hidden, Visible), Bottom(Hidden, Bottom)根據(jù)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確定n值水平數(shù):m=2因素數(shù):k=3Ln(23)n=k*(m-1)+1=3*(2-1)+1=4選擇合適的正交表先看看正交表里有沒有試驗次數(shù)=4的正交表,如果有我們再看看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是不是符合。選擇正交表L4(23)變量為三因素,值為二水平,恰好相符。把變量的值映射到表中,并設計測試用例 Hidden=0,Visible=1列數(shù)TopMiddleBottom1HiddenHiddenHidden2HiddenVisibleVisib

10、le3VisibleHiddenVisible4VisibleVisibleHidden把表中每一行轉(zhuǎn)換成測試用例,可以得到4個測試用例如下:1. 隱藏Top,Middle,Bottom這三部分2顯示除Top外的其它部分3顯示出Middle部分外的其它部分4. 顯示除Bottom部分外的其它部分不存在試驗次數(shù)等于n(n=k*(m-1)+1)的正交表案例2:手機照相機的拍攝模式是普通模式,針對對比度(正常,極低,低,高,極高)、色彩效果(無,黑白,棕褐色,負片,水綠色)、感光度(自動,100,200,300,400,800)、白平衡(自動,白熾光,日光,熒光,陰光)、照片大?。?M, 3M, 2

11、M, 1M, VGA)、閃光模式(關,開)各個值用正交試驗法設計測試用例。1. 確定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因素數(shù):對比度,色彩效果,感光度,白平衡,照片大小,閃光模式水平數(shù):對比度:正常、極低、低、高、極高色彩效果:無、黑白、棕褐色、負片、水綠色感光度:自動、100、200、400、800白平衡:自動、白熾光、日光、熒光、陰光照片大?。?M、3M、2M、1M、VGA閃光模式:開、關2. 根據(jù)因素數(shù)和水平數(shù)確定n值m1=5, k1=5m2=2, k2=1Ln(5521)n=k1*(m1-1)+k2* (m2-1)+1=5*(5-1)+1*(2-1)+1=20+1+1=223. 選擇合適的正交表根據(jù)計算得

12、出n=22,我們先看看有沒有試驗次數(shù)等于22的正交表,實際上不存在n=22的正交表,這個時候我們就得找n大于22并且滿足m>=max(m1=5,m2=2),k>=k1+k2=5+1=6的正交表。查到L25(56),L49(78)都滿足當有2個或2個以上正交表可以被選擇時,選取原則是選試驗次數(shù)最少的那個正交表,所以我們選L25(56)正交表。12345611111112122222313333341444445155555621234572234518234512924512310251234113135241232413513335241143正交試驗法的優(yōu)缺點正交試驗法作為設計測

13、試用例的方法之一,也有其優(yōu)缺點。優(yōu)點:根據(jù)正交性從全面試驗中挑選出部分有代表性的點進行試驗,這些有代表性的特點具備了“均勻分散,整齊可比”的特點。通過使用正交試驗法減少了測試用例,合理地減少測試的工時與費用,提高測試用例的有效性。是一種高效率、快速、經(jīng)濟的實驗設計方法。缺點:對每個狀態(tài)點同等對待,重點不突出,容易造成在用戶不常用的功能或場景中,花費不少時間進行測試設計與執(zhí)行,而在重要路徑的使用上反而沒有重點測試。雖然正交試驗設計有上述不足,但它能通過部分試驗找到最優(yōu)水平組合,因而很受實際工作者的青睞。4因子3狀態(tài))1 確定 正 交表的行和列。 每個因素有3個水平,共需安排9次試驗)2 確 定正 交表的內(nèi)容. 對每 個 因 素的水平進行編號,分別為1、2、3,并將試驗按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