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八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題目第一次月考2_第1頁
蘇教八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題目第一次月考2_第2頁
蘇教八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題目第一次月考2_第3頁
蘇教八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題目第一次月考2_第4頁
蘇教八年級下冊語文月考測試題目第一次月考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明十一中初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班級 姓名 號數(shù) 一、語言積累(23分) (一)識字、寫字(10分)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2分)佇( )立 婆娑( ) xùn( )職 qiú ( )枝2、根據(jù)意思在橫線上填寫成語。(2分) (1)而另一種的味兒在你心頭 (暗暗地不知不覺地生長)了。(2)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 (平坦得像磨刀石)。(3)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 (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易的,害怕繁重的),把重擔子推給別人,自己挑輕的。(4)白求恩同志是個醫(yī)生,他以醫(yī)療為職業(yè),對技術 (好了還求更好)。3、請把魯迅的一段名

2、言工整地抄寫在下面的讀書文摘卡上。(6分,書寫漂亮的另加2分)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讀書文摘卡類別 作者 內容摘要 (二)文學積累(13分) 4、詩文默寫(10分) (1) ?歸思方悠哉。 (2)臨風一唳思何事? 。 (3)翅濕沾微雨, 。 (4) ,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 。 (5) ,衡陽雁去無留意。 (6)陋室銘中體現(xiàn)陋室環(huán)境清幽的句子是: , 。體現(xiàn)作者交友不俗的句子是 , 。(7)默寫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5分) 5、名著閱讀(3分) 請寫出你讀過的中外文學名著的書名_,你最喜歡的書中人物是_,他(她)的性

3、格特點是_。(不超過10個字)。二、口語交際(5分)6、人民日報曾舉辦過征集“獻給母親的一句話”活動。下面是兩則獲獎作品: *母親是月臺,兒子是那掛長長的列車。 *慈母手中那根為游子縫補衣衫的線,是世界上最長的線。 請你也為母親獻上一句話: (2分)7、上課,你舉手回答問題嗎?為什么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少了,不舉手的理由是什么呢?請圍繞“說說課堂上的舉手回答問題”這一話題,談談你的認識并簡要陳述理由。(3分)答:_ 。三、閱讀理解(32分)(一)閱讀下面白楊禮贊一文節(jié)選,回答問題(12分)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

4、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卻是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覺得樹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象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樹。它在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的農(nóng)民相似;它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

5、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nóng)民相似。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8、用一句話概括兩段文字的內容(2分) 9、你怎樣理解文中加點詞語“也許”的作用?(3分) 10、文中劃線語句描述白楊樹與北方農(nóng)民的共同點兩個分句能否前后調換順序?兩個分句分別從哪兩個層面上揭示的?(4分) 11、文章運用了四個反問句構成一組排比,逐層加深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請仿照示例選一句作簡要批注(3分) 示例:第二個反問句肯定白楊樹的不平凡品質,肯定了白楊樹和北方農(nóng)民的聯(lián)系。 批注: (二)閱讀談骨氣,回答問題。(10分)我們中國人

6、是有骨氣的   戰(zhàn)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xiàn)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我國經(jīng)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著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民族。   當然,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同。這一點必須認識清楚。但是,就堅定不移地為當時的進步事業(yè)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很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

7、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币馑际侨丝偸且赖?,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后者,要把這片忠心紀錄在歷史上。文天祥被(拘捕、拘留、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于在公元1282年被殺害了。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現(xiàn)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并且

8、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繼續(xù)起來反抗。12、選文要闡述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答: 13、文章第段用孟子的幾句話主要論證什么?(1分)   答: 14、文章第段“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一句,聯(lián)系語境看是可有可無的,不用,上下文銜接更緊密。作者為什么要在這里加上這一句?(2分)   答: 15、第段側重闡述了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中的哪一個觀點?(1分)   答:  16、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骨氣的理解(不少于50字)。(4分,有創(chuàng)意的另加2分)(三)閱

9、讀下文,回答問題。(共10分)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7、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 執(zhí)策而臨之( )18、 翻譯下列句子:(4分)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譯文 食之不能盡其才 譯文 19、本文借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渴望?(2分) 20、馬說一文的標點是現(xiàn)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馬也?!?,應該用(?)結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