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2.4化學平衡狀態(tài)(4)習題課1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溴水中有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顏色變淺B合成NH3反應,為提高NH3的產(chǎn)率,理論上應采取相對較低溫度的措施C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D對CO(g)NO2(g)CO2(g)NO(g)平衡體系增大壓強可使顏色變深解析:選D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AgBr沉淀,c(Br)降低,平衡向右移動,c(Br2)降低,溶液顏色變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A不符合題意;對N2(g)3H2(g)2NH3(g)H<0,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提高氨的
2、產(chǎn)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B不符合題意;氯氣和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是一個可逆反應,飽和食鹽水中Cl的濃度較大,使平衡左移,會降低氯氣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C不符合題意;反應中c(NO2)增大,顏色變深,但平衡不移動,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D符合題意。2反應2A(g)2B(g)E(g)HQ kJ·mol1(Q>0),達到平衡時,要使正反應速率降低,A的濃度增大,應采取的措施是()A縮小體積加壓B擴大體積減壓C增加E的濃度 D降溫解析:選D縮小體積加壓,平衡逆向移動,A的濃度增大,但正反應速率也增大,A錯誤;擴大體積減壓,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速率降
3、低,但A的濃度也減小,B錯誤;增加E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A的濃度增大,但正反應速率增大,C錯誤;降溫,正反應速率降低,且平衡逆向移動,A的濃度增大,D正確。3用Cl2生產(chǎn)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生成副產(chǎn)物HCl,利用下列反應可實現(xiàn)氯的循環(huán)利用: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1。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應物發(fā)生上述反應,能充分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氣體的質(zhì)量不再改變B氯化氫的轉(zhuǎn)化率不再改變C斷開4 mol HCl鍵的同時生成4 mol HO鍵Dn(HCl)n(O2)n(Cl2)n(H2O)4122解析:選B反應物和生
4、成物均為氣體,氣體的總質(zhì)量始終不變,A錯誤;反應正向進行時,HCl的轉(zhuǎn)化率升高;反應逆向進行時,HCl的轉(zhuǎn)化率降低,當HCl的轉(zhuǎn)化率不再改變時,可以說明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斷開4 mol HCl鍵和生成4 mol HO鍵均表示正反應方向的反應速率,不能據(jù)此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保持不變,但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D錯誤。4一定溫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鈣,發(fā)生反應CaCO3(s)CaO(s)CO2(g)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體積縮小為原來的一半,當體系再次達到平衡時,CO2的濃度為原來的2
5、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動,CO2的濃度增大C將體積增大為原來的2倍,再次達到平衡時,氣體密度不變D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充入He,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解析:選C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c(CO2),改變?nèi)萜魅莘e,平衡常數(shù)K不變,即達到平衡時c(CO2)不變,故A錯誤,C正確;CaCO3是固體,增加固體的量,平衡不移動,CO2的濃度不變,B錯誤;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充入He,氣體的濃度不變,則平衡不移動,D錯誤。5(2018·亳州第二次聯(lián)考)在t 時,向a L密閉容器中加入1.6 mol HI(g),發(fā)生反應2HI(g)H2(g)I2(g)H>0,H2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
6、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衡時,I2蒸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5%B若在1.5 min時降低溫度,則反應將向左進行C平衡后若升高溫度,v正增大,v逆減小D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2后,平衡向左移動,H2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解析:選A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由圖可知,平衡時n(H2)0.4 mol,則有n(I2)0.4 mol,故I2蒸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00%25%,A正確;1.5 min時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慢,但反應仍向右進行,直至平衡,B錯誤;平衡后若升高溫度,v正、v逆均增大,但v正增大的程度大于v逆,平衡向右移動,C錯誤;平衡后加入H2,平衡
7、向左移動,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可知,達到新平衡后,c(H2)仍比原來大,則新平衡后H2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D錯誤。6在容積均為1 L的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放入鐵粉并充入1 mol CO,控制在不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Fe(s)5CO(g)Fe(CO)5(g),當反應進行到5 min時,測得CO的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反應進行到5 min時,b容器中v(正)v(逆)B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平衡常數(shù):K(T1)>K(T2)Cb中v(正)大于a中v(逆)D達到平衡時,a、b、c中CO的轉(zhuǎn)化率為b>c>a解析:選C根據(jù)圖像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CO)先減小后增大,
8、若三個容器都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應該是隨著溫度的升高,(CO)一直減小,但b容器中(CO)小于c容器,所以可以確定反應在T2到T3之間,先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然后隨著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可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項錯誤。若三個容器都達到平衡狀態(tài),因為是放熱反應,a容器的(CO)應小于b容器,但實際上a容器的(CO)大于b容器,所以確定a容器還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b容器不確定,所以v(正)、v(逆)不一定相等,A項錯誤。a容器中反應還沒達到平衡,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所以va(正)>va(逆);因b容器的溫度高于a容器的溫度,所以相同時間內(nèi),vb(正)>va(正),所以v
9、b(正)>va(逆),C項正確。因為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三容器達到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為a>b>c,D項錯誤。7(2018·淮北一模)已知反應:2NO2(紅棕色)N2O4(無色)H<0。將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變活塞位置的過程中,氣體透光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氣體顏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b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Bb點與a點相比,c(NO2)、c(N2O4)均減小Cd點:v(正)<v(逆)D若在c點將溫度降低,其透光率將增大解析:選B曲線ab段透光率不變,說明c(NO2)保持不變,故b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A正確;a、b兩點的透
10、光率相等,說明這兩點中c(NO2)、c(N2O4)分別相等,且保持不變,B錯誤;由圖可知,d點后透光率逐漸下降,說明c(NO2)逐漸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動,則有v(正)<v(逆),C正確;c點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NO2)減小,則透光率將增大,D正確。8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A、B兩種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2C(g)H>0。達到平衡后,改變一個條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圖中曲線的是()選項xyA通入A氣體B的轉(zhuǎn)化率B加入催化劑A的體積分數(shù)C增大壓強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D升高溫度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解析:選AA項,當通入A氣體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11、B的轉(zhuǎn)化率增大,正確;B項,加入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A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錯誤;C項,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減小,錯誤;D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減小,錯誤。9(2018·大慶一模)一定量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A(g)yB(g)zC(g),達到平衡后測得A的濃度為0.5 mol·L1,保持溫度不變,將密閉容器的容積壓縮為原來的一半再次達到平衡后,測得A的濃度為0.8 mol·L1,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xy<zC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減
12、小 DC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解析:選A壓縮容器的容積時體系壓強增大,假設平衡不移動,A的濃度應為1 mol·L1,但再次平衡后小于1 mol·L1,說明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知,xy>z,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因為壓縮了容器的容積,則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增大,故A項正確,B、C、D項錯誤。10(2017·荊門調(diào)研)一定溫度下,將1 mol A(g)和1 mol B(g)充入2 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g)B(g)xC(g)D(s),在t1時達到平衡。在t2、t3時刻分別改變反應的一個條件,測得容器中C(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
13、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方程式中x2Bt2時刻改變的條件是使用催化劑Ct3時刻改變的條件是移去少量DDt1t3間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相同解析:選At2時刻改變條件,濃度增大而平衡不移動,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則只能是改變?nèi)萜鞯捏w積,使?jié)舛仍龃笄移胶獠灰苿?,所以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故x2,A項正確,B項錯誤;由于D是固體,D的多少不影響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故C項錯誤;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D項錯誤。11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CO2可轉(zhuǎn)化成有機物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14、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條件下反應:CO2(g)3H2(g)CH3OH(g)H2O(g),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1)從3 min到9 min,v(H2)_mol·L1·min1。(2)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填字母)。A反應中CO2與CH3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11(即圖中交叉點)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C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3 mol H2,同時生成1 mol H2ODCO2的體積分數(shù)在混合氣體中保持不變(3)平衡時CO2的轉(zhuǎn)化率為_。(4)平衡時混合氣體中CH3OH(g)的體積分數(shù)是_。(5)一定溫度下
15、,第9 min時v逆(CH3OH)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 min時v正(CH3OH)。解析:(1)從3 min到9 min消耗CO2是0.25 mol·L1,根據(jù)方程式可知消耗氫氣是0.75 mol·L1,則v(H2)0.75 mol·L1÷6 min0.125 mol·L1·min1。(2)反應中CO2與CH3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11(即圖中交叉點)時反應速率仍然發(fā)生變化,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A錯誤;密度是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和容器容積的比值,在反應過程中質(zhì)量和容積始終是不變的,B錯誤;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3 mol H2,同
16、時一定生成1 mol H2O,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CO2的體積分數(shù)在混合氣體中保持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3)平衡時消耗CO2是0.75 mol·L1,則CO2的轉(zhuǎn)化率為×100%75%。(4)平衡時剩余氫氣是0.75 mol,生成水蒸氣是0.75 mol,則混合氣體中CH3OH(g)的體積分數(shù)是×100%30%。(5)第9 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v逆(CH3OH)小于第3 min時v正(CH3OH)。答案:(1)0.125(2)D(3)75%(4)30%(5)小于12當溫度高于500 K時,科學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了乙醇,
17、這在節(jié)能減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判斷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_。a體系壓強不再改變bH2的濃度不再改變c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d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H2和C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3)在一定壓強下,測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實驗數(shù)據(jù)中,起始投料比、溫度與CO2的轉(zhuǎn)化率的關系如圖。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分析:降低溫度,平衡向_方向移動。在700 K、起始投料比1.5時,H2的轉(zhuǎn)化率為_。在500 K、起始投料比2時,達到平衡后H2的濃度為a mol·L1,則達到平衡時CH3CH2OH的濃度為_。解析:(1)由題
18、給信息可得到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C2H5OH3H2O。(2)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化學反應,當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另外氫氣的濃度不再變化,也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由于在500 K時,所有物質(zhì)均為氣體,故在恒容狀態(tài)下氣體的密度恒為定值,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任何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H2和C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均為31。(3)由圖中信息可知,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CO2的轉(zhuǎn)化率降低,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即降低溫度,平衡將向正反應方向移動。700 K時,當氫氣與二氧化碳的起始投料比1.5時,由圖像可知二氧化碳
19、的轉(zhuǎn)化率為20%,由化學方程式:2CO26H2C2H5OH3H2O,可計算出氫氣的轉(zhuǎn)化率為40%。設起始時c(CO2)x mol·L1,則起始時c(H2)2x mol·L1,有2CO26H2C2H5OH3H2O起始(mol·L1): x2x 0 0轉(zhuǎn)化(mol·L1): 0.6x 1.8x 0.3x 0.9x平衡(mol·L1): 0.4x 0.2x 0.3x 0.9x02xa mol·L1,則0.3x1.5a mol·L1。答案:(1)2CO26H2C2H5OH3H2O (2)ab(3)正反應(或右)40%1.5a mol
20、·L113醋酸由于成本較低,在生產(chǎn)中被廣泛應用。(1)近年來化學家研究開發(fā)出用乙烯和乙酸為原料、雜多酸作催化劑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藝,不必生產(chǎn)乙醇或乙醛作中間體,使產(chǎn)品成本降低,具有明顯經(jīng)濟優(yōu)勢。其合成的基本反應如下:CH2=CH2(g)CH3COOH(l)CH3COOC2H5(l)下列描述能說明乙烯與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的是_(填字母)。A乙烯、乙酸、乙酸乙酯的濃度相同B酯化合成反應的速率與酯分解反應的速率相等C乙烯斷開1 mol碳碳雙鍵的同時乙酸恰好消耗1 molD體系中乙烯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2)在n(乙烯)與n(乙酸)物料比為1的條件下,某研究小組在不同壓強下進行了在
21、相同時間點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隨溫度變化的測定實驗,實驗結(jié)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溫度在6080 范圍內(nèi),乙烯與乙酸酯化合成反應速率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用v(p1)、v(p2)、v(p3)分別表示不同壓強下的反應速率,分析其原因:_。壓強為p1、溫度為60 時,若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為30%,則此時乙烯的轉(zhuǎn)化率為_。在壓強為p1、溫度超過80 時,分析乙酸乙酯產(chǎn)率下降的原因:_。根據(jù)測定實驗結(jié)果分析,較適宜的生產(chǎn)條件是_(填出合適的壓強和溫度)。為提高乙酸乙酯的合成速率和產(chǎn)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任寫出一條)。解析:(1)濃度相同不能說明濃度保持不變,A項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酯化合成反應的速率與酯分解反
22、應的速率相等,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B項可以說明反應達到平衡;乙烯斷開1 mol碳碳鍵與乙酸恰好消耗1 mol均表示正反應方向,C項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體系中乙烯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說明乙烯的濃度不變,D項可以說明反應達到平衡。(2)由題圖知,在6080 范圍內(nèi),v(p1)>v(p2)>v(p3)。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增大,故p1>p2>p3,對于有氣體參與的反應,其他條件相同時,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乙烯與乙酸乙酯的化學計量數(shù)相等,故乙烯的轉(zhuǎn)化率與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相等。根據(jù)題圖,p1、80 時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最大,為較適宜的生產(chǎn)條件。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通入乙烯氣體或增大壓強,均可提高乙酸乙酯的合成速率和產(chǎn)率。答案:(1)BD(2)v(p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職助理合同范本
- 2025年長沙貨物從業(yè)資格證考試
- 保安服務合同范本
- 代辦注銷合同范本
- 內(nèi)部包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動遷協(xié)議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團購合同范例
- 農(nóng)業(yè)行業(yè)勞動合同范本
- 修路回收物資合同范本
- 人員勞動合同范本
- 《磺化過程》課件
- 設備基礎預埋件施工方案
- 2024年10月自考01685動漫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評分參考
- 2024-2030年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行業(yè)發(fā)展模式規(guī)劃分析報告
- 部編小學語文新教材培訓
- 五年級書法上冊第一課課件
- 《贏利》精讀圖解
- 高一化學必修一試題
- 大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訓練(第六版)教案 第二單元 學習職業(yè)禮儀
- 2022年中華護理學會輸液連接裝置安全管理專家共識解讀
- 內(nèi)鏡下ESD護理配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