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M100翻轉架_第1頁
VKM100翻轉架_第2頁
VKM100翻轉架_第3頁
VKM100翻轉架_第4頁
VKM100翻轉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KM100翻轉架一、技術條件1、翻轉角速度 30°/min2、翻轉軌跡 120°3、轉矩 1700Nm 4、其它要求 可電動、手動4.1、防爆二、設計計算1、負載扭矩:2、選擇傳動裝置*手動翻轉架蝸輪:m=4,Z2=123 蝸桿:Z1=1 i=123負載扭矩:500kgf*0.34m=1700Nm蝸桿上扭矩1700/123=13.82Nm,按手輪操作力6kgf則手輪半徑r=13.82/6*9.8= 0.23m這是理論值,實際上,蝸輪蝸桿傳動的摩擦很大,效率很低,因為是開式傳達,必然有額外的負載。所以用400手輪,操作力約在8-15kgf之間,偏大應該設計或選用傳

2、動箱(閉式傳動),以保證盡可能小的裝配誤差產(chǎn)生的額外負載-K系列或者RV+WB系列件速機 很難選擇齒輪減速機,軸伸50的K77扭矩Tmax=1550Nm(fB=1)只能選擇軸伸60的K87扭矩Tmax=2700Nm(fB=1),然后再按技術協(xié)議湊減速比iKAT87的i=7.2-197.3(n=7.3-200),再配i=80-2000的微擺減速電機WBE1285!或者R37(加過渡罩連接)最好能用蝸輪蝸桿減速機+齒輪減速電機蝸輪軸的強度(屬于轉軸,即傳遞運動-扭矩又承受彎矩)D=21.68M2+(T)21/2/1/3=21.6817002+略21/2/701/3=21.68*2.9=63mm或d

3、=17.2(T/)1/3 =17.2(1700/45)1/3 =57.7,有鍵槽,應增大D=57.7*(1+0.05)=58mm參考減速機樣本:K77輸出軸50,扭矩1550NmK87輸出軸60,扭矩2700Nm 軸的材料,40Cr。調質M(q)1/3(15150/z2Hp)2KT2 1/3 =(15150/60*160*1*1)2*1*1700 1/3 =(2.5*1700) 1/3 =16.2取M(q)1/3 =16.443,則m=6.3,q=10蝸桿分度圓d1=63選擇非標蝸桿減速機:WPWKB155/i60/雙入軸/空心軸改為60輸出、下方傳遞動力時,一般i27-80,當i80-100

4、0時,主要用作分度I超過80的后果是尺寸增大和蝸桿彎曲強度降低!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幾何尺寸計算公式(交錯角90°)名稱符號計算公式蝸桿蝸輪齒頂高haha1 = mha2 = (1+x)m齒根高hfhf1 = 1.2mhf2 = (1.2-x)m全齒高hh1 = 2.2mh2 = 2.2m分度圓直徑dd1d2 = mZ2   齒頂圓直徑dada1=d1+2ha1da2=d2+2ha2   齒根圓直徑dfdf1=d1-2hf1df2=d2-2hf2蝸桿分度圓柱上導程角 蝸輪分度圓柱上螺旋角2 2 = 節(jié)圓直

5、徑dd1=d1+2xmd2=d傳動中心距aa=(d1+mZ2+2xm)/2蝸桿軸向齒距pa1pa1=m蝸桿螺旋線導程psps=Z1pa1蝸桿螺旋部分長度L1234 -1L(10.5+Z1)m L(10.5+Z1)m -0.5L(8+0.06Z2)mL(9.5+0.09Z2)m 0L(11+0.06Z2)mL(12.5+0.09Z2)m 0.5L(11+0.1Z2)mL(12.5+0.1Z2)m 1L(12+0.1Z2)mL(13+0.1Z2)m 對磨削的蝸桿,應將L值增大,m6mm時,加長25mm;m=1014mm時,加長35mm;m

6、16mm時,加長50mm 蝸輪外圓直徑de2 Z1=1Z1=23Z1=46de2da2+2mde2da2+15m de2da2+m蝸輪齒寬b2 Z1=1Z1=1b20.75da1b20.67da1齒根圓弧面半徑R1 R1=da1/2+0.2m齒頂圓弧面半徑R2 R2=df1/2+0.2m齒寬角 sin(/2)= b2/(da1-0.5m) 當按第二種方式變位時,計算d2、da2、df2及a之值時應該采用Z2。 da2稱為蝸輪喉圓直徑。    一、蝸桿、蝸輪的形成    蝸桿傳

7、動是用來傳遞空間兩交錯軸間的運動和動力的,它由蝸桿和蝸輪組成。一般其軸交錯角等于90°。    在1+2=90°的交錯軸斜齒輪機構中,若齒輪1的螺旋角1很大,分度圓直徑d1很小,而其軸向尺寸又很長時,則輪齒將在分度圓柱上形成完整的螺旋線,稱之為蝸桿,如圖5-42所示;與其配對的齒輪2的2很小,分度圓直徑d2較大,稱之為蝸輪。這樣得到的蝸桿傳動的傳動比i12很大,一般i12=1080,有時可達300以上。圖 5-42    蝸桿與螺旋相似,有右旋和左旋之分,一般都用右旋蝸桿,蝸桿螺旋齒的導程角(螺旋升角)g =90&

8、#176;1(見圖5-42)。當蝸桿傳動的軸交錯角90°時,蝸輪的螺旋角2=g。蝸桿上只有一條螺旋線,即端面上只有一個齒的蝸桿稱為單頭蝸桿。有兩條螺旋線者,稱為雙頭蝸桿,蝸桿螺紋的頭數(shù)即是蝸桿齒數(shù),用z1表示,一般可取z1=110,推薦取z1=1,2,4,6。    根據(jù)蝸桿的外形不同,可有圓柱蝸桿傳動(圖5-43)和環(huán)面(圓弧面)蝸桿傳動(圖5-44)等傳動類型。圓柱蝸桿的齒頂位于圓柱面上,而環(huán)面蝸桿的齒頂位于圓弧回轉面上。 環(huán)面蝸桿傳動比圓柱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大而且效率高,但其制造和安裝精度要求高,成本也高。本節(jié)僅討論圓柱蝸桿。圖 5-43圖 5-4

9、4    蝸桿多在車床上粗加工而后經(jīng)磨制而成。圖5-45為圓柱蝸桿形成原理圖,車刀兩刀刃夾角2=40°,加工時隨車刀放置的位置和姿態(tài)的不同,可得三種齒廓形狀的蝸桿。    1. 阿基米德蝸桿將車刀刃放置于蝸桿軸線的同一平面內,加工出的蝸桿的軸剖面I-I為直線齒形,與軸線垂直的端面內的齒形為阿基米德螺線(見圖5-45),故稱之為阿基米德蝸桿。因它的加工工藝性好,在生產(chǎn)中應用最為廣泛。圖 5-45    2. 延伸漸開線蝸桿 將車刀刃放在蝸桿齒面的法向位置,這樣加工出來的蝸桿,在法向剖面內為直線齒廓

10、,其端面齒形為延伸漸開線,因而稱之為延伸漸開線蝸桿,或稱之為法向直廓蝸桿。    3. 漸開線蝸桿將車刀刃與蝸桿的基圓柱相切,這樣加工出來的蝸桿的端面為漸開線齒形,故稱為漸開線蝸桿。    二、蝸桿蝸輪的正確嚙合條件    三、蝸桿傳動的基本參數(shù)    1)模數(shù)m和壓力角a    2)齒頂高系數(shù)h*a和頂隙系數(shù)c*    3)蝸桿頭數(shù)z1、蝸輪齒數(shù)z2與傳動比i12    蝸桿傳動的傳動

11、比i12應為:    4)蝸桿直徑d1與蝸桿導程角g    為保證蝸桿與蝸輪能夠很好地嚙合,蝸輪多用與蝸桿尺寸、形狀相當?shù)臐L刀去加工。而對于同一模數(shù)m,蝸桿又可有不同的直徑d1,蝸桿分度圓直徑d1值由GB10088-88規(guī)定,為了減少蝸輪滾刀的數(shù)量,在GB10085-88中又規(guī)定了d1與m的匹配系列值,見表5-9。   表5-9 蝸桿分度圓直徑d1與其模數(shù)m 的匹配標準系列(摘自GB10085-88)          注&#

12、160; 括號中的數(shù)字盡可能不采用。       設蝸桿的分度圓直徑為d1,螺旋導程為l,軸向齒距(螺距)為 px1 ,導程角為g,則有:從而有:    四、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蝸桿分度圓直徑d1可根據(jù)傳動要求從表5-9中選定,蝸輪分度圓直徑d2為:    蝸桿蝸輪的齒頂圓直徑為式中:x為蝸輪的變位系數(shù)。    蝸桿傳動的中心距a為:或    五、蝸桿傳動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1)可實現(xiàn)空間交錯軸間的很大傳動比,其結構比交錯軸斜齒輪機構緊湊。一般傳動比可達: i12=1080,在一些手動或分度機構中,i12可大于300;    2) 蝸桿傳動為線接觸,傳動平穩(wěn),噪音??;    3)當蝸桿導程角g 很小時,傳動具有自鎖性,即只能由蝸桿帶動蝸輪,而蝸輪不能帶動蝸桿,故它常用于起重或其它需要自鎖的場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