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1頁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2頁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3頁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強化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文言文閱讀。梟將東徙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兵F曰:“何故?”梟曰:“鄉(xiāng)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兵F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注釋)梟(xio):貓頭鷹。鳩(ji):斑鳩、雉鳩的統(tǒng)稱,形似鴿子。子將安之: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徙(x):遷徙。惡:厭惡,討厭。以:所以。更:改變。猶:還是。1結合注釋,說一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_2“梟將東徙”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你覺得斑鳩的話有道理嗎?為什么?_4下列對寓言理解正確

2、的一項是()A.做任何事都應從根本著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B.要想讓別人喜歡自己,只有讓自己的聲音更好聽。C.正視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2. 閱讀理解。一軸鼠畫東安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摘自宋  曾敏行獨醒雜志)(注釋)東安:縣名,現在湖南省衡陽一帶。一軸:畫用軸裝,一軸就是一幅的意思。旦:早晨。物色:察看。逮:等到,及。1縣令因為什么感到奇怪?(用原文回答)_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令初不知愛

3、,漫懸于壁。_(2)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_3作者從頭到尾始終沒有對圖畫本身作一句直接的議論評說,只是借助_的反應表現了畫的精準逼真,這種描寫手法屬于(正面  側面)(在正確的答案下面打“”)描寫。3. 閱讀短文。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經,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窺頭于牖(_)     棄而還走(_)2翻譯下列的句子。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_3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_4. 文

4、言文閱讀。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乃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解釋下列“度”的含義?!跋茸远绕渥恪钡亩?#160;_“吾忘持度”的度_“寧信度”的度_2“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5. 小古文閱讀。_一朝閑暇,眾監(jiān)官都安排酒席,一則與他接風,一則與他賀喜。正在歡飲之間,猴王忽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什么官銜?”眾曰:“官名就是此了?!庇謫枺骸按斯偈莻€幾品?”眾道:“沒有品從?!焙锿醯溃骸皼]品,想是大之極也?!北姷溃骸安淮蟛淮?,只喚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

5、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后,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么哄我來替他養(yǎng)馬?養(yǎng)馬者,乃后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忽喇的一聲,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一路解數,直打出御馬監(jiān),徑至南天門。眾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個弼馬溫,不敢阻當,讓他打出天門去了。(本文選自西游記,選入時有改動)1此段選自西游記里的哪個故事?請在文中橫線上寫上題目。2讀一讀橫線的句子,理解句意后加合

6、適的標點。3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句:“未入流”:_ “見責”:_養(yǎng)馬者,乃后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_4根據短文內容填空:孫悟空被封的官名是_,他原本以為_,但聽了眾仙的話后才知道_,得知真相后,孫悟空覺得_。5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孫悟空的個性特點是( )A.桀驁不馴 B.活潑樂觀 C.忠心耿耿 D.嫉惡如仇6. 閱讀訓練。荀巨伯探友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

7、身代友人命?!辟\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17。選自 世說新語(注釋)荀巨伯:東漢人。遠;從遠方。疾:病。值:恰逢。語(yù):告訴。相視:看望,照顧。令:使,讓。敗義:損害道義。耶(yé):表疑問,相當于“嗎”“呢”。既:已經。一:全,整個。獨止:一個人留下。委;舍棄,拋棄。相謂:相互議論。入:侵犯。班軍:回師,撤軍。1下列加點字詞的注釋錯誤的一項是(  )A.吾今死矣,子可去(離開)B.賊既至(既然)C.一郡并獲全(全)D.遂班軍而還(撤軍)2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_3翻譯加點字

8、詞。(1)荀巨伯遠看友人疾_(2)賊既至_(3)不忍委之_4“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你能用一個成語概括荀巨伯這句話體現的美德嗎?_7. 課內閱讀。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1這篇古文的題目是_,我還可以自己來寫題目,從“牧童”的角度可以這樣來寫_,從“處士”的角度可以這樣來寫_。2選擇加點字的意思。(1)好書畫。(_)A.認為好。  B.喜歡。  C.優(yōu)良。

9、(2)處士笑而然之。(_)A.認為說得對。  B.然而。  C.然后。3解釋下面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_4判斷對錯,對的畫“”,錯的畫“×”。(1)“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边@句話寫出了杜處士對斗牛圖的珍愛。(_)(2)文中畫“  ”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表現出他的天真可愛。(_)(3)“笑而然之?!边@里的笑是杜處士譏笑牧童年幼無知。(_)5用“_”畫出選文說明的道理。8.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

10、,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注釋)依附:投靠。 疑:猶豫。1解釋下列加點字意思:(1)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_) (2)王欲舍所攜人(_)2下列對畫線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寧愿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嗎? B.難道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嗎?C.難道可以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拋棄他嗎? D.難道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相互拋棄嗎?3從文段內容看,_(誰)優(yōu),理由是_。9. 閱讀文章,完成練習。師曠論學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鼱T乎?”平公曰:“安有為人

11、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釋)于:向??郑嚎峙?,擔心。暮:晚。秉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后來的蠟燭。安:怎么,哪。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1猜猜下面的加點詞的意思。(1)盲臣安敢戲其君乎:_   (2)臣聞之:_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_3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

12、的是_(A年齡很大,已入晚年;B太陽已落,天色將晚)。師曠的回答,說明他將“暮”理解成_(A年齡很大,已入晚年;B太陽已落,天色將晚)(填序號)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么?_10. 文言文閱讀。司馬光好學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dài)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注釋)司馬溫公:即司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學家。下帷絕編:“下帷”,是指東漢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帳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絕編”,是指孔子讀易時,好幾

13、次把穿簡(書)的牛皮繩子翻斷了,這里借此指讀書勤奮。迨:等到。1翻譯下面的句子。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_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_2本文中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A.患記問不若人。 B.書不可不成誦。C.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 D.用力多者收功遠。3司馬光的苦讀精神鞭策和激勵著代代學子。自古以來,形容勤奮讀書的成語有_、_;形容勤奮讀書的詩句有_,_;默讀和朗讀是兩種讀書方法,它們有著不同的作用_,_(填古今賢文讀書篇中的句子)。11. 文言文閱讀。得過且過五臺山有鳥,名曰寒號蟲,四足,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當盛暑時,毛羽文采

14、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若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1)比至(_)   (2)遂自鳴曰(_)   (3)得過且過(_)2翻譯下面的句子。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_3請說說這則故事帶給你的啟示。_12.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父善游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注釋遽:就。任:對待。悖;違反常理,錯誤。1選出下列加點字的正確義項。(1)父善游(_)A善良,慈善  

15、; B熟悉   C擅長,長于 D容易,易于(2)見人方引嬰兒 (_)A方向,方位   B正,正在   C方法,計策   D才,剛剛(3)人問其故  (_)A事情,事故   B所以,因此 C牧意,有意 D緣故,原因2下對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故事中的要把嬰兒往江中投的人,做事違背了常理。B.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知識和技能是可以遺傳的。C.不能把嬰兒等同于其父親,而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D.孩子父親善游,孩子長大也可能善游,但不能把可能當作必然。3翻譯下面句子。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_13. 文言文閱讀

16、。嫦娥奔月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選自淮南子(注釋)羿(yì):傳說中嫦娥的丈夫,堯時的善射者,山海經有“羿射十日”的記載。請: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漢代避文帝諱改“姮”為“嫦”。蟾蜍(cháng chú):也叫蛤?。╤á ma)。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刺。斫(zhuó):大鋤;引申為用刀、斧等砍。謫(zhé):被處罰。1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羿請不死之藥  常斫之  學仙有過 過故人莊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