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_第1頁
單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_第2頁
單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_第3頁
單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單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精品文檔.單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一、 目的通過實施徒手心肺復蘇,建立患者的循環(huán),呼吸功能,以保證期重要臟器的血液和氧氣供應,盡快恢復心跳、呼吸和大腦功能,達到挽救其生命的目的。二、 對象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三、 操作準備1、 護士準備:者裝整潔2、 環(huán)境準備:確定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四、 操作要點1、 判斷患者醫(yī)師,拍肩并大聲呼喚患者。2、 高聲呼救,通知相關人員。3、 檢查脈搏:摸頸動脈波動(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識別有無呼吸,檢查時間不超過10秒。4、 患者去枕平臥,解開衣領,暴露胸部。5、 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

2、3交界處在胸骨中線與兩乳頭連線的相交處。6、 按壓手法: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根部疊放其上,雙手指緊扣,手指翹起不接觸胸壁,手掌與胸骨水平垂直。7、 按壓幅度: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成人按壓幅度至少為5cm,嬰兒和兒童的按壓幅度至少為胸廓前后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未4cm,兒童大約未5cm)8、頻率: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與放松時間比為1:1。9、按壓與呼吸比例30:2,沒五個循環(huán)檢查有無搏動。10、按壓部位準確,用力適當,節(jié)奏均勻,持續(xù)進行,迅速放松使胸廓復原,放松時手掌根部不離開胸壁。11、開放氣道:仰頭抬頦法:檢查患者頭頸部,確定患者頭頸部無損傷,以后置于患者前額,手掌

3、向后下方施壓,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手指放在靠近頦部的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來開頸部。拖頸壓額法:檢查患者頭頸部,確定患者頭頸部無損傷,一手抬起患者頸部,另一手以小魚際肌側下按患者前額,使其頭后仰,頸部抬起。拖頜發(fā):搶救兩手拇指置于患者口角旁,余四指拖住患者下頜部位,在保證頭部和頸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將患者下頜向上抬起,使下齒高于上齒,避免搬動頸部。12、吹氣方法:操作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雙唇緊緊包繞住患者口唇用力吹氣,連續(xù)2次,每次吹氣時間不超過2秒,同時檢查患者胸部是否起伏。吹畢放開鼻孔,讓氣體自然由口鼻逸出。每次吹氣量500-600ml。頻率8-10次/分。13、反復5個循環(huán),觀察心

4、肺復蘇是否有效,有效后停止搶救。14、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的臥位,整理用物。五、注意事項 1、判斷心跳、呼吸停止要迅速準確,盡早進行心肺復蘇。 2、胸外按壓要確保足夠的頻率和幅度,盡可能不中斷胸外按壓,每次胸外按壓后要讓胸廓充分的回彈,以保證心臟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人工呼吸每次吹氣量大約500-600ml,吹氣量過大可引起胃脹氣,吹氣量過小達不到吹氣目的。 4、檢查頸動脈,手法要快而準確,觸摸時間不能超過10秒。5、心臟按壓部位準確,按壓過程中手不能離開按壓部位。胸外按壓時肩、肘、腕在一條直線上,并與患者身體長軸垂直。按壓時,手掌掌根不能離開胸壁。6、成人胸外心臟按壓頻率至少100次/min,

5、按壓幅度至少5cm,兒和兒童的按壓幅度至少為胸廓前后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未4cm,兒童大約未5cm)按壓與呼吸比例30:2。7、注意長軸的規(guī)范性,盡量避免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8、心肺復蘇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心肺復蘇的有效指征,包括:科觸及大動脈搏動,收縮壓維持在60mmHg以上;面部、口唇、甲床、皮膚等色澤轉為紅潤;散大的瞳孔縮??;有自主呼吸;意識逐漸恢復,昏迷變淺,出現(xiàn)反射或掙扎;有小便出現(xiàn);心電圖檢查有波形改變,室顫波由細小變?yōu)榇执?,甚至恢復竇性心律。9、發(fā)現(xiàn)患者心臟驟停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如果是可除顫心律,應盡早電除顫。要求院內(nèi)早期除顫在3分鐘內(nèi)完成,院前早期除顫在5分鐘內(nèi)完成,并且

6、在等待除顫器就緒時進行心肺復蘇。因此,在給予高質(zhì)量心肺復蘇的同時進行早期除顫是提高心臟驟停存活率的關鍵。單人心肺復蘇評分標準操作準備護士準備:者裝整潔3分環(huán)境準備:確定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3分操作要點判斷患者意識、呼吸、循環(huán)體征拍肩并大聲呼喚患者。判斷有誤意識。5分高聲呼救,通知相關人員。5分檢查脈搏:摸頸動脈波動(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識別有無呼吸,檢查時間不超過10秒。6分患者去枕平臥,解開衣領,暴露胸部。6分按壓手法: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根部疊放其上,雙手指緊扣,手指翹起不接觸胸壁,手掌與胸骨水平垂直。6分按壓幅度: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成人按壓幅度至少為5cm,嬰兒和兒童的按

7、壓幅度至少為胸廓前后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未4cm,兒童大約未5cm)6分按壓頻率: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與放松時間比為1:1。5分按壓與呼吸比例30:2,沒五個循環(huán)檢查有無搏動6分按壓部位準確,用力適當,節(jié)奏均勻,持續(xù)進行,迅速放松使胸廓復原,放松時手掌根部不離開胸壁。6分開放氣道:A:仰頭抬頦法:檢查患者頭頸部,確定患者頭頸部無損傷,以后置于患者前額,手掌向后下方施壓,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手指放在靠近頦部的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來開頸部。B:拖頸壓額法:檢查患者頭頸部,確定患者頭頸部無損傷,一手抬起患者頸部,另一手以小魚際肌側下按患者前額,使其頭后仰,頸部抬起。C:拖頜發(fā):搶救兩手拇指置于患者口角旁,余四指拖住患者下頜部位,在保證頭部和頸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將患者下頜向上抬起,使下齒高于上齒,避免搬動頸部8分吹氣方法:操作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雙唇緊緊包繞住患者口唇用力吹氣,連續(xù)2次,每次吹氣時間不超過2秒,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