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于丹論語心得之四君子之道于丹論語心得之四君子之道(1)大家讀論語會發(fā)現(xiàn),這里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個詞: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xiàn)了一百多次。 我們把孔子對于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jié)在一起,會發(fā)現(xiàn),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與內(nèi)心。他的內(nèi)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yǎng),而后表現(xiàn)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司馬牛曾經(jīng)問過孔夫子,什么樣的人才能夠稱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 司
2、馬牛又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這個標準太低了。 孔子說:“反躬自省,無所愧疚,當然沒有什么可憂可懼的?!?我們把孔夫子的意思轉(zhuǎn)換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jīng)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保ㄕ撜Z憲問)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
3、這三點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nèi)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jié)不計較,可以不糾纏于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nèi)心安靜、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qū)區(qū)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里。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 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nèi)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
4、“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nèi)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nèi)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nèi)心。 一個人內(nèi)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
5、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了解我。 一個人內(nèi)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保ㄕ撜Z憲問)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今人學習是為了炫耀于人、取悅于人。 真正尊崇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yǎng),而且內(nèi)心忠誠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么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為人之學”又是什么呢? 它是把學到的知識當成工具,當成一種技能,以之
6、謀一份職業(yè),為自己謀一份福利。 孔子曾經(jīng)直截了當?shù)馗膶W生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就是說,要想著提高修養(yǎng),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孔子從來不說做君子就要像誰誰誰那樣,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nèi)心完善的人。因為只有你的內(nèi)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在一條小街上,三個裁縫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想招攬最多的客人。 第一個裁縫掛出一塊大牌子,上寫: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 第二個裁縫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啊,于是做了一塊更大的牌子,上面寫著:我
7、是全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想了想,難道我還能寫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掛出去,結(jié)果這條街上的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 第三個裁縫的牌子寫的是什么?上面寫道: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 也就是說,他把視線收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于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呢?還不是。 做一個內(nèi)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為君子的前提。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fā)有為。 第二部分于丹論語心得之四君子之道(2)孔
8、子曾經(jīng)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么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jīng)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這樣一份擔當,后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離的,而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的一種表述,叫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一個人在顯達的時候能以天
9、下為己任,而在困窘之時還不放棄個人修養(yǎng),還能心懷天下,這就是君子了。 在孔子之后,中國古代有許多名士當自己窮極潦倒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蒼生黎民。 詩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僅能容身、破敗漏雨之時,他想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想讓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我們不會感到杜甫是在說大話,而是會被那博大的胸襟和熾烈的感情所震撼! 再比如范仲淹,他認為一個士人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該系念天下君民,都應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這樣博大的胸懷,這樣高遠的志向,不難看到孔子和論語的影響。 讀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有一種疑問:儒家講“天下
10、己任”是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嗎? 其實孔夫子并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導的這樣一種篤定、實用而溫暖的人際理論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權(quán)利最大化為前提的。他讓你在此基礎上盡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但孔子認為謀求個人利益的時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徑,一心想貪小便宜??追蜃诱J為,走正路還是走捷徑,是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 他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保ㄕ撜Z里仁)“義”就是“宜”,也就是說,君子走的始終是一條適宜的正路。而小人則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驅(qū)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那么,君子和小人有哪些不同的表現(xiàn)呢?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保ㄕ撜Z里仁)就是說,君子
11、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繕,小人則記惦的是自己的家鄉(xiāng);君子心中始終有一份規(guī)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則滿腦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一個人他每天就惦記自己家的事情,比如我怎么樣能夠多買一套房,我怎么樣利用一下福利分房政策,每天算計著自家的衣食居住,這就是孔夫子說的小人的心思。當然這也沒有太大的過錯,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心就拘囿在這么一點點利益上,為了維護和擴大這一點點利益而不顧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的話,那就很危險了。 君子從來是尊重道德法制的,就像我們每一個人,走過街天橋,走人行橫道,等待紅燈,這些看起來都會給我們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一點限制,但是當這點限制成為彼
12、此尊重、社會默契的時候,卻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而小人則貪圖眼前的利益,喜歡鉆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兩次可能得手,但這里面潛藏著危機,肯定遲早要吃大虧。還是拿走路來說,一看紅燈、綠燈中間閃著黃燈,趕緊跑過去吧,覺得這個事情沾了個小便宜,久而久之,這里面有多大的隱患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沒有大眼界,搶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在今天這個社會,怎樣成為一個君子?我想不妨從倡導“恒心”開始。 我們現(xiàn)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qū)使下,在眾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恒心”的表現(xiàn)。 每一個人走上社會的時候,都會懷抱一種理想和憧憬,希望能夠有所作為。但是為什么這些理
13、想在現(xiàn)實中會一一破滅?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們的“恒心”不夠。 如果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即使沒有達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碼離君子已經(jīng)不是很遠了。 這是君子的第二個標準。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wèi)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群的,雖然他內(nèi)心里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jié)派,謀取私利。 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 舉個例子,許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觀點肯定會不完全一樣,當各自說出自己的觀點時,一個真君子是會認真傾聽的,他能夠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同時又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
14、這樣就既保證了整體的和諧,又保留了不同的聲音。我們今天說要構(gòu)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每一個人的不同的聲音和諧地融入到大的集體的聲音中。 小人則剛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生活中經(jīng)常會看見這樣的場面:大家討論一件事情的時候,領導的話還沒說完,馬上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對對對,領導說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謀遠慮之類的溢美之詞說了一大籮筐;可是到會后他轉(zhuǎn)臉就會對別人說,哎,這個領導說的都是什么???我一點都不同意他的觀點! 關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還有一個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周”就是能夠團結(jié)照顧到很多人,他以道義為準則與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
15、友。一個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像空氣里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感到受到照應。 第二部分于丹論語心得之四君子之道(3)“比”這個字形,象兩個人緊挨著站在一起,意思是說,小人喜歡結(jié)成小圈子,他不會融入大集體。 比如說開一個Party,一個君子會讓這里面遠近親疏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會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個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們兩個人好得不得了。 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呢?還是因為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歡互相勾結(jié),是因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過這種勾結(jié)謀取私利和維護既得利益。所謂“結(jié)黨營私”,正是這個意思。而君
16、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中國一直以和諧為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么?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于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君子之道。 因為君子和小人有這許多不同,因而同君子相處和同小人相處,情形會很不一樣。 孔夫子說:“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論語的敘事方式特別容易懂,就是因為它老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較。 說,同“悅”,高興。一個君子你很容易與他相處,但是你又難以取悅他。假如你想以不正當?shù)氖侄稳偹?,他反而會不高興。決
17、不會說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后門。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根據(jù)你的才干,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點是你很容易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與他相處。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shù)。比如說你給他施一點小恩小惠,幫他一個小忙,甚至你請他喝一頓酒,這個人就會很高興了。即便你取悅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義的,是不正當?shù)?,他也還是會很高興。但這樣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取得了他一時的歡心,他以后就會非常忠誠地一路給你開綠燈,雖然你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jié),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時候,他不會根據(jù)你的才干給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責備,覺得你這兒也不夠格,那兒也不
18、達標,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費。他會想法刁難你,讓你覺得很尷尬。所以這樣的人你很難與他相處。 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區(qū)別。 論語中為我們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說話和做事的標準。 一個君子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個君子不會把自己要做的事、要達到的目標先說出來;而往往是等把事都做完了,目標達到了,才淡淡地說出來。這叫“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 孔子十分討厭那些夸夸其談的人,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認為,真正的君子應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訥的,少言寡語,但他的內(nèi)心無比堅定、剛毅。
19、 圣經(jīng)說世上最追不回來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說出的話和失去的機會。說出去的話有時候就像覆水難收,所以一個真君子,總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后再去說。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保ㄕ撜Z憲問)這在今天成為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君子崇尚實干,那么,一個真君子應當在社會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 在孔子看來,君子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比職業(yè)主義更高一層的理想主義。君子從來不是固定在某個職業(yè)中,他說:“君子不器?!保ㄕ撜Z為政)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guī)矩地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yè)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為,而在于他所為背后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 人很奇怪,我們是思維決定行動,也就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每天做的事情大體相同,但對這些事情的解釋各有不同。 我曾經(jīng)看過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家寫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而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他說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浹背地搬磚。 他去問第一個人說,你在干什么呢? 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告訴他,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嗎? 他又把這個問題去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場英語溝通中的壓力管理能力測試試題及答案
- 小學教育中的反思式學習模式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新技術考察試題及答案
- 大學物理研究方法概述試題及答案
-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數(shù)據(jù)分析試題及答案
- 獨特風格家具設計的市場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烏蘭察布市三支一扶考試真題
- 河南省南陽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題 含解析
-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學年蒙城六中高一上學期階段性質(zhì)量檢測 含解析
- 天津市靜海區(qū)一中2022-2023學年高一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水利水電工程技術術語全
- 2024-2025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紀律處分條例試行解讀學習
- 數(shù)字孿生技術在智慧能源系統(tǒng)中的挑戰(zhàn)與機遇
- 拋石專項施工方案
- 話劇導演合同協(xié)議
- 客服代理合同協(xié)議
- 2025中國汽車出海潛在市場研究:澳大利亞篇-2025-03-市場解讀
- 高中女生預防性侵教育
- 合同歸檔培訓課件
- 《詞根詞綴記詞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