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荒山綠化工程施工方案(1) 施工工藝流程 選苗起苗包裝苗木運輸施工準備整地放線定位挖種植穴施肥栽植支撐圍堰澆水清除垃圾養(yǎng)護。(二)施工方案在栽植施工前,落實好水源,鋪設好必要的管道。1、整地:嚴格按圖紙及整個規(guī)劃設計施工。在綠化施工中,首先準備地表面土,覆蓋表土范圍的地表面,我們將進行深翻,表土層50cm內不得有石塊等影響植物的生長。將土塊打碎成均勻的種植土并耙勻,然后組織人工過篩,將篩過的大于25的石塊、樹根、雜草等其它垃圾清除并運到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的地點廢棄。通過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面平整。2、放線定位回填種植土后使用人工對綠化范圍內進行地形整理工作。在跡地中,橫斷面應中間高向兩邊斜,
2、坡度2%3%。靠水溝側兩邊的土應低于溝面35cm,防止水土流向水溝里,造成水溝堵塞?;靥罘N植土后,根據(jù)圖紙重新放線并用標記標明每塊地段微地形大致標高,派出土方平整人員專業(yè)進行微地形平整工作,綠化技術員與監(jiān)理人員共同合作,對微地形效果配合現(xiàn)場景觀隨時進行適當調整。如有部分地形發(fā)生不能協(xié)調的問題,由建設方、設計單位、施工方、監(jiān)理方四方共同到場進行修改。地形整理完畢后,按照設計要求栽植位置由專業(yè)的測量員進行定點放線,根據(jù)圖紙要求,定出植物群落或單株植物的位置,利用標樁作出標記,寫明樹種及樹坑規(guī)格。定點放線應注意樹種、數(shù)量、位置要與設計圖紙相符。株行距打出灰線,要求行列整齊,株距均勻,橫看斜看順看都在
3、一條線上,并得到監(jiān)理工程師的檢查認可。3、植物種植穴的挖掘:在挖樹坑時表土和底土分開,遇到有石塊、硬土及其它雜物和不適于種植的材料運到附近的垃圾場,以保護環(huán)境,提高成活率。(1)、所挖樹穴必須垂直下挖,上下底相等,底部水平,在種植時,先在穴底松填約150厚的表土;(2)、刨穴時如發(fā)現(xiàn)地下管道、電纜等地下設施應停止操作,并及時向監(jiān)理工程師報告,請示處理辦法。(3)、并用水進行洇穴。4、換土及施肥(1) 種植土不能含有對植物生長不利的雜質,不能為重粘土等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2)需要擴坑換土的種植穴規(guī)格原種植穴規(guī)格的1.2倍進行。(3)所換種植土可就近解決,但是不能影響周圍的景觀效果。(4)挖穴
4、后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厚度不小于20CM。每株使用有機肥5kg。本工序完成后需甲方、監(jiān)理共同驗收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5、苗木選購、起挖和運輸:(1)、苗木選購應遵循“高質量、嚴要求”,所有苗木必須是一級良種壯苗,樹干挺直,頂端完整,樹冠豐滿,枝葉茂盛,樹形美觀,不偏冠,具有觀賞性,無病蟲害,選購數(shù)量略多于設計用量,做到留有余地,以便日后更換。我公司在起挖種植工作前14天,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供有關種植物供應來源的全部資料,監(jiān)理工程師可隨時前來檢查,保證植物符合一級良種壯苗要求,無缺損的樹節(jié)、擦破樹皮,受風凍傷害及其它病蟲害,顯示出正常的健康狀態(tài),并向臨理工程師報送經苗木檢疫機構檢疫苗木的檢疫
5、合格證。(2)、起挖和運輸:起挖苗木:對于本工程中的苗木我們將采取分步起挖。我們充分考慮提高成活率,起挖時派園藝專業(yè)人員按起大規(guī)格苗木技術要求土球大小,先在中心劃一圓圈,在圓圈外開挖,盡量不傷大的根系,逐步向里挖成球,最后保持不低于60圓球,然后用草繩一圈一圈包扎,打捆。另外起苗時要保持根系完好無損,運苗不干根,保持根系濕潤、完好,帶土球苗木要土球完整,土球和樹干不能松動分離,要草繩包裹,同時在樹冠葉面上噴灑POV水分蒸騰抑制劑,有效抑制水分蒸發(fā)。從苗圃運出前2天,我公司將以書面形式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在苗圃挖移以前檢查所有種植植物,直到完全符合要求為準。苗木到達施工地點后帶土球苗木必須使用吊車進
6、行機械吊卸,如遇不能直接吊卸到坑邊的情況,應當?shù)跣吨恋孛婧笥扇斯な褂脤I(yè)工具搬運到指定地點。在吊卸過程中要采取措施不能對樹木產生機械損傷。6、種植施工:對于苗木的種植,技術人員現(xiàn)場負責,嚴格按照圖紙設計進行栽植,對于栽后的苗木應立即進行修剪整形,保證良好的圖案效果。(1)、接收苗木后要及時下地栽植最多不超過12小時,種植時,不易腐爛的包裝必須拆除。栽植時常綠喬木必須使用20ml以上根寶拌水20kg噴灑在土球周圍。裸根喬木需使用根寶拌合泥漿進行沾根處理。(2)、栽植時要先將表層熟土與50g以上保水劑充分拌勻填在土球周圍,然后在填入底層生土。(3)、種植裸根樹木時,應將種植穴底填土呈半圓土堆,置入
7、樹木填土至1/3時,應輕提樹干使根系舒展,充分接觸土壤,回填土分層踏實。帶土球樹木必須踏實穴底,而后置入種植穴,然后填土踏實。(4)、栽植深度要求,一般與原土痕齊平或略高于原根頸土痕深2-3cm。(5)、回填種植土時要分層踏實,不能填入石塊、土塊等雜物。土球上部的麻(草)袋應割開移去,土球上部的土松開并攤平,然后將其余回填土填下,并做好淺土盆的蓄水池。(6)、必要時組織夜間施工,特別是苗木栽植時,夜施工可以減少植物蒸騰量,更大限度的保證苗木成活率,并確保工程按期保質保量完成。7、澆水和支撐種植同時完成對樹木的支撐,支撐按設計要求使用十字樁。根據(jù)品種、氣候、立地條件等適時澆水,必要時還要對樹體進行若干次的噴水,確保苗木成活。澆水次數(shù)第一年不能少于3次,第二年、第三年不得少于2次。并不定時檢查之稱是否牢固,如發(fā)現(xiàn)有不牢固的地方及時加固。栽植后應立即澆透水,但必須在支撐牢固后進行。栽植后的七天內保證澆透三遍水,保證苗木成活率。當批苗木栽植完畢24小時內要將第一遍透水澆灌完畢。樹木種植后澆水時在略大于種植穴的周圍,筑成高20cm的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當批澆水完成后甲方、監(jiān)理要使用專用工具對每棵樹澆水情況進行檢查,不合格及時進行補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外架合同范例
- 化肥合作合同范例
- 專項經理聘用合同范本
- 農業(yè)購貨合同范本
- 化工產品購銷服務合同范本
- 醫(yī)院購銷合同范本
- 出口布料銷售合同范例
- 養(yǎng)殖水車出租合同范例
- 農村田租合同范本
- cpc廣告合同范本
- 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1:第30課PPT課件[通用]
- 馬工程西方經濟學(第二版)教學課件-(4)
- 醫(yī)療廢物管理組織機構架構圖
- 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
- 短時耐受電流
- 社保人事專員績效考核表
- 杭州育才小升初數(shù)學試卷(共4頁)
- 河南書法家協(xié)會入會申請表
- 鄉(xiāng)村獸醫(yī)登記申請表(共1頁)
- 旋挖樁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全護筒)
- GB∕T 12810-2021 實驗室玻璃儀器 玻璃量器的容量校準和使用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