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1課時認識有余數的除法人教版新課標_第1頁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1課時認識有余數的除法人教版新課標_第2頁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1課時認識有余數的除法人教版新課標_第3頁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1課時認識有余數的除法人教版新課標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單元:有余數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單元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 ,是在表內除法的根底上進行教學的。教學內容包括體會余數的含義及利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兩大局部內容。教材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結合具體情境 ,選擇數目小 ,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題 ,配以實物圖 ,讓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學情分析本單元教學有余數的除法 ,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根底上學習的。內容包括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和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以及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除法 ,已經接觸過許多正好全局部完的事例 ,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想完成由形

2、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 ,就要借助動手操作 ,讓學生親自去實驗 ,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時 ,應該根據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 ,使學生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獲取知識 ,開展學生的抽象思維。教學目標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 ,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認識余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 ,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數學思考:通過例題教學 ,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使學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 ,提高審美意識。問題解決: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加強概念 ,掌握算法

3、,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展開學習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教學重點: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課時安排:6課時1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3課時2解決問題2課時3小小設計師1課時二年級數學學科下第六單元導學指導案課題: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課 型 : 新授探究課 課 時: 第1課時 使用說明及學法指導:1、結合問題自學課本第59-61頁例1、例2和“做一做 ,用紅筆勾畫出疑惑點 ,獨立思考完成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任務 ,并總結規(guī)律方法。2、針對自主學習中找出的疑惑點 ,課上小組討論交流 ,答

4、疑解惑。3、帶號的幫扶生不做。學習目標:1、 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過程 ,初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及余數的含義。2、 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感受有余數的平均分 ,并能根據圖正確列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3、 在具體的活動中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4、 學生通過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 ,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 ,感受除法意義的開展和延伸。5、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 ,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重點: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學習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教 具:多媒體課件或情景掛圖。教 法:直觀教學 ,引導

5、探索。學 法:合作探究、實踐操作、討論交流。教師復備欄或學生筆 記 欄一、導學目標一、獨立嘗試預習自學課本第59-61頁例1、例2和“做一做。二、復習并檢查溫固。8×7 12÷6 9×5 32÷84×5 14÷7 6×8 54÷9三新課導入:1、引入課題。 出示主題圖:二1班可真熱鬧 ,想不想去看看呢? 原來二1班正在用小棒擺圖形呢。 學生說一說圖意。2、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齊讀目標)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導讀探究1、教學例1.把6個草莓每兩個擺一盤 ,擺一擺。 你會用算式表示擺的過程嗎?為什么用除法?如果增加

6、1個草莓呢?你會擺嗎? 你會用算式表示擺的過程嗎? 你遇到什么問題嗎?都是擺草莓 ,有什么不同呢?小結:其實在生活中 ,有時候分東西正好分完 ,有時候也會遇到分不完得情況 ,這里多出來的不夠分的 ,給它起一個名稱叫“余數剛剛剩下的1個叫什么?你能說一說是怎么理解余數的嗎?怎樣在算是里表示這個余數呢?說明:在商3的后面打6個小圓點 ,再寫上余數。   7÷23盤1個2、教學例2.用小棒擺正方形 ,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 怎樣用算式表示?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 ,你們能列出算式解答嗎?試試看?根據算式 ,引導思考: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數與除數 ,你發(fā)現

7、了什么?師生互動歸納: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三、自主練習、達成目標(檢測達標)。1、課本第60頁的“做一做第1、2題。2、課本第61頁的“做一做。3、有16個蘋果 ,每人分3個 ,最多能分給 個人 ,還剩 個。4、10支鉛筆 ,平均分給4個人 ,每人分 支 ,還剩 支。5、出示算式: ÷6 猜猜余數可能是幾?四、拓展作業(yè):1、先獨立答題 2、組內交流 3、師生交流1、 ÷6 6 ,在這道除法算式中 ,除數最小應是 。 ÷5 ,在這道除法算式中 ,余數最大應是 。2、31個乒乓球 ,要裝在5個盒子里 ,每個盒子的個數一樣多 ,每個盒子裝 個 ,還剩

8、 個3、在填上適宜的數。÷986 ÷472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認為自己學得怎樣?六、預習課本第62-64頁例3、例4和“做一做以及練習十四1-3題。七、板書設計:認識有余數的除法例1. 把6個草莓每兩個擺一盤 ,擺一擺。 6÷23盤 把7個草莓每兩個擺一盤 ,擺一擺。7÷23盤1個例2. 用小棒擺正方形。 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9根呢?10根呢?11根呢?12根呢? 8÷42個9÷42個1根10÷42個2根11÷42個3根 12÷43個 余數比除數小。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

9、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根底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底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成效。教學反思:課本、報刊雜志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么?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那么名言警

10、句即可。可以寫在后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搜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皫熤拍?,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皫熤x ,現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師?!袄显谂f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 ,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袄稀皫熯B用最初見于?史記? ,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