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1頁
湘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2頁
湘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3頁
湘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湘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名校專項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課內片段,完成練習。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币粌涸唬骸叭粘醭龃笕畿嚿w,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1選段中的兩個小兒爭論的是:_。2根據提示梳理選段中兩小兒辯論的觀點、現象和依據,并完成練習。(我發(fā)現)  兩小兒表達觀點的角度不同,小兒甲是以(   )為依據說明觀點的,小兒乙是依據(   )得出結論的。(填序號)   A視覺效果

2、   B溫度感知3選段主要運用_的方式來展開兩小兒辯日的情節(jié)。兩小兒給我的啟示是:_。2. 古文我也懂。畫蛇添足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日:“吾能為之足?!蔽闯?,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予安能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注:祠:祭祀。舍人:達官貴族家里的門客。卮(zhT);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1解釋文言句子中加點的字。遂 _   亡_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蛇固無足,予安能為之足?_3這則寓言

3、揭示的道理:_3. 閱讀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問題。_口與鼻爭高下??谠唬骸拔艺劰沤袷欠?,爾何能居我上?”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毖壑^鼻曰:“我近鑒毫端,遠察天際,惟我當先?!庇种^眉曰:“爾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雖無用,亦如世有賓客,何益主人?無即不成禮儀。若無眉,成何面目?”(注釋)毫端:細毛的末端。1說說加點詞的意思。(1)近鑒毫端鑒:_(2)成何面目面:_2說說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意思。爾何能居我上?_3給短文加個標題,寫在之前的橫線上。4這篇小古文主要講了_,它們各自敘說了自己的_。4.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畫竹題記鄭燮(xiè)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

4、綠蔭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咚咚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注釋)新篁(huán):剛長出的竹子。榻:狹長而低的床。涼適:涼爽舒適。圍屏骨子:屏風架子。窗欞(lín):窗戶上用木條或鐵條等交錯制成的格子。凍蠅:過冬受凍的蒼蠅。豈非:難道不是。1解釋下列詞語。(1)余家:_ (2)師承:_2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夏日新篁初放,綠蔭照人。_(2)豈非天然圖畫乎?_3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

5、的打“×”。(1)鄭燮是清朝著名的詩人、畫家,他畫的竹子尤為出名,竹石一詩就是他寫的。(_)(2)“秋冬之際”和“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這兩句中的三個“之”意思一樣。  (_)4在鄭燮的眼中,美麗的竹林就像一幅美麗的畫。結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話寫在下面。_5讀了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5.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陳實與“梁上君子”陳實,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餒,有盜夜入其室,棲于梁上。實陰見之,乃起整衣,呼兒孫起,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成性,遂至于斯。”兒孫曰:“孰也?”實指梁上盜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盜大

6、驚,自投于地,叩頭歸罪。實徐諭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省己為善。”實知其貧,乃令人與之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者。1解釋:棲(_) 陰(_)夫(_)斯(_) 孰(_) 徐(_) 諭(_) ?。╛)一(_)2翻譯:時歲饑民餒 :_正色訓之:_3理解:“梁上君子”現已成成語。它是指 _6. 閱讀與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之”在文言文中多用來代替事物,文中三個帶點的“之”字分別指代什么呢?請選擇正確答案,寫在橫線上

7、。A李子B李樹C王戎不取道旁李這件事D小兒諸兒競走取之_人問之_取之,信然_2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為加點字詞選擇正確解釋,將序號寫在括號里。嘗:吃一點;辨別滋味。經歷;體驗。曾經。信:確實。信用。隨意。信奉。(1)嘗與諸小兒游(_)   (2)取之,信然。(_)3王戎為什么說“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由此可以看出王戎是個怎樣的孩子?_7.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伯牙鼓琴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

8、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伯牙善鼓琴        善:_         (2)善哉善哉乎鼓琴   善哉:_(3)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少選:_ 志:_2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湯湯乎若流水譯文:_ (2)巍巍乎若太山譯文:_(3)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譯文:_3畫出這個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

9、者。4“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至今廣為傳頌,從文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子期堪稱伯牙的“知音”?請結合文意,談談你對“知音”的理解。_8. 讀文言文,做練習。楚人居貧,讀淮南方:“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彼煊跇湎卵鋈∪~。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斗歸,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時恒答言:“見?!苯浫眨藚捑氩豢?,紿(dài)云:“不見。”嘿然大喜,赍(j)葉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釋)淮南方:漢代懷南王劉安,好神仙方術,淮南方或許是淮南王所作論方術的書?;蜃骰茨献印T?yì):前往,

10、去到。受辭:接受了訴訟狀辭。1請用一個成語概括古文的內容,下列正確的一項是()。A.窮困潦倒 B.掩耳盜鈴 C.一葉障目 D.自欺欺人2用“/”給“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標出需要加標點符號的位置,下列正確的一項是()。A.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B.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C.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D.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3本文中楚人是個什么樣的人?下列不能概括他形象的一個詞是()A.目光短淺 B.利欲熏心 C.貪婪愚蠢 D.聰明絕頂4根據這個故事內

11、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做事情要小心謹慎,才不會把事情搞砸。B.做人要踏實肯干,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行為。C.不能有迷信思想,偏聽偏信不可取。D.不要被局部的現象迷惑,否則無法認清事物的全貌。9. 閱讀小古文,回答問題。(一)塞翁失馬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釋:塞上:長城一帶。塞,邊塞。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何遽(j&#

12、249;):怎么就,表示反問。髀(bì):大腿骨。引弦(xián):拿起武器。1請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近塞上之人:_(2)有善術者:_(3)馬無故亡而入胡:_2根據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_3下列各組中與“雖與之俱學”中加點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獨以跛之故 D.而疑鄰人之父4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啟發(fā)?聯系生活實際談談。_10. 課內閱讀。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13、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解釋文中劃線的句子。_2為什么兩個條件差不多的學生,跟隨一個老師就學,效果卻不同?_3讀完這個故事,你受到怎樣的啟示?_1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北人吃菱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売入。或曰:“啖菱須去売。”其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眴栒呷眨骸氨狈揭嘤写宋锓??”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釋)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1解釋加點字。(1)席上啖菱(_) (2)欲以清熱也(_)2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北方亦有此物否?_(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3北人

14、在吃菱中犯了哪些錯誤?_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_12. 閱讀伯牙鼓琴,回答問題。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 湯湯乎若流水(_)巍巍乎若太山(_)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_)2伯牙是傳說中的善彈琴的人,鐘子期是善聽音的人。與此典故相關的成語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3翻譯下列句子。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_4

15、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朋友之間的故事或者名言嗎?可以簡要地寫一寫。_13. 課外閱讀。 道旁苦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琅岳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釋:王戎:晉朝人,竹林七賢之一。嘗:曾經。諸:眾人。游:玩。子:果實。折枝:壓彎了樹枝。競:爭著。走:跑。信然:果真這樣。1文中形容路邊李子樹上李子多的一個詞是(   )A.折枝 B.競 C.多子2王戎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的原因是(    )A.道旁而多子 B.此必苦李 

16、;C.取之信然3讀了故事,我知道王戎是一個(    )的孩子。A.仔細觀察 B.依靠猜想 C.故弄玄虛14. 文言文閱讀。鯀禹治水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選自山海經(注釋)鯀(gn) 禹(y):人名。傳說鯀是禹的父親,禹是中國夏代的第一個君主。他們都治理過洪水。帝:指天帝。息壤:傳說是一種能夠生長不息的神土,所以能堵塞洪水。息,生長。堙(yn):堵塞。祝融:火神的名字。羽郊:羽山的近郊。鯀復生禹:傳說鯀死三年,尸體不腐,有人刀剖其腹,禹乃降生。卒:最后,終于。布:鋪填。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