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辨析題試題庫_第1頁
《心理學》辨析題試題庫_第2頁
《心理學》辨析題試題庫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詞解析:1.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2觀察法是在自然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中,通過對被觀察者的言語和行為等的細致觀察,揭示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方法。3測驗法它是應用心理測量的工具對人的心理和行為進行定量評價的方法。4感覺指個體對直接作用與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5分析器是有機體感受和分析某種刺激的神經裝置。6知覺指個體對直接作用與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反映。7時間知覺是個體對客觀對象的持續(xù)性和順序性的知覺。8空間知覺是個體對物體的形狀、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9運動知覺是個體對物體的靜止、運動及運動速度的知覺。10記憶是個體對過去經驗的反映,包括識記、保持

2、和再現三個環(huán)節(jié)。11. 記憶表象個體感知過的保存在頭腦中的事物的具體形象。12. 識記是記憶過程的第一步,是獲得事物映像并成為經驗的過程。13保持是經驗在頭腦中得到鞏固的過程。14.遺忘對識記材料不能再認或回憶,或表現為錯誤的再認或回憶。15再認重新感知已感知過的事物時能夠辨認出來。16. 回憶-指經驗過的事物又一次在頭腦中浮現或才在行動中再做的過程。17.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概括的、現實的反映。18. 概念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特性的認識。19. 定勢以特定思路解決問題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20. 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程。21. 無意想象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

3、努力的想象。22創(chuàng)造想象根據一定的任務,在頭腦中直接形成新形象的過程。23.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24無意注意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自發(fā)產生的注意。25. 有意注意有預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6. 有意后注意指有預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7. 情緒與情感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28. 心境是一種程度較小、持續(xù)時間較長的情緒狀態(tài)。29. 激情是一種強度大、持續(xù)時間短、有明顯外部表現的爆發(fā)式的情緒狀態(tài)。30. 應急是一種意外的緊張情況、危險前景所引起的情緒狀態(tài)。31. 焦慮指對當前的或預計到的對自我有潛在威脅的任何情景而產生的一種擔憂反

4、應傾向。32. 意志是人自己的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組織、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33. 需要是個體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力。34動機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動力。35興趣指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36. 信念指激勵人按照自己所確信的觀點、原則和理論去行動的個性傾向。37. 自我意識指人對自己、對自己與相關事件的關系及意義的認識。38. 能力是指使活動得以完成,并直接影響活動效率的個性心理特征。39. 氣質指個體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40. 性格是表現在個人對現實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中的穩(wěn)定

5、的心理特征。心理學選擇題第一部分(包括緒論、認知過程和注意)1、心理學是一門的科學。A、古老B、年輕C、新興D、既古老又年輕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是個別屬性的反映叫做()。A、反映B、感覺C知覺D、直覺2、人腦反映客觀現實的最簡單的心理過程是()。A、認識過程B、心理過程C感覺過程D、知覺過程3、能夠引起感覺的某種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絕對感覺閾限B、絕對感受性C差別感受閾限D、差別感受性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來度量的。A、感覺閾限B、絕對感受性C差別感受性D、差別感覺閾限5、差別感覺閾限越小,則感受性越大,其感覺能力也()。A、越強B、越弱C一樣D、呈正比I、

6、“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這是感覺的現象。A、對比B、適應C、相互作用D、感受性6、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fā)現,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現為。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中間稍快D、中間稍慢7、記憶的第一個基本過程是。A、儲存B、編碼C、保持D、提取8人們進入百貨公司,各人注意的東西總不一樣,這是知覺的表現。A、選擇性B、理解性C、整體性D、恒常性9、對寂靜的適應是當一定聲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的過程。A、升高B、降低C保持不變D、a和b10、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延續(xù)性和順序性的反映叫做()。A、運動知覺B、聽知覺C空間知覺D、時間知覺II、對客觀事物不正確的知覺被稱為()。A、空間知

7、覺B、錯覺C時間知覺D、運動知覺12、人在知覺過程中,總是用過去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當前的知覺對象,并且用語詞加以概括,賦予它確定的含義,這種知覺的特征叫做()A、知覺的恒常性B、知覺的理解性C、知覺的選擇性D、知覺的整體性13、同一物體在視網膜上形成的視角大小,總是隨著距離的遠近而變化的。但是由于知識經驗參與,人仍然對不同距離的物體的大小知覺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變,這種知覺特征稱之為()。A、知覺的恒常性B、知覺的理解性C、大小知覺恒常性D、距離知覺恒常性14、一支白粉筆,無論把它置于明亮處還是黑暗處,人們都會把它知覺為是白粉筆,這種知覺特性被稱之為()。A、明度知覺恒常性B、大小知覺恒常性C顏色知

8、覺恒常性D、形狀知覺恒常性15、人們總是把紅旗知覺為紅色,無論它是在黃光或藍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這種知覺的持性被稱之為()。A、明度知覺恒常性B、大小知覺恒常性C顏色知覺恒常性D、形狀知覺恒常性16、人在知覺對象時,能迅速地從背景中選擇出對象的特性稱之為()。A、知覺的理解性B、知覺的恒常性C、知覺的選擇性D、知覺的整體性17、彼此接近的物體比相隔較遠的物體容易產生()的傾向。A、知覺恒常B、知覺選擇C知覺理解D、知覺整體18、人腦中對過去經驗的反映叫做()。A、思維B、感覺C過去D、記憶19、記憶過程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A、再認和回憶B、保持和遺忘C識憶、保持和遺忘D、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20、根據記憶過程中信息的編碼方式和儲存時間的長短,可以把記憶先后分為三個階段()。A、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B、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瞬時記憶;C長時記憶、瞬時記憶、短時記憶;D、瞬時記憶、長時記憶、短時記憶21、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頭腦里保持的客觀事物的形象叫做()。A、保持B、想象C回憶D、表象22、以感知過去的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