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的栽培與管理_第1頁
葛根的栽培與管理_第2頁
葛根的栽培與管理_第3頁
葛根的栽培與管理_第4頁
葛根的栽培與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葛根的栽培與管理根據(jù)葛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要求,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向陽、排水流暢、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土壤pH值為6-8即酸堿度為弱酸至弱堿性的砂質壤土為好.我國南方的酸性紅壤土,雖然粘性重,土中含腐殖質較少,但只要向陽,供排水方便,即使是荒山坡地,開墾后均可以栽種葛.此外,沖積而成的河灘沙洲地,不受洪澇危害,只要砂土參半,位置向陽,也是良好的選擇地.但完全是砂石的河灘,則不宜種植葛,這不僅漏水漏肥嚴重,而且導致葛根產(chǎn)量低,塊根畸形,影響商品價值.另外,擇地時,還應注意農(nóng)田、山地、河灘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否受到破壞的情況,要確保栽培土壤不受工業(yè)有機廢棄物和有害重金屬元素(如鉛、錫、汞等)及有毒非金

2、屬元素(如砷等)的污染.土壤厚度要在80厘米以上.栽種地的整理,要適當提早進行,并且要保證一定的深度.如果場地是150以上的山坡,或不便機械作業(yè)的山地,通常在8-9月份進行全面墾復.開墾時,要清除灌木和雜草,挖出樹根,并將能搬動的山石清理出來,集中堆積,或作圍堤.10-11月份,在已墾復的場地上,按1.8-2.0米的行距,順著等高線開挖通溝.溝深40厘米以上,寬50厘米;溝長依地勢而定,不拘一格.整地時,要備留工作行和小路.12月份,再將墾地和開溝時遺留下來的雜草、枯枝、落葉、草根等(樹根、粗枝除外),自上而下地填埋于各行溝內,并覆蓋薄土一層.然后將基肥施人行溝中層,均勻地將開溝余土填人溝中搜

3、蓋基肥,以防雨水將基肥沖失.這樣就形成了水平帶床,待其風化腐熟后,于來年春季栽種葛苗.提前整地和施人基肥的目的,一是使肥料在土壤中熟化;二是使土壤經(jīng)過冬季的風霜冰凍之后,肥力提高,質地疏松,并破壞病蟲害的越冬環(huán)境,減少病蟲源,有利于葛苗的健康生長.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塊,可以用機械作業(yè),但要做到二耕二耙,深度應在40厘米以上.作業(yè)時間與15度以上坡地的整地時間一樣.如果是多年的荒地,則仍然要事先清除雜草.為了降低作業(yè)成本,也可以不挖溝施肥,特別是土壤中肥力較好的荒地,可以一采用按等高線走向和1.8-2.0米行距放線施基肥.施肥后將行與行之間的中間.8-1.0米中的上層表土,向兩邊堆積做床,床基

4、為1米,床面為拱形,床高為50厘米以上.每30-40米長為一床,床間留好工作行,便于日常管理.如場地是水田地、平坦地或是沙洲地,在開挖好排水溝后,也同時按上法做床備用. 在整地時,應該設計好栽種地的防護帶,并最好在植苗前施工完畢.防護帶的作用,是保護葛苗的正常生長,使它不受豬、牛和野生動物的踐踏或傷害.這是一項有利于管理的附加工程.一般根據(jù)地形條件因地制宜,適宜開挖防護溝的應開溝,防護溝的要求以1. 5米X1.5米(寬X深)為宜,不宜開溝的地塊,應編織防護籬笆,南方地區(qū)可以采用竹籬笆,高度以1.2米以上為好,再用木樁加固,以防倒塌;也可以利用開溝的余土堆積成土墻,并在土墻上種植一些荊棘,也能達

5、到防護的目的.如果工作緊張,冬季前不能耕翻土壤,不能整地圍防護籬笆,則開春后整地也是可行的.但因栽培土壤未經(jīng)充分風化,容易發(fā)生病蟲害.另外,如果栽培土壤質地粘重,不經(jīng)風化疏松,葛根種植后,則易使塊莖粗糙彎曲,而且影響產(chǎn)量.(二)種苗制備栽培葛苗需事先整地,制備種苗.葛的種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塊莖的產(chǎn)量和品質.常規(guī)種苗制備方法有三種:一是扦插法;二是帶“子根”留苗法;三是帶“須根”留苗法.1.葛枝扦插法在1月底或2月初,在回收的葛藤中,選取粗壯無病蟲害的枝條,砍成段狀,每段含2-3個莖節(jié),然后用生根粉(可市購)5克對水2-4升,將成捆插條的基部浸泡于藥液中2-3厘米長,過12-24小時后,即可

6、將插條插人苗床或營養(yǎng)杯中.如果沒有生根粉,可用禁乙酸2毫克、6-節(jié)基氨基嗦嶺0.2毫克和6一糖基氨嘿吟o-2毫克對水2升代替,浸泡方法同上.苗床用農(nóng)用薄膜蓋好保溫,采取濕潤管理.待苗長出后,在移栽前10天施一次淡的人糞尿或者尿素.育苗期以45夭為宜.一般南方地區(qū)在3月上中旬移苗定植,北方地區(qū)以在清明過后移植為好. 在我國南方地區(qū),也有人按定植要求,將葛藤枝條直接插人床土上,然后,用薄膜覆蓋保溫,成苗率也較高.2.帶“子根”留苗法葛的地上塊莖,有人叫“子根”,也有人叫“葛蔸”.實際上它是葛的枝條在地面生長過程中,葉腋觸地而萌發(fā)出的較小塊根.由于采收加工價值不高,一般留作種苗.為了培植這類葛苗,可

7、以讓葛的枝藤盡可能觸地甸甸生長,這樣能產(chǎn)生較多的“子根”葛苗.但這樣做會使地下主要塊根的產(chǎn)量受到影響.因為葉片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營養(yǎng)不能集中到主塊根上,而是分散分布于“子根”中.不過這有利于提高產(chǎn)苗率.移栽前,需將“子根”完整地從床土中小心挖出,切勿碰傷外皮,并預留5-15厘米長的莖條,以便移栽后萌發(fā)新枝葉.如果葉腋間同時有數(shù)個“子根”,可以選取壯實的“子根”作為種苗,而將其他弱小者剪去,或不修剪,一并人土移栽也可.此種帶“根”葛苗,定植后成活率可達1003.帶“須根”留苗法葛根的“須根”與“子根”基本相同,只是“須根”是比“子根”更小的變態(tài)莖,其外形像“須”也像“根”.將它從床土中取出后,保留

8、10-20厘米長的葛藤,“須根”部分盡可能完全保留,然后及時植人新的床土中,形成單株苗.一根數(shù)米長的葛藤,可以截取若干根這種帶“須根”的葛苗,經(jīng)濟實惠,藤莖利用率高.但要注意,應隨取隨定植,切勿擱置時間過久,致使莖根干枯而失去生命活性.另外,在床地上已被霜凍損害于枯的帶“須根”葛藤,活力差,難以成活,一般不能留作葛苗.因此,作為培植葛扦插苗的葛藤,一定要設法保護越冬,以防凍傷凍死.最簡單的辦法,是在葛藤上鋪放一些雜草或稻草或麥稈等物,以起保護作用.上述三種苗, 此外,還可以用種子繁殖葛苗.不過種子來源數(shù)量有限,生長周期長,不是葛苗培植的主要途徑.(三)適時定植葛根苗定植期,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

9、有較大差異.一般要求地表地溫(距土床面4-5厘米以內的溫度)穩(wěn)定在9"C10"C后即可定植.春暖較早的南方地區(qū),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但四川盆地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我國華北地區(qū)春暖較遲,應在4月中下旬定植.東北地區(qū)春暖更遲,時至5月上旬才能定植.一般只要地表溫度穩(wěn)定,不凍,葛苗定植就越早越好.這樣有利于葛苗根系萌發(fā),健壯生長,塊根產(chǎn)量增加,南方省份,以3月下旬至4月初為最佳定植期.因為此時氣溫、地溫都比較穩(wěn)定,定植葛苗成活率高,生長良好.定植時,要根據(jù)葛苗的種類和等級標準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不論是何種葛苗,都應做到隨挖隨栽.若不能做到及時移栽定植,如因工作緊張

10、或需要運輸?shù)疆惖囟ㄖ驳?應該采取假植的方法,做到不使種苗脫水枯萎而影響定植后的成活.現(xiàn)將不同種類葛苗的定植方法介紹如下:1.帶“子根”葛苗的栽法在整理好的床土面上,按0.8-1.0米的株距,順床挖穴,將葛苗的“子根”分開一定間距,斜栽于穴中.以300-40,角為宜,并將發(fā)芽節(jié)基部上面用土覆蓋5-7厘米厚.如果葛苗只帶一個“子根”即可直接按上述角度栽于穴中,莖節(jié)基部覆土即成.2.扦插苗和枝條苗的栽法由于扦插苗已在苗圃培植發(fā)根長芽,起苗后,移栽定植方法可以參照“帶須根葛苗栽法”進行.不過其根系可能更細嫩,定植時更應小心栽培.這里介紹一種不經(jīng)苗圃培植生根發(fā)芽,而是直接將葛的枝條按0.8-1.0米株距

11、插人床土穴中的方法.此法掌握得好,可以省工,省時,省成本.扦插前,選取葛的有生命力、粗壯、無蟲害的枝條,截取帶有二個根節(jié)(此時老葉已脫落)的條段作插條,長度為20-30厘米.在插栽時,務必分清上下節(jié)芽點,將下節(jié)枝段斜插人床土中,使其與地面呈350-"45.角,方向順著床面的走向,不能橫床斜插.插人深度為枝條長度的1/3左右,一般為上方芽節(jié)與床土面線相靠為度.插時不要碰斷芽苞,如能在扦插之前用生根粉或生根液進行插條處理,則插后的成活率會大大提高.以上三種葛苗定植后,都應及時澆定根水一次,以利于成活.如果氣候干旱無雨,還要再澆二次或三次水.具體時間的安排,可視情況而定.若是定植后雨水過多

12、,則要及時排淤防澇,以防爛根,影響定植苗的成活率.葛根種苗定植后,由于種苗種類和質量不同,出苗、栽種的時間不同,因而發(fā)芽的早晚也不同.影響發(fā)芽早晚的因素,還有氣溫高低和光照強弱等.一般情況下,發(fā)芽都在5月中旬前后,北方地區(qū)還要更遲一點.暫時沒有發(fā)芽的苗,只要枝條在床土中還有活力,就遲早都能出芽.如果種苗發(fā)芽無望,則要及時補栽,以免影響產(chǎn)量.葛苗定植后,前期萌發(fā)的芽苗,有的屬于假活現(xiàn)象,經(jīng)不起水澇和暴曬的考驗.要經(jīng)過近30天左右的生長,待地下部分發(fā)出新根后,這時的苗芽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進人正常的生長期.莖葉生長的高峰期,在7月份以后.地下塊根的膨大,在8-10月份.此后,即可進人正常的

13、管理.(四)適量澆水正如前面所述,在葛苗定植后,要及時澆1-2次定根保苗水.此后,南方地區(qū)已開始進人雨季,一般只要注意防澇排淤,而不需要澆水.當種苗發(fā)芽并進人正常生長期后,應根據(jù)旱情適量澆水.但澆水不宜過勤,以增強葛苗抗旱能力,并有利于發(fā)根壯苗.待到苗芽長到1米以上時,可以結合澆水追施,次極稀的糞肥,但糞肥必須充分腐熟.追肥時,不要把肥水直接澆在莖的基部和葉子上,以免傷根損葉.由于葛根此時在土中生長較淺,因此可以只澆水,不施追肥.當它的根部變長,能從基肥中吸收養(yǎng)分后,自然就會長勢旺盛.至于多長時間澆一次水的問題,這是一個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而解決的問題.萬物生長都離不開陽光和水分.葛的生長也不例

14、外.但葛是既能耐早也能適當耐澇的植物,澆水問題應該因時、因地、因苗勢而定,切不可機械行事.一般情況下,當澆完第一次定根水后,如果天不下雨,可以在7-l0天內,再澆第二次淺水.此時不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因為種苗生命力脆弱,容易導致根系缺氧.同時,由于日照比較充足,氣溫升高,蒸發(fā)量增大,澆水后土壤容易造成板結,尤其是南方的粘性紅壤,更是容易板結.因此,要注意使用淺齒耙等工具,將已經(jīng)板結的土面翻松.否則,土壤板結,既不利于保水透氣,還會繃斷幼嫩的根系,造成枯苗、死苗.在澆第三次水時,可適當加大水量.以后,注意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的狀態(tài).隨著葛株生長旺盛期的到來,它的需水量不斷增加,所以應及時調整澆水量

15、,以滿足它生長發(fā)育對水分的要求.由于我國南方地區(qū)濕熱多雨,雨水能有效地補充葛苗生長蒸騰所需水分,因此在確定是否澆水時,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不要盲目澆灌.如果雨季長,雨量大,那么,不僅不能澆水,還要及時排澇,防止葛苗植株受淹.開挖排水溝,是防止淹澇的一個好辦法,如果需要,則可以采用.否則,一旦發(fā)生水澇,就會嚴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甚至會導致整個植株被“淹死”.立秋以后,為了促進葛的塊莖增粗,不僅可以灌大水一次,而且還可以追施磷肥一次.葛的植株對水質的要求不嚴格,河水、井水、湖水、雨水或自來水等,均可用以進行灌溉.但要保持水質清潔,無污染.特別是工廠礦山排出的污水,不能作為澆灌用水.因為污水里含有重

16、金屬元素,用它施灌后,會使葛根及其加工產(chǎn)品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顯著增加,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如果水質污染過重,葛苗植株則不能完成生命周期,可能因此而中途中毒死亡.在北方地區(qū),因水源短缺,給葛多次澆水有困難時,可以在澆完1-2次定根水后,采用薄膜覆蓋技術,達到保溫保水的目的.待到葛株枝繁葉茂時,本身對地面具有蔽蔭保濕作用,加之葛的植株抗早能力較強,因而澆水量可以適當減少,只需酌情在生長旺盛期適當澆水,而在其他時期則可以少澆.總之,葛株的澆水問題,要在生產(chǎn)實踐中,根據(jù)各種條件的變化,因地、因時地靈活處理,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當?shù)貤l件的灌水方法.凡是在砂壤土上栽種的葛株,澆水要少而勤.在粘性壤

17、土上栽種的葛株,由于土壤保水性較好,在滿足葛株正常生長的前提下,不論采用何種方法澆水均可.(五)合理施肥葛的植株比較耐貧癮,在一般的自然條件下就能生存繁衍.但是人工栽培的葛株要達到高品質和高產(chǎn)量,就必須合理施肥.給葛株施肥,肥源十分廣泛,不一定都要購買價格昂貴的化肥.我國農(nóng)村有大量的有機肥料,只要科學地進行加工處理,就是質量上乘的基肥或追肥.施用這種肥料,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人工栽培葛株的經(jīng)濟效益.當然,也可以適當?shù)厥┯靡恍┗瘜W肥料,來補充有機肥料的不足.有條件的地方,應當盡可能地多用廄肥等有機肥料,要少用甚至可以不用化肥.1.盡量施用有機肥料施用廄肥和人糞尿等有機肥料,對于在肥力低的土壤,

18、特別是新開墾的生地上,栽培葛根的效果較好.廄肥等有機肥料,能夠迅速肥沃土壤,改良土壤質地.它一般作為基肥施人床土中,但人、畜糞必須經(jīng)過充分腐熟并拌土后才能施用.這樣,才容易被作物所吸收.同時,人、畜糞經(jīng)過充分腐熟,還能有效地殺滅其中的病菌和蟲卵.將生的人、畜糞便作為基肥,直接施人床土中,隨即栽種葛根,這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畜糞在發(fā)酵腐爛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熱量,使土溫升高,甚至會灼傷葛苗根系,影響植株成活,而且容易引起病蟲害,造成肥力損失,不利于植株吸收和生長.對于人、畜生糞,有兩種腐熟處理辦法:(1)圈內堆肥法一般在牛、豬圈舍內開挖深淺不同的糞坑,堆積人、畜糞便,讓其自然腐熟.糞坑可分為深坑、

19、淺坑、平底坑等形式.葛根的栽培與管理根據(jù)葛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要求,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向陽、排水流暢、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土壤pH值為6-8即酸堿度為弱酸至弱堿性的砂質壤土為好.我國南方的酸性紅壤土,雖然粘性重,土中含腐殖質較少,但只要向陽,供排水方便,即使是荒山坡地,開墾后均可以栽種葛.此外,沖積而成的河灘沙洲地,不受洪澇危害,只要砂土參半,位置向陽,也是良好的選擇地.但完全是砂石的河灘,則不宜種植葛,這不僅漏水漏肥嚴重,而且導致葛根產(chǎn)量低,塊根畸形,影響商品價值.另外,擇地時,還應注意農(nóng)田、山地、河灘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否受到破壞的情況,要確保栽培土壤不受工業(yè)有機廢棄物和有害重金屬元素(如鉛、錫

20、、汞等)及有毒非金屬元素(如砷等)的污染.土壤厚度要在80厘米以上.栽種地的整理,要適當提早進行,并且要保證一定的深度.如果場地是150以上的山坡,或不便機械作業(yè)的山地,通常在8-9月份進行全面墾復.開墾時,要清除灌木和雜草,挖出樹根,并將能搬動的山石清理出來,集中堆積,或作圍堤.10-11月份,在已墾復的場地上,按1.8-2.0米的行距,順著等高線開挖通溝.溝深40厘米以上,寬50厘米;溝長依地勢而定,不拘一格.整地時,要備留工作行和小路.12月份,再將墾地和開溝時遺留下來的雜草、枯枝、落葉、草根等(樹根、粗枝除外),自上而下地填埋于各行溝內,并覆蓋薄土一層.然后將基肥施人行溝中層,均勻地將

21、開溝余土填人溝中搜蓋基肥,以防雨水將基肥沖失.這樣就形成了水平帶床,待其風化腐熟后,于來年春季栽種葛苗.提前整地和施人基肥的目的,一是使肥料在土壤中熟化;二是使土壤經(jīng)過冬季的風霜冰凍之后,肥力提高,質地疏松,并破壞病蟲害的越冬環(huán)境,減少病蟲源,有利于葛苗的健康生長.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塊,可以用機械作業(yè),但要做到二耕二耙,深度應在40厘米以上.作業(yè)時間與15度以上坡地的整地時間一樣.如果是多年的荒地,則仍然要事先清除雜草.為了降低作業(yè)成本,也可以不挖溝施肥,特別是土壤中肥力較好的荒地,可以一采用按等高線走向和1.8-2.0米行距放線施基肥.施肥后將行與行之間的中間.8-1.0米中的上層表土,向

22、兩邊堆積做床,床基為1米,床面為拱形,床高為50厘米以上.每30-40米長為一床,床間留好工作行,便于日常管理.如場地是水田地、平坦地或是沙洲地,在開挖好排水溝后,也同時按上法做床備用. 在整地時,應該設計好栽種地的防護帶,并最好在植苗前施工完畢.防護帶的作用,是保護葛苗的正常生長,使它不受豬、牛和野生動物的踐踏或傷害.這是一項有利于管理的附加工程.一般根據(jù)地形條件因地制宜,適宜開挖防護溝的應開溝,防護溝的要求以1. 5米X1.5米(寬X深)為宜,不宜開溝的地塊,應編織防護籬笆,南方地區(qū)可以采用竹籬笆,高度以1.2米以上為好,再用木樁加固,以防倒塌;也可以利用開溝的余土堆積成土墻,并在土墻上種

23、植一些荊棘,也能達到防護的目的.如果工作緊張,冬季前不能耕翻土壤,不能整地圍防護籬笆,則開春后整地也是可行的.但因栽培土壤未經(jīng)充分風化,容易發(fā)生病蟲害.另外,如果栽培土壤質地粘重,不經(jīng)風化疏松,葛根種植后,則易使塊莖粗糙彎曲,而且影響產(chǎn)量.(二)種苗制備栽培葛苗需事先整地,制備種苗.葛的種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塊莖的產(chǎn)量和品質.常規(guī)種苗制備方法有三種:一是扦插法;二是帶“子根”留苗法;三是帶“須根”留苗法.1.葛枝扦插法在1月底或2月初,在回收的葛藤中,選取粗壯無病蟲害的枝條,砍成段狀,每段含2-3個莖節(jié),然后用生根粉(可市購)5克對水2-4升,將成捆插條的基部浸泡于藥液中2-3厘米長,過12

24、-24小時后,即可將插條插人苗床或營養(yǎng)杯中.如果沒有生根粉,可用禁乙酸2毫克、6-節(jié)基氨基嗦嶺0.2毫克和6一糖基氨嘿吟o-2毫克對水2升代替,浸泡方法同上.苗床用農(nóng)用薄膜蓋好保溫,采取濕潤管理.待苗長出后,在移栽前10天施一次淡的人糞尿或者尿素.育苗期以45夭為宜.一般南方地區(qū)在3月上中旬移苗定植,北方地區(qū)以在清明過后移植為好. 在我國南方地區(qū),也有人按定植要求,將葛藤枝條直接插人床土上,然后,用薄膜覆蓋保溫,成苗率也較高.2.帶“子根”留苗法葛的地上塊莖,有人叫“子根”,也有人叫“葛蔸”.實際上它是葛的枝條在地面生長過程中,葉腋觸地而萌發(fā)出的較小塊根.由于采收加工價值不高,一般留作種苗.為

25、了培植這類葛苗,可以讓葛的枝藤盡可能觸地甸甸生長,這樣能產(chǎn)生較多的“子根”葛苗.但這樣做會使地下主要塊根的產(chǎn)量受到影響.因為葉片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營養(yǎng)不能集中到主塊根上,而是分散分布于“子根”中.不過這有利于提高產(chǎn)苗率.移栽前,需將“子根”完整地從床土中小心挖出,切勿碰傷外皮,并預留5-15厘米長的莖條,以便移栽后萌發(fā)新枝葉.如果葉腋間同時有數(shù)個“子根”,可以選取壯實的“子根”作為種苗,而將其他弱小者剪去,或不修剪,一并人土移栽也可.此種帶“根”葛苗,定植后成活率可達1003.帶“須根”留苗法葛根的“須根”與“子根”基本相同,只是“須根”是比“子根”更小的變態(tài)莖,其外形像“須”也像“根”.將它從

26、床土中取出后,保留10-20厘米長的葛藤,“須根”部分盡可能完全保留,然后及時植人新的床土中,形成單株苗.一根數(shù)米長的葛藤,可以截取若干根這種帶“須根”的葛苗,經(jīng)濟實惠,藤莖利用率高.但要注意,應隨取隨定植,切勿擱置時間過久,致使莖根干枯而失去生命活性.另外,在床地上已被霜凍損害于枯的帶“須根”葛藤,活力差,難以成活,一般不能留作葛苗.因此,作為培植葛扦插苗的葛藤,一定要設法保護越冬,以防凍傷凍死.最簡單的辦法,是在葛藤上鋪放一些雜草或稻草或麥稈等物,以起保護作用.上述三種苗, 此外,還可以用種子繁殖葛苗.不過種子來源數(shù)量有限,生長周期長,不是葛苗培植的主要途徑.(三)適時定植葛根苗定植期,因

27、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有較大差異.一般要求地表地溫(距土床面4-5厘米以內的溫度)穩(wěn)定在9"C10"C后即可定植.春暖較早的南方地區(qū),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但四川盆地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我國華北地區(qū)春暖較遲,應在4月中下旬定植.東北地區(qū)春暖更遲,時至5月上旬才能定植.一般只要地表溫度穩(wěn)定,不凍,葛苗定植就越早越好.這樣有利于葛苗根系萌發(fā),健壯生長,塊根產(chǎn)量增加,南方省份,以3月下旬至4月初為最佳定植期.因為此時氣溫、地溫都比較穩(wěn)定,定植葛苗成活率高,生長良好.定植時,要根據(jù)葛苗的種類和等級標準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不論是何種葛苗,都應做到隨挖隨栽.若不能做到及時移栽

28、定植,如因工作緊張或需要運輸?shù)疆惖囟ㄖ驳?應該采取假植的方法,做到不使種苗脫水枯萎而影響定植后的成活.現(xiàn)將不同種類葛苗的定植方法介紹如下:1.帶“子根”葛苗的栽法在整理好的床土面上,按0.8-1.0米的株距,順床挖穴,將葛苗的“子根”分開一定間距,斜栽于穴中.以300-40,角為宜,并將發(fā)芽節(jié)基部上面用土覆蓋5-7厘米厚.如果葛苗只帶一個“子根”即可直接按上述角度栽于穴中,莖節(jié)基部覆土即成.2.扦插苗和枝條苗的栽法由于扦插苗已在苗圃培植發(fā)根長芽,起苗后,移栽定植方法可以參照“帶須根葛苗栽法”進行.不過其根系可能更細嫩,定植時更應小心栽培.這里介紹一種不經(jīng)苗圃培植生根發(fā)芽,而是直接將葛的枝條按0

29、.8-1.0米株距插人床土穴中的方法.此法掌握得好,可以省工,省時,省成本.扦插前,選取葛的有生命力、粗壯、無蟲害的枝條,截取帶有二個根節(jié)(此時老葉已脫落)的條段作插條,長度為20-30厘米.在插栽時,務必分清上下節(jié)芽點,將下節(jié)枝段斜插人床土中,使其與地面呈350-"45.角,方向順著床面的走向,不能橫床斜插.插人深度為枝條長度的1/3左右,一般為上方芽節(jié)與床土面線相靠為度.插時不要碰斷芽苞,如能在扦插之前用生根粉或生根液進行插條處理,則插后的成活率會大大提高.以上三種葛苗定植后,都應及時澆定根水一次,以利于成活.如果氣候干旱無雨,還要再澆二次或三次水.具體時間的安排,可視情況而定.

30、若是定植后雨水過多,則要及時排淤防澇,以防爛根,影響定植苗的成活率.葛根種苗定植后,由于種苗種類和質量不同,出苗、栽種的時間不同,因而發(fā)芽的早晚也不同.影響發(fā)芽早晚的因素,還有氣溫高低和光照強弱等.一般情況下,發(fā)芽都在5月中旬前后,北方地區(qū)還要更遲一點.暫時沒有發(fā)芽的苗,只要枝條在床土中還有活力,就遲早都能出芽.如果種苗發(fā)芽無望,則要及時補栽,以免影響產(chǎn)量.葛苗定植后,前期萌發(fā)的芽苗,有的屬于假活現(xiàn)象,經(jīng)不起水澇和暴曬的考驗.要經(jīng)過近30天左右的生長,待地下部分發(fā)出新根后,這時的苗芽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進人正常的生長期.莖葉生長的高峰期,在7月份以后.地下塊根的膨大,在8-10月份.此

31、后,即可進人正常的管理.(四)適量澆水正如前面所述,在葛苗定植后,要及時澆1-2次定根保苗水.此后,南方地區(qū)已開始進人雨季,一般只要注意防澇排淤,而不需要澆水.當種苗發(fā)芽并進人正常生長期后,應根據(jù)旱情適量澆水.但澆水不宜過勤,以增強葛苗抗旱能力,并有利于發(fā)根壯苗.待到苗芽長到1米以上時,可以結合澆水追施,次極稀的糞肥,但糞肥必須充分腐熟.追肥時,不要把肥水直接澆在莖的基部和葉子上,以免傷根損葉.由于葛根此時在土中生長較淺,因此可以只澆水,不施追肥.當它的根部變長,能從基肥中吸收養(yǎng)分后,自然就會長勢旺盛.至于多長時間澆一次水的問題,這是一個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而解決的問題.萬物生長都離不開陽光和水

32、分.葛的生長也不例外.但葛是既能耐早也能適當耐澇的植物,澆水問題應該因時、因地、因苗勢而定,切不可機械行事.一般情況下,當澆完第一次定根水后,如果天不下雨,可以在7-l0天內,再澆第二次淺水.此時不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因為種苗生命力脆弱,容易導致根系缺氧.同時,由于日照比較充足,氣溫升高,蒸發(fā)量增大,澆水后土壤容易造成板結,尤其是南方的粘性紅壤,更是容易板結.因此,要注意使用淺齒耙等工具,將已經(jīng)板結的土面翻松.否則,土壤板結,既不利于保水透氣,還會繃斷幼嫩的根系,造成枯苗、死苗.在澆第三次水時,可適當加大水量.以后,注意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的狀態(tài).隨著葛株生長旺盛期的到來,它的需水量不斷增加,所

33、以應及時調整澆水量,以滿足它生長發(fā)育對水分的要求.由于我國南方地區(qū)濕熱多雨,雨水能有效地補充葛苗生長蒸騰所需水分,因此在確定是否澆水時,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不要盲目澆灌.如果雨季長,雨量大,那么,不僅不能澆水,還要及時排澇,防止葛苗植株受淹.開挖排水溝,是防止淹澇的一個好辦法,如果需要,則可以采用.否則,一旦發(fā)生水澇,就會嚴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甚至會導致整個植株被“淹死”.立秋以后,為了促進葛的塊莖增粗,不僅可以灌大水一次,而且還可以追施磷肥一次.葛的植株對水質的要求不嚴格,河水、井水、湖水、雨水或自來水等,均可用以進行灌溉.但要保持水質清潔,無污染.特別是工廠礦山排出的污水,不能作為澆灌用水

34、.因為污水里含有重金屬元素,用它施灌后,會使葛根及其加工產(chǎn)品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顯著增加,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如果水質污染過重,葛苗植株則不能完成生命周期,可能因此而中途中毒死亡.在北方地區(qū),因水源短缺,給葛多次澆水有困難時,可以在澆完1-2次定根水后,采用薄膜覆蓋技術,達到保溫保水的目的.待到葛株枝繁葉茂時,本身對地面具有蔽蔭保濕作用,加之葛的植株抗早能力較強,因而澆水量可以適當減少,只需酌情在生長旺盛期適當澆水,而在其他時期則可以少澆.總之,葛株的澆水問題,要在生產(chǎn)實踐中,根據(jù)各種條件的變化,因地、因時地靈活處理,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當?shù)貤l件的灌水方法.凡是在砂壤土上栽種的葛株,澆水

35、要少而勤.在粘性壤土上栽種的葛株,由于土壤保水性較好,在滿足葛株正常生長的前提下,不論采用何種方法澆水均可.(五)合理施肥葛的植株比較耐貧癮,在一般的自然條件下就能生存繁衍.但是人工栽培的葛株要達到高品質和高產(chǎn)量,就必須合理施肥.給葛株施肥,肥源十分廣泛,不一定都要購買價格昂貴的化肥.我國農(nóng)村有大量的有機肥料,只要科學地進行加工處理,就是質量上乘的基肥或追肥.施用這種肥料,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人工栽培葛株的經(jīng)濟效益.當然,也可以適當?shù)厥┯靡恍┗瘜W肥料,來補充有機肥料的不足.有條件的地方,應當盡可能地多用廄肥等有機肥料,要少用甚至可以不用化肥.1.盡量施用有機肥料施用廄肥和人糞尿等有機肥料,對

36、于在肥力低的土壤,特別是新開墾的生地上,栽培葛根的效果較好.廄肥等有機肥料,能夠迅速肥沃土壤,改良土壤質地.它一般作為基肥施人床土中,但人、畜糞必須經(jīng)過充分腐熟并拌土后才能施用.這樣,才容易被作物所吸收.同時,人、畜糞經(jīng)過充分腐熟,還能有效地殺滅其中的病菌和蟲卵.將生的人、畜糞便作為基肥,直接施人床土中,隨即栽種葛根,這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畜糞在發(fā)酵腐爛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熱量,使土溫升高,甚至會灼傷葛苗根系,影響植株成活,而且容易引起病蟲害,造成肥力損失,不利于植株吸收和生長.對于人、畜生糞,有兩種腐熟處理辦法:(1)圈內堆肥法一般在牛、豬圈舍內開挖深淺不同的糞坑,堆積人、畜糞便,讓其自然腐熟

37、.糞坑可分為深坑、淺坑、平底坑等形式. 深坑式堆口法深坑式堆肥法,是我國北方大多數(shù)地區(qū)經(jīng)常采用的積肥方法.在南方地區(qū)也有采用,但較為少見.一般坑深60-100厘米,坑內經(jīng)常保持潮濕,圈舍內的糞便和墊料,在積肥坑中被牛、豬等牲畜經(jīng)常來回踩踏,經(jīng)過1-2個月便腐爛分解,然后起出堆放,即成優(yōu)質的有機肥料,圈舍墊料,可采用秸稈、雜草、泥炭和于細土等.南方地區(qū)多用稻草或其他草料,北方用土料較多,深坑積肥,是在緊密、缺氧的條件下堆漚而成.墊料在發(fā)酵過程中,有機質一方面礦物質化,另一面腐殖質化.礦物質化后所產(chǎn)生的養(yǎng)分,可被土壤膠體等吸附,不易損失;而腐殖質化所產(chǎn)生的腐殖質和墊料充分混合后,可使廄肥施人床土中

38、變成肥沃的熟土.深坑式積肥,有利于保肥,肥料質量較高,但它的缺點是圈舍內二氧化碳、氨氣等臭氣較多,會影響家畜健康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因此,應在圈舍開設窗戶,進行通風排氣,采取綜合解決辦法后使用.沒坑式堆犯法這種堆肥法,是在圈舍內挖巧厘米左右深的坑積肥,并開挖排水溝通至糞尿池.在坑內鋪草墊料,用以吸收牛、豬等牲畜的糞尿,并定時更換圈舍內的墊料或褥草來保溫吸濕.由于肥料在坑內積漚時間較短,腐熟的程度不夠,所以在堆制到一定厚度時,還必須經(jīng)過圈外堆積再發(fā)酵,以達到全腐熟的目的.我國南方地區(qū)的牛、豬圈舍,大都采用這種堆肥方式.此法對環(huán)境衛(wèi)生影響較小.平魔式堆肥法這種堆肥法,是在圈舍內不挖坑,而是在地面上用石板或

39、水泥筑成平底來積肥,所用的墊料,是麥稈、稻草或其他草類.這些草料,一方面作為牲畜的飼料,而多余部分則作為墊料使用.對于圈舍內的牲畜糞便和墊料,每日清除一次,或數(shù)日清除丫次,將其送到圈外堆漚發(fā)酵,漚制成有機肥.平底式堆肥法,不僅有利于環(huán)境衛(wèi)生和人、畜健康,而且通過更換墊料,使圈舍內的牲畜能及時吃到較為新鮮的草料,還有利于牲畜長膘.但需注意,墊料不宜過多,否則會降低圈外漚制肥的質量.(2)圈外堆肥法這種堆肥法,因堆積的松緊程度不同,可分為緊密式、疏松式和松緊交替式等幾種方法.所用的墊料,是牛、豬圈舍內的草料、泥土和糞便的混合物.南方地區(qū),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還可將山上的野嫩草割下漚制(叫割青).這些

40、都是很好的有機肥材料.簇密式堆足法緊密堆肥,顧名思義,就是將混有墊料匆肥料,從牛、豬圈內取出后在2-3米見方的地面上層層堆起,并隨即層層壓緊壓實,直到堆成1. 5-2. 0米高為止.待堆積完畢后,再用泥土、碎草等物,將肥堆上下左右封好,勿留缺日,以免雨水淋溶走肥.此法的好處,是肥堆內濕度變化小,溫度也能維持在30"C左右.經(jīng)過堆漚之后,肥堆體內在嫌氣條件下,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能與分解后產(chǎn)生的氨化合生成碳酸按,從而能有效減少氮素和有機質因揮發(fā)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緊密堆肥法的優(yōu)點,是腐殖質積累較多,肥效高;但其缺點是耗時較長,一般需經(jīng)2-4個月才能達到半腐熟狀態(tài),經(jīng)6個月以上,才能完全腐熟

41、.因此,采用此法漚肥,應提前漚制,才能滿足葛株種植時的需要.政松式堆肥法這種堆肥法與緊密式堆肥法大致相同,只是在堆肥時不必層層壓緊,一直保持松弛透氣狀態(tài).堆肥在高溫條件下分解,不但能使肥料在短期內腐熟,而且能有效地殺滅堆肥中的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此法的缺點是肥料中氮素和有機質損失較大,不利于提高肥效.因此,這種堆肥法很少使用.松緊交替堆足法這是吸取了上述兩種堆肥方式優(yōu)點的堆肥法.先將肥料疏松堆積,以利于細菌分解,同時澆糞水來調節(jié)分解速度.一般經(jīng)過2-3天后,堆肥內部溫度可達60"C-70"C.在此高溫下,大部分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均被殺死.待溫度稍降后,踏實壓緊,然后再加新鮮堆肥,層層堆積至1.5-2.0米的高度.最后,壓實封泥,保溫防水.兩個月后,即達半腐熟狀態(tài),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