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教學改革工程與成果-最新資料_第1頁
西北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教學改革工程與成果-最新資料_第2頁
西北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教學改革工程與成果-最新資料_第3頁
西北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教學改革工程與成果-最新資料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北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教學改革工程與成果一、“教學名師”工程為廣大教師指出了努力追求的方向1 怎樣做“教學名師” ?“教學名師”工程為廣大教師指出了努力追求的方向。 “教學名師”要有一定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獨特的教學風格,這使過去長期困擾“誰教得好”的軟尺子有了硬標準:“教學名師”要有高尚的師德和真摯的教育感情。 他們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教師職業(yè)道德, 敬業(yè)愛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強烈的責任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我校首位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得主史啟禎教授就是這樣的人。 史啟禎教授除了在外開會和生病, 每日 ( 包括假期 ) 都早早來到辦公室, 思索著學科的發(fā)展

2、, 精心的耕耘, 在爽朗的笑聲和細語中與學生探討論文和教材。他說:“教師應該用自己的風范來影響感化學生,更要用自己最真摯的情感關心和愛護學生?!薄敖虒W名師”要有扎實寬厚、 廣博精深的知識結構。 教師知識淵博,思維活潑,才能在教學中把握全局,融會貫通。史啟禎教授曾三次赴美國西北大學與美國科學院院士、 原美國化學學會主席巴索洛教授合作、 學習,巴索洛教授稱他是“實驗藝術家”。史啟禎教授任教期間, 先后主持了 7 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其中有兩項中美之間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280 余篇研究論文中有 140 多篇是發(fā)表在 SCI 源期刊上。 在世界著名雜志 美國化學會志上發(fā)表的 4 篇論文被國

3、外雜志、專著引用 600 余次。作為學術帶頭人, 最早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物理無機化學研究所和陜西省物理無機化學重點實驗室,于 2007 年與化學系其他兩個省重點實驗室一起組建了西北大學合成與天然功能分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先生的教學理念“科學研究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風范, 可以改變一個人對書本知識的看法,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世界觀, 而老師就是要通過課堂教學這個渠道,將這些變化傳遞給學生,進而引發(fā)他們的變化”,在改變著、豐滿著我校的無機化學學科?!敖虒W名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從事教育工作。 教師的觀念一方面影響自己的教育行為,一方面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存在顯著的影響。史啟禎教授善于突破

4、原有的凝固的思維模式, 創(chuàng)造性地獲取、加工、輸出新的教育信息,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內容,在教學手段、教學的組織形式上突出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 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他在 11 年中將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出版了三個版本, 使之成為迄今教指委為應化專業(yè)立項編寫的唯一一本專業(yè)基礎課教材。 先生主筆翻譯出版了 過渡元素金屬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前沿、和空氣敏感化合物的操作,通過精品教材引進先進教學理念。他以“瞄準國際前沿,推動我國無機化學課程體系和教材內容的現(xiàn)代化”獲得了陜西省和國家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敖虒W名師”要有高超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史啟禎教授在對美國大

5、學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必須要改變我們已有的教育觀念”,開始了新的探索,他要創(chuàng)建一個平臺,一個能將中外高等教育理念性相融合的平臺;他又提出“教學和科研是鳥的兩只翅膀,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先生樂此不疲,在國內外教育期刊上發(fā)表論文,率先試驗“無機化學”的雙語教學, 耗費 14 年主譯 4 本外國精品教材體現(xiàn)著“只有將中國傳統(tǒng)教學思想與西方現(xiàn)代教育思想實現(xiàn)完美融合,教學改革才有出路”的教學理念。 先生認為“不能將當代標志性成果當作一種時髦的點綴, 我們的著眼點甚至也不能只是介紹成果本身, 而是隱含在成果背后的科學思維方法”。 就是在這種先生首先擁有雄厚的科研背景、 先進的教學理念、 辛勤的耕耘和收

6、獲氛圍中, 我們才能時刻關注國際上學術研究的進展狀況,消化理解這些最新研究成果, 才使我校無機化學學科成為了一個銳意進取的團隊。 的確, “教學名師”的效應在這里產(chǎn)生。2 以“教學名師”為榜樣,促進了教師隊伍建設?!敖虒W名師”工程使我校開展一個以“教學名師”為榜樣, 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活動, 對于穩(wěn)定我校良好的教學秩序, 實現(xiàn)把我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的目標至關重要。首先,從思想上要認識到這一舉措是辦學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 名師的效應就是一所學校的效應, 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高校發(fā)展的根本措施。其次,要注意從基層培養(yǎng)抓起,從樹立旗幟、建立團隊抓起,抓好學校層次的名師建設。第三

7、,要創(chuàng)建一個公平競爭的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營造寬松的學術氣氛,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激情。 在這樣的努力下, 我們無機化學教研室的唐宗薰教授榮獲了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西北大學的兩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都出在無機化學教研室, 他們又同時獲得陜西省教學名師獎。還有兩位教授獲得了校級教學名師獎 ( 西北大學定名為教學質量獎 ) 。名師為廣大教職員工樹立了榜樣, 使廣大教職員工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yè)務水平, 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敬業(yè)愛崗,扎實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西北大學的教學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二、“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教育部推進國

8、家精品課程建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我校在這一工程建設中, 討論了“課程建設規(guī)劃要注意什么”、 “教學隊伍建設難在哪兒”和“關于教學如何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問題, 嚴格按照“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建設示范性課程。從 2003 年至今,我校有校級精品課程 38 門,省級精品課程 34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11 門。2007 年度又有 22 門校級優(yōu)質課程申請參評校級精品課程。唐宗薰教授主持的“中級無機化學”和高勝利教授主持的“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兩門課程被評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這兩門課程在全國得到了好評,影響巨大。其中“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課程已建設了資源

9、豐富、界面新穎的網(wǎng)絡資源 ( 全國已有 53 個網(wǎng)站使用和傳播 ) ,從學生學習到同行備課,多層面起到了輻射示范作用, 發(fā)揮了精品課程的帶動作用, 為國內同類課程教學提供了一套從教材到教案、 從課堂講授到課外學習的完整的、 可行的教學模式。 該課程已經(jīng)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制作精良的課件被眾多網(wǎng)絡紛紛轉載, 得到了兄弟院校學習和講授普通化學課程的學生、 老師的一致稱贊: “是大家學習和講授普通化學課程的好幫手”。三、“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建設工程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沖鋒教材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立足于我國國情,學習國外經(jīng)驗,為國內服務,體現(xiàn)中國特色;要解放思

10、想,實事求是。我們無機化學教研室史啟禎教授主編的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和唐宗薰教授主編的中級無機化學分別作為“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和“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兩本教材突出了人本教育、實施差異教育的思想; 著眼于社會和個人的發(fā)展需要, 著眼于學生能力和智慧的培養(yǎng), 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合理解決了以往教材只強調學科的系統(tǒng)性、 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和崗位對人才規(guī)格的要求, 專業(yè)面過窄、 直接影響對社會需求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和課程設置與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內容陳舊、 不能體現(xiàn)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不能體現(xiàn)科技發(fā)展的需求和時代的特征與課程結構和內容缺少彈性、 缺乏

11、設置合理的選修課目、不利于安排教學等問題。前者具有明晰的定位、實現(xiàn)“立體化”、全新的構架、 很強的可讀性和探索了低年級開展雙語教學形式等特點, 2007 年榮獲陜西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先后入選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選題研究項目、陜西省“教學研究重點項目”、 國家“十一五”教材規(guī)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教材建設項目”。后者填補了無機化學與高等無機化學之間的“中等”水平,完成了同一學科三個不同層次的課程體系。 正如黃春輝院士的評價: “我認為作者自始至終在深度和廣度上, 在知識層次和編寫方法上都認真地把握住了中級這個位置。 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很有特色,符合教改方向的教材?!彼摹ⅰ敖虒W科研訓練”工程是高等理科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催化劑教育部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lián)合設立的“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 旨在促進科學研究與教育的結合, 加強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這是提高高等理科教育教學質量的又一舉措,取得了預期效果。在這項基金的資助下,我們化學系順利入選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 成為陜西省和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成為陜西省“具有工學和醫(yī)學背景的化學拔尖創(chuàng)新復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由于我們緊跟教育部啟動的幾項重大舉措,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上切實得到提高。最近,由史啟禎教授牽頭,聯(lián)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