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用藥護理_第1頁
中藥用藥護理_第2頁
中藥用藥護理_第3頁
中藥用藥護理_第4頁
中藥用藥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藥用藥護理中藥用藥護理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了解:常用劑型的制作方法和使用;常用易中毒的中草藥分類。 熟悉:中藥的特殊煎法;外用的膏藥、油膏、箍圍藥、摻藥、洗劑、酊劑的調(diào)制方法及應(yīng)用;“八法”的護理方法;中草藥中毒的原因。 掌握:各種劑型的應(yīng)用;湯藥的煎煮法;內(nèi)服中藥的服藥法;中藥“八法的基本概念;中藥中毒的解救及護理。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中藥給藥法中藥給藥法 一、中藥劑型一、中藥劑型(一)湯劑(一)湯劑 藥物配成方劑,加水煎煮成湯液,去渣取汁飲藥物配成方劑,加水煎煮成湯液,去渣取汁飲服或外用,稱為湯劑。服或外用,稱為湯劑。 特點特點:吸收快吸收快,作用迅速,加減靈活,適用于,作用迅速,加減靈活,適用

2、于一般病證和急性病證。一般病證和急性病證。 服法服法:內(nèi)服、灌腸、熏洗。:內(nèi)服、灌腸、熏洗。(二)散劑(二)散劑 將一種或數(shù)種藥物碾碎,研成混合均勻的干將一種或數(shù)種藥物碾碎,研成混合均勻的干燥粉末。燥粉末。 特點特點:制作簡便,節(jié)省藥材,不易變質(zhì),:制作簡便,節(jié)省藥材,不易變質(zhì),便于攜帶,吸收較湯劑慢。便于攜帶,吸收較湯劑慢。 服法服法:內(nèi)服,即可直接沖服或用湯劑、米:內(nèi)服,即可直接沖服或用湯劑、米湯等調(diào)服;外用,即將藥物外敷或摻撒于瘡湯等調(diào)服;外用,即將藥物外敷或摻撒于瘡面和患部。面和患部。(三)丸劑(三)丸劑 將藥物研成細末,與水或蜂蜜、米糊、面糊、將藥物研成細末,與水或蜂蜜、米糊、面糊、

3、酒、醋等賦形劑混合制成圓形固體劑型。酒、醋等賦形劑混合制成圓形固體劑型。 “丸者緩也丸者緩也” 特點特點:吸收緩慢吸收緩慢,藥力持久,體積小,服,藥力持久,體積小,服用、攜帶、貯存方便,常用于慢性和虛弱性用、攜帶、貯存方便,常用于慢性和虛弱性疾病。疾病。 服法服法:吞服、嚼服。:吞服、嚼服。(四)膏劑(四)膏劑 將藥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濃縮而成的劑型。將藥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濃縮而成的劑型。 特點特點:服用量小,外用可緩慢吸收,持久發(fā)揮:服用量小,外用可緩慢吸收,持久發(fā)揮療效。療效。 服法服法:內(nèi)服膏藥內(nèi)服膏藥用開水沖服,多用于用開水沖服,多用于滋補滋補;外;外用膏劑有用膏劑有軟膏軟膏,用時直接涂

4、抹于患處,常用于,用時直接涂抹于患處,常用于瘡瘍病人瘡瘍病人;硬膏硬膏,用時先以文火烤熱,使其變,用時先以文火烤熱,使其變軟,待全部軟化后,貼于患處,雙手用力壓勻,軟,待全部軟化后,貼于患處,雙手用力壓勻,皮膚過敏者禁用,如十香暖臍膏,常用于皮膚過敏者禁用,如十香暖臍膏,常用于風寒風寒痹痛痹痛。(五)丹劑(五)丹劑 用含用含汞、硫磺汞、硫磺等礦物質(zhì),經(jīng)過精煉、升華、等礦物質(zhì),經(jīng)過精煉、升華、熔合等技術(shù)處理的化合制劑。熔合等技術(shù)處理的化合制劑。 特點特點:劑量小,作用大,常用于急性病證。:劑量小,作用大,常用于急性病證。 服法服法:內(nèi)服、外用:內(nèi)服、外用(六)酒劑(六)酒劑 又稱藥酒,是以酒為溶

5、媒,一般以白酒又稱藥酒,是以酒為溶媒,一般以白酒或黃酒浸泡藥物,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溶或黃酒浸泡藥物,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溶入酒中,得出澄清浸出液的劑型。入酒中,得出澄清浸出液的劑型。 特點特點:陰虛火旺之證的病人禁用。:陰虛火旺之證的病人禁用。 服法服法:內(nèi)服,多用于體質(zhì)虛弱、風濕骨:內(nèi)服,多用于體質(zhì)虛弱、風濕骨痛。外用可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痛。外用可消腫止痛、殺蟲止癢。(七)沖劑(七)沖劑 將藥物濃縮浸膏與適量輔料混合制成的顆將藥物濃縮浸膏與適量輔料混合制成的顆粒狀散劑。粒狀散劑。 特點特點:比丸劑、片劑作用迅速;較湯劑、:比丸劑、片劑作用迅速;較湯劑、糖漿劑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服用簡糖漿劑體

6、積小、重量輕、易攜帶、服用簡單;但易吸潮,需密封保存。多用于外感、單;但易吸潮,需密封保存。多用于外感、肝膽、脾胃等病證。肝膽、脾胃等病證。 服法服法:服用時沖入開水,使其溶解后,即:服用時沖入開水,使其溶解后,即可服用??煞谩#ò耍┨菨{劑(八)糖漿劑 將藥物煎煮后去渣取汁,再熬成濃縮液,將藥物煎煮后去渣取汁,再熬成濃縮液,加入適量蔗糖而制成的藥物水溶液。加入適量蔗糖而制成的藥物水溶液。 特點特點:有甜味,便于服用,便于兒童服用。:有甜味,便于服用,便于兒童服用。(九)針劑(九)針劑 又名注射劑,將中藥經(jīng)過精制提煉而制成的又名注射劑,將中藥經(jīng)過精制提煉而制成的滅菌溶液。滅菌溶液。 特點特點:

7、作用迅速,劑量準確,給藥方便,藥:作用迅速,劑量準確,給藥方便,藥液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響,能直接進入人液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響,能直接進入人體組織,常用于各種病證和危重病人的搶救。體組織,常用于各種病證和危重病人的搶救。 用法用法:皮下、肌肉、靜脈、穴位注射。:皮下、肌肉、靜脈、穴位注射。(十)露劑(十)露劑 用新鮮芳香藥物通過蒸餾收取蒸餾液的劑用新鮮芳香藥物通過蒸餾收取蒸餾液的劑型。型。 特點特點:氣味清淡、芳香無色、便于口服,:氣味清淡、芳香無色、便于口服,一般作為治療中的輔助飲料。一般作為治療中的輔助飲料。(十一)其它(十一)其它 片劑、膠囊劑、茶劑、氣霧劑、滴丸、片劑、膠囊劑、茶劑、

8、氣霧劑、滴丸、安瓿口服液等安瓿口服液等如何正確煎藥?如何正確煎藥? 二、二、 煎藥方法煎藥方法( (重點)重點) (一)煎藥用具(一)煎藥用具1、合適器具、合適器具 砂鍋、瓦罐、陶瓷罐為佳砂鍋、瓦罐、陶瓷罐為佳; 搪瓷類、玻璃器皿次之搪瓷類、玻璃器皿次之2、禁忌器具、禁忌器具 鐵、錫、銅、鋁鐵、錫、銅、鋁 1、水質(zhì)、水質(zhì)Z潔凈、礦物質(zhì)少為原則潔凈、礦物質(zhì)少為原則Z多用多用自來水自來水、井水井水、蒸餾水或純凈水、蒸餾水或純凈水自來水不應(yīng)現(xiàn)接現(xiàn)煎,最好先接在盆中靜置自來水不應(yīng)現(xiàn)接現(xiàn)煎,最好先接在盆中靜置一定時間,以減少其中所含的氯;一定時間,以減少其中所含的氯;井水煎藥宜放置一段時間,以便沉淀后除

9、去井水煎藥宜放置一段時間,以便沉淀后除去其中的雜質(zhì),保證藥物煎煮質(zhì)量,以提高藥其中的雜質(zhì),保證藥物煎煮質(zhì)量,以提高藥物的療效。物的療效。 (二)煎藥用水(二)煎藥用水 注意注意事項事項頭煎頭煎用涼水或涼開水用涼水或涼開水,不可用開水煎藥。,不可用開水煎藥。2、水量、水量 煎藥的水量一般應(yīng)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吸水煎藥的水量一般應(yīng)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吸水量的大小、煎煮時間、治療所需藥量等因量的大小、煎煮時間、治療所需藥量等因素決定。素決定。 一般第一煎是將藥物飲片適當加壓后,加一般第一煎是將藥物飲片適當加壓后,加水至淹沒藥物表面水至淹沒藥物表面2-3cm2-3cm為宜。為宜。2、水量、水量 質(zhì)地堅硬、粘稠

10、或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略多;質(zhì)地堅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略多;質(zhì)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揮發(fā),煎煮時間較短質(zhì)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揮發(fā),煎煮時間較短的藥物,則加水量可略少。第二煎的加水量為第的藥物,則加水量可略少。第二煎的加水量為第一煎加水量的一煎加水量的1/21/2或或1/31/3為宜;煎藥時應(yīng)一次將水為宜;煎藥時應(yīng)一次將水加足,避免煎藥過程中頻頻加水,如不慎將藥弄加足,避免煎藥過程中頻頻加水,如不慎將藥弄糊,應(yīng)棄去,不可加水再煎后服用。糊,應(yīng)棄去,不可加水再煎后服用。 注意注意! 花、葉、全草類藥物,加水量要適當增多花、葉、全草類藥物,加水量要適當增多些。些。 礦物類、貝殼類藥物,加

11、水量稍減。礦物類、貝殼類藥物,加水量稍減。 煎藥過程中,不可頻頻加水;更不可把藥煎藥過程中,不可頻頻加水;更不可把藥煎干;藥煎糊后,不可服用,也不可加水煎干;藥煎糊后,不可服用,也不可加水再煎。再煎。3、煎前清洗浸泡煎前清洗浸泡 以花、葉、草類為主的浸泡以花、葉、草類為主的浸泡20-30分鐘;分鐘; 一般復方湯劑浸泡一般復方湯劑浸泡3060分鐘;分鐘; 以根莖、種子、果實類為主的浸泡以根莖、種子、果實類為主的浸泡60分分鐘;鐘; 迅速清洗迅速清洗冷水浸泡冷水浸泡 火候:煎藥溫度高低火候:煎藥溫度高低文火:小火慢煎文火:小火慢煎武火:大火急煎武火:大火急煎注意注意事項事項解表類、清熱類、芳香類藥

12、物不宜久煎,解表類、清熱類、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 防藥性揮發(fā)防藥性揮發(fā)滋補藥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滋補藥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4、煎藥火候與時間、煎藥火候與時間 原則:先武后文原則:先武后文5、煎煮次數(shù)與方法、煎煮次數(shù)與方法 中藥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應(yīng)煎兩次 一煎一煎二煎二煎備注備注一般藥物一般藥物2030分鐘分鐘1020分鐘分鐘先武后文先武后文解表、解表、芳香類藥物芳香類藥物1520分鐘分鐘1015分鐘分鐘武火快煎武火快煎滋補藥滋補藥4050分鐘分鐘3040分鐘分鐘文火緩煎文火緩煎受熱易變性受熱易變性藥物藥物待其他藥物煎好前待其他藥物煎好前510分鐘分鐘加入加入有毒藥物

13、有毒藥物文火久煎文火久煎約約6090分鐘分鐘6、特殊煎藥法、特殊煎藥法 先煎:對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藥材,如牡蠣等先煎:對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藥材,如牡蠣等貝殼類貝殼類 后下:對于含揮發(fā)油有效成分的藥物(如金銀花、后下:對于含揮發(fā)油有效成分的藥物(如金銀花、魚腥草、砂仁等)魚腥草、砂仁等) 有效成分久煎易被破壞的藥材(如大黃等)有效成分久煎易被破壞的藥材(如大黃等) 包煎:易漂浮于水面的藥材(如海金沙等)包煎:易漂浮于水面的藥材(如海金沙等) 有毛對咽喉有刺激性的藥材(如辛夷等)有毛對咽喉有刺激性的藥材(如辛夷等) 使藥液渾濁的藥物(如蒲黃、灶心土等)使藥液渾濁的藥物(如蒲黃、灶心土等) 目的

14、:目的:增加藥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藥物毒增加藥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藥物毒性,充分發(fā)揮藥物的療效。性,充分發(fā)揮藥物的療效。難溶于水的藥物:難溶于水的藥物:礦物類、介殼類藥礦物類、介殼類藥物物,質(zhì)地堅硬,藥味難出,打碎后先煎,質(zhì)地堅硬,藥味難出,打碎后先煎30分鐘再下其他藥。分鐘再下其他藥。龍骨龍骨石膏石膏赭石赭石牡蠣牡蠣有毒藥物:有毒藥物:生南星、生附子,為降低或消除生南星、生附子,為降低或消除毒性先煎毒性先煎13小時小時泥沙多的藥物(灶心土等)泥沙多的藥物(灶心土等) 、質(zhì)輕量大、質(zhì)輕量大的藥物(蘆根、茅根等)的藥物(蘆根、茅根等) :先煎,澄清后先煎,澄清后取汁,以藥汁代水再煎其他藥物。取汁,以藥汁

15、代水再煎其他藥物。附子附子灶心土灶心土蘆根蘆根茅根茅根l藥物類型:藥物類型:氣味芳香類藥物氣味芳香類藥物l目的:為防其藥物揮發(fā)目的:為防其藥物揮發(fā)l方法:一般藥物煎好方法:一般藥物煎好前前10分鐘分鐘放入,放入,再與其他藥物同煎再與其他藥物同煎薄荷薄荷藿香藿香砂仁砂仁沉香沉香l藥物類型:藥物類型:粉末類、含絨類藥物粉末類、含絨類藥物l目的:防止煎后藥液混濁及減少對消目的:防止煎后藥液混濁及減少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l方法:方法:紗布包好紗布包好,再放入鍋內(nèi)與其他,再放入鍋內(nèi)與其他藥物同煎藥物同煎車前子車前子滑石滑石青黛青黛旋覆花旋覆花l藥物類型:藥物類型:貴重藥物貴重

16、藥物(人參、羚羊角片、(人參、羚羊角片、鹿茸等)鹿茸等)l目的:為保存貴重藥的有效成分,盡量減目的:為保存貴重藥的有效成分,盡量減少損耗少損耗l方法:將藥物切成小片,方法:將藥物切成小片,單味煎煮單味煎煮23小小時時,煎好后,煎好后,單獨服用或兌入湯藥中同服單獨服用或兌入湯藥中同服l藥物類型:藥物類型:膠質(zhì)類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藥物膠質(zhì)類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藥物(阿膠、鹿角膠、飴糖等)(阿膠、鹿角膠、飴糖等)l目的:防止藥物粘鍋煮糊,附著他藥而影目的:防止藥物粘鍋煮糊,附著他藥而影響藥效響藥效l方法:方法:單獨加溫溶化或置于剛煎好的去渣單獨加溫溶化或置于剛煎好的去渣藥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溶解藥液

17、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溶解l根據(jù)處方將各藥混合裝入以特殊布料制成的煎藥根據(jù)處方將各藥混合裝入以特殊布料制成的煎藥袋內(nèi),用冷水浸泡袋內(nèi),用冷水浸泡3060分鐘,加入適量水,將分鐘,加入適量水,將水和浸泡好的中藥連袋投入煎藥機內(nèi),調(diào)節(jié)溫度水和浸泡好的中藥連袋投入煎藥機內(nèi),調(diào)節(jié)溫度和時間。和時間。l優(yōu)點:方便衛(wèi)生、劑量均勻、省時省力、可隨時優(yōu)點:方便衛(wèi)生、劑量均勻、省時省力、可隨時服用、一劑或多劑一次煎成。服用、一劑或多劑一次煎成。 (一)內(nèi)服法(一)內(nèi)服法 1、服藥時間、服藥時間 三、用藥方法三、用藥方法 一般中成藥宜在進食前、后一般中成藥宜在進食前、后0.51小時服用,小時服用,一日一日23次

18、。次。 急性病、熱性病應(yīng)隨煎隨服。急性病、熱性病應(yīng)隨煎隨服。 治療咽喉疾患的藥、清熱解暑藥宜不拘時間治療咽喉疾患的藥、清熱解暑藥宜不拘時間頻服。頻服。 止瀉藥宜及時給予,按時再服,瀉止停藥。止瀉藥宜及時給予,按時再服,瀉止停藥。 滋補藥宜空腹服用滋補藥宜空腹服用 制酸藥宜飯前制酸藥宜飯前1小時服用小時服用 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 如消導藥、健胃藥飯后如消導藥、健胃藥飯后1小時服小時服用用 飯前服藥飯前服藥 飯后服藥飯后服藥 定時服藥定時服藥 平喘藥、截瘧藥發(fā)作前平喘藥、截瘧藥發(fā)作前2 23 3小時小時 月經(jīng)不調(diào)藥在月經(jīng)前月經(jīng)不調(diào)藥在月經(jīng)前3 37 7天服天服 安神藥宜睡前半小時服

19、用;安神藥宜睡前半小時服用; 緩下藥緩下藥宜入夜睡前服用,病宜入夜睡前服用,病情嚴重者,可不拘于此,應(yīng)情嚴重者,可不拘于此,應(yīng)酌情給藥。酌情給藥。 睡前服藥睡前服藥 2、服藥劑量、服藥劑量 一般服法:一般服法:一般湯劑一日一劑,分一般湯劑一日一劑,分23次次服用,間隔服用,間隔46小時為宜,小兒酌減。小時為宜,小兒酌減。 頓服:頓服:病情緊急者,可一次一煎,大量頓病情緊急者,可一次一煎,大量頓服服 小量頻服:小量頻服:嘔吐病人和小兒患者宜少量多嘔吐病人和小兒患者宜少量多次服用。次服用。 2、服藥劑量、服藥劑量 不拘時服:不拘時服:病在口腔、咽喉宜緩慢頻服或病在口腔、咽喉宜緩慢頻服或隨時含服。隨

20、時含服。 不拘量服:不拘量服:對發(fā)汗、瀉下、催吐等,服藥對發(fā)汗、瀉下、催吐等,服藥劑量不必拘泥,一般以劑量不必拘泥,一般以中病即止中病即止為宜。為宜。 定時服用:定時服用:丸劑、散劑、膏劑等中成藥,丸劑、散劑、膏劑等中成藥,按說明。按說明。3、服藥溫度、服藥溫度 (一)溫服(一)溫服溫服是指將煎好的湯藥溫服是指將煎好的湯藥放溫放溫后服用,或?qū)⒅泻蠓?,或?qū)⒅谐伤幱脺亻_水、酒、藥汁等成藥用溫開水、酒、藥汁等溫熱液體溫熱液體送服的送服的方法。方法。 一般湯劑均宜溫服。一般湯劑均宜溫服。 一些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如乳香、沒藥等一些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如乳香、沒藥等宜溫服。宜溫服。 注意注意!1 1、

21、湯劑放冷后,要溫服時,應(yīng)再加熱、湯劑放冷后,要溫服時,應(yīng)再加熱至沸,放溫后服用。至沸,放溫后服用。2 2、不應(yīng)舍去沉淀部分而只服清液。、不應(yīng)舍去沉淀部分而只服清液。(二)熱服(二)熱服 熱服是指將剛煎好的藥液熱服是指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趁熱服下,或?qū)⒅蟹?,或?qū)⒅谐伤幱贸伤幱脽衢_水熱開水送服的方法。送服的方法。 寒證宜熱藥熱服。寒證宜熱藥熱服。 真熱假寒證宜寒藥熱服,以減少病人服藥格真熱假寒證宜寒藥熱服,以減少病人服藥格拒。拒。 回陽補益藥、發(fā)汗解表藥、活血化瘀藥、透回陽補益藥、發(fā)汗解表藥、活血化瘀藥、透疹藥等宜熱服。疹藥等宜熱服。(三)冷服(三)冷服 冷服是將煎好的湯劑冷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放冷放

22、冷后服下,或?qū)⒑蠓?,或?qū)⒅谐伤幱弥谐伤幱脹鲩_水涼開水送服的方法。送服的方法。 熱證宜寒藥冷服。熱證宜寒藥冷服。 真寒假熱證宜熱藥冷服。真寒假熱證宜熱藥冷服。 止血、收斂、清熱、解毒、祛暑等湯劑止血、收斂、清熱、解毒、祛暑等湯劑宜冷服。宜冷服。 (1)助藥力)助藥力 (2)察病情)察病情 (3)慎飲食)慎飲食 服中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尤其服中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尤其對于實證對于實證 ;對于一些久病體虛或平素年老;對于一些久病體虛或平素年老體弱者,在清淡易消化飲食前提下,適當體弱者,在清淡易消化飲食前提下,適當喝些雞湯或魚湯,有利于體虛的康復。喝些雞湯或魚湯,有利于體虛的康復。

23、4、藥后調(diào)護、藥后調(diào)護 (二)外服法(二)外服法 1 1膏藥膏藥 一切外科病證初起、已成、潰后各個階段,一切外科病證初起、已成、潰后各個階段,均可應(yīng)用。均可應(yīng)用。 2 2油膏油膏 適用于腫瘍、潰瘍、皮膚病的糜爛結(jié)痂滲適用于腫瘍、潰瘍、皮膚病的糜爛結(jié)痂滲液不多者,肛門疾病等也可應(yīng)用液不多者,肛門疾病等也可應(yīng)用 3 3箍圍藥箍圍藥 凡外瘍無論初起、成膿或潰后,腫勢散漫不聚,凡外瘍無論初起、成膿或潰后,腫勢散漫不聚,無集中硬塊者,均可使用本法無集中硬塊者,均可使用本法 4 4摻藥摻藥 (1 1)消散藥)消散藥 用于腫瘍初起,而腫勢局限于一處者用于腫瘍初起,而腫勢局限于一處者 (2 2)提膿祛腐藥)提

24、膿祛腐藥 潰瘍初起,膿栓未落,腐肉未脫,或膿水不凈,潰瘍初起,膿栓未落,腐肉未脫,或膿水不凈,新肉未生的時候,均可使用新肉未生的時候,均可使用 (3 3)腐蝕藥與平胬藥)腐蝕藥與平胬藥 (4 4)生肌收口藥)生肌收口藥 (5 5)止血藥)止血藥 (6 6)清熱收澀藥)清熱收澀藥 5.5.洗劑洗劑 一般用于急性、過敏性皮膚病,酒齄鼻和粉一般用于急性、過敏性皮膚病,酒齄鼻和粉刺等刺等 6.6.酊劑酊劑 一般用于瘡瘍未潰及皮膚病一般用于瘡瘍未潰及皮膚病 7.7.草藥草藥 一切外科病菌之腫瘍,具有紅腫熱痛的陽證;一切外科病菌之腫瘍,具有紅腫熱痛的陽證;創(chuàng)傷淺表出血;皮膚病止癢;毒蛇咬傷等均創(chuàng)傷淺表出血

25、;皮膚病止癢;毒蛇咬傷等均可使用可使用 (三)其他方法 1.1.含嗽給藥法含嗽給藥法 2.2.陰道給藥法陰道給藥法 3.3.藥擦浴降溫法藥擦浴降溫法 4.4.中藥保留灌腸法中藥保留灌腸法 5.5.中藥注射給藥法中藥注射給藥法 6.6.超聲霧化吸入法超聲霧化吸入法 7.7.中藥離子導入療法中藥離子導入療法 8.8.中藥穴位介入療法中藥穴位介入療法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中藥用藥中藥用藥“八法八法”及護及護理理 “八法八法”通常是指汗法、吐法、下法、通常是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消法、補法。每一和法、溫法、清法、消法、補法。每一種治法都是經(jīng)過四診合參、審證求因,種治法都是經(jīng)過四診合參、審證求因

26、,辨明證候、病因、病機之后,有針對性辨明證候、病因、病機之后,有針對性地采取的治療方法。地采取的治療方法。 (一)汗法及護理(一)汗法及護理 概念:概念:解表法,解表法,是一種疏散表邪,促使人是一種疏散表邪,促使人體微微出汗,將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隨汗體微微出汗,將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隨汗而解的治法。而解的治法。適用證:適用證:外感表證,疹出不外感表證,疹出不透、疹發(fā)不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水腫透、疹發(fā)不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水腫實證兼有表證。實證兼有表證。護理措施護理措施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酸性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酸性和生冷、油膩的食物。和生冷、油膩的食物

27、。湯藥宜湯藥宜武火快煎武火快煎熱服熱服,飲熱水、熱飲料等以助藥力;,飲熱水、熱飲料等以助藥力;服藥后,宜臥床加蓋衣被休息,促發(fā)汗。服藥后,宜臥床加蓋衣被休息,促發(fā)汗。觀察生命體征及出汗特點。發(fā)汗應(yīng)以觀察生命體征及出汗特點。發(fā)汗應(yīng)以遍身微汗為宜,遍身微汗為宜,即汗出邪去為度。即汗出邪去為度。汗出不徹,繼續(xù)用藥;汗出過多,汗出不徹,繼續(xù)用藥;汗出過多,口服糖鹽水或輸液;大汗不止,易致傷陰耗陽,應(yīng)口服糖鹽水或輸液;大汗不止,易致傷陰耗陽,應(yīng)及時報告醫(yī)師,采取相應(yīng)措施。及時報告醫(yī)師,采取相應(yīng)措施。汗出熱退時,應(yīng)及時用干毛巾或熱毛巾擦干,忌用汗出熱退時,應(yīng)及時用干毛巾或熱毛巾擦干,忌用冷毛巾擦拭,以防毛

28、孔郁閉,不利病邪外達;大汗冷毛巾擦拭,以防毛孔郁閉,不利病邪外達;大汗淋漓者,暫時不要給予更衣,可在胸前、背后鋪上淋漓者,暫時不要給予更衣,可在胸前、背后鋪上干毛巾,汗止時再更換衣被,注意避風寒;防止復干毛巾,汗止時再更換衣被,注意避風寒;防止復感。感。 護理措施護理措施病位在表,藥后無汗者可針刺大椎、曲池穴病位在表,藥后無汗者可針刺大椎、曲池穴以透邪發(fā)汗。以透邪發(fā)汗。發(fā)汗要因時因人而宜,暑天炎熱,汗之宜輕;發(fā)汗要因時因人而宜,暑天炎熱,汗之宜輕;冬令嚴寒,汗之宜重;體虛者,汗之宜緩;冬令嚴寒,汗之宜重;體虛者,汗之宜緩;體實者,汗之宜峻。體實者,汗之宜峻。服用含有麻黃的藥物后,要注意患者的血

29、壓服用含有麻黃的藥物后,要注意患者的血壓及心率變化。及心率變化。 服發(fā)汗解表藥的同時,禁用或慎用解熱鎮(zhèn)痛服發(fā)汗解表藥的同時,禁用或慎用解熱鎮(zhèn)痛類的西藥,以防汗出過多而傷陰。類的西藥,以防汗出過多而傷陰。( (二二) )吐法及護理吐法及護理 概念:概念:涌吐法,是通過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涌吐法,是通過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從口中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從口中吐出的一種治法。吐出的一種治法。 適用證:適用證:病位在上,病勢急暴、體質(zhì)壯實、實邪壅病位在上,病勢急暴、體質(zhì)壯實、實邪壅塞的病證。包括中風的痰涎壅盛、癲狂、宿食、食塞的病證。包括

30、中風的痰涎壅盛、癲狂、宿食、食厥、氣厥、胃中殘留毒物等。厥、氣厥、胃中殘留毒物等。 慎用于:慎用于:體虛氣弱,尤其是孕婦、老人、小兒。體虛氣弱,尤其是孕婦、老人、小兒。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涌吐藥一般分兩次服用,如第一次已吐者,需根涌吐藥一般分兩次服用,如第一次已吐者,需根據(jù)醫(yī)囑,決定是否服第二次。據(jù)醫(yī)囑,決定是否服第二次。 服藥后不吐者,可用壓舌板刺激咽喉部,助其嘔服藥后不吐者,可用壓舌板刺激咽喉部,助其嘔吐。臥床病人應(yīng)將其頭偏向一側(cè),避免嘔吐物誤吐。臥床病人應(yīng)將其頭偏向一側(cè),避免嘔吐物誤入呼吸道。入呼吸道。 吐后用溫開水漱口,及時清除嘔吐物。吐后用溫開水漱口,及時清除嘔吐物。 服藥得吐者,叮囑

31、患者坐臥避免風吹,以防吐后服藥得吐者,叮囑患者坐臥避免風吹,以防吐后體虛,復感外邪。體虛,復感外邪。 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嘔吐不止者,可服少許姜汁或冷粥解之。嘔吐不止者,可服少許姜汁或冷粥解之。 嚴重嘔吐者,應(yīng)注意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嚴重嘔吐者,應(yīng)注意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嘔吐物的色、量、質(zhì)、有無出血等,并作好嘔吐物的色、量、質(zhì)、有無出血等,并作好記錄。記錄。 嘔吐后不應(yīng)立即進食,稍后可給予清淡、易嘔吐后不應(yīng)立即進食,稍后可給予清淡、易消化的素食,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或粘膩之消化的素食,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或粘膩之品。品。 食物中毒或服毒患者,可根據(jù)需要保留嘔吐食物中毒或服毒患者,可根據(jù)需要保留嘔吐物

32、以便化驗。物以便化驗。(三)下法與護理(三)下法與護理 概念:概念:瀉下法,是通過蕩滌腸胃、通利大瀉下法,是通過蕩滌腸胃、通利大便,使停留在腸胃的有形積滯從大便而出便,使停留在腸胃的有形積滯從大便而出的一種治法。的一種治法。 適用證:適用證:適用于燥屎內(nèi)結(jié),宿食不化、結(jié)適用于燥屎內(nèi)結(jié),宿食不化、結(jié)痰停飲、瘀血內(nèi)停等證。痰停飲、瘀血內(nèi)停等證。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1、寒下:適用于里實熱證。代表方有大承氣湯、增液、寒下:適用于里實熱證。代表方有大承氣湯、增液承氣湯等。承氣湯等。 (1)應(yīng)安排在調(diào)節(jié)溫濕度方面良好的病室,使病人感)應(yīng)安排在調(diào)節(jié)溫濕度方面良好的病室,使病人感到?jīng)鏊⑹孢m,有利于靜心養(yǎng)病。到

33、涼爽、舒適,有利于靜心養(yǎng)病。 (2)大承氣湯正確煎煮方法是:先煎方中的枳實和厚)大承氣湯正確煎煮方法是:先煎方中的枳實和厚樸,大黃后下,芒硝沖服,以發(fā)揮瀉下作用。樸,大黃后下,芒硝沖服,以發(fā)揮瀉下作用。 (3)服藥期間應(yīng)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觀察)服藥期間應(yīng)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觀察排泄物性質(zhì)、量、次數(shù)、顏色、腹痛減輕的情況,若出排泄物性質(zhì)、量、次數(shù)、顏色、腹痛減輕的情況,若出現(xiàn)虛脫,應(yīng)及時救治?,F(xiàn)虛脫,應(yīng)及時救治。 (4)在服藥期間必要時應(yīng)暫禁食)在服藥期間必要時應(yīng)暫禁食35日。待燥屎瀉下日。待燥屎瀉下后再給病人服米湯、面條等易消化、養(yǎng)胃氣的飲食;忌后再給病人服米湯、面條等易消化

34、、養(yǎng)胃氣的飲食;忌食油膩、辛辣食物及飲酒。食油膩、辛辣食物及飲酒。 (5)表里無實熱者及孕婦忌用。)表里無實熱者及孕婦忌用。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2、溫下:適用于因寒成結(jié)之里實證。代表方、溫下:適用于因寒成結(jié)之里實證。代表方有大黃附子湯、溫脾湯等。有大黃附子湯、溫脾湯等。 (1)里寒病人宜住向陽病室,注意保暖。)里寒病人宜住向陽病室,注意保暖。 (2)在飲食上應(yīng)給予溫熱性味之食品。)在飲食上應(yīng)給予溫熱性味之食品。 (3)溫脾湯,方中大黃應(yīng)先用酒洗后再與其)溫脾湯,方中大黃應(yīng)先用酒洗后再與其它藥同煎,藥宜飯前溫服。它藥同煎,藥宜飯前溫服。 (4)服藥后應(yīng)觀察腹部疼痛減輕情況,宜連)服藥后應(yīng)觀察腹部疼

35、痛減輕情況,宜連續(xù)輕瀉。服藥后,如腹痛漸減,肢溫回緩,則續(xù)輕瀉。服藥后,如腹痛漸減,肢溫回緩,則病勢好轉(zhuǎn)。病勢好轉(zhuǎn)。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3、潤下:適用于熱盛傷津,或病后津虧未復,、潤下:適用于熱盛傷津,或病后津虧未復,或年老津涸,或產(chǎn)后血枯便秘,或習慣性便秘或年老津涸,或產(chǎn)后血枯便秘,或習慣性便秘等。代表方有五仁湯、麻子仁丸等。等。代表方有五仁湯、麻子仁丸等。 (1)潤下藥一般宜早、晚空腹服用。在服藥)潤下藥一般宜早、晚空腹服用。在服藥期間應(yīng)配合食療以潤腸通便,如香蕉、蜂蜜、期間應(yīng)配合食療以潤腸通便,如香蕉、蜂蜜、果仁、菜泥有助于通便。果仁、菜泥有助于通便。 (2)對習慣性便秘病人應(yīng)養(yǎng)成定時排便

36、習慣,)對習慣性便秘病人應(yīng)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也可在腹部進行按摩療法。也可在腹部進行按摩療法。 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4 4、逐水:適用于水飲停聚體內(nèi),或胸脅有水氣,或、逐水:適用于水飲停聚體內(nèi),或胸脅有水氣,或腹腫脹滿,凡脈證俱實者,皆可逐水。代表方有十棗腹腫脹滿,凡脈證俱實者,皆可逐水。代表方有十棗湯等。湯等。 (1 1)逐水藥多用于胸水和腹水病證,服藥后要注意心)逐水藥多用于胸水和腹水病證,服藥后要注意心下痞滿和腹部脹痛情況。下痞滿和腹部脹痛情況。 (2 2)由于此藥有毒而力峻,易傷正氣,所以體虛、)由于此藥有毒而力峻,易傷正氣,所以體虛、孕婦忌用,有惡寒表證者不可服用。孕婦忌用,有惡寒表證者

37、不可服用。 5 5、攻補兼施:適用于里實證虛而大便秘結(jié)者。代表方、攻補兼施:適用于里實證虛而大便秘結(jié)者。代表方有新加黃龍湯、增液承氣湯。有新加黃龍湯、增液承氣湯。(四)和法與護理(四)和法與護理 概念:概念:和解法,是通過和解與調(diào)和的方和解法,是通過和解與調(diào)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臟腑、陰陽、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臟腑、陰陽、表里失和之證得以解除的一種治法。表里失和之證得以解除的一種治法。 適用證:適用證:適用于邪犯少陽,肝脾不和,適用于邪犯少陽,肝脾不和,寒熱錯雜等病邪在寒熱錯雜等病邪在半表半里之證半表半里之證。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油膩及辛辣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

38、忌食油膩及辛辣之品。之品。 服和解少陽藥期間,應(yīng)忌食蘿卜。服和解少陽藥期間,應(yīng)忌食蘿卜。 服調(diào)和肝脾藥期間,應(yīng)作好情志護理,使服調(diào)和肝脾藥期間,應(yīng)作好情志護理,使病人心情舒暢。病人心情舒暢。 服調(diào)和腸胃藥時應(yīng)注意觀察腹脹及嘔吐情服調(diào)和腸胃藥時應(yīng)注意觀察腹脹及嘔吐情況。況。(五)溫法與護理(五)溫法與護理 概念:概念:溫陽法,是通過溫陽法,是通過溫里祛寒溫里祛寒的方法,使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種治療方法。得以消散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用證:適用證:寒邪直中臟腑、寒飲內(nèi)停、陽氣衰寒邪直中臟腑、寒飲內(nèi)停、陽氣衰微等證。微等證。 忌用:忌用:真熱假寒者、素體陰虛者。真熱假寒者、素體陰

39、虛者。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1 1、辨別寒熱真假,溫法必須針對寒證,熱、辨別寒熱真假,溫法必須針對寒證,熱證誤用溫熱護法,可加重病情。要因人、證誤用溫熱護法,可加重病情。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若素體火旺之人,或?qū)僖驎r、因地制宜。若素體火旺之人,或?qū)訇幪撌аw,或夏天炎暑之季,或南方陰虛失血之體,或夏天炎暑之季,或南方溫熱之城,劑量一般宜輕,且中病即止;溫熱之城,劑量一般宜輕,且中病即止;若冬季氣候寒冷或素體陽虛之人,劑量可若冬季氣候寒冷或素體陽虛之人,劑量可適當增加。適當增加。 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溫中祛寒藥適用于久病虛證,由于藥力緩,溫中祛寒藥適用于久病虛證,由于藥力緩,見效時間長,應(yīng)囑咐病人

40、要堅持服藥。見效時間長,應(yīng)囑咐病人要堅持服藥。 溫經(jīng)散寒藥適用于寒邪凝滯經(jīng)脈之證,服溫經(jīng)散寒藥適用于寒邪凝滯經(jīng)脈之證,服藥后,應(yīng)注意保暖,尤以四肢及腹部切忌藥后,應(yīng)注意保暖,尤以四肢及腹部切忌受涼。受涼。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回陽救逆藥適用于陽氣衰微,陰寒內(nèi)盛而回陽救逆藥適用于陽氣衰微,陰寒內(nèi)盛而致的四肢厥逆,陽氣將亡之危證。若昏迷致的四肢厥逆,陽氣將亡之危證。若昏迷病人可通過鼻飼法給藥,同時密切觀察病病人可通過鼻飼法給藥,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情變化。 服藥中出現(xiàn)咽喉疼痛、舌紅、咽干等癥時,服藥中出現(xiàn)咽喉疼痛、舌紅、咽干等癥時,為虛火上炎,應(yīng)及時停藥。為虛火上炎,應(yīng)及時停藥。 服藥期間,注意保暖

41、,宜進溫熱飲食,忌服藥期間,注意保暖,宜進溫熱飲食,忌食生冷寒涼、厚膩硬固之品。食生冷寒涼、厚膩硬固之品。(六)清法與護理(六)清法與護理 概念:概念:清熱法,是通過清熱瀉火、涼血等清熱法,是通過清熱瀉火、涼血等方法,使邪熱外泄,以方法,使邪熱外泄,以清除里熱清除里熱的一種治的一種治療方法。療方法。 適用證:適用證:里熱證。里熱證。 禁用:禁用:真寒假熱、虛陽上越等證、脾胃虛真寒假熱、虛陽上越等證、脾胃虛寒者、孕婦。寒者、孕婦。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服藥期間,飲食宜素淡,多食蔬菜瓜果。服藥期間,飲食宜素淡,多食蔬菜瓜果。 室內(nèi)溫度、衣被宜偏涼。室內(nèi)溫度、衣被宜偏涼。 服藥時宜溫服或涼服。服藥時宜溫

42、服或涼服。 服藥期間,應(yīng)注意觀察病情變化,熱清服藥期間,應(yīng)注意觀察病情變化,熱清邪除后宜停藥,以免久服損傷脾胃。邪除后宜停藥,以免久服損傷脾胃。(七)消法與護理(七)消法與護理 概念:概念:消導法,是通過消食導滯、軟堅散消導法,是通過消食導滯、軟堅散結(jié)的方法,使氣、血、痰、食、水、蟲等結(jié)的方法,使氣、血、痰、食、水、蟲等所結(jié)成的有形之邪所結(jié)成的有形之邪逐漸消散逐漸消散的一種治法。的一種治法。 適用證:適用證:飲食停滯,氣滯血瘀、水濕內(nèi)停、飲食停滯,氣滯血瘀、水濕內(nèi)停、痰飲不化。痰飲不化。 禁用:禁用:年老體弱、脾胃虛弱、孕婦等。年老體弱、脾胃虛弱、孕婦等。消法和下法消法和下法 共同:共同:祛除

43、有形實邪。祛除有形實邪。 病位:病位:下法:下法:以胃腸道為中心的,中下兩焦的病以胃腸道為中心的,中下兩焦的病變,特別是下焦。變,特別是下焦。 消法:消法:全身,包括臟腑、包括肌肉、筋骨、全身,包括臟腑、包括肌肉、筋骨、經(jīng)絡(luò),全身上下、內(nèi)外,病位比較寬。經(jīng)絡(luò),全身上下、內(nèi)外,病位比較寬。 病勢:病勢:下法:下法:病程較短,病勢急暴;病程較短,病勢急暴; 消法:消法:漸積形成,病勢較緩,病程較長。漸積形成,病勢較緩,病程較長。 正氣的狀況:正氣的狀況:下法:下法:適應(yīng)病證是病程較短,病勢適應(yīng)病證是病程較短,病勢較急,往往正氣虛衰不太明顯,或者不重。較急,往往正氣虛衰不太明顯,或者不重。 消法:消

44、法:病程較長,往往處于邪實正虛。病程較長,往往處于邪實正虛。 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勿過飽。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勿過飽。 消導之劑,應(yīng)根據(jù)方藥的氣味清淡、厚薄之消導之劑,應(yīng)根據(jù)方藥的氣味清淡、厚薄之別采用不同的煎藥法。別采用不同的煎藥法。 湯劑宜在飯后服,不可就服,中病即止。湯劑宜在飯后服,不可就服,中病即止。 服藥期間,觀察大便次數(shù)、形狀,一旦食消服藥期間,觀察大便次數(shù)、形狀,一旦食消滯化,脾氣得運,應(yīng)停藥。滯化,脾氣得運,應(yīng)停藥。 服消食劑不可與補益藥、收斂藥同服,以免服消食劑不可與補益藥、收斂藥同服,以免降低藥效。降低藥效。(八)補法與護理(八)補法與護理 概念:概念

45、: 補益法,是通過補養(yǎng)的方法,恢補益法,是通過補養(yǎng)的方法,恢復人體臟腑或氣血陰陽之間平衡的一種復人體臟腑或氣血陰陽之間平衡的一種治法。治法。 適用證:適用證:各種虛證。各種虛證。 禁用:禁用:凡實證而表現(xiàn)虛證假象者,如脾凡實證而表現(xiàn)虛證假象者,如脾胃實熱而食滯不化。胃實熱而食滯不化。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湯劑宜文火久煎。湯劑宜文火久煎。 藥宜飯前空腹服用。如遇外感,應(yīng)停服。藥宜飯前空腹服用。如遇外感,應(yīng)停服。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膩、生冷之品;忌食蘿卜和纖維素多的食油膩、生冷之品;忌食蘿卜和纖維素多的食物。物。 服藥期間,應(yīng)注意觀察生命

46、體征、血色素、服藥期間,應(yīng)注意觀察生命體征、血色素、體重及其他病情變化。鼓勵病人堅持用藥。體重及其他病情變化。鼓勵病人堅持用藥。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常用中草藥中毒解救及護理常用中草藥中毒解救及護理 一、毒性的含義一、毒性的含義 1.“1.“毒毒”是藥物的總稱是藥物的總稱 2. “2. “毒毒”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某種偏性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某種偏性 3. “3. “毒毒”是指藥物作用強弱的不同是指藥物作用強弱的不同 4. “4. “毒毒”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 二、引起中毒的因素二、引起中毒的因素 1.1.誤服偽品誤服偽品 2.2.品種混亂品種混亂 3.3.劑量過大劑量過大, ,服

47、用時間過長服用時間過長 4.4.炮制不當炮制不當 5.5.劑型問題與服法不當劑型問題與服法不當 6.6.配伍不當配伍不當 7. 7. 體質(zhì)因素體質(zhì)因素 三、常用易中毒中藥的分類三、常用易中毒中藥的分類 1 1生物堿類生物堿類 2 2甙類甙類 3 3毒蛋白類毒蛋白類 4 4毒蕈類毒蕈類 5 5動物類動物類 6 6礦物類礦物類四、中草藥中毒的解救護理 (一)應(yīng)立即停止接觸及服用有毒藥物(一)應(yīng)立即停止接觸及服用有毒藥物(二)迅速清除毒物(二)迅速清除毒物 1 1、催吐、催吐 適用于口服有毒藥物適用于口服有毒藥物23小時以內(nèi),小時以內(nèi),清醒清醒、能合作能合作的病人。的病人。 一般先飲溫開水后,再用壓舌板刺激咽后一般先飲溫開水后,再用壓舌板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嘔吐,反復數(shù)次,直至胃壁,引起反射性嘔吐,反復數(shù)次,直至胃內(nèi)容物完全吐出為止。內(nèi)容物完全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