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文按住ctrl鍵 點擊查看更多初中七年級資源一、傷仲永王安石背景簡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現(xiàn)在屬江西省,臨川鎮(zhèn)于1955年設立撫州市)人。慶歷進士。初知鄞縣,借官谷給農民,試圖減輕高利貸剝削,有成效。仁宗嘉三年(1058)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神宗熙寧二年(1069),被任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積極推行青苗、均輸、市易、免役、農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權,以期富國強兵,緩和階級矛盾。由于保守派固執(zhí)反對,新政推行迭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退居江寧(現(xiàn)在江蘇省南京市),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其詩文
2、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xiàn)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散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風格高峻。所著字說鐘山日錄等,多已散失,現(xiàn)存的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中的周官新義殘卷,又老子注若干條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傷仲永是一篇借事說理的隨筆。通過方仲永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發(fā)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后天成才的關系。文章敘述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后“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點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學”,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過生動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長的思考。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金溪:地名,現(xiàn)在江西省金溪縣。世隸耕:世
3、代耕田為業(yè)。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yè)。 隸,屬于?!笆离`耕”鋪墊“未嘗識書具”,襯托方仲永天資非凡,暗點下文其父“不使學”的一個原因。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生:生長。嘗:曾經。書具:書寫工具,指筆、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見過筆、墨、紙、硯,(有一天)忽 墨、紙、硯等。啼:放聲痛心地哭。生五年,然哭著討要這些東西。 點明其年齡尚??;未嘗識卻知啼求,神奇之極。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異焉:對此(感到)詫異。旁近:附近,這里指鄰居。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 自為其名: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為:題寫。不并自為其名。 識而求書具,奇;不學而能作詩,更奇。但作者
4、竭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 力突出的并非仲永言行舉止之奇,而是才能之非凡。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收,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要內容,傳送給全鄉(xiāng)的 聚、團結。意:主旨。一鄉(xiāng):全鄉(xiāng)。一,全。讀書人觀賞。 秀才:讀書人。以秀才之眾襯仲永之神。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自是:從此。立就:立刻完成。就,完成。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 文理:文采和道理。可:值得?!傲⒕汀钡览矶加兄档糜^賞的地方。 寫其才思敏捷,“文理可觀”寫其文才全面。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邑人:同縣的人。邑,泛指一般城鎮(zhèn),大
5、曰都,小曰邑。奇:以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 為奇。稍稍:漸漸。賓客其父:請他父親去做客。賓客,這里作父親去做客, 動詞用,意思是以賓客之禮相待。以“賓客其父”示奇,妙絕?;蛞藻X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或:有的(人或物)。乞:求取,意思是花錢求仲永題詩。利其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 然:就是“以其然為利”,把這種情況看作有利(可圖)。樣有利可圖, “利其然”之心態(tài)必導致“不使學”,“世隸耕”之不足可見。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日:天天。扳(pn):同“攀”,牽,引。環(huán)謁(yè):四就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處拜訪?!安皇箤W”乃全文關鍵,為仲永的
6、變化學習。 “泯然眾人”埋下了伏筆。(本段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期的情形。注意兩點:一是仲永幼年才能非凡,一是其父貪利而“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 余:人稱代詞,我。明道:宋仁宗年號(1032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1033)。先人:常指祖父輩以上的祖先,這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身在異鄉(xiāng)卻“聞在舅舅家里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 之也久”,仲永之聲名遠揚,實為其才華神異古今難得。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 稱(chèn):相當。聞:名聲。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
7、自:從。從“生五年”啼求書年,(我)從揚州回來, 具至今不過七年,已“不能稱前時之聞”,可見其才能衰竭之速。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焉:他,此指方仲永。泯(mn)然:消失。指 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 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了。眾人,常人。矣,語氣的)才能已經消失凈盡,成為普通的人了?!?詞。再七年即“泯然眾人矣”,痛惜之情溢于言表,發(fā)人深省。(本段寫不過十四年,方仲永便才能衰竭,成為普通人。與其年幼時天資過人所形成的鮮明對比,這樣的結局自會令人沉思。)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王子:王安石的自稱。通悟:通達聰慧。受之天: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天賦的。
8、 “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強調受之于天,意在強調才能不一般。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賢于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勝過、超過。材人,有才能天賦的才華使他勝過一般后天培養(yǎng)起來的 的人,指一般后天培養(yǎng)起來的人才。天賦的才能自然超過一人才。 般有才能的人,再突出其不俗。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卒:最終。受于人:指后天學習所得。天、人對舉, 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接受后天的 一指先天稟賦,一指后天教育。不至:沒有達到。教育。 不俗之人也淪為凡人,巨大反差令人吃驚于“不使學”之害。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 彼其:他。再次強調天他接受了
9、天賦的才華,是那樣的聰明,(可)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也要 才不學習也要成為凡人。成為普通的人; 為下文的推論做了鋪墊。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 固:本來。得為眾人而已耶:能夠成為普通人就?,F(xiàn)在那些沒有天賦才華的人,本來就是個普通人, 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較之方仲永, 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沒有天賦才能的普通人,若不接受后天的教育,結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 局必然更為可悲,最終恐怕連普通人更不如。怕都不能夠吧?(本段就方仲永的事例發(fā)表議論,說明人的天資與后天學習的關系,強調后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賞析傷仲永是一篇借事說理的隨筆。作為隨筆,它敘事的成分常占
10、較大比重,不過這種敘事,跟單純的記敘文不同,它受抒情和議論的支配,是抒情和議論的基礎;不太追求細節(jié)的生動性,而力求簡潔、平實。無疑,王安石正是朝著這方面努力并取得了極佳的表達效果。你看,全文的敘事不過200多字,其中每一詞、句都有其精當?shù)谋磉_作用,而不是可有可無。例如,開篇一句交待籍貫、身份、姓名、家世,這不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紹,而且“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和對方仲永天資過人的有力襯托;“啼”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tài);“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的父親貪利而自得、
11、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tài);筆墨之簡省,以致于難以再刪一個字。但盡管這樣可作者還是竭盡騰挪跌宕之能事,一方面采取了先揚后抑的寫法,先鋪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后寫他變得平庸無奇,前后鮮明的對比,互為反襯地強調了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了他變?yōu)橛谷说牟恍医Y局,特別令人警醒、惋惜。另一方面,采用了見聞錄的方式來敘事,僅用一“聞”一“見”一“問”,便依次寫出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三個階段。第一段作者先是以“聞”詳盡鋪陳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點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而后作者又于第二段用“見”與“問” 極簡略地寫后兩個片斷,點出方仲永的才能迅速衰退以致最終泯滅。不但敘事一氣貫通而層次分明,詳略有致而結構緊
12、湊,內容集中而意旨鮮明;而且還使方仲永與“我”發(fā)生了聯(lián)系,從而使一篇短短的文章極具生活氣息,給人以真切感受。由于有了前文敘事的極好鋪墊,后文的議論,特顯得集中強烈而言簡意賅?!笆苤臁迸c“受之人”之差異的步步推進闡釋,令人深悟“受之人”之重要。寥寥的幾十個字畫龍點睛般使前面所敘的事例立即得以升華,賦予了典型的意義。仲永之傷,作者之傷,頓彌全篇。敘事之簡潔,說理之透徹,現(xiàn)代人真難以企及。二、木蘭詩背景簡介“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朝于戰(zhàn)亂間隙所奉行的采詩制度,與兩漢一脈相
13、承。保存在郭茂倩樂府詩集中的北朝樂府民歌,雖然只有六七十首,卻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富有與南方大相異趣的粗獷豪放的氣概,呈現(xiàn)出另外一種風情民俗的畫卷。由于北方各族統(tǒng)治者長期混戰(zhàn),反映戰(zhàn)爭的題材就要多些,有描寫戰(zhàn)爭和徭役帶給人民苦難的,有歌頌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別是木蘭詩,滿懷激情贊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唧唧:織布機的聲音。復:又。當戶:對著門。惟:只。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xiàn)“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后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唧唧,唧唧,織
14、布機的聲音一聲連著一聲,木蘭姑娘對著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木蘭姑娘在嘆息。 憶:思念。何所思:想什么。一問一答,雖無正面回答問題,但對后面說出的原因起了突出強調作用。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問問姑娘你這樣嘆息是在思念什么?(木蘭姑娘回答道)姑娘我并沒有思念什么呀。貼(tiè):軍貼即軍中文告。可汗(kè hán):古代少數(shù)民族最高統(tǒng)治者稱號。點兵:征兵。軍書:征兵名冊。十二:表示多數(shù),虛指,下文“十年”“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爺:與下文中的“阿爺”均指父親?!按簏c兵”、“十二卷”說明軍情緊急,“卷卷有爺名”寫出木蘭父親的驍勇
15、善戰(zhàn),反襯木蘭是將門虎女。昨夜見軍貼,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昨夜我看見征兵文書,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木蘭嘆息的真正原因:天子征兵,父親年老,家無長男,于是決定代父從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我木蘭沒有兄長,我愿意為此去買鞍馬,從現(xiàn)在起替父親去應征。(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均指集市。韉(jin)馬鞍下的墊子。轡頭(pèi):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四個重復的句式,渲染了戰(zhàn)爭氣氛和離家出征前準備工作的緊張。東市買駿馬,西市
16、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在集市上買來駿馬,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買來馬嚼子和韁繩,買來長長的馬鞭。旦:早晨。濺濺(jin jin):水流聲。“不聞爺娘喚女聲”符合木蘭當時的處境和她的身份,畢竟第一次出遠門,對家鄉(xiāng)、對父母充滿了依戀。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早上辭別父母踏上征程,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嘩嘩聲。黑山:與下文的燕(yn)山,都是當時北方的山名。胡騎(jì):胡人的戰(zhàn)馬,胡,古代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啾啾(ji ji)馬叫的聲音。兩個“旦辭”、“暮至”夸張地表現(xiàn)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
17、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zhàn)馬啾啾的鳴叫聲。(第三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zhàn)場。)戎機:戰(zhàn)爭。關山:關隘,山嶺。度:過。“萬里”、“飛”既夸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zhàn)馬,萬里迢迢,飛奔戰(zhàn)場地形象,又寫出了軍情的緊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行軍萬里奔赴戰(zhàn)場作戰(zhàn),翻越關隘和山嶺就象飛過去那樣迅速。朔:北方。金柝(tuò):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鐵衣:鎧甲,古時軍人穿的護身服裝。此二句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zhàn)斗生活的畫面朔氣傳金柝,寒光照
18、鐵衣。北方的寒氣中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的鐵甲戰(zhàn)袍?!鞍賾?zhàn)死”、“十年歸”既寫征戰(zhàn)時間漫長,又寫戰(zhàn)斗之慘烈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將士們經過無數(shù)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多年后才得勝而歸。(第四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zhàn)生活。)天子:即上文的“可汗”。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殿堂。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論功行賞)。策勛:記功。轉: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十二轉為最高一級。強:有余。百千:極言多。“十二”、“百千強”說明賞賜多,表明木蘭姑娘戰(zhàn)功赫赫。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記功授爵木蘭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很多很多。欲:要。不用:不愿做。尚書郎:尚書省的官
19、,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馳:騎。千里足:千里馬?!安挥谩薄ⅰ霸浮憋@示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愛功名富貴的優(yōu)良品德??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天子問木蘭有什么要求,木蘭不愿做尚書郎這樣的官,希望騎上千里馬(借助它的腳力)送我回故鄉(xiāng)。(第五段,寫木蘭還朝辭官。)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郭:外城。扶將:扶持。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紅妝:女子艷麗的裝束。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艋簦耗サ兜穆曇?。以上三句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弟
20、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東閣,西閣:泛指閨房。著(zhuó):穿。云鬢(bìn):像云那樣的鬢發(fā)。貼(ti):通“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tài),表現(xiàn)她歸來后情不自禁的喜悅。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打開我閨房的門,坐在我閨房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象烏云一樣柔美的鬢發(fā),對著鏡子在臉上貼好花黃?;鸢椋和榈氖勘?。當時規(guī)定若干士兵同一個灶吃飯,所以稱“火伴”。頗富喜劇意味的情節(jié),用火伴的吃驚反襯出
21、木蘭的無比自豪與得意。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戰(zhàn)友,戰(zhàn)友們都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第六段,寫木蘭還鄉(xiāng)與親人團聚。)撲朔:動彈。迷離:瞇著眼。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比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傍地走:挨在一起在地上跑。安能:怎么能。比喻奇特,作為全詩的結尾,顯得別具一格,豪邁有力,語氣中充滿了對木蘭這位女英雄的贊美和歌頌。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提著耳朵拎起來時)雄兔的腳喜歡亂騷亂撲騰,雌兔的兩眼老是瞇著的。當它們挨著一起在地上跑的時候,又怎能分
22、辨得出誰是雄的、誰是雌的。(第七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fā)現(xiàn)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釋,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賞析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這首詩藝術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這么幾個方面,首先是敘述情節(jié)詳略得當,如寫軍中的征戰(zhàn)生活就很簡括,而寫出征前及立功歸來則很繁
23、復。這是由作者寫這首詩的用意所決定的。作者感興趣的只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一罕見的事情本身。第一部分寫她的焦灼不安與思慮無非是為了說明她是個女子,因為男子出征理所當然,不足為怪,女子出征則不同尋常了。第二部分提到“不聞爺娘喚女聲”也同樣是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第三部分寫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種種舉動,更是強調了她是個女子。整首詩的詳略安排都是圍繞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并善于在矛盾的產生與解決過程中表現(xiàn)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第三是全詩用了不少重復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氣氛,強調了所敘述的情節(jié),又使語言流暢富有韻味,體現(xiàn)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詩的風
24、格明朗剛健,質樸生動,正如明人胡應麟所說:“此歌中,古質有逼漢魏處。”三、孫 權 勸 學資治通鑒背景簡介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卷六十六,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時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五代時期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書名“資治”,目的在于供封建統(tǒng)治者從歷代治亂興衰中取得借鑒。司馬光,北宋大臣、史學家,字君實,陜州(今屬陜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進士。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一職時著手編纂此書,宋神宗賜書名為資治通鑒。全書體例完密,取舍精當,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史學著
25、作,而且文筆簡潔,又富有敘事文學的特色,故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漢獻帝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大將周瑜和劉備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破曹操軍隊,后周瑜病死,魯肅代之。不久,劉備奪取益州,曹、孫、劉三方鼎立局面形成。孫權勸東吳大將呂蒙注意學習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個時候。初,權謂呂蒙曰: 初:當初,時間名詞,用于追敘往事。當初,孫權對呂蒙說: 謂曰:對說。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你現(xiàn)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以不學習!” 當涂:當?shù)?,當權;涂通“途”。掌事:指掌管軍事?孫權對呂蒙指出學習的必要性。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推辭。以:用。務:事務。 “辭以軍中多務”即“以軍中多務
26、辭”。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辭。 呂蒙推辭。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孤:古時王侯自稱。豈:難道。欲:想要。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書當博士嗎!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博士:當時掌管經學傳授的學官。邪:通“耶”,語氣詞。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但:只。涉獵:粗略地閱讀。見:了解。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 往事:指歷史。耳:罷了,語氣詞。 孫權指點學習的主要內容與目的。卿言多務,孰若孤? 言:說。孰:誰、哪里。若:比得上。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 孰若:用于表示比較的反問句中。孤:君主自稱。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以為:認為。所益:收獲,好處。我經常讀書,自認為
27、大有益處。” 孫權以自身的經驗強調要加強學習。蒙乃始就學。 乃:于是,就。就:從事。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第一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開始學習。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 及:到了的時候。過:到。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一起談論, 尋陽:地名。論議:談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今者:現(xiàn)在。才略:才干,謀略。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xiàn)在的才干、謀略來看, 非復:不再是。吳下:地名,吳縣。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 阿蒙:名字前加上“阿”,表示親昵。 魯肅發(fā)現(xiàn)呂蒙學習后大有長進。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讀書人。更:重新。刮目:擦擦眼。
28、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大兄:長兄,尊稱。見事:認清事物。長兄知道這件事怎么這么晚了呢!” 何:怎么。之:助詞。乎:呢,啊,語氣詞。 呂蒙顯出自豪之情,并調侃魯肅。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遂:于是。拜:叩拜,行禮。魯肅于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后分別了。 魯肅喜呂蒙見識長進,遂與之結為好友。第二層:寫呂蒙大有長進,魯肅與他結為好友。賞析 二段人物有無對比?呂蒙學習長進神速,與他并不想治經成博士有無關系,這是否也有欣賞的價值?本文記事簡練,語言風趣。全文只寫孫權勸學和魯肅與呂蒙論議兩個片斷,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
29、接著就寫出結果,把過程略去不寫,突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寫魯肅與呂蒙論議,著重以二人的一問一答來表現(xiàn)呂蒙的驚人長進,語氣顯得幽默、風趣。資治通鑒雖是史書,但所刻畫的人物都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如本文中的孫權豁達大度,呂蒙機敏精干,魯肅忠誠厚道,短短百十字,卻給讀者留下豐厚的印象,讓人回味不盡。這都得力于作者取材的精當和對語言的錘煉,值得我們借鑒。這個故事還給后人留下兩個富有啟發(fā)性的成語:“吳下阿蒙”和“刮目相看”。它們啟示后人:讀書使人變得更聰明,更有力量。學習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成功的必由之路。身處信息時代的當代青年學生,不是可以從中悟出一點道理嗎?四、口 技林嗣環(huán)背景簡介本文選自
30、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環(huán),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進士。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诩际撬那锫曉娮孕虻囊徊糠帧?诩迹瑢匐s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fā)聲來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由于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的后邊,俗稱“隔壁戲”。口技一文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令人嘆服。作者筆下的這場口技表演距今已三百多年,但仍能使我們深切感受到這一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魅力。 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善于,擅長。者:代藝 會賓客大宴, 會:適京城里有一個擅長口 人?!吧啤弊重炌ㄈ?, 正趕上(有一家) 逢,趕技的人。
31、 是概括全文的關鍵性字眼。 大擺酒席,宴請 上。宴:賓客。 宴請。于廳事之東北角, 于:介詞,在。 施八尺屏障。 施:放置。 口技人坐在客廳的東北角, 廳事:廳堂。 設置八尺寬的圍幕。屏幛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一桌:一張桌子。不用量詞, 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里。里面僅有一張桌 下同。而己:罷了。連用四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塊醒木罷了。 個“一”字,極力渲染道具簡單,襯托藝人技藝的高超。眾賓團坐。 團:聚集,圍 少頃,但聞屏幛中撫尺一下, 少頃:一會兒。眾多賓客圍坐 在一起。 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圍幕里醒木 但:只。在圍幕四周。 一拍, 聞:聽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然:的樣
32、子。嘩:喧鬧,聲大而雜亂。全場都靜悄悄的,沒有一個 演出前的靜謐暗示表演者名聲之大,技藝人敢大聲說話。 之高無人不曉,無人不服,也體現(xiàn)了賓客的 向往之情,為后面的精彩表演埋下伏筆。 這一段寫表演前的準備和會場情況,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場地、道具和表演前聽眾的反映。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 遙:遠。吠:狗叫。遠遠地聽見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著有一婦人被驚醒,打 驚覺:驚嚇而醒過呵欠,伸懶腰。她丈夫說著夢話。 來。表演開始, 摹擬一家人深夜驚醒的場景,聲音由遠及近,由外到內。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 既而:過了一會 婦撫兒乳,兒含乳啼, 過了一會兒,小兒子醒了, 兒。啼:放聲哭。
33、婦人拍著小兒子,給他喂奶, 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 亦:副詞,也。 孩子含著奶頭還在哭,兩處的“乳”字 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 絮絮:連續(xù)不斷詞性不同。前者 婦人一邊拍著,一邊哼著哄他睡覺。另一個 地說話。為動詞,喂奶; 大兒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后者為名詞。 當是時, 當:值, 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正在這時,在。是: 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哼著哄他睡覺的聲音,小兒子此,這。 含著奶頭的啼哭聲,大兒子剛剛醒來的聲音,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叱:大聲呵斥。畢:都。滿坐賓客丈夫叱罵大兒子的聲音,一齊發(fā)出,各 備:具備。表演內容種維妙維肖的聲
34、響全都有了。 生活化,使人如臨其境。聲音由少變多,體現(xiàn)口技者技藝的高超。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以為:認為。絕:副詞,極。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著脖子,偏著頭看,微 這里寫聽眾的反應?!吧祛i”、笑著,默默地贊嘆,認為好極了。 “側目”說明聽眾專注傾聽,深 被吸引;“微笑”、“默嘆”表明對表演者的贊賞。 在這一段中,“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人相繼從睡夢中驚醒的場景。他們各自發(fā)出不同的聲音,聲音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由小轉大,由簡到繁。最后五種聲音齊發(fā),出現(xiàn)了口技表演的第一個高潮。未幾,夫齁聲起, 未幾:時間副 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沒有多久,丈夫的鼾 詞,沒有多久。 婦人哄拍小
35、孩的聲音也逐漸停止了。聲響起來了, 齁(hu)聲: 隱約聽到有老鼠(出來活動),悉悉索 鼾聲。 索作響,有盆碗一類的東西被打翻,作索索,盆器傾側, 傾側:傾斜歪倒。聲音由鬧轉靜。 婦夢中咳嗽。用鼠聲襯托寧靜,既充滿生活的氣 婦人在睡夢中咳嗽。息,又有情節(jié)上的突兀變化。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sho):略微,稍微。稍稍:漸漸??腿藗兊男那樯晕⒎潘梢恍?, 側面描寫觀眾漸漸融入表演情境,開始慢慢坐端正了。 隨表演內容變化心態(tài),說明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聽眾的情緒。 在這一段中,“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漸漸進入夢鄉(xiāng)的場景。表演的響聲由繁轉簡,由大轉小,由高潮轉入低潮,室內由鬧轉靜,為下一個情節(jié)積勢蓄力
36、,暗示必將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現(xiàn)。這樣處理,使課文情節(jié)顯得起伏跌宕,生動曲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 “忽”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地呼喊,婦人也起來大聲地 字陡然掀呼喊。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 起駭浪險 峰,構成表演的巨大波瀾。俄而百千人大呼, 俄而: 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一會,有成百上千 一會。 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的人在大叫, 中間還夾雜著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聲, 間(jiàn):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 作:起,這 又夾百千求救聲,夾雜。 燃燒中的爆炸聲,還有呼呼的風聲, 里
37、是響起來 又夾雜著成百上千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響起來; 的意思。 人的求救的聲音,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許許:擬聲詞。拉倒房屋時,人們一齊用力發(fā)出的許許的聲音,往外搶奪東西的 曳:拉,拖。聲音,潑水的聲音。一切應該有的聲音,沒有聽不到的。 凡:凡是,一切。聲音紛繁復雜,逼真地再現(xiàn)了火災的場景,把表演推向頂峰。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雖:即使。 人有百口,口有即使一個人長有一百只手,每一只手長有一百 端:某一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況; 種。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名:說明,說出。議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即使一個人長著一百張嘴, 論句,用夸張手法
38、稱贊 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不一張嘴長有一百條舌頭,也 口技“妙絕”。 驚惶變色,離開座位,說不清其中的一個地方。 席, 于是:在這時。 奮袖出臂, 奮:本義盡 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色:臉色。 挽起袖子, 全力舉起的 兩條腿發(fā)抖,幾乎都想搶 露出手臂, 意思。這里 先逃走。 譯成捋、挽。股:大腿。幾:幾乎。走:逃跑。側面描寫觀眾恨不得趕緊逃脫這場火災,說明他們已完全進入到表演者創(chuàng)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襯托了口技的高超。 這一段描繪了“善口技者”摹擬一場突然性的特大火災的驚險場景?;艁y紛雜的聲音由少轉多,所有聲音同時發(fā)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緊張氣氛,達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 忽然撫尺
39、一下,群響畢絕。 畢:完全。撤屏視之, 之:代指 一人、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響, 絕:斷, 撤掉圍幕一看,圍幕里邊。各種聲響完全沒有了。 停止。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再次寫道具的簡單,既與第1段相呼應(里邊)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 又側面反襯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讓人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恍然醒悟,原來一場出神火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借助于其他事物。這一段與第一段呼應,再次點出表演道具極為簡單,襯托了“善口技者”技藝的高超。【賞析】口技“一文兼二體”,可以作為場景描寫的記敘文來讀,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來讀。文章通過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了口
40、技藝術的魅力,贊揚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藝。全文圍繞著一個“善”字,層層展開記敘,描寫和議論,僅用三百來字就把口技之“妙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文章落筆扣題,先總體概括全場的氣氛和景象,為下文的表演埋下伏筆。中心部分,正面寫“善”,生動逼真地描述口技藝人精心摹擬的三個場景:一家人深夜驚醒后的喧鬧場景;鬧而復靜的場景;深夜失火、救火的場景。第一個場景的聲音從“深巷犬吠”開始寫到屋中四人的不同聲音,由遠及近,由小到大;第二個場景“夫聲起”、“婦夢中咳嗽”說明一家人由醒而睡,聲音變小,尤其通過鼠傾盆器之言來襯托屋內的安靜,甚是絕妙;第三個場景情形急轉,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婦大呼”、“兩兒哭”,再到百
41、千人“大呼”、“兒哭”、“犬吠”,再到各種風火聲、救火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萬簌俱發(fā),莫名其端,說明聲音由少而多、雜,也越來越大從三個場面總體來看,聲音變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節(jié)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體現(xiàn)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藝。口技“妙絕”除了依于文筆描寫精彩,說明精當外,還賴于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藝術,尤其是側面描寫的運用,有力地烘托了正面描寫。如文章開頭和結尾部分對表演道具的交代,表明作者依靠的是技巧,而絕不是借助于眾多外物,更沒有作假之疑;表演過程中觀眾的神情舉止的描寫,無不形容盡致,猶如身臨火災現(xiàn)場。作者從不同角度襯托出表演者的“善”,使文章表現(xiàn)手法富于變化,
42、增強了感染力,顯得真實可信??傆^全文,情節(jié)完整,波瀾起伏;結構嚴謹,開闔自如;行文善于隨聲賦形,因物敷采;語言簡煉細膩,形象傳神,構成自然、清新、感人的格調。五、短文兩篇夸父逐日山海經背景簡介山海經是我國現(xiàn)存古籍中疑信參半,問題最多的一部書。史記·大宛列傳有云:“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可知從司馬遷時,便已懷疑山海中記載異事太多,認為只是神話式的描述,不足取信。但是它的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y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傳說,對古代史地,民俗、神話、中外交通等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山海經作者不詳,共有18篇,各篇著作時代變沒
43、有定論,近化學者多認為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出自于一個時代,其中14篇是戰(zhàn)國時代的作品,海內經四篇則為西漢初年作品。本文節(jié)遠自山海經·海外北經。逐走:競跑,賽跑竟然“與日相逐”,夸父的豪邁與氣魄令人敬佩夸父與日逐走,入日;夸父與太陽賽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河:黃河。 飲于河渭:狀沿后置渴,欲得飲,飲于河渭;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去喝;北:名詞當狀語,向北。澤:湖路途的艱難由此可知,夸父的執(zhí)著也更加彰顯河渭不足,北飲大澤。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到北方去喝大湖中的水。至:到。道:名詞當狀語,在路上。悲哉,夸父!壯哉,夸父! 。;吼同 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在路
44、上因口渴而死了。其:他的。鄧林:“鄧桃”古音同,鄧林即“桃林”。狀語后置浪漫主義的結局讓人遐思無限棄其杖,化為鄧林。他丟下他的手杖,把它化成桃林。賞析夸父逐日是我國最古老的神話之一,表現(xiàn)了夸父執(zhí)著頑強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與堅定信念。我們可以追隨這來自遠古的質樸文字,展開想象去尋找這位超凡的巨人在蒼茫天地之地,“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陶淵明讀山海經),他以無比的執(zhí)著與頑強“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柳宗元行路難),一直追趕到日落之處。然而,遺憾的是力有不逮,道渴而死;即使離開了人世間,他的精神也給人巨大的鼓舞,他將遺留下的手杖,化作萬頃桃林,為后世造福
45、??涓高@一神話人物形象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魅力,給人以無限的遐思。這篇神話對后世影響很大。人們常以“夸父追月”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與氣魄。兩小兒辯日列子背景簡介列子,作者相傳為周朝列御寇(前450? 前375?)。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佚?,F(xiàn)在所見的列子八篇,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晉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唐化以后,被列為道教經典之一。思想駁雜,既有宣揚順應自然,安于命運的無為思想,也有宣揚生命有限,應縱情享樂的頹廢觀念,但書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時化的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是上古神話與古人寓言的集大成者。東:到東方,名詞當狀語。辯斗:
46、爭辯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鬃尤|方游歷,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原因。第一段:交待故事的起因,孔子路遇兩小兒爭辯,問他們爭辯的原因。開篇簡潔,卻頗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以:以為,認為去:距離,相距而:表并列關系。一小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一小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另一個孩子以為太陽剛出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及:到則:就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象車蓋,到中午就象盤孟(那樣?。椋菏?。此不為遠著小而近者大乎?這不是遠的(顯得)小,近的
47、(顯得)大嗎?滄滄涼涼:清涼寒冷。湯:熱水。則:就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寒冷,到那中午時,(熱得象把手)伸進熱水里。”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這不是近的熱遠的涼嗎?第二部份:寫兩小兒各有申述所持看法的根據,反駁對方的看法。兩個孩子善辯,常用反問句增強辯論色彩,顯得堅決而有力度。決:判斷則:就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就:誰。為:以為,認為。汝:你。知:通“智”智慧兩小兒笑曰:“就為汝多知乎?”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見多識廣呢?”第三部份:孔子不能作出判斷而受到譏笑,由此引發(fā)啟迪。賞析 兩小兒辯日記述兩個小孩爭論太陽遠近,就連知識淵
48、博的孔子也不能決定誰是誰非。本文語言簡潔,層次分明,主要通過對話來展開情節(jié)。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爭辯,問他們爭辯的原因;然后由兩個小孩分別提出結論及其原因,簡潔明了;最后寫孔子不能作出判斷而受到譏笑。同時,這個故事也給人們帶來許多啟迪:首先,知識無窮,即使博 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所以不可盲目自大,否則只會自取其辱。其次,人們從小就要樂子思考,善于思考,學無止境,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質疑、學習。 六、狼蒲松齡背景簡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蒲松齡寫了一部名為聊齋志異的奇書?!傲凝S”是他的書房,“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全書491篇,雖然其中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和因果報應的思想,但小說的題
49、材大多來自民間和下層知識分子的傳說,因此在許多鬼狐的故事中,作者揭露了封建官府的黑暗,批判了科舉制度的弊病,表達了青年男女沖破封建禮教、爭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是一部思想和藝術水平都很高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本文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中狼三則的第二則。其中第一則寫的是屠戶為狼所迫,把肉吊在樹上,狼為食肉而被鉤住吊死的故事;第三則寫屠戶被狼困在一個席柵內,狼將爪子伸進去,結果被屠戶割破皮肉,吹氣脹死的故事。本文寫屠戶與狼斗智斗勇,以刀劈狼首,擊斃兩狼的故事。閱讀時要認真體會人狼相斗中狼的兇狠、狡詐而又愚蠢的本性及人(屠戶)的勇敢、聰明和睿智。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屠:本義是宰殺牲畜,這里指屠戶,即以宰殺牲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 畜為職業(yè)的生意人。晚:傍晚、黃昏。止:副詞,剩下一些骨頭。 僅、只。于可寫可不寫中寫“肉盡”,一可突出 “剩骨”,二則強調狼之貪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個性化家具定制銷售合同
- 2025區(qū)域銷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的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范本
- 《比較發(fā)展模式》課件
- 2025雇傭人員勞動合同范本
- 《健康生活與疾病預防》課件
- 超靜定結構概述超靜定次數(shù)的確定去掉多余約束法
- 《近代藝術》課件
- 《青少年文學鑒賞指導》課件
- 激光去紋身的臨床護理
- GB/T 5464-2010建筑材料不燃性試驗方法
- GB/T 3785.3-2018電聲學聲級計第3部分:周期試驗
- GB/T 28462-2012機織起絨合成革基布
- 接觸網工復習題庫及答案
- 兒童泌尿道感染(課堂PPT)
- 全國壓力容器設計單位名錄
- 特變電工-財務報表分析課件
- 人民醫(y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劃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guī)劃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編版(15張PPT)
- 患者隨訪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對策
- 計量認證實驗室程序文件(全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