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三語文練習:文化經(jīng)典的比較辨析與聯(lián)系分析_第1頁
2020年浙江高三語文練習:文化經(jīng)典的比較辨析與聯(lián)系分析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對點聚焦練 2 文化經(jīng)典的比較辨析與聯(lián)系分析1閱讀下面的論語和孟子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6 分)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2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孟子萬章上)【注】 不處:不享有。一介:一點點小東西。 (1)請概括上面兩個選段主張的共同之處。(2 分) (2)上面兩個選段主張的不同之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 分)解析:本題通過分析兩則相關(guān)材料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來考查對古代文 化經(jīng)典的理解。兩則材料都圍繞“道”展開。前者反映了孔子的利欲 觀,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這一內(nèi)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 不要利、欲。事實上并非如此。任何人

2、都不會甘愿過貧窮困頓、流離 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shù)氖侄魏屯緩?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也不去享受富貴。孟子強調(diào)無論是“與”還是“取”,都必須合乎“義”“道”,在范圍上比孔子說的要廣一些。答案:(1)取得財富不能違背原則。(2) 論語 選段立足于“道”,其主張側(cè)重于取得的方式方法要正當孟子 選段立足于“義”和“道”,其主張側(cè)重于取得和給予都要 合乎道義。參考譯文: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是用正當方法得 到的富貴,就不去接受它。如果不合乎義,如果不合乎道,即使是一點點小東西也不把它 給別人,即使是一點點小東西也不從別人那里取得。2.(2018 樂清樂成高中高三上檢測)

3、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6 分)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1)孔子認為,君子實踐“義”的條件有符合禮儀、_、_ 。(2 分)解析:譯出關(guān)鍵詞“孫”“信”的含義,概括即可。答案:態(tài)度謙遜(1 分)有誠信(1 分)(2) 孔子的“殺身成仁”應(yīng)如何理解?與孟子的“舍生取義”有何關(guān) 聯(lián)?(4 分)解析:先分析孔子的觀點核心,再指明孟子的進一步闡述。答案:孔子用“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闡述了自己的理想和行 為方式,那就是在生死關(guān)頭,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而 孟子的“舍生

4、取義”亦是在說明為正義事業(yè)可犧牲自我的主張,這正 是對孔子“殺身成仁”思想的進一步詮釋。參考譯文: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為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tài)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了?!笨鬃诱f:“志士仁人決不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損害仁義的事情,而是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恪守仁義的原則?!?.(2017 浙江名校協(xié)作體考試)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題。(6 分)1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論語陽貨)2(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為莫逆之交)子桑戶死。未葬??鬃勇勚?使子貢往侍事(助

5、治喪事)焉?;蚓幥?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子貢趨而進 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莊子大宗師)(1)概括孔子對喪禮的要求(不得摘引原句),并分析提出這種要求的 原因有哪些。(3 分)解析:對“喪禮的要求”這個方面,答“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不給分,因為孔子這樣講是分析人之常情,而不是提出這樣的要求。原 因方面回答“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也不給分,這只是具體 的表現(xiàn),回答原因需要提煉出“悲傷”這一關(guān)鍵詞。答案:要求:居喪期間,生活上戒除享受,尤其要停止娛樂活動。(1 分)原因:親人去世理應(yīng)悲傷;(1 分)享樂會導致于心不安。(

6、1 分)(2) 孟子反、 子琴張在喪禮上的表現(xiàn)有何特點?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有 哪些?(3 分)解析:表現(xiàn)得 1 分,原因得 2 分。原因方面,答“反真”得 1 分,再答出“解脫” “泰然面對死亡” “超脫地看待生死”中任意一點均可再得答案:他們臨尸鼓琴而歌 , 并無悲傷(答“不拘形跡”“放浪不羈”亦 可) 。(1 分)他們認為死亡是返回真境(或“反真”), 是一種大解脫 , 所以泰然、欣 然面對死亡 , 超脫地看待生死。 (2 分)參考譯文: 孔子說: “吃稻米飯 ,穿錦衣,你于心安嗎 ?”宰我說: “心安?!笨鬃诱f : “你心安就那樣去做吧 ! 君子守喪 , 吃美味不覺得甘美 , 聽音樂不覺得

7、快樂 ,日常生活都覺得不安生 , 所以不那樣做。如今你心 安,就那樣去做吧 !”子桑戶死了 ,還沒有下葬??鬃又懒?,派弟子子貢前去幫助料 理喪事。孟子反和子琴張卻一個在編曲 ,一個在彈琴,相互應(yīng)和著唱歌 : “哎呀,子桑戶啊!哎呀,子桑戶啊!你已經(jīng)返歸本真 ,可是我們還是活 著的人而托載形骸呀 ! ”子貢聽了快步走到他們近前 ,說: “我冒昧地 請教,對著死人的尸體唱歌 ,這合乎禮儀嗎 ?”4. 閱讀下面的材料 , 完成后面的題目。 (6 分)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 ,無所茍而 已矣。(論語子路)功當其事 ,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 ,事不當其言 ,則罰。(韓非

8、子二柄)3天下無指者 ,生于物之各有名 , 名不為指也。( 公孫龍指物論 )(1) 一、三兩則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別是指 _和_(2 分)解析:第一則材料孔子認為君子有名分了說的話才可行;第三則材料 則是說萬物都有自己的名稱,但名稱不一定能反映其屬性。據(jù)此可知 材料一的“名”是指“名分”,材料三中的“名”是指“名稱”。答案:(定)名分名稱 (2)分析一、二兩則材料中孔子、韓非子對于言行問題的不同見解。(4 分)解析:根據(jù)材料一中“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可以看出,孔子側(cè) 重“言”;材料二中“功”“事”“當其言”就賞,“不當”就罰,據(jù) 此可知,韓非子側(cè)重的是“功”“事”與“言”的統(tǒng)一,即“行與

9、言 統(tǒng)一”。答案:孔子側(cè)重說言,強調(diào)言要行得通;認為不能馬虎對待自己的言語 要能夠說得清相應(yīng)的名分,說出來還一定要行得通。韓非子側(cè)重說行,通過考察行是否和言統(tǒng)一來進行賞罰;認為功效符 合職事,職事符合言論,就賞;功效不符合職事,職事不符合言論,就罰。參考譯文 : 所以君子有名份 ,一定(有它的理由 ,) 可以說得出來 ,而順理成章的話也一定行得通。君子對于措辭說話 , 要沒有一點馬虎 的地方才罷了。功效符合職事 ,職事符合言論 ,就賞;功效不符合職事 ,職事不 符合言論 , 就罰。3世界上之所以沒有獨立存在的物的屬性 , 是因為物有各自的名 稱,而物的名稱并不反映物的具體屬性。5閱讀下面的材料

10、,完成(1)題。(6 分)佛肸召, 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 : 親于其身為不善者 ,君子不入 也。佛肸以中牟畔, 子之往也 , 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 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論語陽貨)2子曰:“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從我者 , 其由與?”子路聞之喜。(論語公冶長)3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 之有?”(論語子罕)4“夫遇不遇者 , 時也; 賢不肖者, 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 者眾矣, 何獨丘哉!且芝蘭生于深林 , 不以無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 , 不為窮困而敗節(jié)?!保鬃蛹艺Z在厄)【注】 佛肸:音 bix1,晉國大夫范氏或中行氏的家臣,中牟城 地方官。畔:通“叛”,謀反。磷:損傷,這里為變薄。涅:一種 礦物質(zhì),可用作顏料染衣服,染黑。緇:音 z1,黑色。匏瓜:這里指不 能食用的苦葫蘆。九夷:就是淮夷。(1)面對春秋末期的時代環(huán)境和個人處境,孔子對政治先后流露出哪 些思想傾向?(2 分)解析:根據(jù)文句大意進行概括。答案:積極入世,為人所用;若道不行,避居海外;修道立德,堅 守節(jié)操。(答出兩點即可。最好是前兩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