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試題_第1頁
平面向量試題_第2頁
平面向量試題_第3頁
平面向量試題_第4頁
平面向量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平面向量1(2007年天津理15)如圖,在中,是邊上一點,則解析在中,有余弦定理得,由正弦定理得,則,在中,由余弦定理求得,則,由余弦定理得,答案ABOP(第2題圖)2(浙江省09年高考省教研室第一次抽樣測試數(shù)學(xué)試題(理)5)已知,點P在直線AB上,且滿足,則=( )A、 B、 C、2 D、3 解析如圖所示,不妨設(shè);找共線,對于點P在直線AB上,有;列方程,因此有,即;而,即有,因此時.即有=.答案B3(江蘇省南通市2008-2009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期末調(diào)研測試數(shù)學(xué)試卷13) .在ABC中,D是BC邊上任意一點(D與B、C不重合),且,則等于 解析當(dāng)點D無限逼近點C時,由條件知趨向于零,即AB

2、C是等邊三角形答案 第4題圖4.【2010·茂名市二?!咳缬覉D,在中,AD是邊BC上的高,則的值等于( )A0B4C8D-4【答案】B【解析】因為,AD是邊BC上的高, AD=2所以,選擇B5(2007年山東理11) 在直角中,是斜邊上的高,則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A B C D 解析由于 csoCAB=|2, 可排除A. cosABC=2, 可排除B , 而cos(ACD)=|cosACD<0 , |>0 , |,可知選C答案C6.(2009湖北卷理)函數(shù)的圖象按向量平移到,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當(dāng)為奇函數(shù)時,向量可以等于( ) 答案 B解析 直接用代入法檢驗比較簡單.或者設(shè),

3、根據(jù)定義,根據(jù)y是奇函數(shù),對應(yīng)求出,7.(2009安徽卷文)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和F分別是邊CD和BC的中點,且,其中,則= _.0 答案: 4/3解析:設(shè)、則 , ,代入條件得8. (2008·廣東理,8)在平行四邊形中,與交于點是線段的中點,的延長線與交于點若,則( )A B C D答案 B9.(2009昆明市期末)在ABC中, ( )AB CD1答案:B10.(2007天津)設(shè)兩個向量和,其中為實數(shù)若,則的取值范圍是()-6,1 (-6,1 -1,6答案:11.(2006四川)如圖,已知正六邊形,下列向量的數(shù)量積中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 A12.(江西

4、省五校2008屆高三開學(xué)聯(lián)考)已知向量,|1,對任意tR,恒有|t|,則 ( )A. B.() C.() D.()() 答案:B13.(山東省博興二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已知A,B,C是平面上不共線上三點,動點P滿足,則P的軌跡一定通過的 A.內(nèi)心 B. 垂心 C.重心 D.AB邊的中點答案 C14. 如圖所示,在ABO中,=,=,AD與BC相交于點M,設(shè)=,=.試用和表示向量.解 設(shè)=ma+nb,則=-=ma+nb-a=(m-1)a+nb.=-=-=-a+b.又A、M、D三點共線,與共線. 存在實數(shù)t,使得=t,即(m-1)a+nb=t(-a+b). (m-1)a+nb=-ta+tb. ,消去t

5、得:m-1=-2n,即m+2n=1. 又=-=ma+nb-a=(m-)a+nb.=-=b-a=-a+b.又C、M、B三點共線,與共線. 8分存在實數(shù)t1,使得=t1,a b(m-)a+nb=t1,,消去t1得,4m+n=1 由得m=,n=,=a+b. 15.如圖所示,在ABC中,點M是BC的中點,點N在AC上,且AN=2NC,AM與BN相交于點P,APPM的值為_.解 方法一 設(shè)e1=,e2=,則=+=-3e2-e1,=+=2e1+e2.因為A、P、M和B、P、N分別共線,所以存在實數(shù)、,使=-3e2-e1,=2e1+e2,=-=(+2)e1+(3+)e2,另外=+=2e1+3e2,=,=,A

6、PPM=41.方法二 設(shè)=,=(+)=+,=+.B、P、N三點共線,-=t(-),=(1+t)-t+=1,=,APPM=41.16.設(shè)02,已知兩個向量=(cos,sin),=(2+sin,2-cos),則向量長度的最大值是 .A. B. C. D.答案 C17( 2010年高考全國卷I理科11)已知圓O的半徑為1,PA、PB為該圓的兩條切線,A、B為兩切點,那么的最小值為 (A) (B) (C) (D)答案:D【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查向量的數(shù)量積運算與圓的切線長定理,著重考查最值的求法判別式法,同時也考查了考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xué)知識解題的能力及運算能力.PABO【解析】如圖所示:設(shè)PA=PB=,

7、APO=,則APB=,.,令,使用基本不等式得.18(2010年高考福建卷理科7)若點O和點分別是雙曲線的中心和左焦點,點P為雙曲線右支上的任意一點,則的取值范圍為 ( )A. B. C. D. 【答案】B【解析】因為是已知雙曲線的左焦點,所以,即,所以雙曲線方程為,設(shè)點P,則有,解得,因為,所以=,此二次函數(shù)對應(yīng)的拋物線的對稱軸為,因為,所以當(dāng)時,取得最小值,故的取值范圍是,選B?!久}意圖】本題考查待定系數(shù)法求雙曲線方程,考查平面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坐標(biāo)運算、二次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與最值等,考查了同學(xué)們對基礎(chǔ)知識的熟練程序以及知識的綜合應(yīng)用能力、運算能力。19(2010年高考上海市理科13)如圖所示,

8、直線x=2與雙曲線的漸近線交于,兩點,記,任取雙曲線上的點,若,則滿足的一個等式是 .【答案】4ab=120.(2009安徽卷理)給定兩個長度為1的平面向量和,它們的夾角為.如圖所示,點C在以O(shè)為圓心的圓弧上變動.若其中,則的最大值是_.答案:2解析:設(shè) ,即21. (江西省八校2010年4月高三聯(lián)考理科)設(shè),,為坐標(biāo)原點,若、三點共線,則的最小值是( )A. 2 B. 4 C. 6 D. 8【答案】D22(江西師大附中、鷹潭一中、宜春中學(xué)、白鷺洲中學(xué)、南昌三中五校2010屆高三聯(lián)考理)如圖,將45°直角三角板和30°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其中45°直角三角板的斜邊

9、與30°直角三角板的30°角所對的直角邊重合若,則x ,y等于( )A BCD【答案】B23(江西省重點中學(xué)協(xié)作體2010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理科)在中,O為外心,P是平面內(nèi)點,且滿足,則P是的( )A外心B內(nèi)心C重心D垂心【答案】D分析:,再數(shù)形結(jié)合。24. (湖北省黃岡市2010年3月份高三年級質(zhì)量檢測理科)向量=(),是直線的方向向量,則數(shù)列的前10項的和( )A50 B100 C150 D 200答案:A25(湖北省武漢市2010年高三二月調(diào)研測試?yán)砜疲┮阎獟佄锞€的直線交拋物線于點M、N,交y軸于點P,若( )A1 B C D答案:C26(湖北省武漢市2010年高三二月

10、調(diào)研測試文科)在ABC中,點P是AB上一點,且Q是BC中點,AQ與CP交點為M,又則t= ( C )ABCD27(江西省十所重點中學(xué)2010屆高三第一次模擬理科)設(shè)點O在ABC的外部,且,則= 。【答案】4分析:,再作圖。28(江西省贛州市十一縣市2010屆高三下學(xué)期期中聯(lián)考文科)已知向量, ,若點、能構(gòu)成三角形,則實數(shù)滿足的條件是 。答案:分析:、不共線。29(重慶一中2008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期半期考試)ABC, 則ABC形狀為( )A銳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鈍角三角形D以上均不正確答案:A 30過ABC內(nèi)部一點M任作一條直線EF,ADEF于D, BEEF于E,CFEF于F,都有, 則點M是A

11、BC的 ( )A三條高的交點B三條中線的交點C三邊中垂線的交點 D三內(nèi)角平分線的交點答案:B31(濟寧·理科)點M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內(nèi)或邊界上一動點,N是邊BC的中點,則的最大值是 ( ) A2 B4 C5 D6答案:D32(上海市奉賢區(qū)2008年高三數(shù)學(xué)聯(lián)考14)設(shè)向量(2,1),(,1) (R),若、的夾角為鈍角,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 ) (B) (, ) (C) (, ) (D) (, 2)(2, )答案:D 已知,與的夾角為,則使向量與的夾角為鈍角的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答案:D33【2010·河北隆堯一中三月月考】在ABC所

12、在平面上有三點P、Q、R,滿足,則PQR的面積與ABC的面積之比為 ( )A1:2 B. 1:3 C1:4 D1:5【答案】B【解析】由,即,,P為線段AC的一個三等分點,同理可得Q、R的位置,PQR的面積為ABC的面積減去三個小三角形面積,面積比為1:334(2007江西,15)如圖,在ABC中,點O是BC的中點,過點O的直線分別交直線AB、AC于不同的兩點M、N若的值為 。答案:2【解析】M、O、N三點共線,故填2。35【溫州中學(xué)·理】已知,點在直線上的射影為點,則的最大值為 ( ) 答案:C36【臺州市·理】17.設(shè)點是內(nèi)一點(不包括邊界),且,則的取值范圍是 .答案

13、: (,3)37(上海市奉賢區(qū)2010年4月高三質(zhì)量調(diào)研理科)已知圓與軸的兩個交點為、,若圓內(nèi)的動點使、成等比數(shù)列,則的取值范圍為 ( )(A) (B) (C) (D)答案:B第11題圖PADCMB38. (上海市普陀區(qū)2010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yán)砜? 如圖,平行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點是的中點. 若, ,且,則 . 答案:39.(2009年天津理15)在四邊形ABCD中,=,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 .【解析】因為=(1,1),所以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所以 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40. (湖南理.16)在中,已知,求角A,B,C的大小.【解析】設(shè).由得,所以.又因此 .由

14、得,于是.所以,因此,既.由知,所以,從而或,既或故或。41(天津市六校2010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理科)已知點,O為坐標(biāo)原點,點的坐標(biāo)x,y滿足則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取值范圍是( )A B3,3 CD答案:B4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動點滿足條件 ,則的最大值為                            &

15、#160;     (    )A1                       B0                  

16、0;      C3                          D4答案:D43已知平面上直線的方向向量,點和在上的射影分別是和,則_.答案: 444(2012年高考(上海理)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 邊AB、AD的長分別為2、1. 若M、N分別是邊BC、CD上的點,且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_

17、 .答案:如圖建系,則A(0,0),B(2,0),D(,),C(,). 設(shè)Î0,1,則, 所以M(2+,),N(-2t,),故=(2+)(-2t)+× =, 因為tÎ0,1,所以f (t)遞減,( )max= f (0)=5,( )min= f (1)=2. 評注當(dāng)然從搶分的戰(zhàn)略上,可冒用兩個特殊點:M在B(N在C)和M在C(N在D),而本案恰是在這兩點處取得最值,蒙對了,又省了時間!出題大蝦太給蒙派一族面子了!  45(2012年高考(北京理)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1,點E是AB邊上的動點,則的值為_;的最大值為_.答案:【解析】根據(jù)平面向量的點乘

18、公式,可知,因此;,而就是向量在邊上的射影,要想讓最大,即讓射影最大,此時點與點重合,射影為,所以長度為1 【考點定位】 本題是平面向量問題,考查學(xué)生對于平面向量點乘知識的理解,其中包含動點問題,考查學(xué)生最值的求法.46(2012年高考(天津理)已知ABC為等邊三角形,設(shè)點P,Q滿足,若,則   ()A  B C     D答案:A 【命題意圖】本試題以等邊三角形為載體,主要考查了向量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共線向量定理及其數(shù)量積的綜合運用. 【解析】=,=, 又,且,所以,解得.47(2009韶關(guān)一模理)若=a,=b,則

19、AOB平分線上的向量為   ()A. B.(),由確定C. D.答案:B48.(浙江2007年理5分)若非零向量滿足,則 ( )A B C D【答案】C?!究键c】向量的加法及其幾何意義?!痉治觥坑捎谑欠橇阆蛄?,則必有,故上式中等號不成立 。 。故選C。49.(浙江2010年理4分)已知平面向量滿足,且與的夾角為120°,則的取值范圍是 . 【答案】(0,。【考點】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的運算?!痉治觥咳鐖D所示,令、, 則。與的夾角為120°,。又,由正弦定理得,即 。又的取值范圍是(0,。50.(浙江2011年理4分)若平面向量,滿足|1,|1,且以向量,為鄰邊的平行四邊

20、形的面積為,則與的夾角的取值范圍是 。【答案】【考點】數(shù)量積表示兩個向量的夾角。【分析】由題意得:。,。又,。51.【陜西省寶雞中學(xué)2012屆高三上學(xué)期月考理】已知為平面內(nèi)一定點,設(shè)條件p:動點滿足,R;條件q:點的軌跡通過ABC的重心則條件p是條件q的( )A充要條件 B充分不必要條件C必要不充分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答案】B52.【黑龍江省綏棱一中2012屆高三理科期末】設(shè)M是內(nèi)一點,且,定義,其中分別是,的面積,若,則的最小值是 .【答案】1853.【江西省上饒縣中學(xué)2012屆高三上學(xué)期第三次半月考】已知,D是BC邊上的一點,若記,則用表示所得的結(jié)果為( ) A B C D【答案】C55.【2012高考上海理12】在平行四邊形中,邊、的長分別為2、1,若、分別是邊、上的點,且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 .【答案】2,5.【解析】法1:設(shè)=(01),則=,=,則=+,又=2×1×=1,=4,=1,=,01,25,即的取值范圍是2,5.法2:以向量所在直線為軸,以向量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所示,因為,所以 設(shè)根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