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考試政治試題(文化生活)_第1頁
高二考試政治試題(文化生活)_第2頁
高二考試政治試題(文化生活)_第3頁
高二考試政治試題(文化生活)_第4頁
高二考試政治試題(文化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考試政治試題第卷  選擇題12、文化是指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A.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發(fā)生8.1級強地震B(yǎng).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5年要努力保持經濟穩(wěn)定增長、積極發(fā)現培育新增長 點等五大任務C.黨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某校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內設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論語書卷夫子園、名言警句文化長廊最讓人難忘的是道路的命名:愛生路、尊師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為素材寫一篇宣傳報道

2、,你認為最合適的關鍵詞是(  )A.潛移默化   熏陶情操   道德修養(yǎng)   B.博采眾長   兼收并蓄   文化融合C.深遠持久   發(fā)揚傳統(tǒng)   立足實踐   D.博大精深   色彩斑斕   文化競爭14、西沱中學高二(3)班同學小薇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多次榮獲“道德之星”光榮稱號,老師和同學都對她交口稱贊。她因此慢慢擺脫了因學習成績不理想而產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來越強。小薇的成長經歷進一步印證(  )文化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著決定性作用文

3、化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優(yōu)秀文化是解決人的心理問題的主導力量優(yōu)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A.   B.   C.    D.15、重慶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不同區(qū)域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滋養(yǎng)了巴文化、巫文化、三峽文化、抗戰(zhàn)文化與移民文化,幾種文化底蘊深厚、影響深遠,這體現了(  )區(qū)域文化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不同地域決定不同文化的發(fā)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區(qū)域文化相互借鑒,融合統(tǒng)一A.  B.  C.  D.16、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14年8月在南京舉

4、行,這是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后,東西方文化的再一次激情交匯和碰撞。我們既要弘揚奧運精神,又要讓世界人民感知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實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交融。這體現出(  )文化創(chuàng)新是文化多樣性的基礎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文化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實踐的發(fā)展        文化在繼承中發(fā)展 A    B     C     D17、下圖是著名畫家吳冠中

5、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采用油畫的形式,即展現了西方繪畫的形式美,又表現出了傳統(tǒng)中國國畫的意境。這說明(  )A文化創(chuàng)新要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要博采眾長      B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紐帶C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D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發(fā)展的根本途徑18、印度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后,便與中國固有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隋唐,外來佛教適應中國的文化習俗,演變?yōu)橐远U宗為代表的中國化佛教,形成中華文化儒、釋、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傳統(tǒng)儒學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學即宋明理學,使以儒家為主導的中華文化發(fā)展到新的高度。這一史實表明( 

6、; )中華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 不同文化的融合導致文化差異性的消失學習借鑒外來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文化交流借鑒是推動文化的根本途徑A     B C      D 19、鴉片戰(zhàn)爭后,林則徐的學生馮桂芬提出“若要雪恥,莫如自強”的口號;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以易傳的剛健、有為等原則,作為“變法”的理論依據;孫中山受到剛健自強思想的影響,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國共產黨人則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這些體現了(  )史書典籍,是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見證 愛國主義,貫穿在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艱苦斗爭中自強不息

7、精神,激勵著中華兒女不斷進取 中華文化,是實現強國夢想的指導思想A      B      C      D20、近年來,“央視”相繼推出“最美教師”、“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節(jié)目,強調社會教育和價值塑造,挖掘社會真善美,弘揚善良、勇敢、仁愛、樂觀、奉獻等精神,獲得公眾好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最美”系列節(jié)目受到公眾好評,體現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價值主流媒體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助于削弱大眾文化影響力主流媒體傳遞正能量,對良莠不齊的文化市

8、場起正確引導作用主流媒體能滿足人民大眾真正的文化需求,決定文化發(fā)展方向A.  B.  C.  D.21、“中國式剩宴”、“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旅游”、“中國式跨欄”、“中國式吐痰”對待這類“中國式”,我們應該(  )A進一步增強公民的文化自信       B改造和剔除落后腐朽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選擇性        D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養(yǎng)22、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共識引領,發(fā)展需要價值導航。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

9、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  )引領思潮,培育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和公民品格  凝心聚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弘揚主旋律,消除外來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滲透影響  強基固本,提升我國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A     B      C      D 23、科學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應當同時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下列古語中蘊含二者關系的有(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前輩

10、謂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薄暗虏环Q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盇 B C D 第卷  非選擇題38.(2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這是我國文化產業(yè)實現為支柱產業(yè)的基本立足點,也是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的內在要求。(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與社會的相關知識 ,說明充分釋放居民文化消費需求的依據 ?(12 分) 材料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指出: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前進,關鍵是增

11、強全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為此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來自于對時代發(fā)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一段時間以,全國各地綜藝節(jié)目為了保持收視率,紛紛引進海外節(jié)目。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都是靠花巨額資金引進的海外版權。繼而再“你模仿我我拷貝他”,在引進版節(jié)目和模仿版的夾擊下,缺少創(chuàng)意的本土節(jié)目表現平平,只有開講啦、漢字英雄>等少數節(jié)目因富有原創(chuàng)特色而讓人耳目一新。(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知識,談談應如何提高文化自信?(12分)39.(2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2、0; 蘆山地震發(fā)生后,華夏兒女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神州大地到處涌動著炎黃子孫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到處迸發(fā)著華夏兒女心系災區(qū)的無疆大愛。災區(qū)人民更是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他們以堅強的意志開展自救互救,救親人、救鄰居、救陌生人的事跡感天動地。現在,災區(qū)人民又以不屈的精神開始了災后重建。從汶川到蘆山,災區(qū)群眾在承受災難和痛苦的同時,展現的是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精神。這種精神穿越時空,滋養(yǎng)著當代華夏兒女,閃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輝,綻放出更加燦爛的精神之花。 (1)震區(qū)的感人事跡向世人展示了怎樣的中華民族精神?(4分)  (2)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該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

13、     材料二不誠信是消費的主要障礙。財富是浮云,道德永存,并非人人認同。當前,食品安全、暴力犯罪、人情冷漠等諸多問題,常常觸碰民眾敏感的神經。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國家必須加強文化建設。以優(yōu)秀文化構建民眾共有的和個人的心靈家園,我們的民族就能永遠充滿希望。 (3)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生活中“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知識,就如何構建好民眾的心靈家園提出合理建議。(12分)      高二考試政治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x4分=48分)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

14、160;D A C B D A B C A D B C38.(2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與社會的相關知識 ,說明充分釋放居民文化消費需求的依據 ?(12 分)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經濟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     的政治、經濟。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需求,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fā)展和民主政治的進步。 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充分釋放居民的 文化需求,有利于培育文明

15、風尚,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推動社會的發(fā)展。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越來越重要。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需求,有利于激發(fā)全民族的  文化創(chuàng)造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每點 4 分)  (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知識,談談應如何提高文化自信?(12分)(1) 民族文化在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wěn)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 神根基。提高文化自信需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發(fā)展好本民族的文化。(2)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紐帶。提高文化自信,需要對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3)實踐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和動力

16、。提高文化自信需要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關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4)文化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提高文化自信要推動文 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chuàng)新,解放和發(fā)展文化生產力。(每點 3分)39.(2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震區(qū)的感人事跡向世人展示了怎樣的中華民族精神?(4分)華夏兒女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災區(qū)人民自救互救,展示了團結統(tǒng)一的民族精神。(1分)華夏兒女心系災區(qū)的無疆大愛,展示了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1分)從汶川到蘆山,災區(qū)人民表現出的不屈精神,展示了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2分) (2)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該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立足于廣大人民群眾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心骨”作用,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民族精神。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使民族精神博采眾長、日益豐富,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