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工工藝與實訓.11章_第1頁
鉗工工藝與實訓.11章_第2頁
鉗工工藝與實訓.11章_第3頁
鉗工工藝與實訓.11章_第4頁
鉗工工藝與實訓.11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鉗工工藝與實訓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刮刮 削削講講 課課 人人 : :鉗工工藝與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第一節(jié) 刮削基本的概念講講 課課 人人 : :鉗工工藝與實訓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刮削基本的概念刮削基本的概念用刮刀在工件表面上刮掉一層很薄的金屬,這種操作叫做刮削刮削一、刮削的作用一、刮削的作用 刮削真正的作用是提高互動配合零件之間的配合精度配合精度和改善存油條件存油條件,刮削運動的同時工件之間研磨擠壓對工件表面的硬度硬度有一定的提高,刮削后留在工件表面的小坑可存油從而使用配合工件在往復運動時有足夠的潤滑不致過熱而引起拉毛拉毛現(xiàn)象。 刮削的任務除了要把機械加工遺留的走刀痕跡、表面細微的形狀誤差消除外,還

2、要把工件的扭曲、中部凹陷或凸起等誤差消除。刮削能提高工件的形狀精度和配合精度,形成存油間隙減少摩擦阻力,提高工件表面質量,從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延長工件使用壽命,刮削還能使工件表面美觀。二、刮削原理二、刮削原理 刮削是這樣進行的:將工件與標準平板、標準研具或精加工過的相配合件研配研配,發(fā)現(xiàn)工件表面上的高點,將高點刮去,經(jīng)過多次循環(huán)研配,把高點高點、次高點次高點刮去,使表面的接觸點增加以形成工件正確的形狀、工件之間精密的配合。鉗工工藝與實訓三、刮削余量三、刮削余量 刮削是一項較繁重的操作,每次的刮削量很小。因此機械加工所留下的刮削余量不能太大,否則會耗費很多時間和增加勞動強度。但是也不能太小,否

3、則不能刮出正確的形狀、尺寸和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合理的刮削余量與工件刮削面積刮削面積有關系,如表11-1圖示。鉗工工藝與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第二節(jié) 顯示劑及刮削精度檢查 講講 課課 人人 : :鉗工工藝與實訓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顯示劑及刮削精度檢查顯示劑及刮削精度檢查一、顯示劑一、顯示劑 校檢時,是在工件刮削面(或標準平板表面)涂上一層顏料,然后將兩個平面互相對研,這樣凸起處就被研磨成黑點(或被著色)。曲面(內孔和外圓)是用心軸心軸、標準套或與其配合的軸、套相互對研的方法來校檢的。這種顏料叫顯示劑。利用顯示劑校檢的方法叫顯示法顯示法。(俗稱研點子研點子)如圖11-1所示。圖11-1 平面和曲面的顯

4、點方法a 平面顯點 b 曲面顯點鉗工工藝與實訓1.1.顯示劑的種類顯示劑的種類(1 1)紅丹粉)紅丹粉紅丹粉有鉛粉和鐵粉兩種。鐵粉(呈紫紅色)和鉛粉(呈橘黃色)的粒度積細,用時與機油或植物油調和后使用。紅丹粉由于顯示清晰,價格較底,因此使用最廣,通常在鑄鐵和鋼件上使用。(2 2)藍油)藍油由普魯士藍和蓖麻油混合而成。通常用在有色金屬等工件上使用。如銅、鋁工件。2.2.顯示劑的使用方法顯示劑的使用方法 顯示劑使用的是否正確與刮削質量有很大的關系。紅丹粉與機油調和時,油不能加的太多,調和均勻即可。粗刮時粗刮時,紅丹粉可調得稍稀薄些,便于涂布,顯示的點子大。精刮時精刮時,紅丹粉調得稠厚些,否則研點會

5、模糊不準。 刮削時紅丹粉可以涂在工件表面上,也可以涂在標準平板上。涂在涂在工件表面上工件表面上,對研顯示后呈紅底黑點,不閃光,看得比較清楚。涂在標準平板上,工件只在高點處著色,顯示也清楚,同時切屑不易粘附在刀口上,刮削方便,且可以減少涂布次數(shù)。但隨著刮削工作的進行,點子逐漸增多,尤其在細刮的后階段和精刮時,顯示研點子就模糊不清顯示研點子就模糊不清,此時應將紅丹粉涂在工件表面上 鉗工工藝與實訓3.3.使用顯示劑時應注意的事項使用顯示劑時應注意的事項(1)顯示劑必須經(jīng)常保持清潔,不能混進污物、砂粒、鐵屑等其他東西,避免把工件表面劃傷。(2)涂布紅丹粉用的棉布團或毛刷必須保持干凈,涂布應均勻,才能顯

6、示真實的研點及貼合情況 二、刮削精度的檢查二、刮削精度的檢查主要有兩種:1.以貼合點的數(shù)目來表示 就是用在邊長為25毫米的正方形方框內研點數(shù)目的多少來表示。各種表面要求的研點數(shù)見表11-2。平 面 種 類質 量 情 況(2525毫米內的點數(shù))常 用 范 圍普通平面8-10點固定接觸面等中等精度平面8-15點機床工作臺和量具的接觸面等高精度平面1624點平板、直尺和精密機床的導軌等超高精度平面25點以上精密工具的平面等鉗工工藝與實訓2.2.用平面的直線度表示用平面的直線度表示 工件平面的中凸、中凹、波形中凸、中凹、波形及兩導軌面的扭曲等誤差扭曲等誤差是用水平儀檢查的,它們的允許誤差根據(jù)不同的要求

7、規(guī)定的。 如車床導軌要求中部略為凸起一些(一般為0.02毫米/1000毫米)以增加導軌的使用期限,而相配的大拖板面要求中部凹些以與導軌緊密貼合。平面刮好后,就應該根據(jù)工件的技術要求,用水平儀來檢查。鉗工工藝與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第三節(jié) 刮削工具 講講 課課 人人 : :鉗工工藝與實訓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刮削工具刮削工具一、校準工具一、校準工具 校準工具是用來研磨點子和檢驗刮削面準確性的工具。常用校準工具如下:1.標準平板標準平板標準平板(如圖11-2)所示,用來檢驗工件平面平直度的主要工具。其精度分0 0、1 1、2 2及及3 3級共四級。02級平板為標準平板,3級平板為鉗工劃線時用的平板。 標準

8、平板是用鑄鐵制成經(jīng)過精刨精刨、細刮細刮和精刮精刮而成的。圖11-2 標準平板(校準平板)鉗工工藝與實訓2 2檢驗直尺檢驗直尺(見圖11-3) 圖11-3 檢驗直尺(校準直尺) 檢驗直尺用來檢驗狹長的平面。使用方法主要是采用光隙法光隙法,直尺的工作棱邊和工件平面相接觸,觀察其透光間隙的大小。鉗工工藝與實訓3 3角度直尺角度直尺角度直尺是用來檢驗燕尾導軌的角度。見圖11-4圖11-4 角度直尺角度直尺的兩檢測面經(jīng)過精刮并形成所需的標準角度,如 5560等。鉗工工藝與實訓二、刮刀二、刮刀 刮刀是刮削加工的主要工具,刀口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并保持鋒利及合理的切削角度和形狀。刮刀的材料一般選用碳

9、素工具鋼及軸承鋼碳素工具鋼及軸承鋼。刮削表面較硬的工件時,刃口處可以焊上硬質合金作刀頭。1 1刮刀的種類刮刀的種類 刮刀分平面刮刀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曲面刮刀(1 1)平面刮刀)平面刮刀 用來刮削平面和外曲面的。平面刮刀又分普通刮刀普通刮刀和活頭刮刀活頭刮刀。如圖所示:鉗工工藝與實訓平刮刀按加工表面精度不同,分粗刮刀、細刮刀和精刮刀粗刮刀、細刮刀和精刮刀。表11-3 平面刮刀的尺寸規(guī)格 (毫米)種 類全長L寬度b厚度t粗 刮 刀450600253034細 刮 刀400500152023精 刮 刀40050010121.52鉗工工藝與實訓(2 2) 曲面刮刀曲面刮刀 曲面刮刀主要用來刮削內曲面的,

10、如滑動軸承、軸瓦、軸套等。曲面刮刀常用的有三角刮刀和蛇頭刮刀,如圖示:圖11-6 曲面刮刀a、b三角刮刀c 蛇頭刮刀三角刮刀三角刮刀 常用三角銼刀改制或用工具鋼鍛造而成。三角刮刀上開有三條長凹槽,形成三個長的弧形刀刃。蛇頭刮刀蛇頭刮刀 常用平面刮刀磨成弧面制成,用來刮削內曲面?;⌒稳锌诘陌霃酱笮「鶕?jù)刮削內曲面的半徑大小而定。鉗工工藝與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實訓一 刮刀刃磨講講 課課 人人 : : 鉗工工藝與實訓實訓一實訓一 刮刀的刃磨刮刀的刃磨一、 平面刮刀的刃磨平面刮刀的刃磨 先用砂輪粗磨刮刀,粗磨刮刀平面(如圖11-7)。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拿住刮刀平面,在砂輪的側面來回移動磨平,要求兩個平面

11、相互平行。兩側面用砂輪磨平,達到與刮刀中心線基本平行。刮刀的頂端放在砂輪的圓周上,平穩(wěn)的左右移動磨平,并與刮刀中心線垂直。刮刀經(jīng)過粗磨粗磨后就可以去淬火處理,待淬火達到要求后,就可以進行細磨和精磨階段。淬火后的刮刀易變形,必須在砂輪上進行細磨,保證刮刀的基本形狀、尺寸和粗糙度達到要求。刃磨時必須經(jīng)常用水冷冷卻卻,避免刃部因發(fā)熱而退火,使刮刀淬火部位失去硬度。鉗工工藝與實訓圖11-7平面刮刀的粗磨a粗磨刮刀平面 b粗磨刮刀頂端面 c頂端面粗磨方法鉗工工藝與實訓刮刀經(jīng)過砂輪粗磨完后,刀刃還是不很平整和鋒利,必須在油石上精磨精磨,精磨的過也是先磨兩平面,后磨頂端。(圖11-8)圖11-8 刮刀在油石

12、上精磨a磨平面 b手持磨頂端面 c靠肩雙手握持磨端面鉗工工藝與實訓 油石精磨兩平面精磨兩平面:在油石上加機油,左手握刀身前端,右手握刀柄,使刀身平貼在油石上,左右方向來回移動,直至平面光亮、平整,無砂輪磨削痕跡即。 油石精磨頂端精磨頂端:刃磨時右手握住頂端處的刀身,左手握刀柄,使刀身中心與油石平面垂直稍向前傾。刮刀在油石上來回移動刃磨,左手扶著刀身使刮刀與油石保持一定的前傾,并不用力。右手握緊刮刀,來回移動。來回移動的距離約(7080)毫米。向前推時,刮刀稍微向前傾些,向后拉回時,應略提起刀身,待前半面刃磨完畢后,再把刮刀旋轉,用同樣的方法刃磨另半面。 刮刀的角度刮刀的角度,按根據(jù)刮刀的種類而

13、定。有粗刮刀、細刮刀和精刮刀三種。(見圖11-9)。粗刮刀為9092.5,刀刃必須平直; 細刮刀為95左右,刀刃稍帶圓弧; 精刮刀為97.5左右,刀刃帶圓?。还雾g性材料使用的刮刀,角度可以磨成小于90,但這種刮刀只適用于粗刮。經(jīng)油石精磨后的刮刀平面應平整光潔,刃口無缺陷,無砂輪磨跡,頂端角度交線挺直。鉗工工藝與實訓圖11-9 刮刀頭部幾何形狀和角度a 粗刮刀 b 細刮刀 c 精刮刀 d 韌性材料刮刀鉗工工藝與實訓二、曲面刮刀的刃磨二、曲面刮刀的刃磨1 1三角刮刀的刃磨三角刮刀的刃磨(圖11-9) 先將毛坯在砂輪上粗磨(圖11-9a),左手將三角刮刀輕壓在砂輪上,右手握刀柄,使它按刀刃弧形擺動,

14、同時在砂輪的整寬上來回移動,使砂輪不會產(chǎn)生凹槽。然后將三角刮刀旋轉90,順著砂輪外圓周面上修整以下。將三角刮刀的三個圓弧面上用砂輪的角來開槽用砂輪的角來開槽(圖11-9b),槽要磨在兩刃的中間,使刀刃邊上留2-32-3毫米的棱邊毫米的棱邊。 三角刮刀淬火后,刮刀上有磨跡、毛刺和微量變形等,必須在油石上進行精磨。如圖11-9c所示,在油石精磨時要把刮刀的兩個刀刃同時放在油石上,右手握柄,左手輕壓刀刃,順著油石長度方向來回移動,同時還要依著刀刃的弧形作上下擺動,直至上的毛刺和砂輪磨痕完全消失,弧面光潔,刀刃鋒利,精磨完成。鉗工工藝與實訓圖11-9 三角刮刀的刃磨a)粗磨圓弧面 b)開槽 c)精磨2

15、 2蛇頭刮刀的刃磨蛇頭刮刀的刃磨: 兩平面的粗磨和精磨與平面刮刀相同,刀頭圓弧面的刃磨方法與三角刮刀刃磨方法相似。鉗工工藝與實訓3 3刮刀的淬火刮刀的淬火 刮刀必須有較高的硬度和鋒利的刀口。要得到高的硬度和鋒利的刀口,除了正確選定刮刀的材料外,與刮刀的淬火質量和刀口的刃磨有很大關系。 將粗磨好的刮刀,放在爐中加熱到780800(呈櫻桃紅色呈櫻桃紅色),立即取出放入冷卻液中冷卻,(圖11-10所示)。平刮刀放入冷卻液的長度一般為5 5毫米毫米左右;三角刮刀應是刀刃的全長刀刃的全長;蛇頭刮刀應是圓弧圓弧部分的全部部分的全部。刮刀在冷卻液中冷卻時,應不斷的移動,以加快冷卻速加快冷卻速度度。由于刮刀的

16、移動,引起冷卻液的波動,使刮刀淬硬部分與不淬硬部分沒有明顯的界限界限,刮刀不易開裂。待刮刀冷卻液面上的部分呈黑黑色色時,將刮刀全部放入冷卻液中,待刮刀全部冷卻后取出。鉗工工藝與實訓圖11-10 刮刀淬火鉗工工藝與實訓 由于刮削工件的材料和硬度不同,對刮刀的硬度要求也不一樣。一般的刮削鑄鐵和鋼件的刮刀硬度要求高一點,一般都在水中冷卻,冷卻后刮刀表面呈白色,這種淬火叫淬水火淬水火(或叫淬老白火)。硬度在HRC55以上,接近HRC60。 刮削有色金屬的刮刀硬度不必很硬,刮刀加熱后可以在油中冷卻。冷卻后刮刀呈光亮黑色,這種淬火叫油淬火油淬火(或油火)。刮刀硬度必須在HRC50以下。 刮削更硬的工件時,

17、刮刀加熱后可以在鹽水中冷卻,這種淬火叫鹽鹽白火白火。因為有鹽的水冷卻速度比水快,刮刀硬度可達HRC60以上。刮刀淬火加熱時,控制溫度是關鍵,當加熱溫度過高時,會時刮刀內部組織晶粒粗大晶粒粗大,淬火后刃口易產(chǎn)生裂紋,刮削工件表面質量受影響。加熱溫度嚴重過高時,刮刀加熱部分就會脫碳甚至熔化脫碳甚至熔化,淬火后刮刀產(chǎn)生淬不硬,無法進行刮削。嚴格控制刮刀加熱溫度,是保證刮刀質量的重要因素。鉗工工藝與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實訓二 刮削的操作方法講講 課課 人人 : : 鉗工工藝與實訓實訓二實訓二 刮削的操作方法刮削的操作方法 為了使刮削工作順利進行和減輕勞動強度,刮削前檢查刮刀刃口是否鋒利和光潔,刃口不

18、得有裂紋或硬度低的現(xiàn)象,應常修磨,始終保持鋒利狀態(tài);工件表面去除毛刺,銳邊倒去,以防傷手,刮削表面必須擦凈油污;工件必須放平穩(wěn)不能發(fā)生擺動和移動現(xiàn)象,刮削面的高低要適合操作者的身體高度,一般是在近腰部上近腰部上下下;刮削場地的光線要適當,光線太強會反光,容易看不清研點,光線不足,也看不清研點,要附加燈光補充。使用的顯示劑、紗布、和毛刷等必須干凈。一、平面刮削方法(姿勢)常用刮削姿勢有兩種:挺刮法挺刮法和手刮法手刮法,。1 1挺刮法挺刮法(圖11-11) 將刮刀刀柄放在小腹右下側肌肉處,雙手握住刀身,離刀刃約80毫米處(圖11-11a),刮削時,如圖11-11b所示,利用腿部和臀部力量使刮刀向前

19、推擠,向前推時,雙手同時加壓力,在推動后的瞬間,右手引導刮刀的切削方向,左手立即將刮刀提起,工件表面留下刮削痕跡,完成一次刮削動作。鉗工工藝與實訓圖10-11 挺刮法a 刮刀的握法 b 挺刮姿勢鉗工工藝與實訓2.2.手刮法手刮法(圖11-12) 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握住刮刀刀身,距離刀刃50毫米左右,刮刀與工件刮削面呈2530較合適。刮削時右臂利用上身擺動向前推,左手向下壓,并引導刮削方向。當向前推進結束后的瞬間,左手立即將刮刀提起,完成手刮的刮削動作。手刮法推、壓和提起的動作都是依靠兩臂的力量來完成的。它與挺刮法相比,要求操作者臂力大。手刮的特點是靈活性大 圖11-12 手刮法鉗工工藝與實訓二

20、、平面刮削步驟二、平面刮削步驟刮削可以分為粗刮粗刮、細刮細刮、精刮精刮和刮花刮花四個步驟。 1.1.粗刮粗刮 當工件表面還留有較深的加工刀痕,工件表面嚴重生銹,或刮削余量較多(如0.2mm以上)的情況下,都要進行粗刮。當粗刮到每邊長為25mm的正方形面積內有有3434個研點個研點,點的分布比較均勻,粗刮即告結束。 2.2.細刮細刮 細刮主要是使刮削面進一步改善其不平現(xiàn)象,用細刮刀在刮削面上刮去大塊研點。刮削時采用短刮法短刮法(刀跡的長度約為刀刃寬度),隨著研點的增多,刀跡逐步縮短,在每刮一遍時,須按一定方向刮削,刮第二遍時要交叉交叉刮削,以消除原方向的刀跡,否則出現(xiàn)的研點會成條狀。細刮到每邊長

21、為25mm的正方形面積內出現(xiàn)12151215個研個研點點時,細刮即告結束。鉗工工藝與實訓3.3.精刮精刮 在細刮的基礎上,通過精刮增加接觸點,使工件符合精度要求,刮削時用精刮刀采用點刮法刮削,精刮時,注意落刀要輕,起刀要迅速挑起。每個研點上只刮一刀,不應重復,并始終交叉地進行刮削。當研點逐漸增多到每邊長為25mm的正方形面積內有20點以上時,可將研點分為三類分別對待。最大最亮的研點全部刮去;中研點在其頂點刮去一小片;小研點留著不刮。這樣連續(xù)刮幾遍,待出現(xiàn)的點數(shù)達到要求即可。4.4.刮花刮花 刮花的目的一種是單純?yōu)榱斯蜗髅娴拿烙^,另一種是為了使滑動件之間造成良好的潤滑條件。并且還可根據(jù)花紋消失多

22、少來判斷平面磨損的程序。在接觸精度要求高,研點要求多的工件上,不應刮成大片花紋,否則不能達到所要求的刮削精度。常見的花紋如圖11-13所示。鉗工工藝與實訓圖11-13 刮花的花紋a 斜紋花 b 魚鱗花 c 半月花鉗工工藝與實訓三、曲面刮削三、曲面刮削 曲面刮削的原理和平面刮削的原理完全一樣,只是所用的刮刀不同,曲面刮刀用的是三角刮刀或是蛇頭刮刀,刮削內曲面時,刀具作螺旋運動。校準時將顯示劑涂布在標準心軸或相配的軸上并在軸承孔中來回旋轉來顯示研點,將研點刮削去就可以了 1 1內曲面刮削內曲面刮削 內曲面的刮削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如圖11-14a所示)。右手握刀柄,左手掌向下用四指握刀柄。刮削時右

23、手作半圓的轉動,左手順著曲面的方向拉動或推動,且同時順著曲面時刮刀作后拉或前推的螺旋運動,刮削痕跡與曲面軸線成45左右夾角,且要交叉進行。 第二種(如圖11-14b所示)。刮刀的刀柄放在右手臂上,雙手握住刀身,刮削時左右手的動作和上一種姿勢一樣。 刮削時注意用力不能太大,否則容易產(chǎn)生震痕。刮削時刀跡也要交叉進行,不能只順著的一個方向刮削,否則表面就會產(chǎn)生波紋。鉗工工藝與實訓圖11-14 內曲面刮削姿勢 鉗工工藝與實訓2 2外曲面刮削外曲面刮削(圖11-15) 雙手握住平面刮刀的刀身,用右手掌握方向,左手加壓及提起刮刀,刮刀擱在右小臂上。刮削時刮削面與軸承端面傾斜角度約30左右,刮削時刀跡應交叉

24、進行。圖1115 外曲面刮削姿勢鉗工工藝與實訓四、削的缺陷形式及產(chǎn)生原因(表四、削的缺陷形式及產(chǎn)生原因(表11-411-4所示)所示)表11-4 刮削的缺陷和產(chǎn)生原因缺 陷 形 式特 征產(chǎn) 生 原 因深 凹 痕刮削刀痕太深,刮削面研點稀少1粗刮時用力不均,局部用力過大2多次刀跡重復3刮刀刀刃磨的圓弧過小振 痕刮削面上出現(xiàn)有規(guī)則的波紋1多次一個方向刮削,沒有交叉刮削2刮刀刀刃伸出工件過多劃 道刮削表面劃出深淺不一的直線顯示劑不清潔,研點時有砂粒、鐵屑等雜質撕 痕(絲紋)刮削面上有粗糙的刮削痕跡,較正常刀痕深1刮刀刀刃不光滑、鋒利2刮刀刃口有缺口或裂紋刮 削 面 精度 不 高研點顯示情況無規(guī)律的改

25、變1研點時壓力不均,研具伸出刮削面太多而出現(xiàn)假點子2研具自身不準確3工件應放穩(wěn),刮削時不能晃動鉗工工藝與實訓五、實訓要求及注意事項五、實訓要求及注意事項1掌握正確的操作姿勢。練習時指導教師教師要及時糾正錯誤的操作姿勢。2研點時用力要均勻,不能在研點時增加局部壓力,使研點不正確。3正確刃磨好粗、細、精刮刀,是提高刮削速度和精度的基礎。4正確掌握粗、細、精刮削階段的特點及要求,不要過早的進入下階段工序,這樣既影響刮削速度,也不容易刮削好刮削面。5掌握好刮削動作要領和技巧,達到刮削表面不能產(chǎn)生明顯的振跡和落刀痕跡。6注意刮削的操作安全和對標準研具的保護。在使用三角刮刀時應特別注意安全要求。鉗工工藝與

26、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實訓三 原始平板的刮削方法講講 課課 人人 : : 鉗工工藝與實訓 原始平板刮削是用三塊平板相互對研和對刮的方法,來達到平板刮削精度要求的一種刮削方法。刮研分正研正研和對角研對角研兩步。一、刮削方法一、刮削方法1 1刮削步驟刮削步驟 把三塊平板先粗刮,主要是刮去機械加工的痕跡。并把三塊平板進行編號為A、B、C。編號順序不能混亂,因為只有按一定順序刮削才能符合要求的原始平板。刮削時按如圖11-17所示步驟進行。圖11-17 原始平板刮削步驟鉗工工藝與實訓2 2正研點方法正研點方法 先采用正研(縱向、橫向)以消除平板的縱橫向的誤差,通過反復循環(huán)刮削,達到三塊平板研點基本一致,

27、任去兩塊平板對研都無凹凸現(xiàn)象,正研才算結束。結束時研點在(25*25平方毫米內)須達到12點左右。3.3.對角研方法(圖對角研方法(圖11-1811-18) 對角研刮主要是消除刮削平板扭曲的現(xiàn)象,三塊平板的高、低位置在同一方向上時,正研很難發(fā)現(xiàn),需采用對研法。圖11-18 對角研點方法鉗工工藝與實訓 無論是正研還是對研,所顯示的研點都完全一致,那就表示刮削平板是平整的。刮削工作也就結束了。 一般平板通常按接觸精度分(以252525mm225mm2內點子數(shù)):0 0級平板級平板2525點點以上以上;1 1級平板級平板2525點點;2 2級平板級平板2020點點;3 3級平板級平板1616點點。二

28、、實習步驟二、實習步驟 1平板由實訓二轉來,每人刮一塊平板并編號,每人牢記自己的編號。平板四周有銼刀倒去銳邊及毛刺。 2按原始平板刮削步驟進行第一循環(huán)輪次刮削,要求刮削平面研點分布均勻,接觸點810點左右,刮削刀跡交叉,無落刀痕跡、振跡絲紋等缺陷。 3進行第二循環(huán)刮削時,研點方法必須正研和對角研同時采用,保證研點正確。直到刮削平板在直研、橫研、對角研點時所顯示的研點都完全一致,分布均勻時,表明刮削平板平整。保證接觸研點16點左右,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4在刮削平板平整后,即可進行精刮階段,直至采用各種研點方法得到完全一致的清晰的研點,接觸點在2525mm內的點數(shù)達20點以上,表面粗糙度Ra0.

29、8um,即可結束刮削工作。鉗工工藝與實訓三、實訓要求及注意事項三、實訓要求及注意事項1熟練掌握正確的挺刮刮削姿勢動作,是訓練重點,必須嚴格要求。2掌握原始平板的刮削方法(步驟)。3刮削過程中的粗、細、精刮階段的必須嚴格按要求進行。4研點時,每三塊平板輪刮后應換一次研點方法,細刮、精刮時顯示劑涂層逐步減薄,使研點真實、清晰。5刮削過程中要勤于動腦、善于研究分析,隨時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刮削方案。四、原始平板刮削實訓考核成績評定四、原始平板刮削實訓考核成績評定 項項 目目 及及 技技 術術 要要 求求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單次配分單次配分得得 分分刮削姿勢(站立、兩手)正確刮削姿勢(站立、兩手)正確2222

30、分分刮削刀跡整齊、美觀(刮削刀跡整齊、美觀(3 3塊)塊)6 6分分接觸研點接觸研點252525mm25mm2 21818點以上點以上8 8分分研點清晰、均勻、研點清晰、均勻、252525mm25mm2 2點數(shù)允差點數(shù)允差6 6點(點(3 3塊)塊)6 6分分無明顯落刀跡、絲紋、振跡等缺陷(無明顯落刀跡、絲紋、振跡等缺陷(3 3塊)塊)6 6分分安全文明實習安全文明實習違者一次扣違者一次扣5 5分分工時定額工時定額7070小時小時每負每負1 1小時扣小時扣5 5分分鉗工工藝與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實訓三 原始平板的刮削方法講講 課課 人人 : : 鉗工工藝與實訓 第十一章 刮 削實訓四 平行面

31、、垂直面的刮削和精度檢測 講講 課課 人人 : :鉗工工藝與實訓實訓四實訓四 平行面、垂直面的刮削和精度檢測平行面、垂直面的刮削和精度檢測一、平行面的刮削一、平行面的刮削1.1.刮削方法刮削方法平行面刮削時,應使用標準平板作檢測基準,先選擇工件的一個面為基準面,然后對選定基準面進行刮削,達到表面粗糙度及接觸點數(shù)符合要求,再刮削基準面對面的平行面。粗刮削平行面前應先用百分表檢測該面的平行度誤差,根據(jù)檢測情況來確定刮削部位及其刮削量,并結合涂色研點來刮削,以保證刮削該平行面的平面度。在平面度平行度初步得到提高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細刮工序,細刮階段主要是根據(jù)涂色研點來確定刮削部位,同時結合百分表進行平

32、行度的檢測,并根據(jù)檢測情況作必要的刮削修整,達到要求后可進行精刮階段,此階段主要是按研點進行挑點精刮,使平行面的表面粗糙度和接觸點符合要求,并不間斷地進行平行度的檢測,最終達到平行度、平面度、粗糙度和接觸點符合要求,完成平行面的刮削工作。鉗工工藝與實訓2.2.平行度的檢測平行度的檢測(1 1)百分表的裝夾)百分表的裝夾 百分表在磁力表架上的裝夾方法有兩種:用套圈裝夾和用耳環(huán)裝夾。百分表應裝夾牢固,如使用套圈裝夾百分表時,必須使百分表的測量桿能靈活上下移動 (2 2)檢測方法)檢測方法 檢測時將工件基準面放在標準平板的平面上,百分表的測桿頭放在基準面對面的表面上(圖11-20所示),觸及檢測表面時,應調整百分表使其有0.30.5mm左右的初始讀數(shù),沿著工件被檢測表面的四周及對角線方向進行檢測,測得最大讀數(shù)與最小讀數(shù)之差即為平行度誤差。圖11-20 百分表測量平行度鉗工工藝與實訓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