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1.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單獨存在;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其中被研究的對象都是受力物體。2.力產(chǎn)生的條件: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學必記的三句話: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動靜、 快慢、 方向改變) 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不能說改變形變或物體形變發(fā)生改變)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它們都可以影響力的作用效果)5.力(F):國際單位是牛(頓) ,符號是 N; 2 個雞蛋在
2、手上對手的力大約是 1N。6.力的表示法有 2 種: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同光線一樣,這個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 口訣為:一定點二畫線、三定比例四截線、五在末端標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寫尖邊。注:力的示意圖比力的圖示少了畫標度的過程??梢赃@樣記:示意圖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沒有圖示詳細;在同一個圖中,如果有幾個力的話要公用一個標度和力的作用點。 (作用點一定在受力物體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線段長度沒有半格的,也沒有一個格的,也就是說最少 2 個格,且是格的整數(shù)倍。8. 物體在撤
3、去外力后能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叫彈性形變。產(chǎn)生條件或依據(jù):物體間是否直接;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和拉伸。9.彈力的大小: F=k x 其中 F:彈力; k:勁度系數(shù),和物體本身有關(guān); x:形變量,即形變后的長度也原長的差。 即彈力的大小與物體本身額彈性強弱和形變量的大小有關(guān)。 形變量越大,彈力越大,彈簧測力計 就是根據(jù)這個 原理 制成的 :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10.彈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形變方向相反;常見的彈力有壓力、拉力和支持力。11. 彈簧測力計又叫彈簧秤,可測重力和拉力。其使用方法為:看(量程)認(分度值和單位)調(diào)(調(diào)零,然后拉幾下掛鉤,避免彈簧被外殼卡住)測(拉力方向與彈
4、簧軸線方向一致)讀(視線與刻度面板垂直) 記(+單位)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zhuǎn)換法” 。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注: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量程。 否則會損壞測力計。12.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產(chǎn)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大小 G=m 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 質(zhì)量為 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 9.8N。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 , 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應(yīng)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
5、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13.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 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 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 大氣不會產(chǎn)生壓強。14. 摩擦力 (f)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類:摩擦力分為靜摩擦與動摩擦,其中動摩擦又分為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3)f 滑= N。其中f滑: 滑動摩擦力; :摩擦系數(shù),與物體本身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N:壓力(固體在水平面上,壓力 =重力)(4)滾動摩擦力
6、的大小 也與物體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線上的外力的大小。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確定研究物體找參照物(施力物體)假設(shè) f 不存在,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運動情況 f 與假定的運動情況相反。15. 摩擦力的應(yīng)用: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 、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6. 如果一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蛘哒f,如果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那么,能夠代替那兩個力
7、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求兩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17. 合力的大小與分力之間的夾角有關(guān)。夾角越大,合力越??;夾角越小,合力越大。故力的方向相反( 180°)時合力最小,為兩個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力的方向相同( 0°)時合力最大,為兩個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個力的方向相同。18.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 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實驗 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 推理而概括 出來的(2) 因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實際中即為 F 合=0,將保持原來的運動
8、狀態(tài)。(3) 牛一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19. 慣性: 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注:(1)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2)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 m有關(guān),與物體 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 等無關(guān)。(3) 慣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說慣性力,受到慣性作用,在慣性的作用下。應(yīng)該說 由于慣性或者 具有慣性20. 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步驟:(1)物體原來處于什么狀態(tài);( 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3)物體的另一部分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4)最后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21. 平衡狀態(tài):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
9、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22. 二力平衡:物體在受到 兩個力 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稱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22.一對相互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的區(qū)別:一對相互作用力:異體、 共線、 等大、反向;一對平衡力:共體、共線、等大、反向關(guān)鍵是受力物體是不是同一個物體23.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壓力的大?。汗腆w放在水平面上, F 壓=G24.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且指向受壓物體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畫力的示意圖時要注意)下圖為重為 G的物體在接觸面上靜止不動時所指出的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25.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表示
10、的是 壓力的作用效果。單位是帕斯卡(Pa),還有百帕(h Pa)、千帕(K Pa)、兆帕(M Pa)。定義式: P= F 壓/S 受(P:壓強(Pa)F壓:壓力 (N); S 受:受力面積 (m2) 1 Pa=1 N/ m2這種由定義引出來的公式叫比值定義法;以前還有速度、密度都是這樣引出來的。注: S 指受力面積表面積接觸面積26. 帕斯卡是個很小的單位,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 104Pa 。一顆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約為 20Pa;物理意義是 1 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 20N。27.增大壓強的方法: F 壓, S 受可 P
11、S 受, F 壓可 P同時 F 壓、 S 受 可 P。同理,反過來可以減小壓強。28.液體壓強的產(chǎn)生原因:液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29.液體壓強:p (Pa) P= 液 g h ( 液:液體的密度 (kg/m 3) ; h :深度 (m) 【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而與液體的質(zhì)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guān)。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30. 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
12、的密度有關(guān)。31. 計算壓力和壓強的一般方法:固體:先算壓力,再由 P= F 壓/S 受計算壓強( 固體放在水平面上,F(xiàn)壓=G)液體:先由 P= 液 g h 計算壓強,再由 F 壓=P× S 受計算壓力。32. 特殊情況:P=固 g h 也適用于固體,但要求固體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樣粗。F壓=G也適用于液體,但要求液體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樣粗。33. 液體壓力和壓強的特點34.連通器的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鍋爐水位計。35.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被液體想各個方向傳遞。如汽車液壓
13、千斤頂、汽車液壓剎車系統(tǒng)、鏟車都是液壓技術(shù)的應(yīng)用。 (適用于靜止的液體和溫度、體積不發(fā)生變化的靜止氣體) 液壓技術(shù)能在無噪音的情況下把力放大, 其放大的倍數(shù)由活塞面積的倍數(shù)決定。 公式為 F1/S 1=F2/S 2,即 F2= S2/S 1 × F 136. 大氣壓強: 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一般有 p0 表示。說明: “大氣壓”與“氣壓”是有區(qū)別的,大氣壓指直接和空氣相連的氣體壓強,也就是空氣壓強,而氣壓指一部分的氣體壓強;如高壓鍋內(nèi)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產(chǎn)生原因:因為 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37. 兩個重要的實驗: 馬德堡半
14、球?qū)嶒灒鹤C明的大氣壓強的存在 托里拆利實驗:不但證明的大氣壓強的存在,還精確的測出了大氣壓值: 760mm汞柱高,即 P0= 液 g h =1.01 × 10 5Pa(1 標準大氣壓下 1.0x10 5Pa)38. 大氣壓的特點: 空氣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有關(guān)。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39.把具有 流動性 的液體和氣體統(tǒng)稱流體。40. 伯努利原理:流體在 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流體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飛機升力產(chǎn)生的原因 :空氣對飛機機翼上下表面產(chǎn)生的壓力差
15、。飛機升力產(chǎn)生的過程 :機翼形狀上下表面不對稱 ( 上凸 ) ,使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因此在機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壓強差,從而形成壓力差,這樣就形成了升力。41.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方向 :豎直向上; 施力物體: 液(氣)體42.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實質(zhì)) :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 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43.浮力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液體(氣體)具有重力44.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即 F浮 = G排= 液 V 排 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
16、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 密度 和物體 排開液體的體積 有關(guān),而與物體的 質(zhì)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guān)。45. 浮力的生活應(yīng)用: 輪船:利用制成空心來 增大排開水的體積來增大浮力 實現(xiàn)漂浮的; 潛水艇:利用水艙充、放水來 改變自身重力 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 熱氣球、汽艇:利用 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通過改變氣囊里氣體的質(zhì)量來改變自身的體積,從而改變所受浮力的大小,來實現(xiàn)升降的。46. 計算浮力方法 :(二次)稱重法: F 浮= G 物F 拉( 利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 。壓力差法: F 浮= F 向上 F 向下(利用壓力求浮力)F 浮=G 排 或 F 浮= 液 V 排 g(阿基米德原理
17、求浮力, 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或體積時常用)平衡法, F 浮=G物 ( 漂浮或者懸浮時求浮力; )47.浮力計算方法總結(jié):第 1、 2 種方法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適用,所以一般計算浮力只有第 3、4 種方法,而第 3、 4 種方法的適用范圍不同,第 3 種方法只適用于漂浮和懸浮,第 4 種方法任何時候都適用。一般計算過程如下:(1)由 液與 物的關(guān)系判斷物體所在的狀態(tài),如果漂浮或者懸浮的話首選第 3 個公式,第 3 個公式解答不出來再選擇第 4 個公式。(2)如果有“浸沒”兩個字首先想到的就是 V 排=V 物48. 功(W):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 W=F
18、3; S 單位:1J=1N · m即影響做功的兩個因素為:作用在物體上的 力物體在 力的方向 上移動的距離;如果有一項為0,(乘積都為0)做功都為0。52.三種情況不做功: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沒動(無 S);利用慣性運動的不做功 (無 F)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垂直的不做功。(無 S)49.功率(P):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 定義式 )P=W/t 推導(dǎo)式P=F ·V。單位:瓦(特) ,符號 W 還有千瓦( KW)和兆瓦 (MW) 1 MW=103 KW=106W 1 馬力 =735W功率大小的比較和速度大小的比較類似。50. 能量:一個物體能
19、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既有能量。單位和功的單位一樣,都是 J。理解: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lǐng)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 ,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jīng)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51.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理解: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52.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動能53.動能與勢能轉(zhuǎn)化問題的分析:先分析 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決定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然后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其中減小的一種形式的能必定轉(zhuǎn)化
20、為另一種形式的能(一個物體的動能的減少往往伴隨這它的勢能的增加)54.杠桿 : 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55.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用字母 O 表示。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字母 F 1 表示。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字母 F 2 表示。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 L1 表示。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 L2 表示。注:動力和阻力都是相對而言的,不論是動力還是阻力,杠桿都是受力物體,故分析時,如不能確定動力和阻力時可隨意確定 1 個,這對研究問題沒有影響;力臂是 支點 到力的 作用線 的距離(力的作用線就是圖中力的方向)動
21、力和阻力關(guān)于支點“ O”的旋轉(zhuǎn)方向是相反的(或簡記為:同側(cè)異向,異側(cè)同向)56.杠桿平衡: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zhuǎn)動都叫做杠桿平衡。 (傾斜靜止時也叫處于平衡狀態(tài) )57. 杠桿平衡條件:F1L1= F 2L2 或者 F 1/F 2= L 2/ L 158. 杠桿的分類:省力杠桿: L1> L 2F1< F 2 省力費距離L1< L 2 F1> F 2 費力省距離 L1= L 2F1= F 2不省(費)力不?。ㄙM)距離。沒有即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注:判定杠桿是省力還是費力,或者做杠桿平衡類問題時,都要通過杠桿的力臂來判定。為了掌握力臂的關(guān)系,最好 先畫出杠桿示意圖 ,在圖中
22、把支點、動力臂和阻力臂都表示出來,便于判定。力臂畫法口訣: 一找點 (支點) 二畫線(力的作用線, 就是圖中力的方向) 三作垂線段 (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 ;垂線段的長度即是力臂。最小動力的求法: 先求最大動力臂: a:動力作用點確定了,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長即為最大動力臂;b 動力作用點沒有確定時,應(yīng)看杠桿哪一點離支點最遠,則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即為最大動力臂。 再畫最小動力:過動力作用點作最大動力臂的垂線,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動力的方向。59. 滑輪a.定滑輪: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實質(zhì): 等臂杠桿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b.動滑輪:定義:和物體一起移動的滑
23、輪。 (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實質(zhì):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 動力臂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桿。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c.滑輪組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60.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jù)公式 S=n h 或 n=(G 物+G 動) / F 求出繩子的股數(shù)。然后根據(jù)(繩子固定端) “奇動偶定”的原則。結(jié)合題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61. 功的原理:a、內(nèi)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b、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jié)論,對于任何機械都適用。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 但人類仍然使用, 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 (滑輪組、 斜面)或者可以省距離(釣魚竿) 、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 ,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永嘉舊村改造計劃
- 鯉魚鄉(xiāng)總裁寵夫計劃
- 肉雞養(yǎng)殖項目計劃書
- 雄安新區(qū)蒲公英計劃
- 2025至2030年中國尿分析質(zhì)控液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大號激光流星口杯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塑料閥體電動球閥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可預(yù)置可逆計數(shù)控制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原煤預(yù)處理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半自動石蠟切片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外研版(三起點)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全冊同步練習(含答案)
- 幼兒園 《十個人快樂大搬家》繪本
- 農(nóng)村建房清包工合同協(xié)議書
- (新版)電工三級-職業(yè)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題庫(學生用)
- 人美版四年級上冊美術(shù)(全冊)教案
-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
- 《婦幼保健學》課件-第一章 緒論
- 《高性能樹脂》課件
- 《烹飪美學》課件-項目二 烹飪色彩
- DZ∕T 0372-2021 固體礦產(chǎn)選冶試驗樣品配制規(guī)范(正式版)
- DZ∕T 0227-2010 地質(zhì)巖心鉆探規(guī)程(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