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卷(一)歷史試卷.docx_第1頁
2021_2022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卷(一)歷史試卷.docx_第2頁
2021_2022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卷(一)歷史試卷.docx_第3頁
2021_2022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卷(一)歷史試卷.docx_第4頁
2021_2022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卷(一)歷史試卷.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卷(一)歷史試卷(考試范圍:上冊全部)注意事項: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 2 34 5 678 9 1011 12 1314 1516 171819 20答案1. 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貿易,顯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 定決心?!翱凇碧帒畹膬热菔茿. 虎門銷煙B.太平天國運動C.洋務運動D.戊戌變法2. 19世紀末,中國的戰(zhàn)敗暴露了清王朝的

2、腐敗與無能,也招致列強爭相在中國割占土 地,帝國主義國家又將整個中國分割為各自的租借地與“勢力范圍”,在這些地域內,他們修建鐵路、開采礦山,設立工廠。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中國戰(zhàn)敗B. 太平天國運動被鎮(zhèn)壓C. 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D. 義和團運動被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絞殺3. 據所學知識分析以下說法,其中符合下邊知識結構圖的是20212022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卷(一)歷史試卷參考答案67 89 10 1112 13 1415 1617 18 19DD DC A CB D CD CA A C題號12345答案A C D D C20C21. (1)甲午中日戰(zhàn)爭。(2分

3、)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 外國侵略勢力進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J列強 瓜分中國的野心。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3分)(2)75周年。(2分)促進了中華民族民族意識的空前覺醒。(3分)(3)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華民族的團結戰(zhàn)斗;中國共產黨 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的幫助和支 持;等等。(答出符合題意的兩點即可,4分)22. (1)發(fā)展軍用工業(yè)。(2分)(2)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的經濟剝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 生;推動了新式教育的發(fā)展;促進了近代中國海軍的誕生;等等。(

4、8分)1895年, 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中國的戰(zhàn)敗。(2分)23. (1)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答出任意兩點即可,4分)(2)增加了時事政治的宣傳;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的宣傳。(答出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 亦可,4分)原因:十月革命的影響;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知識分子的不懈探索;五 四運動的影響。(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4分)(3)責任與擔當;創(chuàng)新精神。(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4分)24. (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2分)共產國際的幫助;陳獨秀、李大 釗等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進知識分子的組織安排:等等。(4分)(2)主要背景:抗日戰(zhàn)爭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2分)重要意義:中

5、共七大對統(tǒng)一 全黨的思想,指導全黨的行動,實現黨的政治路線,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為爭取 抗口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zhàn)后的奮斗方向。(6分)(3)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呈現急劇增長的態(tài)勢;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挽救中國革命的歷 史重擔;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發(fā)展壯大使其對中國革命的前途認識得更加清楚;等等。(任答兩點即可,4分)A. 公車上書標志著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開始B. 白.日維新的出現說明變法得到全國的支持C. 百口維新的進行標志著戊戌變法取得成功D. 戊戌變法的失敗反映了中國近代化的艱難4. “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故的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員 必須保證

6、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凡發(fā)生反帝斗爭的地方,停止文 武各等考試5年。”這表明辛丑條約的簽訂A. 導致人民更加貧困 B.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C.促使科舉制被廢除D.使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5. 下圖所示史實應納入的學習主題是A.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B.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開展C.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D.近代民族工業(yè)和企業(yè)的興起6. 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中寫道:“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知 識分子的沖擊,與五四運動的力度一樣,產生了令人震驚的效果?,F在他們堅決 地切斷了對西方的依賴,并發(fā)誓要將中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政治上的行動主 義成為新的口號?!辈牧现械?/p>

7、“政治上的行動主義是指A.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B.辛亥革命的進行C.宣傳馬克思主義D.成立中國共產黨7. 孫中山在某次開學典禮上說:“今天開這個學校的希望,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 的事業(yè)重新來創(chuàng)造,要這學校的學生來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 軍的骨干?!辈牧现械摹爸T位學生”的歷史功勛主要體現于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護國戰(zhàn)爭 D.北伐戰(zhàn)爭8. 導致下圖所示內容(中國共產黨黨員構成)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928 年 其他14% 工人10%農民76%1927年4月其他察一農民19%工人51%A.南昌起義顯示了勝利的希望B.八七會議的主要指示得到落實C.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

8、成立D.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fā)展9. 周恩來同志曾對長征的意義作了形象的比喻: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 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了樹干和樹根。懂嗎?保存下了樹干和樹根!這里具 體強調的是長征A. 擴大了紅軍的實力B. 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C. 保留了紅軍的基干力量D. 宣揚了紅軍的主張并擴大了紅軍的影響力10. 下圖內容可以用于直接佐證A.九一八事變的直接結果B.西安事變爆發(fā)的直接原因C.偽滿洲國的建立 D.國民黨放棄對西北紅軍“圍剿”的原因11. 陳毅在星火燎原中回憶道:“1938年6月,我們部隊初到江南,正是梅雨的時候。春天業(yè)己過去,戰(zhàn)士們淋著雨在泥濘的道路上

9、掙扎,尤其艱苦的是夜間行軍, 挺進敵后急襲敵人汽車、倉庫列車和空虛城市啊!”這支部隊應該是A.工農紅軍 B.工農武裝 C.新四軍 D.人民解放軍12. 西方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一本書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真正的答案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和中國之間爆發(fā)的全面戰(zhàn)爭。材料中的“全面戰(zhàn)爭”標志著A.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B.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的開始C.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13. 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聞報刊出了日軍殺人盈萬的報道。這 一報道揭露的暴行是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C.旅順大屠殺D.南京大屠殺14. 武漢會戰(zhàn)后,八路軍、新四軍在

10、敵后發(fā)展迅速而日軍戰(zhàn)線過長、兵力不足, 已停止了大規(guī)模進攻,開始集中主要兵力進攻故后抗日根據地。對故后抗日根據地實 行了 “囚籠政策”。八路軍為打破僵局發(fā)動了A.淞滬會戰(zhàn)B.平型關戰(zhàn)役C.百團大戰(zhàn) D.臺兒莊戰(zhàn)役15. “中國通過長期的反侵略戰(zhàn)爭,取代了口本的主導國家地位,從戰(zhàn)前的半殖民地 狀態(tài)一躍成為五大國之一及聯(lián)合國的創(chuàng)始國,擁有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和一票否 決權?!庇纱丝梢?,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A.結束了列強對中國的干涉與侵略B.捍衛(wèi)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C.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 D.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16. “和平建國的新階段即將開始,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統(tǒng)一為基

11、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zhàn),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徹區(qū)實行三民主 義?!痹摬牧蠎霈F于A.國民大革命時期B.國共十年對立時期C.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D.解放戰(zhàn)爭結束后17. 人民解放軍經略中原,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就可南扼長江,東攝南京,西逼武 漢,直接威脅到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政權。為此人民解放軍A.千里挺進大別山B.打響了淮海戰(zhàn)役C.開展了土地革命運動 D.進行了渡江戰(zhàn)役18. 1926年,大興車行開始聘請2名日籍技工,購買進口鋼管和接頭,正式進行自行 車車架的組合、焊接和噴漆,配以部分進口零部件組裝成紅馬、白馬牌自行車銷向市 場,這是最早的國產自行車。材料體現了A.中國近代民族企業(yè)發(fā)展依賴外

12、國技術B.中國交通運輸近代化起步較晚C.中國第一輛自行車出現于1926年 D.北伐戰(zhàn)爭推動了中國近代企業(yè)的發(fā) 展19. 它以我們民族的發(fā)源地一一黃河為背景,講述了黃河岸邊曾經發(fā)生過的事情,以 啟迪人民來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該作品氣勢磅礴、音調清新、樸實優(yōu) 美,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強烈反映了時代精神。這里的“時代精神”是指A. 堅決反抗殖民統(tǒng)治的精神B. 堅決推翻封建帝制的精神C. 中國人民勇敢、頑強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D. 推翻南京國民政府,建立新中國的奮斗精神20. 下面表格中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這表明中國共產黨時期土地政策國共十年對立時期打土豪,分土地全民族

13、抗戰(zhàn)時期地主減租減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沒收地主土地,實行耕者有其田A.不斷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B.逐步壯大解放區(qū)的軍事實力C.重視發(fā)揮農民的革命作用D.鞏固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個小題,21題14分,22題12分,23題16分,24題18分,共60分)2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這場戰(zhàn)爭是中華民族覺醒的開始,己為史學界所公認。在這次戰(zhàn)爭 中打敗中國的,不是西洋諸國,而是近鄰島國日本。戰(zhàn)前,中國的封建官僚們根本不 把日本放在眼里,戰(zhàn)爭的結果給了他們重重一擊:“僅僅幾個月的工夫,它(中國) 就不得不從傲慢的夢中驚醒,而且發(fā)現它并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 摘編自沈年

14、耀論近代中華民族覺醒的歷程材料二 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zhàn)爭,是歷次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中時間最長 的,但中國人民沒有被打趴下,中國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這是以國共合作為 基礎,各階級、各民族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奮斗爭取得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 的民族意識空前覺醒,抗戰(zhàn)勝利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摘編自張海鵬走向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一一論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的“戰(zhàn)爭指的是什么?(2分)該“戰(zhàn)爭”對 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3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抗日戰(zhàn)爭勝利距2020年多少周年?(2分)抗日 戰(zhàn)爭過程對中華民族產生的重要影響是什么?(3分)

15、(3)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歸納中華民族最終贏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因素。(4分)22.探究問題。(12分)材料一洋務軍用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固然是為了鎮(zhèn)壓人民革命運動,但也有抵御外侮的 意圖。到19世紀70年代初期以后,人民革命被鎮(zhèn)壓下去。這個意圖更加明顯地表現 了出來,即軍用產品主要用來抵御外侮,輪船招商局辦成之后,首先擊垮并收買了旗 昌輪船公司,接著乂多次粉碎怡和、太古輪船公司削價經濟競爭的陰謀。一一摘編自夏東元洋務運動史材料二清政府還從綠營舊軍中挑選部分兵丁使用新式武器。按照湘淮軍的營制 進行編練。1862年,清政府為培養(yǎng)外語人才設立了京師同文館。此后至1894年, 清政府共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24所,外語學堂

16、77所,工程、造船、輪船駕駛學堂11所,電 報、電信學堂3所,陸軍、礦物、軍醫(yī)學堂各1所。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我國臺灣,清政府開始編練新式海軍,經十余年的努力, 組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新式海軍,其中北洋海軍規(guī)模最大。摘編自劉宗緒歷史學科專題講座(1)據材料一,指出洋務運動抵御外侮的方法。(2分)(2)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8分)并指出洋務 運動最終破產的標志。(2分)2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時間陳獨秀的活動1915 年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1917 年出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1919 年起草北京市民宣言1920 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

17、1921 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局書記材料二1918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評論。從這以后, 新文化知識分子由批判封建舊傳統(tǒng)等一般宣傳,開始轉向宣傳現實的政治斗爭,把民 主與科學思想同時事政治結合起來。五四運動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釗庶民 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每周評論也刊載了摘譯版共產黨宣 言以及陳獨秀二十世紀俄羅斯的革命等文章。(1)材料一中陳獨秀的活動反映了中國近代哪些重大歷史事件?(4分)(2)據材料二指出,陳獨秀、李大釗等知識分子的思想宣傳內容有了哪些新變化?(4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其變化的原因。(4分)(3)綜上所述,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的身上體現了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4分)24. 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 1921年6月3日,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取道歐洲來到上海,與從西伯利亞 南下的另一位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會合。他們很快與在陳獨秀離滬期間主持上海黨組 織工作的李達、李漢俊取得聯(lián)系,并交換了情況。共產國際代表建議及早召開黨的代 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李達、李漢俊在征詢陳獨秀、李大釗的意見并 獲得同意后,分別寫信給各地黨組織,要求每個地區(qū)派出兩位代表到上海出席黨的全 國代表大會。材料二 在抗日戰(zhàn)爭即將勝利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 召開。關于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